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精编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丰富的生活,还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英文两种语言对动物词语的表述和内涵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展开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之间在动物词语上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著名的动物词汇“猫”(cat)在中英两国的文化内涵及表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猫被视为灵巧、狡猾和神秘的代表,被赋予了一些神话传说中的意义,如《七仙女》中的猫仙女,以及给人们带来好运的“招财猫”等。
而在英国文化中,猫通常被认为是聪明、警觉的代表,被赋予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猫”等。
由此可见,猫在中英两国文化中的内涵有所不同,而对于猫这一动物的表述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反映了中英两国在动物词语中的文化差异。
通过以上的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英两国在动物词语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述,这反映了中英两国在动物词语中的文化差异。
这种文化差异既受到语言、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要想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中英两国在动物词语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在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差异,努力理解和体会对方文化中动物词语的内涵和表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加深两国之间的文化友谊,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希望本文所述的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的探讨,能够引起我们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注和思考,增进我们对中英两国文化之间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动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不同的文化中,动物词语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道德的理解和表达。
中英文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因此在动物词语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文化内涵和语言差异两个方面来探讨中英文动物词语的特点和差异。
一、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中,动物往往与道德、品质和性格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文化中的“龙”是吉祥、权威和强大的象征,而“狗”一般被视为忠诚、忠实的代表。
在诗词歌赋中,经常出现对“鹿”、“鸟”、“鱼”等动物的描写和赞美,这些动物往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而在英国文化中,动物词语也同样承载着丰富的内涵。
“狮子”在英国文化中被视为勇敢和权威的象征,“狐狸”则常常被用来形容狡猾和机智的人。
在英国文学中,动物形象经常被用来寓意和象征,比如《动物庄园》中的动物形象就是对人类社会和政治制度的讽刺和批判。
二、语言差异在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猫”在中文中通常被视为神秘和灵性的代表,而在英语中,“猫”被用来形容温顺和安静的动物。
又如,“猪”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常常被用来形容肮脏和懒惰,而在英文中,“猪”有时被用来形容贪吃和饱满的状态。
一些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还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
“狗”在中文中还可以指代卑鄙和卑劣的人,而在英文中没有这样的用法。
而在英文中,“狐狸”的形象常常被用来形容狡猾和阴险的人,而在中文中,“狐狸”还有着美丽和聪明的寓意。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既是由于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也是两种语言和文化体系在交流和融合中产生的结果。
在今后的交流和互动中,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将有助于增进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2000字】。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地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地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地词汇极多.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地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地短语和其他成语.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地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地情感,丰富自己地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地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由于各民族地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地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地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地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地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地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地情况,即一种动物地概念意义( )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地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地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地文化内涵.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地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一)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地文化内涵差异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地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地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地象征,并以“龙地传人”而自豪.在我国几千年地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地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地象征.龙地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地.正是对“龙”精神地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地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地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地成语就特别多.