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平曲线超高及设置要求

平曲线超高及设置要求

平曲线超高的 设置要求
公路测设技术
➢ 圆曲线上全超高横坡度的确定:
• 超高横坡度:将圆曲线部分的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坡。
• 全超高:圆曲线起点至圆曲线终点的曲线段超高横坡度值保持定值。
• 圆曲线超高横坡度应按公路等级、计算行车速度、圆曲线半径、路面类型、自
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 超高横坡度值的计算: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曲线超高的 设置要求
公路测设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曲线超高的 设置要求
公路测设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测设技术
谢 谢!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曲线超高的 设置要求
公路测设技术
➢ 圆曲线上的超高横坡度的最大值
为了保证慢车特别是停在弯道上的车辆,不产生向内侧滑移现象,超高横坡度不
能太大。
➢ 我国《规范》限制了各级公路圆曲线最大全超高值,如下表。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曲线超高的 设置要求
公路测设技术
平曲线超高的概念 ➢ 设置超高横坡度后,汽车在
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得一个 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 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少横向 力,保证汽车能安全、稳定、 舒适和满足计算行车速度来 通过曲线。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公路测设技术
公路测设技术
2 平曲线超高的设置要求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接近城镇且混合交通量较大的路段,车速受到
限制时,其最大超高值可按下表执行。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平曲线超高的 设置要求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主要交通工具,对公路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是公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影响到公路的行车安全和交通效率。

在工程实际中,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的运用进行讨论。

公路平曲线超高是指在公路设计中,为使曲线行驶的车辆不发生俯仰振动,避免车辆离心作用对车辆及乘客造成危害,采取一定的设计措施,使曲线内侧的相对高度超过曲线外侧的绝对高度,以减小车辆与曲线发生的相对高度差。

合理的超高设计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降低车辆与路面之间的疲劳载荷,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工程实际中,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的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考虑曲线半径和设计速度:在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曲线半径和设计速度,以保证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行驶。

一般来说,曲线半径越小,车辆的超高相对高度差越大,需要更大的超高来保证车辆的稳定行驶。

2.采用合理的超高形式:公路平曲线超高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例如采用台阶形超高、抛物线形超高或缓变超高等形式。

合理的超高形式能够提高车辆与曲线之间的过渡效果,减小车辆的冲击和震动。

3.确定超高尺寸和变化率:公路平曲线超高设计需要确定超高尺寸和变化率,以保证车辆在曲线上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超高尺寸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出,而超高变化率则需要根据曲线半径和车速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4.结合地形和环境要求:在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中,需要结合地形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超高位置和路基剖面设计。

例如在山区道路设计中,考虑到地势陡峭,需要采取较大的超高,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的运用可以提高公路的行车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曲线半径、设计速度、超高形式、超高尺寸和变化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道路超高问题.

道路超高问题.

(二)超高值的计算

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超高横坡度 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 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最小超高:等于路面拱度。 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
V2 ih 127R
三、超高过渡方式: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第五节 道路平曲线上的超高设计
(一)超高及其作用 定义: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可用 横向力系数μ 表示; V2 向力的方法: 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 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 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 (成本低、效果好) 设置超高后 : V2 ih 127R
H
bih bih Lc i2 p

i2
p—超高渐变率
iz
b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i H b(i1 ih ) 2

Lc
2Lc
ih
H
b(i1 ih ) Lc 2i2 b(i1 ih ) Lc 2p
i2
iz
b
3. 《规范》推荐公式:
超高缓和段长度Lc计算:



《规范》规定: (1)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 Lc = Ls (2)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的过渡亦可设在回旋线的某 一区段范围之内,则Lc<Ls。 按p1=0.3%计算Lc: x0 330iG B
x0 iG Lc ih

公路平曲线设计中的超高设计

公路平曲线设计中的超高设计

公路平曲线设计中的超高设计作者:王敬一刘亚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6期摘要:本文结合商丘市内连接飞机场的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对公路超高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着重分析了超高值、超高缓和段长度及计算参数等的确定方法,阐明了设计计算的过程。

