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五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神韵说: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 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第一个提出“神韵”理 论的人。
❖ 形貌与神韵的关系:
❖ 在神韵与形貌未能两全的时候……觉得与其失神韵 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神韵。……文 学的功用在感人,而感人的力量恐怕还是寓于神韵的多 而寄在形貌的少;译本如不能保留原本的神韵难免要失 了许多的感人力量。(王秉钦,2005:219)
❖ 三. 翻译与创作并重
❖ “翻译的困难,实在不下于创作。第一,要 翻译一部作品,先须明了作者的思想;还不 够,更须真能领会到原作上的美妙;还不够, 自己走入原作中,和书中人物一同哭,一同 笑。已经这样彻底咀嚼了原作了,于是第二, 尚须译者自己具有表达原作风格的一副笔 墨。” (ibid)
❖ 傅雷(1908—1966)
❖ 化为我有,吃透原文方能进行再创作 蚕吐丝
❖ 继承了中国近代自鲁迅、茅盾、郭沫若、闻 一多、以至林语堂、朱生豪等人关于艺术作 品翻译须“传神”的观点,又结合自己对于 艺术的深湛修养,反复强调了“重神似不重 形似”的翻译观:
❖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 形似而在神似……像英、法,英、德那样接近的语 言,尚且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中西文字的扞格 远过于此,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 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陈福康:2005: 391)
❖ 翻译家、作家、艺术家、教育家
❖ 把法国文坛巨匠罗曼 罗兰、巴尔扎克、 伏尔泰、梅里美的名著介绍给了广大 的中国读者。法国文学尤其是 巴尔扎克权威翻译家
❖ 《高老头》、《欧也妮 葛朗台》(巴尔扎克), 《约翰 克里斯朵夫》(罗曼 罗兰) ,《幸福之路》 (罗素)
❖ 傅雷的翻译思想: 在《论文学翻译书》中他说:
❖ 二. 艺术创造性翻译(意境论):建国以后
❖ “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 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 感动和美的感受。”(王秉钦,2005:221)
❖ “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的 语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 原文的语法和语汇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即是纯粹的祖 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陈福康, 2005:377)
❖ 董秋斯在50年代译学界的突出贡献,是最早明确地 强调了翻译理论的建设问题,并大力提倡开展翻译 批评。他在《翻译通报》上发表《略谈翻译工作的 缺点》,《怎样建立翻译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翻译批评的标准和重点》等文章,指出以往翻译 中存在的缺点,翻译批评中的不良现象等,提倡健 康的翻译批评,指出必须在收集、整理、发展前辈 翻译言论的基础上,建立完备的翻译理论体系。
❖ (4)提出要首先完成《中国翻译史》和《中国翻译学》 两部大书,来实现翻译是一种科学的命题。
❖ 这些观点在当时国内外均属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然 而由于中国翻译界长期忽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引 起译界的足够重视。
❖ 茅盾(1896-1981)
❖ 文学家、翻译家、 新文学运动的先驱
❖ 译著:契诃夫的《在家里》、 《他的仆》、《日落》、 《万卡》、高尔基《情人》、莫泊桑《一段 弦线》、易卜生《社会柱石》等 大量的苏 联和欧洲文学 翻译的作品涉及23个国家的 40位作家。
❖ 事先阅读原著,不厌求详,尤为要著。任何作 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 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 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平日除钻研外文外, 中文亦不可忽视……充实词汇,熟悉吾国固有
❖ 句法及行文习惯……总之译事……要以艺术 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 无适当之鉴赏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 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 作,即或理解,亦未为能深切领悟。” (陈 福康:2005:389)
❖ 倘使下一句跟上一句气息不贯,则每节既无气息可 言,通篇就变成了一杯清水。……一般的译文,除 开生硬、不通的大毛病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即最大的缺点)是句句断,节节断,连形象都不 完整,如何叫人家欣赏原作。原作风格之保持决非 句法结构之抄袭。……处处假定你是原作者,用中 文写作……我敢保险译文必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 功。( 王秉钦,2005:237-238)
第五讲 建国以后的翻译
❖ 我国的翻译事业,从以先辈玄奘为代表的佛经翻译开始, 到明末清初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科技翻译,清朝末年 以严复为代表的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和以林纾为代表的文学翻 译,到五四时期以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和导师鲁迅为旗 帜的新文学翻译,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翻译事业也走向了日益繁荣的 鼎盛时期。
❖ 1951年,董秋斯在《翻译通报》上发表《论翻译的理 论建设》一文。文中明确论述了“翻译是一种科学”的 观点,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学的主张。
❖ 其核心观点包括:
❖ (1)翻译是一种科学,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并不 完全依靠所谓天才和灵感。
❖ (2)强调把翻译科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来加以建设;
❖ (3)阐述了建构翻译理论的意义;
❖ 理想的译文 “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
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 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译害辞的弊病 了 ” 。(王秉钦,2005:237)
❖ 强调译文 “气息贯通——文脉贯通”: (翻译上)普通总犯两个毛病,不是流利而失之于 太自由(即不忠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是忠实而文章没有气息。
❖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业待兴,翻译工作自然是其中之一。有关 翻译理论的建设工作,很快被提上议事日程,而最初在这方 面发表议论较多、较深刻的,当推董秋斯。
❖ 董秋斯(1899-1969),192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曾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在上海主编中国共产党的 外围刊物《世界月刊》,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曾主编《国际》月刊。 30年代初,出版了与蔡泳裳合作翻译的苏联小说 《士敏土》,该书被鲁迅称誉为“新俄文学的永久 的碑碣”。抗战期间,他扶病开始翻译托尔斯泰的 巨著《战争与和平》,此外,还翻译过不少外国文 学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