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表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刘春涛)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7c7fe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7.png)
第2 3卷第1期2U21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LIAONING UNIVERSITY O F T C MVol. 23 No. IJan., 2021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1.01.026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李亮,韩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 V 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小儿C V A的治疗尚存在一些问题,而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将从病因病机、内治法、外治法、实验研究4个方面来阐述小儿C V A的 中医药治疗进展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中医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6.12; R562.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1) 01-0113-04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r a 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c in e in t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e d ia tr ic C ouj»h V a r ia n t A s th m aLI Liang,HAN Fei(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053, China )A b s t r a c t:Pediatric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is a s}>erial type of asthm a,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its morbidity in China is on the rise year hy year and it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Nowaday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VA with modern medicine,TCM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 throug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attract extensive attention.This article will expou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VA from four aspects of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internal therapy,external therapy and experiment research.K e y w o r d s:cough variant asthma;pediatric;TCM;researrh progress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丨im a,CVA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表现m_有文献报道慢性咳嗽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科疾病,而C V A是导致小儿慢性咳嗽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1\如若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并进行早期干预,将会有约30%的CV A患儿发展为典型哮喘。
CC16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CC16及其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abcfdf152d380eb63946dbf.png)
CC16及其作用研究进展【摘要】 CC16是Clara 细胞分泌的要紧蛋白,具有抗炎、免疫调剂、抗纤维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CC16基因多态性与CC16的表达及作用相关,揭露CC16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及基因表达的调控,将有助于说明CC16 的生理功能,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启发。
【关键词】 CC16;作用Clara细胞是指排列在肺细支气管黏膜的非纤毛上皮细胞,有分泌功能。
1881年, Kolliker第一发觉了这种细胞的存在。
1937年MaxClara 描述了这种细胞的形态特点,同时以他的名字命名。
Clara 细胞分泌的要紧物质之一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因其相对分子量为15 840,称为CC16。
由于开始测得其分子量为10 000,也被称为CC10。
CC16为组织特异性蛋白,在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2%~3%;另外,在前列腺、孕期子宫及肾脏也有极少量分泌,因此也称为子宫珠蛋白、尿蛋白等。
1 CC16基因及蛋白质结构CC16基因位于染色体11p12-q13区域,全长4 995bp,此基因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1]。
该基因被检测出的多态性有三种:(1)DNA变异和杂合现象:第1个内含子的5’至第3个Alu 重复序列区发觉含(CTTTT) n和(TTGC) n的微卫星标记的DNA 变异和杂合现象;(2)插入突变:在第2个内含子中亦发觉一个特殊Alu 重复序列的插入,该序列的插入可能与基因的剪切、阅读框的移位相关;(3)点突变: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外显子1下游非编码区的第38 位碱基G被A 的替代[2],该突变位点恰在启动子区域内。
G38A的多态性与CC16基因的转录活性相关,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中成心义,如哮喘、IgA肾病、结节病等。
CC16蛋白是由两条相同的多肽链反向排列组成的二聚体,单体多肽链由70~77个氨基酸组成,中间通过两个二硫键连接。
CC16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心脏、脾、肝脏等细胞膜上,一些肿瘤细胞如肉瘤细胞、淋巴瘤细胞等也表达CC16受体蛋白,能与CC16以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
198例儿童哮喘4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个体化治疗效果分析
![198例儿童哮喘4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个体化治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2c048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png)
