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师范大学排名】江苏师范大学特色专业-江苏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江苏师范大学排名】江苏师范大学特色专业-江苏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江苏师范大学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首任校长为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
学校设有3个试点学部、21个专业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
设有70个本科专业,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十一个学科门类。
学校是全国首批200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相继与国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接收2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已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孔子学院,并与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国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和学分互认项目。
与哈佛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师资和管理人员培训项目。
2012年10月26日,江苏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分别发来贺信或题词。
省委书记罗志军致信祝贺。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
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廖序东教授与黄伯荣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三十年来一直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发行量超过500万册。
50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先辈们创立的“崇德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发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的发展。
学校占地2047亩,校舍面积78.06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室总面积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7亿元;图书馆藏书230万余册。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21个专业学院以及成人教育学院、技术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另设有1个直属教学单位、40个校属科研机构。
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2.25•【字号】苏政发[2007]125号•【施行日期】2007.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政发〔2007〕12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师资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是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我省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从总体上看,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教师待遇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为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苏发〔2005〕15号)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为支撑,以加强教师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为建设教育强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10年,基本建立以师范类高校举办教师教育为主体,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高等学校补充师资以研究生为主,中等学校补充师资以本科生为主,小学、幼儿园补充师资以专科生为主,教师数量满足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能源兴国_与有荣焉——记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任玉荣及团队
创新之路56能源兴国 与有荣焉——记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任玉荣及团队 黄雪霜 王 辉 汽车强国,离不开产业配套。
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堪称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强,则新能源汽车强;动力电池弱,则新能源汽车弱。
事实上,在“双碳”目标驱动的产业变革中,动力电池已成为关键一环。
在2023年6月9日举办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就指出,“动力电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一”。
吴锋认为,动力电池生产过程的节能降碳,要从碳排放量占比高的材料生产和电池组加工环节着手,实现从原料生产到回收的全产业链创新。
当新能源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唯智勇兼备者,方可破浪前行。
在众多科研工作者竞相涌入能源行业追波逐浪时,有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也融入其中,希望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力我国动力电池材料研究前行。
她是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二级教授任玉荣。
近年来,她带领团队不仅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基础研究领域取得诸多创新成果,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企业实际难题攻坚克难,为行业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创新制胜,突破瓶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谁的续航里程更高,谁就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一个重要的电池参数有关——能量密度。
业内普遍认为,长续航里程是新能源乘用车的首要技术指标,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能量密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而三元正极材料的高镍化,正是对能量密度的追求,也是目前一条主要的技术路线。
然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存在结构稳定性差、表面残锂高等问题,导致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差,是产业当中亟待突破的科学技术瓶颈。
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任玉荣团队系统开展了从“前驱体晶粒定向可控生产” “双原子掺杂协同界面包覆共修饰调控材料体相和界面结构”到“单晶材料智能化生产”3个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
项目研究解决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产业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制定标准3项,并获得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江苏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江苏省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场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支持,帮助其成长壮大的组织机构。
而创新集群则是指在某一地区或行业内,聚集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和人才交流氛围的现象。
