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文明论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f2a57a45b307e87101f69680.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公元1895年是中国及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大清帝国被日本打败,古老的中国文明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下奄奄一息。
虽然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倚仗船坚炮利逼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中国人直到败于日本之手,才终于从“四千年一大梦”中惊醒。
面临“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先进中国人,开始思索中国何以衰败到此种境地,如何可以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之中。
换言之,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人大规模思考中国国家认同及其国际地位的转折点。
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在欧洲爆发这20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世界观等多方面均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彻底失效,认识到坐井观天只能将中国进一步推入深渊。
他们以“穷则变,变则通”的心态,寻找救国之道及新的国家认同。
救亡图存成为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向西方学习,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一时成为部分中国精英阶层心目中的救世良方。
他们主张“保中国,不保大清”,主张西体西用;主张放弃落伍的“朝贡”制度,建立现代外交体系;主张放弃儒家文化,彻底向西方学习,打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及“德、赛”(即民主和科学)二先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从农历到西历的转交,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的转变,从“不谈国事”到人人竞谈时务的转变。
在变革的洪流之下,执掌中国意识形态两千年之久的儒家文化似乎毫无招架之力,从秦朝开始实行的专制制度也霎时瓦解。
1912年,中国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吐故纳新和寻求与世界接轨的时代。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一战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对一战的反应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界定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本书所谓的中国“国际化”,实指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但有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及国际体系的动力及意愿,而且主动采取各种手段、方式及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多层次的接触及交流。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dea1344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9.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西方文明面临了诸多危机,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等等。
这些危机在当时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危机进行简要的描述和分析。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无疑是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导致欧洲大陆上的几乎所有国家卷入其中。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给欧洲社会、经济和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经历了极大的挫折,政治上经济上都处于困境之中。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西方文明再次陷入混乱和危机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使得整个欧洲大陆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战后,西方社会和文明面临了巨大的重建任务,需要重新建立起破裂的社会和经济秩序,重塑受损的文明和道德风貌。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着经济萧条的危机。
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得整个西方经济体系都陷入了极大的动荡之中。
失业率飙升,工业生产下降,金融体系崩溃,整个西方社会都处于困境之中。
这场经济危机对西方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西方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尽管在后来的复苏中西方文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场经济危机仍然对西方社会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的危机。
不仅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政治动荡和社会不安也贯穿了整个20世纪上半叶。
各种政治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使得整个西方社会都陷入了动荡和不确定的状态。
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东西冷战的爆发使得西方社会和文明再次陷入紧张和危机之中。
社会的不安定和政治的动荡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稳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e852564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1.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西方文明在这一时期也面临了各种各样的危机。
这些危机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民族主义、种族歧视等。
这些危机的出现不仅打击了西方文明的自信和荣耀,也对国际关系、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面临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损失,使得许多欧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遭受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使得西方文明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打击,不仅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和伤残,还导致了庞大的物质和文化破坏。
随着二战结束,西方文明也开始逐渐反思战争的代价以及对于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其次,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了经济大萧条的危机。
1929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西方文明国家的 economy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大量的业务破产、失业和社会动荡。
经济的疲软使得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可持续性产生了怀疑,也催生了许多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思潮。
第三,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还遭遇了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挑战。
尤其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欧洲范围内展开了对于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制造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这种暴力和歧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和和平共处的重视。
最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了其他的各种挑战。
比如,女性和平权的争取、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管理和组织结构体制的改革等。
这些问题都给当时的西方文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催生了许多新的社会运动和政策倡议。
总之,20世纪上半叶的危机使得西方文明面临了新的考验和挑战,但也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改革。
这些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了战争的荒谬和可怕、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种族和性别歧视的不公,也催生了新的思想和理念,推进了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
在今天,这些经历和教训更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d4a700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9.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西方国家和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这些危机进行一番简述,以便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政治危机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首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两场战争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伤痛。
战争的同时还给政治体制和国际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帝国主义体系崩溃,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国际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二、经济危机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还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国家陷入了严重的贫困和失业之中。
就连战争胜利的美国也无法幸免于难,二战后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生产率下降,通货膨胀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而欧洲各国更是遭受了严重的战争摧残,经济困难重重,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三、社会危机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社会也面临了严重的危机。