研究论著198例儿童哮喘4种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个体化治疗效果分析刘勇 陆婉秋【摘要】 目的 探讨4种儿童哮喘相关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药物基因检测结果在指导哮喘患儿个体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哮喘患儿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396例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哮喘患儿,选取其中198例作为干预组,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对IL -13基因R110Q (IL -13 R110Q )、IL -4基因-590C>T(IL -4-590C>T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R16G (ADRB2 R16G )和IgE 高亲和力受体β链基因E237G (FcER1B E237G )4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哮喘药物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儿童哮喘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余198例未行4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及哮喘药物基因检测的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
2组哮喘患儿均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治疗,其中干预组根据哮喘药物基因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ICS 类型,随访3个月,分别于入组时、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进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评价个体化用药治疗疗效。
结果 IL -13 R110Q 位点AA 、AG 、GG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40.4%、52.5%,IL -4-590C>T 位点TT 、CT 、CC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4.3%、22.2%、3.5%,ADRB2 R16G 的AA 、AG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4%、38.4%、17.2%,FcER1B E237G 的AA 、AG 、GG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2%、26.8%、4.0%;治疗3个月干预组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均< 0.05)。
结论 IL -13、IL -4、ADRB2及FcER1B 基因多态性具有自身的分布特点,患儿在根据药物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后哮喘可获改善。
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723fc0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1.png)
·临床论著·支气管哮喘患者FeNO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尹利剑*(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水平下支气管哮喘患者痰液、血液、肺功能检测等多个观察指标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在气道高反应性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根据FeNO 水平不同,将FeNO >49 ppb 的42例患者列为高水平组,FeNO 为26~49 ppb 的33例患者为低水平组,FeNO ≤25 ppb 的45例患者为正常组。
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痰嗜酸性粒细胞、痰中性粒细胞、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 ,ECP )和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E )以及第1s 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s ,FEV1)、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以及FEV1与FVC 比值(FEV1/FVC )等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经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血IgE 、ECP 水平与FeNO 水平呈正相关(r=0.615/0.629,P>0.01),FEV1%pred 、FEV1/FVC 与FeNO 水平呈负相关(r=-0.494/0.789,P>0.01)。
其中血IgE 、ECP 、FEV1%pred 、FEV1/FVC 对于预测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价值,而联合上述指标对于预测支气管哮喘的准确性最佳(AUC=0.920,P>0.01)。
结论:不同FeNO 水平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临床表现中具有显著差异,在血IgE 、ECP 和肺功能FEV1%pred 、FEV1/FVC 指标检测的基础上增加FeNO 可大大增加预测支气管哮喘的准确性。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与NLR、PLR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作用_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与NLR、PLR在哮喘病情评估中的作用_](https://img.taocdn.com/s3/m/2664d8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a.png)
国际呼吸杂志 2019 年 6 月第 39 卷第 11 期 I
n
tJRe
sp
i
r,
June2019,
Vo
l.
39,
No.
11
·论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与 NLR、PLR 在哮喘
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刘晋
张彩苹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太原 030001
通信作者:张彩苹,Ema
i
lc
t
h NEU t
s
t
hma and t
he d
i
f
f
e
r
enc
e wa
s
gn
ye
ype a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i
i
f
i
c
an
tamongt
hef
ou
rg
r
oups χ2=11 34 3 01 bo
t
hP <0 05 Conc
l
u
s
i
on
s The
ys
gn
h
i
rt
heNLRandPLRva
l
ue
st
n, 离 心 半 径
6 25cm,离心 10 mi
n,留取上清涂 液,风 干 后 甲
醇固定,瑞士染色;光镜下对 400 个以上炎症细胞
进行分类。(
2)肺功能测定:采用德国耶格大型肺
功 能 仪 进 行 测 定, 选 取 第 1 秒 用 力 呼 气 容 积
(
哮喘的临床与炎症表型
![哮喘的临床与炎症表型](https://img.taocdn.com/s3/m/8ce04f99e53a580217fcfe13.png)
Rde等¨41通过对88例重症哮喘患者的因子分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971328)
析,把重症哮喘分成四个表型:表型1:难治性哮喘,有更频 繁的夜间症状和发作频率;表型2:持续性气流受限,更高龄
通讯作者:蔡绍曦,E.mail:hxkcai@126.com
万方数据
