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分析
《白菜育种》课件

白菜育种实践案例
光合作用强的新品种
培育出一种光合作用强、能高效 吸收光能的白菜品种,提高生长 速度和产量。
抗病性强的新品种
高产高品质的新品种
通过选育出抗病性强的白菜品种,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和提高 农产品质量。
培育出高产高品质的白菜品种, 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 力。
结语
白菜育种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白菜育种 可以为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白菜育种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白菜育种的未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注:本PPT课件仅供学术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白菜育种的意义
白菜育种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贡献。通过育种改良,可以培育出抗病虫害、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丰产优质的 白菜品种,提高整体产量和质量。
此外,白菜对人类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蔬菜,白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 食纤维,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白菜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
白菜育种新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编辑白菜的基因序列,可 以改变其性状和特性,进而培 育出更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
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的依据。
转基因技术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白菜中, 可以赋予其耐逆性、抗病性和 提高产量等特点,但也需要考 虑其安全性和环境影响。
白菜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包括不同的形态、颜色、品质和抗病性。通过选育和改良这些种质资源,可以培育 出优质的白菜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品种选育的原则和方法是根据白菜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杂交和筛选等方法, 选育出适应不同地区和需求的白菜品种。
白菜育种实验报告总结

白菜育种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育种实验,研究并提高白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实验方法1. 品种选择选择了几个在当地种植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白菜品种,包括优良丰收、脱水白、香脆等。
2. 播种培育将白菜种子在育苗盘中进行温室育苗,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达。
在适宜的时机将幼苗移植到田地中。
3. 土壤改良对田地进行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施用,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及时喷施农药等,保持白菜的健康生长状态。
5. 浇水管理根据白菜生长的需要,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6. 采收和品质评估根据白菜的生长周期,合理选择采收时间。
采摘后,对白菜的大小、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1. 不同品种的白菜在生长速度和产量方面存在差异。
优良丰收品种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2. 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白菜根系发育情况,提高白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组织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白菜生长的不利影响。
4. 合理的浇水管理有助于维持白菜的生长需要,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过多而导致的生长不良。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白菜育种实验,我们对白菜的生长特点和育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浇水管理等因素对白菜的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的白菜生长特性、病虫害防治措施和育种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白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白菜育种技术综述[J]. 农业科学技术, 2019, 20(1):15-20.2. 刘六, 杨七. 白菜产量与栽培技术的关系研究[J]. 农田水利, 2020, 25(3):35-40.。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关系着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大白菜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一、大白菜栽培技术分析1. 土壤选择与改良大白菜生长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湿润透气的土壤。
栽培前需进行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对土壤进行施肥和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腐熟的苗床土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2. 良种选择与播种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白菜良种进行种植。