关键词:超高超高渐变率超高缓和段在弯道上,当车辆行驶在双向横坡的车道外侧时,车重的水平分力将增大车辆的横向侧滑力,所以当采用的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将曲线段上的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以全部或部分抵消车辆所受的离心力,这就是路面超高。

超高的设计包括超高值的确定、超高过渡方式、缓和段的长度及超高渐变率的取值等关键问题。

本文将结合商丘市内一连接飞机场的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对超高设计计算中的一些具体环节进行说明。

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旧路改造工程,原有道路为县乡道路,为三、四级公路,路基宽度10,路面宽度7m,改建后其技术标准为双向单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80m/h,路基宽度15m,路面宽度12m,路拱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无中央分隔带。

由于需要,需在处设置超高,超高值确定为4%,圆曲线半径为800m。

2 超高值的确定本项目路线按照二级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为80Km/h,路线设计时采用的圆曲线半径为800m,小于规范规定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2500m,因此在此段需要设置超高。

需要采用的超高值按照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计算行车速度(Km/h),本文采用设计车速80Km/h;——圆曲线半径(m),本文采用800m;——横向力系数公式中的和都好确定,就不再做赘述。

这里主要讲一下横向力系数μ的取值。

影响μ取值的因素比较多,不同教材上对其取值的计算方法也有多种,不尽相同。

本文兼顾计算的方便性和结果与规范的一致性,决定利用规范给出的三组特征半径和μ的对应值进行拟合,得到任意半径值下的μ的计算公式。

公路平曲线超高运用研究

公路平曲线超高运用研究

公路平曲线超高运用研究
孙玉廷;纪为祥
【期刊名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6)004
【摘要】从理论上对平曲线超高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半径的超高取值进行安全性评价,提出超高事故多发段的处理对策及常用组合曲线的超高过渡处理办法.
【总页数】4页(P97-99,104)
【作者】孙玉廷;纪为祥
【作者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34
【相关文献】
1.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 [J], 邵毅明;谭丹萍;束海波;徐进
2.超高速公路安全平曲线半径研究 [J], 赵酉超;毛红日;刘江东
3.高速公路小半径平曲线超高可靠性设计 [J], 张航;张肖磊;吕能超
4.公路平曲线超高设计技术 [J], 赵剑锋; 张田
5.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高速公路平曲线超高设计研究 [J], 张文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曲线超高》课件

《平曲线超高》课件

道路养护中平曲线超高的处理措施
合理设计超高
在道路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平 曲线超高的合理性,确保车辆行
驶稳定,降低交通事故风险。
定期检测与维护
对已建成的道路,应定期检测平 曲线超高的设置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问题,确保行车安全。
更新与改造
对于不合理的超高设置,应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与改造,以提 高道路养护效果和行车安全性。
平曲线超高对道路养护的影响
增加道路养护难度
不合理的超高设计可能增 加道路养护的难度,需要 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维护 。
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不合理的超高设置可能导 致车辆行驶不稳定,加速 路面磨损,降低道路使用 寿命。
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超高设计不合理可能增加 交通事故风险,给道路养 护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和 挑战。
超高横坡度一般采用折线形或 三次抛物线形,以适应车辆行 驶方向的变化。
平曲线超高的作用
增加道路安全性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通过设置合理的超高横坡度,可以减 少车辆在曲线路段上的侧滑和侧翻风 险,提高道路安全性。
通过设置超高横坡度,可以降低交通 事故的发生率,保障道路交通的顺畅 和安全。
提高道路行驶舒适性
平曲线超高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指导道路设计
01
在道路设计阶段,平曲线超高值应根据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等
因素进行确定,为后续的道路建设提供依据。
规范驾驶行为
02
通过合理设置平曲线超高,可以规范驾驶者的行为,使其在行
驶过程中更加谨慎和规范。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03
在某些情况下,适当调整平曲线超高值可以改善道路通行效率
05
平曲线超高与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中平曲线超高的考虑