生国唑咝生危重堕丝盘查垫!Q生!旦苤!鲞筮!翅£蝤!』垦堕匹!堡旦!£!翌丛型:坠P!!坚些!!Q!Q:!!!!:丛生三 和更长的病程;表型3:伴有过敏性鼻(窦)炎,主要表现为可 逆性气流阻塞;表型4:有阿司匹林不耐受病史,与接近致死 性的哮喘相关。Miranda等¨纠以12岁作为发病年龄分界, 将重症哮喘患者分成早发型和晚发型。他们的研究发现:早 发型哮喘具有更高几率出现变应原敏感和过敏症状;而晚发 型哮喘尽管经历的病程相对较短,但该型患者的肺功能却比 早发型患者更差。 四、哮喘的炎症表型 粒细胞炎症是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道粒 细胞浸润的类型则可用于区分哮喘的炎症表型¨“。炎症表 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与哮喘的发病机制、治疗反应、预后 等密切相关,对哮喘治疗有较高的指导意义Ⅲ1。 1.哮喘炎症表型的分类:在哮喘炎症表型做了大量研究 的Simpson等【I副根据诱导痰炎细胞类型分类来区分哮喘炎 症表型,而不同于既往仅用嗜酸粒细胞和非嗜酸粒细胞分 型。他们对93例非吸烟哮喘患者和42例健康人进行诱导 痰分析。以正常对照组诱导痰粒细胞分类的第95百分位数 作为临界点,将哮喘的炎症表型分成4型:嗜酸粒细胞性哮 喘(嗜酸粒细胞>1.01%)、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中性粒细 胞>61%)、少粒细胞性哮喘(嗜酸粒细胞<1.01%,中性粒 细胞<61%)和混合粒细胞性哮喘(嗜酸粒细胞>1.01%, 中性粒细胞>61%);这四型哮喘所占比例分别为40.9%、 20.4%、31.2%和7.5%。有趣的是,随后Nadif等¨引根据患 者外周血粒细胞分类计数将哮喘分成四种同样的表型,各型 患者所占的比例与诱导痰分型的比例相似。 然而,与Simpson同一研究团队的Gibson【161在最近指 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应以3%为临界值,而不是 1.Ol%。这主要是基于Meijer等ⅢJ一个早前的研究。该研 究比较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类为0—3%、3%~5%、5% 一ll%和>11%共四组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2周前后的 肺功能改变,发现0—3%组的病例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并 无肺功能改善,而≥3%的各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肺功能 均有改善,治疗前的嗜酸粒细胞分类越高,则治疗后肺功能 改善的程度越大。至于中性粒细胞分类,其临界值仍按 61%,主要是因为目前关于气道中性粒细胞水平与临床结局 之间关系的数据仍很少。 2.哮喘炎症表型可能涉及不同的发病机制:各种哮喘炎 症表型可能有特定的发病机制。Woodruff等12¨应用微阵点 技术和PCR分析42例轻至中度哮喘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 者的气道上皮刷检标本,根据IL.13可诱导上调的基因 Periostin、CLCAI、SerpinB2在哮喘患者和对照组表达的高 低,对70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聚类。根据聚类的结果分成 “Th2高”和“Th2低”两组,结果发现“Th2高”组在支气管活 检IL-5和IL-13的表达、气道高反应性、血清lee、血和气道 嗜酸粒细胞增多、上皮下纤维化以及气道黏蛋白基因表达等 指标均显著高于“Th2低”组。他们的研究表明Th2型炎症 反应是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上游¨I.2“。因而,嗜酸粒细胞 性哮喘也代表了获得性免疫反应的上调¨“。 Gibson等旧1早期的研究发现,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
几种新发现的与哮喘有关的细胞因子
![几种新发现的与哮喘有关的细胞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69bbe00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c.png)
几种新发现的与哮喘有关的细胞因子
刘春涛;谢敏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年(卷),期】2000(027)003
【摘要】众多的资料显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炎症调控 ,细胞细胞、因子因子相互作用 ,构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
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新的与哮喘有关的细胞因子作简略介绍。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刘春涛;谢敏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0.2
【相关文献】
1.金水宝胶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几种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J], 王学亮;周传麟;卞明菊
2.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因子抑制因子1/细胞因子抑制因子3调控失衡与单核/巨噬细胞异常活化 [J], 祖莹;李成荣;李德发;郑跃杰;马红玲
3.诱导痰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严重程度和气道反应性的关系 [J], 孙俊生;黄震;叶春幸;卓宋明
4.哮喘患者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J], 毛光宇;杨炯;胡克;陈宏斌;张莉
5.新发现的几种禽细胞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J], 刘胜旺;孔宪刚;刘丽玲;贺秀瑗;张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分类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分类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c0a815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9.png)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分类及其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李丹;袁海波;彭丽萍;华树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痰液中炎性细胞的表型,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哮喘(EA)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NEA),观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对2种炎性表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哮喘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纳入研究,应用诱导痰技术收集痰液并进行细胞学分析,将哮喘患者分为EA组86例、NEA组70例,并在哮喘患者吸入氟替卡松500 μg·d-1(治疗组)及安慰剂(安慰剂组)4周后,观察气道的反应性,进行哮喘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NEA组患者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少于EA组(P<0.05),而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EA组(P<0.05 );吸入氟替卡松500 μg·d-14周后,在EA组中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安慰剂组明显提高(P<0.01),乙酰甲胆碱PC20较安慰剂组增加(P<0.05),治疗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较安慰剂组升高(P<0.05),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较安慰剂组明显减少(P<0.01);而NEA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乙酰甲胆碱PC20、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以及哮喘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在EA 组和NEA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NEA特征为气道嗜酸性粒细胞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乙酰甲胆碱PC20、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以及哮喘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均不明显,而EA与之相反.临床上可根据哮喘患者痰液分析出细胞表型,从而对哮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6)006【总页数】4页(P1130-1133)【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作者】李丹;袁海波;彭丽萍;华树成【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8.2;R563.8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些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支气管哮喘的表型
