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常用评价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土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土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土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土地评估是一种关于土地价值、用途和潜力的有关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它是土地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

土地评估方法和技巧是评估土地价值、用途和潜力的基础和手段。

本文将介绍土地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一、土地评估方法(一)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是一种将特定的土地或土地用途的市场价格与类似土地或土地用途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

一般适用于市场比较充分的情况,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操作的优点。

(二)收益法收益法是基于土地的潜在收益为基础,通过计算收益和投资成本及风险来确定土地的价值的方法。

适用于收益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土地,适用于土地用于商业、工业、开发和出租等方面。

(三)成本法成本法是根据土地的改造成本、建设成本、开发成本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土地价值的方法。

它适用于无可比性和潜在收益难以预测的土地,例如城市绿地和体育场馆等。

(四)效用法效用法是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和适宜度来确定土地价值的方法。

它适用于将土地用于公共用途或社会福利事业方面,例如学校、医院、公园等。

(五)资本化法资本化法是将土地租金、利润等收益率按一定的资本化率换算为资本价值来确定土地价值的方法。

它适用于需要确定土地收益的情况,例如土地开发、土地租赁等。

二、土地评估技巧(一)全面考虑因素在进行土地评估时,应全面考虑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历史和文化价值、城市规划等因素。

只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科学的结论。

(二)合理选择样本在进行直接比较法时,应选择与所评估土地具有相似地理位置、土质、环境和用途的样本进行比较。

只有选择合理的样本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三)合理选择指标在进行收益法、成本法、效用法、资本化法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指标进行计算。

例如,进行收益法时应选择合理的收益率和投资成本进行计算。

(四)注意风险在进行土地评估时,应注意投资风险。

应全面考虑政策、市场、环境、法律等因素,合理评估风险水平。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评估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科学评估土地的特性、需求和潜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而土地评估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规划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中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根据市场上已完成交易的土地的价格来评估待评估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践经验丰富等优点,能够很快地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土地评估结果。

然而,市场比较法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市场上的交易数据可能不够完备和准确,评估结果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个体情况的影响。

除了市场比较法,土地规划中还使用了收益法进行土地评估。

收益法是通过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和未来产生的经济收益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规划项目中的土地,能够综合考虑土地的多个因素,如交通便利性、市场需求、物业管理等。

然而,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容易受到市场变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同时对于一些非市场经济的地区,收益法可能无法有效应用。

另一种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是成本法。

成本法是通过估算土地开发所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未开发的土地评估,能够有效避免市场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但成本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于特殊用途土地或复杂的土地开发项目,成本法的应用可能会出现困难。

此外,新兴的技术手段也被引入到土地评估中,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图像和航空影像等数据,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土地的特性和变化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则通过处理和分析大数据,提供可视化和定量的土地评估结果。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土地评估更加科学和准确。

总的来说,土地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土地评估方法,能够为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1. 自然资源利用指标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土地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

这包括土地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利用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的地形地貌、水资源供给情况、气候适宜度以及土壤肥力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2. 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情况、土地利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3.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除了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还需要考虑土地利用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这包括土地利用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土地利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以及土地利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等指标。

二、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描述和解释,以及土地利用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综合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这种评价方法注重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能够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的影响。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能够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指标来量化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更加客观地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性关乎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在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性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土地评估是指对土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适宜用途和价值的过程。

土地评估方法是指评估人员在进行土地评估时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

首先,土地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比同一地区或相似地区的土地交易价格和土地特征,来确定待评估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大量土地交易数据的地区,能够提供比较准确的评估结果。

其次,成本法也是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之一。

成本法是通过计算土地的开发成本和重建成本,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新开发区域或者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的地区,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地的价值。

此外,收益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

收益法是通过预测土地的未来收益,并将其折现为现值,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业地产和农业用地等有稳定收益的土地,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地的投资价值。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是市场法。

市场法是通过调查市场上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完善市场体系的地区,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评估结果。

在实际的土地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评估人员在进行土地评估时,还需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土地用途、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市场等因素,综合分析,全面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总之,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对评估结果有着重要影响,评估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土地评估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紧张。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了各大城市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评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呢?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概念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指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与所消耗的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指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需要确定一些指标,来衡量城市土地利用的效果。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指标:1.建筑利用率建筑利用率是指用于建筑物的地面面积与用于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间的比率。

