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合集下载

睡眠障碍的改善方法和护理指南

睡眠障碍的改善方法和护理指南

评估自身睡眠状况
02
通过睡眠日记、睡眠监测等方式,客观评估自己的睡眠质量和
问题,为制定改善计划提供依据。
认知行为疗法
03
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和思维模式,提
高自我调控能力。
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对患者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和压力,改善睡眠状况。
个性化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智能化监测设备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监测设备将逐 渐应用于睡眠障碍的监测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
行业前景及创新点
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进步,睡眠障碍的诊疗和护理需求将不断 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协助生活护理
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进行睡前准备、保持舒适睡眠环境等生活护理 工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与治疗过程
家属可以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了解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为患 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渠道
定期随访
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和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沟通
非处方药及辅助治疗
褪黑素
可调节生物钟,改善入睡 困难。
中药制剂
如安神补脑液、酸枣仁汤 等,具有安神、养心、助 眠作用。
营养补充剂
如镁、褪黑素等,可辅助 改善睡眠质量。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或停药。
注意药物副作用
药物治疗应作为短期辅助手段,积极寻求非 药物治疗方法,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 2005年 AASM ICSD-2 • 2014年 AASM ICSD-3

睡眠和觉醒障碍分类: DCSAD-1979
• 睡眠过少(Disorders of initiating &maintaining sleep,DIMS,失眠)
• 睡眠过多(Disorders of excessive somnolence,DOES,嗜睡症)、
内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 ICSD-3)解读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尚伟
部分类的历史演变
• 1979年 ASDC-APSS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 Arousal Disease
• 1990年 AASM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ICSD)
sleep disorders - Parasomnias - Sleep related movement disorders - Isolated symptoms,
apparently normal variants,& unresolved
issues - Others sleep
disorders

– 特发性失眠(Idiopathic insomnia)
– 睡眠卫生不良(Inadequate sleep
hygiene)
– 儿童行为性失眠(Behavioral
insomnia of childhood)
– 精神疾病,药物/物质,药物所致 失眠(Insomnia due to mental
disorder,drug/substance,medical

失眠分类及诊断要素

失眠分类及诊断要素
诊断的要素及其组成
诊断是对一种疾病或生理障碍的本质的定义
一个诊断包含必要特征、排除特征、辅助特征和 因素性事实这几个元素:
必要特征:那些可以将一种疾病与其他疾病区分开来的症 状或者病征 排除特征:如果这些特征出现,即使必要特征符合,也不 能做出诊断。 辅助特征:那些经常但不是肯定出现的,有用但不是诊断 必须的特征 因素性事实:一些出现在病发之前,并增加了疾病发生可 能性的事实
EEG与失眠的关系(依睡眠参数)
对象分类 属性 总睡眠时间 睡眠潜伏期 NREM期 REM期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觉醒次数 REM潜伏期 睡眠效率 睡眠周期
无抑郁、焦虑症状的 失眠者
低于常人 低于常人 低于常人
--低于常人 --高于常人 -低于常人 小于常人
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 失眠者
今后研究中的主要方向:
1.对象人群确定为在校大学生,并确立少数几个区别较为明确的不同 失眠类型作为研究对象 2.寻找与失眠分类相对应的脑电特征 3.将问卷与脑电检测结合,建立失眠分类与症状和脑电特征之间的对 应
参考文献
[1]张劲农,等.睡眠及睡眠呼吸障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马惠姿,李鸿培.失眠症的病因与分类[J].中国医刊,2003,38(5):21-23 [3]倪杰,白瑞,等.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 志,2006,8(9):54-55 [4]王雪笠,陈建源,贺银方,等.慢性失眠症临床与多导睡眠图研究[J].北京军区医 药,1996,8(5):332-334 [5]孙瑞琪,张彩娃,杨艳杰,等.大学生睡眠障碍特点的研究[J].哈尔滨医 药,2000,20(2):1-2 [6]杨艳杰,彭涛,杨占强,等.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0,8(3):254-256 [7]马建东,李玉凤,李转清,等.大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J].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4,12(3):218-220 [8]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 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31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睡眠障碍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统一的分类和诊断依据。

该标准由多个国际医学组织共同制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和使用的睡眠障碍分类体系。

睡眠障碍是一类涉及多个方面的疾病,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异态睡眠等多种类型。

这些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因此,对睡眠障碍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诊断至关重要。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睡眠障碍的分类:根据睡眠障碍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异态睡眠等。

2. 睡眠障碍的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准确的诊断。

3. 睡眠障碍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4. 睡眠障碍的预防: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睡眠障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其次,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统一的研究标准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睡眠障碍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最后,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总之,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标准,对于促进睡眠障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生和患者对睡眠障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推动睡眠障碍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Congenital Central 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hypoxemia due to a
medical condition.