![支气管哮喘的表型](https://img.taocdn.com/s3/m/cda161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0.png)
支气管哮喘的表型
杜文;刘春涛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年(卷),期】2022(16)3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在临床表现、炎症类型、分子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异质性特点的慢性疾病,从而构成不同的表型。
本文从传统的哮喘表型分类法、统计学方法在哮喘表型研究中的应用、哮喘的分子表型及不同表型的治疗等进行综述。
了解哮喘的不同表型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选择最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5页(P287-291)
【作者】杜文;刘春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呼吸内科-协和陈志潜卫生健康研究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Th1/Th2和IgE的相关研究
2.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3.非嗜酸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表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群的差异
4.基于横断面调查的支气管哮喘炎症表型分布及识别因素分析
5.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不同气道炎症表型支气管哮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oll样受体在支气管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Toll样受体在支气管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50ca7801f69e3143329465.png)
因子而 增强 获得性 免疫 。 2 T R 在 过 敏 性 疾 病 的 作 用 L s 2 1 T R2 TL 2是 调 节 性 T 细 胞 ( rg 的 重 . L R T e)
De a t n f Repia o y M e cn , s Chn op t lo c u n Un v ri C e g 1 0 1, p rme t s r tr dii e Wet o ia H s ia f Sih a ie st y, h n du 6 0 4
细胞 ( C 分 泌 某 些 细胞 因 子 如 I 一2和 I N 7 AP ) L1 F 一, 促进 T 细胞 合成 I N一 , 致 T 2分 化 受 抑 制 , F 7导 h 使
外)T R , L 4则 通过 My 8 D 8和含 TolI 一 受 体结 构 l L1 /
域 的 转 接 蛋 白 ( R d man cn a ig a a tr TI o i o ti n d pe n
大 量 的 研 究 , 结 果 不 尽 相 同 。 一 项 研 究 发 现 但
T R9 成 TL 亚 家族 。 L 构 R9
T Rs L 表达 于单 核细 胞 、 巨噬 细 胞 、 突状 细 胞 树 ( C) D 和粒 细胞等 免疫 细胞 , 表达 于气 道 上 皮细 胞 也
和皮 肤 这些 宿 主 和 病 原 体 相 互 作 用 的部 位 。其 中
TL s R 是一 组具 有相 似结 构 和功 能 的模 式 识 别
受体, 它们均 属 I 跨 膜 蛋 白, 型 由胞 外 区 ( 5 ~ 9 0 5 0 8 个 氨基 酸 ) 跨膜 段 和胞 内 区( 1 0个 氨 基 酸 ) 、 约 3 3部
哮喘表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刘春涛)
![哮喘表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刘春涛)](https://img.taocdn.com/s3/m/4441301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8.png)
第六页,共37页。
哮喘前喘息 pre-asthma wheezing
从不/偶尔喘息 短暂的早发喘息 迟发喘息 6%(ALSPAC研究)~15%(Tucson研究) 是一种哮喘前表型 持续性喘息
6.9%~13.7% 9个月IgE水平高
危险因素包括湿疹、慢性鼻炎、母亲哮喘和吸烟、男性
在一生中患哮喘的几率大
第七页,共37页。
感染
成人哮喘急性发作50%,儿童80~85%与病毒感染有关 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bocavirus)。 RSV与气道高反应性关系密切。鼻病毒中轮状病毒C(HRV C)与哮喘急性发作关系最大。
第十七页,共37页。
触发物相关表型
变应性哮喘:最常见的早发病哮喘,也称为外源性哮喘
第十八页,共37页。
阿司匹林诱导哮喘
• 几乎全部是成人发病哮喘
• 患者常伴有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
• 特应性不明显
临床 特点
• 常伴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
• 肺组织及尿中白三烯浓度增高
• CS治疗反应差
• 阿司匹林过敏的病史有助于诊断
第十二页,共37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症哮喘
一般
特点
诊断
• 占哮喘人群的10%,尽管比例不高,但由于病情重,治疗棘手,占用了近50%的哮喘卫生资源。
(满足任一主要条件或两条以上次要条件,ATS标准)
主要条件: 需长期OCS 需长期使用大剂量ICS
次要条件: 需要包括 ICS在内,两种以上的控制用药 规律使用SABA 有持续的气道阻塞 常因病情需要看急诊或加用OCS CS减量病情恶化 发生过致死性哮喘
重症哮喘表型及内型的研究进展
![重症哮喘表型及内型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1c72b2d43323968011c924b.png)
【 A b s t r a c t 】 B r o n c h i l a a s t h m a( l a s o c a l l e d a s t h m a ) i s a c h r o n i c a i r w a y i n l f a m mi t h 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a v a r i e t y o f i n f l a m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 0 1 7 年3 月2 8 E t第 1 6卷 第 3 期 C h i n J M u l t O r g a n D i s E l d e r l y , V o 1 . 1 6 , N o . 3 , M a r 2 8 , 01 2 7 ・ 1 6 9・
d i s e se a .B se a d o n i t s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b i o ma r k e r s ,a n d S O o n,p r e c i s e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 i z e d t r e a t me n t
S c i e n c e a d n T e c h n o l o g y Mi n i s t r y( 2 0 1 2 Y Q 1 5 0 0 9 2 ) .