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深入研究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对于推动江苏省科技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于江苏这样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而言,科技企业孵化器更是刻不容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讨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可以有助于深入理解江苏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重要的创新支撑平台,其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与探讨将有助于优化江苏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研究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在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方向和策略支持,研究相关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将有助于政府进行更加精准的决策,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研究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对于促进江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需要2000字,输出内容如下: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创新集群的模式选择和实施策略,并分析其中的关联性。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木材加工与人造板工艺重点实验室、江 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重点实验 室、江苏省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重点实验室
2019年4月13日,南京林业大学牵头,集合长三角地区从事湿地公园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及建设发展相关工 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关社团组织,正式成立长三角地区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国家创新联 盟。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2月,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芬兰、伊朗等 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学校长期聘用的 境外专家共64位,每年约200名教师赴境外进行交流,约300位外籍专家来校进行交流访问、科研合作、讲座讲学。 2020年,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一项;同年,学校被授予了一定的出访来访外事审批权,成为江苏 省首批获得外事独立自主审批权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获批国家留 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人才项目、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海外实 习实践等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新 布伦瑞克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外学校联合开展长短期学分互认访学项目, 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学校每年接收7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或交流访问。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University Education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体现了团队内部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典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概念模型。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007-0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尹洁(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016年4月April ,2016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5-08-27[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C-b/2013/01/03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证分析”(2012SJB630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3YJC880098)。
[作者简介]尹洁(1984-),女,江西赣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共同的科学研究为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通常由技能互补、愿景一致、责任共担的教师与学生组成。
[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目标往往具备交叉性、多元性,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特长,需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团队整体创新能力。
[2]“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3]随着“2011计划”不断推进,部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纷纷挂牌成立,运行已日趋规范。
蔡称心,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刻苦钻研攀高峰,无怨无悔铸师魂——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蔡称心同志先进事迹蔡称心,男,1966年11月生,江苏溧水县人。
1995年参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有机电化学及工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全国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化学委员会委员、《电化学》编委。
他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奖励,2013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
蔡称心同志1995年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处处以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中,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思想先进,信仰坚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思想理论学习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蔡称心同志特别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紧密结合实践,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议;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和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该同志在工作中能坚持舆论的正确导向,自觉维护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集体威信,顾全大局,心系院系建设与实验室发展,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实验室管理、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院发展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1992年8月24日江苏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7月31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2年4月24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11年11月26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3年1月12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三章企业科技创新第四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第五章科学技术人员第六章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第七章区域科技创新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九章监督管理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相关服务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领导。
开展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工作,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省。