大白菜的种子一般经过消毒处理后再播种,可以增加种子的存活率。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生长周期确定,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播种时要注意栽植的密度,避免过密造成光合作用不足和病害的发生。
3. 合理施肥与浇水大白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直接关系着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施肥时首先要进行基础肥的施用,一般采用腐熟的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施用。
随后根据大白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补充缺失的营养元素。
浇水要均匀适量,避免积水和干旱,保持土壤的湿润。
4. 管理疏控与病虫防治大白菜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疏控以及病虫害防治。
对于大白菜的生长,需要适时进行追肥、追水、放风、松土等措施,维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大白菜的病虫害发生。
1. 病害防治(1)黑斑病:黑斑病是大白菜的常见病害,主要通过种子、植株残体和土壤传播。
预防黑斑病的发生,可以采用轮作、合理施肥和适度的浇水,增强大白菜的抗病能力。
可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进行药剂喷雾等措施来治疗。
(2)立枯病:立枯病也是大白菜的常见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立枯病的防治可以采取种植抗病品种、消毒土壤、合理施肥等措施。
2. 虫害防治(1)尺蠖:尺蠖是大白菜的常见虫害,主要通过虫口侵入植株,造成植株叶片的凋萎。
防治尺蠖可以进行轮作、喷洒杀虫剂等措施。
大白菜的良好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是提高大白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大白菜的良种繁育技术对于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无性繁殖大白菜的无性繁殖主要包括播种、播种时期、播种量等方面。
播种时期是影响大白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适宜播种期为2-3月份。
在无霜期提前育苗,可延长育苗时间和生育期,增加产量。
播种期与栽植期之间需要合理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二、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大白菜良种繁育的关键环节。
良种选育的目标是提高产量、增加抗逆性和改善品质。
通过对大白菜不同性状的选择和配合,筛选出优良的株系。
选育大白菜良种需要注重综合考虑产量、生长期、抗病虫害性等因素。
还要注意选育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良种。
三、育苗管理育苗是大白菜繁育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选用优质的种子,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
一般来说,育苗宜在15-20℃的条件下进行,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苗床过湿或过干。
还要适当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以提高苗的质量和生长速度。
四、栽培管理大白菜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杂草控制等方面。
大白菜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大,要注意及时补充养分,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施肥时宜选择有机肥和复合肥,适量施用,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积肥。
病虫害防治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防止其扩散和对大白菜的危害。
灌溉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避免缺水或过度湿润,影响大白菜的生长。
杂草控制要及时除草,保持地面整洁,防止杂草对大白菜的竞争。
五、采收和贮藏大白菜的采收和贮藏对于保证其品质和延长保鲜期具有重要意义。
大白菜采收时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以避免高温环境下的水分蒸发。
采摘后应及时清理农田和进行初步加工,以去除土壤和病虫害残留。
贮藏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贮藏条件,以延长大白菜的保鲜期。
蔬菜育种学各论:大白菜育种

中生叶作为产品。已渐淘汰。 代表品种为山东中部地区的“面白菜”和分布于鲁南
的 “擘白菜”
半结球大白菜: (var infarcta Li) 外层顶生叶抱合成球,内层顶生叶不发达而叶球
内部空虚,球顶叶片也不抱合,呈半结球状态。这一 变种品质粗糙,耐寒性强,适宜于东北及西北高寒地 区栽培,为寒冷气候生态型。
种。 • 近年育成了一些耐热性强、适宜夏播的优良品种(京夏1号、
夏丰,夏阳、豫园50、西白1号、夏优2号等)。 • 完善了耐热性鉴定筛选方法,研究了大白菜耐热遗传规律。 •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较高 。 • 耐热性QTL。
(五)生态适应性
结球白菜三种基本生态型品种中,卵圆型品种花芽分化 较晚、冬性较强、不易抽薹,而直筒型较易抽薹。
(2)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矮桩→高桩 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中间型 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 倒卵×倒圆锥→矮倒卵 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 短筒×倒圆锥→矮倒卵 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 长筒×矮桩→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3)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遗传力: 散叶>花心>半结球>结球型
一、 种质分类
(一)植物分类学地位
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经长期选择和培育, 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类型。它分为三个亚种:即