Co r r e s p o di n n g a u t h o r :HU t t o n g,E- ma i l :h u h o n g d r @a t o u n . c o n r
HAN G u o — J i n g,HU Ho n g
不同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不同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aedc43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4.png)
不同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乐迎;史菲【摘要】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存在多种特征各异的临床表型,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胸闷、喘息、气促,多于夜间出现,多可自行缓解或使用药物(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后可缓解,其具有反复发作,不断进展的特点,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控制哮喘病情最有效的治疗,但部分患者即使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甚至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者白三烯调节剂时仍难以控制病情,这是由于哮喘疾病的异质性导致众多哮喘患者对常规抗哮喘治疗反应不一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不同哮喘表型开展特异性靶向治疗是今后哮喘研究的重要方向.就几种常见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研究展开综述.【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8(035)002【总页数】4页(P81-83,87)【关键词】哮喘;表型;靶向治疗【作者】乐迎;史菲【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深圳518020;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5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基础的异质性疾病,具有气道高反应、气道重塑等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表型(phenotypes)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可见特征”[1],GINA指南提出可据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将哮喘分为若干表型。
目前一些常见的哮喘表型主要有:嗜酸性粒细胞(EOS)型哮喘、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气道重塑型哮喘及肥胖相关型哮喘。
不同哮喘表型患者对相同治疗方案的反应性不同,这与各表型间的作用靶点差异密切相关,故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哮喘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以上几种重要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进展做如下综述。
1 不同哮喘表型的靶向治疗1.1 EOS型哮喘的靶向治疗EOS型哮喘以EOS比例增高(>1.01%)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过敏性病变,上游的Th2型炎症上调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患者多对糖皮质激素较为敏感。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与哮喘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b8f85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4.png)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与哮喘的研究进展杨玲;刘春涛【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11【总页数】4页(P2098-2101)【作者】杨玲;刘春涛【作者单位】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哮喘是一种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气道重塑。
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平滑肌肥大/增生、气道上皮下胶原沉积及纤维化相关。
气道平滑肌在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中发挥关键作用。
胰岛素不仅参与机体血糖调节及代谢,还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及增殖。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基础及临床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高水平胰岛素与哮喘密切相关。
本文就胰岛素抵抗及高水平胰岛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为哮喘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方向。
胰岛素是一种多效性激素,胰岛素不仅能调节血糖,还可以调节许多重要的生物代谢过程,如细胞生长、分化及增殖。
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作用的参与糖代谢的主要靶器官组织如脂肪组织,肝脏组织,骨骼肌组织等对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所产生的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状态,是细胞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信号转导障碍所致的病理状态。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1]。
发生胰岛素抵抗时,参与糖代谢组织中的胰岛素受体(主要见于脂肪组织、肝脏组织、骨骼肌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作用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但并不是所有胰岛素参与调节的过程和组织都对胰岛素有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时,胰岛素在不参与葡萄糖代谢的组织及通路中的作用可能增加[2]。
一、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增加肥胖患者哮喘发病风险的原因之一。
肥胖可以增加哮喘发病风险,增加哮喘的严重程度及减弱患者对哮喘药物的反应性[3]。
此外,母系肥胖对后代哮喘发病率也有影响。