可以用来衡量建筑物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利用率越高,说明建筑物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越高。

2.经济密度经济密度是指城市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

可以用来衡量城市土地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经济密度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创造的经济效益越高。

3.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城市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

可以用来衡量城市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

人口密度越高,说明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越高。

4.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是指城市单位面积的公共设施数量。

可以用来衡量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情况。

公共设施配套水平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5.环境质量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是指城市环境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

可以用来衡量城市土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环境质量指数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对环境的影响越小。

三、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方法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1.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是指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和数值,进行科学分析和统计计算,得出评估结果。

从数据的角度出发,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常见的定量评估方法有多元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一、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通过对土地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并对其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在综合评价法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等。

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对土地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将各项指标的评分加权求和,得出土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二、单指标评价法单指标评价法是指通过选取一个或几个代表性指标来评价土地质量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对特定土地功能的评价,如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

在单指标评价法中,评价指标通常根据土地功能的要求来选取,如农田土壤的肥力指标包括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建设用地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基承载能力、地质地貌稳定性等。

通过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出土地对于特定功能的适宜程度。

三、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遥感与GIS方法是一种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覆盖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等数据,为土地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GIS技术则可以实现对遥感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整合,促进土地质量评价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遥感与GIS方法的步骤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指标提取、权重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等。

通过对采集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各项评价指标,并根据权重分析的结果,得出土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数据精确等优点。

综上所述,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法、单指标评价法和遥感与GIS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相互结合,根据评价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从而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与评价城市化进程加剧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化扩张所需的土地资源可能对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等诸多问题。

而如何提升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既能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合理地评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能够为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推动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一、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和评价指标1. 内涵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指城市在利用土地资源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与土地资源的投入的比值。

通俗地说,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所获得效益的多少。

其中所获得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如城市用地的综合利用、建筑物的使用效率、物业的管理效率等;社会效益,如公共设施的规划布局、交通设施的建设等;环境效益,如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减少污染等;生态效益,如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态风险等。

2. 评价指标(1)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用地面积。

通常在统计土地利用强度时,会将城市所有用地面积除以城市总的建设用地面积,计算出城市土地利用系数。

土地利用系数越大,说明城市用地强度越高,但是,过高的土地利用强度可能会给城市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土地利用效益率土地利用效益率是指单位面积内土地利用所获得的效益。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益率和城市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

按照经济学的原则,若不考虑资源的生态使用价值,那么土地利用效益率的计算可以使用经济效益和土地投入量的比值作为主要指标。

(3)土地利用收益率城市土地利用收益率指的是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与土地出让成本的比值。

这个指标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方面,利用收益率高的土地就可以被认为是优质土地,它可以更好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积极性。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土地资源的评估、规划和利用等方面。

而土地资源评估方法则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程度、土地利用强度等数据,从而评估土地资源的状况。

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范围广、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GIS技术是一种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分级、评价等,从而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GIS技术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空间分析能力强等优点,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我们可以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从而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经济评估方法进行土地资源评估。

经济评估方法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土地资源的价值。

经济评估方法可以考虑土地资源的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以及非使用价值等因素,从而综合评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经济评估方法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经济决策的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评估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GIS技术、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和经济评估方法都是常见的土地资源评估方法,它们可以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城市土地利用的评价与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的评价与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的评价与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口住房配置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还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的概念、方法、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土地规划的原则、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1.1 概念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是指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通过量化指标体系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1.2 方法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情景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法、SWOT分析法等。

其中情景分析法是一种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情景的发展趋势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分析;系统动力学法则是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系统性和动态性入手,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的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变化趋势;SWOT分析法则是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方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方案,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

1.3 意义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在于强调城市土地的可持续性,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和更新。

首先,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可以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益,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可以指导城市土地规划,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可以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减少不良影响,保护城市环境。

1.4 存在的问题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体系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其次,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结果没有明确的执行和实施机制,无法指导城市土地规划的实施;最后,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很难准确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

二. 城市土地规划2.1 原则城市土地规划应当遵循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增加城市更新与改造的后备空间、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网络发展、根据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调整、建设人性化、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

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

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

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评估和鉴定城市绿地的利用效益,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

首先,经济效益是评估城市绿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对绿地的利用价值进行估算来评估其经济效益。

利用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例如通过估算绿地对房地产价值的提升、绿地经济产出的增加,以及绿地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等。

