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 显微镜的使用 教科版
六年级显微镜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显微镜知识点归纳总结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工具。
在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中,显微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六年级的学习中,我们也开始接触显微镜,并学习了一些与显微镜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显微镜的基本概念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仪器,可观察微小物体。
它由物镜、目镜、光源、调焦系统等组成。
光源提供光线,物镜放大被观察物体,目镜将放大的图像投影到眼睛上。
第二部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拿起显微镜,轻轻放在平板上,注意不要碰到物镜。
2. 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亮度,确保充足的光线。
3. 将待观察的物体放在显微镜的平板上,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得物体清晰可见。
4. 通过目镜观察物体,可以轻轻调节调焦系统,使图像更加清晰。
第三部分:显微镜的应用1. 在生物学中,显微镜被用于观察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研究微生物等。
2. 在物理学中,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质等。
3. 在化学实验中,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部分:显微镜的维护保养1. 使用显微镜后,应该将其放回原处,注意保持平衡,避免碰撞和倾倒。
2. 清洁显微镜时,应使用干净的棉布或纸巾擦拭,不要使用湿润的布或纸。
3. 定期对显微镜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
第五部分: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显微镜时,要站稳,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显微镜的晃动。
2. 使用显微镜时不要直视强光源,以免伤害眼睛。
通过学习和使用显微镜,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微小的世界。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和掌握显微镜知识有所帮助。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点一、微小世界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
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
(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
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
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
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
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
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科版 (4)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设计一、研学导航【研学背景】本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我们的周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各种各样生物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但是它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学生在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中,通过大量的观察活动已经认识了许多生物的特征。
本课和后面一课的教学活动将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继续认识生物的特征。
【研学目标】1.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研学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研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研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请看!这是?(生:洋葱),我用摄子在洋葱表面拔一片,这就是洋葱的内表皮,待会你像老师这样用摄子拔一片,用肉眼观察,能看到什么?用放大镜观察,又能看到什么呢?现在开始吧!(先让学生观察,再指名回答)2.看来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得更清楚点哦!师: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又会看到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板书课题)二、合作研学,探究新知。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下面我们就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能直接撕下来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吗?(生:不能)2.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3页认真阅读,并完成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3.哪个小组愿意出来展示一下?(指名回答)4.同学们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制作洋葱表皮玻片的方法,那么在制作玻片时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学生说,然后老师课件出示)(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不可以用手随便摸载玻片和盖玻片;(2)需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3)切洋葱表皮时,要注意离眼睛要远一些,不然会刺激眼睛;(4)用小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优秀实验报告单(含答案)
实验结论
显微镜构造主要包括( 目镜
( 物镜 )、( 载物台
)、( 调节旋钮 )、( 反光镜
)、 )等。
家乐园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时间(
)班级( )组别( )
组长(
)任课老师(
)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镜的构造: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二、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 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 的桌面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 到镜筒下;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 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上片: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 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 想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 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 的中央; 4、调焦: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 倍物镜)恰好在标本的上面;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可以概括为:( 安放 )、( 对光 )、 ( 上片 )、( 调焦 )、( 观察 )等。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填空: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记忆)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了解)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记忆)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
(了解)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了解)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
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
(了解)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了解)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记忆)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记忆)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教科版(1)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洋葱、小刀、清水、滴管、碘酒、吸水纸、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制作洋葱表皮和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非典病毒等微生物图片同学们都听说过前些年发生的非典病毒吧?它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下面我们来看下非典病毒图片,学生观看,然后质疑:刚才看到的各种图片,是怎么得到的?学生回答用显微镜观察得到的。
对,那么关于显微镜的知识你还知道些什么?(按照显微原理分类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按用途分有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相衬显微镜、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宝石显微镜、自动显微镜、工业显微镜,等)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客观世界扩展到微观世界,人们可以更深入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可不要小看了细胞的发现,这个发现为人们认识生命奠定了基础。
(课件出示罗伯特发现细胞图片),同时,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刚才我们看的图片都是非典病毒微生物图片,今天我们也用显微镜来观察生命体,看看能否观察到细胞,再展示细胞图片,说明细胞的组成结构。