Forno等人的一项包含108321对母子的荟萃分析发现,母系BMI每增加1kg/m2,后代发生哮喘的风险相应增加2%至3%[4]。
哮喘分期及激素敏感性和血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及其分型相关性研究
![哮喘分期及激素敏感性和血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及其分型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3f993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4.png)
哮喘分期及激素敏感性和血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及其分型相关性研究刘蓓蕾;陈玉华【摘要】目的:探讨哮喘分期及激素敏感性和血清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及其分型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50例哮喘中重度患者,依据不同类型分为激素敏感性与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测量GRα、GRβ、GRγ、GRP含量与缓解期的哮喘ACQ5评分,并观察不同哮喘ACQ5评分和哮喘糖皮质激素受体四型的相关性.结果: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的GRα较低,其余较高,缓解期的哮喘ACQ5评分明显高于激素敏感性组,二者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指标较低,并且不同哮喘ACQ5评分和哮喘糖皮质激素受体四型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年(卷),期】2018(031)008【总页数】3页(P1121-1123)【关键词】哮喘;糖皮质激素抵抗;糖皮质激素受体亚型【作者】刘蓓蕾;陈玉华【作者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000;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5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并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中主要分为激素敏感型和抵抗型,医生主要让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使患者进入疾病的缓解期[1]。
若想进一步的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则需要对患者的GRα、GRβ、GRγ、GRP含量进行测量,并需要明确不同哮喘ACQ5评分和哮喘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GRβ、GRγ、GRP四型的相关性,如此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2~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50例哮喘中重度患者,依据不同类型分为激素敏感性和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
激素敏感性哮喘患者25例,作为激素敏感性组,男18例,女7例,年龄为39~58岁,平均年龄为(48.5±4.9)岁;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25例,作为激素抵抗型组,男19例,女6例,年龄为40~59岁,平均年龄为(49.6±5.1)岁。
哮喘年度回顾2010
![哮喘年度回顾2010](https://img.taocdn.com/s3/m/52308ed449649b6648d747bc.png)
N Engl J Med 2009;360:973
Haldar P,et al.N Engl J Med 2009;360:973
美泊珠单抗显著减少外周血和气道 嗜酸粒细胞
REF.: Lancet. 2000 ;356(9248):2144 AJRCCM,2003;167:199 AJRCCM,2003 ;167:1655 AJRCCM,2007;176:1062
Cluster 1 n=110 激素使用,% 无 低-中剂量 ICS 高剂量 ICS 全身激素 控制药物,% 无 ≤2 ≥3 控制药物种类,% LTRA alone ICS alone ICS + LABA only ICS + LABA + LTRA Omalizumab 就医情况,% 无 ≥3 OCS/year 住院 住 ICU 45 38 10 11 41 41 19 8 15 46 26 3 67 11 7 5 Cluster 2 n=321 31 40 28 10 26 46 29 5 18 42 30 6 61 19 9 4 Cluster 3 n=59 14 37 49 17 10 35 54 4 13 36 45 6 41 36 15 7 Cluster 4 n=120 15 18 63 39 12 33 56 4 8 40 43 10 38 46 23 11 Cluster 5 n=116 5 16 78 47 <0.0001 4 28 67 <0.0001 0 8 44 40 10 <0.0001 32 42 28 12 P Value <0.0001
哮喘年度回顾
刘春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哮喘发病的Th1/Th2失衡学说
Romagnani S,JACI, 2000;105:399
哮喘基因研究进展
![哮喘基因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91f9b2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7b.png)
哮喘基因研究进展
刘春涛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年(卷),期】2001(021)002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组多因子,多基因疾病,迄今已进行了88个候选基因连锁研究,找到7164个连锁位点,并进行了72项突变研究,发现
4q,5q,7q,11q,12q,16q等染色体区域中的众多基因与哮喘有连锁关系,以5q31-33基因从关系最为密切,同时对多种与哮喘发病有关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蛋白酶的基因调控进行了研究,哮喘的基因治疗已初见端倪,目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载体,增加靶组织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刘春涛
【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呼吸内科,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
【相关文献】
1.哮喘的相关基因及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J], 王刚
2.哮喘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J], 廉悦;张阳;宋沧桑
3.空气污染物对哮喘相关基因DNA甲基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J], 杨宝霞;黎萍;郑百红
4.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J], 洪菲萍; 杨一民