1.小白菜亚种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普通白菜变种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乌塌菜变种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 菜薹(菜心)变种 (var. utilis Tsen et Lee) 薹菜变种 (var. tai-tsai Hort) 分蘖菜变种(var. multiceps)
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的认识与实践

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的认识与实践以多年大白菜育种工作的实践为依据,分析总结了以分类上的大白菜进行不结球、大苗态、功能叶为产品主体、作绿叶菜予以栽培-本文称“苗用型大白菜”的育种前景、育种特点、育种技术、育种实际以及育种中值得留意点等相关内容,拟为有效开展该新兴的育种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1问题的提出植物学分类上的大白菜是结球大白菜,而如同菜用碗豆、甜玉米等一样,“苗用型大白菜”这一栽培与食用上的分类单位,对其育种的特别提出有以下渊源。
1.1从其种植的历史来看苗用型大白菜在我国种植历史可谓悠久。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将某些结球大白菜种子以绿叶菜形式种植,虽不成规模,但十分普遍;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地,有着大白菜结球与不结球兼用的种植方式及其习惯;北方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前也有在春季和换茬季节种植“白菜苗”的很多地方,20世纪70~90年代该种植方式渐渐变得少见。
1.2从其种植的现实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等,近年来,苗用型大白菜在南方不断扩大、而且逐渐形成规模,北方的种植也悄然升起。
迄今,杭州市的苗用型大白菜从品种到生产、到市场、到消费,可谓形成规模、形成体系,该地多称其为“毛毛菜”。
据调查“毛毛菜”的称谓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在种植大白菜的过程中发现其以不结球苗态进行种植,既适于生产又适于市场,因当时多为有毛品种,故称之为“毛毛菜”,后来伴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最终选择了更为适宜的无茸毛品种。
关于“毛毛菜”称谓的起因,笔者认为,还有可能是因为其与大白菜相比,它很小、很年轻,有“小小”之感,如同“毛毛雨”的名词一样。
1.3从国内外蔬菜栽培的发展趋势来看速生栽培也是蔬菜栽培的发展方向,如同水果、林木等向着速生化方向发展一样。
实际上,蔬菜的长季节栽培与速生栽培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使得蔬菜业的各个环节更加多姿多彩,值得一提的是,速生栽培与少使用农药密切相关,在食品安全越来越讲究的今天,苗用型大白菜这一典型的速生绿叶菜将凸现其特有的优势。
育种 文档

大白菜育种第二节大白菜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大白菜属于种子春化型作物,即萌动的种子就可对低温发生感应。
所以它可以在春季通过人工处理或自然低温进行春化后,不经过结球阶段,直接抽薹、开花、结实。
(一)春化作用大白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经过明显的低温阶段。
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差别明显。
通常大白菜从种子萌动开始,在2-10℃条件下,15d左右就能完成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过程缓慢。
春化天数愈多,花茎抽出愈快。
春化处理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
低温的影响可以累积,并不要求连续的低温。
各种大白菜的冬性强弱有差异,南方品种较弱,北方品种次之,高寒地区品种最强。
大白菜植株完成春化后,在12 h左右的长日照和18-20℃的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花薹生长、开花及结荚。
人控条件下,连续24h光照、15-25℃的处理即可使其抽薹。
(二)开花结实习性2、开花、授粉和结实习性(1)花期大白菜开化初期开放的主要是各花序主枝上的花朵,盛花期开放的大部分是一级侧枝上的花朵和部分主枝顶梢的花朵,以及少数二级侧枝下部的花朵。
一个花枝一般每天可以开3-5朵花,一株大白菜开花期约20-30d。
(2)花器特性大白菜的花是完全花,“四强雄蕊”,花药二室,成熟时纵裂以释放出花粉。
雌蕊有效期可达6-7d。
开花前2d和开花后1天的花粉都有一定的生活力。
授粉后30-60min花粉管进入柱头,18-24h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合子。
受精7d后胚珠开放膨大,10d 子房明显长成,受精时的最适温度一般认为是15-20℃,在低于10℃情况下花粉萌发较慢,而高于30℃时也影响受精作用的正常进行。
(3)授粉授精特性一天内授粉最佳时间,上午8-10时、下午2-4时。
阴天授粉效果不好。
一般授粉后35-45d 种子成熟,具有生活力。
通常一个植株有效种荚为600-1500个,正常授粉授粉受精每荚粒数15-20粒,千粒重按3.0g计算,单株产量约27-90g.二、大白菜的性状遗传(二)大白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大白菜的大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其变异主要来源于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累加性效应等。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

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一、遗传育种遗传育种是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选育出具有高产、抗旱、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品种,为大白菜的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遗传育种中,首先要进行亲本材料的筛选和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搭配进行人工授粉,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种。
还可以利用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育种,快速筛选出优良基因型,加快育种进程。
通过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培育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大白菜新品种,还可以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对逆境条件的耐受能力。