战争和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动荡,传统的社会秩序遭到了颠覆,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对当局的不满情绪持续升温。
而且,战争和经济危机使得许多家庭陷入困境,失业者和难民数量不断增加,社会问题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
四、文化危机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也遭遇了严重的文化危机。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文化因受到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冲击而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当时西方国家的文化因息息相关的技术、市场和媒体,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这些特征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文化标准的低降、社会边缘人群的增加以及文化创作的困境等等。
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文明面临危机的时期。
这些危机既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方面,又相互交织。
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西方国家还是在战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全球动荡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全球动荡](https://img.taocdn.com/s3/m/649daa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1.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全球动荡在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各国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和殖民化的进程。
然而,这场战争的爆发不仅仅是两个阵营的冲突,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动荡和变革。
本文将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1. 武器和技术的革新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证了战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
大规模的坦克、毒气、飞机和潜艇等先进武器的出现,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和毁灭性。
这些新型武器不仅加剧了战争的伤亡和破坏力,也促进了后来世界各国军事技术的发展。
2. 政治和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旧有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受到了巨大冲击和重新调整。
原有的帝国主义体系崩溃,一些殖民地和领土由战胜国重新分割,形成了新的国家和国境。
此外,对战胜国的赔款要求和战后条约,如凡尔赛条约等,导致了经济上的动荡和不稳定,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3. 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国家的人民因为被卷入战争而产生了民族主义情绪。
这场战争的影响加深了人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性,也催生了一些民族解放运动。
例如,在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开始了土耳其民族运动,最终使得土耳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4. 战争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济遭受了严重的冲击。
战争期间,各国的生产力和资源全面动员,导致了战争物价的上涨和物资短缺。
而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
同时,战争也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妇女和农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妇女权益和社会地位逐渐提升。
5. 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战争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无线电通信和化学品的应用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此外,战争彰显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毅力,为后来的科技革新提供了基础。
同时,战争的残酷现实也促使了文化和艺术的反思与创作,一些战争文学和艺术作品出现,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和破坏。
就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和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争不仅是国家间的对抗和冲突,更是一场全球性的动荡和变革。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53a467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6.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1. 引言1.1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背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各国和美国经济遭受重创,许多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政治上也出现了许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例如德国纳粹党的崛起和苏联共产党的执政。
在社会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社会阶级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和矛盾激化。
文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思潮和运动,挑战传统的价值观和规范。
在环境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和污染,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对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接下来的将分别探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危机,以更全面地了解西方文明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2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着诸多危机,这些危机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西方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全球经济大萧条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使得西方文明陷入了深重的危机之中。
在政治方面,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冷战时期的对抗中。
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紧张,军事冲突频发,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经济方面的危机则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大萧条期间,西方国家面临着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社会分裂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以及民众对政府权威的不信任等方面,使得整个西方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动荡和困难。
文化危机则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受到挑战,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垃圾污染环境,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环境危机成为当时西方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8cfbaa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9.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近代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西方文明面临重大危机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危机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影响深远,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是政治方面的危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战争给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战后的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导致了一系列政治危机,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相继兴起。
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在这个时期迅速崛起,成为了对西方政治体系的挑战。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给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的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的爆发使得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长期的政治危机之中。