《平曲线超高》课件

《平曲线超高》课件

平曲线超高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平曲线超高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未来,该技术将 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以提高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突破
未来平曲线超高技术将突破传统的机械控制模式,采用更加智能的控制算法, 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以实现更加精准和快速的控制效果。
超高设计需根据弯道的半径、设计车速以及路面的摩擦系数等参数进行计算,同时 要考虑排水需求,避免积水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超高横坡的施做方式主要有三种:绕内、绕外和折中,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在铁路工程中,平曲线超高主要应用于铁轨的弯道部分,目的是平衡列 车在转弯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防止列车脱轨。
超高设计需根据列车的速度、转向架的偏心距以及弯道的半径等参数进 行计算,同时要确保超高值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铁路工程中,超高值的设置通常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方式来 实现,以提高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平曲线超高主要应 用于有弯道的路段,以减少车辆在转弯 过程中对路面的磨损和破坏,同时提高
计算步骤
确定设计速度和曲线 半径
使用公式计算超高值
确定行车舒适条件下 的横向力系数
计算实例
01
设计速度为80km/h,曲线半径为 600m,横向力系数为0.15
02
超高值 = (80-0.15) / 600 = 0.1375m = 137.5mm
03
平曲线超高与交通 安全
平曲线超高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平曲线超高是通过调整道路横断面的坡度,使车辆在行驶过 程中产生一个向心加速度,以抵消离心力,提高车辆行驶的 稳定性。

【高速公路】第四章 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

【高速公路】第四章 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

~ 360 ~ 105 <360 ~ 230 <230 ~ 150 <150 ~ 90 <90 ~ 60 <105 ~ 70 <70 ~ 55 <55 40 <40 ~ 30 <30 ~ 20 <20 ~ 15
3
~ 2160 ~ 1290 ~ 1220 ~ 1050 <2160 <1290 <1220 ~ 950 <950 ~ 770 <770 ~ 650 <650 ~ 560 <560 ~ 500 <500 ~ 440 <440 ~ 400 <1050 ~ 760 <760 ~ 550 <550 ~ 400
(2)有中间带的公路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如图3-10 (a) 。 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间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 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采 用窄中间带的公路可选用此方式,或中间带宽度小于4.5m的可采用此种方式。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如图3-10 (b) 。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 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各种宽度不同的中间带均可选用此种方式。
B、 绕 中 线 旋 转 。 简 称 中 轴 旋 转 。 如 图 3- 8。 在 超 高 缓 和 段 之 前 , 先 将 路 肩 横 坡 逐 渐 变 为 路 拱 横 坡 , 再 以 路 中 线 为 旋 转 轴 , 使 外 侧 车 道 和 内 侧 车 道 变 为 单 向 的 横 坡 度 后 ,整 个 断 面 一 同 绕 中 线 旋 转 ,使 单 坡 横 断 面 直 至 达 到 超 高 横 坡 度 为 止 。 一 般 改 建 公 路 常 采 用 此 种 方 式 。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研究摘要:当汽车处在双向横坡弯道外侧的车道上进行行驶时,受到车辆本身的自重作用、水平分力作用、离心力作用,车体方向的运行状态整体将呈现向外侧,这极大的影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对驾驶安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所以,公路在进行弯道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道路外侧的车道进行升高处理,从而构成和内侧的车道在同一坡度内单坡的横断面,这种设计和施工方式被统称为超高设计。

简单归纳来讲,超高设计的作用只要是通过利用车辆本身自重水平分离进行离心力的抵消和消除,从而提高车辆在弯道位置行驶的安全性。

本文将以实际工程为例,简单对公路曲线超高设计原理、计算方式及其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运用1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研究正常情况下,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取值情况和横向力的系数取值有直接的联系,在计算中,如何能够综合的考虑公路超高坡和横向力的系数值,直接关系到车辆在公路弯道区域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

当汽车在公路弯道区域正常行驶时,由于车辆横向力的系数根据惯性作用发生了变化,所以车内乘客也会受到惯性作用力的影响,有所感觉。

在横向力系数的取值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专业计算保证数值合理,只有在确定其横向力的系数之后,才可以进行公路超高横坡的计算和设计,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横向力度系数进行取值,利用二次破无线进行方程的计算,才能给超高坡设计提供科学的保障。

计算关系式为:i +v =v 2/127R.关系式中,v 代表车辆行驶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i 代表超高横坡数值;R 代表平曲线的半径值,单位为米,μ 则代表横向力作用的系数,其极限值是路面和车辆轮胎中间产生的横向摩阻系数。

