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_教读引领课_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名师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
新闻语言
【课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教材:《消息两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图书:《鹞鹰Ⅱ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2.能从新闻语言读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倾向。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报纸上唯一可信的就是广告。”这其实是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既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什么还会引发质疑呢?
明确:虽然新闻是客观真实的,但是作者写作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主观情感,这就体现了新闻语言的特征,既要求准确、简练,又带有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倾向。
二、学习环节
活动一:
1.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找出作者在评价诺尔贝奖获得者时的用语。
明确:“他发现了X射线”“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2.辨析下列两组语言表达的差异。
(1)A“他发现X射线。”
B“他发明了X射线。”
(2)A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B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极有建树。
明确:“发现”突出了科学家在发现新事物的贡献,“发明”是创造出原本不存在
的事物,X射线本是客观存在的,这里体现这则新闻用词的准确。“极”的程度比“颇”要深,用“颇”字体现作者用词的分寸,评价的客观。
活动二:
1.阅读《消息二则》,找出作者描述我军和敌军的语句,对比这些语句,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文章在描述解放军时用了“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词语,表达了一种乐观自豪的情感;对敌军则用“摧枯拉朽”“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等词语,表达作者对战局发展的判断和我军必胜的坚定信念。
2.从语言表达看,两则消息的倾向较为明显,那么是否会让新闻失真?
明确:并不会。首先,作者对敌我双方的描绘是基于事实的客观描写,准确传递了信息;其次,作者的新闻用语是准确的,比如“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就体现了作者严谨客观的写作态度;“冲破敌阵”和“突破安庆、芜湖线”中的“冲破”和“突破”,根据实时战况使用不同词语,都体现了这两则消息在信息传达方面的准确。
活动三:
1.根据上文对教材两篇文章新闻语言的分析,总结新闻语言的特点。
明确:注重准确、客观、简练,但也可以从中发掘作者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态度与倾向。
2.根据新闻语言特点,阅读《鹞鹰Ⅱ察打一体无人机首飞成功》《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分别说说两则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倾向性是如何体现的。
三、小结
新闻是真实发生的事,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必须客观、准确,但是新闻必然也有写作者的主观倾向和态度,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新闻语言分析作者的情感倾向。四、作业
阅读图书《新一代南极长城站地震台完成改建并已开始运行》《全国首个5G火车站来了》《刘翔勇夺世界室内锦标赛男子60米栏冠军》三则新闻,说说新闻语言的准
确性与倾向性是如何体现的。
【板书设计】
从新闻的角度读新闻
新闻语言
客观角度——准确性、客观性
主观角度——立场与观点、态度与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