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合集下载

压力管道X射线作业指导书

压力管道X射线作业指导书

压力管道X射线作业指导书压力管道X射线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公司所承建的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作业--X射线探伤工作给予具体指导,以确保工程作业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建设方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承建的压力管道及场站施工中按设计文件或规范规定壁厚为2-30mm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质管道进行x 射线探伤的环向对接焊缝。

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SY0401-98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01-98 《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掩工及验收规范》SYJ4002-90 《长输管道站内工艺管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4056-93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4792-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5618 《线型象质计》GB/T12605 《钢管环焊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4.职责4.1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无损检测质量控制.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员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方案和方法,编制检测工艺卡,填写《管道X 射线探伤工艺卡》,由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核签发。

4.2探伤人员应具有I级或以上资格。

I级人员应在II级或III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操作,并正确记录原始数据和做好状态标识。

4.3探伤人员出具探伤报告须是II级或以上资格人员: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是II级或以上资格人员。

4.4无损检测责任师对压力管道射线探伤质量负全责。

对合同或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检测要求进行评审;审核和签发检测工艺;审签报告;并对作业人员资格、设施条件、设备材料、实施作业等进行有效控制。

4 5射线探伤时探伤人员应先确认工件及检测部位,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检测工艺卡的要求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做好过程参数控制工作,填写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做好状态标识;对超标缺陷焊缝做好标记待返修重检。

X-RAY作业指导书

X-RAY作业指导书

2、SMX-1000软件开机自动启动,进行初始化复位,等待一分钟左右观察屏幕右
上角
灯的状况,若闪烁黄色灯,则点击
按钮,进行预热,等
待15分钟后预热结束,X射线自动关闭,机器可进行正常操作;若不闪烁,则无需
进行操作,机器可进行正常操作。

3、开门将待测工件放于载物台中央,关门;
4、点击
按钮,等待CCD摄入彩发射X射线 (按钮变红色);
6、在彩色导航图上点击想要检查的位置;使用鼠标调节透视图的准确位置、放大 率、倾斜角度、亮度、对比度直至透视图像清晰达到要求;鼠标功能为左键移 动;中键放大缩小;右键倾斜(也可根据需要使用软件中的控制按钮)
7、点击
按钮,获取静态透视图像;
8、点击
关闭X射线(按钮变绿色);若需保存图像,点击
按钮;
10、检查另一个位置时,从第5步开始往下重复,直至检查完所有位置。
注意事项:
1、关门注意夹手;
2、X射线功率调节为电压90KV, 电流100μA;
3、关机时先点击右上“X” 关闭X射线(按钮变绿色) ,然后依次关闭控制软件; 关闭电脑,最后将将钥匙开关转至“OFF”位置,开门,往下关断电源总开关。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名称
WELM/WI-TEC-2048
X-RAY操作指导书
作业说明Operation Instruction
适用范围
使用设备
作业步骤:
诺康电子
X-RAY
1、打开机器前门,往上闭合内部电源主开关,将钥匙开关ON,打开电脑主机开 关,启动电脑;
编制:
审核:
程序界面
制程别 发行版本 发行日期 页数

13X光检测作业指导书

13X光检测作业指导书

X 光检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铝壳体对接纵、环焊缝内部缺陷的检验。

,对于图纸或协议另外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2.编制依据:
本标准主要依据章节、产品图样、技术协议及国家标准制定。

3.作业标准:
3.1.拍片前对焊缝外观进行检查,不能有焊瘤等,焊缝要圆滑。

3.2.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合适的电压,即再保证穿透力的情况
下,尽量选择较低的电压。

3.3.根据工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透照方式,能单壁透照的,
尽量不用双壁透照。

3.4.实施暴光,暴光后的胶片要及时进行冲洗。

3.5.胶片的冲洗条件为:在暗室中环境温度为20度,正负2度,
显影时间5分钟,定影5分钟,水洗30分钟。

3.6.冲洗完的胶片自然凉干或烘干,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度。

3.7.处理好的胶片要及时按GB/T4730-2005标准进行评片并填
写报告。

3.8.对底片和报告要进行保存,期限不得少于7年。

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

A序号类别关键要素一1链条无卡滞234佩戴个人剂量计二1◆按顺序开机2开关铅门时小心夹手34严禁碰撞图像增强器5◆图像保存至文件夹678关电源前必须先按关计算机三1注:标记处 数日 期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XG-160ST/C2)编制作业内容作业前佩戴X射线个人剂量计,每月30日交公司行政部。

