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0201109223618)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V1(cm3 )
V2 (cm3 )
V V2 V1 (g/cm3 )
(cm3 )
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ρ
=
m
V2 - V1
2.测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实验步骤:
①测出烧杯连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 中,测出剩下的液体与烧杯总质量 m2; ③ 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④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
3、为了利验:先用天平
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60cm3,
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
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
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B )
A、1.8×103kg/m3
B、0.9×103kg/m3
量筒和量杯的壁上有刻度,刻有”ml”字样, 是体积的单位,叫 毫升.1ml=1cm 3 。使用 时,先弄清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立方厘 米,每一小格代表多少立方厘米。测液体 的体积时,把液体倒入量筒里,观察量筒 里液面到达的刻度,就可知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方法
量筒的读数












①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
②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筒
V1(cm3 )
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
线要跟凹面底部相平.
V2 (cm3 )
石块放入 前水的体 积
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表格
石块的质 量m(g)
石块的体 石块的密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0201109223249)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0201109223249)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课时: 1 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 1 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7 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 -V1 ,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第3节物质的密度——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3节物质的密度——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初中科学)

V V2 V1
V2 (cm3 ) (cm3 ) (g/cm3 )
80
20 2.5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 m = m
V V2 V1
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实验步骤: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并练习 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2.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
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 体积V1
③ 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
的总体积V2 ,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④ 根据公式 m 求出石蜡密度
V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实验室密度计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甲俯视液面,读数偏大。
1ml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方所以读到的数据 偏低,实际值偏高。即乙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实验步骤: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气体密度计
数字式密度计
解答:能,用天平测出奖牌的质量m,用量筒(水)测出奖牌 的体积v,由ρ=m/v 算出奖牌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即可鉴别这 块奖牌是用哪种金属做的。
这种鉴别方法并不绝对可靠,因为有些奖牌可能是合金材料制成 的,而不同金属材料和不同比例制成的奖牌的密度各不相同。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版1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版1
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ρ=—m V
待测盐水
托盘天平及砝码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量筒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讨论
⑴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的质量?
测量的是倒出来的那部分盐水的质量. ⑵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
减小测量误差.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课堂小结
⒊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⑵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其体积V1; ⑶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V2; ⑷计算石块的密度:ρ=—V—2-m—V—1 .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⑴调节天平; ⑵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
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⑶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
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⑷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⑸根据密度公式ρ=—m—1-—m—2 计算盐水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量筒的使用
实验室中经常用量筒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量筒的使用
⒈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⒉观察右边的量筒,说一说它的单
位、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 ⒊常用量筒的规格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下载人教 版1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

2020/3/27
18
课堂练习
3.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
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
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
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
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
此蜡块的密度是( )
A.1.8×103kg/m3
2
导入新课
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 ρ m V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2020/3/27
3
量筒的使用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100 mL 分度值: 1 mL
2020/3/27
4
量筒的使用
3.量筒的读数方法
ρ/kg·m-3
2020/3/27
9
测量盐水的密度
1. 实验讨论: 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的质量?
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
2020/3/27
10
测量盐水的密度
2.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Biblioteka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烧
杯和液体总质量m总;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在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 (3)请简单说明实验方案。
2020/3/27
14
拓展实验
溢水法: 1.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 2.体积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 所以用溢水杯借助于排水法测量。
ml
2020/3/27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完美课1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完美课1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② 体积V ①质量:m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量 杯/使用方法)
天平
② 体积 V : 量筒
100ml
毫 升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所以读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
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 两④次读根数据之公差式 Vm= V2- V求1 出石蜡密度
V
密度计
实验室密度计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甲俯视液面,读数偏大。
1ml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 低,实际值偏高。即乙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里的水面是 凹形的。 2.读数时,应把量 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观察刻度时,视 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最低处保持 水平。
石块的体积 VV2 V1
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实验步骤: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20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件20张

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ml
2.量筒的量程是多少?
0-100ml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1ml
4.下面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
量筒的使用方法
量筒的读数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面的凹 形底部相平。 若液面是凸形,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面的凸 形顶部相平。
测量不规则小固体的体积
V1(cm3)
V2(cm3)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的体积:V =_V_2_-_V_1__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用量筒等测量物质 的体积,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知识导入
间接测量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测量原理 所需器材 设计步骤 进行实验 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的需要选定相关的物理公式 由公式中待测的物理量选定 科学合理的步骤能减小误差 正确操作和记录现象或读取数据 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原理:
ρ
=
m v
由此可知,测定物体的密度,可测物
体的质量m和体积v。
1.质量的测定:可用天平
1.测石块 的密度
测 规则物体(用刻度尺)


不规则物体 (排水法)
2.测盐水 的密度
天平称出盐水的质量 (差值法)
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测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原理:
m V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石块、细线

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2)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天平、量筒、水、盐水、石块、细线、烧杯;学生用:天平200g 20个、量筒100ml 20个、水、盐水、石块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实验原理:二、实验器材:三、量筒的使用:会选、会放、会读四、测量盐水的密度五、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教学反思】一、教案的“亮点”1、学法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学生的活动空间。

