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并购永乐案例分析目录1. 内容概述 (2)1.1 背景说明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永乐概况 (4)2.1 公司简介 (5)2.2 发展历程 (6)3. 并购前永乐的经营情况分析 (7)3.1 财务状况分析 (8)3.2 市场占有率分析 (9)3.3 内部管理与人力资源状况 (11)4. 并购战略与决策 (13)4.1 并购理由与策略选择 (14)4.2 并购成本与效益分析 (15)5. 并购过程 (17)5.1 并购谈判与协议 (18)5.2 并购整合计划 (20)5.3 并购后的法律与行政程序 (21)6. 并购后永乐的经营状况分析 (22)6.1 财务状况对比 (24)6.2 市场变化与竞争分析 (24)6.3 并购后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 (26)7. 并购效果评估 (27)7.1 并购完成情况总结 (28)7.2 并购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29)8. 案例总结与启示 (30)8.1 主要经验教训 (32)8.2 应蕴含有的启示与建议 (33)1. 内容概述在2004年,中国家电零售市场迎来了一场重大的变革——国美电器宣布收购永乐电器,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深度整合,也开启了中国零售业并购的新篇章。
本案例详细探讨了国美与永乐之间的并购背景、过程及其后续影响。
首先,文章回顾了两家公司在并购前的发展历程及市场地位,揭示了双方合并的动因,包括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战略考量。
接着,文中深入分析了并购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如企业文化融合难题、管理团队调整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评估了此次并购对国美电器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家电零售行业格局变化的作用,同时讨论了该案例对于未来行业内其他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举措提供的启示。
通过本案例的研究,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大型零售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战略性并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1.1 背景说明行业发展趋势:家电行业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的挑战。
企业合并之国美并购永乐
企业合并之国美并购永乐目录:一、并购前公司简介1、国美简介2、永乐家电简介二、国美永乐合并过程1、国美动因2、永乐动因3目标对象分析4、时机选择5、合并方案三、并购后业绩分析四、案例总结正文:一、并购前的公司简介国美简介:国美电器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始终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得以蓬勃发展。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商业连锁前三十强排名中,国美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家电连锁第一、中国商业连锁第二,持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
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电器集团不断追求创新经营,更侧重商品定位,强调提高经营商品的档次与技术含量,并逐步加快在各大城市建设超大型旗舰卖场的步伐。
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美电器集团始终站在中国家电业发展的最前沿,全面引领家电消费潮流,向消费者展示未来家电的发展趋势。
永乐简介: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乐")创建于1996年,前身为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净资产达数十亿元的股份制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50亿元。
产品类别囊括了日常生活电器的方方面面,种类逼近5万种。
永乐的连锁经营区域辐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是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导企业之一。
国美、永乐资产状况对比另外,2005年得销售收入情况对比:国美有将近500亿元,苏宁将近400亿元,而永乐仅150亿元,难以摆脱区域性公司形象。
二、国美永乐合并过程1.国美合并动机国美的发展愿景(vision)是进军世界企业500强,全球顶尖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连锁零售企业。
为了能够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准确把握企业所处现状,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下面我们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目前国美的状况做一个系统分析:SWOT分析从SWOT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目前国美是我国家店零售企业的龙头,规模的店面总数都处于家电连锁行业的首位。
案例分析:国美并购永乐
案例分析:国美并购永乐要求:从国美和永乐两个方面分析并购的动因和效应,对于这起国内家电业最大的并购来说,如何才能在并购后实现正效应?结合国美的财务数据对并购后效应进行讨论和分析。
国美并购的动因:1•迫于竞争压力国内市场家电行业竞争激烈,且老大国美和老二苏宁势均力敌。
国外市场入侵,美国百思买集团向江苏五星电器注资获得了五星电器51%的控股权,正式抢滩中国市场。
2、增强核心能力并购后的新国美已经和家电行业的老二苏宁拉开了绝对的距离,其核心能力低成本优势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3、抢占市场份额上海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而永乐在上海的优势地位无人能及,如果国美并购永乐成功,则国美将迅速拓展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
