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生态绿地系统总体规划2012
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
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2012年6月29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1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前款所称园林绿化,是指在建设用地上植树、种草、栽花、育苗以及兴建和管理保护园林绿地的活动。
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园林绿化应当坚持生态、景观、文化统一协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资源,形成以遮荫乔木为主体、多种植物合理配置的种植结构。
园林绿化应当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园林绿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防止有害物种侵入,保护植物多样性,鼓励选育(种)适应本市自然条件的植物,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第四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园林绿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辖区公共绿地的建设和养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工作;区(市)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国土、建设、交通、水务、环保、房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作好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养、植树纪念等形式,参与绿地的建设和养护。
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的公共绿地,可以依法根据其意愿命名;捐资、认养的树木,可以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绿化成果和绿化设施,并有权对破坏园林绿化的行为予以劝止、举报。
第七条对园林绿化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绿地系统规划由市和区(市)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班级:09城乡城市规划原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小组成员:邓静管念廖灿鹏小帕刘谨赫樊琪指导老师:张贞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川府发〔1997〕15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1、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利用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2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
要优化中心城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
要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快速交通联系,严格保护规划的绿色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4、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26平方公里以内。
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
5、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
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卫星城镇,特别是龙泉、华阳等中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严格控制好的净空条件和铁路站场及公路枢纽建设用地。
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安全、高速的轨道交通体系。
成都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布局及影响因素
成都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布局及影响因素作者:杨杰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12期摘要:城市的绿地规划是体现一个城市以人为本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成都的城市绿地休闲主体是成都居民和外来游客,因此在对城市休闲空间即城市绿地的规划上,需衡量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以满足游客和城市居民的规律和需求考量规划的合理性。
本文分析了成都市城市绿地的规划布局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成都;城市绿地;特色1 成都市绿地发展现状1.1 成都市绿地分布现状成都市绿地分布有如下特征:(1)成都市地势平坦,绿地分布为典型的圈层分布,由中心城市向郊区发展。
(2)成都有着发达的水系,如重点景观河流锦江等,绿地分布也沿水系分布。
(3)整个城市绿地量大,在市区集中在中、西部,北部较少;郊区主要集中在风景区。
因此成都整个的绿地分布并不均匀,北部属于工业区,环境需求量反而要多些。
1.2 人均绿地不足以成都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其它同级城市,绿地总面积仍较少,人均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其它城市。
1.3 分布不均衡成都绿地分布的重要特点就是沿水系发展,尤其大规模的绿地。
就地域分布而言,绿地分布有的空间密集,有的甚至没有。
比如青羊宫、文化公园本就相隔不远,还与杜甫草堂——浣花溪——百花潭这3个占地广的绿地毗邻,在市区北部却少有绿地。
1.4 对社区绿地没有统一完善的规划成都旧城区的绿地很少甚至没有,但新社区因为是由开发商自行规划,就导致了社区间绿地混乱没有联系不成系统,或者建筑用地占据绿地空间,甚至社区停车场、其它经营项目或设施占据绿地空间。
1.5 设计无法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成都本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特色的绿地规划能为城市增添更多内涵和魅力,吸引更多客源。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大同小异的绿地规划浪费资源更影响城市形象。
灵岩山与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天下幽”的都江堰——青城山一路之隔,却都以自然风光作同质竞争,这就注定了灵岩山景区的失败。
1.6 配置设施缺乏全面权衡以休闲著称的成都,绿地的主要光顾者除了游客,更多的是老人,但绿地上多有小孩休憩游玩设施,却没有老年人的无障碍配置设施。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优化提升
目录壹规划背景贰目标定位叁规划策略肆用地布局及管控壹规划背景1.1 环城生态区规划概况环城生态区是沿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五百米范围,以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内的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所构成的控制区。