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hypoxemia due to
Disorder.
– Sleep Related Hypoxemia Disorder
– Sleep Related Hypoxemia

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hypoxemia due to
lower airways obstruction.

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hypoxemia due to
4.不能在适宜的时间上床
5.日间困倦
5.不能独自睡眠(无父母或
6.动力下降
陪护者)
7.工作或驾驶出错
8.紧张、头痛
9.睡眠焦虑
部 C.不能被没有足够机会或适宜环境所解释
慢性 D.≥3次/周 E.≥3个月 F.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解释 短期 D.≥3次/周 E.<3个月 F.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解释
资 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s
-Parasomnias -Sleep related movement
disorders -Isolated symptoms,
apparently normal variants,&issues
Ⅰ.Insomnia 失眠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通常包括11大类,共88类型。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之首。

失眠1.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1)入睡性失眠:就寝后经30分钟,甚至1~2小时还难以入睡。

(2)睡眠维持性失眠: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不能再度入睡,每晚觉醒期占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

(3)早醒性失眠:表现为时常觉醒、晨醒过早,离晨起时间还有2小时或更多时间就觉醒,且再次入睡困难或不能再次入睡。

2.按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1)一过性失眠:指偶尔失眠。

(2)短期失眠:失眠持续时间少于3周。

(3)长期失眠:失眠存在时间超过3周。

3.按病因可分为五类(1)躯体原因:过度疲劳、疼痛、咳嗽、心源性或肺源性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等均可导致失眠。

以时常觉醒为主。

(2)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改变,如上、下夜班,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寝室中的噪声或亮光均可影响睡眠。

一般短时间内能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焦虑或恐惧等常易造成短期的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

抑郁症患者睡眠中易醒、早醒。

24小时脑电图发现睡眠中可见觉醒期明显延长。

(4)药源性:有些兴奋剂如咖啡、茶、酒、麻黄碱、氨茶碱等均能引起失眠。

(5)特发性失眠:是指于儿童期起病的失眠,患者终生不能获得充足的睡眠。

失眠的定义失眠(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有两个基本因素:①正常睡眠被扰乱;②睡眠扰乱对患者白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失眠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

其中入睡困难、易醒和早醒最多见。

入睡困难多见于青壮年,而早醒则多见于老年人,睡眠维持性失眠则多见于躯体疾病。

失眠的病因1.躯体因素①脑部疾患累及与调节控制睡眠各期有关的脑部结构,如下丘脑前部、丘脑、脑桥和中缝核等,影响了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发生而引起失眠;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脑炎特别是脑退行性病变等脑部疾患;②其它躯体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经期、更年期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其引发的各种症状:疼痛、瘙痒、耳鸣、心悸、气短、尿频等均可引起失眠;③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失眠症状。

睡眠障碍的ICD-10疾病分类编码探讨

睡眠障碍的ICD-10疾病分类编码探讨

2024年1月第11卷第1期January.2024,Vol.11,No.1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33睡眠障碍的ICD 10疾病分类编码探讨颜建新(福建省永春县医院病案管理科,永春,362600)摘要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的ICD 10疾病分类编码,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福建永春县医院病案管理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198例临床资料,根据ICD 10疾病分类编码将其分为4组:G47 3、G47 2、F51、G47 8。

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

结果:睡眠呼吸障碍组49例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睡眠质量最差;睡眠 觉醒节律障碍组患者36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多与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因素相关,睡眠质量较差;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组72例以中青年女性为主,与心理因素相关,睡眠质量一般;其他睡眠障碍组41例年龄、性别分布均匀,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相关,睡眠质量一般。

