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3 Nox
NO2
实践
珠江三角洲区域大气污染控制
2005年广东省发布了《<珠江三角洲环境保 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从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人为本,环境优先: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眼未来,科学谋 划:完善机制,强化调控为原则,提出了 区域环境保护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 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和香港特别行 政区环境保护署联合建构了珠江三角洲区 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该监测网络已于 2005 年11 月30 日启动。
构建区域决策支持系统
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 污染控制 与管理 环境保护 目 标 总量控制与 优化分配 政策对策 发展平台 重污染过程 预报预警 突发事件 预报预警
情景 分析 综合 调控
污染源控制 和排放
调控和决策 支持系统
活动水平
情景分析
大气 复合 污染 区域 调控 决策 支持 平台
数据
排放因子
污染源排放模块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7月1日车公庄站O3、NO2、NOX小时浓度的逐时变化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城市群带来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
人口聚集,工业高强度开发,发展 竞争态势日趋激烈,主要大气污染 物排放量增加 城市膨胀带来的城市间缓冲距离的 减少 密集度、高负荷城市间干线交通网 络形成 各自为政的环境管理格局影响了区 域污染的整体控制的效果 区域面源(人为源和天然源)对氧 化型污染和酸沉降的贡献越来越重 要 排放连片、传输叠加、相互影响
浓度(mg/m3)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NO2 O3 Nox
00-3-1
00-5-1
00-7-1
00-9-1
00-11-1
2000年夏季重污染期间(6月30日-7月2日)臭氧小时浓度的变化
浓度(mg/m3)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0:00 6:00 12:00 18:00 0:00 6:00 12:00 18:00 0:00 6:00 12:00 18:00 时间
2002‐2007年 长江三角洲大气 能见度季节变化
长三角地区能见度有明显 的季节变化,夏季能见度 最高,能见度最高值超过 20km,最低值也在10km 以上。其次为春、秋季节, 能见度变化范围为8~ 21km,冬季能见度最低, 变化范围为5.7~17.6km。
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分布(珠江三角洲)
策略
在法律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的内容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增加重点区域 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内容。 (1)“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 相关省级人民政府,编制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防治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大 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上级地 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2)“城市密集地区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协商建立、健全 大气污染联合防治体制、制度和机制,预防和控制区域性 大气环境污染,全面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思路
中央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大气环境状况 划定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并组织制定和监 督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通过大气污染物排放份额管理,控制城市或地 区间大气污染物输送通量和影响强度 处于重点区域内的城市(地区)建立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机制,科学支撑平台和监测评估体系。 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追求多重环境效益。
环境容量
环境目标模块
污染源排放 环境质量模拟模块 模型结果(可选) 法规模型 环境质量
污染物控制 费用效益模块 控制费用 控制效益
环境目标
环境效益
费效分析 方案优化模块
控制费用
模型
模块
数据线 控制线
数据库
调控与控制的优化方案(控制总量与地区和行业分布)
谢谢!