反应计划:若发现异常现象,立刻通知相关负责人。

按射线按钮,光栅打开,运用四维机械动作,动态监测工件各部位,进行C形臂上下移动和倾斜动作时,特别注意工件探伤位置边缘。

根据被测工件各部位的厚度,可调节kV值,厚度大时kV值高,反之,kV值低,点击“静态拍片”,保存动态图像。

检测完毕,按高压关按钮(如果kV值过高超过100kV,应先将kV值降低),关闭X射线,光栅自行关闭。

待电源开3分钟后,方可进行射线操作,按下预选按钮,mA表调至1.5mA,kV表调至50kV,按下高压开关按钮,高压红色指示灯亮,kV、mA自动上升至预置数。

X射线探伤机超过30天未使用时,X光机灯管必须按规定进行训练一次。

将被测工件放在工作平台上,按下关门按钮,屏蔽室门关闭,循环冷却水流通,安全绿色指示灯亮。

作业过程示图作业前检查各部件完好,电线无破损,C形臂链条无卡滞,转台附近无飞皮等杂物(图2)。

待测工件摆放整齐,防止掉落烫伤地面或伤及探伤机外观。

作业中打开电源钥匙按钮,电源白色指示灯亮(图3),10秒后打开计算机主机开关(图4)。

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XG-1604TC )作业指导书【危险度栏】:机械伤害■ 触电■ 烫伤■ 火灾□ 爆炸中毒□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高处坠落□ 【记号】: 安全质量 ◆ 环境编号版本号第1页 共1页设备名称按开门按钮,屏蔽室门开,取出工件。

1、维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2、严禁用水灭火;3、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X射线直接照射到增强器屏上,以免影响增强器使用寿命;4、设备停止工作时,不要将设备设置到长时间发射射线状态;5、用U盘等移动存储工具转存资料,应确认无计算机病毒。

x光机作业指导书

x光机作业指导书

1..根据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要求,将剂量仪的电离室放在距X射线管焦点距离30cm处X射线照射野的中心, 选择最大的照射野,电离室的中心轴与射线束垂直。

2等候15分钟使剂量仪主机充分预热,选择测量时间(通常情况下选择5s~10s). 3将X射线机调整到规程要求的工作条件(医用诊断透视机管电压调至70kV,无影像增强器的管电流调至3 mA,有影像增强器的管电流调至1 mA)。

4主机在复位状态下按启动键开始测量,此时显示窗中计时器部分开始计时,剂量部分显示积分剂量。

5测量时间到时,积分剂量的测量结果和时间均停止变化并保留在显示窗上。

6在上述规定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按下面公式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8.76 KTPNK,单位是mGymin-1.式中:8.76 ---伦琴R与mGy的换算关系----诊断水平剂量计测量三次以上的平均示值,单位R/(5s~10s)KTP----电离室温度、气压密度修正。

NK----电离室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校准因子,上级校准证书给出。

7.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辐射输出的重复性V.8改变辐照时间、X射线管的电流或电流时间积(mAs)任意连续两档,加载因素的预选值之比≤2.9.每点测量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用线性公式求出辐射输出性L。

辐射输出的质(半值层吸收片)的测量1将电离室置于规程中规定的距X射线管焦点的相应距离(40cm~60cm)。

2.X射线机管电压、管电流(电流时间积)调至规程规定的工作条件,.测量未加吸收铝片的照射量率。

3.将吸收铝片盒置于射线束与电离室之间(一般为中间),让射线束轴心与吸收片盒平面上圆窗的圆心重合,并使吸收片盒平面与射线束垂直。

4.在吸收片盒内加不同厚度的铝片,测量射线束通过不同厚度铝片的照射量率。

5.用计算器的回归计算功能求出照射量率降至初始(无吸收片)一半的铝片厚度,即为有用射线束的半值层厚度值(HVL)。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为了保证X射线检测工作质量,•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X射线照相底片,对X射线照相底片进行正确评定,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检测工件内部埋藏性缺陷,•主要对象为承压类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 射线检测。

检测厚度范围:①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400mm;②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80mm;③钛及钛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50mm;④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为壁厚T≥2mm。

3.0检测人员资格要求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3.2从事X射线检测人员应经过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3X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4从事底片评定、检测报告签发与审核必须是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

4.0引用文件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T 19384.2—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150 钢制压力容器X射线检测和质量评定应按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执行。

X-射线荧光测试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测试作业指导书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作业指导书1.0目的规范ED-XRF的定性测试过程,避免由于不规范操作引起设备故障及分析误差。

2.0适用范围本测试规定了用X射线荧光仪对电子信息产品中规定的有害元素铅、镉、铬、汞、溴的筛选测定方法。

3.0职责本仪器操作人员应严格依本作业指引对有害元素进行定性测试。

4.0样品制备X射线荧光分析对试料有很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因样品形态不同而异。

