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科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湘科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
要素出发,综合考虑二年级上册的教育起点、科学概念发展的逻辑顺序、探究
技能的发展层次、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层次、课程内容间的相关性等因素,以科学概念和探究能力并行发展为明线,以科学态度为银杏渗透、STSE为
融合延伸的暗线来组织教材,用科技史来促进这两条线的完善。

依据学生的障碍点,设立了“教扶放”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指导策略,有
效引领学生达成《课标》的四维分段目标。

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在
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比较、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进
而学习溶解、动物的感官、位置描述、太阳和月亮、尺子原理等有关科学知识,体验认识事物特征、性质、变化的方法线索,重点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比较、
描述、动手做实验或设计制作等基本技能,重点发展学生观察、描述、比较、
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
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本册教材教材采用“主题单元——课题——活动——评价”的组织形式,
将《课标》中4个领域的科学内容布设在“溶解”、“动物的反应”、“太阳
与月亮”、“物体的位置”、“尺子的科学”5个主题单元中。

布设了5个单元,13课,35个探究活动。

第一单元“溶解”:基于学生认知起点,采用“分分总”的结构构建单元,按“示范聚焦——类比举证——提炼概念——判断检验——拓展迁移”的活动
概念,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对比实验、制作与调试等技能。

教材中先将
常见的食盐、沙子、胭脂红分别放入水中,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发现溶解的典型,再让学生用同样的实验方法,观察厨房中其他物品在水中的变化,判断识
别溶解现象,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布设“自制泡泡液”一课,驱动
学生拓展迁移,综合应用溶解知识。

第二单元“动物的反应”,本课教材采用“分分总”的结构构建单元,按
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思路,布设“兔子的反应”、“蜗牛的反应”、“有趣
的动物反应”三课,重点训练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对比实验、描述等技能。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类比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功能,观察发现兔子感知环
境的特点,再针对蜗牛的不同感官,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各自的功能,最后采用
观察交流会的方式,驱动学生了解更多动物的感官功能及对环境的反应,让学
生体会到了解这些反应对更好地关爱和饲养动物的意义。

第三单元“太阳和月亮”是儿童经常感知的天体,教材中布设“发光发热
的太阳”、“看太阳认方向”和“变化的月相”三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太阳和月亮,发现并应用其特征、运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理、收集证据、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一课旨在引领学生寻找太阳能够发光、发
热和太阳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的证据,体会阳光对生命的意义;第二课旨在
引导学生依据太阳晨升晚落与东南西北的方位关系,学会“看太阳认方向”,
为下一单元描述物体的位置做好铺垫;第三课旨在引领学生有计划地长期观察
月相,自主发现并描述月相圆缺变化的特点。

第四单元“物体的位置”,教材中布设了由定性到定量描述物体位置的两课:“它在什么方位”和“它有多远”,用“小猫在哪里?”“旗杆在哪里”
等活动,引领学生描述物体的方位、远近,抽象归纳位置描述的要素,用“小
兔子吃萝卜”“找地雷”等趣味游戏,驱动学生自主运用前面的方法描述位置,判断位置。

第五单元“尺子的科学”,教材创设“没有测量课桌长度”的需求情境,
驱动学生重演尺子科技发展史中那些关键的步骤:身体尺——物品尺——标刻
度的尺子——统一长度标准——现代尺子,引领学生了解尺子技术发展史,感
悟“统一标准”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测量、制作、评估等技能。

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实现了单元内及前后单元由“扶”到“放”的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了一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如材料、工具)、事物的现象、特征或性质,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有了探究科学的
热情。

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发展学
生观察、描述、比较、动手做实验或设计制作等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什么是科学,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措施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要搞好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
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
教学活动。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
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
非常好的心理基础。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
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
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

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

学生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或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
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关注
到的视野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学习。

2.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爱观察、爱动手、爱玩,这是孩子的天性。

为此,在低年级科学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

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
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教学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

在使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

3.尊重每一位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每位学生
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热情、积极,对科学课充满喜爱,对
科学课老师无限信任,对科学课上的各项探究活动、老师的各项要求都会积极响应、努力表现。

这也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需要充分运用。

与此相关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又很脆弱,经不起学习活动的失败,经不起教师的责难和批评。

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精心准备、努力上好每节课,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过程的重要以及成功的欢乐。