在关系式右侧,给出的是车辆行驶在弯道上时所产生离心力的加速度,所以只需要在关系式中带入正常行驶车辆的实际车速及圆形半径值就能得到求导值。

关系式的左侧则分别是抵抗加速度超高坡、横向力系数。

要想求得 i 值,则需要对 i 和μ 分别怎样分配进行明确。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优化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设计,是使弯道过小的半径通过设置超高而达到快速、安全、舒适、美观的目的.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回旋线过长而超高渐变率较小的弯道进行超高优化设计,从而能使行车安全平顺、利于排水、路容美观、并减少征地和节约造价.
作者:孙业香吴立人 SUN Ye-xiang WU Li-ren 作者单位:安徽省港航勘测设计院,安徽,合肥,230011 刊名:工程与建设英文刊名: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年,卷(期):2009 23(2) 分类号:U412.34 关键词:平曲线超高安全超高渐变率节约造价。

【高速公路】第四章-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解析

【高速公路】第四章-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解析

<3240 <1940 <1710 <1550 <1240 <1130 <810 <720 <1710 <1550 <810 <720 <1210 <1130 <390 <360 <780 <720 <230 <210 <390 <360 <105 <95
3
~ 2160 ~ 1290 ~ 1220 ~ 1050 ~ 830 ~ 750 ~ 570 ~ 460 ~ 1220 ~ 1050 ~ 570 ~ 460 ~ 840 ~ 750 ~ 270 ~ 230 ~ 530 ~ 460 ~ 150 ~ 130 ~ 270 ~ 230 ~ 70 ~ 60
<1620 <970 <950 <760 <620 <520 <430 <300 <950 <760 <430 <300 <630 <520 <200 <150 <390 <300 <110 <80 <200 <150 <55 <40
5
~ 1300 ~ 780 ~ 770 ~ 550 ~ 500 ~ 360 ~ 340 ~ 190 ~ 770 ~ 550 ~ 340 ~ 190 ~ 500 ~ 360 ~ 150 ~ 90 ~ 300 ~ 190 ~ 80 ~ 50 ~ 150 ~ 90 40 ~ 25
4-5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一、超高 1.定义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 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 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 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 单向横坡,称之为超高。 当汽车行驶在设有超高 的弯道上时,汽车自重 分力将抵消一部分离心 力,从而提高行车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超高的 布置如图所示。

新建公路平曲线中的超高设计

新建公路平曲线中的超高设计

摘要:汽车行驶在弯道上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超高的设计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离心力,提高公路的安全性,但是超高值的计算一直是比较抽象难懂。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新建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度的选择、超高过渡的方式、超高值的计算等环节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公路平曲线超高0引言行驶在弯道上的汽车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当离心力过大,会导致汽车产生侧移,危害很大。

减小离心力的办法有很多,如增大弯道半径,弯道减速等,但这些方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实现。

公路设计中常常将弯道外侧抬高,内侧降低形成单向横坡,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减小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这就是平曲线的超高设计。

超高的设计包括超高横坡度的确定,超高过渡方式的选择、缓和段长度的确认、全超高值和缓和段上超高值的计算等内容,本文以西宝高速太白出口连接太白山景区的二级公路其中一个弯道为例说明超高设计。

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双向单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12m,其中路面宽7.5m,两侧路肩宽各1.25m,路拱横坡度为2%,路肩横坡度为3%。

某处弯道半径为600m,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规定,该处应设置超高。

2超过横坡度的确定由于该二级公路的弯道半径为600m,规范规定的不设超过的最小半径为2500m,因此该段弯道需设置超高。

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段是固定的,查规范得:i b =4%,超高横坡度在缓和过度段上是变化的值,任意桩的超高横坡度按下面的公式计算:i bx =x L c ·ibx ———任意桩至ZH 或HZ 点的距离;L c ———超高缓和段的长度;i b ———超高横坡度。

3超高过渡方式汽车从有超高的双向横坡直线段进入设有单向横坡全超高的圆曲线上是一个突变,不能顺利行车,也不美观,所以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必须设置超高缓和段,完成从直线双向横坡逐渐过度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使汽车顺势从直线驶入圆曲线。

