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因与载体的
目的基因的克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目的基因从基因库中提取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上,为后续的基因表达、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分子克隆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DNA片段通过酶切、连接等步骤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4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dNTPs、质粒载体、目的基因DNA、LB液体培养基、LB固体培养基、IPTG、X-Gal、0.1 M MgCl2、0.1 M CaCl2等。
2. 实验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1)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5'末端带有酶切位点。
(2)PCR扩增:以目的基因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3)PCR产物回收:采用PCR产物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基因片段。
2. 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1)载体线性化: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质粒载体,获得线性化载体。
(2)连接反应:将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与线性化载体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
(3)连接产物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
3. 重组子筛选与鉴定(1)菌落培养:在含有IPTG和X-Gal的LB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转化菌,挑选白色菌落。
(2)菌落PCR鉴定:以白色菌落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检测目的基因片段是否插入载体。
(3)重组子测序:对PCR鉴定阳性的重组子进行测序,验证目的基因片段是否正确插入载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CR扩增结果:通过PCR扩增,成功获得了目的基因片段。
2. 菌落PCR鉴定结果:白色菌落PCR鉴定阳性,表明目的基因片段已插入载体。
3. 重组子测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片段正确插入载体。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目的基因,为后续的基因表达、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过程(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2) 在酶切位点之前要有一个较强的启动子,使 插入的目的基因可在该启动子的指导下高效表达。
3)选择的载体必须在连接后对基因转录和翻译过 程中的编码区读框不改变。
当载体和外源DNA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时,所形成的 DNA末端就能够彼此相匹配,可以被T4连接酶共价地连接起 来,形成重组体分子。 但是,当靶片段的末端与载体不匹配时, 必须转换其中一个或两个片段的末端形式以便使之连接。这种 末端的转换通常用以下三种方式转换:
载体DNA和目的基因DNA的连接,按DNA片 段末端性质不同,可有下述不同的连接方法:
① 粘性末端连接法 ② 平端连接法 ③ 同聚物加尾连接法 ④ 人工接头连接法
1. 同一限制酶切位点连接:
由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不同DNA片段具有完 全相同的末端。只要酶切割产生单链突出的粘性末端 和酶切位点附近的DNA序列不影响连接 .在连接酶的 作用下即可形成重组DNA分子.
人工接头(DNA寡核苷酸连杆)是人工合成 的具有一个或数个特定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和 切割序列的双股平端DNA 短序列。 由平端加 上新的酶切位点,再用限制酶切除产 生粘性 末端,而进行粘端连接。
优点:是进行DNA重组的一种既有效又实用的手 段,兼具有同聚物加尾法和粘性末端连接法的优 点,而且它可以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设计出具 有不同限制酶位点的人工接头。若在体外连接反 应中增加人工接头的浓度,还会大大提高平末端 DNA片段间的连接效率。
不会自身环化,转化率高,转化后的细菌克隆大 多数携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一些内切酶如HaeⅢ和HpaⅠ切割产生DNA的 片段没有粘性末端,而是平末端。 具有平末端的 酶切载体只能与平末端的目的基因连接。 T4DNA 连接酶可催化相同或不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的平端间的连接。 平端连接比粘性末端连接要困 难的多,其连接效率很低,约有粘性末端连接的 1%。
克隆和亚克隆-唐靖
242 g Tris, 57.1 ml 冰乙酸, 100 ml 0.5mol/L EDTA(PH 8.0)
Tis-磷酸盐和EDTA缓冲液(TPE): 10×
108 g Tris, 15.5 ml 磷酸(85%, 1.67 g/ml), 40 ml 0.5mol/L EDTA(PH 8.0)
Tis-硼酸盐和EDTA缓冲液(TBE): 5× 54 g Tris, 27.5 g 硼酸, 20 ml 0.5mol/L EDTA(PH 8.0)
DNA的构象
凝胶和电泳缓冲液中的溴化乙锭 所用的电压 琼脂糖种类 电泳缓冲液
DNA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率的影响因素
DNA分子的大小:
双链DNA分子在凝胶基质迁移的速率与其碱基对数的 常用对数成反比
琼脂糖浓度:
lg = lg’ Kr
:DNA电泳迁移率;:凝胶浓度; Kr:阻滞系数
DNA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率的影响因素
基因克隆与亚克隆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及后 续的转化过程习惯上称之为 克隆
基因的克隆与亚克隆技术基因克隆基因组cDNA人工合成
基因亚克隆
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
亚克隆技术步骤
获取目的片断
双酶切载体和目的片断
纯化回收载体和目的片断 连接载体和目的片断 转化E.Coli 鉴切
双酶切载体和目的片断
• 酶的总量不能超过反应体系的1/10体积 • 酶切buffer的选择
• 酶切PCR产物需要保护碱基,在设计引物时需要注意
• 酶切时间要适中,防止新活性产生 • 在双酶切载体时如果2个酶切位点靠得很近,必须注 意酶切顺序
切胶回收和连接
琼脂糖是D-和L-半乳糖残基通过(1-3)和(1-4)糖苷 键交替构成的线装聚合物。通常情况下琼脂糖链形成螺 旋纤维,进而再聚合成半径20~30nm的超螺旋结构。 琼脂糖凝胶可以构成一个直径从50nm到略大于200nm 的三维筛孔的通道