4.1.1块状匀质试料:对各种块、板或铸件等不定形试样,可用切割机、研磨机等加工成一定尺寸的试料,试料的照射面应能代表试料整体。

4.1.2膜状材料:用薄膜制备膜状试料时要特别注意薄膜厚度的一致性及组成的均匀性,测量时为使薄膜平整铺开,可加内衬物作为支撑物,尽量选用背景低的内衬材料。

4.1.3电子专用材料(非匀质材料):对电子专用材料可用切割机将样品切割破碎,用研磨机将破碎后的样品研磨成粒径不超过1mm的粉末状样品;也可用剪刀、剪钳等工具对样品进行剪碎,粒径不超过1mm。

4.1.4液体试料:测定液体样品时要定量分取试液装入液杯,测定时要注意避免试液挥发、泄漏、产生气泡或沉淀等现象。

5.0测试步骤5.1.1仪器准备:按仪器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安装仪器,只要有可能,仪器应连续运转以保持最佳的稳定性。

每周做一次MCA校正(使用MCACAL校正片,有字体一面向上,校正时要选用Mca-9017方法)。

5.1.2样品测试:5.1.2.1打开电脑进入WINDOW窗口后,再开荧光分析仪电源和打印机电源,然后在电脑桌面上双击Routine Dialog软件进入仪器操作界面。

5.1.2.2 试验前先根据需要设定仪器参数,并建立相应的试验方法(本仪器已经内置了一个Wee-9017方法,可直接调用)。

5.1.2.3将样品盘安装在样品室里(1号位对应射线入口),并拧紧中间旋钮螺钉,将剪碎的样品放至塑料杯里(样品尽量在半杯以上,且对有毒物质、挥发性物质或液体类物质要合上杯盖),按顺序将样品放到样品盘位置上,(对平板试样可裁取一块约φ30mm 的样品,一般塑胶类样品要求厚度在3mm以上,此时要取出样品盘,在样品室的射线入口处垫上一块金属圆环,样品放在金属圆环上),然后合上样品室门。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新)(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BJSJ-3-A-JC-02编制:审核:批准: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为保证钢结构无损探伤射线检测项目的顺利开展,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无损探伤的X射线检测项目。

三、引用标准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3、《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5、《钢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2005)。

四、检验仪器设备1、X射线探伤机:符合JJG40-2001的要求。

2、射线照相胶片、射线照相辅助器材,如黑度计、增感屏,像质计、铅字等。

五、操作程序1、在承接无损检测时应向委托方索取工程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检测人员应根据技术资料要求,确定检测标准、检测部位,及检测等级、检测比例、合格级别。

3、编制探伤工艺卡﹑作业指导书。

4、确定工件探伤部位并进行编号。

5、检测前应根据探伤机停用时间训机,训机时间5分钟和休息5分钟。

6、制定曝光曲线:①制定槽洗曝光曲线②制定自动洗片机曝光曲线。

7、选择胶片一般要求反差高﹑清晰度高﹑灰雾少。

8、焦距根据被检测工件选择透照方式,一般600mm。

9、标记带、铅字、中心标记应离焊缝5mm左右,不能影响评片。

10、像质计应放置有效片1/4处,粗里细外。

11、散射线屏敞背部应放置铅皮,防止散射线,保证底片质量。

12、透照工件选择合适管电压.曝光量不小于15mΑ/min。

13、暗室处理:槽洗显定影温度20℃±2﹑显影时间3分钟﹑定影时间30分钟﹑水洗时间30分钟﹑自动洗片显影温度33℃,显影时间35秒,烘干温度55℃。

14、底片上标记齐全,像质计摆放正确,底片黑度、灵敏度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伪缺陷影响评定。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doc13页)(正式版)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doc13页)(正式版)

钢结构焊缝X射线探伤检验指导书(doc13页)(正式版)作业指导书(一)Task Steering(第一版1nd edition)编制:审核:批准:执行日期:2007年10月20日1.目的Purpose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X射线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化,以便获得合格的透照底片,正确反映产品质量。

Standardize the whole process of X-ray inspecting in order to acquire eligible negative reflecting quality of products correctly.2.适用范围Applied scope2.1本规程适用于钢结构中板厚3~40mm的对接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Thisregulations is applied to radial inspecting of butt weld of 3~40mm thickness steel structure plate.3.引用标准Quoted standards3.1ANSI/AWS D1.1(2006) “Structural welding code-steel”(钢结构焊接标准)3.2ASTM/E 747(使用金属线透度计控制射线照相检测质量的方法)3.3ASME SEC .V3.4ASME B31.34.实施步骤Procedure of performance4.1人员的要求Requirements of personnel4.1.1从事射线照相检测的人员,必须掌握射线探伤的基础技术,具有足够的部件和焊缝射线探伤经验,并掌握一定的材料,焊接基础知识。

Theperson who inspect must know basic technology of NDT, basic knowledgeof welding and material but have enough experience.4.1.2探伤人员应由相关部门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关部门无损检测考核委员会认可的RTⅡ级或以上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检验工作。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