(板书课题)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二、教师引导,主动探究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生命体,首先就要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在用显微镜观察前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那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和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有很大的区别,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观察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切开,制成玻片标本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学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资料:第6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一)背景和目标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细胞。
细胞学说是在很多科学家对各种生物做大量的观察,获得了许多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的。
要让学生建立“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概念,也需要观察较多的生物细胞,仅仅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不够的。
所以本单元继续指导学生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四)教学建议1.关于观察器材和工具。
本课活动成功进行的关键是观察器材和工具,因此准备足够的显微镜和观察材料是很重要的。
显微镜最好是一组有一台。
条件好的学校可以每二人一台。
观察材料比较理想的是洋葱,其他的如新鲜的葱皮、蒜皮也可以。
2.关于制作及观察方法的指导。
对洋葱表皮切片的制作,以及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虽然教科书中已有图和文字的介绍,除了让学生自己阅读领会外,教师要加强指导,讲清方法、要领,还应进行演示。
在剥洋葱表皮时,洋葱内表皮最容易弄丢,而我们要观察的恰好是内表皮,因此要提醒学生小心。
在分组观察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对不能正确调焦以至看不清物像的组给予帮助。
学生不能看到图像的主要原因常常是标本没有放在载物台中央正对物镜,或是不耐心调焦。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观察活动的前提。
因此需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在教师指导下基本会操作。
但不必要求学生记住,也不应作为评价的内容。
3.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
在观察活动中,要提醒学生对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的结果进行对比。
因此,洋葱表皮的装片可以每组制作三份,便于学生的对比观察,或者每组保留几块洋葱皮不制成装片,用来作为肉眼、放大镜观察的材料。
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等),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不要求学生掌握,也不要求他们在观察活动中都能观察到,更不需要他们能描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组成。
但是教师应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以求有更多的发现。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资料教科版
第7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一)背景和目标显微镜的发明不仅使人们看到了细胞,还看到了身边的许多微生物。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它们的出现,是在动物和植物之前。
人们对微生物的发现和研究,始于显微镜发明之后。
1675年,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制作的显微镜在不流动的污水中第一次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小动物”,看到了酵母菌和球状、杆状及螺旋状的细菌。
300多年来,人们已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
迄今为止,人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引发各种疾病的微生物,掌握了抑制其传播疾病的各种技术,而且开发了大量微生物的机能,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进行广泛应用。
在前面几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微生物。
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极多,和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本课仅指导学生观察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的形态和行为。
科学概念.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过程与方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它纤维。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本课重点活动是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内容分为“制作微生物装片”“观察微生物”两个主要活动。
活动的难点是追踪观察活的微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教科书第18页中的微生物只涉及到水中的一些单细胞原生动物和藻类植物。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个微小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的物体,小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放大镜是我们探索微小世界的常用工具。
它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其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观察到昆虫的身体构造,比如苍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这让它们能看到更广阔的范围。
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能更深入地观察微小物体。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调节旋钮等部分组成。
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将被观察的物体制作成玻片标本。
在显微镜下,我们能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构成。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例如,人体的血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养分,植物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细菌有的对人类有益,比如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酸奶;有的则会引起疾病。
真菌中的酵母菌可以用于发酵,霉菌会使食物发霉。
病毒个体非常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新冠病毒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我们身边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改变,而没有产生新物质。
比如把木头做成桌椅,只是形状改变了。
化学变化则会产生新物质。
铁生锈就是一个典型的化学变化,铁锈和铁是不同的物质。
蜡烛燃烧时,不仅蜡烛逐渐变短,还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
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比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等。
但有这些现象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发生了化学变化。
在探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通过对比实验来得出准确的结论。
比如,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就需要设置不同的环境来对比观察。
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作出许多有用的物品,如塑料、药品等;但同时,如果对化学变化控制不当,也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三单元宇宙宇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广阔空间。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微小世界3
随着细胞研究的深入,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视网膜细胞有感光的作用; 2.骨细胞有支撑人体的作用; 3.血红细胞有携带氧气的功能; 4.表皮细胞有保护组织的作用; 5.神经细胞有传导兴奋的功能; 6.植物的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7.淋巴细胞有免疫的作用; 8.肌肉细胞有运动的作用。
叶绿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里含有的绿色扁球
状质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蚕豆叶表皮细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蚕豆叶横切
洋葱根尖细胞
血液细胞 木本双子叶茎横切
血液细胞
神经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骨骼肌细 胞
肌 肉细胞
在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细胞”后,许 多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果 实,以及动物的血液和低等动物等,发现它们都 具有胡克所描述的细胞结构。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为了得到清晰的 像,需要调整( A )的距离。 A、物镜与切片 B、目镜与眼睛 C、物镜与目镜
5、下列物体的内部,不存在细胞的是( C ) A、松树 B、蝗虫 C、花岗岩