载体构建连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载体构建和连接技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成功连接,构建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此实验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步骤,对于后续的基因表达、蛋白质纯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理载体构建连接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PCR扩增或化学合成等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2. 载体的选择与制备:选择合适的载体,并对其进行酶切处理,制备线性化载体。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利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线性化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通过PCR、酶切分析等方法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PCR引物、dNTPs、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T4 DNA聚合酶、Klenow片段、碱性磷酸酶(CIP)、质粒提取试剂盒、DNA纯化试剂盒等。
2. 实验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等。
3. 实验材料:目的基因模板、载体质粒、感受态细胞等。
四、实验方法1. 目的基因的获取:根据目的基因的序列设计PCR引物,进行PCR扩增。
2. 载体的选择与制备:选择合适的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处理,制备线性化载体。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a. 将目的基因和线性化载体进行PCR扩增,获得双链DNA。
b. 用Klenow片段或T4 DNA聚合酶将PCR产物进行末端修复,使末端具有3'-羟基。
c. 用CIP处理线性化载体,去除5'-磷酸基团。
d. 将目的基因和线性化载体进行连接反应,加入DNA连接酶。
e. 将连接产物进行PCR扩增,验证连接成功。
4. 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a. 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
b. 在37℃恒温箱中培养过夜。
c. 挑取单菌落进行PCR扩增,验证重组质粒的存在。
d. 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确认目的基因已插入载体。
基因与载体连接方法
基因与载体连接方法及其原理基因与载体连接方法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它可以将目的基因或序列插入到合适的载体中,从而实现基因的克隆、表达或功能分析。
基因与载体连接方法主要依赖于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以及DNA片段末端的互补配对。
根据DNA片段末端的性质不同,可以有以下几种基本的连接方法:一、粘性末端连接法粘性末端连接法是最常用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方法,它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特定的序列上切割DNA,产生带有单链突出端的双链DNA片段,这些突出端称为粘性末端。
粘性末端可以与相同或相似的粘性末端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
然后,DNA连接酶可以在这些配对的粘性末端上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从而实现DNA片段的连接。
粘性末端连接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效率,因为只有相同或相似的粘性末端才能配对,而且配对后的结构较为稳定,不易被水解。
粘性末端连接法的缺点是需要选择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而且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条件和缓冲液,需要进行优化和调节。
粘性末端连接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
一般来说,选择能在目的基因两端和载体多克隆位点上切割出相同或相似粘性末端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如果没有这样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通过引物设计来在目的基因两端添加所需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然后通过PCR扩增来获取带有粘性末端的目的基因。
2. 配制酶切反应体系,并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反应。
一般来说,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有其特定的反应条件和缓冲液,需要按照说明书或厂家推荐进行操作。
如果使用两种或以上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双酶切或多酶切,需要选择能够同时满足所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反应条件和缓冲液要求的组合,或者进行分步反应,并在每次反应后纯化DNA。
3.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和回收目的基因和载体片段。
一般来说,使用1%~2%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有效地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并通过紫外光照射来观察DNA条带。
高中生物课件《目的基因获取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 模板: 23 _目_的__基__因__两__条_链___
原料:dNTP
酶:热稳定□24 __D_N_A__聚__合_酶_____(□25 ____T_aq__酶_______) 引物:人工合成的两条□26 __D__N_A__片_段______(引物 1,引物 2)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课时精练
②利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a.PCR 含义: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是一项在生物体外 □19
__复__制__特__定__D_N_A__片__段______的核酸合成技术。
□ b.PCR 原理: 20 __D_N__A_双__链__复__制__。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课时精练
c.前提条件: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21 _____核_苷__酸______序列,以便根 据这一序列合成□22 ____引__物________。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Hale Waihona Puke 课时精练d.构建过程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课时精练
e . 提 取 依 据 : 根 据 基 因 的 有 关 信 息 , 如 □17 _基_因__的__核__苷__酸_序__列_ 、 □18