二、生理育种生理育种是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大白菜植株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相关生理性状与产量、品质等性状之间的关系,从而筛选出具有良好生理性状的材料。
生理育种主要涉及到光合作用、养分吸收利用、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
比如通过对大白菜光合作用强度、养分吸收速率等生理性状的研究,可以提高大白菜的养分利用效率,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还可以通过对大白菜抗旱、抗病、抗逆性状的筛选,培育出具有优异抗逆性的新品种,提高大白菜的抗逆能力。
三、细胞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是大白菜良种繁育技术中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大白菜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实现对大白菜优良性状的人工导入和提高。
细胞工程育种主要包括基因克隆、转基因及转接、基因编辑等技术。
通过基因克隆,可以获得大白菜特定基因的DNA序列,用于后续的转基因研究。
转基因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大白菜细胞内,通过转接技术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到大白菜染色体中,实现对大白菜的基因改良。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大白菜的基因组进行精准编辑,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精准修饰。
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可以为大白菜育种提供全新的途径,不仅可以培育出更具优势的大白菜新品种,还可以提高大白菜对病虫害、逆境环境的抵抗能力。
四、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包括栽培技术在内,利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白菜的生长潜力,达到最大的产量和品质。
大白菜种植技术措施分析

二、大白菜的田间管理要点 1、追肥 大白菜对营养的需求也与其不同生长期有关。 在大白菜菜 心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是最高的, 这一时期可以形成 70%的产 量,对水肥、氮磷钾肥的需求量较高。 另外,大白菜的追肥时间和 追肥量也与其的生长情况息息相关。 在大白菜的苗期,底肥充足 的情况下则无需追肥。 但如果发现大白菜植株短、 组织粗糙坚 硬, 则是由于生长期的供氮量不足, 这样就会降低大白菜的产 量;但也不宜过多施用氮肥,否则会给大白菜的储藏带来不利影 响。 2、大白菜水肥管理注意事项 大白菜最需要水分和养分的时期就是结球期, 水肥适量就 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的产量。 所以,种植户要对这一时期的水肥 管理引起重视。 在苗期要少浇水,莲座期多浇水,结球期每五天 左右浇水一次。 大白菜生长的关键时期就是莲座期,生长速度加 快,对营养的需求也在加大,因此,在莲座初期应施以促进根部 发育的肥料, 在垄边十厘米的沟内按照每垧 8kg 左右的比例施 以尿素,随后封沟浇水,切记在开沟的过程中要距离根部远些, 以免误伤白菜根部。 三、大白菜的病虫害防治要点 1、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大白菜的常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斑病。 我们 以霜霉病为例,这一病害主要发生于莲座期和包心期期间。 种植 户可以选择 75%百菌清 500 倍溶液均匀喷洒, 连续喷洒三次左 右。 2、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大白菜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和小菜蛾。 我们以小菜蛾 为例, 在发现这一虫害时可以选择 5%锐劲特悬浮剂按照每亩 70 毫升与 60kg 水进行混合, 将其均匀喷在大白菜秧苗上来进 行防治。 除化学防治之外,还可以选择生物防治,通过性诱剂来 诱杀成虫,该方法在小菜蛾形成初期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因为此时田间虫口密度低,更容易诱杀。 总之,种植户要从品种的选择入手,在各个环节都投入更多 的精力,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有效促进大白 菜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实现增产增收。 (作者单位:152300 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 队)
大白菜,论文免费范文

篇一:大白菜特征(tèzhēng)特性及栽培技术大白菜特征(tèzhēng)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zhāiyào) 阐述了大白菜的特征特性,同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床准备、播种育苗、选地整地、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白菜消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白菜;特征(tèzhēng)特性;栽培技术1 特征(tèzhēng)特性1.1 植物学特征大白菜又称结球白菜,十字科芸薹属,为能形成叶球的草本植物。
它根系兴旺,有肥大的肉质直根和兴旺的侧根。
茎粗大短缩,进入生殖生长期抽生花茎,花茎上端有分枝,花茎淡绿色,有蜡粉。
叶片主要是中生叶,叶呈倒披针形,互生在短缩茎上有叶翅而无叶炳,有果柄,成熟时纵裂。
种子为紫褐色圆球形,千粒重2.5~4.2 g。
1.2 生长特性大白菜为半耐寒性植物,不同品种和类型之间差异很大。
生长的适宜温度为5~30 ℃,最适温度为15~23 ℃,在发芽和幼苗期要求温度稍高。
对湿度条件的要求是营养生长期需要水分较多,要求土壤潮湿,苗期较耐旱,开花结荚期喜空气枯燥的晴天。
在不同品种及不同生育阶段,要求光照条件不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叶片展开,日照时间短有利于叶片直立抱球。
大白菜对氮素敏感,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为1.00∶0.47∶1.33。
为防止生理病害,在营养生长时期,还要施些硼和钙、锰等微肥。
每消费1 000 kg大白菜需要纯氮1.5 kg、纯磷0.7 kg、纯钾2.0 kg。
大白菜对土壤的要求较严,最适宜土层深沉肥沃、易保水保肥的土壤或轻黏土壤,土壤酸碱度以中性为好。