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巨大地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地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地象征.龙被认为是凶残肆虐地怪物,应予消灭.《圣经》中与上帝作对地魔鬼撒旦()就被称为 . 现代英语中用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二)因地域文化不同而产生地文化内涵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地自然环境中,各属于不同地文明体系,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地地域文化.英汉两个民族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地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地文化内涵和寓意.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牛”在我国农业史上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劳作不可缺少地工具.因此,牛在我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欢迎地形象,人们对牛地情感也反映在语言上.在汉语中有很多带“牛”字地成语都富有褒义色彩,如汗牛充栋,老牛舐犊,老黄牛,孺子牛,壮实如牛等.相反英语国家地人们不以牛为“农家宝”,而只是“盘中餐”.他们眼中地牛满身缺点,如鲁莽闯祸地人狂怒凶悍胡言乱语. (约翰牛)是英国人地绰号,这个词在()地笔下第一次出现时,指地是一个名叫地英国人,此人心直口快,行为鲁莽,躁动不安,滑稽可笑.(牛犊)、(母牛)、(水牛)地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地,如比喻呆头呆脑地人比喻肥胖丑陋地人 .指哄骗某人.(三)因习俗文化不同而产生地文化内涵差异英汉民族中都有人养狗,且狗与所指称对象完全一致,但英汉民族对养狗地目地和态度很不相同.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有地人没有子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地狗能得到相当多地“优待”和“特权”.它们有吃,有穿,还有音乐家专门为之谱写“狗曲”.狗得病时可请兽医,还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来治疗.当主人外出度假时,它们还可以享受“最好地‘假期’待遇”.但在汉民族中,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实现地.而在英语中有很多带“”地褒义短语和句子.比如,“ , ”指爱屋及乌,“ ”指幸运地家伙,“ ”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 ”指有功者应受奖赏,“ ”指雪中送炭、助人于危难之中等.与西方英语国家地人相比,中国人则更在意狗地奴役性和使役性.中国人养狗地目地主要是用来看门.因而在我国,狗地地位比起英语国家地同类来说要低得多了.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认为狗是令人讨厌地东西,汉语中与狗有关地词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狼心狗肺、鼠窃狗偷、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然而,中国人与西方英语国家地人们对猫地喜好情感恰好与狗相反.中国人喜欢猫,是因为它活泼可爱,可与主人作伴消遣,而且猫还抓老鼠,颇具实用价值.因与“耄”同义,猫在中国文化中还是长寿地象征.可在西方英语国家地人们眼中,同样乖巧也能捕鼠地猫,却是整天不务正业,到处乱窜,只知道惹事生非地家伙,以下地习语生动地体现了他们眼中地这一形象. “ .”(形容地方狭窄),“ .”(形容像热锅上地蚂蚁),“ .”(指掩耳盗铃),“ .”(指泄露秘密).尤其是黑猫,更让西方人深恶痛绝.惟恐避之不及.人们用猫来比喻包藏祸心地人,如 .(她是一个邪恶地女人).(四)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不同产生文化内涵差异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差异地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地褒贬意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地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相对应地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同一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因而文化内涵不同.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常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地身边.因此,在英语中是一种表示智慧地鸟,禽兽间地争端要请它来裁决,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救.成语(象鹰一样智慧)即是一例.如果说某人往往是形容他聪明、严肃.如 .(帕特里克透过他地眼镜严肃而机智地审视着我们).在汉语中猫头鹰地形象与在英语中地形象完全不同.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常盘旋于坟场,且在深夜发出凄切地叫声,有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并有民间传说猫头鹰落在谁家树上,或谁听到猫头鹰地叫声,他家就会有人要死.这么一来,人们便把它地叫声与死亡、倒霉及厄运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谁碰上它谁就倒霉.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抖抖翅,大小有点事”;“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地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地象征,人见人怕.蝙蝠是哺乳动物,食蚊、蛾等昆虫.在西方地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地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提到蝙蝠,英语民族会联想到(吸血蝙蝠).传说夜间离开其坟墓去吸食睡觉者地血,让人恐惧和厌恶.英语成语中地一些表达法也表明了对于地坏地联想,例如(象蝙蝠一样瞎) (象蝙蝠一样疯狂)等.然而蝙蝠在汉民族中,由于它地发音和“福”字相同,因而被视为好运、幸福和健康长寿地象征.我国地传统画把蝙蝠和鹿设计在一起,构成“蝠鹿”(发音“福禄”),代表富贵荣华,保佑人们“ 有福有禄”地意思.又因为“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红蝙蝠是大吉大利地象征.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同一个动物词汇具有不同文化内涵,这正好说明并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所存在地巨大差异,体现出民族地文化个性.结论由以上阐述表明,我们对动物词汇地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词汇地表层指称意义上,应该深入理解词汇深厚地文化内涵.作为语言学习者,要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地内涵上下功夫.同样要真正理解词语地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阅读时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所以,在教学中应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而且运用多种方式——大量地阅读英文原版报刊、看英文电影、录像等,让学生处于一种英语地真实情境之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词汇地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汇在原文化中地涵义,正确运用所学到地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如地进行交际,真正达到语言教学地目地.参考文献:.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蒋磊.英语习语地文化内涵与对比[].武汉大学出版社.廖光荣.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外国语文().李悦.英汉动物词地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屠国元.翻译中地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中国翻译().张宁.英汉习语地文化差异与翻译[].中国翻译()作者简介:王丽(),女,河南鹿邑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动物是与人类共生共存的生物,它们不仅是地球上的物种,更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英文中,动物词语是非常丰富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进行探讨。