__基__因__的__功_能_____、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 mRNA 以及基因 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提示:PCR 过程中,DNA 双链解开是在高温下完成的,不需要解旋酶; 由于 PCR 过程温度较高,所以需要能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课时精练
提示
典题分析 题型一 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辨析 [例 1] 下列有关获取目的基是工作量 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B.由于真核细胞的基因中含有不表达的 DNA 片段,所以一般使用人工 合成的方法获取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 C.如果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可以利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 合成 D.PCR 技术的原理是 DNA 复制,需 DNA 连接酶催化 DNA 合成
t载体与目标基因连接[说明]
一. 重组质粒的构建T质粒载体重组的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 、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
DNA连接酶有两种:T4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DNA连接酶。
两种DNA连接酶都有将两个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连在一起的功能,而且T4噬菌体DNA连接酶还有一种大肠杆菌DNA连接酶没有的特性,即能使两个平末端的双链DNA分子连接起来。
但这种连接的效率比粘性末端的连接率低,一般可通过提高T4噬菌体DNA 连接酶浓度或增加DNA浓度来提高平末端的连接效率。
T4噬菌体DNA 连接酶催化DNA 连接反应分为3 步:首先,T4 DNA 连接酶与辅因子ATP形成酶-ATP复合物;然后,酶-ATP复合物再结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切口封起来。
连接反应通常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断相连。
很多DNA聚合酶在进行PCR扩增时会在PCR产物双链DNA每条链的3’端加上一个突出的碱基A。
pUCm-T载体是一种已经线性化的载体,载体每条链的3’端带有一个突出的T。
这样,pUCm-T载体的两端就可以和PCR产物的两端进行正确的AT配对,在连接酶的催化下,就可以把PCR产物连接到pUCm-T载体中,形成含有目的片断的重组载体。
连接反应的温度在37℃时有利于连接酶的活性。
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粘末端的氢键结合是不稳定的。
因此采取折中的温度,即12-16℃,连接12-16h(过夜),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连接酶的活性,又兼顾到短暂配对结构的稳定。
二. 感受态制备原理细菌在0°C CaCl2低渗溶液中胀成球形,丢失部分膜蛋白,成为容易吸收外源DNA的感受态。
三. β-半乳糖甘酶显色反应选择法LacZ基因是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的一个基因,可以编码β—半乳糖核苷酶。
β—半乳糖核苷酶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可催化乳糖的水解.用X-Gal为底物进行染色时,呈蓝色。
基因连接转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因连接与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的实验操作步骤。
3. 熟悉转化实验的基本流程,包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涂布培养和筛选等。
4. 了解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基因连接转化实验是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克隆:通过酶切、连接等操作,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起来,构建成重组质粒。
2. 转化:将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使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表达。
3. 筛选: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
4. 鉴定:对筛选出的转化子进行鉴定,确认其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三、实验材料1. 试剂:限制性内切酶、T4连接酶、DNA连接缓冲液、DNA分子量标准、DNA聚合酶、PCR引物等。
2. 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离心机、移液器、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
3. 细胞:感受态细胞(如大肠杆菌DH5α)。
4. 基因组DNA: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DNA。
四、实验步骤1. 目的基因片段的制备: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2. 载体DNA的制备:提取载体DNA,进行酶切处理。
3. 基因连接: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
4. 转化:将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5. 涂布培养:将转化后的细胞涂布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过夜。
6. 筛选:挑选生长良好的单克隆菌落进行PCR检测。
7. 鉴定:对PCR检测阳性的菌落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CR检测结果:根据PCR检测结果,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
2. 酶切鉴定:对PCR检测阳性的菌落进行酶切,观察酶切图谱,确认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
3. 序列鉴定:对酶切鉴定阳性的菌落进行测序,与目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验证其是否正确。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基因连接与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成功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的四个步骤
利用PCR技术扩增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 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在PCR反应中,模板DNA、引物、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A聚合酶以及适宜 的缓冲液系统被置于“热循环”的反应环境中,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在DNA聚合 酶作用下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地扩增目的基因。
受体细胞的选择
01
02
03
原核细胞
适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作 为受体细胞,如大肠杆菌。