结论:ICD 10疾病分类编码能够反映睡眠障碍的不同特点,应根据个体化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关键词 睡眠障碍;ICD 10;疾病分类编码;临床特征;治疗效果StudyonICD 10DiseaseClassificationCodingofSleepDisordersYANJianxin(DepartmentofMedicalRecordsManagement,YongchunCountyHospital,Yongchun3626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ICD 10classificationcodeofsleepdisordersand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ICD 10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therapeuticeffectandprognosisofpatients Methods:Theclinicaldataof198patientswithsleepdis ordersadmittedtotheMedicalrecordManagementDepartmentofYongchunCountyHospitalinFujianProvincefromJune2021toJune2023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 anddividedintofourgroupsaccordingtoICD 10diseaseclassificationcode:G47 3,G47 2,F51andG47 8 Theage,sexandcomorbiditiesofallgroupswerecompared Results:Thesleepapneagroupconsistedof49middle agedandelderlymen,whoweremostlycomplicated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ssuchashypertensionandcoronaryheartdisease,andhadtheworstsleepquality;36patientsinthesleepawakeningrhythmdisordergroupweremainlyyoungandmiddle agedmales,mostlyrelatedtolifestylehabits,workpressure,andotherfactors,resultinginpoorsleepquality;the72casesofnonorganicsleepdisordersgroupweremainlymiddle agedandyoungwomen,whichwererelatedtopsychologicalfactorsandhadaveragesleepquality;41casesofothersleepdisorderswereevenlydistributedinageandgender,relatedtoneurologicalorendocrinesystemdiseases,andhadaveragesleepquality Conclusion:ICD 10diseaseclassificationcodecanreflectth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ofsleepdisorders,andreasonabletreatmentplanshouldbemade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individual.Keywords Sleepdisorder;ICD 10;Diseaseclassificationcode;Clinicalfeatures中图分类号:R256 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01.010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质量的异常,包括睡眠过多、不规律、不连续等。

麻醉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作为

麻醉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作为

麻醉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作为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明显加快,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国际上针对睡眠障碍的诊断有3套标准: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

目前,使用最多的标准为ICSD3,将睡眠障碍分为7大类,包括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他睡眠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睡眠障碍率高达27%,在我国,《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表明,10年来中国人人均睡眠时间从2012年的8.5h缩减到2021年的7.06h,睡眠时间明显缩短,入睡困难成为困扰国人的主要问题之一。

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由此导致的病假、事故和生产力的下降等也会给家庭与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法律负担。

因此,睡眠障碍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麻醉科医师;睡眠医学;作为引言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和人民对睡眠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睡眠在维持人体健康及生理功能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由睡眠障碍所引发的生理机能紊乱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所面临的重要内容。

因此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睡眠中心显得尤为突出。

健全,有效的睡眠医学中心不仅能满足日常睡眠检查的需要,更能协助各科医师把握各类患者睡眠状态,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及临床诊断。

一个合格的睡眠中心应该具备专业的睡眠医学管理人员,必备的仪器,合理的场地设置,完善的应急措施,多学科协助团队及规范化心理治疗,完整的随访系统等方面,来深入思考我国睡眠医学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1我国睡眠医学的发展现状近代睡眠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人们对人类脑电活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睡眠研究机构及睡眠研究学会。

我国睡眠医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基础薄弱和当时环境的限制,起步较为缓慢,刚开始以基础研究和病例报道为主。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5.睡眠时相前进综合征(.睡眠时相提前 综合征)
6.非24小时型睡眠-觉醒疾病(非24小时 睡眠觉醒综合征)
7.其它还未确定日节律睡眠疾病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9页
二、睡眠时伴随症
A.觉醒疾病(睡眠期觉醒障碍) 1.错乱觉醒(意识含糊性觉醒) 2.梦游症(睡行症) 3.梦惊症(睡惊症)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22页
主观性失眠
对于睡眠状态感知不良, 即使患者主诉失眠或 白天过分思睡, 但并无睡眠紊乱客观证据。主 观性失眠亦称为睡眠状态感知不良、假性失 眠、无客观阳性发觉失眠和睡眠疑病症。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23页
特发性失眠
指于儿童期起病失眠, 患者终生不能取得充分 睡眠。本病亦称为特质性失眠、儿童期起病 失眠、终生失眠、睡眠觉醒系统障碍相关失 眠、过分唤醒和睡眠系统发育不全等。
睡眠障碍-外源性睡眠障碍
7.睡眠开始伴随疾病(入睡相关性障碍) 8.食物过敏性失眠 9.夜间摄入饮食综合征(夜间进餐/饮料综合征) 10.催眠药依赖性睡眠疾病(催眠药品依赖性睡
眠障碍) 11.兴奋剂依赖性睡眠疾病(兴奋剂依赖性睡眠
障碍) 12.酒精依赖性睡眠疾病(乙醇依赖性睡眠障碍) 13.中毒性睡眠疾病(毒素诱发睡眠障碍) 14.还未确定外源性睡眠疾病
作性过分睡眠) 6.特发性嗜睡症(特发性过分睡眠)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4页
睡眠障碍-内源性睡眠疾病
7.外伤后嗜睡症(创伤后过分睡眠)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9.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0.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 11.周期性睡眠肢体运动病(周期性肢体
运动障碍)
12.不安腿综合症(不宁腿综合征) 13.其它还未确定内源性睡眠疾病