X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为了保证X射线检测工作质量,•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X射线照相底片,对X射线照相底片进行正确评定,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0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主要适用于检测工件内部埋藏性缺陷,•主要对象为承压类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金属材料受压元件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 射线检测。

检测厚度范围:①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400mm;②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80mm;③钛及钛合金制承压设备为2-50mm;④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制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为壁厚T≥2mm。

3.0检测人员资格要求3.1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3.2从事X射线检测人员应经过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3.3X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3.4从事底片评定、检测报告签发与审核必须是Ⅱ级以上资格的人员。

4.0引用文件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二部分:射线检测GB 11533—1989 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 19384.1—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1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GB/T 19384.2—2003 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2部分:用参考值方法控制胶片处理HB 7684—2000 射线照相用线型像质计JB/T 7902—1999 线型像质计JB/T 7903—1999 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GB150 钢制压力容器X射线检测和质量评定应按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执行。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样表及填写说明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样表及填写说明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工程名称: 指导书编号:委托单位检件状况检件名称检件编号设备类别检件规格检件材质焊接方法坡口型式检测部位表面状态检测要求执行标准检测技术等级检测比例验收标准检测时机合格级别检测条件及工艺参数射线种类胶片型号胶片规格mm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焦点尺寸mm增感屏像质计型号冲洗方式显定影液配方显影温度定影温度显影时间定影时间底片黑度焊缝编号焊缝长度(mm)透照厚度(mm)焦距F(mm)透照方式像质计丝号一次透照长度(mm)底片数(张)管电压(活度)Kv/Ci曝光时间(min)技术要求及说明1.底片标识:管线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透照日期-焊工编号-厚度标识。

2.双壁单影透照时,像质计横跨焊缝放在被检件区1/4位置,细丝朝外,置于胶片侧。

小径管透照时,金属丝垂直焊缝且横跨焊缝放置。

3.使用单箭头或数字作为搭接标记时,放置中心标记。

4.胶片背面加铅板屏蔽背散射线及侧散射线。

4.编制依据:XX/XX-RT-2015。

5.首次使用时应进行工艺验证,以第一批底片作为验证依据。

6.现场检测过程中,如果现场条件不满足工艺要求,应该对工艺条件进行修正后使用,并在检测记录中注明。

7.检测工艺条件见附表。

透照部位示意图及说明:预检的焊缝分布、尺寸、编号及相应的检测片数的图。

(1)该栏目,对于设备一般采用主视图,将应检测的人孔等画在壳体的相应部位来表示。

对于大型球罐等应采用展开图。

在图上必须标明焊缝编号、拍片数、必检位置及计划拍片编号(即底片编号)。

对于管道应提供管线图,标出应检测的焊口部位。

该栏目不够时,可加附图。

(2)有必要时,还应画出某种类焊缝透照布置图。

编制XX 级别RT-Ⅱ日期审核XX 级别RT-Ⅲ日期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填写说明——“指导书编号”一般为流水顺序号,可根据单位管理体系要求来填写。

——“工程名称”按委托单填写。

——“委托单位”是指与我公司签订无损检测合同的单位或其授权的单位,负责办理委托事宜:——“检件名称”按委托单填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和介质;设备填写设备位号和设备名称;——“检件编号”按委托单编写,其中管道填写管道编号或预制管段编号、设备填写设备位号,炉管填写炉位号与炉管区段号;——“设备类别”按委托单编写,根据不同的验收规范,管道可填写GC1、GC2或者SHA、SHB等、设备填写Ⅰ、Ⅱ、Ⅲ;——“检件规格”按委托单填写,其中设各应填写设备内径×壁厚;管道应填写管子外径×壁厚;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规格均应逐一填写;——“检件材质”按委托单填写,其中同一台设备或同一管道编号中所检验的不同材质应逐一填写:——“执行标准”、“合格级别”、“检测比例”等按委托单要求填写;——“检测技术等级”按委托单要求填写,如无特殊要求,填写AB级;——“检验时机”分别填写焊后(检件材质若为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检测时机应为焊后24小时)、打磨后、热处理后、坡口准备、轧制、锻造,铸造,清根后、堆焊前、压力试验前、后等;——“表面状态”系指喷砂、打磨、机加工、轧制、漆面等;——“射线种类”根据选用的设备类型填写X射线或γ射线;——“设备型号”填写x射线探伤机或γ射线主机型号,如250EG-S2或Se-75;——“设备编号”填写公司内部对于所使用x射线探伤机或γ射线的唯一编号;——“焦点尺寸”按设备标牌上或说明书标示的尺寸填写;——“焦距”为射线源中心到胶片的距离,根据技术和标准的规定,综合照相质量、工作效率、使用方便性等因素,做出最佳选择;——“增感屏”应填写屏的材质、前后屏厚度(单位mm),如“前后Pb0.1”;——“胶片牌号”应填写检验检件时使用的胶片型号,如“AGFA-D7、AGFA-D4”,具体应根据所选用的射线源种类和检件材质选择。