真核细胞
适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作 为受体细胞,如CHO细胞、 动物胚胎细胞、植物愈伤 组织等。
受精卵
适用于动物基因工程,直 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实现基因的长期稳定表达。
转化或转染方法
01
02
03
04
化学转化法
利用CaCl2、MgCl2等化 学试剂诱导细菌感受态 细胞的产生,吸收外源 DNA。
载体的构建过程
目的基因的获取和修饰
从供体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并进行 必要的修饰,如限制性酶切、连接等。
载体的获取和修饰
从宿主细胞中获取载体,并进行必要 的修饰,如限制性酶切、连接等。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连接,形成重 组DNA分子。
重组DNA分子的转化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并使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表达。
0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并附着特定的核苷酸 序列,并对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通常是DNA双链上的特 异序列,这种序列通常由4-6个核苷酸组成。
第六章 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的连接th
3,不规则粘性末端 , 用机械切割法制备的DNA片段,或化学合成 片段, 用机械切割法制备的 片段 片段, 的DNA片段,所产生的粘性末端,不互补. 片段 所产生的粘性末端,不互补. 一般转化为平末端进行连接. 转化为平末端进行连接 一般转化为平末端进行连接. 采用常规的直接连接. 采用常规的直接连接. 步骤: 步骤: 核酸酶处理 (1)S1核酸酶处理,使之变成平末端,或 ) 核酸酶处理,使之变成平末端, 用聚合酶补平成平末端; 用聚合酶补平成平末端; 连接酶连接平末端. (2)T4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 ) 连接酶连接平末端
一,粘性末端DNA的连接 粘性末端 的连接
1,单酶切粘性末端 , 2,双酶切粘性末端 , 3,不规则粘性末端 ,
1,单酶切粘性末端 , 仅有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产生的粘性 末端, 末端,如EcoR Ⅰ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 酶 EcoR Ⅰ
同种内切酶生产的粘性末端的连接
5' GAATTC CTTAAG GAATTC CTTAAG 5'
T4-DNA ligase
5' 5' TGATCC ACTAGG TGATCC ACTAGG GGATCA CCTAGT GGATCA CCTAGT
5' 5'
非同尾酶产生的粘性末端的连接
5' CTGCAG GACGTC GGATCC CCTAGG 5' 5' CTGCAG GACGTC GGATCC CCTAGG 5'
连接方式(基因与载体 的结构特点) 连接方式(基因与载体DNA的结构特点) 的结构特点
粘性末端DNA的连接 一,粘性末端 的连接 1,单酶切粘性末端 , 2,双酶切粘性末端 , 3,不规则粘性末端 , 平末端DNA的连接 二,平末端 的连接 1,直接连接法 , 2,同聚物加尾法 , 3,衔接物连接法 , 4,DNA接头连接法 , 接头连接法 5,PCR法引入酶切位点的连接 , 法引入酶切位点的连接
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
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常见的实验操作,它是为了将感兴趣的基因片段插入载体中,以便在细胞或生物体内进行研究和表达。
这一过程是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基础步骤之一,对于揭示基因功能、疾病研究以及生物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酶切和连接技术。
酶切是指使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将基因片段和载体进行切割,以便于它们能够形成互补的粘性末端。
连接过程中需要使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重组DNA分子。
连接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酶切:首先需要使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对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进行酶切,生成具有粘性末端的DNA片段。
2. 处理: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经过处理,以去除杂质和保持DNA稳定性。
3. 连接:在连接反应中,目的基因片段和载体通过DNA连接酶的作用,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通常是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效率。
4. 转化:将连接好的重组DNA分子引入宿主细胞中,通常通过转化的方式实现。
转化是指利用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的方法,将DNA分子引入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表达。
除了酶切和连接技术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如PCR扩增、梯度离心、化学连接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研究人员根据实验需要和经验选择最适合的连接方法。
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实验结果和研究进展。
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操作技术和试剂质量,避免出现非特异性连接或连接失败的情况。
合理设计连接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酶切位点和优化连接条件也是确保连接成功的关键。
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它为科学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揭示基因功能、探索生命奥秘。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是指将目的基因(如外源DNA序列)与载体(如质粒、病毒等)进行连接,以便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
常见的目的基因连接技术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与黏性末端连接,使用DNA连接酶连接,或利用PCR等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连接到载体上。
连接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形成复合物,通过转染等方法将复合物导入宿主细胞中,使目的基因能够被宿主细胞转录和翻译,并产生相应的蛋白表达。
这样可以实现对目的基因的研究与应用,如基因治疗、基因工程等。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原理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原理
(1)黏性未端连接:将靶基因片段和载体DNA经相同的限制酶分别切割,使它们两端产生相同的黏性未端。