其次是经济方面的危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危机,从大萧条到战后的经济调整,再到冷战时期的经济对抗,西方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大萧条时期,西方经济遭受了严重的衰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动荡,给西方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而战后的经济调整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问题,给西方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冷战时期,西方经济面临着战后重建和冷战对抗的双重压力,经济危机时有发生,使得西方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文化方面的危机也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时期,西方文明经历了一系列文化冲突和文化革新,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不断在文化传统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求平衡。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了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运动相继兴起,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产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全球化和移民的加剧,西方社会和文化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也给传统文化和文化认同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意识形态方面的危机也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时期,西方世界经历了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重大变革,从自由主义到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再到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抗。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4a0417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a.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文明历史上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其面临的危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将简要描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一些重大危机,并对这些危机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是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导致数百万人丧生,数十年来的和平被打破,整个欧洲大陆陷入了混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加具有毁灭性,整个世界卷入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和大规模的破坏。
这两次战争不仅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还导致了西方社会的伦理和道德观念的动摇,使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爆发使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经济衰退和失业的泥沼。
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导致了大量的贫困和不安定,西方社会经济秩序遭受了重大的冲击。
这一经济危机不仅导致了社会动荡,还引发了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潮的抬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混乱和不确定性。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还面临了文化和道德危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开始受到挑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在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现实和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还面临了政治体系的严重危机。
在这一时期,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转变,或者是从民主向极权主义的倾向。
这些政治上的动荡使整个西方社会陷入了政治动荡和不稳定状态,给社会治安和民生带来了严重影响。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面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危机,给整个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些危机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的混乱和困难,还对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在这些危机之中,西方社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和重建,逐渐走向了繁荣和稳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劳伦斯的影响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劳伦斯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18d7c1af78a6529647d5382.png)
100————————————————收稿日期:2010-03-01作者简介:资云南(1975-),男,湖南耒阳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3期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Vol.31No.32010年6月(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un.2010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劳伦斯的影响资云南(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衡阳421008)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延续了四年之久,而这四年正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创作盛年。
由于作家德国出生的妻子,作家的反战立场,作家在战争期间经受过各种苦难,在生活上、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受到了战争的深刻影响。
战争期间,劳伦斯夫妇自由受限,且居无定所,因此,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战思想,而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则充满着对能够结束战争领导人类的“领袖”和“救世主”的期盼。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生活;思想;创作中图分类号:I1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34(2010)03-0100-03对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 1930)来说,1914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他的戏剧《孀居的霍尔罗伊德太太》发表,受到读者的青睐,《泰晤士报》发表长篇大论对戏剧大加赞赏。
6月28日,伦敦高等法院也正式宣判弗里达与威克利离婚。
也许是对传统信仰的背叛,劳伦斯夫妇选择了7月13日这个不“吉利”的日子作为他们的婚姻登记日,这一天劳伦斯夫妇在加辛登的公证处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正式成为夫妇。
对劳伦斯来说,生活似乎充满了阳光雨露。
然而,就在他们登记结婚后的半个月———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惨绝人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这场人类惨剧延续了四年之久,而这四年正是劳伦斯的创作盛年,由于他德国出生的妻子和他的反战立场,劳伦斯在这四年里尝尽了战争带来的苦果。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a9f55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b.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不仅仅影响了当时西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金融危机、政治动荡等一系列重大挑战,这些危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文明与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四年,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
这场战争不仅直接影响了欧洲国家,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日益艰难。
不久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更为严重和破坏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被战火蹂躏。
这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秩序,更是对整个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造成了巨大挑战,西方文明在这两次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还面临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溃是西方文明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使得大批人口失业,民众生活陷入困境。
这场危机不仅在经济上对西方国家造成了巨大打击,也在政治和社会上引起了深刻的动荡。
在这次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的金融体系,探索新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对西方文明的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还面临了严重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在这个时期,许多西方国家经历了政治革命、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苏联成立,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对西方文明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挑战。
许多西方国家也发生了政治动乱和社会动荡,例如西班牙内战、法国工人运动等,这些事件不仅在政治上对西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在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上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61cc0aeff9aef8941e0667.png)
中国近代史--一代代仁义人士救亡图存,艰苦探索的血泪史我们伟大的中国,历经三千年战乱,五千年文明,成为今天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东方之狮。
然而,历史带给我们的沉痛是不容我们忘记的,特别是从1840以来的近代史。
一.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最终在鸦片的腐蚀下崩溃,古老的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下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历经的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们加到一起,对中国重现青春活力做出了贡献。
”○1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努力。
