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2课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二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

《 抗日战争》说课课件

《 抗日战争》说课课件
两个战场. 两个战场
共产党 敌后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ram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远征军赴缅作战. 远征军赴缅作战
全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百团大战.ram 百团大战
抗战胜利的意义1945-8-15 板书 三 抗战胜利的意义
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ram
图 37
刘 耀 梅
阜 平 县 罗 峪 村 22 岁 的 妇 救 会 , 被 日 寇 强 奸 并 碎 尸 的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残暴的日军,为了搞到健康、新鲜的标本,竟把一个年仅12岁 残暴的日军,为了搞到健康、新鲜的标本,竟把一个年仅12岁 12 的男孩活活地解剖了。原第731部队一队员揭露说:1943年 731部队一队员揭露说 的男孩活活地解剖了。原第731部队一队员揭露说:1943年,一个 中国少年被严刑拷打后带进了解剖室。他被扒光衣服, 中国少年被严刑拷打后带进了解剖室。他被扒光衣服,几个日本军 医扑了过去,将他按在手术台上,挣扎的四肢被捉带紧紧地扣住, 医扑了过去,将他按在手术台上,挣扎的四肢被捉带紧紧地扣住, 小孩全身被消了毒,注射了麻醉剂,不一会失去了知觉。 小孩全身被消了毒,注射了麻醉剂,不一会失去了知觉。日本军医 一刀将他的腹部切开, 按肠、胰腺、 一刀将他的腹部切开,"按肠、胰腺、肝、肾、胃的顺序取出各种 内脏,经一一分理, 呼地拥进铁桶里, 内脏,经一一分理,呼、呼地拥进铁桶里,再立刻把铁桶里的脏器 放入装有福尔马林的在玻璃容器内盖好。""取出的内脏中 取出的内脏中, 放入装有福尔马林的在玻璃容器内盖好。""取出的内脏中,有的还 在福尔马林液里不停地抽动。 随之, 在福尔马林液里不停地抽动。"随之,又从小孩耳朵到鼻子横着切 了一刀。头皮切开后,就用锯子锯,头盖骨被锯成三角形掀开了。 了一刀。头皮切开后,就用锯子锯,头盖骨被锯成三角形掀开了。 大脑露出时,一个队员用手伸进柔软的保护膜,把脑子取了出来, 大脑露出时,一个队员用手伸进柔软的保护膜,把脑子取了出来, 立即放进装有福尔马林的容器中。 立即放进装有福尔马林的容器中。手术台上只留下少年的四肢和一 具空壳身躯。 一个年幼的生命, 具空壳身躯。"一个年幼的生命,就这样惨死在恶魔们的手术刀下 了。 象这种灭绝人性的活人解剖实验,何止一个石井部队! 象这种灭绝人性的活人解剖实验,何止一个石井部队!在日军 各细菌战部队、野战医院以及伪满洲医科大学, 各细菌战部队、野战医院以及伪满洲医科大学,也同样干着这种勾 当。

高一历史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 最新

高一历史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 最新

第2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全面抗战的开端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什么地方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东地区D、华中地区3、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直接目的是()A、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B、解救被困的日军C、解救被困美军D、确保云南安全4、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原因是(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③国共两党的合作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6、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①徐州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凇沪会战④武汉会战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7、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A、大连、南京B、大连、旅顺C、旅顺、南京D、旅顺、上海8、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抗战比较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推动B、日本的全面侵华危及国民政府的统治C、英美同日本的矛盾急剧恶化D、英美等国对国民政府的支持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10、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华社东京2001年5月17日电:东京文部科学省16日公布包括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

历史教研活动记录案例(3篇)

历史教研活动记录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校历史教研组于2022年10月26日开展了主题为“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解决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分析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认识。

2. 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活动过程1. 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及议程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议程,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教师代表发言首先,由两位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

其中,一位教师针对历史课堂中的互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另一位教师则针对历史教学中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了评价的多样性和激励性。

3. 小组讨论接着,参会教师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针对问题的教学策略探讨(3)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4)如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经过热烈的讨论,各组分别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以下为部分小组发言内容:(1)第一组: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不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第二组:我们认为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笔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笔记1. 诗歌背景。