X射线作业指导书

X射线作业指导书

X射线作业指导书1.工程概要1.1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中辽阳宏伟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所从事热力系统对接焊接接头的X射线检验,透照厚度范围为2~175mm的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焊缝。

不适用于磨擦焊、闪光焊的对接接头。

2.编制依据2.1 ZBJ04004-87《射线照相探伤方法》2.2 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2.3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4 DL/T5069-96《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2.5 ZBJ04002-87《控制射线照相图象质量的方法》2.6 JB4730-200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人员资格3.1 检验人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3.1.1 探伤人员必须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3.1.2 按照国家规定按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进行检验工作。

3.2 检验人员必须按资格等级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3.3 当工作环境不符合本指导书工艺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 检验人员有权拒绝检验, 待条件改善符合后, 才可进行工作。

4. 仪器设备的要求:4.1 根据工程的需要配备不同型号及形式的X射线探伤机(如1605型、2005型、2505型、3005型定向或周向),且工作性能良好,并满足放射卫生防护的要求。

4.2 应配备个人报警器及与工作相关的其它防护仪器设备。

4.3 应具备满足使用要求的暗室及手工冲洗的设备。

4.4 应具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观片灯。

4.5 以上各种设备保证完好率100%。

5. 应具备的检验及环境条件:5.1 被检工件必须经过焊缝外观检查合格。

需热处理的工件要在热处理后进行探伤(中间探伤除外)。

5.2 被检工件处应有必要的检验空间和良好的安全设施。

5.3 被检工件附近要有良好的可接电源,夜间或暗处工作,要有充足的安全照明。

5.4 被检工件内部不得有水、水蒸汽、油等介质,且焊缝内部不得有焊渣等影响透照或底片评定的物质,外部不得有保温层、覆盖物。

X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1216)

X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1216)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ZLPZ-WI-003 版本A0 第1页共4页文件名称:X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2011年12月8日X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1、测试前的准备:X光机、泡沫塑料块2、测试产品:把手DKBA8.019.12163、测试内容X射线检验铝合金铸件质量缺陷严重程度,质量缺陷按缺陷类别分四类:气孔、收缩、杂质。

4、参考标准气孔1级 2级3级 4级有限公司文件编号ZLPZ-WI-003版本A0 第2页共4页文件名称:X 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2011年12月8日收缩1级 2级3级 4级杂质5、接受标准5.1 铸件内部不允许存在裂纹。

5.2 铸件受力区域:气孔、收缩、杂质都不大于1级。

5.3 铸件非受力区域:气孔、收缩、杂质都不大于2级。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ZLPZ-WI-003版本 A0 第3页共4页文件名称:X 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2011年12月8日6、测试操作内容6.1 按《Xsafe Founder FSG 柜式X 射线透视成像系统操作规范》打开设备,做好测试前仪器准备。

6.2 打开桌面蓝色FSG 图标,启动"Xsafe FSG 2011SE"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6.3 打开工作面板下方载物空间的门,将待测产品放置在检测范围框线内进去,然后关上门。

摆放方式如下图:图1 图2图3 图4受力区域有限公司文件编号ZLPZ-WI-003 版本A0 第4页共4页文件名称:X光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2011年12月8日6.4点击系统右侧"启动射线"按钮,X 射线发出,并调节参数。

摆放方式电压电流增益曝光负像效果图1 120~145KV 1250 uA 1 19000~20000 □图2 130~155KV 1250 uA 13 19000~20000 □图3 130~150KV 1250 uA 5~7 19000~20000 √图4 130~150KV 1250 uA 5~7 19000~20000 √6.5 取得满意图像效果后,可选择"保存图像"进行相应的操作。

X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X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本

临河热电厂2×300MW供热机组工程1#机组X射线检查作业指引书1.合用范畴及普通规定:1. 1本作业指引书合用于透照厚度为2mm~40mm钢制承压管子、管道和集箱单面施焊,双面成型对接接头、钢构造对接、角接、压力容器焊缝X射线检查。

1. 2本作业指引书合用于使用定向X射线机。

1. 3检查工作量参照《临河热电厂#1机组金属检查筹划一览表》。

2. 引用原则及有关资料:2.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2《火电施工质量检查及评估原则》(焊接篇)(1996)2.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查技术规程》DL/T821-2. 4《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2. 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2.6临河热电厂#1机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献2.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8《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某些)2.10《山西省电建四公司管理制度汇编》2.11《山西省电建四公司项目经理部管理制度汇编》2.12《山西省电建四公司金属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3. 检查作业条件:3.1人员规定:3.1.1射线检查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获得国电公司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查资格证书,射线检查人员职能遵循DL821-第3.3、3.4条执行。