1. 中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在中文中,动物词语常常蕴含着文化内涵,反映出人们对动物的理解和情感。
中国传统文化中栩栩如生的龙被赋予了神灵般的意义,代表着权势和吉祥,因此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尊贵和神圣的象征。
中国文化中的狗是忠诚的代表,作为人类的好朋友,是受到人们喜爱和尊敬的。
还有诸如鸡、鸭、猴等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如鸡表示吉利,鸭象征着财富,猴有顽皮、聪明的形象。
这些动物词语不仅仅是对动物的称呼,更是人们对动物的理解和感情的表达。
在英文中,动物词语同样承载着文化内涵。
在英国文化中,狮子是勇敢的象征,鹰代表着自由和高贵,狐狸有着狡黠和机智的形象。
在美国文化中,鹰是国家的象征,牛代表着力量和稳健,熊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
这些动物词语反映了英美文化中对动物的理解和情感,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动物的不同形象和象征意义。
二、中英文动物词语的差异1. 不同动物的称呼中英文对同一种动物的称呼可能不同。
中文中的"狗"在英文中称为"dog",中文中的"猫"在英文中称为"cat"。
而在一些情况下,中英文对同一种动物的称呼也可以相同,比如"rabbit"就是中英两种语言中都使用的称呼。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中英文对动物的称呼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有所不同,也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
2. 动物词语的象征意义中英文中对同一种动物的象征意义可能也有所差异。
中文中的"鼠"在中国文化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常常被视为可憎的、危险的动物。
再中文中的"象"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长寿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象则被赋予了力量和稳健的象征意义。
浅谈中英动植物词汇内涵差异
浅谈中英动植物词汇内涵差异中英两种语言的动植物词汇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
理解这种差异对于正确使用这些词汇,促进跨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理解都非常有帮助。
1.文化差异导致的词汇内涵差异在动植物词汇内涵差异的原因中,文化差异是最为显著的一个。
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单词所指的事物的内涵也不同。
比如,中英两国对于兔子的认知就有所不同。
在中东地区,兔子被视为肉类的一种,而在英国,兔子被视为宠物和野生动物。
因此,中英两国对兔子这个词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就有所差异。
2.词汇特定用法导致的内涵差异中英两种语言使用动植物词汇的特定用法也造成了内涵差异。
比如,英语中使用“chicken”表示家禽和家养鸡,而中文中“鸡”一词则没有这样的明确涵义。
同样,英语中使用“tortoise”表示陆龟,而中文中“乌龟”一词则既包括陆龟也包括海龟。
3.语言习惯导致的内涵差异动植物词汇的内涵差异也与语言习惯有关。
中文语言习惯形成了一些固定搭配,而英文则常常使用单词的原始含义。
比如,中文中使用“牛肉”表示牛的肉类,而“beef”则指牛肉为菜肴的原材料。
同时,中文中使用“草莓”表示草莓这类水果,而英文中使用“strawberry”则无法表达这一含义。
4.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导致的内涵差异动植物词汇的内涵差异还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相关。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动植物词汇,因为英国的地理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导致了这样的现象。
相比之下,中国的地理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则不太一样,所以中文中的动植物词汇就没有那么多。
总之,在学习和使用中英两种语言的动植物词汇时,我们应该理解它们的内涵差异,以便于在不同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同时,加强对语言学习的培训,改善文化交流体验,是促进中英两种语言的交流和文化融合的必要途径。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摘要】中英文动物词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种差异影响着语言交流和文化理解。
本文从动物词语的重要性和研究必要性入手,探讨了东方与西方动物象征的差异、文化内涵对比、历史演变、社会影响以及语言习惯带来的差异。
结论指出,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加强文化理解与尊重,并强调动物词语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关键词】中英文动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象征、历史、社会现实、语言习惯、影响、语言交流、理解、尊重、跨文化研究。
1. 引言1.1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重要性中英文动物词语在语言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动物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形象经常被用来比喻各种情境和概念。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使用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动物词语,人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传达信息,增加沟通的效果和趣味性。
由于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掌握这些词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对不同文化间的了解和尊重。
研究和探讨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拓宽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互动。
1.2 研究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必要性研究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必要性体现在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性上。
动物词语作为语言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顺畅。
动物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行为和观念具有深远影响。
研究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上,更有助于深入挖掘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仅从表面意义理解动物词语是不够的,更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加深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体会和认识。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动物词语是语言中常用的词汇之一,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也会影响到动物词语的使用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会从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差异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狗(Dog)在中文中,狗被视为忠诚、勇敢、可靠的代表,常常用来形容忠实的朋友,称为“狗朋友”。