无中央分隔带的双向车道超高的过度方式有三种:绕内边轴旋转,绕中线旋转和绕外边轴旋转。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超高、加宽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超高、加宽

(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图2—12 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路面未加宽前的内侧边缘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外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一般新建公路多用绕内边缘线旋转方式;旧路改建工程多用绕中心线旋转方式;绕外侧边缘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

2.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值。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

三种超高过渡方式各有优缺点,中间带宽度较窄时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边缘旋转;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图2—13 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三)超高缓和段长度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下式计算:(2—23)式中:Lc —超高缓和段长度; B —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i —超高旋转轴外侧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与原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由于逐渐超高而引起外侧边缘纵坡与路线原设计纵坡的差值)。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

2017年第10期(总第烈4期)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JIAOTONGKEJINo . 10,2017(Sum No .284)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蒋立华(盐城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江苏盐城224000)摘要:针对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采用二次抛物线过渡方式进行设计,在明确计算方法、验证计算结果合乎技术标准的 基础上,分析其在具体工程中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横向力系数;设计中图分类号:U 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3383(2017)10 -0019 -021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超高横坡取值主要和横向力系数等有关,选取合理的横向力系数和超高横坡,对公路弯道行车安 全有重要作用,其中横向力系数通常用g 表示,超 高横坡通常用i 表示。

公路弯道行车,因横向力系 数不断变化,驾车人与乘车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 设计工作中,必须确保横向力系数合理,只有在明 确横向力系数的基础上才可以得到最佳的超高横 坡。

本文按照规范指出的横向力系数取值,并采用 二次抛物线进行过渡,对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实施 解算。

横向力系数存在以下关系式i+/ji = v2/m R(1)式()中:F 表示车速;表示超高横坡;R 表示公路 平曲线的半径;表示横向力系数。

式(1)右侧为弯道行车离心加速度,按照公式 代人数据即可得出;左侧为抵抗这一离心加速度的 横向力系数及超高横坡。

想要通过计算得出超高 横坡,需要知道横向力系数及超高横坡的实际分 配。

考虑到超高横坡和曲线曲率有正比例关系,最 大的超高横坡出现在曲线曲率的最大点,此时会使 半径较小的曲线有较大超高横坡,而半径较大的曲 线却有较小的超高横坡,导致横向力系数偏大,不 符合规范要求;如果公路平曲线上的车辆均按照设 计时速行驶,借助横向力对离心力进行平衡,则在 超高横坡上升至最大值以后,余下离心力会改由横 向力承担,可以解决上述情况下产生的缺陷,但在 实际情况中,车辆实际速度通常很难和设计时速完 全相同,应以通常情况下为研究对象,确保它们安 全行驶。

超高

超高
h右
iJ bJ
B
(2)起始断面:ZH (HZ)
' hc
B bJ i J iG 2
" hc hc bJ (i J iG )
h" c
iG
h' c
iG iJ
hc
bJ
B
bJ
(3)全超高断面: hc bJ i J ( B bJ )ih
B b J i J ih 2 " hc bJ i J (bJ b)ih
第五节 平曲线上的超高设计
(一)超高及其作用 定义: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可用 横向力系数μ 表示; V2 i 127R

减小横向力的方法: 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 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 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 (成本低、效果好) 设置超高后 : V2 ih 127R

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视车道数按上式计算之值 乘以下列系数: 从旋转轴到行车带边缘的距离 系数 2车道 1.5 3车道 2.0

(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 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全超高阶段
双坡阶段
旋转阶段
ZH
HY
提肩
(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 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2)绕路面中线旋转
(六)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 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栏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六)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平曲线超高》PPT课件_OK