5.支气管哮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J], 李海丽;孙艳;邓静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68f3a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6.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曹洪波【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14(34)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FEV1、FEV1%、PEF、PEF昼夜波动率等肺功能指标以及EOS和IgE。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两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FEV1、FEV1%、PEF、PEF昼夜波动率等肺功能指标以及EOS和IgE指标均较治疗前有较大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
【总页数】2页(P502-503)【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作者】曹洪波【作者单位】恩施州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5【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J], 杨雪娥2.中西医结合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J], 易兴亮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J], 林卓群4.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支气管哮喘30例临床研究 [J], 江会茂;张元兵5.中西医结合与传统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J], 王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27_哮喘基因研究进展
![027_哮喘基因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1f5bc9cb14e852458fb576a.png)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1年第21卷第2朗027哮喘基因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呼吸内科(成都610041)刘春涛综述王曾礼审校摘要支气管哮喘足一组多因子、多基因疾病。
迄今已进行了88个候选基因连锁研究,找到7164个连锁位点,并进行了72项突变研究,发现4q、5q'6q、7q、llq、12q、16q等染色体区域中的众多基因与哮喘有连锁关系,。
奠5q31~33基因丛关系最为密切。
同时对多种与哮喘发病有荚的细胞因子、转录因产、蛋白酶的基因剜控进}r了研究。
哮喘的基因治疗已初见端倪.目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台适的载体,增加靶组织的进择惟和特异性。
关键词哮喘;基因;连锁分析;细胞因子2001年2月,由6个国家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人类摹阂卦nt划(HGP)芷式公布了人类基因组草图,这是医学史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伟人的成就之一。
就U前研究进展而言,哮喘基因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可能存在一种或数种哮喘基因,此种基因能决定个体是否发7卜哮喘;其次,某些基因可能影响个体对哮喘危险因素的易感性。
这止匕基IIjHj能由先天遗传获得,亦呵能猩后犬tj环境冈素的相互作用中由基因突变形成'lj。
时不同人群巾的基因研究,特别是对哮喘家娃的研究,显示哮喘的发病中遗传因素有重要意义,单卵与议卵孪生子研究湿示哮喘的遗传度在60%~70%。
家庭中夫妻之间是否发病无明显关连,但哮喘个体其子女发病明显高于同龄人群.同胞之间发病率亦有相关性一-。
另一方面亦认识到哮喘作为·绀临床综合祉,并非存在单独的或明显占丰导地位的基因.而系多种基因共同参与的结果.基因与基因间、基因与环境因素问_}}j互作川,形成多阁f、多基因模式,其遗传1i遵循盂德尔定律,与囊性纤维化或∞一抗胰蛋白酶缺陷明显小同。
随后的研究发现多组基因日J能分别或共同控制与哮喘有关特征(trait)表型的表达,如血清总IgE水平、IIⅡ清抗原特异性lgE水平、抗原皮试阳性』豆应、气道高反应性(uHR)、细胞网子(cytokine,CK)合成分泌等,其调控的最后或共同途径则为气道慢性炎症}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完全激素抵抗的患者很少,多数为相对激素抵抗
患者基础FEV1<预计值70% 使用泼尼松40mg/d治疗2周后, FEV1教治疗前改善小于15%
临床 特点
•
•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对CS的治疗反应差,注意鉴别
治疗 建议
•
相对激素抵抗者,加大CS剂量或选用其他类型的抗炎药物如LTRA, 可改善症状
触发物相关表型
变应性哮喘:最常见的早发病哮喘,也称为外源性哮喘
阿司匹林诱导哮喘
• 几乎全部是成人发病哮喘 • 患者常伴有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
临床 特点
• 特应性不明显
• 常伴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 • 肺组织及尿中白三烯浓度增高 • CS治疗反应差 • 阿司匹林过敏的病史有助于诊断
治疗 建议
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有效
重症哮喘
一般 特点
• 占哮喘人群的10%,尽管比例不高,但由于病情重,治疗棘手,占用了近50 %的哮喘卫生资源。 (满足任一主要条件或两条以上次要条件,ATS标准)
主要条件: 需长期OCS 次要条件: 需要包括 ICS在内,两种以上的控制用药 规律使用SABA 有持续的气道阻塞 常因病情需要看急诊或加用OCS CS减量病情恶化
胸闷 喘息
胸痛 呼吸困难
哮喘的气道炎症、病理、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发病 机制复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Fajt M,Petrov A.Asthma phenotypes in adult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Expert Rev Respir Med.2009 Dec;3(6):607-25
持续性喘息 6.9%~13.7% 9个月IgE水平高 危险因素包括湿疹、慢性鼻炎、母亲哮喘和吸烟、男性 在一生中患哮喘的几率大
感染
成人哮喘急性发作50%,儿童80~85%与病毒感染有关 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
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 (bocavirus)。RSV与气道高反应性关系密切。鼻病毒 中轮状病毒C(HRV C)与哮喘急性发作关系最大。
哮喘表型的基础与临床
刘春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基因型和表型
