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实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对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2.面对面的促动性的互动;
3.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4.期望所有学生能实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实行小组加工;
6.对共同活动的成效实行评估,寻求提升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能够补充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观察、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水平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国外学者将探究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课程资源
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包括学生,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水准,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前,教材仍是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但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显在与潜在的课程资源,有着广阔的空间;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价值。
学生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人是三重存有:自然的存有、社会的存有和精神的存有。所以“学生”意味着:
他要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他
还要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他
更要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大地之间。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理念能够展开为以下命题: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于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3、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动学生的自主发展;
4、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动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教育必须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水平的形成,促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生活”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与需要、愿望,情感与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注重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有,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成全;
4、“教育与生活”这个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学生的需要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探究的需要;
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3、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4、责任承担的需要。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注重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水平,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但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实行创新思维的综合的信息水平。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理解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指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实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信息素养全美论坛》,1992年)。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水平,它是新时代的学习水平中至关重要的水平。信息加工水平主要包括: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准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作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实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够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能理解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学校
“学校”一个可能的定义就是学生能够犯错误的地方;在孩子离开了父母之后仍就能够淘气、顽皮、打闹、追逐和嬉戏的地方;是与同伴产生冲突,并能够学习解决冲突的地方;是孩子能够每天都能见到自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