睡眠障碍证明报告

睡眠障碍证明报告

睡眠障碍证明报告1. 引言睡眠是人体恢复和重新充电的重要过程。

然而,有些人在入睡或保持睡眠过程中会面临困难,这被称为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本报告将详细讨论睡眠障碍的定义、类型、症状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2. 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障碍是指人们在入睡、保持睡眠或获得充足睡眠方面的困难。

这可能导致日间功能受损,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心情不稳定等。

根据国际统计分类(ICSD-3)的定义,睡眠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失眠:包括入睡困难、保持睡眠困难、早醒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嗜睡:包括睡眠过多、突发性睡眠发作等。

•循环性睡眠节律障碍:包括睡眠-觉醒失调、时差综合征等。

•不良睡眠行为:包括睡眠恐惧症、睡眠相关疾患等。

3. 睡眠障碍的症状睡眠障碍的症状因具体类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3.1 失眠的症状•入睡困难:难以在晚上入睡。

•保持睡眠困难:多次醒来,难以重新入睡。

•早醒:早上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

3.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症状•鼾声:伴有间歇的鼾声和呼吸暂停。

•氧气饱和度下降:血氧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

•白天嗜睡:由于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天频繁出现嗜睡症状。

3.3 嗜睡的症状•突发性睡眠发作:在白天无法控制地入睡,可能发生在日常活动中。

•睡眠过多:晚上睡眠时间正常,但在白天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

3.4 循环性睡眠节律障碍的症状•睡眠-觉醒失调:睡眠时间和觉醒时间与日常生活不协调。

•时差综合征:由于时区变化导致的睡眠-觉醒模式的紊乱。

3.5 不良睡眠行为的症状•睡眠恐惧症:对入睡过程或睡眠环境感到恐惧。

•睡眠相关疾患:如夜惊、噩梦等。

4.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4.1 行为治疗•睡眠规律调整:建立统一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避免午睡和长时间床上活动。

《睡眠障碍分类》课件

《睡眠障碍分类》课件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手术治疗可 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扁桃体切除术、悬 雍垂腭咽成形术等。
05
其他睡眠障碍
不宁腿综合症
总结词
由腿部神经或肌肉异常引起的睡眠障 碍
详细描述
不宁腿综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患者在休息时腿部会出现不适感,如 瘙痒、疼痛或蚂蚁爬行感。这种不适 感会导致患者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
《睡眠障碍分类》 ppt课件
目录
• 睡眠障碍概述 • 失眠症 • 嗜睡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 其他睡眠障碍
01
睡眠障碍概述
睡眠障碍的定义
01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影响睡眠质量的异常表现 。
02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睡眠量的异常 (过多或过少)、睡眠质量的异 常(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等) 以及白天疲劳、困倦等症状。
睡眠障碍的症状需要与正常的生 理变化相区分,如老年人因身体 机能下降而出现的自然觉醒增加
等。
02
失眠症
失眠症的定义
总结词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症状,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 绪问题。
详细描述
失眠症通常是指个体在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下,无法获得足够的或质量良好的睡眠。这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困难(如频繁醒来)或早醒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体在白天时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 或易怒等问题。
梦魇
总结词
令人恐惧的梦境导致的睡眠障碍
详细描述
梦魇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极度恐惧和焦虑的梦境,通常伴随着心跳加速、呼吸急 促等症状,使患者惊醒并难以再次入睡。
夜惊
总结词
在夜间突然出现的强烈恐惧和紧张情绪

睡眠障碍分类全解

睡眠障碍分类全解

(2)行为问题所致昼夜节律失调性 睡眠障碍

非物质依赖或已知的生理状况所致,
· 时差变化型 · 倒班工作型 · 睡眠时间主动延迟


非物质依赖或已知的生理状况所致昼夜节律障碍
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其他的昼夜节律障碍
5.异态睡眠(以异常动作或情感体验
为主伴做梦、活动复杂多变)
(1)觉醒障碍(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醒转)
发作性思睡 、瞌睡


注意力集中困难、频繁的意外事故
记忆减退 、工作学习效力差
自主行为
睡眠障碍评估



临床会谈,直接观察 个体主观感受 --爱泼沃斯睡眠量表(ESS) --视觉类比量表(VAS),日记 --疲劳严重度量表(FSS) 客观的评估(生理/行为)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清醒维持试验(MWT) --Actigraphy 临床表现 --精神运动警戒性试验(PVT) --数字符号替代试验(DSS)
谵妄,昏迷,死亡
· 阮病毒基因129的多态性和178的密码子突变 · 治疗:不清楚
附录B:睡眠障碍的鉴别诊断中常见的 其他精神/行为障碍