4、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国美并购永乐属于横向并购,由于其并购的对象是同行业的永乐,并且并购的永乐还是家电行业的老三,这种并购完全可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竞争,使它们达到协同效应,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永乐并购的动因:1、较弱的竞争力由于竞争激烈,2005年以来,永乐门店每平方米销售额下降了 2.8%,毛利率也下降0.6%〜6.9%。
永乐在全国市场的管理水平、市场操纵能力是三大家电(国美、苏宁、永乐)连锁里面最差的。
2、“对赌协议”带来的压力首先,“对赌协议”几乎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净利润等于或低于 6.75亿元,永乐管理层将向外资股东转让 4 697.38万股;如果净利润不高于6亿元,永乐管理层向外资股东转让的股份最多将达到9 394.76万股(占总股本约4.1%)”。
国美并购的效应:1、经营协同效应国美和永乐的经营业态相同,供货渠道、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 而且两家公司的网络资源也有很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做大做强,实现双赢。
2、企业扩张动机国美通过并购永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做大做强企业,并应对美国电器行业最大竞争者连锁巨头百思买。
3、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益主要反映在可以给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内部融资。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和永乐电器是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两大巨头,它们之间的并购案例一直备受关注。
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商之一,而永乐电器也是中国家电零售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国美并购永乐的案例,不仅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更是中国家电零售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讨。
首先,国美并购永乐的动机是什么?从国美电器的角度来看,通过并购永乐电器,可以扩大自己在家电零售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
而对于永乐电器来说,被国美电器并购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双方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局面。
其次,国美并购永乐的影响是怎样的?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国美并购永乐可以带来更多的购物选择,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其次,对于行业内其他企业来说,国美并购永乐可能会带来市场格局的重塑,其他企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最后,对于国美和永乐两家企业来说,合并之后需要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如如何整合两家企业的文化、管理和资源,如何实现合并后的效益最大化等。
最后,国美并购永乐的前景如何?在当前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美并购永乐的前景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
双方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双方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国美并购永乐案例是中国家电零售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关乎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国美并购永乐的案例,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考,以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国美并购永乐佳案例分析
二、企业的发展态势
第
三
部
分
企业并购的原因
企业并购动机
最根本的动机都是获取利润 的最大化。
国美并购永乐的动因分析
经济因素(改进目标公司的管理,对 比销售管理费用及广告费) 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强化已有的规模 优势,上海青浦物流基器接受并购的原因
对赌协议
竞争的压力
较)
合并财报分析(商誉计量方法比
国美最终确定的商誉为30.98亿港元
采用净资产账面价值计量会计政策的影响: 优势:1.短期内增加了资产总额 2.相应的增加了权益总额,对其他竞争对手产生威慑 劣势: 1.掩盖了企业的潜在风险 2.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超额获利能力 3.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未来决策 分析: 现实选择中,若永乐的公允价值越接近于其收购价格,并购 后商誉的价值越小,越能揭示企业的未来风险与潜在风险, 越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超额获利能力,更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未 来决策。
永乐家电的发展态势
至2005年末,永乐零售门店数目较2004年上升超过一 倍至193家 (2004年92家);营业额增长48.1%至人民币 122亿元;毛利率达7.5%,较2004年增长0.4个百分点。 2006年中报批露中国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连同其附属公 司于2006年上半年的中期业绩表现未见理想,尽管营业店 铺达到225间,加上该集团业务在新进入的市场仍处于起 步投资阶段,未能提供盈利贡献,每股基本盈利降低至人 民币0.7分。 永乐近几年净利润逐年增加,似乎业绩表现非常不错。但 是我们在深入分析永乐的财务数据后就会发现,永乐相关 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并购整合工作的成效
1.盈利能力上升