生态用地:由农用地和园林绿地构成,生态用地内配套服务设施用地:指散布于生态用地内、直接为生态用地提供配套服务的建设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指相对集中、组团布局的各类建设用地,以及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用地,1.2 环城生态区迎来新机遇::•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贰目标定位着力将环城生态区打造为:叁规划策略强化生态功能,塑造高品质公园底适应格局调整,推动城园相融共进完善城市功能,引领区域价值提升引入多元业态,营造活力消费场景优化空间形态,展现公园城市魅力【1 】强化生态功能,塑造高品质公园底举措1:厚植生态本底,构筑富有多样性的自然生境举措2:农为底、景相融,打造多彩缤纷锦城公园一、构筑“湖泊-湿地-沟渠”相通的水网格局遵循西河渠东湖塘的水文条件,适当减少大规模规划湖面,增加湿地、水田等生态空间,减少人工开挖量,保持地区原有地貌特点。
二、严守耕地红线,筑牢良田基础环城生态区范围内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并结合违建清理和低端功能腾退,推动耕地修复。
三湖泊八湿地百沟渠三、修复山林,提升都市森林公园品质在避让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林地分布,适度“补植补造”,提升森林品质、丰富季相变化;同时通过植被恢复、蓄水保土等方式对山林区域进行生态修复。
四、以环城生态区为骨架组织区域蓝绿空间网络,强化生态效益辐射•通过向两侧延伸条形公园,串联主要的滨河公园、城市片区公园,街头绿地等,形成网络化的绿色空间。
一、构筑创意多元的都市农业景观举措2:农为底、景相融,打造多彩缤纷锦城公园规划三区九段的标准农业区,通过农田规模化种植,构建新型农田形态,提升农田的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27•【文号】国函〔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9.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4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成都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成都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3.9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6.6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96.6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61.2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青海、西藏等地区的战略保障。
成都绿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成都绿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绿道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
为了推动成都绿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明确绿道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设成都绿道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2)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供自然生态观赏和学习空间;(3)促进城市生态功能提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丰富市民休闲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 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2)提升景观,注重景观设计和绿化美化;(3)开放共享,满足市民休闲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4)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因素;(5)依法管理,加强巡查和管理,保护绿道生态环境。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绿化建设(1)根据绿道规划,提升绿道沿线的植被覆盖率,引入多样化植物,增加座椅、凉亭等休憩设施;(2)优化植物配置,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植物,注重保护和培育本地植物资源;(3)合理设置植物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植物养护和更新。
2. 推进生态修复(1)对绿道沿线的湿地、水体、林地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2)限制沿线建设活动,减少人为破坏;(3)推广自然的生物控制方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
3. 完善景观设计(1)根据不同绿道段落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差异化景观设计,打造特色绿道;(2)增设景观元素,如雕塑、喷泉、彩灯等,提升绿道的视觉效果;(3)注重景观维护工作,确保景观元素的良好运行和管理。
4. 加强管理和维护(1)建立健全绿道管理机制,划定责任区域,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2)定期巡查绿道,维护绿地设施的完好性,及时清理垃圾;(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对绿道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推进,预计能实现以下效果:(1)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绿道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提供更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服务功能;(3)市民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质量提升;(4)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市民环保意识提高。
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
成都市园林绿化条例(2012年6月29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1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园林绿化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前款所称园林绿化,是指在建设用地上植树、种草、栽花、育苗以及兴建和管理保护园林绿地的活动。
本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园林绿化应当坚持生态、景观、文化统一协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水体、地形地貌、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资源,形成以遮荫乔木为主体、多种植物合理配置的种植结构。
园林绿化应当加强科学研究,促进园林绿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防止有害物种侵入,保护植物多样性,鼓励选育(种)适应本市自然条件的植物,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第四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园林绿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辖区公共绿地的建设和养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工作;区(市)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国土、建设、交通、水务、环保、房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作好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捐资、认养、植树纪念等形式,参与绿地的建设和养护。