第四条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催生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五条支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实验室以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程技术创新平台等成为战略科技力量,与在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全面提升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突出业绩奖励暂行办法
附件: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突出业绩奖励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激励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多出高水平成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支撑“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的实施,推动建设“国际著名、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的进程,学校每年对在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设立科技奖励旨在以《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引导我校科技创新与高水平成果产出,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科学普及,激励学科优秀人才成长,进一步增强我校核心竞争力。
第三条本办法中设立的奖项,适用于以我校为立项和完成单位的科技项目与成果。
第二章科研项目奖励第四条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所获得的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及教育厅重大/重点项目,根据项目类别进行奖励。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担任973或863首席科学家(领域专家)或相当级别项目的负责人(或资助经费在1000万元以上的其他国家级项目),奖励20万元/项。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或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或资助经费在300万元以上的其他国家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奖励15万元/项。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奖励10万元/项。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或资助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其他国家级项目,奖励5万元/项。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青年项目,国家软科学面上项目,奖励3万元/项。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等一年期小额资助项目;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文社科项目;资助经费不低于20万元的国家其他各部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科技支撑计划、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省社科基金、省软科学项目;江苏省教育厅下达的各类重点/重大项目,奖励1万/项。
科技创新团队梯队建设的模型方法应用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为例
文章编号:1001-8611(2021)02-0081-05科技创新团队梯队建设的模型方法应用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为例李健姜华珏沙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210095)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某研究所五个不同类型的创新团队为例,通过冰山模型分析得出,该所团队在后备人才中缺乏“浅水区”青年人才;通过金字塔模型分析发现,该所团队存在人才力量分布不均、人才培养模式差距较大等问题;通过运用线性模型相关的数据分析法,推出纵向因素中的年龄层次,横向因素中的籍贯、毕业院校及出国访问次数,与成果产出呈显著线性相关。
结合各团队的人才部分成果产出指标,得出团队的年轻化、学缘结构的多样性在创新团队人才梯队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对该所创新团队提出相应的人才梯度建设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团队;梯队建设;冰山模型;金字塔模型;线性模型Application Research on Model Method of Echelon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am,Taking an Institute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Li Jian Jiang Huajue Sha Qin(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210095China)Abstract:Five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teams in a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re taken as an example.The result showed the team lacked young talents in the "shallow water area"of the team through the Iceberg Model analyzing.By Pyramid Model analyzing,the results showed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eam,such as uneven talents distribution and large gapsin talent training models.Data analysis of the Linear Model showed the age level in vertical factors,the birthplace,the number of graduated colleges and overseas visits in horizontal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inear correlated with the research output,bined with the partial research output of the talents of each team,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youth of the team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academic structur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lent innovation team.Some suggestions for echelon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were presented for this type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Key Words:Innovation team;Echelon construction;Iceberg Model;Pyramid Model;Linear Model 中图分类号:G316文献标识码:ADOI :10.16849/J .CNKI .ISSN1001-8611.2021.02.020收稿日期:2021-01-12作者简介:李健(198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
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
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作者:陆岳新张晓霞周统建胡纵宇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摘要:科教融汇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江苏科教融汇发展在内涵建设、协同创新、人才建设、人才培养及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成效,但还存在系统集成不够、协同路径不畅、评价考核不到位等突出矛盾与问题。
建议加强省级统筹,构筑创新平台,深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改革等,探索形成江苏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强省”一体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关键词:科教融汇;省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5-0019-06科教融汇是指社会的教育、科技、人才通过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和相互赋能,融合形成一体化、高效能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共同体的过程。