在英文中,狗也象征着友谊和忠诚,但也常用来形容卑贱、下贱的人或事物,例如“a dog's life”就表示一种苦不堪言的生活。
2.猫(Cat)在中文中,猫被视为独立、神秘、优雅的代表,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气质和风度,例如“猫步轻行”。
在英文中,猫则被视为人际关系中的不信任和假装,例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表示了揭露一个秘密或误点的悬念。
在中文中,龙被视为强大、神秘、威严的代表,具有与皇权、权力和尊严有关的意义。
在英文中,龙则常常被用来形容勇气、力量和竞争精神,如“slay the dragon”就表示成功地战胜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4.蛇(Snake)在中文中,蛇被视为狡猾、欺诈和有欺骗性的代表,它也象征着财富、长寿和治愈能力。
在英文中,它则常常被用来形容危险、毒害和不可控制,例如“snake in the grass”就表示一个默认的危险人物。
1.动物名称中文和英文中的动物名称往往有所不同,例如“giraffe” 在中文中称为“长颈鹿”,“panda” 在中文中称为“熊猫”,“koala” 在中文中称为“考拉”。
这些名称的区别反映了每种文化对动物的认知和文化习俗的差异。
2.动物象征意义中英文动物象征意义的差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中文中,“鱼” 象征着财富和好运,在英文中,网络流行语“catch a fish” 代表着找到到一个理想的对象。
而在西方古典文化中,“鸟” 则往往象征着精神或天空,而在中文中,“鸟” 则被视为庇佑或好运的代表。
3.动物形象中英文对动物的形象的描述也有所不同。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动物词语是每个语言中都有的一部分,它们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英文动物词语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不少差异。
通过比较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运用方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
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中英文动物词语,比如“猫”(cat)、“狗”(dog)、“猪”(pig)、“牛”(cow)、“鸟”(bird)等等。
这些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中国,猫一直被人们视为灵性和神秘的象征,而在西方,猫则常常被视为独立和神秘的动物。
同样地,狗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忠诚和勇敢的象征,而在西方,狗也常被视为人类的好朋友和忠诚的伙伴。
这些文化内涵的差异使得中英文动物词语在使用方式和语境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英文动物词语在象征意义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
比如在英语中,“狐狸”(fox)被用来形容狡诈和狡猾,而在中国文化中,“狐狸”通常被视为美丽和聪明的象征。
又“老鼠”(mouse)在英语中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而在中国文化中,“老鼠”则常常被视为幸运的动物。
这些差异的存在表明了中英文动物词语在文化象征上的差异,也说明了在语言运用中,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所处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
中英文动物词语在文学作品和俗语中的运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英语中,“狐狸”(fox)常常出现在各种寓言故事和俗语中,而在中国文化中,“狐狸”则更多地出现在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中。
又“天鹅”(swan)在英语中被视为美丽和高贵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天鹅”也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象征着高尚和优雅。
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中英文动物词语在文学作品和俗语中的运用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于学习中英文的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
中英文动物词语之间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差异。
通过比较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运用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丰富与多样。
中英动物词对比翻译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对比于翻译一、动物词文化语义不同的原因:1.传统习俗东西方传统的巨大差异导致中英文里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别。
在中国人眼里,喜鹊是吉祥鸟,它的出现预示贵客来监。
但在英语国家里却是唠叨的象征。
中文里的蝙蝠从古到今都象征福气,而英语文化中却与福无关,甚至有邪恶与憎恶之意,像“as crazy as a bat”(疯得像蝙蝠)与“have bats in thebelfry”(异想天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鹤象征长寿,所以有“鹤发童颜”与“鹤寿松龄”等。
英文中长寿的象征却是大象。
中文里凤代表吉祥幸福,也代表用来比喻少见的人才与罕见之物,如“凤毛麟角”。
英语中的凤凰则是复活与永生的代表,如“I believe that a phoenix that rises from its ashes will be even more dazzlingly beautiful.”(我始终相信浴火重生的凤凰将会更夺目。
)英汉两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
英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动物词文化意象的不同。
例如,凤凰( phoenix) ,依照Br 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的说法, 凤凰是传说中的长生鸟,在阿拉伯沙漠上生存了五六百年,临死前衔草木筑巢,在唱完一首挽歌后用翅膀扇火自焚,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出一只新凤凰。
于是,西方文化便取凤凰不死的神性,在英语中赋予其“复活”、“再生”的文化意象。
在汉语传统文化中,因凤凰的神异与美丽人们将其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赋予了它“吉祥、珍贵、美丽”的文化意象,如“龙凤呈祥”喻指婚姻的完美,“凤毛麟角”表示非常珍贵的东西,以“凤姿”来象征女性的优美等。
在一种文化中提到某些动物时往往可以联想到某特征,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联想不到任何特征。
这种例子, 举不胜举。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1.地理环境差异:由于英语和汉语所使用的地理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动物种类和对动物的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英语是以英国为母语的语言,而中国则位于亚洲,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种类不同,因此对一些动物的认知和习惯词汇就会有所差异。
2.文化传统和习俗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对动物的重视程度和称呼方式也存在差异。
以英语为例,由于历史、宗教和文化的原因,英语中对狗、牛、马等动物的词汇相对较多,而对猪、鸡等被视为普通食物的动物的词汇较少。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猪、鸡等动物在饮食和农耕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这些动物的认知和相关词汇较为丰富。
3. 宗教和意象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意象也会影响对动物的称呼和赋予的文化内涵。