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的公共绿地,可以依法根据其意愿命名;捐资、认养的树木,可以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绿化成果和绿化设施,并有权对破坏园林绿化的行为予以劝止、举报。
第七条对园林绿化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八条绿地系统规划由市和区(市)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2.22
•【字号】成府函[2013]7号
•【施行日期】2013.02.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成府函〔2013〕7号)
市规划局:
你局《关于报请批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的请示》(成规管〔2012〕167号)收悉。
该规划已经市规委会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查通过,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
二、《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是成都市环城生态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请你局根据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
特此批复。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3年2月22日。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文本目录1总则3第一部分城市性质、目标与规模3第一章城市性质与职能3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4第三章城市发展总体策略5第四章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6第二部分市域城乡统筹规划6第五章城乡资源环境控制与建设限制性分区6第一节重要空间要素管制7第二节建设限制性分区8第六章城镇体系8第一节总体功能区划8第二节体系结构11第三节建设指引12第七章产业发展13第八章综合交通与枢纽体系15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体系17第十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18第十一章环境保护19第十二章公共安全与灾后重建19第一节公共安全21第二节灾后重建21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21第一节水资源利用22第二节给水工程22第三节排水工程23第四节电力工程24第五节通信工程24第六节燃气工程25第七节环卫工程26第八节能源发展26第三部分中心城区规划26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29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系统32第十六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34第十七章中心城区住房发展与居住用地34第十八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37第十九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38第二十章中心城区景观系统39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区公共安全41第二十二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与市政基础设施41第一节环境保护42第二节给水工程42第三节排水工程43第四节电力工程43第五节通信工程44第六节燃气工程44第七节环卫工程45第二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46附则47附表47附表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48附表2: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48附表3: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49附表4:城市总体规划现状用地汇总表49附表5: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汇总表49附表6: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用地汇总表(2020年)50附表7: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50附表8:中心城区高、快速路一览表51附表9:中心城区结构性主干路一览表52附表10: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及优秀近现代建筑群一览表总则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本文档旨在介绍《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的背景和目的。
该规划是针对成都市未来12年内公园和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蓝图,旨在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公园城市环境,以促进居民的福祉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优化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实现公园和绿地的全面覆盖,并确保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加强公园和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公园和城市绿地的空间品质和景观特色,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场所;促进公园和城市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运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推动公园和城市绿地与城市其他领域的融合,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将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思路,通过充分调研、合理规划,确保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该规划将为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该规划的编制将遵循科学、开放、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并输送给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实施。
期待该规划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空间。
规划目标该规划的编制将遵循科学、开放、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并输送给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实施。
期待该规划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空间。
规划目标本《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打造包含公园和绿地的城市系统,为成都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以下是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愿景:本《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打造包含公园和绿地的城市系统,为成都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成都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