心境障碍 焦虑障碍 某些躯体形式障碍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某些通常起病于婴幼儿、儿童或青少年期的障碍 (如精神发育迟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人格障碍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不仅造成夜间的睡眠困难,而且会导
致白天的疲乏无力和犯困,或会在夜间发生异
常事件

睡眠障碍对警觉性、注意力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而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医学不良后果。

有警觉性损害的人不一定有过度睡眠,但有过
度睡眠的人都会有警觉性损害

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等睡眠障碍临床表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等睡眠障碍临床表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他睡眠障碍等睡眠障碍临床表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睡眠是人类的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将其分为7大类,包括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症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睡不着觉就叫做失眠。

ISCD-3要求诊断失眠必须包含三大要素:持续的睡眠困难+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出现相关的日间功能受损。

也就是说,不是客观原因让你无法睡觉,而是主观的持续性睡不着,并且影响了日常的生活。

ICSD-3将失眠分为3类:短期失眠、慢性失眠、其他失眠,特点总结如下。

表1:三大类失眠的特点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指睡眠期间的呼吸异常,在成人和儿童中均可以发生。

按照目前ICSD-3的标准,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分为4大类: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障碍、睡眠相关低通气障碍、睡眠相关低氧血症障碍。

表2:4类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的诊断标准中枢性嗜睡症中枢性嗜睡症包括以日间嗜睡为主诉,并且排除了其他睡眠障碍作为原因的疾病。

中枢性嗜睡大致包括以下4种:(1)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是一种表现为慢性日间嗜睡、猝倒发作、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的临床综合征,应对患者采集全面的病史、睡眠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寻找发作性睡病的证据。

(2)特发性嗜睡:没有原因的主观嗜睡,症状类似发作性睡病,但往往没有猝倒发作。

(3)Kleine-Levin综合征也称为“复发性嗜睡症”,表现为反复发作严重嗜睡,伴随认知和行为紊乱,症状发作可以持续几天到几周,发作间期睡眠和行为正常。

(4)慢性睡眠不足:在现代社会中很常见,可能缘于工作需求、社会责任等压力,而导致的慢性积累性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的不足和睡眠质量的下降,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损害。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解读


勿 Medical/Psychiatric
sleep disorders
-Others sleep disorders
ICSD-3
- Insomnias - Sleep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 Hypesomnisa(e.g
narcolepsy) - Circadian rhythmⅡ.Slee源自 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载(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2

睡眠相关呼内吸障碍分类 ICSD-2
– 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s:

Primary Central Sleep Apnea

Other Central Sleep Apnea due to a medical
内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 ICSD-3)解读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尚伟
部分类的历史演变
• 1979年 ASDC-APSS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 Arousal Disease
• 1990年 AASM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ICSD)
Congenital Central Alveolar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hypoxemia due to a
medical condition.

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hypoxemia due to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睡眠障碍是指个体在睡眠时间、质量或睡眠行为方面出现异常的症状和体征。

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睡眠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睡眠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睡眠障碍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ICSD-3是由国际睡眠医学会(AASM)和国际睡眠研究学会(ESRS)联合制定的,它对睡眠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包括睡眠呼吸障碍、中枢性睡眠呼吸障碍、睡眠相关的癫痫发作、不稳定的睡眠-觉醒节律、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睡眠相关的抽动障碍、睡眠相关的癫痫发作、睡眠相关的头痛、睡眠相关的心脏活动障碍、睡眠相关的循环障碍、睡眠相关的行为障碍等。

ICSD-3对于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都有详细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的描述,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而DSM-5是由美国精神医学会制定的,它对睡眠障碍进行了更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描述,包括不同类型的失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睡眠相关的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

DSM-5对于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更多地考虑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更有参考价值。

除了ICSD-3和DSM-5,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针对特定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比如对于睡眠呼吸障碍,国际上还有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发布的睡眠呼吸障碍诊断标准(AASM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还有其他专业学会发布的诊断标准。

这些诊断标准都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医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结合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睡眠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睡眠史、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睡眠监测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16553572_《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16553572_《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2018年5月第5卷第5期May.2018,Vol.5,No.5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555睡眠障碍诊断学DiagnosticsofSleepDisorders《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慢性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SleepDisorders(ICSD-3)DiagnosticCriteriaforChronicInsomnia美国睡眠医学会 主编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睡眠中心 高和,等翻译关键词 睡眠障碍;分类;慢性失眠障碍;诊断中图分类号:R749 7文献标识码:Adoi:10 3969/j issn 2095-7130 2018 05 015 由美国睡眠医学会主编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方便临床医生使用,本文仅摘出部分内容作为临床医生参考。