2 栽培技术2.1 品种选择大白菜的品种较多,如早熟5号、改进3号、青杂一号、青华一号、87-114、德高一号等。
大白菜早熟品种有春时极早生、春翠、韩国白菜、热抗百45、四季王白菜、春秋54、韩国快白菜、小杂55与56、鲁白一号、连早等,中熟品种有鲁白2号、辽丰等;中晚熟品种有核桃纹、冀杂一号、冀菜3号、晋菜2号、玉青、麻叶、二包头等。
大白菜栽培剖析

37
3、水分 喜湿
★大白菜叶面积大,水分蒸腾量高,但根系浅, 吸水能力差。故需水较多,特别是结球期,需 水量最大。
38
4、土壤
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疏松肥沃、通气保 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为好。
①砂土:前期生长良好而后期不良,产量和品质均低。 ②壤土:适于白菜栽培,叶球充实,产量和品质均高。 ③粘土:能获高产,但品质较差。
24
4、花
①总状花序:花淡黄色。 ②完 全 花:花瓣4枚,雄蕊6枚,子房上位。
25
5、果实及种子
①长角果:成熟时纵裂为两瓣。 ②种 子:圆形,红褐色,无胚乳,有纵凹纹
26
(二)生活周期
二年生植物,生活周期经历两大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⑴发芽期 ⑵幼苗期 ⑶莲座期 ⑷结球期 ⑸休眠期
27
2.生殖生长阶段 ⑴抽薹期 ⑵开花期
56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及钙的 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干烧心等,
2.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等。
57
6.收获
⑴收获期:冬贮白菜应尽可能延迟收获,但在温度降至2℃以下会发生冻害。 ⑵收获方式:有砍菜和拔菜两种方式,收获后最好在田 间晾晒2-3天。
58
(二)大白菜春季栽培技术要点
41
(2)吸肥特点
①各时期吸收量不同,以全生长吸收总量为100%。 发芽期:占0.01%, 幼苗期:占0.43%, 莲座期:占10%, 结球期:占89%左右。 其中结球前期约占23.34%,中期占58.72%, 后期占7.3%。
42
②各种元素的吸收比例大体上是 结球以前,N最多,K次之,P最少; 结球以后,K最多,N次之,P最少。
①结球前期:从开始包心到叶球的轮廓形成,又称抽筒期。 这时莲座叶面积继续扩大,外层球叶旺长,对 水肥需求量逐渐增大。 ②结球中期:是球叶生长充实叶球的时期,又称灌心期。 此时球重增加最快,量最大。对水肥需求量 最多的时期。 ③结球后期:指收获前7~15天至收获。叶球体积不再长 大,但内部继续充实,外叶叶缘变黄。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白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影响大白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大白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分享一些种植大白菜的经验和技巧。
一、大白菜的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大白菜生长适温在15℃-20℃,生长最适温度在15℃左右。
在栽培大白菜时,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性能好的土地,避免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土壤pH值保持在6-7之间,有利于大白菜的生长。
2.合理施肥:大白菜生长期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应。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土地,进行底肥施用,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腐熟的畜禽粪便等。
在大白菜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追肥,可以选择氮、磷、钾等肥料进行施用,保持土壤的养分充足。
3.适时播种:大白菜适合进行春秋两季播种。
春季播种一般在3-4月份,秋季播种一般在8-9月份。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的处理,可以进行浸种、拌种等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
在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4.合理密植:大白菜的密植度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
一般在春季播种时,每亩的密植量为15-20万株,秋季播种时,每亩的密植量为10-15万株。
密植过多容易导致大白菜生长不良,密植过少则会造成浪费土地资源。
5.及时浇水:大白菜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给大白菜浇水,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也要避免过多的水分积累,导致土壤过湿,影响大白菜的生长。
6.注意防寒保温:在寒冷季节,大白菜容易受到低温冻害。
可采取覆盖薄膜、建造简易温室等方法进行防寒保温,保护大白菜的生长。
二、大白菜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白菜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软腐病、炭疽病等。
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保持排水畅通、防除虫害传染和使用化学农药等方式。
大白菜的主要害虫有菜青虫、蚜虫、菜蛾等。
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旋作种植、及时清除病害植株、合理施肥、保持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
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引入 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球形状、叶球大
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己的偏爱。
二、选种
大白菜异花授粉,以前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都是包含多种 基因型的混合群体。
4.开花期:由始花到谢花
5.结荚期:从谢花到种子收获。
二、几种采种方法
1.小株采种法 阳畦育苗,1月上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密度可适当加大。 为提高种子产量,定植后最好进行地膜覆盖。 2.半结球采种法(小母株法)
秋季适当晚播,种株在越冬时仅有10-20片莲座叶或松散叶球, 经冬季贮藏后,笠春定植于采种田。 此法种株长势较强,种子产量偏高。缺点是未经结球期,无 法严格选留种株,难以保证种子纯度。