例如,英语中的“lion”(狮子)在宗教和文化意象中常被认为是勇敢和权威的象征,而在汉语中,“狮子”在文化中更多的被用来指代狮子舞和娱乐表演中的形象,其象征意义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习俗、宗教和意象等因素。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动物的观念、重视程度和用途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动物内涵的不同理解和评价。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摘要】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描述动物的存在,更是反映着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本文通过比较中英文动物词语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探讨了它们背后的文化含义。
中文动物词语常常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寓意,而英文动物词语则更多地反映了西方文化的特点。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词语的差异,以及中英文动物词语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深入了解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交融,传承和发扬各自的优秀传统。
【关键词】动物词语、中英文、文化内涵、差异、共同之处、案例分析、背后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流、动物词语的重要性1. 引言1.1 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的重要性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两种语言中最基础、最常见的词汇之一。
动物作为自然界中的生物,与人类密切相关,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们生活、文化和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英文中,动物词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描述人的特征、形容物品、表达情感等等。
动物词语在语言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动物词语是人类感知世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们能够直观地表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
中文中的“老鼠”用来形容胆小、机灵的人,英文中的“fox”则指具有狡猾、精明特质的人。
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文化中会被赋予不同的特性和象征,这种文化差异也反映在动物词语的使用上。
中文中的“龙”象征着权力和尊贵,在英文中“lion”也具有力量和勇气的意义。
动物词语在中英文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词汇,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和巧妙运用动物词语也是增进理解和沟通的有效方式。
1.2 文化内涵对动物词语的影响文化内涵对动物词语的影响在中英文中都具有重要性。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英汉动物词汇的异同点:
1. 动物象征意义的不同:英汉文化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动物在两
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英语中,狮子(lion)象征着
勇猛和威严;而在中国文化中,狮子则有瑞兽之称,是吉祥和庄严的象征。
2. 动物命名的差异:英汉动物词汇的命名会因为自然环境、民族文
化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比如,在汉语中,虎叫“大虫子”,龙叫“水兽”,而在英语中,它们的命名则直接使用了“tiger”和“dragon”这两个词。
3. 动物文化带的不同:动物的文化寓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不相同。
比如,象征忠诚的动物,在中英文化中有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狗被视为
忠诚的象征;但在英文中,dog却有贬义的含义。
二、英汉动物词汇的共同点:
1.动物词汇的继承:英汉两种语言都继承了古代文化对动物象征意义
的理解。
例如,虎在两种语言中都被视为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2.动物词汇的多样性:无论是英文还是汉语,动物词汇都非常丰富多样。
除了常见的动物词汇外,还存在大量比喻性的动物词汇,用来形容人
的特征和行为。
总结起来,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一些异同。
这些差异和共同点
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历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这些异同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动物词汇,并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
差异与共通之处。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浅谈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1. 引言1.1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中英文动物词语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们对动物的观念、习俗和价值观。
这些词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气质,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对动物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在中文中,许多动物词语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比如“龙”象征着皇权和权力,表示着威严和尊贵;“虎”象征勇猛和力量,象征着英勇和武力;“狗”象征忠诚和友好,寓意着信任和忠实。
而在英文中,一些动物词语也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鹰”象征自由和勇气,代表着高贵和优雅;“猫”象征独立和神秘,具有灵巧和机敏的特质;“狐狸”象征狡猾和机智,有时代表阴险和欺骗。
通过研究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2. 正文2.1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差异中英文动物词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义和文化内涵上。
在中文中,动物词语往往具有更加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而在英文中则往往更注重字面含义。
中文中的“狐狸”常常代表狡猾和机敏,在《红楼梦》中就有“黛玉风流,贾政狐狸”的描述;而英文中的“fox”则通常只表示一种动物。
在中英文动物词语中还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在表达人的性格特点时,中文往往用动物的特征来进行比喻,如“狡猾如狐”、“聪明如狐”,而英文则更倾向于直接描述性格特点,如“clever as a fox”;在表达物体的特征时,中文往往用动物的名称来修饰,如“鹰击长空”、“虎头蛇尾”,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使用形容词,如“a bird's eye view”、“as stubborn as a mule”。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义和表达方式上,还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动物的观念和象征意义的不同理解,这也为进一步探讨中英文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和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2 动物在中英文中的象征意义动物在中英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1.神话传说:英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会影响对一些动物的理解和看法。
比如,在英国文化中,独角兽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生物,象征着纯洁和力量;而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神话中的吉祥之兽,代表着皇权和幸福。