合并实现了规模效益 低价销售→提高销售规模→获得更多返利和通道 费→更低采购价格→ 更低销售价格 协同效益的实现,降低期间费用
案例 国美并购永乐
(一)快速的成长之路 1999年7月,国美首次走出北京,在天津开设两家 连锁店,遭到当地十大商家的强烈抵制,反倒使 国美的知名度极大提高,被业界惊叹为“国美现 象”。同年12月,国美进军上海,实现了京、津、 沪连锁的构架。 2000年9月,国美进行机构调整。北京分部组建, 总部各部门成立,新机构的设置为国美在全国范 围内的发展做了组织机构方面的准备,使国美管 理再上新台阶。同年12月,成都、重庆的国美电 器连锁店同时开业。
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的第一家门店——旺角商城成功 开业,标志着国美在实施国际化战略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 的一步,国美也由此成为中国家电零售领域走向海外的第 一商家。2006年2月,国美电器又宣布正式进军澳门市场。 2003年11月,国美在河北的连锁店开业,至此国美在全国 的连锁城市已经达到20家,直 营门店数量突破100家,继 续在连锁规模上称雄中国家电连锁零售领域。 2004-2006年间,国美电器在黑龙江、吉林、山西、武汉、 湖北、贵州、江苏、湖南、福建、广西等地相继又建立了 200余家电器连锁店。至此,国美电器形已成了东北区、 华北一区、华北二区、华东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 等七大区,构建了国美电器大区管理制。
作为中国家电连锁业的老大,国美电器的发展始终受到同 业竞争者的威胁,其自身的竞争优势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冲 击。 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苏宁电器,从1996年3月建立至 2006年6月,已发展成为拥有超过300家店面、年营业额 397亿的中国家电零售业“老二”,业已在国内资本市场成 功上市(002024,深证A股)。 在国内家电市场的发展中,苏宁紧跟国美的扩张步伐,几 乎是国美在一个地区开设店面的同时,苏宁也随之铺设连 锁店,以至于两者的竞争始终处于白热化。 同时,拥有近200家门店的永乐和100家门店的大中又在中 国家电零售业一级市场中分占了相当大的一部份份额。面 对这种市场格局,国美电器力图找到一个可以突破僵局、 战胜苏宁电器的途径。
财务管理 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收购永乐电器
精选课件
并购动因与并购的支付方式
一 并购动因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效率理论 (三)信号理论 (四)代理理论 (五)企业竞争力理论 二、并购的支付方式
精选课件
一 并购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 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 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 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
2苏宁电器
苏宁电器:苏宁电器是中国家电连锁零售 企业的领先者。截止2005年12月底,苏宁 电器在中国27个省和直辖市,90多个城市 拥有近300多家连锁店,员工人数70000多 名。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苏宁 电器销售额近400亿元。
精选课件
3 永乐电器
• 1996 年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2006 年实现销售突破 220 亿元,门店 220 家,在上海、 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河南、四川等地都拥有 家电连锁大卖场。永乐(中国)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于 2004 年底成功引入美国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 公司跻身中国商业零售业及中国连锁行业十强企业 之一。
• 2006年5月12日百思买中国总部与五星电器发布 消息称,百思买将以1.8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56% 左右股权。此项交易将于6月全部完成。百思买 (BESTBUY)通过收购五星电器正式抢滩中国 市场。它的经营规模几乎是国内电器连锁前三位 经营规模总和的八倍。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 数据显示,国美、永乐合并之后,年销售额 将高达800亿元。尤其是在上海、北京这两 个重要市场,两者合并后,再加上继续完成 永乐、大中的合并,国美在上海、北京的市 场占有率将远超过60%,达成区域垄断。
精选课件
国美并购永乐案
6、可以产生价值低估理论效应
大摩四次减持,使得股价跌破发行价,进入“冰点” 时期。此时,托宾q<1,根据价值低估理论是收购的 好时机,国美电器可以趁低收购永乐。
永乐并购动因和效率分析
1、自身管理水平、市场操纵能力不及国美、苏宁等竞 争对手,自05年以来,销售额下降,利润下降。 永乐在全国市场的管理水平、市场操纵能力是三大家 电(国美、苏宁、永乐)连锁里面最差的 ,除上海以 外的地方综合起来是亏损的,它难以摆脱区域性公司 的形象。在国美并购后,它价值还会得到上涨的。 2、对赌协议 永乐和摩根士丹利“对赌协议”是导致永乐陷入 困境的最直接原因。永乐公开承认,当初与大摩签订 协议时预测过于乐观。永乐赢利能力面临着压力,正 是永乐“急于出手”的重要原因。面对“对赌协议” 的压力,如果永乐两年内的年净利润增长率没有达到 60%以上,企业股份将拱手让人,而这基本是不可能完 成的任务。
4、节省经营成本
并购永乐电器国美将整合采购与供应链和管理职能 部门,永乐融入国美之后,双方在管理成本、采购 成本、物流成本、广告成本等各方面的经营费用均 将有所下降。
5、获得管理协同和经营协同效应
国美并购永乐属于横向并购,它们的经营业态相同,供货渠道、 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而且两家公司的网络资源也有很好的 互补性,并且永乐还是家电行业的老三。合并后可以充分发 挥资源和货源优势,有利于做强做大,实现双赢。就管理效 率而言,永乐的营业成本一直比国美的要高,较高的营业成 本直接导致了永乐毛利率比国美要低,显然国美电器的运营 效率、管理水平更胜一筹。因此,国美国美与永乐在资源上有良好的互补性,并购后,扩 大了企业的规模。专业效应增强,营销成本和采购 成本降低,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并购后,采用双品牌战略,既能使自身的网络可以 错位经营,同时,可用两个品牌在市场上获得更多 的市场份额,业绩在并购后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3、从国美上看,国美的龙头地位更加坚固。 从永乐上看,并购后可以优化自身管理。