然后经黏性未端碱基配对,再经DNA连接酶作用,共价连接成新的重组DNA分子;(2)平头末端连接:将平末端的DNA分子在T4DNA连接酶催化下,使DNA 分子的3'OH和5"P进行共价结合;(3)人工接头法: 是指利用人工接头加在平端DNA片段的两端,然后用相应限制酶切割人工接头以产生黏性末端,再与带相同黏性未端的载体相连;(4)同源多聚尾连接法: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催化下,在线型载体分子的两端加上单一核苷酸如dG组成的多聚尾;而在目的DNA分子的两端加上dC尾,两者混合退火,然后经DNA聚合酶I或Klenow填补裂口处缺失的核苷酸,再通过DNA连接酶修复成环状的双链DNA。
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与转化以及重组DNA的提取与酶切鉴定
实验一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与转化以及重组DNA的提取与酶切鉴定一、实验目的1.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2.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c-myc+pSV2;粘端连接)3.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筛选转化体(HB101;Amp r)4.质粒DNA的小量快速制备5.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6.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二、实验原理通过粘端连接法将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连接在一起,通过碱基配对氢键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利用连接酶发挥间断修复的功能,从而获得重组的DNA分子。
受体细胞经处理后(电击或CaCl2等处理),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外源的载体分子通过感受态细胞,并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稳定遗传的性状,该过程称为转化。
由于本实验种pSV带有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因而转化后的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平板上培养可以筛选出转化成功的受体细胞。
分离质粒DNA的步骤包括: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以及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SDS可以使细胞壁裂解,碱变性抽提质粒DNA的原理是利用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复性的差异达到分离目的,当pH>12.6时,染色体DNA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质粒DNA由于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结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
当采用pH 4.8的NaAc高盐缓冲液调节pH至中性时,质粒DNA恢复原有的构型,而染色体DNA则不能复性而缠绕形成网状结构。
通过离心可将染色体DNA及大分子RNA、蛋白质等去除。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器材恒温摇床、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台式离心机、低温离心机、涡旋振荡器、移液枪及枪头、1.5 ml离心管、制冰机、三角推棒、酒精灯、细菌培养管、电泳槽及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2.试剂1)用BamH I和Xba I处理的线状pSV质粒DNA(20 ng/ul)2)用BamH I和Xba I处理的4.8 kb c-myc DNA片段(20 ng/ul)3)已连接好c-myc目的片段的pSV重组质粒DNA(5 ng/ul)4)T4 DNA连接酶(5 U/ul)及10×连接酶缓冲液(Thermo公司)5)LB培养基以及含琼脂的LB培养基铺制的平板(含抗生素)6)0.1 mol/L CaCl2溶液7)AxyPrep质粒DNA小量试剂盒(Axygen公司产品)8)无水乙醇9)BamH I(10 ug/ul)及Xbal I(10 ug/ul)(NEB公司产品)10)10×Buffer 4(NEB公司产品)11)1×TAE(0.04 mol/L Tris-乙酸;0.001 mol/L EDTA)12)γDNA Hind III Markers(0.1 ug/ul)(Thermo公司)13)6×凝胶加样缓冲液(0.25%溴酚蓝;40%(w/v)蔗糖水溶液)14)氨苄青霉素储存液(100 mg/ml)15)CelRed核酸染料(10000×in water)(Biotium公司产品)四、实验步骤1.目的基因c-myc与pSV质粒载体的连接目的基因片段(4.8 kb),25 ng/ul 4 ul载体DNA(3.5 kb),25 ng/ul 4 ul10×buffer 1 ulT4 DNA连接酶(5 U/ul)0.5 ulddH2O 0.5 ul总体积:10 ul混匀,16℃水浴锅温浴2. 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1)取0.1 ml大肠杆菌HB101培养物,加至3 ml LB培养液中,37℃振摇约2 h,细胞长至云雾状。
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
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并提供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方式:引言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是合成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在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合成生物学中,研究人员通过将特定目的基因导入细胞中,并将其置于适当的载体中来实现对基因功能的调控。
目的基因是指被操作或引入到生物体中的具有特定功能或性状变化的基因序列,而载体则是起到携带和传递目的基因的作用。
而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的控制则是确保基因表达稳定和高效的关键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关注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的调控机制和意义。
首先,我们将介绍目的基因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其次,我们将探讨载体浓度范围的概念,包括其对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和调控方式。