《平曲线超高》PPT课件_OK
5
6
2. 超高过渡方式: (1)无中间带公路 ①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新建工程宜采用此种方式。 ②绕路中线旋转:改建工程可采用此种方式。 ③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路基外缘标高受限制或路容美观有特殊要求时 可采用此种方式。
7
2. 超高过渡方式: (2)有中间带公路
①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4.5m的公路可采用。 ②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公路均可采用。 ③分别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路线设计高程
iJ h肩
bJ
路肩宽度
(土路肩)
B
路面宽度
bJ
15
②起始断面:ZH (HZ)
hc'
bJ iJ
B 2
iG
hc hc" bJ ( iJ iG )
新《规范》
hc'
bJ iJ
B 2
iG
hc hc" 0
h "c bJ
h c'
iG
iG
B
iJ h c
bJ
16
③全超高断面:
新《规范》公式
hc bJ iJ ( B bJ )ib
双坡阶段
旋转阶段
全超高阶段
ZH
HY
13
4. 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超高形成过程: (三个阶段) •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 绕路面中线旋转
(2)路线设计高程
➢ 双坡阶段 ➢ 旋转阶段 ➢ 全超高阶段
新建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 边缘高程;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外边缘高程;设置超高、加宽地 段为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设计高程;
1.5

高速公路超高横坡设计

高速公路超高横坡设计

高速公路超高横坡设计
何文浩;杜娟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超高横坡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曲线上设置超高,使运行车辆形成向心力,有助于车辆转弯,增加安全性,提高行车的舒适度。

超高的设置还能改善路面排水,也有助于减小车辆雨天行驶产生漂滑的危险。

文中结合路线设计规范,介绍高速公路设计中超高设计的要点,并对常见的超高设计方法进行比较。

【总页数】2页(P307-308)
【作者】何文浩;杜娟
【作者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武汉中咨路桥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2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12
【相关文献】
1.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 [J], 毛爱民
2.试论超高缓和段桥梁设计中的横坡处理 [J], 倪兴旺;廖尚茂;于亮;杜新;曾凡根
3.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 [J], 蒋立华
4.有中间带公路缓和曲线上超高横坡设计的探讨 [J], 高声伟;王俊杰;周巍
5.浅析整幅桥在超高段的横坡设置 [J], 黄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0T13:46:18.3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作者:张欢欢
[导读] 本文将以实际工程为例,简单对公路曲线超高设计原理、计算方式及其运用进行研究。

永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当汽车处在双向横坡弯道外侧的车道上进行行驶时,受到车辆本身的自重作用、水平分力作用、离心力作用,车体方向的运行状态整体将呈现向外侧,这极大的影响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横向稳定性,对驾驶安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所以,公路在进行弯道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道路外侧的车道进行升高处理,从而构成和内侧的车道在同一坡度内单坡的横断面,这种设计和施工方式被统称为超高设计。

简单归纳来讲,超高设计的作用只要是通过利用车辆本身自重水平分离进行离心力的抵消和消除,从而提高车辆在弯道位置行驶的安全性。

本文将以实际工程为例,简单对公路曲线超高设计原理、计算方式及其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运用
1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研究
正常情况下,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取值情况和横向力的系数取值有直接的联系,在计算中,如何能够综合的考虑公路超高坡和横向力的系数值,直接关系到车辆在公路弯道区域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

当汽车在公路弯道区域正常行驶时,由于车辆横向力的系数根据惯性作用发生了变化,所以车内乘客也会受到惯性作用力的影响,有所感觉。

在横向力系数的取值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专业计算保证数值合理,只有在确定其横向力的系数之后,才可以进行公路超高横坡的计算和设计,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横向力度系数进行取值,利用二次破无线进行方程的计算,才能给超高坡设计提供科学的保障。

计算关系式为:
i +v =v 2/127R.关系式中,v 代表车辆行驶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i 代表超高横坡数值;R 代表平曲线的半径值,单位为米,μ 则代表横向力作用的系数,其极限值是路面和车辆轮胎中间产生的横向摩阻系数。

在关系式右侧,给出的是车辆行驶在弯道上时所产生离心力的加速度,所以只需要在关系式中带入正常行驶车辆的实际车速及圆形半径值就能得到求导值。

关系式的左侧则分别是抵抗加速度超高坡、横向力系数。

要想求得 i 值,则需要对 i 和 μ 分别怎样分配进行明确。

在计算前需要考虑到,公路超高坡取值和曲线的取率应该成正比递增,当平曲线的曲率达到最大值,也就是平曲线半径最小的情况下,超高横坡的数值应该达到最大,按照这一设定进行取值,将会导致小半径的曲线超高坡度过大的情况,大半径曲线的超高横坡则会出现过小,导致横向力系数超过可承受范围的问题。