最新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讲课讲稿
并购双方介绍:
被并购方——永乐电器
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前 身为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净资 产数亿元的股份制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年 销售额超过150亿元。2004年底成功引入美国 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公司跻身中国商业零售 业及中国连锁行业十强企业之一。销售产品多 达数万种,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 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拥 有家电连锁大卖场,保持了年年超常规的发展 业绩,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头羊之一。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二、行业背景 三、并购双方介绍 四、并购分析 五、并购绩效评价 六、并购启示
案例简介:
2006年7月24日,传闻9天之久的国美并 购永乐案终于水落石出,国美电器和永乐电 器发布公告称:国美将以52.68亿港元以 “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其中,国 美电器将以0.3247股自身股票置换1股永乐 电器股票( 1∶3.08的比例),国美电器还 将为每1股永乐电器股票支付0.1736港元 (共4.09亿港元)现金。在国美完成换股手 续之后,永乐电器将会退市。 这是中国家电 零售业最大的一起并购,行业老大国美和老 三永乐经过数月秘密协商,终于走到一 起……
❖ 按并购的出资方式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出
资购买股票式并购
❖ 按并购双方是否直接进行并购活动划分,国
美并购永乐属于协议收购
❖ 按并购是否取得被并购公司的同意与合作划
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友好收购
❖ 按是否利用目标公司本身资产来支付并购资
金划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非杠杆收购
并购分析——并购过程及股权分布
行业背景:
3、根据我国进入WTO的规定,2004年12月11 日中国全开放零售业市场,外资家电连锁企业开 始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家电零售业带来了巨大 挑战。因此, 进行资源整合, 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成 为我国家电零售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永乐并购动因
• 内部危机:
①战略迟钝 ②并购狂潮 ③对赌协议
• 环境驱动
①行业竞争者的大举进攻 ②规模经济的需要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1 25
并购过程介绍
• 2006年4月,永乐与大中电器签订了一份优先购股协 议。
• 2006年6月20日,永乐股价跌破发行价,关于国美 欲收购永乐的传闻愈传愈烈。
• 2006年10月27日,商务部根据《关于外国投资者 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启动反垄断调查程序,经 调查,国美和永乐的市场占有率仍少于15%,收 购不构成垄断问题。
• 2006年11月1日晚,国美宣布,国美以52.68亿港 元的价格收购中国永乐。
• 2006年11月22日,并购后的新国美电器集团在北 京成立。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1 25
• 2006年7月19日,永乐拒绝与国美正在谈判,业 内传闻陈晓不满意收购价格而反悔。
• 2006年7月20日,黄光裕提高收购价格,双方达 成协议。
• 2006年7月25日,正式宣布国美电器以“股票+现 金”的形式并购永乐,永乐1股换0.3247股国美股 份加0.1736港元现金补偿。
• 2006年8月29日,国美电器(0493.HK)和中国 永乐(0503.HK)联合发布公告披露了相关信息。
• 2006年9月18日,国美收购永乐经国美股东大会 通过。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1 25
• 2006年10月9日,香港联交所批准作为收购永乐 股份代价的新国美股份上市和交易。
• 截止10月17日下午四点整,接受国美收购要约的 中国永乐持股股东共计2,245,898,565股,占永乐 全部已发行股本的95.30%。
协同效应
• 国美并购的另一动因就是实现协同效应,即1+1>2 • 通过并购,国美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和削减成本,在并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并购双方介绍:
被并购方——永乐电器
在被国美兼并之前,永乐家电先后势如破竹地收购了灿坤、厦门思
文、河南通利、广东东泽、江苏广源、南京上元等数家企业。2006 年4月19日,永乐与排在第四位的大中达成致力合并的协议,双方
约定在一年的期限内,持有北京大中78%股权的董事长张大中将向
永乐转让股权以实现两者的合并,同时永乐将向张大中支付1.5亿 元保证金。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仅仅3个月之后,本来拥有雄心壮志
就管理效率而言,永乐的营业成本一直比国美要高。仅以并 购前的2006年计算,永乐的每平米销售管理费用比国美要 高40.6%,每平米销售管理费用多859元。这样的差别对 国美并购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改善空间。 一般而言,两者销售的商品是一致的,毛利率不应差别太大, 而国美与永乐的毛利率差异较大——两个百分点,很重要的 原因就在于管理效率的差别导致运营成本的不同。
并购分析——估值分析(按照可比公司法进行 的定价分析)
并购分析——估值分析(按照可比公司法进行 的定价分析)
对国美而言永乐股份2 2354港元的收购代价是十分低廉的。
参考比率 市盈率 市净率 股价/销售收入
可比公司平均值 对应永乐股价 24.87 4.735 0.6975 4.053 4.7 3.6245
品牌价值 05年销售额
¥301.25亿 ¥498亿
并购分析——并购动因:
纵观整个并购始末,国美并购永乐的现实推动 力可以分两个方面分析 :
并购动因——国美方面
协同效应
管理效率
协同效应的体现也许需要一段长期的整合过程才能体现。 但可预见国美并购永乐的协同效应将体现在:成本削减、 管理效率提高上。
扩大规模,获取更多供应商赞助费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2)对于这起国内家电业最大的并购来说,如何 才能在并购后实现正效应?