1 慢性失眠的相关编码ICD 9 CM编码:307 42 ICD 10 CM编码:F51 01。

2 别名慢性失眠(ChronicInsomnia)、原发性失眠(PrimaryInsomnia)、继发性失眠(SecondaryIn somnia)、共病性失眠(ComorbidInsomnia)、睡眠起始和维持障碍(DisorderofInitiatingandMaintainingSleep)、儿童行为性失眠(BehavioralInsomniaofChildhood)、睡眠起始相关障碍(Sleep onsetAssociationDisorder),环境限制性睡眠障碍(Limit settingSleepDisorder)。

3 诊断标准必须满足A F:A 患者主诉,或由患者家长或照护者发现,以下一项或多项症状:1)入睡困难。

2)睡眠维持困难。

3)比期望的时间早醒。

4)在适当的作息时间拒绝就寝。

5)无父母或照护者干预时,入睡困难。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性呼吸急促) 10.睡眠关联性喉头痉挛 11.睡眠窒息综合征(睡眠窒息感综合征)
总之:
1.赵忠新版睡眠障碍分类翻译更贴切,更符合国情。 2.根据ICSD详细的诊断标准,亚健康失眠定义很难划
B.外源性睡眠障碍
1.睡眠卫生性睡眠不适当(睡眠卫生不良) 2.环境性睡眠疾病(环境性睡眠障碍) 3.高山性失眠症(高原性失眠) 4.睡眠调节性睡眠疾病(睡眠调节性障碍) 5.睡眠不足综合征 6.限制环境安排性睡眠疾病(强制入睡性睡眠 障碍)

睡眠障碍 外源性睡眠障碍 7.睡眠开始伴随疾病(入睡相关性障碍)
美国睡眠障碍联合会(ASDA)睡眠障 碍国际分类(ICSD)
四大类:睡眠障碍、睡眠时的伴随症、伴有内科/精神
损害的睡眠疾病、建议提出的睡眠疾病。 实际为三大类。
以下是刘艳骄翻译的ICSD与赵忠新主编的《临床睡眠
障碍诊疗手册》中对各种睡眠障碍命名的区别与比较。
一、睡眠障碍 A.内源性睡眠疾病
4.恐怖性疾病(惊恐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5.酒精性精神疾病(乙醇中毒相关性睡眠障碍)
6.人格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7.躯体形式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三、伴有内科/精神科损害的睡眠疾 病
B.伴有神经疾病的睡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 障碍) 1.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病相关性睡眠障碍) 2.痴呆(痴呆相关性睡眠障碍) 3.巴金森氏病(帕金森综合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4.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家族性致死性失眠) 5.睡眠关联性癫痫(睡眠相关性癫痫) 6.睡眠放电性癫痫状态(睡眠期癫痫性脑电持续状 态) 7.睡眠关联性头痛(睡眠相关性头痛)
7.结缔组织炎综合征(纤维肌痛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性睡眠障碍
由于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而引起的失眠
或睡眠过多。
高原性失眠
发生于升高至某种海拔高度时引起的急性失
眠,常伴有头痛、疲倦和食欲不振。
睡眠调节性障碍
与急性应激、冲突或引起情绪明显波动的环
境变化有关的短暂性睡眠障碍。本病亦称为 短暂性心理生理性失眠、短暂性失眠或短时 失眠。
发作性睡病
指于白天出现不可克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
临床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 觉。如果以上4种症状均存在,称为发作性睡 病四联症。发作性睡病亦称为过度睡眠和异 常动眼睡眠。
反复发作性过度睡眠
表现为周期性过度睡眠、强迫性快速大量进
食、性欲亢进和精神紊乱等症状的综合症。 本病亦称为周期性过度睡眠、Kleine-Levin综 合症、青少年周期性嗜睡贪食症。