其次,环境效益也是评估城市绿地利用效益的重要内容。

城市绿地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防洪排涝等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监测数据、模型模拟等方法,评估绿地对空气质量改善、水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效益。

此外,社会效益也是评估城市绿地利用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市绿地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社交交流等场所,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社会参与等方法,评估绿地利用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社区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

在评估鉴定城市绿地利用效益时,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绿地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效益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公园绿地和湿地公园的效益评估就有所差异。

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分类评估。

另外,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还可以从时间维度进行考虑。

绿地的利用效益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例如,新建绿地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和社会效益。

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动态评估模型,对绿地的利用效益进行长期评估和预测。

最后,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还需要考虑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评估方法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可复制性,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需要具备可靠性。

同时,评估结果应该能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利用效益评估鉴定方法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因素。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可持续性评价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可持续性评价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可持续性评价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评价是衡量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否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符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可持续性评价,分别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衡量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可持续性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指标体系,以下是常见的三种指标体系:1. 空间指标体系:通过划分区域,通过统计不同区域的人口、用地、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数据,来评价各个区域的可持续性,如: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人均绿地面积等。

2. 经济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来评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如:每亩土地的资产价值、每亩土地的税收等。

3. 社会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来评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性,如:居民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等。

三、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可持续性的量化分析,常见的评价方法有以下三种:1. SWOT分析法: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优劣点、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价,确定进一步制定规划的策略。

2. 层次分析法:通过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层次结构化,然后按照对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得到总得分。

3. 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建立产业、环境、空间等方面的指标评价矩阵,找出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最终评价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可持续性信息。

四、评价工具评价工具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可持续性评价的技术保障,常见的评价工具有以下几种:1. GIS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土地信息的空间分布有很好的支持,可以将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同时也能够实现可视化呈现,方便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结果。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具:基于现实的调查工具可以收集更真实全面的数据,如空中遥感、地面随机调查等。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是指对土地进行价值评估和价值测算的过程,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
要基础工作。

土地评估方法是指评估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

首先,市场比较法是土地评估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比较同类土
地在市场上的成交价格来确定被评估土地的价值。

评估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市场数据,包括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等信息,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找到相似的土地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被评估土地的市场价值。

其次,收益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土地进行开发
利用后的收益进行评估。

评估人员需要对土地的开发潜力、土地用途、开发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收益测算,最终确定土地的价值。

再次,成本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土地的重建
成本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评估人员需要对土地的开发成本、土地改良费用等进行详细的核算,然后进行成本测算,最终确定土地的价值。

最后,综合法是一种将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综合运用的土地评估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土地的市场价值、开发潜力和重建成本等因素,得出比较准确的评估结果。

总之,土地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评估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
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评估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严格按照方法步骤进行操作,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土地评估方法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土地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土地估价常用方法有哪些

土地估价常用方法有哪些

土地估价常用方法有哪些土地估价是指对土地价值进行评估和确定的过程。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价值日益显著。

土地估价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

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比较相似或相邻地块的成交价格,找出参照物、确定基准价格,再根据待估土地的特征,运用价格调整方法,进行估价。

市场比较法是一个相对简单和直观的方法,在土地市场活跃的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二、收益法收益法是基于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开发潜力来进行估价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据土地用途、土地所能带来的收入和成本等因素,计算土地的净收益,再以合理的资本化率进行估价。

收益法适用于开发潜力大的土地,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土地的实际价值。

三、成本法成本法是以土地的再生产成本为依据进行估价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土地的再生产成本、减除折旧等费用,得出土地的估价。

成本法适用于土地市场不活跃,缺乏可比参照物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可靠的估值参考。

四、折旧法折旧法主要适用于农用土地、林地和矿山等利用期限较长的土地。

该方法通过考虑土地自然磨损和功能退化等因素,计算出土地的减值额,再用减值额折旧法求出土地的估价。

五、综合法综合法是综合运用多种估价方法进行估价的方法。

该方法考虑了各种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收益因素、成本因素等,并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权重进行综合估价。

六、专家评估法专家评估法是指根据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对土地的实地考察和分析,来进行估价的方法。

该方法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可以使估价更加精准和可靠。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土地估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土地估价时,还应考虑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地规划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估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土地估价常用的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折旧法、综合法和专家评估法。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土地评估是指对土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适宜用途和价值的过程。