3.1.2纯熟操作仪器,具备一定仪器维护和普通故障解决能力,懂得安全防护知识。

3.1.3检查工作前熟悉作业指引书,理解被检查焊口规格、材质及焊接办法、坡口形式。

3.1.4熟悉作业环境,并具备一定现场实际操作经验。

3.1.5射线工作人员经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3.2仪器配备XXQ-3005定向X射线探伤机 2台XXQ-2505定向X射线探伤机3台XXQ-定向X射线探伤机2台冷光源强光观片灯3台报警仪1台密度仪1台3.3探伤材料AGFA胶片 2箱铅箔增感屏 360×80mm 0.03/0.10mm 200付300×80mm 0.03/0.10mm 200付240×80mm 0.03/0.10mm 200付暗袋 360×80mm 300×80mm 200付240×80mm 180×80mm 200付象质计 9# 20只10# 20只11# 20只12# 20只 13# 20只GB5618-Ⅱ型 50只GB5618-Ⅲ型 50只后屏蔽铅板 1~3mm 8只铅字母(英文、阿拉伯数字、及返修标记R1、R2)各5袋乳胶管 50米胶布 2箱记号笔 20盒磁钢 50块评片尺 3把电笔 20支手电 20把保险管(2A、20A)30个裁刀 2把显定影桶 2个3.4焊缝表面状态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质量(涉及余高某些)应经外观检查,符合DL/T869-之规定,表面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影像应不影响对接接头中缺陷评估。

X-RAY测试工序作业指导书

X-RAY测试工序作业指导书

测试工序1. 目的将焊接样品放入检测设备内,通过观察空洞情况并测试其空洞率对烧结质量进行评估,从而对烧结工艺进行指导与改进。

2. 范围适用于X-RAY测试工序的操作过程。

3. 职责3.1 由测试人员负责具体操作。

3.2 车间主任和检验员负责检查和监督。

4.工艺控制4.1 操作过程4.1.1 穿戴好X-RAY防护服,佩戴好口罩,一次性手套。

4.1.2 打开空开开关,查看变压器示数是否为110V。

4.1.3 打开外腔拉门,将腔内开关拨至“ON”。

4.1.4 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测试平板上,样品尽量放置于中心。

4.1.5 关闭外腔拉门,确认已锁紧。

4.1.6 转动外腔钥匙开关至ON,检查内部照明光源是否已启动。

4.1.7 打开PC测试终端。

4.1.8 打开smx1000测试程序。

4.1.9 程序启动过后装置控制软件自动启动,自动开始进行原点归位。

4.1.10 如果预热指示灯闪烁的话,请按“RAY”按钮执行预热(设备每次启动后会对X射线装置进行暖机,根据与其次使用的时间间隔暖机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4.1.11 预热结束后点击主抓图按键,系统将自动进行样品的外观摄影,完成后的外观会在右上角的显示区显示。

4.1.12 按“RAY”按键,开始输出X射线。

4.1.13 按实时显示按钮,在左侧图像显示区显示实时图像。

4.1.14 从工件种类组合框中选择需要看的样品环境。

4.1.15 在外观显示区单击需要观察的位置,射线头将移至点击处附近。

4.1.16 通过鼠标操作图像显示区,对观察位置进行微调。

4.1.17 按抓取图像按键进行截图(也可用键盘上的PrtSc键截取)。

4.1.18 点击空洞测试按键,框出需要测试空洞的区域,此区域会显示红色,慢慢调节着色器使红色区域正好覆盖空洞,点击确认后系统将自动算出空洞面积和空洞率。

4.1.19 点击保存按键,输入文件名选择保存路径后,对图片进行保存。

4.1.20 如果测试样品不止一个,重复4.1.14至4.1.19。

X射线诊断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

X射线诊断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

中 国 质 量 认 证 中 心产品认证作业指导书工厂检查、产品一致性核查要点(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CQC/GD.JC05(F06)-2004)版本号:第一版受控状态:受控受控编号:编制:罗志文审核:邓旭批准:夏建军发布日期:2004年 04 月 12 日实施日期:2004年 04 月 19 日第 1 页共 10 页修订日期:修订次数修订日期修改内容/原因更改人审核人批准人版号:1第 2 页共 10 页修订日期:工厂检查、产品一致性核查要点(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为了保证CCC认证工作中对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产品工厂审查和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时的规范性、一致性,落实《医疗器械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特制定本检查要点。

本检查要点对认证产品的安全关键件等5个要素的检查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目的是指导检查员的现场工作。

在实际执行检查时,检查员还应该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和工厂的不同生产模式和特点,对现场一致性检查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

1 认证产品的安全关键件要求: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由供应商完成。

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

工厂应保存关键元器件检验或验证纪录、确认检验纪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

1.1 关键件的控制范围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的关键件是指与网电源部分应用部分相关的一些元器件,这些关键件在规则中已有明确的要求,同是工厂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对影响产品安全特性的元器件列入关键件范畴。