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或等于5.睡眠呼 吸暂停可分为阻塞性、中枢在; 中枢性:指口鼻无气流,胸腹式呼吸运动也不存在; 混合性:指在一次呼吸暂停过程中,开始时出现中枢性呼吸 暂停,继之出现阻塞性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指于睡眠期上气道塌陷阻 塞引起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呼吸暂停时出现持续 的气流停止,但膈肌与胸廓运动仍然存在,伴有打鼾、睡眠 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过度嗜睡等症状。
睡眠与觉醒周期变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
本病亦称为昼夜节律丧失、不规律睡眠觉醒 模板等。 易患因素为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在24h昼夜周期中,患者的主观睡眠时间段出
现后移。这些患者虽然有明显的入睡困难, 但一旦入睡,其睡眠的质和量无明显改变。 入睡晚和起床晚是其主要临床特征。
睡眠不足综合征
由于持续不能获得充足的夜间睡眠,以至于
白天不能保持正常敏捷的觉醒状态。本病亦 称为夜间睡眠不足、睡眠缩短、睡眠减少和 睡眠受限等。
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原发于儿童期的一种睡眠障碍,系由照料者
不适当得强迫儿童就寝,结果导致即使在到 达应当就寝的时间,儿童也拖延或拒绝上床 睡觉。只有当照料着采取强制性措施,患儿 才能较快的入睡,否则睡眠将会延迟。本病 亦称为儿童期失眠、设限性睡眠障碍。
特发性过度睡眠
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日间过度睡眠,其过度
睡眠的时段由NREM睡眠构成。本病亦称为 NREM性发作性睡病、特发性中枢性过度睡 眠、功能性过度睡眠或协调性过度睡眠。
创伤后过度睡眠
在中枢神经系统创伤后1年内出现的日间睡眠
过多。本病亦称为继发性过度睡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是指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
二、睡眠时的伴随症
C.通常快速眼动睡眠(RAM)所伴随的睡眠并发症


(快速眼动睡眠相关性睡眠障碍) 1.恶梦(梦魇) 2.睡眠麻痹(睡眠瘫痪)(睡瘫症) 3.睡眠关联性的阴茎勃起障碍(睡眠相关性阴茎勃 起障碍) 4.睡眠关联性疼痛性阴茎勃起 5.REM睡眠关联窦性停搏 6.REM睡眠行动障碍(REM睡眠行为障碍)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于睡眠期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时口鼻无气流,
同时丧失呼吸能力,胸腹式呼吸运动停止。 一般认为呼吸停止和口鼻无气流至少持续10s 以上,尚可判定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征。
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
由于构成呼吸控制系统的脑干神经元和呼吸
感受器功能障碍,导致睡眠期肺泡通气量下 降,临床以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为特征。 本病亦称为原发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特异 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非呼吸暂停性肺泡低 通气。
D.其他的睡眠伴随症状(睡眠期其他形式的

睡眠障碍) 1.睡眠磨牙(磨牙) 2.睡眠遗尿(夜尿症)(遗尿症) 3.睡眠关联异常吞咽综合征 4.夜间阵发性肌张力障碍(夜间发作性肌张 力障碍) 5.不能解释的夜间猝死综合征(夜间猝死综 合征)
6.原发性打鼾
7.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症 8.先天性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先天性
在短时间内跨越多个时区的飞行以后出现的
一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症状。本病亦称为时 差疲劳、时区疲劳和相移综合征。(Jet Lag )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
由于工作时间表与社会常规的作息时间表不
一致而产生的失眠或思睡。患者的工作时间 被安排在通常是睡觉的时间、早班或存在工 作时间不规则。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B.外源性睡眠障碍



1.睡眠卫生性睡眠不适当(睡眠卫生不良) 2.环境性睡眠疾病(环境性睡眠障碍) 3.高山性失眠症(高原性失眠) 4.睡眠调节性睡眠疾病(睡眠调节性障碍) 5.睡眠不足综合征 6.限制环境安排性睡眠疾病(强制入睡性睡眠 障碍)
睡眠障碍-外源性睡眠障碍

美国睡眠障碍联合会(ASDA)睡眠 障碍国际分类(ICSD)
四大类:睡眠障碍、睡眠时的伴随症、伴有
内科/精神损害的睡眠疾病、建议提出的睡眠 疾病。 实际为三大类。
以下是刘艳骄翻译的ICSD与赵忠新主编的
《临床睡眠障碍诊疗手册》中对各种睡眠障 碍命名的区别与比较。
一、睡眠障碍
A.内源性睡眠疾病 1.心理生理性失眠 2.睡眠状态知觉错乱(主观性失眠) 3.特发性失眠 4.发作性睡病 5.复发性嗜睡眠症(周期性嗜睡症/反复发
7.结缔组织炎综合征(纤维肌痛症相关性睡