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2009年9月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1. 项目名称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2. 委托单位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3. 编制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城乡国土绿化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委员会1、领导小组组长:艾毓辉副组长:陈学云陈幸良郑兴华张燕严代碧成员:刘诚谢玉常李丹江克华谢宗良2、技术小组组长:彭镇华副组长:王成林农成员:慕长龙张志强贾宝全肖前刚邱尔发肖宾曾晓阳谢宝元郄光发叶玉涛李伟郭二果陈辉古琳唐丽霞孙婧候晓静杨伟伟张清彦李黎前言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是成都市委、市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大决策,也是成都建设“经济中心、文化名城、休闲之都”的重要战略举措。
多年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森林资源稳步增长,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林业产业初具规模,生态旅游蓬勃发展。
截止200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6.80%,“四旁”绿化面积达4.93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5.39%,绿化覆盖率38.58%,人均公园绿地11.23平方米,林业总产值达213.8亿元,乡村林业从业人员达400余万人,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为了巩固已有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快林业园林发展步伐,推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配合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2006年,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本规划,为此成立了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并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规划工作技术小组。
多样性湿地景观的成都实践——以成都198环城湿地公园案例区景观规划为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12月第12期0前言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湿地公园的大力建设,城市湿地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进入人们的视线。
2012年,成都市提出在沿绕城高速198km2的中心城区控制用地中(含生态绿地130km2,建设用地68km2),以130km2的生态绿地为依托打造“成都198环城湿地公园”的总体战略构想,并要求规划后的湿地公园应具文化性,生态性,景观性,参与性等多种效益于一体。
随着总体规划编制的不断深入,对于具有如此大尺度的环城湿地公园,其规模于全球来说都极其罕见。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湿地公园的空间尺度,景观形态,功能定位,同时为湿地公园的全面建设提供一个形态参考与模式借鉴,项目组即时展开了案例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希望通过案例区的规划实践,能将“成都198环城湿地公园”的各类湿地景观在案例区进行缩略模拟,形成一个功能完整,类型多样,景观丰富的湿地公园规划实践。
1成都198环城湿地公园多样性景观思考1.1湿地载体的多样性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
自古蜀国河流水域众多,绵延覆盖灌溉整个成都平原。
良好的天然水资源优势为成都打造198环城湿地公园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规划的“成都198环城湿地公园”的水源、水态问题无疑成为了湿地公园的核心问题。
通过系统研究,将穿越成都中心城区的府河、摸底河、清水河等主要水系作为河流及湖泊湿地区的主要引水来源,同时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用水作为部分人工净化类湿地的水源。
1.2湿地景观的多样性基于不同的湿地功能与湿地形态,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也提出多样性的要求。
河流湿地区依托现状河流及联通水道形成带状湿地,该类湿地景观应着重研究水陆界面的景观多样性,通过不同形式的过水断面及堤岸形态塑造多样性的滨水带状景观,突出空间的延展性。
成都市锦城绿道总体规划及1期建设方案
锦城绿道规划发展简介建世界水准天府绿道再现水润天府蜀川画卷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一轴两山三环七带锦江绿道(200公里)龙泉山森林绿道(350公里)龙门山森林绿道(200公里)熊猫绿道(沿三环路,100公里)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200公里)田园绿道(沿二绕,300公里)滨河绿道(沿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斜江河-䢺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七条水系廊道,570公里)(1)区域级绿道体系为:(2)规划形成约1920公里区域级绿道全域规划形成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三级绿道体系系统,打造天府绿道体系。
一、市域天府绿道体系规划•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规模133.11平方公里•共涉及11个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展现天府文化的蜀川画卷体现世界水准的天府绿道2. 规划定位1. 规划愿景依托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锦城绿道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二、锦城绿道总体规划3. 八大功能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
4. 规划理念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500 公里锦城绿道200公里主干绿道300公里支线绿道4 级配套服务体系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特色园形态的二级驿站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亭台楼阁形态的四级驿站20平方公里多样水体“六湖八湿地四河”为主体的多样水体10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65平方公里其他农用地和园林绿地5.规划内容数娱港湾主干绿道200公里•结构:一环九射•宽度:自行车道4-6米;人行步道2.5米•全分离独立路权,串联主要景观区域与重要设施,与城市慢行系统互联互通,可举办自行车、马拉松等国际体育赛事5.1 绿道体系支线绿道300公里•对主干绿道进行补充,形成绿道网络,丰富微循环,与城市慢行系统互联互通•宽度:自行车道3.5米;人行步道2.5米一环、九射城市慢行系统北湖道(暂名)金沙道(暂名)江安道(暂名)锦江南道(暂名)青龙道(暂名)安靖道(暂名)川藏道(暂名)龙潭道(暂名)三圣道(暂名)机动车禁入、骑行与步行分离主干绿道骑行道6米宽步行道2.5米宽支线绿道骑行道3.5米宽支线绿道步行道2.5米宽•人非分离•宽度:自行车道3.5米人行道2.5米200公里主干绿道•结构:一环九射•人车分离人非分离•宽度:自行车道4-6米人行步道2.5米•全程无障碍贯通300公里支线绿道骑行步行分离多样化的绿道滨水绿道游林绿道赏花绿道观田绿道一级驿站:16个 方式:融入特色小镇位置:生态区外围的产业用地内功能:综合服务+旅游服务+特色主题(暂定)5.2 四级配套体系一级驿站【极速公园】【东山茶谷】【熊猫小镇】【爱心蜀乡】【江安水镇】【星光大道】【创艺湖城】【新知学园】【匠心工场】【数娱港湾】特色小镇容积率容积率≤1.5建筑密度建筑密度50%-80%建筑高度建筑高度≤15m特色镇布局图一级驿站| 特色镇创艺湖城数娱港湾匠心工场二级驿站:30个特色园主题:特色文化、特色植物、特色景观 功能:综合服务+精品景区游览位置:133平方公里生态用地的主要节点(根据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已建成游园项目等情况确定)控制要求:按照环城生态区总规、控规要求、建设低密度、高品质的特色园,对其建筑密度、高度等进行景点化、公园化、特色化控制。