这些神话传说会影响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态度和情感。
3.文学作品与艺术形象:在英汉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中,不同动物与
特定的文化形象紧密相连。
比如,在英国的经典小说《白鲸记》中,白鲸
被描绘成一种神秘而有力的生物;而在中国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猴子
孙悟空被塑造成了机智勇敢的形象。
这些刻画进一步塑造了人们对这些动
物的印象和认知。
总之,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体现在对动物的神话传说、象征
意义以及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的不同解读上。
这种差异反映了各自文化中
对动物的不同观念、信仰和价值体系,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动物与人类关
系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大全 动物文化差异原因
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大全动物文化差异原因精品文档,仅供参考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大全动物文化差异原因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细化和系统化,语言研究者会对语言中的词汇进行系统地分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词汇呈现其范畴属性,以达到细化研究的目的。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供大家参考。
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外在体现。
而词汇又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对词汇的含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从词汇的不同含义就可以看出不一样的民族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动物从为人类服务到成为人们的宠物,由此说明动物在人类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动物的词汇,人们逐渐把他们的一些情感与动物联系起来。
许多动物已经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某种象征意义,并体现在语言当中。
本文通过一些动物词汇的对比,探讨引起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差异;差异原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通过该民族的语言,可以了解该民族的全部文化,该语言揭示了该民族文化的一切内容。
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直接影响着该民族的语言特征。
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
因此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
在世界各国语言中,有很多以动物名词反映文化差异的。
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和社会现实,因此动物名词被烙上了不同的文化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所以动物名词除了其固有的字面意义外,还暗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英汉语中的动物词汇的比较1、dog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是卑贱的动物,常常受到人们的诅骂和鞭打,凡是与狗有关的词语里大都有贬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精编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的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极多。
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
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
(一)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
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
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
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
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
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
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
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比较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探讨语言的文化内涵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部分,而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动物词汇,这些动物词语承载的寓意反映了英汉民族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关键词:动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 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 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人常把勤劳、吃苦的人比作“老黄牛”,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家喻户晓;而英语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在阿拉伯文化中,坚韧、忠诚和力量的象征则首推骆驼。
人类有着相似的思维能力和共同的认知规律,一些动物在英汉两大民族生活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这些动物本身的固有属性和特点,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词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有着相同的比喻意义。
而另一方面,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又形成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有些动物词语蕴涵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差异,以促进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一、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共性人类本身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季节更替、气候变化以及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着种种共性,这些共性使得人类对自身以及客观世界形成共识。
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共同感受,使英汉语言中有许多基本相同的动物形象,并赋予这些动物词语共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狐狸”在英汉语言中都比喻“狡猾的人”,英语中有“as°cunning°as°a°fox”的习语表达,汉语中则说某人“像狡猾的狐狸”。
英汉动物文化内涵的异同及其原因
英汉动物文化内涵的异同及其原因[摘要] 在中西文化中同一动物有不同的含义, 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文化文化。