6、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是(B )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达尔文
呼吸 遗传
排泄
——网状图
消化
生长
生命体的
细胞
繁殖
免疫
发育
1.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 具有不同的功能。
2.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科版(17张ppt)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课件
用滴管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酒。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去碘酒。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调节反观镜,看到光圈。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科学- 1.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用显 微镜观 察洋葱 表皮细 胞|教 科版 (17张ppt)公开课课件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中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使用显微镜来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让学生们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生命世界的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的样本,如树叶、昆虫等,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这些样本,深入了解生命的微观世界。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对观察生命世界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们可能对一些复杂的生物结构和不常见的生物样本观察起来仍然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帮助他们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生物样本,并能够描述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的生物样本,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生物样本,并能够描述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一些复杂的生物结构和不常见的生物样本。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示范法:在课堂上,我将示范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们能够模仿和学习。
3.分组合作法: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生物样本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分组观察: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生物样本,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六年级科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六年级科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用法如下:
1.一只手握住镜壁,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到镜筒下。
3.调节载物台的反光镜,从目镜向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
4.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想观察的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夹片夹夹住,要用标本恰好在通光孔中央。
5.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上面。
6.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是视野里为止,调整光线使你尽可能的看清楚标本。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 显微镜的使用 教科版
显微镜放大原理 1、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的简易显微镜比单个所能放大的倍数大,显微镜使人类 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2、显微镜发明过程:荷兰人列文虎克把自己磨制的非常精密的两个镜片嵌在圆 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的距离的螺旋管, 制成了 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倍数。 4、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 5、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看到所有物质都是由一 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 6、扫描隧道显微镜可实现对表面的纳米加工。
11、请将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工具与其用途进行连线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来夹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ຫໍສະໝຸດ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
吸取多余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12、调节显微镜时,要将显微镜平放在桌面上,调节
直至从目镜中看见一
个亮的光圈;观察洋葱表皮标本时,如果视野中的图像比较模糊,可慢慢旋
转
,直至标本图像清晰。
口腔上皮细胞
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红细胞
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即细胞学说。1858 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都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至此形 成比较完善的细胞学说: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单位。
显微镜的使用操作 1、1663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观察 细胞。 2、不论植物和动物,其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 (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①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水 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 叠 ③用盖玻片(另一个载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 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④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从对侧吸引,直至整个标本染色 为止 ⑤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皿(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 放大倍数就越大。
由此可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4.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 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5、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如: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 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蝇的眼睛是复眼, 每只小眼睛都是六角形;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 实际上都是扁平的细毛。
6.昆虫复眼虽有很多小眼组成, 但他们的视力很差, 但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很灵敏。
7、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蟋蟀和蝗虫的触角丝状、蚕蛾的触角羽毛状、天牛的触角鞭状、蜜蜂和蚂蚁触角膝状;口诀: 蝗蟋丝, 蜜蚂膝, 天鞭蛾羽蝴蝶棒8、蚜虫喜欢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 它的大小如针眼, 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虫及其幼虫。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我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 肉眼可见, 有的较小, 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1.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晶体: 雪、霜、冰、食盐、碱面、味精、白糖、石英、水晶、明矾、各种金属、各类矿物等。
非晶体: 玻璃、塑料、泡沫、蜡烛、橡胶、石油、动植物脂肪、松香、沥青、蜂蜡等。
六年级显微镜知识点
六年级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的仪器。
它通过放大微观物体的图像,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平时肉眼无法看见的细小结构和细胞组织。
在六年级学习显微镜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和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六年级显微镜知识点。
1. 显微镜的类型在学习显微镜知识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显微镜的类型。
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使用可见光来形成图像,而电子显微镜则使用电子束。
在六年级中我们通常会接触到光学显微镜。
2. 显微镜的构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物镜:位于光学显微镜底部的镜头。
它是放大物体的主要镜头。
- 目镜: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头。
我们通过目镜观察物体。
- 反射镜:一面镀有银镜子的凹面镜,帮助聚集光线并照亮物体。