如果设定平曲线上的车辆是按照设定速度进行行驶的,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会全部由横向力进行平衡,当超高横坡到达最大值后,其所增加离心力则由 μ 承担,从而克服之前取值造成的缺点。

但由于车辆的行驶速度无法严格按照设定执行,按照大多数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计算的话,就必须使设计具备良好的行驶条件。

如图 1 所示,其中③是通过对②进行改进进而得到的数值,其中存在不同的是②为预定设计速度,③则是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

④则为①与②连接曲线数值,如果平曲线的曲率很小,就可以按照图一中③所设定的方式进行取值,根据适中的超高横坡来抵消一定的横向力作用,但随着曲率的不断增加,则需要按照最大超高值的方式进行超高设定,从而可以达到克服上述取值的几种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2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运用研究
以某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设计情况为例,工程建设时设定的速度为六十千米每小时,其中最小的平曲线半径设定为六百五十米,在一般情况下路段大陆横坡设定为百分之二左右,公路的前后纵坡的坡度则设定为百分之二之内,超高值应为百分之八,在此条公路上,中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设定为八十千米每小时,则最大横向力的系数应为 0.1,已知条件确定后,对该公路的超高横坡进行计算和设计。

从以上已给条件计算可以得出,超高横坡的坡度应为百分之六点七,横向力系数为 0.036。

在此公路上行驶的大型车辆速度取值为八十五千米每小时,如果设定超高值为百分之八,言曲县的极限值最小半径是三百一十六米,最大横向力的系数不做改变,则此时能够带入方程式进行计算,结果为超高坡度百分之四点四,横向力系数值为 0.01。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由于在行驶过程中,大型车辆和中小型车辆的速度并不相同,所以应对应的超高坡度也存在区别,如果将超高坡的取值设定为百分之七,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横向力的系数是 -0.02,在这种情况下,大型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分力将会大于其产生的离心力,如果将车辆速度设定为四十公里每小时,横向力的系数则为 -0.06,通过对相应数值进行分析,在此种情况下,大型车若在雨雪天气行驶,在转弯处受到向心力影响,将会出现很高的侧滑危险。

为了能够保证大型车辆能够安全行驶,就需要合理的降低超高横坡数值。

如果将超高横坡数值设定为百分之四,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横向力系数为
0.06,此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但和工程设计中设定速度为一百公里每小时下,载七百米圆曲线内最小半径所对应的横向力保持相同系数,这就说明百分之四的超高横坡取值过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都会受到影响。

经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出结论,该条公路的平曲线超高横坡数值应设定为百分之五,在这一数值范围内,高横坡范围内车辆速度保持在八十公里每小时到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时范围内时,所对应的横向力系数分别为 0.02 和 0.05,此时系数为相对安全值,能够更好的保障在该段路程范围内,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公路加重组合型曲线超高的处理办法研究
3.1 公路线路长直线和平曲线相接
在这种路线组合的条件下,通常在车辆高速运行时容易发生事故,在弯道的超高值应尽量选择最大值,并且在进入弯道过程中需要设置足够长的缓和路线及曲线,如果道路没有设置超高值,在大半径范围内可以考虑将正常的路拱横坡设置为超高横坡,从而提高道路安全性。

3.2 公路同向曲线设置
在同向曲线路段中,如果直线路段长度不足,可以将直线路段的正常路拱段改设成单面坡,通过这种方式设计能够是超高过渡段更加缓和,留有足够的距离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

3.3 关于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的建议
在对公里平曲线超高横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摩阻力通常设定为趋近于 0,在这一要求下,还应对不同车速行驶车辆差异进行考虑,注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通过设定限行速度的方式提高安全性,限定速度不仅应有最高值,也应设定最低值。

参考文献:
[1]蒋立华 .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设计 [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0):19-20.
[2]李陆勋,马敏杰 . 重大件运输公路平曲线最大超高横坡分析 [J]. 林业建设,2012(06):52-53.
[3] 张建波,李炜,廖小辉,赵国城,孙丹青,舒军颖 . 平曲线超高和加宽施工验算的可视化程序设计 [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1(06):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