夏季臭氧污染问题
2000年 北 京 市 城 近 郊 区 臭 氧 小 时 浓 度 的 年 变 化
浓 度 ( m g/ m 3 )
0.400 0.350 0.300 0.250 0.200 0.150 0.100 0.050 0.000 00-1-1 时间
7月1日定陵站O3、NO2、NOX小时浓度的逐时变化
The column concentration of SO2 in July,2008 (OMI)
火电厂奥运前、奥运期、转换期和残奥期 排放强度变化情况
1. 49家火电厂排放的SO2、NOx和烟尘在奥运期间、转换期以及残奥期间的日排放强度均明 显小于奥运前期(7/20-8/7),其中奥运期间SO2、NOx和烟尘较奥运前期的日排放强度减 小率分别为47%、31%、36%; 2. 比较奥运期间,转换期和残奥期间3时段的日排放强度发现奥运期间SO2和NOx的日排放强 度最小,但烟尘的日排放强度偏大。
城市群区域联合控制决策基础
整体效益最大化 控制费用最小化 减排责任公平化 控制标准一体化 发展权益均等化
建立协调机制,合作共赢
构建区域调控机制 整合区域管理资源 优化区域控制方案 强化区域整治监管 实现区域信息共享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统一区划 统一目标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统一行动 统一监控
修定空气质量标准,考虑大气复合污染 的复合效应
Baidu Nhomakorabea题
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
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十 大城市群包括京津冀、长三 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 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武 汉城市圈)、海峡西岸、川 渝和关中城市群。其中京津 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 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 国经济的发展。 十大城市群土地面积占全 国的9.99%,人口所占比 例为35.02%(2005年数 据),GDP所占比例为 52.83%。十大城市群以 不到1/10的土地面积,承载 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 1/2以上的GDP。
大气污染向复合型转变:
来源复杂 过程复合 机制复合 影响复合
2003年全国总硫沉降分布
高值中心:重庆地区、 贵州省中部、上海及 江苏东南部、广州及 广东省中部(大于 4t⋅km-2⋅a-1 ) 。贵阳 地区7.83 t⋅km-2⋅a-1。
细颗粒物(PM2.5)的组成
PM2.5 质量浓度 OC EC OC/EC SO42NH4+ NO3SO42-+NO3-+ NH4+ 北京 83 16.95 3.53 4.80 9.79 3.65 3.78 17.22 深圳 61.63 14.06 5.79 2.43 10.35 4.88 2.63 17.86 成都 56 14.5 3.52 4.12 8.68 3.27 3.68 15.63 广州 67.7 24.37 2.71 9 9.48 2.03 1.35 12.86 香港 37.06 8.7 5.37 1.62 9.09 2.91 1.29 13.29
空气质量标准 修订臭氧标准,增加8小时平均限值 增加PM2.5标准 将能见度作为辅助指标 排放标准: (NOx,VOC)
臭氧标准修订
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等都设立了臭氧8小时标准。 其中: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的8小时标准限值是0.12mg/m3,美国的8 小时标准限值是0.157mg/m3。 1小时标准关注短时间、高浓度污染的影响,而8小时标准提供了人们 免受在中等浓度、更长时间暴露在臭氧中的影响的限制水平。
内容提要
中国区域大气环境问题 Reginoal air pollution in China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成功案例 Case study of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策略 Strategy for regional air pollution in China
深圳PM2.5源贡献值和分担率
影响深圳市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的主要源类依次是:机动 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 煤烟尘,硝酸盐。 PM2.5来源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PM2.5受煤烟尘影 响小,冬季PM2.5受煤烟尘影响增大。
PM2.5与大气能见度(嘉兴,浙江)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sibility and concentration PM2.5 in different Relative Humidity
中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
Stetragy
for Reg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in China
柴发合(Chai Fahe)
chaifh@craes.org.cn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年11月6日
减排效果明显(NO2柱浓度)
The column concentration of NO2 in July,2007 (OMI)
The column concentration of NO2 in July,2008 (OMI)
减排效果明显(SO2柱浓度)
The column concentration of SO2 in July,2007 (OMI)
站名 北京石景山 广州花都
1h浓度超标 (大于0.2 mg/m3) 4.50% 2.00%
8h浓度超过WHO标准 (大于0.12 mg/m3) 7.50% 33.00%
8h浓度超过美国标准 (大于0.157mg/m3) 2.00% 14.60%
能见度指标(新西兰)
类别 优良 很好 警报 行动 能见度 >70km 20-70km <20km <8km
浓度(mg/m3)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采育 北京大学
垡头 丰善
前 门 定 陵
农展馆 全市平均
大气物理所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2008年北京奥运环境空气质量保障
环境保护部 北京市 领导 小组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山东省 中石油 中石化 国家电网公司 科学研究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 成立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 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制定 并实施奥运会空气质量保 障措施。
制定规划
规划实施
监督
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的范例
监测与监控
奥运期间环境质量环境质量优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综合试验站
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于2007年同期
SO2 (mg/m3) NO2 (mg/m3) SO2 15.6% PM2.5 (mg/m3)
NO2 9.3%
CO (mg/m3)
CO 16.1%
PM2.5 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