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演示文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丁日昌《河运难复扩充海运情形疏》
• ①从材料一看,中国原有帆船航运业废弃的原因 是什么?
•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由封闭走 向开放) 总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 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转变
一、衣、食、住、行之食、住
• 食:19世纪40年代起,中西餐并行于世 (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 高准则 。) • 住: 1、传统建筑:北京四合院 2、中西合璧:鸦片战后 3、新式住宅:“新村”、“花园”、“别 墅”、“公寓 (20世纪30年代前后)
• ⑴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 生活中所没有的?
轮船、汽车、电灯、摩天大楼、旗 袍
• ⑵吴老太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 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西式婚礼、西餐、西装、点头鞠躬、握 手等等
• ⑶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 题? • ①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 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食 往行、习俗风尚等,都出现了新特征。 • ②以吴老太爷为代表一部分社会守旧群体, 在社会进步面前,己远远落后于时代,表 现为封建保守、愚昧落后。 • ③虽然时代变了,但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 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
• 材料一 (中国)沙船之所以日见少者,皆因(外国)夹板日 见多之故。沙船船货皆有捐厘,而夹板无之,此其利息 不如夹板也。沙船非顺风不能行驶,而夹板则旁风亦能 开行,此其迅速不如夹板也。沙船有风涛之险,有盗贼 之虞,而夹板则炮火齐全,船身坚固,皆无是虑,此其 安稳不如夹板也。沙船之利,初则为夹板所分,继且为 夹板所夺,阅日既多,遂成废亡。
变化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 的演进;发展不平衡,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二、习俗风尚
• 婚丧嫁娶 :自由、简化 • 其它: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 对迷信、使用公历纪元、鞠躬、握手等新式 礼节
重点1: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 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 • • • • • 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 国人审美观念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变化 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影响 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 领袖人物的影响
• 矛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 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 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 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 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 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 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 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 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 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 死过去……”
归纳:
外因: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 式影响 内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 会习俗的变迁
重点2、归纳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原因
1、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5、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重点3、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 社会生活的影响
3.(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 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 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 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 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一、衣、食、住、行之行
古代: 木船、马车、轿子 海:轮船(1865年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表现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 陆 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进入一 近代以来 个快速发展期)、 汽车(1924年上海)、电车(1906年天津) 空: 飞机(20世纪20年代)
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 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
•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使 中国和世界联系大大增强; • 2、也促进了各地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 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深刻地改变着人 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 3、不可避免的带来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 染的负面影响和能源危机。
重点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 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 的过程; • ②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 ③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 ④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 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特色; • ⑤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 展。
1.(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 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 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 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2.(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 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 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 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2010历史高考专题复习 精品系列课件
50《中国近现代社会 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 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 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地。无论 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 邮电通信、大众传媒等都出现 了新的特征。
一、衣、食、住、 行之衣
•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特征: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璧,土洋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 全会。 (特征:受政治因素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 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