3.大株采种法(成株采种) 第一年秋季培育母株,第二年春栽植采收种子。 母株收获时带根拔起,就地晾晒 2-3 天,然后贮存越冬。南 方可直接在露地越冬。 早春,当10cm土层的温度达到6-7℃时即可栽植。 栽植前30天左右,要把叶球上部切去2/3左右,以利抽薹。
问题与展望
重视品种育种和出口型品种的选育,参与国际竞争。
3.配合力测定和强优势组合的选配 (1)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配组,比较容易获得强优势 的组合 (2)注意重要经济性状互补和积加 如: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大白菜品种 由于抗病性表现出的杂种优势,至少有一部分是非加性效 应不易在后代固定下来,因此利用杂种一代往往比常规杂交育 种易获得较强的抗病性。 在品质较好的品种内,通过自交筛选,选育出抗病性较强 的自交系,用这些自交系配制一代杂种,往往能获得抗病优质 的组合。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第一节白菜

现代蔬菜种植技术,第一节白菜第一节白菜一、白菜品种选择白菜的起源分为两种,一种认为是杂交起源,一种认为是分化起源。
白菜品种经过后世不断地选择,产生了结球变种、半结球变种、散叶变种和花心变种。
虽然白菜的品种多样,但是结球变种是最主要的栽培品种,栽培面积很大。
其他品种一般种植范围和面积都较小。
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结球变种的顶生叶是抱合的,叶球的顶端是接近或完全闭合状态的,形成坚硬的叶球。
结球品种本身又可以有很多的分类方法,比如可以按照生态型分为卵圆型、直筒型和平头型三种;按照球叶的特点分为叶数型和叶重型;按照栽培的具体季节分为春季品种、夏季品种和秋冬季品种;按照球叶颜色分为白帮型、青帮型以及青白帮型。
种植户在对白菜品种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除此之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春季品种一般来说,春季白菜品种生长期短,成熟时间早,不易抽薹,前期耐低温,后期对高温的适应性强,很适合在南方春季栽培;较为耐热,耐涝,高温不影响结球的品种适合在南方夏季栽培;而耐热,抗病毒能力强,生长期短的品种更加适合在南方秋季栽培。
1.鲁春白1号鲁春白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技研究所培育而成的一种杂交白菜品种。
这种白菜的植株约高40.4厘米,开展度约58.2厘米。
叶片颜色较深,叶柄浅绿,叶面褶皱。
叶球抱合,浅黄色球,球高约2.5厘米,直径15.5厘米,球顶较尖,单株重2.4~3千克。
该品种的冬性较强,不容易抽薹,生长期较短,成熟早,高抗病,品质好,一般60天就可以收获叶球。
这种品种的适宜地区有江苏南部、山东、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可以作为春季白菜种植,也可以作为秋季早熟品种栽培。
2.94-194-1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出的一种春季白菜杂交品种。
这种品种的冬性较强,成熟期早,一般温室种植50天就可以收获。
在结球期具有很强的耐热性,此时结的球十分地紧实,叶子不容易散开。
第一章大白菜育种

播种前 10~15 天,将畦内打足底水, 划切 8×8土块,后加盖塑料膜,白天见光,夜加草 苫;提高畦温,称之“烤畦”。
( 2)、播种时期确定:一般采种的幼苗 应达到 6~8 片真叶,约需 75 天左右,按 山东早春年份的温度回升情况,10cm地 温 在5~7℃是最佳定植期,胶东需3月中 旬、鲁中需 2 月下旬,鲁西南则在 2 月上 旬,照此前推 75~80 天,即为各地播种 时间。
第一节、起源与分类 一、起源 1、李家文的杂交起源说 小白菜×芜菁→大白菜
2、李曙轩、谭其猛的分化 起源说 小白菜→大白菜
二、分类 1、散叶变种
2、半结球变种
3、花心变种
4、结球变种 (1)卵圆生态型
(2)平头生态型
(3)直筒生态型
第二节、开花习性与性状遗传
一、春化作用 大白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从营养生长 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经过明显的低温阶段。对低 温的敏感程度,不同品种之间差别明显。通常 大白菜从种子萌动开始,在2~10℃条件下, 15d左右就能完成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 过程缓慢。春化天数愈多,花茎抽出愈快。春 化处理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5℃。低温的影响 可以累积,并不要求连续的低温。各种大白菜 的冬性强弱有差异,南方品种较弱,北方品种 次之,高寒地区品种最强。
五、抗逆育种 (耐热育种) 1)耐热生理生化及遗传效应研究 2) 拓宽耐热资源基础; 简便易行的耐热性鉴定方法(山东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六、引变育种 据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报告,中子射 线照射2X肥城花心的干种子,从后代 内选出了优质、早熟9号白菜。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单倍体植株 ,用于基因定位研究。
2、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 地块应先考虑品种间隔离:在无隔离物 下,距离应不少于 2000 米,有山头、村 庄、森林者在 1000 米以上,前茬无白菜 类种植。 冬前深翻冻垡,有利杀菌除虫,提高肥 力,开春后,每亩施一万斤有机肥,耙 平整地。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大白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广受人们喜爱。
为了保证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文将从大白菜的栽培技术、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白菜的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及准备:大白菜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土壤选择上,宜选用沙壤土或壤土为主,禁种于高酸性、瘠薄、积水较多的土壤。
在土壤准备上,需进行耕翻、平整、除草等工作,以确保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 播种与育苗:大白菜一般采用露地直播或育苗穴播的方式进行种植。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基肥施用,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播种时,应选择适宜的播期和适宜的种子数量,保持适当的株距。
播种后,要做好苗床管理,包括保湿、遮光、通风等,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
3. 田间管理:大白菜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追肥补水、病虫害预防等。