1、经营协同效应理论。采取相同的集中管理模式、供 货渠道,降低经营成本,完善网络资源,继续扩大 市场份额,产生规模效应。 • 两家公司在经营业态,供销渠道,管理模式上基本 相同,但国美在并购后充分利用了两家公司网络资 源的互补性。 2、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国美在充分利用了并购带来的 内部融资,减少了融资成本。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第六小组
一、案例背景
国美并购永乐基本信息
2006年7月24日,国美电器和永乐电器发布公 告称:国美将以52.68亿港元的“股票+现金”的 形式并购永乐。由此揭开了“中国家电连锁业第 一并购案”的神秘面纱。在国美完成换股手续之 后,永乐电器将会退市。 这是中国家电零售业最 大的一起并购,行业老大国美和老三永乐经过数 月秘密协商,终于走到一起。
• 为了“对赌协议”,为了维持利润增长, 永乐不得不出售旗下7家非核心业务的附属 公司股权,并大规模裁员、减薪。 • 其次,永乐被国美并购之后,虽与摩根斯 坦利旗下私募基金的“对赌协议”仍然有 效,不过,国美可能会与私募基金协议修 改相关条款,以化解“对赌协议”僵局。
并购效应分析——国美方面 1、经营协同效应 国美和永乐的经营业态相同,供货渠道、 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而且两家公司的网络资 源也有很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做大做强,实现 双赢。 2、企业扩张动机 国美通过并购永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做 大做强企业,并应对美国电器行业最大竞争者 连锁巨头百思买。
并购双方介绍
被并购方——永乐电器
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前身为 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净资产数亿元 的股份制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年销售额超过 150亿元。2004年底成功引入美国摩根士丹利战略 投资,公司跻身中国商业零售业及中国连锁行业十 强企业之一。销售产品多达数万种,在上海、北京、 天津、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 川、陕西等地拥有家电连锁大卖场,保持了年年超 常规的发展业绩,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头羊之 一。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
降低费用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调拨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国美和永乐的经营业态相同,供货渠道、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虽然降低交易费用主要是纵向并购的动因,但国美和永乐两家公司的网络资源有较好的互补性,国美并购永乐后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和货源的优势,且两家都是上市公司,可通过证券市场很快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
门店总数
726
632
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2007年主要财务与经营指标的对比
国美电器2006——2009年的财务业绩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营业收入
247.29亿元
424.79亿元
450.89亿元
426.67亿元
同比变动
37.7%
71.77 %
8.03 %
-7.02 %
销售成本
223.69亿元
国美并购永乐后,必须要对永乐已有的优势进行定位,将竞争的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将永乐的资产和销售网络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群体很好的融入国美,培育新的利益增长点,综合国美和永乐的销售网络,迅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实行一体化的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如何才能在并购后实现正效应?