推进科教融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江苏省域推进科教融汇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评价考核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新形势下推进科教融汇高质量发展,重在加强省级统筹,强化任务驱动,推进系统集成,激发主体活力,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一、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现状与经验近年来,江苏省域在推进高质量科教资源集聚、建设高水平科技团队、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和探索科教融汇新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一)加强内涵建设,优质科教资源加速集聚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69所(含独立学院22所),数量位居全国第一①。
其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6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20所。
2021年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明确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的目标任务。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高校转型发展。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未来发展,积极增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及交叉学科专业,初步形成了覆盖所有学科门类、基本契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化学与方剂现代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本 团队 率 先提 出并 创 建 了 中药 资 源 化 学 学科 及 其 研 究技 术 体 系 , 为 中 药 资 源 产 业化 过 程 提 供 了理 论 和 技 术 支撑 , 该 学科 已被 列入 国 家行 业 重 点 学科 立 项 建 设 。 依 托 中 国 自然 资 源 学会 中药
及 天然药物资 源专业委 员会 , 组 织全 国 4 6家院校 的专 家学者 , 主编 出版 了我 国第一套“ 中药资源
与开发” 专 业 本 科 系列 规 划 教 材 ( 共 1 2本 ) , 填 补 了 中 医药 行 业 该 专 业 本 科 系 列教 材 空 白 。 2 0 1 1年 全 国 高校 专 业 排 名 中 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 中 药 资 源 与 开发 ” 被 评 为全 国开 设 该 专 业 的 2 1所 院校 中 唯 一 A+ + 类 。 通 过 持 续努 力 , 创 建 形 成 了 中药 资 源 及 资 源化 学 高层 次 研 究平 台 , 创 新 中药 资 源 专
研 制 开 发 中 药新 药 5项 , 新 药 材 原 料 及 功 能 型 产 品 生 产批 件 3个 ; 为 国家、 行 业 和 企 业 修 订 或 制
定药材及其产品质量技 术标准 5 6项。培养硕 、 博 士研 究生 5 7名 , 其 中获全 国优 秀博 士学位论文 提名奖 1 名; 获 江苏省优 秀博硕 士学位 论文 4名 。 先后获得 江苏省 高校 “ 中药资源化 学研 究” 优秀 科技创新 团队 、 江 苏省“ 六大人 才 高峰 ” 优 秀人 才集体 、 江 苏省 高等学校 青蓝工程“ 方 剂基 础与应 用研 究” 科技创新 团队等荣誉 称号。
期、 产 地 加 工 和 生产 基 地 布 局 提 供 了科 学依 据 ; 致 力 于 药材 干 燥 加 工 过 程 资 源 并 推 广 应 用 于 药 材 规 范化 生 产 过 程 ; 致 力 于 中 药 资 源 产 业 化 过 程 废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8考研预调剂及相关说明
江苏师范⼤学物理与电⼦⼯程学院2018考研预调剂及相关说明 店铺考研⽹为⼤家提供江苏师范⼤学物理与电⼦⼯程学院2018考研预调剂及相关说明,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江苏师范⼤学物理与电⼦⼯程学院2018考研预调剂及相关说明 各位考⽣: 2018年硕⼠研究⽣招⽣考试的初试成绩已经公布,我院预计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调剂⽣,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调剂到我院。
为⽅便考⽣调剂,现就有关事项预告如下: ▲光学⼯程学科简介 光学⼯程于2010年获得⼀级学科硕⼠学位授予权,现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包括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先进激光技术与应⽤、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光学功能材料与器件4个主要研究⽅向。
学科拥有江苏省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和江苏省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平研发平台,光学⼯程学科⾯向“国家对中红外激光技术”和“江苏省对激光产业发展”的重⼤和迫切需求,始终坚持“以⼈为本”的建设思路,组建了⼀⽀国际化的创新团队。
团队先后⼊选“江苏省双创团队”和“江苏⾼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0余⼈次获得“****”、“江苏特聘教授”、“⾼端外国专家”和“江苏省双创”等省部级⼈才项⽬;本学科还柔性引进了中国⼯程院范滇元院⼠、中国科学院徐⾄展院⼠、激光领域战略科学家Ueda、现代透明陶瓷发明⼈Akio Ikesue以及“中组部千⼈”李成博⼠等⼀⼤批国内外顶尖学者,形成了“⼤师+团队”的良好发展格局,在⾼功率中红外激光技术和新型光学功能材料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与优势。
学科近五年先后获得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建设项⽬、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和中央财政⽀持地⽅⾼校发展项⽬资助、累计获得平台建设经费约1亿元,初步形成了“科研、学科、⼈才”三位⼀体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光学⼯程学科在科研创新⽅⾯也取得了多项标志性的成果,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重⼤项⽬40余项;在国际⼀流期刊发表⾼⽔平学术论⽂300余篇,申请专利近60余项。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
科创江苏实施方案概述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通过制定实施科创江苏方案,加强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江苏省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江苏省政府将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创造优良的研究环境,提高基础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培养高水平人才,为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前沿技术研究江苏省政府也将重视前沿技术研究,拓宽科技创新领域。
重点支持新型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研究,积极探索前沿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加强创新基础和前瞻性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政府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鼓励企业参与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激励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在产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江苏省政府将注重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同时,还将推动大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强人才交流和合作,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能力。
创新载体建设创新载体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江苏省政府将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建设面向未来的创新基地、创新园区和创新中心,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和基础设施,吸引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企业,催生一批高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创新投入扶持江苏省政府将加大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提供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大力投入研究和开发,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科技服务,提供科技创新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提高创新效果。