中耕除草可有效减少杂草对大白菜的竞争,保持土壤湿度和通气性。
追肥补水应根据大白菜的生长需求进行,保持土壤湿润的补充充足的营养。
在病虫害预防方面,要定期巡查,早发现、早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4. 收获与储存:一般情况下,大白菜的生长期约为2-3个月。
在收获前,要观察大白菜的表面色泽和叶片质地,确定最佳的收获时间。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储存,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二、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 病害防治:(1)菜蚜虫:菜蚜虫是大白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和成虫都会取食大白菜的叶片和茎部,造成植株发黄、畸形等。
防治菜蚜虫的方法有:合理轮作、多样化种植、及时清理野生菜蚜、适时喷洒有效的杀虫剂等。
(2)黄萎病:黄萎病是大白菜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是由土传真菌引起的。
黄萎病的发生会导致大白菜叶片发黄、干枯,严重的话会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黄萎病的方法有:合理轮作、适时翻耕,加强土壤消毒,选用抗病品种等。
(2)甘蓝夜蛾:甘蓝夜蛾主要在夜间出现,其幼虫会取食大白菜的叶片,造成大白菜的叶片凹陷、缺口等。
白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肥料:氮肥过多会倒伏或贪青晚熟,亦会加重病害,造成阴角和秕粒。
角果发育成熟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二节 白菜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白菜的感温性 白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一个低温阶段(又称春化阶段)才能现蕾、开花和结实,即白菜对低温的感应性。
春化阶段标准
开花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低温造成分段结实
5、角果发育成熟期
白菜从终花到成熟这一阶段叫角果发育成熟期。此期是争取籽粒饱满关键时期。
04
03
01
02
温度:适温15~20℃,最适温度为16.5℃。温度过低不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转运;温度过高则造成高温逼熟,灌浆时间缩短,粒重降低。
光照:充足,利于后期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
花器的构造: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蜜腺等部分组成。
全株花芽分化顺序:主花序→一次分枝花序→二次分枝花序。
同是一次分枝花序的花芽分化顺序:上部分枝花序→中下部分枝花序→中部分枝花序。
在一个花序上花芽分化顺序:由下而上。
花芽分化顺序:
一朵白菜花的分化过程 (西南农学院,1960)
油菜花蕾分化过程图
对光不敏感
01
02
白菜是弱感光性
第三节
01
白菜主要器官的特征特性
02
白菜的营养器官
03
白菜的生殖器官
04
白菜的营养器官 根 根的形态:由主根、侧根、细根和不定根组成圆锥形的直根系。
吸收养分和水分;
固定植株;
合成核苷酸→核酸(分生组织不可缺少);
贮藏养分;
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
根的作用
白菜主茎的总叶数因品种特性、播期早迟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差异较大。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大白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分析大白菜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
本文将从大白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白菜的栽培技术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适合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下面将介绍大白菜的栽培步骤和相关技术要点。
1. 地块选择和准备: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春秋两季进行大白菜种植,秋季种植较为常见。
2.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进行土壤处理,包括翻晒、除草和施肥等。
翻晒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灌溉条件,除去杂草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适量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3. 播种和育苗:选择优质的大白菜种子,进行适时的播种。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进行浸水发芽,提高发芽率。
苗期注意及时补充养分和水分,保证幼苗的良好生长。
4. 管理和培育:在大白菜的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时的田间管理和培育。
包括适量的施肥、定时的灌溉、防除杂草等。
要及时摘心和间苗,促进植株的侧枝分蘖,提高产量。
5. 病虫害防治:大白菜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影响。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简单介绍。
二、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1. 蚜虫:大白菜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吸食植株的汁液,严重的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和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灭虫剂喷洒、人工捕捉和灭虫网覆盖等。
2. 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白色粉状斑点,严重时会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药剂喷洒和定期修剪受害叶片等。
4. 胡萝卜蛀虫:也是大白菜常见的虫害,以幼虫为害,会破坏根部,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杀虫剂、清除虫粪和虫卵等。
总结:大白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