通常情况下,工厂应对“规则”中规定的安全关键件(若适用)进行控制,同时可针对本厂产品的实际情况,将影响产品安全特性的元器件列入关键安全件目录,并进行质量监控。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安全件供应商提供的关键件的检验或验证,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检验,关键件的质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Q/SZ J08.151
一、X射线作业指导书
1、目的:检测工件内部缺陷
2、适用范围:透照厚度不大于40mm铁制金属材料操作规程
3、操作规程
3.1、人员要求
从事X线探伤人员应持有沈阳市卫生监督所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证》,并持有无损检测学会或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射线检测资格等级证书,还应掌握射线探伤涉及的相关知识。

3.2、设备
3.2.1、X射线机应专人操作,维护,定期训练,并建立挡案有专人管理。

3.2.2、设备训练及检定
由专人定期对X射线机进行训练,并按制造厂商提供的说明书将仪器训练到有效值的80%。

再不工作情况下一个月至少训练一次。

在每次工作前应对仪器进行训练,在工作期间间隔5小时以上应对仪器训练。

每年应将仪器送到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一次,达到标准以后方可使用。

3.3、操作
3.3.1、工作前,操作者须穿好防护用品,佩戴射线计量计。

3.3.2、工作前,检查电源,防护装置(既主机
附加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由XXX有限责任公司安技环保处提出
本作业指导书由XXX有限责任公司安技环保处负责起草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
本作业指导书审核:
本作业指导书批准:
195。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X射线荧光光谱仪作业指导书1.0目的:确保仪器的使用、保养有章可循,防止误测、错测及仪器老化损坏。

2.0范围:适用于对本厂板材、油墨、PCB表面处理药水(电镀、喷锡)及制程辅助物料的HF(无卤素)和ROHS相关指令的检测3.0权责:品管部指定专员操作及检测,并负责保存相关检测数据及机器的保养维护。

非指定人员严禁操作、乱动。

4.0定义: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ND(Not Detected)-----未侦测出TBD(To Be Detected)-----有待进一步检测5.0参考文件《RoHS4软件功能与操作步骤》《EDX1800B硬件实用说明书》6.0 取样方法6.1板材、成品PCB:最大尺寸300×400cm,最小25×25mm,需将铜箔等剥除分开单一测试6.2 油墨、蓝胶:将0.5g待测样品放入用取样杯或PE杯,放入后检查取样杯或PE杯是否有漏液,避免样品渗漏至检测窗口6.3 药水:用PE杯取10-15ml样品,检查PE杯是否有漏洞,避免药水渗入检测窗口6.4 金属:测量金属需达到测试计数率≥1000,且重量不得超过0.5Kg。

6.5 取样时必须戴手套取样,防止因汗液等异物对测试结果造成干扰。

7.0 操作流程:7.1 硬件操作7.11开机流程:稳压器开关→仪器总电源→打印机及显示器开关→电脑主机→45°顺时针旋转打开高压开关→进入ROHS软件7.12 测试流程:预热30min(当天第一次测试)→放入Ag片选择塑胶及其它曲线初始化→放入待测样品→选择测试曲线→开始测试→测试完成保存或打印数据→取出样品7.13 关机程序:推出RoHS软件→45°逆时针扭转关闭高压开关→关闭电脑主机及显示器→关闭仪器总电源→关闭稳压器开关。

8.0 测试操作步骤8.1开机之前检查电源和数据连线是否连接正常,依次开启电源及稳压器→X射线荧光光谱仪→打印机→电脑主机及显示器8.2仪器在每天开机之后都要进行预热准备工作,预热时间30分钟为佳;8.3设置测量时间和谱文件路径;(无特殊要求不许执行此项)8.4初始化(每天测试第一份样品之前):放上纯银,打开高压电源紧急锁,点击“初始化”,初始化成功之后显示“初始化结束”提示框,同时状态栏里的峰通道显示1105。

api6a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api6a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KV-WD-3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布日期:实施日期:无损检测-X射线作业指导书 Q/KV-WD-30 REV AX射线检测目的:本规范阐述了用于以符合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严格要求的井口装置。

适用范围:本规范提供对锻件、铸件、棒料、板材、焊缝进行射线检测的方法及验收标准。

引用标准: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第Ⅷ篇第1分册附录4ASTM E94射线检测的工艺规程ASTM E747金属线透度计ASTM E186壁厚2~4 1/2in铸钢件的标准参考射线底片ASTM E280壁厚3in以下铸钢件的标准参考射线底片检测人员资质:射线检测的操作人员必须达到有关权威机构规定的资质和证明。

解释和评定测试结果以确定接受或报废的人员应具有Ⅱ级或Ⅲ级证明。

射线照相检测设备与器材:X射线机便携式X射线机、移动式X射线机、固定式X射线机。

便携式X射线机管电压一般不超过320KV,管电压固定为5mA,连续工作的时间一版不超过5分钟.推荐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