[关键词] 中西文化动物文化内涵[Abstract] An animal can imply different things according different culture. A little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can lead us to a full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Key Words] Culture Animals Cultural Connotation在不同的文化中,动物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动物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产物,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
探索动物的文化内涵对于加深了解以汉英两个民族为代表的中西文化以及提高交际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拟就部分动物在汉英两种语言以及社会现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喻意加以比较。
旨在从一个侧面探究中西文化的异同,并浅探其原因。
一、几种动物的文化内涵由于各个民族不同的思维定式和文化背景,同一种动物形象在不同语言中的喻义并不一定都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有时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
下面以几种动物为例: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比如:龙马精神:龙马指骏马。
比喻人像龙马一样的精神壮健。
然而在西方,龙却有截然不同的形象。
由于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dragon(龙)是传说中替魔鬼看守财宝的怪物。
在现代英语中,英语中dragon一词多与凶猛、专制力量有关;龙是邪恶和凶悍的象征“a dragon” 用以指“凶暴之徒”或“严厉透顶”的人。
有关dragon的词组大都含贬义,如: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她母亲把她看管得真够严的。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动物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内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不同,反映了各自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从动物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动物象征意义、习语及俚语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异同。
一、动物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1.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英语中的动物词汇往往有其象征性和情节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例如,狮子被视为野心勃勃和具有领袖气质的象征,狐狸则经常被用来形容狡猾和欺骗行为,而猴子则被用来表达嬉笑怒骂的情感。
动物词汇还可以表达另一种文化内涵:即文化隐喻。
例如,“兔子”在英语中既可以指小动物,又可以表示快速移动的对象,还可以表达胆怯和害羞的情感;“熊猫”虽然既是一个被保护的物种,但也可以被用来形容表情柔和、安详的样子。
2. 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汉语中的动物词汇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与英语中的有所不同。
例如,“鱼”在汉语中被赋予了多种意义,既可以表示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吃鱼),又可以表达人生哲理(求鱼),还可以表示人的智慧(鱼跃龙门)。
在汉语中,“马”是一种特别的动物,被视为战争和草原文化的象征,脍炙人口的成语“马到成功”也来源于此;而“鸟”则被赋予了纯洁和自由的象征意义,例如“一叶知秋”、“有志者极高”等成语都用到了鸟这个词。
二、动物象征意义动物词汇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有其本身的生物学意义,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反映着特定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以下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动物象征意义:1. 狮子狮子是一种充满力量和雄壮,被视为英勇和正义的象征。
在英语中,狮子被广泛用来形容领袖和强者,如“狮子王”、“狮子般的勇气”等;在汉语中,“狮子头抬得高”、“狮子大开口”、“狮子下山”等成语都用到了狮子这个动物。
2. 熊熊是一种温顺、有力和威猛的动物,被视为勇猛和坚定的象征。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 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生产的“山羊”牌闹钟质量好, 畅销国际市场。
可是在英国却无人问津,原因就在于商标用的词语上。
在中国“山羊”可代表博学之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老山羊爷爷很有学问;而goat在英语中含有“好色的不正经的男子”的文化内涵。
由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
一、同一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英国人说:“He is a fox.”中国人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
”可见英语中也常用狐狸来形容人奸诈、狡猾。
又如,as cunning as a fox(象狐狸一样狡猾)。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赋予了“狐狸”相同的文化内涵。
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还有很多。
羊(sheep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驯服、温顺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的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极多。
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
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
(一)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
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
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
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
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
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
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
龙被认为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
《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二)因地域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英汉两个民族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牛”在我国农业史上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劳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因此,牛在我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形象,人们对牛的情感也反映在语言上。
在汉语中有很多带“牛”字的成语都富有褒义色彩,如汗牛充栋,老牛舐犊,老黄牛,孺子牛,壮实如牛等。
相反英语国家的人们不以牛为“农家宝”,而只是“盘中餐”。
他们眼中的牛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 鲁莽闯祸的人;l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throw the bull胡言乱语。
John Bull(约翰牛)是英国人的绰号,这个词在John Arbuthnot(1667-1735)的笔下第一次出现时,指的是一个名叫John Bull的英国人,此人心直口快,行为鲁莽,躁动不安,滑稽可笑。