成都北改片区总体规划获批定位为城北副中心
成都北改片区总体规划获批定位为城北副中心《“北改(微博)”片区总体规划》(简称《规划》)已正式经成都市政府审批通过。
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12年第19次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北改办副主任、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介绍,“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简称“北改”)片区总体定位是成都市城北副中心,这标志着“北改”片区将按照城市级的要求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打造宜人特色的城北。
总体面积21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246万九大片区国际商贸片区、大天商业商务总部片区、上府河商业休闲娱乐片区、凤凰山商业商务片区、北湖国际文化旅游商贸片区、花照商务商贸片区、火车北站商务商贸片区、昭觉寺文化旅游商贸片区、新成华创意总部商务片区核心功能国际现代商贸中心、科技研发商务高地和多元文化创意高地总体定位全面建成成都城北副中心形成九大城市片区本次规划的“北改”片区总面积212平方公里,其中金牛区84平方公里,成华区(微博)55平方公里,新都区73平方公里。
具体边界西至成灌路及北部商贸城西侧边界,东至成华大道,南至府河,北至香城大道及三河场镇。
根据《规划》,片区将全面建成成都市城北副中心,形成九大城市片区,规划人口约246万。
其中,人北延线城市副中心、国际商贸城、熊猫国际文化旅游休闲区、人北商务中心、新成华大道中心五个板块是区域中心功能主要承载区。
“北改”片区核心功能可概括为“一中心、两高地”,即国际现代商贸中心、科技研发商务高地和多元文化创意高地。
国际现代商贸中心将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提档升级,打造“国际现代商贸强区”。
科技研发商务高地将依托西南交大(微博)等高校,铁二院、铁路局等“铁”字号企业、华西集团等大型企业,以火车北站、猛追湾、高科北区等为空间载体,集聚发展科技商务产业。
多元文化创意高地将依托生态绿楔(熊猫基地、银杏园、安靖湖)及昭觉寺、华侨城等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依托东区音乐公园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北城改造有关政策的意见-成办发[2012]20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北城改造有关政策的意见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北城改造有关政策的意见(成办发〔2012〕20号)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加快推进北城改造(以下简称北改),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现就进一步推进北城改造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政策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基层组织作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高质高效推进北改工作。
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推进的原则。
按照建新、更新、改旧三种模式,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由区政府统一确定并组织实施北改项目,完善功能配套,改善区域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政策统一、政策杠杆的原则。
对愿改、先改的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推动北改项目早启动、北城形象早改善、北城产业大提升、北城居民得实惠。
二、政策适用范围北改区域(211平方公里)范围内按照本政策意见推进实施。
其中,规划管理政策适用于211平方公里北改区域,涉及新都区的北改范围,由新都区政府参照执行,按统规自建方式实施。
土地利用、项目报建、房屋征收、财政税收政策适用于211平方公里北改区域中的“四轴四片”范围内金牛区、成华区所辖行政区域(见附件1、附件2)。
三、规划管理政策(一)实行规划前置服务。
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心城区北改区域优化方案(以下简称北改区域优化方案),经确定的北改项目区提前组织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实施办法》的通知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公布日期】2011.09.09•【字号】成林业园林发[2011]434号•【施行日期】2011.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实施办法》的通知(成林业园林发〔2011〕434号)各城区林业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各设计、勘测、建设单位: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确保城市绿地建设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成都市林业园林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现将《成都市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九月九日成都市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实施办法一、总则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确保城市绿地建设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成都市林业园林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设工程。
三、办事程序1、凡申办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的建设单位,按照并联审批统一要求在市建委窗口报件,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按报建单位提供的有效资料,在四个工作日内,经现场踏勘后,对建设项目绿地指标进行审核。
对确因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绿地指标的建设项目,存在指标差欠的按收费标准计算核定,并收取异地绿化建设费。
2、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审核实行核发制度,即:经办人员二人以上实施现场踏勘,提出拟办意见;第一审核人进行审核,由第二审核人进行核发。