射线胶片:增感型胶片和非增感型胶片两种。

增感型胶片———适宜与荧光增感屏配一起使用。

非增感型胶片———适宜与金属增感屏一起使用或不用增感屏而直接使用。

在射线照相中一般不使用增感型胶片。

射线胶片的分类与系统指标:系统指标:发布第1页共7页实施ABV 无损检测-X射线作业指导书 Q/KV-WD-30 REV A在射线照相检验中,应按照检验标准选用胶片。

采用中等灵敏度的射线照相检验时,应选用T3(G3)类或性能更好的胶片。

采用高灵敏度的射线照相检验时,应选用T2(G2)类或性能更好的胶片。

当检验裂纹时,一定要选用性能好的胶片。

在射线照相检验中,一般不选用T4(G4)类胶片(增感型)。

增感屏:金属(箔)增感屏、荧光增感屏和金属荧光增感屏三种,一般采用金属(箔)增感屏。

像质计:丝质像质计(线型像质计)、级梯孔型像质计、平板孔型像质计、槽式像质计和双丝像质计五种,一般采用丝质像质计(线型像质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河热电厂2×300MW供热机组工程1#机组
X射线检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及一般要求:
1. 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透照厚度为2mm~40mm的钢制承压管子、管道和集箱单面施焊,双面成型的对接接头、钢结构对接、角接、压力容器焊缝的X射线检验。

1. 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使用定向X射线机。

1. 3检验工作量参照《临河热电厂#1机组金属检验计划一览表》。

2. 引用标准及相关资料:
2.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
2.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焊接篇) ( 1996)
2.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DL/T821-
2. 4《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
2. 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
2.6临河热电厂#1机组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
2.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8《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 火力发电厂部分)
2.10《山西省电建四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2.11《山西省电建四公司项目经理部管理制度汇编》
2.12《山西省电建四公司金属试验室管理制度汇编》
3. 检验作业条件:
3.1人员要求:
3.1.1射线检验人员经专业培训, 并取得国电公司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验资格证书, 射线检验人员的职能遵照DL821- 第3.3、3.4条执行。

3.1.2熟练操作仪器, 具有一定仪器维护和一般故障的处理能力, 懂得安全防护知识。

3.1.3检验工作前熟悉作业指导书, 了解被检验焊口的规格、材质及焊接方法、坡口形式。

3.1.4熟悉作业环境, 并具有一定的现场实际操作经验。

3.1.5射线工作人员经体检合格, 方可上岗。

3.2仪器配备
XXQ-3005定向X射线探伤机2台
XXQ-2505定向X射线探伤机3台
XXQ-定向X射线探伤机2台
冷光源强光观片灯3台
报警仪1台
密度仪1台
3.3探伤材料
AGFA胶片2箱
铅箔增感屏360×80mm 0.03/0.10mm 200付
300×80mm 0.03/0.10mm 200付
240×80mm 0.03/0.10mm 200付暗袋360×80mm 300×80mm 200付
240×80mm 180×80mm 200付象质计9# 20只
10# 20只
11# 20只
12# 20只
13# 20只
GB5618-Ⅱ型50只
GB5618-Ⅲ型50只
后屏蔽铅板1~3mm 8只
铅字母( 英文、阿拉伯数字、及返修标记R1、R2) 各5袋
乳胶管50米
胶布2箱
记号笔20盒
磁钢50块
评片尺3把
电笔20支
手电20把
保险管( 2A、20A) 30个
裁刀2把
显定影桶2个
3.4焊缝表面状态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质量( 包括余高部分) 应经外观检查, 符合DL/T869- 之
规定, 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应不影响对接接头中的缺陷评定。

3.5检验工作环境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和安全防护条件。

4.检验作业程序:
4.1钢结构焊缝的检验参照《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
4.2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
4.3管道焊缝的检验:
4.3.1 X射线透照方法: ( 见表一)
表一:
4.3.2检验前准备工作:
选用XXQ-、XXQ-2505、XXQ-3005定向X射线探伤机;显定液配制;暗室专用器材准备; 检查暗袋是否漏光, 增感屏上无污物, 折痕等。

按透照需要装裁胶片;选用相应象质计, 铅字母, 其它辅助材料, 以及探伤支架的准备。

4.3.3训机: 检验前将管电压由起始电压缓慢训练至工作电压。

4.3.4透照厚度的计算: ( 见表二)
表二:
注: Ta----透照厚度
D-----管子的外径
T-----钢管实际壁厚
H-----焊缝余高
4.3.5象质指数根据透照厚度确定, 并符合下列规定: ( 见表三) 表三:
本机组中常见小径管焊缝规格及像质计的选用: ( 见表四)
表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