国美并购永乐后,企业的组织成本可能会增加,但是在同等的交易条件下,组织成本是低于交易成本的,国美要采取措施,降低组织成本的支出,提高组织成本相对于交易成本的优势。
动因:
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虽然永乐的连锁经营区域辐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是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导企业之一,但永乐的主要创收区域是在上海市场,难以摆脱区域性公司的形象。
由于竞争的激烈,永乐利润率有所下降,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对赌协议”,永乐管理层为保住企业股份要在协议中获胜,必须要使永乐两年内的年净利润增长率至少要达到60%,根据市场分析,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永乐被收购以后,对赌协议仍然有效,但国美可能会与私募基金协议修改相关条款,永乐被并购后将成为国美的全资子公司,可以依靠国美的规模优势,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在对赌协议中取得胜利,避免将企业股份拱手相让。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打印版
15%
17% 10%
影视产品销售额 通讯产品销售额 资讯数码产品 冰箱及洗衣机 小型家电 空调
7)规模经济优势的诱惑
•横向并购企业可以快速将各种生产资源和要素集中起来,从而提高单位 投资的经济收益或是降低单位交易费用和成本,获得可观的规模经济,是 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最便捷有效的途径之一。
8)国美企业文化的推动
3) 提高市场份额 进入新市场
国美和永乐的全国各地的市场既有重叠之 处又有互相补充之处。永乐店铺集中在上海、 浙江、江苏三地,占总数的52.4%, 而国 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市场影响力大为逊色。
如果国美并购永乐成功,国美将迅速拓展
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份额。
而且这种扩张成本是更低的,避免了同行业
2006年5月13日,大中电器收到 永乐支付的定金人民币1.5亿元。
→
3.国美开始并购永乐
➢2006年7月初,国美高层秘密召开上半年经营总结会,国美7人委员会做出与永乐合 并的决定; ➢7月16日,黄光裕与陈晓达成合并的初步协议; ➢7月17日上午,永乐在开市3分钟后突然停牌; ➢7月18日9:30,国美也暂停买卖,其公告称,此次停牌是为了等待与永乐发表 联合 声明. ➢7月19日,永乐拒绝承认与国美正在谈判,业内传闻,陈晓不满意收购价格,并将 谈判定性为“一件很让人生气的事”; ➢7月20日,黄光裕提高收购价格,双方达成协议; ➢7月25日,国美永乐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并购成功,国美电器通过股权加现金的 方式,以52.68亿港元的总代价,成功收购永乐控股权。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目录
(一)背景情况
1、案例简介 2、并购双方概况
国美基本情况 永乐基本情况 3、并购过程介绍
(二)提出问题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概要
②降低费用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 变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调拨关系,从而大大 降低交易费用。国美和永乐的经营业态相 同,供货渠道、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虽 然降低交易费用主要是纵向并购的动因, 但国美和永乐两家公司的网络资源有较好 的互补性,国美并购永乐后可以充分发挥 资源和货源的优势,且两家都是上市公司, 可通过证券市场很快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 强。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分析
第三小组
一、基本案情
2006年7月24日,传闻9天之久的国美并购永乐 案终于水落石出,国美电器和永乐电器发布公 告称:国美将以52.68亿港元以“股票+现金” 的形式并购永乐。其中,国美电器将以0.3247 股自身股票置换1股永乐电器股票( 1∶3.08的 比例),国美电器还将为每1股永乐电器股票 支付0.1736港元(共4.09亿港元)现金。在国 美完成换股手续之后,永乐电器将会退市。 这 是中国家电零售业最大的一起并购,行业老大 国美和老三永乐经过数月协商,终于实现了强 强联合。
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
化建设等方面已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中
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品牌,位居全球商业连锁
22位,是中国最大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
连锁企业,以及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
国最大的经销商。
被并购方——永乐电器
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
前身为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净
资产数亿元的股份制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
年销售额超过150亿元。2004年底成功引入美
国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公司跻身中国商业零
售业及中国连锁行业十强企业之一。销售产品
多达数万种,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组员:龚莹莹、张艳芳、张彩霞、郭艳、杨柳、丁社肖、陈慧娟、汪建“黄光裕有着惊人的财技”,这是业界人士对黄光裕成功之道的普遍看法。
他的这一“惊人财技”到底是什么?除了“敢想、敢做和坚持不懈”之外,还有就是借别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业的“借鸡生蛋”的过人能力。
这对于那些想创业而自己的“力量”不足的人而言,黄光裕的“借鸡生蛋”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讲到这里,也许大家想问了,黄光裕是何许人也?没错,他就是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名,国美电器集团的董事长。
一、国美的基本情况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隶属于北京鹏润投资集团。
1999年,国美电器公司被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授予“售后服务信得过单位”称号。
2000年7、8月份国美电器成功阻击彩电价格联盟,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得企业形象。
2001年,在国家经贸委公布的商业连锁百强排名中,国美电器以骄人的业绩跨入前六强。