最后,我们将总结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在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的意义,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可以深入了解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对基因表达的重要影响,以及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信本文对于合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讨论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对基因转导的影响。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介绍基因转导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基因转导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其在基因治疗、基因工程等领域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探究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对基因转导效率的影响,以期提高基因转导的成功率和效果。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目的基因和载体浓度范围。
在目的基因章节,我们将详细讨论目的基因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其在基因转导中的作用。
我们将阐述不同类型的目的基因,比如荧光蛋白基因、抗肿瘤基因等,并探讨它们在不同病理环境下的表达效果和机制。
(二)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P
5`
3`
3`
OH
5`
连接酶
5`
3`
3`
5`
3、逆转录酶
(一)概述 逆转录酶也称反转录酶或RNA依赖的DNA聚合酶 ( R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 ) 。 是 由 Baltimove从鼠白血病病毒(murine leukemia virus,MLV)和 Mizutan从 劳氏 肉瘤 病 毒 (Rous sarcoma virus,RSV) 中, 于 1970 年 分 别 各 自 发 现 的 , 这 两 个 小 组 论 文 同 时 在 同 一 期 Nature上,可见其意义。该酶在逆转录病毒(retro virus)生 产循环中起主宰作用。
教学内容
1.工具酶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修饰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 T4DNA聚合酶、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2.载体 ①常用的克隆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②表达载体 3.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①目的基因的制备 ②载体的选择和制备 ③DNA的体外连接 ④将外源DNA导入宿生细胞 ⑤目的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4.克隆基因的表达 ①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②克隆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基Βιβλιοθήκη 基因工程因 有 关 的
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DNA序列测定
操
转基因动物
作
克隆动物
技
基因剔除技术
术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工程
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史
1865年 G.J.Mendel的豌豆杂交试验 1944年 O.T.Avery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 1973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构建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1977年 美国南旧金山由博耶和斯旺森建立世界上第一家遗传工
第五章 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2
第五章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内容提要•基因重组克隆与亚克隆•基因重组对载体的要求与载体类型•连接前的处理•黏性末端连接•平端连接•人工接头连接•同聚寡核苷酸末端连接第一节基因重组克隆与亚克隆外源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外源基因与载体的切割与修饰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DNA体外重组)目的基因的表达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的筛选体外重组就是指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的连接。
基因重组是靠DNA连接酶将适当切割的DNA即目的基因与载体共价连接。
DNA连接酶能催化相邻或两侧的DNA上裂口核苷酸裸露的3’-羟基和5’-磷酸之间形成共价结合的磷酸二酯键,使断开的DNA裂口连接起来。
在分子克隆中中,最有用的连接酶是来自于T4噬菌体的DNA连接酶——T4连接酶,该酶需要ATP作为辅助因子。
注意:在连接之前,应结合研究目的基因的特性,来设计最终构建的重组体分子。
一、体外连接重组DNA的特点1、DNA体外连接减少了DNA分子进入宿主细胞后遭受降解的危险,增加了转化效率;2、由于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黏端在体外连接,使原来酶的识别序列在整个DNA维持完整性,有利于在重组子转化扩增以后再对外源基因的分离;3、连接时可以控制连接反应条件,有利于形成环状分子或者几个DNA片段头尾相连接的直线多联体。
基因重组克隆实质上就是DNA体外重组以及后续的转化过程。
亚克隆是指把DNA片段从某一类型载体无性繁殖到另一类型载体的过程。
例如:重组λ-噬菌体质粒亚克隆通常是将较大的克隆片段经酶切后,再将所有的小DNA片段与另一个载体连接转化的程序。
注意:进行连接反应时,要考虑载体DNA与DNA片段的比率。
例如:以自质粒载体形成环状分子,1:1。
以λ噬菌体或cos质粒为载体,形成多联体分子,二者的比例相应的就高些。
第二节基因重组对载体的要求与载体类型根据重组连接的目的,可将载体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
一、克隆载体如果所进行的重组连接暂时不考虑表达量的问题,只是为目的基因的获得或使该基因克隆、亚克隆或扩增、构建DNA文库,可以选择一般的克隆型载体。
课件2:3.2.1 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因 文
单链互补DNA
库 (
DNA聚合酶催化
如
双链cDNA片段
cDNA
与载体连接
文
导入受体菌中储存
库
)
体内全部DNA
限制酶
许多DNA片段
与运载体连接导入受体菌群体 基因组某种生物某个时期的mRNA
反转录
cDNA
与运载体连接导入受体菌群体 部分基因(cDNA)PCR技术
DNA复制
碱基互补配对
四种脱氧核苷酸
模板、能量、酶
解旋方式 DNA在高温下变性解旋
不 场所 同 点酶
结果
体外复制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大量的DNA片段
解旋酶催化
细胞内(主要在细胞核内) 解旋酶、DNA聚合酶 形成整个DNA分子
第
二
基关于因公表司达载体的构建
步
Click here to add to title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3 扩增方式: 以指数方式扩增,即__2_n_(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4 扩增过程:
4 扩增过程:
PCR扩增的计算:
(1)若开始只有一个DNA提供模板,则循环n次后获得的 子代DNA数目为 2n 个。 (2)若开始有N0个DNA提供模板,则循环n次后获得的子 代DNA数目为 N0∙2n个。
〘思考〙用DNA连接酶处理后会出现几种产物?
