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

教学组织与指导策略科学的活动内容大致归类: 1、探究认识植物 2、?关爱和研究动物 3、?体验和了解材料 4、经历探究过程、发现事物现象 5、尝试使用工具 6、感受天气变化 7、保护自己关爱环境

科学教育活动形式的把握传统教学模式:讲解演示――告知结果――反复

训练――记住结果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环境条件的创设者、提供者。一、情境创设、激情引趣一、情境创设、激情引趣

二、问题引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从孩子的好奇、好问开始,保护好她们的这种质疑,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让她们勇于探索,追求答案,走入科学殿堂的。

★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技巧是:启发幼儿观察、想象、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的

重要证。

如何设计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呢?

三、操作实践(探究问题)引导幼儿多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活动,促进智能有效发展。四、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 * 舒兰市平安镇中心校附属幼儿园胡松颖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反应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作为教师,要选择适宜的内容,科学活动内容应从幼儿生活中选择,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丰富有趣的科学内容。

因为幼儿的生活中蕴含许多有趣的科学内容。孩子们经常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事物感兴趣,愿意去探究。从幼儿身边的事物,生活的体验中选择具体、可观察的内容,使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科学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保持长久的好奇心。维果茨基说:“童年儿童早期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龄儿童按照教师的大纲学习,而学前儿童的学习是按照教师的大纲变成自己的大纲的过程而定的。”其理论指出教师的大纲要变成幼儿自己的大纲,也就是说教育目标和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水平。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和水平。这就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需求化。新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激情引趣)――问题引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操作实践(探究问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应改变自己角色的定位《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而过渡。(物――形――数)也就是说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来主动地建构初级科学概念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兴趣使幼儿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并使学习活动得以维持。没有兴趣,幼儿缺乏真正的学习动机。 4、提问要能引发幼儿找出事物的因果5、提问要能引发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提问要能引发幼儿的想象、推想 1、提问要能引发幼儿对事物的注意2、提问要能引发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能发挥幼儿无尽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能寻求多种答案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所谓启发性问题,就是设置的问题能在幼儿心目

中形成科学的疑问,产生诠释的悬念和探索的冲动。教师的提问要能引发幼儿对事物进行比较,提的问题,使幼儿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物体的相互关系方面。问题:这是什么?问题:这象什么?问题:这象什么?问题:这些象什么?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直接感知、观察、摆弄、操作物质材料中学习,在主动状态下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多种多样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是认知的、运动的、情感的、社会的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探究式学习就是要通过幼自身的活动,让幼儿在实际作、观察、体验、探索和发现中学习,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强调幼儿的积极参与,让幼儿在主动探究活动中建构知识经验。如何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幼儿的主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呢?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喜欢的、愿意学的内容,并采用充满趣味性、形象性、挑战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其次,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氛围,要创造条件启发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再次,学习成功最能使幼儿感到快乐,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促进幼儿智能的有效发展。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真知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科学认知的根本方法。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1.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

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其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2.所选择的材料是否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合的材料? 3.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重点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4.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能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新《纲要》强调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语言既是帮助幼儿理清思维的工具,又是幼儿交流分享的手段。幼儿的表达方式不是单一的,可谓是多种语言的。教师应提供机会,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多种语言表达和描述探究过程的发现和感受,教师应允许每个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如用表格、图画、语言动作、音乐、手工、拼贴等多种儿童的方式来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