土地评估方法是指对土地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对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

首先,土地评估方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同一地区或相似地区的土地进行比较,来确定待评估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市场活跃、信息丰富的情况下,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土地的市场价值。

但是在土地市场不活跃或信息不足的情况下,比较法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其次,土地评估方法中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收益法。

收益法是根据土地的潜在收益来确定其价值,主要适用于商业用地和开发用地的评估。

通过分析土地的潜在收益和投资回报率,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土地的投资价值。

然而,收益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土地的潜在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算,因此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另外,土地评估方法中的第三种常用方法是成本法。

成本法是根据土地的开发成本和重建成本来确定其价值,适用于农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评估。

通过分析土地的开发成本和重建成本,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土地的成本价值。

然而,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土地的开发和重建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算,因此也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土地评估方法中的第四种常用方法是市场法。

市场法是通过对土地市场的行情和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来确定土地的市场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地市场活跃、信息丰富的情况下,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土地的市场价值。

然而,在土地市场不活跃或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市场法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土地评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评估人员需要根据土地的特点和市场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评估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土地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土地利用评价和规划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和土地规划的原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与规划。

一、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1.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土地利用评价既要考虑到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也要考虑到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因此,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定性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和专家经验,对土地的质量、适宜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定量的评价方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土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空间分析和GIS技术的应用空间分析是土地利用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土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可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和潜力。

而GIS技术则是空间分析的重要工具。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将各种土地利用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土地利用评价的空间模型,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

二、土地规划的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

土地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

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土地浪费和破坏,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适应性原则土地规划应该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需求。

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措施。

例如,在生态敏感区域,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而在经济发展较为欠缺的地区,应该注重促进投资和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土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载体。

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综合的思想与方法。

1城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三个方法1.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与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1.2.1布局结构包括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是否合理,对城市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现有环境污染源对用地布局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结构是否协调;城市用地结构与各项用地指标比例是否表达城市性质的要求等。

1.2.2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管网、厂站及公共绿地的分布与容量是否合理,对城市环境有无影响,是否有利于城市防灾;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设施分布、配套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合格等。

1.2.3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人口结构及分布、各项城市设施的分布及容量,应与居民需求之间互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与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此外,在选择城市用地时还要考虑有较好的工程准备条件(如平整土地、防洪、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制止侵蚀、防止滑坡与冲沟的形成等)与外部环境条件(如与周围城镇的经济联系、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运输条件、供电与供水条件等)。

1.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对城市土地基本特征的分析。

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以外,还有其特殊性。

一是承载性。

城市土地是接纳城市生产、生活各项活动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载体,为城市各项建设与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功能配置和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而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则是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效益,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旨在提出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方法,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

一、土地利用效率的概念土地利用效率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城市土地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与所消耗的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

它反映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程度和效益水平,是评估城市土地利用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助于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土地利用效率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等。

1. 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承载的经济、社会、人口等要素的数量。

常用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用地率等。

人口密度反映了土地利用的集约性,建筑密度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紧凑性,用地率反映了土地利用的高效性。

评估土地利用强度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土地的利用效率。

2. 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是指不同功能区域的土地利用比例和分布情况。

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评估土地利用结构可以通过计算各功能区域的面积比例、空间分布和相对位置等指标。

3. 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单位土地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常用的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评估土地利用效益可以通过计算土地产出值、就业率、环境质量等指标。

4.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是指在满足当前土地利用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未来土地利用的能力。

评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可以通过计算土地承载力、生态环境质量等指标。

三、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的应用土地利用效率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从规划前期的数据分析到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评估。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综述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综述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综述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土地类型的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因素,确定土地的适宜程度及其利用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常见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一、土地分类评价法土地分类评价法是根据土壤发生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将土地划分为若干类别,然后按适宜性原则对各类别适宜的利用模式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易于操作,但缺点是基于分类系统本身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反映其它因素的影响。

二、土地综合评价法土地综合评价法是指将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评价土地的适宜程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常用的方法包括赋权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其中层次分析法最为常用,是一种比较科学且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三、土地质量指数法土地质量指数法是一种依据土地质量影响因素和生产指标的相关性来确定各项因素权重,然后将各指标的综合得分按照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权重调整的评价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较为简单,但由于缺乏质量指数总体评估标准,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四、土地潜力评价法土地潜力评价法是指依据土地自然、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土地质量、水、肥、物等方面的潜力进行评价,以预测土地的发展前景。