此外,国美还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诚信单位”;2001年4月,“国美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从此成为每年一度的空调业盛会;2001年11月,“国美服务工程”在全国的推广在各地掀起了服务高潮,率先在家电流通领域打响了服务战。
2002年7月,国美成功举办“中国手机高峰论”,奠定了国美在手机零售行业的领先地位。
2002年,国美的年销售额将突破150亿元;2003年,国美将在香港上市。
2004年,国美将进入国际市场,逐步树立国美的国际商业品牌。
2005年,国美电器加快了行业并购步伐,用8个月时间成功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深圳易好家商业连锁公司、武汉中商、江苏金太阳4个家电品牌和全部连锁网络。
2006年6月,国美电器以品牌价值301.25亿元位列第20位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成为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第一品牌。
2006年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商业连锁企业30强中,国美电器以498.4亿元销售额连续5年蝉联中国家电连锁企业榜首。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分析
一、国美收购永乐1.国美应该收购永乐吗?应该收购。
原因有以下几个:(1)电子产品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因此零售商想要获得足够的利润,就要有与制造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如果国美收购永乐,大幅提高自己的经营规模,就会提高自己与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的决定因素,更大的规模,更强的议价能力也意味着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2)现在电子产品零售商的利润主要来源之一是厂家的返利,如果经营规模够大,意味着更大的销售额以及更多的厂家返利,即利润。
(3)中国零售业虽然有三大巨头,在销售收入方面取得迅猛的增长,可是总体的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国外的行业巨头相比而言占有本土市场的份额较大。
总体而言,市场整合的条件已经成熟。
(4)国美的经营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永乐在华东、华南地区有较大的营销网络,如果收购永乐,国美就会遍及全国南北的销售网络。
2.永乐为什么要出售?永乐之所以要被出售是因为:电子产品零售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永乐的销售额大幅下降,股价暴跌,投资者及其经营者均对其失去信心;之前的大肆扩张使其资金吃紧,且没有足够的后续资金支持;其投资者制定的估价调整机制以及投资回报率要求,如果达不到指标,就会收到额外的惩罚,使其进一步加剧其困境。
如果出售的话,其持有者就会摆脱当前的困境。
3.如何看待财务投资者如私募股权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财务投资者以获利为目的,在适当的时机出售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
企业如果引进例如私募股权投资者等财务投资者,说明其证处在高速发展期,对资金需求量巨大。
此类投资者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对其施以援手,虽然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取得较高价值的权益投资,但是企业获得了最需要的资金,就会继续经营下去,发展壮大,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所以,在企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引进合适的财务投资者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4. 从事后看来,国美收购永乐的做法有何值得改进的地方?当初与永乐形成联盟的,例如大中公司,因为怕也会像永乐那样被收购,所以退出了与永乐的联盟。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并购分析——并购过程
2006.6 永乐股价跌破发行价,国美收购永乐传闻愈演愈烈 2006.7初 国美高层7人委员会作出与永乐合并的决定 2006.7.16 黄光裕与陈晓最终达成合并的初步协议 2006.7.25 公告公布以“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2006.8.29 国美与永乐发布联合公告,确定最后收购期限 2006.10.18 香港联合交易所发布联合公告,收购一事确定 截至 2006.11.15 下午四时,国美要约收购了永乐大约 23 亿 股股份,占永乐全部已发行股本约 98.24%,并随后完成 了对永乐剩余 1.76%股份的收购,永乐成为国美电器全资 子公司。 2006.11.16 中国永乐在香港资本市场停止了买卖,至停牌 前,永乐股价定格在2.19港元。
优先购买权的风险
• 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特定对象的先于其他权利人 的主张财产权利的权利 • 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 利普顿( Martin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 薄反收购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 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 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 票 • 毒丸计划一经采用,至少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 对恶意收购方产生威慑作用;其二,对采用该计划 的公司有兴趣的收购方会减少。
¥301.25亿 ¥498亿
无奈选择
• 由于2006年永乐经营压力很大,再加上永乐与 摩根斯坦利签订了“对赌协议”,如果今后几 年的业绩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将要把部分股权 转让给大摩。要是与国美合作,永乐的压力就 可以转移。 • 国美收购永乐的意愿也很强烈。因永乐总部在 上海,网络资源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中 ,尤其在华东的长三角地区,这正是国美一直 觊觎的地盘,更何况南京还是其竞争对手苏宁 的根据地。故此,国美与永乐合并,是双方在 战略上的战略选择,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购双方介绍:
被并购方——永乐电器
永乐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前 身为上海永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净资 产数亿元的股份制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年 销售额超过150亿元。2004年底成功引入美国 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公司跻身中国商业零售 业及中国连锁行业十强企业之一。销售产品多 达数万种,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 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拥 有家电连锁大卖场,保持了年年超常规的发展 业绩,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头羊之一。