2. 诗句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开头就霸气,红军啥都不怕,远征的那些困难在他们眼里就跟玩儿似的。

“万水千山”那可是真的很多山水呢,像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还有岷山等,这么多艰难的地方,红军都轻松对待。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弯弯曲曲的,很长很长,可红军看它就像翻腾的小细浪;乌蒙山又高大又雄伟,气势磅礴,红军却觉得它像脚下滚过的小泥丸。

这就是红军的大无畏精神,用夸张的手法把大山大河都看扁了,其实是表现出红军的强大自信。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河横铁索寒。

”金沙江的江水拍打在高耸入云的山崖上,为啥说“暖”呢?那是因为红军巧渡金沙江,打了个大胜仗,战士们心里高兴,感觉暖烘烘的。

而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又冷又险,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时候那可是九死一生,所以是“寒”,这个“寒”字既有环境的寒冷,又有战斗的惊险让人胆寒的感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都是千里的积雪,这得多冷多难走啊,可红军更高兴能翻过它,为啥呢?因为翻过去就意味着长征快要胜利啦,三军(红军的三个大方面军)的战士们都高兴得笑开了花。

3. 诗歌写法。

这首诗运用了夸张、对比、比喻等手法。

像把大山比成细浪、泥丸就是夸张和比喻,通过五岭和乌蒙山的艰难与红军轻松对待的对比,凸显红军的英勇。

而且全诗气势磅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1. 故事背景。

这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鬼子那时候在中国到处侵略,烧杀抢掠。

咱们的八路军就奋起抵抗。

狼牙山五壮士所在的部队在狼牙山地区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这五位壮士勇敢地留下来,和敌人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2. 人物形象。

这五位壮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还有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他们可都是超级英雄。

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无比的英勇。

从他们接受任务开始,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设计策略突出三个结合: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

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核心:学生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增进正义感和智慧,学以致用。

二、内容分析本专题介绍从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发动并逐步扩大罪恶的侵华战争和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直至取胜的主要史实。

揭露了日军的滔天暴行,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地位。

这些内容在多个维度上蕴涵了丰富而重大的历史学习价值。

在贯穿百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专题中,抗日战争是中国从衰败走向独立振兴的一个伟大转折,是整个专题的“亮点”和“戏玉”,而对于新高中历史课程而言,抗日战争专题也是学生启迪智慧、升华爱国情感和人生观的重要资源。

重点:引领学生以史为鉴并具备面向现实与未来的可持续素质。

(含侵华日军主要暴行、国共合作抗战的形成与作用、抗战胜利原因的综合分析等)难点:学生在新情景中运用合理方法探究解决若干新问题(见后)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二时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中对抗战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但还需发展强烈的情感价值取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学生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有学习兴趣但需要有针对其个性的教学。

多数学生不能将这段历史的学习与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现实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

四、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1)日军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方针和重要步骤:“东方会议”、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2)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与生化战、“三光政策”(3)简述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主要表现: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大反攻2.理解:(1)说明国共合作的形成的原因与作用(2)认识中共反抗侵略的主要路线方针(3)概述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3.综合应用与拓展:(1)分析中国苦战取胜的原因、经验。

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背景分析(一)课改特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也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同时,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

(二)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本课的教学,更有利于营造课堂教学气氛,也能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勿忘国耻,努力振兴中华,自强自立,才不会受人欺负。

(三)教学主题本节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突出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教学实例(一)情景引入教师:今天是星期一,同学们刚刚参加完升旗仪式回来,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升国旗唱的国歌原名叫什么?学生:《义勇军进行曲》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国歌吧!(文娱委员领唱,学生齐唱国歌)教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

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生:华北事变或日本侵华;抗日救国或救亡图存。

教师: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请大家翻开课文第30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争──抗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2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抗战1、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进程: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教师: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八年级上册历史1-26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1-26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1-26课笔记宝子们!下面就是八年级上册历史1 26课的笔记啦,咱用轻松点的方式来捋一捋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咱先得知道哈,这鸦片战争啊,那可是英国想打开咱中国市场搞出来的事儿。