1. 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救国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下,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维新思想,力图以此来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并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为维新运动,进而进行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由于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维新运动很快失败。
2. 农民阶级;扶清救国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从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妄图用“扶清”的方式达到“灭洋”的目的,以挽救民族危亡。
但由于处于自发状态,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又有笼统排外的性质,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
3.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救国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及维新改良和“扶清”救国的义和团运动的相继失败,革命派逐渐认清了清政府的本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命运的分水岭与教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命运的分水岭与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3bba54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a.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命运的分水岭与教训在20世纪初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为一道命运的分水岭,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命运分水岭以及从中汲取的重要教训。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命运的分水岭1.1 战争导致的社会变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战争期间,欧洲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战争的残酷和损失使得人们开始对战争的本质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对和平的渴望。
同时,战争还加速了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1.2 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构战后,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帝国崩溃,新的国家涌现,原有的势力对比重新洗牌。
例如,奥斯曼帝国的解体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国家建立和现代国际石油市场的形成。
此外,凡尔赛和约的签订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国际排斥,成为了二战爆发的导火索。
1.3 女性权益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推动了女性权益的崛起。
为了填补军队留下的空缺,许多女性开始从事传统上属于男性的工作,树立了女性独立和平等参与社会的观念。
这一时期也是女性争取选举权和平等待遇的高峰期,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的教训2.1 战争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痛的经验,我们得出的教训之一是战争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牺牲是难以弥补的,而且战后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进行重建和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因此,我们要坚决维护和平,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与冲突。
2.2 团结与联盟的重要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证明了团结与联盟的重要性。
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建立联盟,共同维护和平与稳定。
仅凭单一国家的力量很难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所以国际社会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形成有效的多边机制,以应对共同挑战。
2.3 文明与共存的理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下,我们应当推崇和弘扬文明与共存的理念。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对待,以和平共存为目标,推动全球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12d0f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9.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影响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誉为“全球战争”。
它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规模空前、范围广泛的战争,不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起因篇1.国家实力与殖民主义的竞争19世纪末,欧洲列强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实力逐渐增强。
与此同时,欧洲列强对亚洲、非洲等地的殖民地控制也随之扩大,各国之间的竞争与争夺日趋激烈。
这种实力与殖民主义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恶性循环,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2.民族主义和民族矛盾随着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兴起,一些民族群体追求自决权和民族独立,这也带来了许多民族矛盾。
例如,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和奥斯曼帝国之间存在着世仇,博斯尼亚问题就是导火索之一。
3.军备竞赛与同盟体系的形成为了应对紧张的国际形势,各国普遍加强国防建设,大举扩充军备,形成了军备竞赛的局面。
同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和安全,各国纷纷结成了一系列同盟。
这些同盟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对抗。
4.萨拉热窝事件与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德在波黑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
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线,最终引爆了全面战争的序幕。
二、影响篇1.无数生命的牺牲与庞大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员伤亡,其中包括士兵、平民以及军队后勤人员,成为人类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战争。
同时,大战也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破坏,城镇、农田、工厂等遭到毁坏,战争的后果对后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2.权力转移与帝国的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列强势力的变化。
奥斯曼帝国、俄国帝国、奥匈帝国等多个帝国解体或衰落,新的国家和政治力量崛起。
这些变化不仅导致了世界政治地图的重塑,也为后来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3.合约文书与国际组织的兴起为了制定和维护战后秩序,1919年,在凡尔赛和约等多个合约的推动下,国际联盟成立。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8a3ce98c69eae009581becf9.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作者:李云玉来源:《海外文摘·学术》2019年第09期摘要:19世纪中后期,近代西方文明逐渐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并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辉煌的成就。
然而,进入20世纪,近代西方文明却没有继续保持高姿态前进的状态,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本文认为,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危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战争、经济大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精神信仰危机。
这四个方面的危机相互联系,导致近代西方文明受到破坏与质疑。
本文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论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困境和带给后世的思考。
关键词:近代西方文明; 20世纪上半叶;危机近代西方文明19世纪是近代西方文明的“黄金时代”。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近代西方文明经过自身的快速发展后逐渐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其影响卷席到人類生活的各个地区。
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原则得到确立和扩散;经济上,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形成,世界市场也日趋完善;思想上,启蒙运动运动以来形成的以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得到传播;同时,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近代西方文明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后,以其自身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主导着世界的走向。
然而,进入20世纪,近代西方文明却没有继续保持着高姿态地前进,反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正如英国音乐家梅纽因所说的:“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①本文认为,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危机,即战争、经济大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精神信仰危机。
这四大危机使近代西方文明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并且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与批判。
1 战争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在传统社会里,战争是资源从一个政治实体转向另一个政治实体的重要途径。
一战对世界的影响---简明世界史论文
![一战对世界的影响---简明世界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926df1f61fb7360b4c655c.png)
一战对世界的影响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同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
