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相分析及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2. 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 (1)河流的作用 (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 (4)河口区海底地形 (5)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
三角洲沉积相
平原河道
前缘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远砂坝
张家滩页岩
最大湖泛面
安55井,长62,9-91-71, 2152.9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 河道中的岩性突变面
三
角 洲
分流河道 正韵律沉 积
平
原
相互叠 置的分 流河道
3 长6
SB-冲刷侵蚀面
三
角
洲 前
河口坝液 化变形构 造
长7
缘
浅湖泥及 席状砂沉 积
最大洪泛面
陕北清涧河刘家湾长6-长7三角洲露头剖面实例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 面接近平均高潮线。沼泽中植物繁茂,排水不良,为一停滞 的还原环境。其沉积为深色有机质粘土、泥炭、褐煤,夹有 洪水成因的纹层状粉砂。富含保存完好的植物碎片,并含有 丰富的黄铁矿自生矿物。当排水通畅时,粘土中的有机质不 发育,并可见昆虫、藻类、介形虫、腹足类等化石。 沼泽沉积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90%,故有人把分支河 道沉积形象地比喻为三角洲平原的“骨架”,把沼泽沉积比 喻为三角洲平原的“肉”。广泛而稳定分布的层状有机质沉 积可作为三角洲平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根据其分布范围, 可圈定三角洲平原的大致轮廓。 5)淡水湖泊微相: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湖泊面积小,水体浅, 通常为3~4m,沉积物主要为暗色有机粘土物质,并夹有泥 砂透镜体。粘土沉积物显示极好的纹理。可见黄铁矿、蓝铁 矿,但不成结核,多见原地生长的软体动物贝壳。虫孔发育。 河流支流注入时,可形成小型的湖成三角洲沉积。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在三角洲分类图中,还给出了伸长状、朵叶状、弓形(尖头 状)、河口湾(港湾状)三角洲的位置。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Galloway和薛良清合作(1988),建立了一个包括扇三角 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在内的三 角洲扩展分类。
③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低密度流动,属严格的平 面喷流类型。通常发生在河流入海处
(3)蓄水体的水动力作用:波浪、潮汐、海流
可对河流输入的泥砂进行改造和再分配,改
(4)河口区海底地形:河口区海底坡度小,水
体浅,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5)蓄水盆地的构造特征:水盆地相对稳定, 或沉降缓慢,沉降速度小于或略等于沉积速 度,对三角洲的形成和保存有利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3. 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 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砂坝。水流从 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 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如图所示)。这一过程的不断重 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 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坡度减小 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 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由于河流、波浪、潮汐对三角 洲的形成起直接控制作用,故 很多学者主张按这三者的相对 强度来划分三角洲的成因类型。 Galloway(1976)根据上述 三种作用的相对关系,分析了 世界上一些代表性三角洲,提 出了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如图 20-5)。三角形三个端元分别代 表了以河流、波浪、潮汐作用 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分别称为 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 控三角洲。前者属于建没性三 角洲,后两者属于破坏性三角 洲。
(2)朵状三角洲 朵状三角洲形态呈向海突出的半圆状或朵状,与鸟 足状三角洲相比,此类三角洲在形成时泥砂输入量相对较少,砂泥比值 较高,波浪作用有所增强,但河流输入沉积物的数量仍高于波浪和潮汐 作用改造的能力。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2.三角洲沉积亚相特征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三角洲相分为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个亚相 (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 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海滨区 的延伸。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与河流相有较多 的共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为河流相的缩影。其者性主要为 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砂质沉积与泥炭、 褐煤共生是该亚相的重要特征。砂质碎屑的分选性差,粒度 概率曲线与河流相近似。层理构造复杂,视环境不同而异, 见雨痕、干裂、足迹等层面构造。生物化石少,且多为淡水 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岩体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分支河 道和沼泽沉积构成该亚相的主体,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 别。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支河道、陆上天然堤、 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几个沉积微相。
三角洲相
(Delta Facies)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第三节 古代三角洲沉积鉴别标志及其与油气 关系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一、三角洲环境特点 1. 三角洲环境 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由巴雷尔(1912)提出的,他认为 “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 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该定义包含四个方面含义: 第一,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确定的点物源;第 二,三角洲以进积结构为特征;第三,尽管三角洲能最终充 填盆地,但它们都发育于盆地周缘;第四,因河流提供了进 入盆地的物源,所以三角洲最大沉积位置受到限制。 三角洲环境包括陆上和水下两部分沉积区,平面上大致为 三角形。依水体性质不同,存在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 洲。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2)水下天然堤微相:水下天然堤是陆上天然堤的水下延伸部分,为水下 分支河道两侧的砂脊,退潮时可部分地出露水面成为砂坪。沉积物为极 细的砂和粉砂。粒度概率曲线为单段或两段型,基本上由单一的悬浮总 体组成。常具有少量的粘土夹层。流水形成的波状层理为主,局部出现 流水的、与波浪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交错层理。有时可见植物碎片。 3)支流间湾微相:支流间湾为水下分支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 与海相通。当三角洲向前推进时,在分支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 地的楔形泥质沉积体,称为“泥楔”。故支流间湾以粘土沉积为主,含 少量粉砂和细砂。 4)分支河口砂坝微相:分支河口砂坝也称为分流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 支河道的河口处,沉积速率最高。海水的冲刷和簸选作用,使泥质沉积 物被带走,砂质沉积物被保存下来,故分支河口砂坝沉积物主要由分选 好、质纯净的细砂和粉砂组成,具较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成层厚度为 中、厚层,可见水流波痕和浪成摆动波痕。