维基百科: 基因型(genotype):是一个有机体全部的遗传 学信息,即使没有表现出来
表型(phenotype):是一个有机体实际观察到
的特性,诸如形态、发育和行为
一个有机体的基因型是影响表型的主要因素,但
不是唯一的因素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迟发性哮喘(成人发病哮喘)
一般 特点 • 常规治疗无法达到哮喘临床控制水平
• 临床 特点 •
肺功能受损更严重 临床上常与触发物相关哮喘表型如职业性哮喘、阿司匹林诱导哮喘 、呼吸道感染诱导的哮喘、月经相关哮喘重叠存在
• 治疗 建议
根据触发因素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如职业性哮喘患者应尽早 脱离相关职业环境,阿司匹林诱导哮喘,采用阿司匹林脱敏或白三烯 受体调节剂治疗
Moore:哮喘表型分类
研究方法:采用k- means聚类法 ,对726例哮喘
患者的628个临床特征变量中筛选出34个核心变
量,根据这些变量将哮喘分出5种有明显特点的临
床表型。
Moore WC,et al.Identification of asthma phenotypes using cluster analysis in the severe asthma research program.AJRRCCM 2010;181:315
De Jongste 研究:便携式FeNO仪每日监测FeNO,通过远程监控
手段调整ICS的剂量,结果显示这一方法在改善哮喘控制方面和单 纯依据症状进行调整的治疗并无区别。 AJRCCM 2009; 179: 93
首先,什么是哮喘? 哮喘就像一个魔方,由许许多多的小方块 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哮喘视为一个统一的疾病似乎是过 于简单化了
Handoyo S,et al.Asthma phenotype.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 2009;9:439
特应质
特应性哮喘
占哮喘人群略多于50% 年龄较小,但成人哮喘也有相当比例 男性居多 对激素反应较好 FEV1较高
control),但任何严重程度的哮喘患者均有可能 发生急性加重
频繁急性发作哮喘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女性、此前
急性发作(OR 6.33)、反复感染、变应原接触、 基线FEV1低、严重的鼻炎-鼻窦炎、心理障碍
同时暴露于感染和变应原,OR 19.4
Green:哮喘表型分类
重度哮喘
占哮喘患者5~10%,占哮喘疾病负担30~40% 可能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与有反应的中性粒细胞性炎症
或无反应的持续性嗜酸粒细胞炎症有关
相关因素有ASA敏感、肥胖、月经性哮喘、吸烟、GERD、
心理障碍、鼻-肺疾病
NHLBI SARP研究表明:这一表型的一般特征有:年龄较大,
女性居多 年龄较大 病情较重 对激素需求量较大 阿司匹林哮喘比例较大,鼻息肉较常见 常见触发因子为感染、刺激物、GERD。紧张、运动 特应性哮喘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较多 趋化因子和Treg无差异 气道病理改变相似
非特应性哮喘
其他
哮喘前喘息 pre-asthma wheezing
从不/偶尔喘息
短暂的早发喘息 迟发喘息 6%(ALSPAC研究)~15%(Tucson研究) 是一种哮喘前表型
病程较长,白天症状较重,住院率较高,肺功能较低,特应 性较少,有肺炎病史
重度哮喘中,早发型(<12岁)特应质较强,病程较长,
LTE4水平较低,嗜酸粒细胞较少。迟发型较少见,嗜酸粒 细胞较高,病程较短,肺功能较差
易于急性发作的哮喘(Flare prone)
大多数急性发作源自难以控制的哮喘(difficult-to-
•
临床 特点 • • •
常发生在男性
皮肤针刺试验阳性反应更少 平均血清IgE水平更低 危险因素:老年、男性、黑种人、吸烟、阿司匹林不耐受、以及病 程长的哮喘患者 可选用ICS,但其对肺功能的长期影响不确定
治疗 建议
•
激素抵抗性哮喘
一般 特点 • 通常指CS治疗无效的哮喘,常规治疗无法达到哮喘临床控制水平
细菌慢性定植可能促进哮喘发病或引发急性发作。非典型
细菌持续、轻度的感染可能引起前炎症状态,导致气道重 构以及对特应质的敏感性增高
阿司匹林敏感
是最明确的触发因素相关哮喘表型 在重症哮喘更常见,尤其是女性 TENOR研究表明,ASA加重的呼吸道疾病患者,FEV1更
低,病情更重,插管率更高,近期使用全身激素及大剂量 ICS更多,多属于嗜酸粒细胞性和重症哮喘 白三烯水平高,特别是白三烯C4合成酶启动子-444C基因 型携带者 白三烯调节剂反应好,阿司匹林脱敏、鼻息肉切除、表面 激素有效
咳嗽
哮喘治疗反应的差异
Pranabashis Haldar, et al.Mepolizumab and Exacerbations of
Refractory Eosinophilic Asthma.N Engl J Med 2009;360:973-84.
Parameswaran Nair et al.Mepolizumab for Prednisone-
•
临床 特点
寒冷季节户外竞走、跑步、爬山、球类活动等最易诱发;运动后急
性发作胸闷、气喘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等,程度轻重不一、可自行 缓解(发作时间短暂)
• • •
90%的哮喘病人喘息症状随运动量增加而加重 部分病人运动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唯一因素 多数EIA病人接触变应原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也可诱发哮喘的发作
Haldar P,et al.Cluster analysis and clinical asthma phenotype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8:218.
哮喘的临床表型
Pranab Haldar et al Cluster Analysis and Clinical Asthma Phenotype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8; 178: 218
诊断 治疗 建议
•
运动激发试验(金标准):运动前后肺功能的变化FEV1 或PEF下降 ≥15%阳性 多数患者运动前吸入常规量β2受体激动剂或长期LTRA治疗可预防
•
Haldar:哮喘表型分类
k-means聚类法多元数学模型。聚类的变量包括:特应
性、症状评分、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峰流速变异率、 性别、体重指数、PC20等。 初级保健组(n=184,轻度至中度哮喘为主): 早发性特 应性哮喘、肥胖性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良性哮喘。 二级保健组(n=187,难治性哮喘):早发性特应性哮 喘、肥胖性非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早发性症状为主型哮 喘、炎症为主型哮喘。 第三个人群(n=68,难治性哮喘为主)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0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响哮喘表型的因素
特应性 非特应性 哮喘前喘息
炎性调节物优势型
阿司匹林敏感性 运动性
重度哮喘
易于急性发作(flare-prone)
职业性哮喘(OA)
• 一般 特点 • • 占成人发病哮喘的9-15% 目前有超过250种物质被证明可以导致职业性哮喘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免疫和非免疫机制相关的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