眠障碍) 8.慢性疲劳综合征相关性睡眠障碍 9.癌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10.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性睡眠障碍 11.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性睡眠障碍 12.艾滋病相关性睡眠障碍
四、建议提出的睡眠疾病(可能的睡 眠障碍)
1.短时间睡眠者(短睡眠)
2.长时间睡眠者(长睡眠) 3.觉醒不全综合征(半醒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RLS是指于静息状态下出现难
以名状的肢体不适感,而迫使肢体发生不自 主运动。本病亦称为下肢不适感觉或Ekbom 综合征。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在睡眠期出现反复发作的刻板性肢体运动。
睡眠卫生不良
由于各种可能诱发睡眠困难的日常生活与行
为习惯所导致的睡眠障碍,精神状态检查并 无精神病理学异常,同时也不存在明显的躯 体疾病因素。
C.日节律性睡眠疾病(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
障碍) 1.时间带变化(超音时差)综合征(时差变 化综合征) 2.轮班不适睡眠疾病(倒班工作睡眠障 碍) 3.不规则型睡眠.觉醒模式(睡眠觉醒 节律紊乱)
睡眠障碍-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4.睡眠时相后退综合征(睡眠时相延迟 综合征) 5.睡眠时相前进综合征(.睡眠时相提前 综合征) 6.非24小时型睡眠-觉醒疾病(非24小时 睡眠觉醒综合征) 7.其他尚未确定的日节律睡眠疾病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多见于老人。
非24h睡眠觉醒综合征
每天的睡眠始发和觉醒时间出现长期恒定的
延迟1-2h。本病亦称为自由运转模式、周期 性失眠、周期性过度嗜睡和盲人睡眠模式等 。(多见于盲人)
睡行症
起始于夜眠前1/3阶段中NREM睡眠期的一系
列复杂行为,以患者在睡眠中行走为基本临 床特征。本病以前称为梦游症,但现今研究 表明,症状系发生于从NREM睡眠后期醒转 时,当时并没有做梦,故改为睡行症。
总之:
1.赵忠新版睡眠障碍分类翻译更贴切,更符
合国情。 2.根据ICSD详细的诊断标准,亚健康失眠定 义很难划定。
心理生理性失眠
由于患者过分关注睡眠问题而引起的一种失
眠类型。也称为习得性失眠、条件性失眠、 功能自主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唤醒、慢性躯 体紧张和无身心疾病的内源性唤醒。
主观性失眠
三、伴有内科/精神科损害的睡眠疾病
C.伴有其他内科疾病的睡眠疾病(其他躯体疾病与
睡眠障碍) 1.嗜睡病(昏睡病) 2.夜间心原性缺血(夜间心肌缺血相关性睡眠障碍) 3.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睡眠 障碍) 4.睡眠关联性哮喘(睡眠相关性哮喘) 5.睡眠关联性胃.食管返流(睡眠相关性胃食管反 流) 6.消化性溃疡病(消化性溃疡相关性睡眠障碍)
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 9.婴儿猝死综合征 10.良性新生儿睡眠时肌阵挛 11.尚未确定的其他睡眠伴随症
三、伴有内科/精神科损害的睡眠疾病
A.伴有精神障碍的睡眠疾病 1.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2.情感疾病(情感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3.不安(焦虑)疾病(焦虑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4.部分肌阵挛(片段性肌阵挛)
5.睡眠多汗症(睡眠期多汗症)
6.月经伴随睡眠疾病(月经相关性睡眠障碍)
四、建议提出的睡眠疾病(可能的睡 眠障碍)
7.妊娠伴随睡眠疾病(妊娠相关性睡眠障碍)
8.恐怖性入睡幻觉(恐怖性入睡前幻觉) 9.睡眠关联神经原性呼吸紧迫症(睡眠相关
性神经源性呼吸急促) 10.睡眠关联性喉头痉挛 11.睡眠窒息综合征(睡眠窒息感综合征)
4.恐怖性疾病(惊恐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5.酒精性精神疾病(乙醇中毒相关性睡眠障碍)
6.人格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7.躯体形式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三、伴有内科/精神科损害的睡眠疾病
B.伴有神经疾病的睡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
障碍) 1.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病相关性睡眠障碍) 2.痴呆(痴呆相关性睡眠障碍) 3.巴金森氏病(帕金森综合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4.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家族性致死性失眠) 5.睡眠关联性癫痫(睡眠相关性癫痫) 6.睡眠放电性癫痫状态(睡眠期癫痫性脑电持续状 态) 7.睡眠关联性头痛(睡眠相关性头痛)
7.睡眠开始伴随疾病(入睡相关性障碍) 8.食物过敏性失眠 9.夜间摄入饮食综合征(夜间进餐/饮料综合征) 10.催眠药依赖性睡眠疾病(催眠药物依赖性睡 眠障碍) 11.兴奋剂依赖性睡眠疾病(兴奋剂依赖性睡眠 障碍) 12.酒精依赖性睡眠疾病(乙醇依赖性睡眠障碍) 13.中毒性睡眠疾病(毒素诱发的睡眠障碍) 14.尚未确定的外源性睡眠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