分流河道、漫滩沼泽 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前缘席状砂 前三角洲 辫状河道、越岸沉积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前辫状河三角洲 正常 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远砂坝
前三角洲 分支河道、天然堤、决门扇、沼泽、淡水湖泊
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
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 坝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分支河道微相:分支河道又称为分流河床,其沉积特征与 河流体系的河床沉积基本相同。它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 积的骨架,以砂质沉积为主,粒度比邻近的微相稍粗,分选 差。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垂向上具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 韵律。常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有不对称波痕及冲刷 一充填构造。化石少见,最底部可见植物碎片。横剖面呈透 镜状,沿河床呈长条状,故又称为河道 砂坝。 2)陆上天然堤微相:发育在分支河道两侧,以细砂和粉砂沉 积为主,远离河床沉积物变细,泥质增多,常见各种波状层 理及流水波痕,可见铁质结核和碳酸盐结核,少见植物碎片。 3)决口扇微相:洪水漫溢河床,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扇滩, 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但比河床沉积细,与河流相决 口扇沉积类似。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5)远砂坝微相:远砂坝位于河口砂坝前方较远部位,又称为末端砂坝。 沉积物比河口砂坝细,主要为粉砂,并有少量粘土和细砂,可发育有槽 状交错层理、包卷层理、水流波痕和浪成波痕以及冲刷一充填构造等。 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结构纹层和由植物炭屑构成的颜色纹层在远砂坝微 相中也较为特征,向河口方向结构纹层增加,颜色纹层减少;向海方向 则相反。
6)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在海洋作用较强的河口区,河口砂坝砂受波 浪和岸流的淘洗和簸选,并发生侧向迁移,使之呈席状或带状广泛分布 于三角洲前缘,形成三角洲前缘席状砂体。席状砂的砂质纯、分选好, 沉积构造与河口砂坝相同,广泛发育交错层理,生物化石稀少。砂体向 岸方向加厚,向海方向减薄。
延河剖面张家滩小学长7湖侵暗色页岩
(1) 河流的作用:河流的流量和输砂量是形成三角洲的物质基 础 (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①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高密度流动,沿底部流动
(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②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为等密度流动,
(2)蓄水体(海、湖水体)的密度与河水密度差异:
前三角洲泥、滑塌浊积扇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河控三角洲形态
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 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三角洲的形态, 可进一步可分为鸟足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两种类型。 (1)鸟足状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 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
上逐渐扩大。
河水冲决天然堤后,取道于较大坡度的新河床入海。旧河道淤塞,泥砂供 应断绝,加之海浪的改造和侵蚀,使原来的三角洲废弃,而在其旁侧新河道人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Fra Baidu bibliotek
第一节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二、三角洲的主要类型 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的作用强度不同以 及沉积物粗细的差异,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 Scott and Fisher 等(1969)曾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的强 弱,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两种类型。建设性三角洲是在以 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堆积的速度远大于波浪所能改造的速度的 条件下形成的。其特点是增长速度快、沉积厚、面积大、向海突出、砂 泥比低。大型河流入海多形成此类三角洲。 当海洋作用增强而超过河流作用时,波浪、潮汐、海流的能量等于 或大于河流输入泥砂的能量,河口区形成的泥砂堆积经海洋水动力的改 造、加工和破坏,就形成了破坏性三角洲。这类三角洲形成时间短、分 布面积小,多为中、小型河流入海所形成。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2)三角洲前缘亚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处于海平 面以下,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 角洲砂体的主体。其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 然堤、支流间湾、分支河口砂坝、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 砂等六个沉积微相 1)水下分支河道微相:水下分支河道为陆上分支河道的水下 延伸部分,也称为水下分流河床。在向海延伸过程中,河道 加宽,深度减小,分叉增多,流速减缓,堆积速度增大。沉 积物以砂、粉砂为主,泥质极少。常发育交错层理、波状层 理及冲刷一充填构造,并见有层内变形构造。垂直流向剖面 上呈透镜状,侧向则变为细粒沉积物。
尽管三角洲的沉积物粒度可粗可细,三角洲中河流、波浪和潮 汐相互作用的能量不同,但总的来说,一个三角洲可以根据其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特征,被划分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 前三角洲三个亚相及多个微相 :
三角洲 类型 扇三 角洲 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 扇三角洲前缘 前扇三角洲 辫状河 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微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