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江苏省政府将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提供创新创业基金、创业场所和人才扶持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更多的人才投身创新创业,培育和发掘一批创新创业的人才和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江苏省【范本模板】
2011年江苏省“创新团队”公示名单科技创新团队1、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张连山团队领军人才:张连山,1961年2月生,美国籍,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2010年5月任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裁。
核心成员:董庆,1965年10月生,美国籍,莱斯大学博士,2010年7月任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技营运官。
曹国庆,1964年10月生,美国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2010年4月任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执行总监。
刘佳建,1968年3月生,美国籍,南开大学博士,2010年1月任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医药研发总监。
苏鸿声,1958年6月生,加拿大籍,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博士,2010年9月任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研究所所长.蒋皓媛:1967年9月生,美国籍,香港理工大学博士,2010年6月任连云港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临床医学总监。
2、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秦凯建团队领军人才:秦凯建,1957年10月生,美国籍,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硕士,2010年11月任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核心成员:陈雷,1964年9月生,中国籍,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硕士,2010年12月任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设计经理.黄剑辉,1963年12月生,美国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1年1月任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设计经理。
王琪,1973年7月生,中国籍,清华大学博士,2011年1月从任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设计经理。
黄伟东,1954年4月生,中国籍,中国科技大学学士,2011年2月任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
崔晨,1971年1月生,中国籍,华盛顿大学MBA,2010年3月任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3、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钱海鹏团队领军人才:钱海鹏,1965年6月生,比利时籍,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2008年9月任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暂行)
附件1: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培育和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优秀科技创新群体,进一步提升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期为三年,暂定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3—5个,评选工作于每年度的上半年进行。
学院将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的评选。
第二章评选范围和条件第三条院级科技创新团队在各院、系、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基础上申报,团队人数5-7人为宜,每个团队应由1~2名高级职称(或博士)、3~4名中级及一定数量的企业科研人员组成。
鼓励跨系科、跨部门组合,以提高集成度,发挥群体优势,并形成相对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研究团队。
第四条科技创新团队要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和预期成果,并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开展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第五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第六条科技创新团队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良好,已基本配备能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设施和条件,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第七条科技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高职院校同行中应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具有较高水平科研成果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理工类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申请专利数不少于2项,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不少于2篇;文科类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不少于4篇。
第八条科技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在近三年内原则上应主持(承担)市厅级以上科技任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近三年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理工类不少于5万元,文科类不少于2万元。
第三章申评程序第九条团队申请。
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填写《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申报表》,随附相关材料交所在系(院、部). 第十条部门推荐。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创新学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快实现学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子项目中相关建设目标,根据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在我院集聚、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关键与共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群体为目标。
第三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学院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为依据,以具有优势科技人才、已形成一定成果的重点研发方向的专业为依托,以省、市、校级研发基地(机构)为主要载体,实行重点支持与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其示范与引导作用。
第二章申报条件第四条科技创新团队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和高标准的建设目标,具备承担厅市级以上重大科研任务或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在研发基地建设中能发挥中坚作用,所从事的研究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实现路线。
学校将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培育建设。
建设周期一般为二至三年。
第五条科技创新团队实行负责人制。
负责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较深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科学把握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过程。
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