calf(牛犊)、cow(母牛)、buffalo(水牛)的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的,如calf 比喻呆头呆脑的人;cow比喻肥胖丑陋的人;to buffalo sb.指哄骗某人。
(三)因习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英汉民族中都有人养狗,且狗与dog所指称对象完全一致,但英汉民族对养狗的目的和态度很不相同。
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
有的人没有子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和“特权”。
它们有吃,有穿,还有音乐家专门为之谱写“狗曲”。
狗得病时可请兽医,还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来治疗。
当主人外出度假时,它们还可以享受“最好的…假期‟待遇”。
但在汉民族中,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实现的。
而在英语中有很多带“dog”的褒义短语和句子。
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指爱屋及乌,“a lucky dog”指幸运的家伙,“Every dog has its day”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指有功者应受奖赏,“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指雪中送炭、助人于危难之中等。
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则更在意狗的奴役性和使役性。
中国人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看门。
因而在我国,狗的地位比起英语国家的同类来说要低得多了。
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认为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狼心狗肺、鼠窃狗偷、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然而,中国人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对猫的喜好情感恰好与狗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是因为它活泼可爱,可与主人作伴消遣,而且猫还抓老鼠,颇具实用价值。
因与“耄”同义,猫在中国文化中还是长寿的象征。
可在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眼中,同样乖巧也能捕鼠的猫,却是整天不务正业,到处乱窜,只知道惹事生非的家伙,以下的习语生动地体现了他们眼中的这一形象。
“No room to swing a cat.”(形容地方狭窄),“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形容像热锅上的蚂蚁),“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指掩耳盗铃),“The cat out of the bags.”(指泄露秘密)。
尤其是黑猫,更让西方人深恶痛绝。
惟恐避之不及。
人们用猫来比喻包藏祸心的人,如She is a cat.(她是一个邪恶的女人)。
(四)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不同产生文化内涵差异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意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
对该动物喜欢、欣赏,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
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同一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因而文化内涵不同。
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owl 常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
因此,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救。
成语as wise as an owl(象鹰一样智慧)即是一例。
如果说某人owlish往往是形容他聪明、严肃。
如Patrick peered owlishly at us through his glasses.(帕特里克透过他的眼镜严肃而机智地审视着我们)。
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与owl在英语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常盘旋于坟场,且在深夜发出凄切的叫声,有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
并有民间传说猫头鹰落在谁家树上,或谁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他家就会有人要死。
这么一来,人们便把它的叫声与死亡、倒霉及厄运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谁碰上它谁就倒霉。
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抖抖翅,大小有点事”;“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的说法。
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人见人怕。
蝙蝠bat是哺乳动物,食蚊、蛾等昆虫。
在西方的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
提到蝙蝠,英语民族会联想到vampire(吸血蝙蝠)。
传说vampire夜间离开其坟墓去吸食睡觉者的血,让人恐惧和厌恶。
英语成语中的一些表达法也表明了对于bat的坏的联想,例如as blind as a bat(象蝙蝠一样瞎);crazy as a bat(象蝙蝠一样疯狂)等。
然而蝙蝠在汉民族中,由于它的发音和“福”字相同,因而被视为好运、幸福和健康长寿的象征。
我国的传统画把蝙蝠和鹿设计在一起,构成“蝠鹿”(发音“福禄”),代表富贵荣华,保佑人们“ 有福有禄”的意思。
又因为“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红蝙蝠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同一个动物词汇具有不同文化内涵,这正好说明并反映了英汉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体现出民族的文化个性。
结论由以上阐述表明,我们对动物词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词汇的表层指称意义上,应该深入理解词汇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语言学习者,要真正掌握词汇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
同样要真正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研究其文化差异,阅读时切忌望文生义。
只有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所以,在教学中应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而且运用多种方式——大量地阅读英文原版报刊、看英文电影、录像等,让学生处于一种英语的真实情境之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汇在原文化中的涵义,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如地进行交际,真正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4.蒋磊.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与对比[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5.廖光荣.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文,2000(5)6.李悦.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比较及其翻译[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屠国元.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与补偿[J].中国翻译,1996(2)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3)作者简介:王丽(1972-),女,河南鹿邑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