实验器材充足,学生可以根据本组情况完成多个实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学生的思维空间。

将实验改为开放性设计实验,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将自主探究变得更有实际意义。

(3)学生的表现空间。

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2、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生活性;从多种器材中选择器材设计实验,体现主体性。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
均质固体物质密度可以通过貌似平凡的“压、量、算”这个简单的基本思路,来实现。
不均匀固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方 法
测量不均匀固体的密度与测量均质物质的密度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不同点 在于样品的制备步骤。
液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
液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最常采用的是比重法。
浮力法测量密度的原理
1 1. 浮力的原理
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中,通常会对黄金、白 银等贵金属的密度进行标准化测 定。
造船设计
造船设计中,密度基准值和极限 值的确定,对船壳的厚度层次推 断和材料选择都具有参考意义。
摩尔质量
是指一个摩尔分子的质量,与 密度有着紧密的关系。
密度的拓展
密度概念可以延伸到不同的物质属性,例如电荷密度、自由电子密度等,这些都是与准确测量有着密切关系。
密度评测的作用
密度评测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差异,评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案,并对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 据。
密度对物质的本质思考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
2 2. 浮子的原理
不同密度的物体排开不同重量的液体,从而会有不同大小的浮子产生。
3 3. 密度与浮子的浮动量的关系
由于浮力取决于排开液体体积,因此密度越大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越少,所能浮出液面 的高度也就越小。
浮力法测量密度的步骤
1. 称物体的质量m。 2. 用天平称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V。 3. 按照相应密度的比例称取液体,注入比重瓶中,直到超过容量刻度。 4. 用吸头吸去液面上超出瓶口的液体后,让容器内的液体没有气泡和液体留在瓶口上下降到刻度线位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将物 体浸入某一液体中并测量排开 的体积来计算密度。
毛细管法
通过测量毛细管中升高的液面 高度以及毛细管的内径等参数 计算出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课件(人教版)

感悟新知
知2-讲
密度
ρ=
表达式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
注意
量后测体积,否则会因固体沾水导致测得
的质量偏大
感悟新知
深度理解:
知2-讲
1. 适量的含义:
(1) 石块浸入液体中时,要能浸没在液体中,且液面不
能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
(2) 液体倒入量筒中时,液面必须高于量筒的最小刻度。
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
3。
2.6×103
质量为_____g,密度为________kg/m
39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测量液体的密度知3源自讲测量盐水的密度器材
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如图甲所示;
②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
积V,如图乙所示;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
2. 像平均速度的测量一样,固体密度的测量也是一种典型
的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法)。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中考·毕节] 在测量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中,露露
先用天平测小金属块的质量如图7甲所示,小金属
78.4
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感悟新知
知2-练
再用量筒测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得小金属块
如图1所示。
(4)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感悟新知
4. 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如图2)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理解:
1. 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但分度值并非越小越好。
2. 如图3所示,若沿甲方向读数,读得的结果偏大;若沿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缺点
设备昂贵,需要高级操作技能。
核磁共振密度计的应用范围
核磁共振密度计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可用于纯度检测、结构表征、反应动 力学等研究。
密度测量的应用领域
• 材料科学和工程 • 化学和化工 • 地质和环境科学 • 生物医药和食品科学 • 物理学研究
常用密度测量仪器介绍
比重管
通过测量液体的浮力来计 算密度。
数字密度计
使用浸入法或振荡法测量 液体的密度。
核磁共振密度计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物 质的密度和物化特性。
每种测量仪器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比重管
适用于测量液体的密度,基于液体浮力原理工作。
数字密度计
适用于各种液体的测量,可通过浸入法或振荡法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三:计算物体的密度
使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将质量和体积的数的误差可能来自于仪器的读数误差、操作的不精确性等。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误差, 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实验器材的干净和准确。 •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备后续分析。
核磁共振密度计
适用于精确测量物质的密度和研究物质的物性特征。
浮力法的原理与应用
浮力法利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与其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来计算物 体的密度,常用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比重管的使用方法
将待测液体注入比重管中,根据液体与比重管内液体的相对浮力来判断密度 大小。可以通过读数或标尺来测量液体的浮力。
《测量物质的密度》PPT 课件
欢迎来到《测量物质的密度》的 PPT 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密度 的定义和公式,并探索实验步骤、误差处理方法以及常见的密度测量仪器和 应用。

测量物质的密度 PPT课件 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 PPT课件 人教版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测量物质的密度 1、原理: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用量筒等 测量物质的体积,利用公式算出物质的密度。 (1)用量筒测体积: ①注意量筒的最小分度是多少?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形底部相平。 ②测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2)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作业:书上练习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

教学课时: 1 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块和1 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7-6、图7- 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
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
(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
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
视线要凸面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
总体积V2
③用V2 —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

1.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操作。

2.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2)
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验操作。

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

分析数据是否合理。

3.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1•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P=m
2.原理:据密度公式:V
4.步骤:参书本
教学反思:
3•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个)石块,细线,水,盐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