四、绿地起止界的确定及绿地面积计算1、宅旁(宅间)绿地、院落式组团绿地、开敞式院落组团绿地、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起止界的计算:(1)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0 米;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正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六年十月十八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成都市组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批复》(川编发〔2006〕28号)精神,组建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林业、城市园林绿化的工作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将原市林业局承担的全部职责划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二)将原市园林管理局承担的全部职责划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三)将市建委承担的“负责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目标;负责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审批、报批工作”等职责划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二、主要职责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林业和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及规章;草拟全市林业和城市园林绿化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草案;指导行业体制改革。
(二)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目标,组织编制城市绿化、绿(林)地系统详细规划和林业专业规划,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负责编制全市生态林地、园林绿地、公园、绿化广场、道路绿化、小游园、风景林地、防护绿地等工程建设项目和基建项目的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本市城市“绿线”管理。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与优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也备受关注。
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存在许多问题,如绿地分布不均、绿地面积偏小、景观格局不合理等。
因此,研究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并进行优化,将对促进成都市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找出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特点。
2. 分析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
3. 提出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并探讨其可行性。
4. 探讨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通过实现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元方法对其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优化。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研究区域的范围确定。
确定成都市中心城区研究范围,包括绿地、道路等。
2. 研究区域内的绿地系统格局分析。
从空间分布、大小、形状、结构和组成等多个角度进行绿地系统格局分析。
3.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问题分析。
通过对不同绿地类型和功能的分析及其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瓶颈、矛盾等。
4. 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研究。
针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5. 优化方案实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探讨其实施效果,并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价。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为综合分析法,通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采用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空间模型等方法。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 2020 年) | 完整版1.引言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 ] 18 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 1995 年 11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 (成府发[ 1995]198 号)、经国务院 1984 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981- 2000 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 1995 -2020 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2.1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的战略方针为指导,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2.2 规划原则① 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② 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3.1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3.2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 1995 年- 202 年,其中:近期至 2000 年,中 期至 2010 年,远期至 2020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4.1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 12390 平方公里。
4.2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内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范围,面积为 598 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 2 区、 4 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范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 2662 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范围内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
城市中心区生态绿地规划与设计——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
城市中心区生态绿地规划与设计——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李伟; 蔡一民【期刊名称】《《重庆建筑》》【年(卷),期】2019(018)012【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生态公园; 开放公共空间; 生态轴心; 生态绿地【作者】李伟; 蔡一民【作者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景观院四川成都 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0 引言随着城市中心区域商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及政府机构的成型,多元化业态的整合与高端配套的成熟,人流量日趋密集,城市开放公共空间需求与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对这些核心区域的绿地规划设计,应秉承经典传世、多元开放、都市增益的基本设计理念,力求打造承载稀缺都市共享价值、黏合新旧城区的开放生态核心公园。