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爆发于20世纪初期的这场世界大战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欧、亚、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开,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6500万----7000万人,军队损失3750万人,其中亡853万人,居民死亡66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l863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遍及三大洲、四大洋,84个国家约20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伤亡l亿余人,其中亡5000万人,财产损失4万亿美元。
以主要参战国德国为例,德国统治集团为了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专制统治,使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家经济生活实行全面控制。
为此专门成立了“战时工业委员会”等机构,负责政府的军事订货和生产原料的分配,以及对工业生产进行管理。
战争使整个德国经济濒临破产边缘,战时军费开支为国民总收入的40%,达1500亿马克以上。
经济生活的全面军事化造成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1918年工业生产仅为1913年的57%,民用生产为14%。
其他主要参战国国内经济状况也与德国相似,除美国和日本利用战争大发灾难财外,英国在四年的战争中付出了巨额的战争开销,耗费了近百亿英镑的战费,同时由于战火英国本国工业也蒙受巨大损失,国民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战前美国尚欠英国4亿多英镑的债务,到战争结束时,英国反欠美国8.5亿英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baf8f7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c.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和意义的战争之一。
从国家政治和经济、社会结构、技术科学、政治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都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一、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俄国等国度被摧毁,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凡尔赛体系”建立,有所谓“胜了战争输了和平”的说法,深刻反映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后果。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技术对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和谐的影响。
例如,飞行器的发明完全改变了战争的本质,投资飞机技术的提高了工业、农业、科学技能与旅游业等领域的支出。
二、社会结构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变。
在二十世纪初的欧洲,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劳动力、工人阶层最为贫困、最需要改革。
战争加速了坦诺森姆斯社会进步与社会民主化的节奏,破除了很多观念上的模糊性。
尤其是在英国,十余年后便有了社会党及工党在政坛中崭露头角的参选者。
战前的保守主义逐渐衰落,成为了胡佛政府的福利体系的基础。
法国策略师马克斯・韦伯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而导致了更广泛的社会民主化和权利扩大的推进。
在社会和文化历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印记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记更为深远。
三、技术科学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科学技术在创新、实用程度、新颖性等方面的进步引发了广泛的兴趣和讨论。
战争将科技推向新的高度,创新推向深处。
得到的所有成就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得益者,已经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虽然科技在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从多个角度看,科技革新所造成的巨大被动性仍然存在。
在未来,我们需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思索,以便进一步推动文明的进步。
四、政治文化的影响战争的影响最终同时体现在政治文化上,长久以来带来了深远影响。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ae4e2e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b.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20世纪上半叶是现代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也是一个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西方文明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战争、经济、文化、社会,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一、战争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就是战争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整个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场灾难性的战争给西方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引起了庞大的移民潮和失业问题。
战争还导致了对殖民地的争夺和对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各国间的竞争和不信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加加剧了这种危机,战争带来的浩劫和毁灭让整个西方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阴影之中。
二、经济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经济也面临了重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贸易和金融上的竞争。
一战和二战后重建时期的经济崛起让西方经济发展成为主导性的市场经济,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就业问题、贫富分化等问题。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国家逐渐从工业化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这一时期也面临着世界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贫富分化等问题。
三、文化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还面临着文化危机。
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一直是其突出的特点,但这种多元和包容也带来了文化的分裂和冲突。
城市化、移民和异化等社会变化也使得西方文化日益多元化,许多人对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开始产生怀疑和否定。
一些文化运动和思潮,如追求自由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等,带来了新的文化理念和艺术形式,但也对传统文化和价值产生了挑战。
这种文化危机顶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危机20世纪上半叶,西方社会也面临着社会危机。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移民和工人阶级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要成分。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cdb1cc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8.png)
简述近代西方文明在20世纪上半叶面临的危机
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明面临了许多危机和挑战。
这些危机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西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整个欧洲陷入了动荡和破碎。
大规模的冲突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摧毁了城市和基础设施,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战后,各国陷入了政治混
乱和经济衰退,使得人民对政府和现有的制度丧失了信心。
全球大萧条也给西方文明带来了严峻的经济危机。
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全球经济陷入了衰退和大规模失业。
这导致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关
系的紧张,并且加深了社会的不稳定。
西方文明还面临了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崛起。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和
俄罗斯的斯大林等极权主义者和独裁者在20世纪的前半叶崛起,利用人们对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不满,推动了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思想,煽动了对少数族群的仇恨和歧视,进一
步破坏了西方的社会和政治稳定。
西方文明还面临着科技的挑战。
20世纪上半叶,科学和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核能、航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这些新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也带来
了新的威胁和风险,如核武器的扩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文明面临了政治动荡、经济衰退、社会不稳定、极端主义和科技挑战等诸多危机。
这些危机迫使西方国家重新审视和调整他们的价值观和制度,同时也加
速了全球化和国际合作的步伐,为后续的社会和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ef4885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收稿日期:2021-03-01基金项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课题“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20G120)。
作者简介:赵丛浩(1990-),男,山东淄博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领袖人物思想生平研究。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赵丛浩(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北京100017)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促使中国共产党成立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战前,中国知识界主要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但一战的极端残酷性和空前破坏性破除了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迷信,为先进中国人学习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一战末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加速传播,为中国革命起到了现实示范和引领作用。