- 装片夹:用于固定样本并将其放在显微镜上。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显微镜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调整对象光:使用反射镜来照亮样本。
- 调焦:通过向上或向下移动物镜和目镜,调整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观察:通过目镜观察样本,并调整物镜和目镜以便得到更好的视野。
4. 显微镜的放大率显微镜的放大率是指物体在显微镜下看起来比实际大小大多少倍。
它可以通过将物体的实际尺寸除以显微镜下看到的尺寸来计算。
放大率越高,我们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细胞和结构。
5. 显微镜的应用显微镜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包括生物学、医学、化学等。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结构、细菌、红血球和其他微小物体,对于科学研究和诊断疾病都有很大的帮助。
6. 显微镜的保养显微镜作为一种精密仪器,需要我们正确保养和使用,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延长。
常见的显微镜保养措施包括定期清洁物镜和目镜、避免碰撞和摔落、避免暴露在湿气和灰尘中等。
总结:六年级显微镜知识点包括显微镜的类型、构成、使用方法、放大率、应用和保养等方面。
学习显微镜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和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常见的生物,从而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生物样本,如叶子、昆虫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生物结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对简单的生物结构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观察生物结构时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生物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结构,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描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结构,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树立探究精神,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物结构。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结构。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显微镜、生物样本等实验器材。
2.制作课件,展示生物结构的照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身边的生物样本,如叶子、昆虫等,并提出观察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显微镜操作,观察生物样本。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生物结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具有这样的结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拓展对生物结构的认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思考、表达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继续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请将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工具与其用途进行连线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来夹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
吸取多余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12、调节显微镜时,要将显微镜平放在桌面上,调节
直至从目镜中看见一
个亮的光圈;观察洋葱表皮标本时,如果视野中的图像比较模糊,可慢慢旋
转
,直至标本图像清晰。
练习:
1、要想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2、有的植物细胞很大,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有的植物细胞很小,必须在显 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
3、动物、植物和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4、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同一种生物的不通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
5、 ( )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及像生物细胞那样的精细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操作 1、1663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观察 细胞。 2、不论植物和动物,其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 (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 ①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水 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 叠 ③用盖玻片(另一个载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 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④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从对侧吸引,直至整个标本染色 为止 ⑤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显微镜结构,从上到下为:目镜、调节旋钮(粗细)、镜臂、物镜、载物台、反 光镜、底座
5、使用注意事项:
反光镜有两面,强光用平面镜,弱光用凹面镜
所观察区域在哪个方位就往哪个方位移动
6、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像长方形的格子,细胞内部有不同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细胞质)
口腔上皮细胞
具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
红细胞
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所有生物均由细胞组成。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即细胞学说。1858 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都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至此形 成比较完善的细胞学说: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 和功能单位。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放大原理 1、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的简易显微镜比单个所能放大的倍数大,显微镜使人类 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2、显微镜发明过程:荷兰人列文虎克把自己磨制的非常精密的两个镜片嵌在圆 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的距离的螺旋管, 制成了 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倍数。 4、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 5、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看到所有物质都是由一 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 6、扫描隧道显微镜可实现对表面的纳米加工。
A 显微镜
B 望远镜
C 放大镜
6、1663 年,(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结构,他将观察到的 小房间命名为细胞
A 詹森父子
B 伽利略 C 罗伯特·胡克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较厚的物体制成玻片更容易观察
B 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动物体不具有细胞结构
C 橡树树皮的细胞是长方形的
2、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它们的形态功能是 多种多样的。
3、所观察到生物组织的作用
观察目标
作用
气孔
气孔是植物气体和水蒸气蒸腾的通道,是植物体和环境之 间的门户。同时在叶面上施的肥和喷洒的农药有一部分也
从气孔进入
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
苔藓类植物
叶片只有单层细胞
8、 (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 细胞
B 器官
C 组织
9、下列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气孔是和叶片功能有密切联系的一种结构
B 气孔是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门户
C 在叶面施的肥料无法从气孔进入植物内部
1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不用的,动物细胞没有( )
A 细胞核
B 细胞壁
C 细胞膜
显微镜的观察 观察对象
观察到的现象
植物叶表皮细胞装 片
可以观察到叶表皮细胞之间有气孔
植物叶肉细胞装片
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扁球状质体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是扁平的,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装片
人血图片
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呈圆球状,边缘较厚,中间略凹陷
1、不同种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或动物,其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如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人体血液细胞)形态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器官的细胞 (如叶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由于不同组织的形态功能不同,其细胞形态也不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