团队带头人应为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高级职称人员,具有主持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的经验,以入选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或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为建设目标。
第六条科技创新团队应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对依托专业的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一般在5人以上,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和明确的任务分工,对团队所承担的研究任务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第七条积极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攻关和集成创新,鼓励跨专业、跨单位或部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鼓励组建学校主导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的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学院规模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环境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 站,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和矿业工程三个 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现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计划”、“333工程”学术带头人和“六大人 才高峰”各类人才6人,校特聘教授2人,拥有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层次合理的 以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安全工程系、生物质能源研究所、安全与环境工 程中心实验室、环境工程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有环境工程、环保设备工程和安 全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学院实验室面积6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近千万元。学院还具 有国家甲级安全评价资质和二级安全培训资质。 经过长期的积累,学院已建成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生物 生态学、生物质能源和安全工程5个科研团队,形成了以下颇具特色的科研方向:环境化学与毒理、环境生态与农 业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工程与装备、生物质能源与资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与环保新材料、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等。学院相继承担了国家“十五”、“十一五”水污染控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创新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 录300余篇。完成教学研究项目8项,出版教材16部。
恒瑞医药简介
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质量认证
CONCEPTS
2010年7月 公司注射剂接受美国FDA认证
2011年9月 无菌产品生产线接受欧盟现场认证检查
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化·质量认证
CONCEPTS
2011年,伊立替康注射液通过美国 FDA认证获批在美国上市,目前首批注射剂产 品已成功销往美国。
2012年,公司注射用奥沙利铂成功获批欧盟上市,国产注射剂首次叩开欧洲市场 大门。
2012年,公司的来曲唑片、加巴喷丁胶囊和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三个制剂品种以 零缺陷的高标准通过了FDA的GMP现场检查。
2013年,公司来曲唑片通过美国FDA认证,获准在美国上市销售。
INTERNATIONALIZATION
连云港FDA国际化制剂生产基地
RRU3064洗瓶机(水针车间)
口服液灌装机(口服液车间 UPS1030铝塑包装机(固体制剂车间)
连云港FDA国际化制剂生产基地
恒瑞医药FDA原料生产厂区之一
总投资6000多万美元,占地275亩,按美国FDA标准设计和建设,主要从事医药原料的研发和生产。
连云港FDA原料生产基地
Economic indicators in recent years Billion RMB Yuan
CONCEPTS
通过5—10年的时间,使公司的研发逐步由仿制为主向创新 为主转变,致力于开发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原研药。
在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心脑血管药、内分泌药等领域的 创新与国际水平接轨,并实现创新成果的全球化销售,最终将 企业打造成为中国的跨国制药集团。
2011
·公司国家靶向药物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
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技术方向产业领域
科技领军人才申报团队类型
申报单位名称(盖章)
申报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
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科技厅
2010年制
填报信息:
领军人才姓名在申报单位的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领军人才来苏前工作单位及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团队人数
项目联系人姓名职务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目录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详细内容
1、项目意义与必要性
2、项目技术基础
3、项目主要目标与创新任务
4、项目阶段考核指标
5、项目投资预算与资金来源
6、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情况
三、市组织科技部门审核推荐意见
四、附件
一、项目简介(限1500字)
项目国内外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主要现状和趋势,对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项目现有的技术基础,包括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状况,成果的关键核心技术等;项目主要目标与创新任务,包括下一步主要研发内容与目标,主要突破的产业核心技术,项目实施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情况。
二、项目详细内容
1、项目意义与必要性
项目的国际科技进展、产业现状和技术趋势;
项目的国内发展动态;
项目实施对江苏当前及未来产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项目技术基础
团队在项目领域的合作背景、研发基础和创新条件;
团队在国际相关技术或产业领域所处的地位和水平;
团队目前掌握的与项目相关的关键成果、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团队已经或初步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及产业应用情况。
3、项目的主要目标与创新任务
项目实施期3—5年的目标任务;
项目的主要实施内容和阶段创新任务安排;
项目的创新点和重大技术突破内容;
项目实施抢占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工作目标;
项目实施打破国际封锁、填补国内空白或重大进口技术替
代的目标和任务;
项目的成果转化或产业应用的经济社会效益目标任务;
通过项目实施确立的企业发展目标、核心竞争优势和国内外行业地位;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团队持续创新能力的国际同行认可和权威影响的目标。
4、项目阶段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每半年的阶段进展考核指标,主要包括:
主要研发任务执行和项目具体建设的实施进度考核指标;
重大技术突破的阶段性标志成果;
掌握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或建立技术标准的进展指标;
成果转化或产业应用的经济绩效指标;企业自身发展的经济与技术指标等。
5、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资金来源
(2)新增投资支出预算
6、团队主要参加人员情况
7
三、市组织、科技部门审核推荐意见
四、附件(相关证明文件等附件需齐全、真实,如涉及重大机密事项,请予以特别说明)
1、通过年检的最新企业营业执照;(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应提供注册批件)
2、地方科技局、财政局的资金匹配承诺函;
3、与项目核心技术有关的相关知识产权证书;
4、有审批要求的,如:新药、医疗器械、医用材料、诊断试剂、动植物新品种、化肥、通讯设备、压力容器、食品等,必须附相应的批准和生产许可证明文件;
5、涉及环境评价的项目,需提供有权部门的环境评价报告。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