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防治方法,可以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农民的收益。
通过防治病虫害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抗虫
经常发生在大白菜叶部和根部的虫害有20余种
3. 其它
农药不合理使用、产品农药残留等
四、生育期和生态适应性
不同地区由于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不同,需要生育期长短不 同的品种,即使在同一地区,为了市场和茬口安排,也需要生 育期长、中、短不同的品种。
散叶×其他型
散叶
四、熟性
早熟×晚熟
中熟×晚熟
中间偏早熟
中间熟
五、其他性状
叶片有茸毛×无毛 数量性状。 有毛。茸毛的多少受多基因控制,为
大白菜花色白花对黄花为隐性遗传。种子黄色种皮受一对隐
性基因控制。 大白菜更多的性状为数量性状,如:单株重、球重、球高球径、
紧实度、球叶数、抗热性、成熟期、抗病性等。
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引入 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球形状、叶球大
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己的偏爱。
二、选种
大白菜异花授粉,以前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都是包含多种 基因型的混合群体。
危害情况或其他目标性状进行决选。
三、杂交育种
1、开花授粉习性
大白菜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植株在 0-10℃的低温条件, 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第二年抽薹开花。 其花薹形成分化是在结球期和休眠期中缓慢进行,形成 花薹 和花蕾的雏体,到次春栽植时,母株具有短小的花茎和 不同大小的花蕾。 大白菜为种子萌动春化型。在春化过程中,低温处理的 时间越长、处理时植株的年龄越大,花芽分化越早。
大白菜群体异交率一般在 80%以上,自交后生活力很快衰退,
因此选种宜采用混合选择法或混合选择与单株选种相结合的选择
方法。 当原始群体变异较小时,可采用一次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当变异较大时,可采用1-2次单株选择后,进行混合选择。
大白菜选种必须处理好杂与纯的相互关系,否则难以获得满
意的效果。在保证选择后的群体主要经济性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花序为复总状花序。经春化作用后抽薹、开花,从顶芽抽 出的花序为主花序,最先开花,从主茎上发生的每一花序往往 再分枝一二次,每一花序上的花总是从下向上陆续开放的。大 白菜单株花期30天左右。 大白菜为虫媒异花授粉作物,杂交时必须严格隔离,可用 纸袋局部隔离花枝,由于大白菜的花序为无限生长,要注意经 常松袋。
五、丰产性和耐贮性
丰产仍然是目前大白菜生产的一项重要目标,在稳产中求高产, 是指导大白菜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性状遗传
大白菜多数性状属于数量性状,控制遗传的基因对数多,加之
大白菜为异交作物,个体杂合性强,目前,主要几种在与叶球 商品性密切相关的性状。
一、叶球的抱合方式遗传规律
大白菜叶球抱合有叠抱、拧抱、皱抱和合抱方式,其中叠抱遗 传力较强,各种抱合方式没有典型显隐性关系,后代有时呈现 不典型的中间类型。 合抱×叠抱 叠抱×皱抱 皱抱×合抱 合抱或叠抱 叠抱或皱抱 近似皱抱
第一章 大白菜育种
第一节 大白菜的种质资源
一、概况
内蒙古等地区,目前在南方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大白菜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蔬菜,主栽区为华北、西北、东北、
大白菜自古享有“菜中之王”的尊称,曾经为中国第一大菜, 不仅是我国的大宗蔬菜,而且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大白菜种质资源
1、大白菜的杂交起源假说 2、大白菜亚种按照进化过程的分类
选花枝,应尽量选用一次枝基部及中部的花蕾,每枝 保留10-20朵左右,不宜过多。
杂交时选用开花前 1-2 天的花蕾去雄,次日上午 10-12 时授粉,授粉时田间气温在20-23℃时坐果率较高,24℃以 上显著降低。
稳定的杂合性对育成品种的适应性非常有利。
株选多采用多次综合评比法,在采收时,分 初选 、 复选 和 决选三次进行鉴定选择。 初选: 收获前,根据生长习性、株高、球型、抱合方式以及对 霜霉病、黑斑病、黑腐病等抗性进行初选,做好标记。 复选: 再按较高的综合性状入选标准对初选入选植株进行复选, 淘汰其中的一部分植株。 决选: 拔起复选植株集中在一起,再根据株重、帮色和软腐病
六、抗病性
霜霉病:显性遗传
TuMV:显性或不完全隐性 黑腐病:1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 白斑病:具数量遗传特点,至少4对以上基因控制,表现部 分显性。 黑斑病:抗性属数量遗传,由7-10对以上基因控制,符合加 性-显性模型。
大白菜霜霉病
大白菜TuMV
大白品种
第二节 大白菜的育种目标
一、大白菜育种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二、品质育种
1. 外观品质: 叶球帮与叶身有光泽、脆嫩;叶球紧实、结球形 态、株型大小等一致;不易裂球等。 2. 营养与感官品质: 提高维生素 C 、可溶性糖、蛋白质、干物 质含量,降低有机酸和粗纤维含量。
三、抗病虫性
二、球型遗传规律
长筒×倒卵 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 长筒×矮桩 长筒×倒圆锥 长筒×短筒 长筒×矮桩 倒卵×倒圆锥 短筒×矮桩 短筒×倒圆锥 矮桩×倒圆锥
中间型 高桩 倒卵至近长筒 近短筒 长倒卵、高桩、矮倒卵、矮桩 矮倒卵 短筒或矮桩 矮倒卵 倒卵至矮倒卵
三、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遗传力:散叶>花心>半接球>结球型 半接球×花心 半接球×结球 花心×结球 花心 半接球 花心
结球变种
花心变种 半结球变种
散叶变种
3、按照生态类型进行分类
①适应海洋性气候的卵圆形 ②适应大陆性气候的平头型 ③适应大陆和海洋交叉气候的直筒型 其它5个杂交演化类型,即花心直筒型、花心 卵圆型、平头卵圆型、平头直筒型和圆筒型。
4、大白菜主要品种类型和名称 ①丰产型品种
②优质型品种
③早熟耐热品种 ④抗病品种
第四节 大白菜育种方法
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有性杂交已不是选育新品 种的主要方法,但是,有性杂交在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与分离,优良基 因的纯化与稳定,培育优异育种材料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引种
三种生态型中直筒高桩型适应性最广,在全国各地生长都比较好。卵圆 型适应性狭窄。平头型适应性介于两者之间,引种时生态形似地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