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模型模拟法等。

五、土地遥感评价法土地遥感评价法是指通过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和相关的地面辅助数据,对土地类型、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以评估土地适宜性。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以快速获取大量数据,但由于遥感数据的复杂性和解释性,需要进行训练和验证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不同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评价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

同时,尽可能结合不同方法对土地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及其潜力。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方法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是指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比较和分析,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方法。

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重要且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研究的手段。

通过卫星或飞机携带的遥感仪器,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利用面积、类型和变化情况等信息。

遥感数据的获取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土地利用信息,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库相结合的技术。

结合遥感数据和其他相关地理数据,可以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数据库,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化和分析。

GIS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提供多尺度、多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二、土地利用变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是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维度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评价。

以下介绍常用的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指标体系。

1. 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包括耕地面积、农产品产量、粮食自给率等经济指标,可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的影响。

2. 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居民生活和社会规划的影响。

例如,人口密度、居民收入、就业机会等指标可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人口分配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生态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关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植被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生物多样性等指标可以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评价的应用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评价的应用广泛涉及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常用评价分析方法研究综述Research Review on Common Evaluation Method of Urban-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Assessment■ 于志敏 严志强 ■Yu Zhimin Yan Zhiqiang[摘 要] 文章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常用评价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得出评价方法的特点,探讨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方法 研究综述[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method to asses- sment urban-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by comparing the diffe- rent methods to rea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It discuss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on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method.[Keywords] urban-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meth- ods, review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城镇化的推进, 城市用地规模日益扩展。

土地资源短缺导致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因此,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我国的一些学者就对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探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各个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最早来自农业土地的研究, 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是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借鉴过来的, 但由于城市土地利用有自身的特殊性, 中外学者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但这些观点都是在李嘉图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以下是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观点。

(1) 著名的土地经济学家理查得在其所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 中指出: “对现在已利用的土地增加劳力和资本,这个方法叫做土地利用的集约。

”(2) 毕保德在《土地经济学》中指出所谓集约度,就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投资本和劳动的数量。

对土地投入投入越高,则集约度越高,反之,则集约度低。

非农用地的效益可分为两类:用于住宅建设的是所建房屋的面积;用于工业、 商业和交通运输的在于所获经营利润。

前一类是实物性的,后一类是价值性的。

但两者集约经营的共同点是力争获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最大收益。

虽然国内外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表述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通过增加投入而提高产出的方式即为土地集约利用。

但是否单纯的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就可以提高产出呢,答案是否定的。

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和用地结构,在城市建设中投入再多的,也不一定会使得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不同的城市的性质、规模、状态、潜力,再根据其特性调整城市布局、深挖潜力、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城市土地,才能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所以,详细了解城市土地的利用状况,并从科学客观的角度评价不同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第一步。

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1. 国内外研究进展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俄国、德国曾出现了为土地征税而发展起来的土地评价,其中典型的是美国1933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等”(SRT)和康乃尔评价系统(Cornell system)、法国财政部1934年颁布的《农地评价条例》和德国30年代提出的土地指数分等。

美国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土地利用潜力系统 ( LCS ) 经完善,于1961年提出了第一个较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

1981年,美国农业部(USDA)通过了土地评估和现场评估(LESA, the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的战略指导联邦土地的评估工作。

近二十年来,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研究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研究者构造了大量的综合模型。

典型的模型有GEM模型(GeneralEcosystem Model)、PLM 模型(Patuxent LandscapeModel )、CLUE模型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Its Effects)、Spatial Markov model、LUCAS (LandUse Change Analysis System)等。

就国内而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起步较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短缺和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并存现象十分突出。

因此,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

由此,众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研究者采用熵值法、模糊理论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BP网络模型、基于RS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分析评价了我国的各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约程度。

2. 评价方法研究不同学者的成果发现可以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从空间尺度上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方法划分为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宏观尺度是以整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为评价对象,强调城市综合效益。

中观尺度是以城市功能分区(包括开发区)、 用地类型等为评价单元,强调用地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

微观尺度则是以单块宗地为评价对象, 强调单块土地上的投入产出效益。

3. 宏观尺度在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情况评价的研究中,学者大多采用模糊理论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如尚天成用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改进,确定了组合权重,讨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具体步骤;利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罗新茂以湖北省钟祥市为例,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度4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权重。