本文以成都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建设为例,讨论绿地公共空间的打造,倡导多元景观、海绵城市建设等理念,为市民提供开放共享的生态场所。
图1 项目区位1 项目概况成都高新南区是成都市城市外延发展的重要区域,片区以“现代商务中心、高端产业新城”为定位,将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紧邻项目基地的环球中心、省广电中心、新会展和在建的大源CBD保利中心将共同成为这一区域的建筑地标,而项目基地也将成为CBD核心都市窗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
该项目用地面积94.6公顷(1419亩),位于绕城高速以南,天府一街、环馆路以北,西临益州大道,与锦城湖公园相望,东临红星路南延线,与江滩公园相接,东西长为2.1km,南北宽0.6km。
天府大道从中部穿越,将项目分为东西两个片区,现状场地起伏坡度较大,弃土量大,但为堆坡塑形的立体构建提供了先天优势。
周边大源商务商业区及会展片区的商业、居住、公共设施逐步成型,为园区建设提供了有利基础。
2 项目定位项目位于高新区几个已建重要公园点位的中央,起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周边公园绿地已具备相应属性,因此要求该项目需要形成自身独立特质,完成绿地系统多元化的同时,与区域内其他公园及生态绿地错位协同发展(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开发原则 ·恢复退化的土地,适应生物区 ·平衡发展 ·阻止城市蔓延 ·优化能源效用 ·提供健康和安全 ·尊重历史 ·丰富文化景观 ·治理生物圈
3、生活服务功能区:
(1)城市、乡村居住地; (2)交通、道路用地等完全为人类所改造的土地类型为主 导的区域。这类区域重点是加强生态建设,减少对生态系统的 压力。
战略目标: 到2020年,把烟台市
建设成为社会文明繁荣、经济发达高 效、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 充分彰显“山、海、岛、城”特色的 滨海型生态市。
➢规划在政府的主导下由各个专业部门配合协作、广大市民广泛参与下共同完成,历时 一般2-3年。
2 国内城市生态规划建设案例
Hale Waihona Puke 1、国内城市生态建设案例:生态功能区划类
烟台生态城市建设
划定三大生态功能区
1、生态服务功能区:
(1)植被丰富,面积较大,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保 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的地区;
绿地布局: 环状绿块+轴向绿带
林地
农田
中心城市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浅绿型规划案例
莫斯科(放射轴向模式)
•1930年,莫斯科开始实施名为“绿色城市” 的城市改建方案; •环城绿带宽度约为50公里宽,同时布设放射状、 楔状绿地; •20世纪80年代,森林公园保护带的总面积为 1732平方公里,其中,绿地、森林和森林公园 面积逾800平方公里,占保护带总面积的46%。
3、特点三:规划重点与国内不同,规划对象多为市区、小城镇、社区或建筑尺度:
美国金银岛 规划的金银岛将会提供超过7000户的住房,其中的开敞空间包括有公园,湿地以及农 田。
4、特点四:注重立法先行与立法创新以及各专业部门的协作:
➢注重立法先行与立法创新, 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通过公民诉讼制度自下而上地解决城 市环境问题,是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特色。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浅绿型规划案例
巴黎(圈层模式+轴向模式)
•距市中心10-30公里内建设 1187平方公里的环城绿块和轴向 绿带; •绿带和绿块内主要布设森林、公 园、农业用地,也包含一部分露 天娱乐场、赛马场、高尔夫球场 等设施; •大巴黎的森林面积为2880平方 公里,占全部土地面积的24%。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中绿型规划案例
英国谢菲尔德
水文站点选址示意 (利用现有河流)
发展再生能源在城市中的利用
➢ 风能 ➢ 水能 ➢ 绿色屋顶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深绿型规划案例
瑞典马尔默新城
马尔默简介 1、位置:瑞典鄂来松海峡西港区 2、面积:160hm2 作为欧洲住宅博览会“Bo01”社 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和 福利社会中的明日之城”理念。 八大措施:节能措施;节地措施;节 水措施;节材措施;环保措施;交通措 施
成都市生态绿地系统 总体规划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2012-8
1 国外城市生态规划建设案例
1、特点一:长远规划,注重生态环保,量化细化指标及具体建设措施:
➢世界城市都制定了10-20年的一个长远规划,新加坡、纽约、巴黎均制定了2030年规 划,东京制定了2020年规划。
➢大部分都确立了建设生态绿色低碳城市的目标: 纽约市提出了更绿色更美好的城市,成为21世纪城市的典范; 新加坡提出建设生机盎然、宜居和深受喜爱的绿色家园。
➢在抽象的目标下面都设定了可量化的分解目标和可执行的项目。 如巴黎提出了要建设十大工程改变巴黎的面貌。 纽约2030规划形成六大类十项目标和127项行动方案;
1、特点一:长远规划,注重生态环保,量化细化指标及具体建设措施: 纽约2030规划形成六大类、十项目标和127项行动方案;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2、国内城市生态建设案例:生态本底规划类
上海基本生态网络规划
➢立体的生态系统规划 ➢重视生态廊道和斑块的结合
《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结构规划》
《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嘉宝试点区实施专项规划》
2、国内城市生态建设案例:生态本底规划类
北京限建区规划
•北京市1.6万平方公里的市域被近30万个“斑 块”覆盖。这些“斑块”分为禁建区、限建区 和适建区,其中最严格的绝对禁建区划定了 55.5平方公里。
国内外的生态城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叫浅绿型的生态城市,就是以关注绿化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绿色运 用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叫中绿型的生态城市,随着城市快速城市化进程,加入了城市的能源系统、垃 圾系统、污水处理系统;
➢第三个阶段是深绿型的生态城市,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规划设计开始作为龙头,引进 不同的生态城市技术支撑体系,加上运营管理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最终达 到深绿型的生态城市。
雨环垃保圾水措收收施集集系设统施
3、特点三:规划重点与国内不同,规划对象多为市区、小城镇、社区或建筑尺度:
澳洲哈利法克斯生态城
哈利法克斯(Halifax)生态城位于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内城哈利法克斯街的原工业区,占地24公顷, 是与现有的城市生活和设施联系起有350—400户居民的混合型社区,其中以住宅为主,同时配有商业和 社区服务设施。 生态开发程序
绿地布局:环城绿带+楔状绿带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中绿型规划案例
英国谢菲尔德
• 谢菲尔德居住区一角
• 谢菲尔德城市中心一角
2、特点二:规划理念从“浅绿”向“深绿”过渡: 中绿型规划案例
英国谢菲尔德
风力涡轮机选址示意 (位于城市外围绿带上)
谢菲尔德一半的能源由社区的可再生能源提供。 再生能源在城市中的利用 ➢ 风能 ➢ 水能 ➢ 绿色屋顶
(2)对保护水源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重要水源地、汇水 区);
(3)位于滨海地带,对海岸带防护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 (4)位于水土流失敏感区,对控制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的区域。。
2、生产服务功能区:
(1)城市、果园等农业耕作区域; (2)近海养殖区域。这类区域是人们生存的重要基础,应 注重开发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