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受精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卵识别的三种模型
二、糖蛋白在配子识别中的作用
1 精、卵融合前期有关的糖蛋白
被子植物的受精识别从广义而言可看作是 多位点的。首先是从花粉与柱头表面的接 触开始。对于自交不亲和性植物,其等位 基因编码一系列S位点糖蛋白。通过这些S 糖蛋白的作用,植物最终表现为自交不亲 和性状。对于同种亲和性植物,其花粉与 柱头之间也存在识别,并与花粉壁、柱头 表面及花柱引导组织内的糖蛋白有关。
花粉管生长的营养来源:
(1)花粉本身的贮藏物 (2)柱头和花柱组织中
2 花粉管到达胚珠和进入胚囊
花粉管穿过珠孔后,径直朝向助细胞 丝状器从而进入胚囊中。花粉管穿入 两个助细胞中的一个后,于花粉管的 顶端形成一个孔,从孔中释放出花粉 管的内容物。 精细胞、一个营养核和少量细胞质
三、双受精
精子*卵———合子———胚 精子*两个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
配子融合的时期十分短促,在白花丹 似乎整个时期历时不到1 min,推测游 离钙可能对促进膜的融合起一定作用。
第三节 配子识别
细胞间的识别(recognition)是生物 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它是细胞分 辨“自己”与“异己”的一种能力, 是细胞表面在分子水平上选择性的相 互识别与辨别。
配子融合时两个精细胞与卵和中央细 胞的结合是随机的,还是预定性的呢?
在柱头的乳突(papillae)的表 面,存在一层亲水蛋白质的薄膜。 一方面有粘着花粉或水合花粉的 作用,同时也是不亲和系统的识 别反应的位置。
烟草柱头扫描电镜照片
湿型柱头:柱头在传粉时有溢出物, 它为花粉萌发提供必须的基质。溢出 物含少量游离的糖,还含脂类和酚的 化合物。 干型柱头:柱头在传粉时是不产生分 泌物的。这种柱头由于在表面存在蛋 白质薄膜的亲水性,能通过其下层的 角质层的中断处汲水,辅助粘着花粉 和使花粉获得萌发必须的水分。
花粉萌发 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几 秒钟之内即由花粉外壁释放出蛋白质, 与柱头表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 二者如果是亲和的,产生“认可”反 应,花粉粒由周围吸收水分,内壁由 萌发孔伸出为萌发管。
二、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生长
1 花粉管进入柱头和花柱
从柱头组织的细胞壁之间或通过细胞壁 向下生长的
开放型花柱:有中空的管道,管道内
与中央细胞融合的精子细胞质参与融合。
大麦 3、与卵及与中央细胞融合的精子细胞质都 参与融合。矮牵牛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配子质膜的融合
精细胞被释放在卵与中央细胞之间的区域。 包围它们的花粉管内质膜崩解,两个裸露 的精细胞同时分别与卵和中央细胞接触。 精细胞与雌性细胞质膜间的距离从20~ 70μm不等。 膜的融合开始在膜的一个位点,然后在多 个位点融合,融合的膜逐渐崩解,直至仅 观察到纤细的膜轮廓。
二、卵和合子
卵细胞核对孚尔根反应与精子不同, 刚形成的卵核呈孚尔根正反应, 成熟的卵核则是负反应或弱的正反应。
胡适宜和朱至清对几种植物的卵细 胞和中央细胞核研究的结果,证明不 同植物有差异
棉花、向日葵和扁豆
年幼的卵细胞核和胚囊中央细胞核 都表现强的孚尔根反应, 随着发育而逐渐降低对孚尔根反应 的强度。
第九章
第一节


双受精过程
受精即雌、雄配子的融合
配子配合前期(progamic phase) 配子配合(syngamy)
一、花粉萌发
花粉被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 柱头具有特殊的表面,适于“捕捉” 和承受花粉,并为花粉萌发时提供 必须的水分。 柱头通常有大的表面,表皮细 胞变为乳突状或毛状,适于附着花 粉。
1、在配子融合时,两个精子的细胞质 都不参与融合。陆地棉
在这种融合模式中尚有一个未能阐明的 问题,即核从精细胞独自转移的完成,精 细胞必须维持凝胶状态,阻止精细胞质流 动至卵细胞及接着发生细胞质的闭合。然 而,既使在受精时每分钟采样的详细观察 也未得到显示膜闭合的证据。
2、与卵融合的精子的细胞质被排斥,而
表皮细胞能分泌粘性物质,花粉管沿着 管道的内表面,在粘液中向下生长。
闭合型花柱 :没有中空的花柱道, 有引导组织 。细胞内含丰富的细 胞器,具较高的活性,花粉管在 充满基质的间隙中生长。
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
花粉管生长部位: 花粉管尖端5μm左右有生长点,在光 学显微镜下呈较透明的半球形,其中 含有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丰富的RNA,各种酶类和多糖、油滴等。 这些特征与形成新的管壁有关。
一、被子植物配子识别的假说
1、随机假说(chance hypothesis) 精细胞与卵细胞或中央细胞的结合是 随机决定的。 2、特异受体假说(specific receptor hypothesis) 雌雄配了的融合是由其细胞表面特异 识别因子决定的。
Faure (1999) 提出三种模型 :
两个精细胞在花粉管中下行时,它们 一直维持连结。 雌性生殖单位结构特点,阐明了在受 精的靶区缺少细胞壁,从而认识到雌、 雄配子之间能通过膜的融合而为为一 体。
二、配子融合时雄配子细胞质的参与
虽然能确定融合前的精子是具细胞质 的,但对它们与雌性配子融合时,细 胞质是否也同核一起进入雌配子,至 今未有一致的结论。
2 、 精细胞表膜的糖分子和糖蛋白 植物精细胞表膜存在多种糖蛋白,其 中可能包括某些凝集素受体。
第四节 精子、卵及合子中DNA的含量
植物受精作用是植物世代交替的转折点,
它涉及配子体世代向孢子体世代的转变, 并伴随发生DNA倍性从单倍转变为二倍。
一、精子
精子核均呈孚尔根正反应,DNA特异性 荧光染料染色也均表现强的荧光。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A.花粉管进入胚囊 B.花粉管释放出内含物 C.两个 精子分别转移至卵和中央细胞 D.精核转移示意图a.精 子与卵接近,b.精核在转移中,c.精核转移到卵细胞中
第二节 配子的融合
花粉管进入胚囊是经由退化的一个助细胞 一般认为细胞内高水平的游离钙或松弛的 结合钙,是导致助细胞退化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花粉管成分、渗透压或pH的改 变,所有这些因素构成的微环境,对促进 花粉管的释放和停止生长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