同时,一战前后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放缓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引发了中国社会阶级变动和矛盾变化,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中国社会认清了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和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由此引发的五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关键词:一战;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21)04-0041-10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要从中国历史的发展着眼,又要具备国际视野。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世界历史和革命进程息息相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1914年爆发,至1918年结束,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虽然中国参战时间较晚,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但一战的爆发、持续、结束及战后安排,深刻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潮和阶级变动,促使中国人民真正觉醒并选择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大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一战的极端残酷性和空前破坏性,破除了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迷信一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惊人的残酷性和破坏力大大出乎战前人们的意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fccbd76027d3240c8447efc1.png)
返回
3、疯狂的扩军备战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①德奥同盟 ⑴三国同盟 ②德意同盟 ③三国同盟 1882年 ①法俄同盟形成 时间: 影响: ⑵三国协约 (担心德国过分强大,威胁俄国;俄奥角逐巴
尔干,德支持奥;俄国需要法国大量贷款。)
②英法、英俄协约签订 时间: 影响: 4、思想: 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社会达尔 文主义思潮的泛滥。 5、目的: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6、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下页
材料一: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
1880 沙俄 79.1 1890 67.7 1900 116.2 1910 128.5 1914 135.2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匈 日本
53.4
42.6 36.7 24.6 7.1
54.2
50.4 42 34.6 28.4 8.4
71.5
52.4 62.4 38.5 25.5 23.4
76.9
69.4 57.1 42.5 32.2 27.1
91
89.1 53.2 44.4 34.5 30.6
意大利 21.6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英
1904
1907
德 法
1879 1892 1882
1882
俄 奥
返回
意
巴 尔 干 地 区
返回
(1)法德矛盾
铁血宰相俾斯麦
返回
二、经过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德、奥匈、土、保-英、法、俄、塞、比、意、美、中等
阶 段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战速 决计划破产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二阶段 (1915— 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191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间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称之为“世界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中国北洋政府等则属协约国阵营。
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损失约1,700亿美元。
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
关键词协约国同盟国凡尔赛条约
引发背景:巴尔干半岛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统治,奥斯曼帝国因为在近代化、工业化的竞争中远远落后于欧洲国家,较为先进的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理所当然在帝国主义的驱使下的对其领土的瓜分。
当时在奥、俄两大强国的支持下,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战争保加利亚(俄罗斯后台)获利最大,导致第二次战争中塞尔维亚(俄罗斯后台)、希腊(英国后台)、罗马尼亚(奥匈后台)、黑山(奥匈后台)、阿尔巴尼亚(俄罗斯后台)瓜分保加利亚,并使得世仇奥、俄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发生变化,德国实力上升,英法下降,德国想要夺取其殖民地。
另外,普法战争胜利后,普鲁士在法国巴黎宣布德意志成立,导致德法民族矛盾激化。
俄罗斯自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实际上仍受到压迫,无产阶级逐步觉醒。
俄国为转移矛盾焦点,故俄国参战。
日本为了重新划定在华势力范围,对德宣战。
中国北洋政府为能在战后从德国手中收回山东权益,所以加入协约国阵营。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的支援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俄罗斯开始总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
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向法国宣战。
德国入侵立国时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
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同时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及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
8月6日,奥匈向俄国宣战。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宣战。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进行本民族解放和自卫、保加利亚对俄罗斯和塞尔维亚进行夺回领土的复仇之战,其他都是非正义的;他们的正义不能根本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但进入到21世纪初,对这种过于中国中心主义的言论有所反驳,因为这些国家只不过在维护本国利益、并没有刻意去彻底击垮某个国家,只不过其中中国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任何利益,所以才把一战夸张为不正义之战。
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来到1908年被奥地利吞并的波斯尼亚视察,一位塞尔维亚一个秘密组织成员,17岁的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导火线。
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
1914年7月23日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
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
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
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与灾难。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分裂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5)导致了三大帝国的崩塌。
延伸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
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数个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是在战争一开始保持中立,并在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三国同盟遂告瓦解。
世界大战末,美国加入协约国,同盟国最终失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同盟国方面作战的共有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时称奥斯曼帝国)4个国家。
战争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战火席卷欧、亚、
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5%。
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多万人,共有840多万人阵亡,另有2100多万人受伤。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
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
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
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入京调解。
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
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
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
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
虽然美国总统伍德
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
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
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
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4战争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经济上: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幅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
对西方各国及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削弱;十月革命;美国兴起
妇女地位的提升;军人待遇;军事理论发展;新技术发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