如何避免质粒的自我环化和目的基因反向连接的问题?
质粒
目的基因
将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获得的目的基因和质粒混合后加DNA连接酶会出现的
连接方式有:
目的基因自连
自连
目的基因
质粒自连 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
质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XOID 产品; 卡那霉素( Kan) 、 头孢霉素 ( Cef ) 、 利福平( Rif) 、 链霉素( Str ) 、 玉米 素( ZT) 、 3-吲哚乙酸( IAA) 1. 3 PCR 引物设计及合成 根据本项目前期已 经克隆的苹果 PGIP 基因序列设计 1 对引物, 分别为 PGIP 基因的上 下游特异引物, 命名 为引物 1 和引物 2 引物 1 和 2 的序列分别为 CTGGATCCATG-GAACTCAAGTTCTCC 和 TTGTCGACTTGCAGCTT-GGGAG, 下划线 部分分别为 Sal BamH 酶切位点, 引物生工 合成公司购买。 1. 4 植物材料及培养基组成 试材为番茄中蔬
多种作物上已有成功的报道 Toubart 等 分离和克隆 了编码菜豆 PGIP 的基因, Desiderio 等[14]首 次 将大豆 PGIP 基因置于烟草花叶病毒启动子的诱导 之下, 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 并对番茄 烟草和大 豆进行转化, 部分转基因番茄对镰刀菌( Fusarium) 有抗性, 苹果 PGIP 基因转基因烟草能抑制苹果真 菌Btryosphaeria obtusa 和 Diaporthe ambigua 以 及羽扇豆炭疽病原真菌 PG, 李广平等[15]将梅 的 PGIP 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 并对烟草进行 了转化 Ben-net 等[16] 成功的将对真菌具有抑制 作用的梨的PGIP 基因转入到番茄中, 并得到了高 效表达, 且使番茄对易感真菌( Botrytis cinerea) 的 抗性得到明显加强。
• • • • •
37℃振荡培养过夜, 用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 PCR 检测质粒 DNA 中有无目的基因片段插入, 以 PGIP 基因克隆载体为正对照 同时用 Sal BamH 双酶切质粒, 检查有无目的片段插入 PCR 扩增 反应条件: 94℃ 预变性 5 min; 94℃ 45 s, 58℃ 45 s, • 72℃ 90 s, 15 次循环; 94℃ 45 s, 64℃ 45 s, 72℃ 90 s, • 35 次循环; 72℃保温 10 min, 4℃保存 PCR 产物 和 • 酶切产物分别进行 1. 0% ( W/V) 琼脂糖凝胶电泳
• 1. 2. 3 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 农杆菌 EHA10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按文献[4]的 方法进行, 表达载体 导入农杆菌采用冻融法[4], 在含 Str 50 mg /L、 Rif 20mg /L、 Kan 50 mg /L 的 LB 固体培 养基上筛选阳性农杆菌克隆。 1. 2. 4 工程农杆菌鉴定 随机挑取抗性单菌 落, 分别接种在附加 Kan 50 mg /L Rif 20 mg /L Str 50mg /L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 28℃振荡 培养过夜,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转化质粒, PCR 扩增检测 PGIP 基因,PCR 反应条件同 上。
本试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苹果 PGIP 基导 入到栽培番茄中蔬四号中, 旨在通过 PG基因因在 件, 也为下一步转化其他植物奠定基础, 同时也 丰富 番茄体内的高效表达为其抑菌功能验证创造良好条 了番茄抗真菌育种的基因资源。
•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 1菌株和质粒 大肠杆菌菌株 E. coli DH5植物 中 间 载 体 质 粒 pWR306 根 癌 农 杆 菌 菌 株 EHA105 及克隆有 PGIP 基因的克隆载体质粒 pMD18T 均为本实验室保存. 1. 2 化学试剂和工具酶类 Taq DNA 聚合酶dNTP 限 制性内切酶 Sal BamH T4 DNA 连接酶 DNA 分 子 量 标 准 DL2000; DNA 片段凝胶回收试剂盒; 质粒微量 抽提试剂盒; 琼脂糖为 In-vitrogen 产品; 胰蛋白胨 酵 母提取物为 ENGLAND
四号种子无菌苗叶片及茎段, 基本培养基为 MS 培养基, 各培养基附加蔗糖 30 g /L, 琼 脂 8 g /L, pH 调至 5. 8 分化培养基为 MS + ZT 1. 0 mg /L + IAA 0. 1mg /L; 筛选培养基为 MS + ZT 1. 0 mg /L + IAA 0. 1mg /L + Kan 100 mg /L + Cef 500 mg /L; 继代培养基为 MS + ZT 1. 0 mg /L + IAA 0. 1 mg /L + Kan 50mg /L + Cef 500 mg /L; 生根培养基为 MS + IAA 0. 1mg /L + Kan 50 mg /L + Cef 300 mg /L。