刘灵辉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柳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

杨继红以辽源市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常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找出两种方法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优缺点。

余婷、柯长青以南京市1986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运行CLUE-S模型,对南京市1996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

将模拟结果与南京市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与进行对比,结果较为理想。

这说明CLUE-S模型具有成功模拟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的能力,对确定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于雷运用AHP-GEM建模法,对分析了潜江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4. 中观尺度将工业区、 商业区、 居住区和开发区用地作为评价对象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中观尺度评价。

中观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基于CA-Markov的空间模型、BP网络模型、基于RS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吕立刚将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甘肃西峰工业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评价。

刘作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进行指标权重和理想值的确定,最后针对桂林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赵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张宇紧密结合浙江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务,对现行规程中的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设计和用地调查等具体评价调查技术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指出了这些技术环节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周子英、马占东等将BP神经网络运用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

杨维鸽利用CA-Markov(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模型分析了模拟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最适尺度,并基于此最适尺度预测了未来土地利用格局,然后借助多层次模型分析了高西沟村农户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

5. 微观尺度基于微观尺度的评价主要是单块宗地为评价对象、强调贷款土地上的投入和产出效益。

郑新奇在济南市城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宗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理想值修正模型”。

该模型以土地集约利用的标准值(合理值)为判定依据,选择土地用途、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其它因素对标准值进行修正,分析具体宗地的现状和理想值(合理值)之252城市建筑┃学者论坛┃U RBANISM A ND A RCHITECTURE ┃S CHOLARS ,F ORUM253间的关系,计算宗地集约利用潜力等级。

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尺度,对于微观尺度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涉及较少。

综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 学者主要从宏观和中观尺度上对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

一些学者借鉴外国的经验和模型并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实践、提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方法。

另一部分学者将建设用地、开发区作为评价对象从中观尺度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科学合理。

还有一些学者对已用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了修证, 并综合选用其优点得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发展。

虽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评价方法很多,但学者们还需要进行对比研究和慎重考虑才能选取出合理的评价方法。

三、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比对各学者的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后发现,虽然不同学者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每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方法都各有优点和局限性,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对比 (1)方法名称:GEM(General Ecosystem Model) 原理:动态系统模型 优势:可以根据评估对象调整模型的时间跨度,同时添加删除评价因子局限性:包含影响因子较少 适用范围:确定用地指标划分(2)方法名称:PLM(Patuxent Landscape Model)原理:动态系统模型优势:除了GEM 的优势,PLM 集合了其它几个变量,其适用的土地管理和最佳管理实践的影响进行评估局限性:包含影响因子较少 适用范围:预测土地利用模式(3)方法名称:CLUE(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原理:离散,有限状态模型优势:模型的评价因子广泛,时间空间尺度大 局限性:对体制和经济方面的因子考虑有限 适用范围:预测地表覆盖物(4)方法名称:Spatial Markov model 原理:空间马尔可夫模型 优势:可随时间调整模型 局限性:模型还不完善适用范围: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5)方法名称:层次分析法原理: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 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各个指标的权数优势:通过将指标量化,更便于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局限性:若所选的要素不合理, 其含义混淆不清,或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 都会降低层次分析法的结果质量适用范围:常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6)方法名称:特尔斐法原理: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优势:由专家匿名表示意见、 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局限性:在专家选取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适用范围:常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7)方法名称: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以各因素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优势:对样本量的大小没有太高的要求、分析时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局限性:计算方法存在缺陷适用范围: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8)方法名称:主成分分析法原理: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 找出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因子, 将每个变量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 再现原始变量与公因子之间的关系优势:引入统计学相关理论, 很好地解决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权重通过贡献率的获取比较客观局限性:该方法假定各指标是多元线性相关的前提下进行, 当指标间是非线性时, 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范围:多用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情况评价(9)方法名称:BP 网络模型原理:以理想潜力为基础,由高到低多级控制,逐级修正,分值转换,计算潜力优势: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实际应用可取得较好效果局限性:每个控制部分分配多少分值具有主观性,较少考虑控制部分之间的影响程度适用范围:宗地集约利用评价(10) 方法名称: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原理:首先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在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 按照指标权重, 将各指标值加权求和, 得到土地利用集约节约综合指数优势:原理通俗易懂,操作简单,能综合反映土地整体利用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