教学中,教师对待所有学生应一视同仁,公平、民主;要多用鼓励、表扬,慎用、少用批评,鼓励、表扬、提示或批评都要具体、有针对性,使科学课的学习成为愉快的学习,科学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科学课老师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二)加强教学组织,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学科特色分明、实践活动丰富的科学课,学生常常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喜欢。

同时,也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教师提出过的一些学习要求有的还做不到,有的遗忘了,未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这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根据这个特点,建议教师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教学组织工作
严谨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教学组织工作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障。

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怎样培养技能与发展他们的能力,还必须细致、全面地考虑各项教学活动怎样有序、有效地开展——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避免或解决。

越是低年级、动手活动多、教学环境复杂(例如室外考察)的课,越要周密考虑。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重视科学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的研究备课。

教学中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和采取的措施都要尽可能地想在前面,常常是哪里想不到哪里就出了问题。

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教学经验可循,也有很多因教学组织不严密而造成教学混乱的教训值得吸取。

一般来说,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前首先要明确基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活动中要有监控,出现影响学习方向、学习效果的共性问题要及时纠正;活动后要有具体、针对性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组织工作既要严格、周密,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一些问题。

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采取的各种措施,都应是为了更
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将学生“管死”,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

2.注重科学课教学常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常规是根据学科教学特点、要求制定的,经过较长时间培养训练形成的、学生自觉遵守执行、已成习惯的教学规矩。

教学常规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
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要求,是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一种默契,是提
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教学常规既有共性,又会因教师的教
学特点、教学风格不同而具有某些特性。

二年级依然要把教学常规教育作为教
学的一个重点,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培养在教
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科学课要着重构建的教学常规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上科学课
时要带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如果在科学课专用教
室上课,有什么特殊要求;老师讲述、讲解、演示时,怎样注意听讲;观察、
实验时,小组学生怎样分工合作;观察、实验后,怎样收拾各种器材;野外考
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汇报交流观察实验结果时,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介
绍(首先说观察对象、实验目的,然后说采用的观察、实验方法,之后再说在
观察、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研讨时,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其他同学的
意见,怎样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怎样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进行肯定和辩解;归纳概括结论、判断解释问题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表达;教学反思时,应该思考哪方面的问题,如果有评价手册应该怎样填写;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后
研究项目,应该如何完成……这一切,都要有计划地坚持一贯地训练培养,使
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更高阶段科学课的学习,以及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观察要求,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领略这个奇妙的世界。

从观察所得的信息引发我们的好
奇心,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作出解释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观察
能力是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技能,是发展其他探究技能的基础。

搞好观察活动,
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

没有观察材料,就无法进行观察。

观察材料应该比较典型,具有一定揭示事物特征的结构性,这样才有利于
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观察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能做到让学生分组进行
观察。

选择材料时教师应参照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

2.把握观察训练的“扶”和“放”。

《它溶解了吗》是在一年级认识水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常见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有些物质很
难溶解在水里。

导入活动定位在“扶”,活动1食盐“藏”到哪里了定位在“教”,活动2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定位在“放”,体现了教扶放的过程。

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
(1)明确观察的目的,即学生要明白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

(2)讲解观察重点和观察方法,即联系问题理解观察的重点,结合观察重点理解观察的方法。

(3)学生分组观察。

这一步骤需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以利于学生
真正细致、有效地进行观察。

学生观察时,教师要巡回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
发现和准确判断学生在观察时的良好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组织学生之间的
相互学习或教师的有效指导。

(4)汇报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事情详细、具体、形象地加以描述,鼓励学生合作,强调实事求是,重视发展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5)教师小结。

讲解通过观察应该明确的问题,评价学生在观察中的表现。

(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指导学生从以下一些方面引起注意:
1.保持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空间。

2.遵循规定的安全实验程序。

3.建议并执行恰当的安全操作步骤。

4.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例如在用火加热或使用化学药
品时可能出现的灼伤;使用玻璃器皿或锐器时可能出现的刺伤;动植物实体观
察时可能出现的意外伤人;感官观察时的安全隐患如强光、强噪声、强刺激异味;户外活动触及不明物体,等等。

5.认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导、示范进行活动(包括户外活动)。

6.始终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实验(活动)器材准备
五、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机动2课时,全册约15-17课时,建议每周严格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