• 1. 2 方法 1. 2. 1 PGIP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用 SalⅠ、 BamHⅠ分别双酶切植物表达载体 pWR306 和 PGIP 克隆载体 pMD- 18T, 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胶回收 试剂盒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和线性化的植物表达载体片 段。用 T4 DNA 连接酶 16℃ 下连接 12 h, 将目的 基因片段插入酶切回收后的植物表达载体的 SalⅠ、 BamHⅠ位点之间,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DH5α, 用含有 Kan 50 mg /L 的 LB 平板筛选抗性克隆。 1. 2. 2 重组质粒的鉴定 随机挑取抗性单菌落, 分 别接种在加有 Kan 50 mg /L 的 LB 液体培养基中,
形成一种高亲和复合物, 从而抑制病原菌 Endo- PG的活性,抑制真菌对植物细胞壁的 降解, 维持植物细胞壁的完整性; 此外, 两 者相互作用会导致大片段寡聚半乳糖的积累, 而该物质能进一步激发植物防卫系统, 引发 植物自身多种防卫反应, 增强植物抗性。 PGIP 被认为是植物先天免疫系统的成分,在 植物抗病育种中, PGIP 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之 一。PGIP- PG 相互作用已成为在分子水平上 研究植物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单位( Leucinerich repeatLRR) 介导的特异识别的一种模式 系统。因此, PGIP 基因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 以及蛋白相互作
• 1. 2. 5 PGIP 基因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 以番茄中 蔬四号无菌苗叶片及茎段为受体, 横向划伤, 背面 向上接在 MS 培养基上, 黑暗条件下预培养 2 d 之后 将叶片及茎段用 OD600 值为 0. 5 的菌液侵染 20 min,共培养 3 d 共培养完成后将叶片转移到附加 Kan100 mg /L 及 Cef 500 mg /L 的筛选培养基上, 暗培养21 d 再进行光培养, 每 14 d 换一次培养基 分 化出不定芽后, 切下转入继代培养基继续进行抗性筛 选 1. 2. 6 转基因植株的 PCR 检测 剪取抗性植株和 对照植株的叶片, 采用 CTAB 法提取植物基因组 DNA, 用 PGIP 基因特异引物进行 PCR 检测 目前, 国内外对 PGIP 基因的分离 PGIP 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以及在 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番茄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转基因和基因功能 研究的模式植物, 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体系已 经非常成熟, 同时其遗传研究也相对较为深入, 为 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平 台真菌病害在番茄上特别常见, 主要有早疫病 晚疫 病 绵疫病和灰霉病等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真 菌病的基因导入番茄, 一旦证实其对病原真菌具有 抗性, 可作为抗病育种的材料或者抗病品种加以应 用 利用 PGIP 基因转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在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组名:二大组6小组 组长:邱文霞 组员:黄瑞、赵中先、杨 士芮、王彦、王珏 时间:2012-5-10
植物细胞壁是病原真菌在侵染过程中所遇到的 第一道防线, 植物病原真菌可分泌一系列的酶 来降解植物细胞壁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 Endo-PG) 是病原真菌侵染寄主时分泌的第一 个酶,PG 对植物细胞壁的降解使其他细胞壁 降解酶对其底物的攻击变得更容易, 同时也为 真菌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糖源[6], 它可以 降解植物细胞初生壁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及其 部分甲酯化衍生物, 从而导致细胞液的外渗, 诱发植物发病[7] 然而, 植物产生 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 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s, PGIP) 能够与病原菌的 Endo- 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