行业背景:
1、中国家电产业存在着很突出的大而不强的现象, 产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虽然出口量大,但企业 自主品牌比重小,走的是中低端路线。由于缺乏 核心竞争技术,没有实力和合资品牌及国际家电 品牌抗衡,许多家电品牌甚至出现亏损。
2、我国家电流通渠道正从原有的经销商零售模 式逐渐向家电连锁发展。与外资家电连锁企业 相比, 我国的家电连锁业企业呈现出规模小、产 业集中度低、行业整体竞争力弱的特点。
国美与永乐的对比分析
并购分析——并购动因:
纵观整个并购始末,国美并购永乐的现实推动 力可以分两个方面分析 :
并购动因——国美方面
❖ 增强核心能力
并购后的新国美已经和家电行业的老二苏宁拉开了绝 对的距离,其核心能力低成本优势将表现得更加明显 。
❖ 获得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
国美并购永乐属于横向并购,由于其并购的对象是同行 业的永乐,并且并购的永乐还是家电行业的老三,这种并购 完全可以消除它们之间的竞争,使它们达到协同效应,市场 份额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 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 实现强强联合
随着家店零售连锁业向外资全面开放,国外的家电连锁企业开 始进入中国, 给中国的家电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 国内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规模和强强联合应对挑战
并购动因——永乐方面
❖ 对赌协议
永乐和摩根士丹利“对赌协议”是导致永乐陷入困境 的最直接原因。永乐公开承认,当初与大摩签订协议时预 测过于乐观。永乐赢利能力面临着压力,正是永乐“急于 出手”的重要原因。
❖ 实现业务的增长
国美并购永乐可使新集团的市场力量增强,短时期内 将出现寡头垄断局面, 这样新国美永乐的业务量必将增加。
❖ 进行低成本竞争扩大资产,抢占市场份额
上海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而永乐在上海的优势地位 无人能及,并购可以让国美在中国两大超级城市北京和上海 建立起了不容动摇的地位。国美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强大来加 强其讨价还价能力,使其销售成本变得更低,最终取得竞争 优势。
并购双方介绍:
并购方——国美电器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创立于1987年1月1日, 在18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 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 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 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 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如今的国美 电器,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 化建设等方面已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中国家电 零售业的第一品牌,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是中国 最大的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连锁企业,以及国内 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
❖ 永乐自身原因
永乐在全国市场的管理水平、市场操纵能力是三大家 电(国美、苏宁、永乐)连锁里面最差的 ,它之所以在 上海做得好主要是地头蛇的原因,上海以外的地方综合 起来是亏损 的,在国美这个大平台上,他的价值还会得 到上涨的。
并购分析——并购类型
❖ 按行业相互关系划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横
向并购。
并购分析——并购过程及股权分布
并购前:
并购时:
并购后:
并购分析——并购后的整合
国美并购永乐的整合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 人力资源的整合
由于国美与永乐在经营业务上的趋同性,加之是曾经的竞争对手, 并购之后两家公司的门店如何整合、人事如何安排就是让新国美头痛的 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人才出走、业务流失、优势丧失。这次永乐部分 店长集体出走投奔苏宁就是一个明显的征兆或者示范效应。如果国美下 一步在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管的安排方面不尽人意,这种人才出走之痛还 会发生,甚至演绎成一股妨碍企业发展的逆流。因为这些店长投奔到苏 宁,对于国美总是不利的事。
➢ 门店的整合
对于门店整合问题,新国美决定采用三大品牌国美、永乐、鹏润电 器共同运作。而且新国美将采取有利于促进厂家发展的措施,改善厂商 关系,减少厂商成本无谓投入,是解决厂商关系的核心所在。
行业背景:
3、根据我国进入WTO的规定,2004年12月11 日中国全开放零售业市场,外资家电连锁企业开 始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家电零售业带来了巨大 挑战。因此, 进行资源整合, 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成 为我国家电零售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全球最大的电器零售商美国百思买 (BESTBUY)进入中国市场 ,它的进入将给中 国家电连锁行业带来的激烈竞争,将最终导致家 电连锁行业的重新洗牌,一场轰轰烈烈的争霸战 即将在家电连锁寡头之间展开……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379538905
LOGO
一、案例简介 二、行业背景 三、并购双方介绍 四、并购分析 五、并购绩效评价 六、并购启示
案例简介:
2006年7月24日,传闻9天之久的国美并 购永乐案终于水落石出,国美电器和永乐电 器发布公告称:国美将以52.68亿港元以 “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其中,国 美电器将以0.3247股自身股票置换1股永乐 电器股票( 1∶3.08的比例),国美电器还 将为每1股永乐电器股票支付0.1736港元 (共4.09亿港元)现金。在国美完成换股手 续之后,永乐电器将会退市。 这是中国家电 零售业最大的一起并购,行业老大国美和老 三永乐经过数月秘密协商,终于走到一 起……
❖ 按并购的出资方式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出
资购买股票式并购
❖ 按并购双方是否直接进行并购活动划分,国
美并购永乐属于协议收购
❖ 按并购是否取得被并购公司的同意与合作划
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友好收购
❖ 按是否利用目标公司本身资产来支付并购资
金划分,国美并购永乐属于非杠杆收购
并购分析——并购过程及股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