英国那时候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的东西多得没处卖,就盯上咱中国这块大肥肉啦。

他们往咱这儿卖鸦片,这玩意儿可坏了,搞得咱好多老百姓身体垮了,白银也哗哗往外流。

林则徐看不下去了,虎门销烟那叫一个霸气,把那些鸦片全给烧了,让英国人恼羞成怒。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英国啊,贪心不足,又联合法国搞了个第二次鸦片战争。

说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其实就是找借口。

英法联军那是一路烧杀抢掠,闯进圆明园,把里面的宝贝抢得差不多了,还放火烧了园子,多可恨呐!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不过后来啊,内部出了问题,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再加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最后还是失败了。

但它也给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沉重一击。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啊,就是一些清朝的官员想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挽救清朝的统治。

他们创办了好多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像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这些。

还搞了新式海军,北洋水师那时候看着还挺威风的。

但这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就像给一个病人换了件衣服,病根子还在,最后甲午中日战争一败,洋务运动也就基本破产啦。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那是早就惦记咱中国了。

黄海海战里,邓世昌那多英勇啊,驾着船就往敌舰上撞。

可惜啊,最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第6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就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想通过变法来救中国。

康有为、梁启超他们上书光绪帝,搞了个百日维新。

他们想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提倡新学。

但这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变法给扼杀了。

戊戌六君子那叫一个悲壮,为了变法丢了性命。

不过这变法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让更多人开始思考怎么救中国。

2014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二第2讲伟大的抗日战争

2014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二第2讲伟大的抗日战争

力。
②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___________ 国民革命军 _______________。 陆军新编第四军 ③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 (3)意义 ①抗日战争发展成为___________。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全民族抗战 国共合作宣言
反映出日本直到战后很多年也没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犯下的错误,没有肃清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余毒。
全面认识20世纪日本侵华的阶段特征 1.第一阶段:20世纪初期,为与其他列强争夺在华利益, 日本加紧侵华的步骤,由一个又一个紧密衔接的侵略行动构成。 如日俄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制造“济南惨
化的根源
1.历史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战争罪 犯的清算不彻底。作为占领者的美国,从自身战略需要出发, 使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惩处日本战争罪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 方面没有做到“除恶务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京审判 的应有效果。
2.文化根源:日本传统文化(武士文化)中有所谓“耻感”
观念,这种“耻感”依附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忠诚意识”。
【互动探究】
材料 日本进入南方国家本来是为日本“自存自卫”,但却带
来了使亚洲国家独立这样的过快效果。 ——2005年日本扶桑社《新历史教科书》送审版 你如何看待扶桑社关于日本对亚洲各国侵略的评价?
提示:(1)日本的侵略是当时日本统治集团军国主义和法西斯 主义思想的反映,资源匮乏的日本面对经济危机的困扰,采取 了转嫁危机、侵略别国的途径,给被侵略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 大的损失和伤害。(2)材料观点是为美化侵略而作的不实之词,
军事装备及军队训练素质上都占据着优势„„尽管战争初期中 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以血肉之躯与优势装备的敌军相 战,这种抵抗是难以持久的。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全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 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儿女铭记于心,其中有一场战斗,给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

2. 【出示课件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在这里,有一座特别的建筑——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它记录着五位英雄的动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1941 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

【出示课件1】狼牙山五壮士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4.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壮士?(勇敢的)勇敢到什么程度才能被称为壮士呢?你觉得是为胜利能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好,把你对壮士的理解读进课题里。

从课题中,我们对壮士的品质有了初步了解,相信走进课文,我们还能了解到壮士们更可贵的品质。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朗读、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抗日战争的爆发 PPT课件2 人教版

抗日战争的爆发 PPT课件2 人教版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中共坚持 敌后抗战
百团大战 粉碎三次反共高潮
二、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9)
合作抗日 两个战场
两支军队
两种路线
主要作用
国民党
正面战场
政府军
片面抗战路线
防御阶段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八路军 新四军
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秋制定)
相持阶段到来后
二、国共联合抗日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记,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能自拔,不愿有新的选择。

23、次次的别离,浪迹天涯,放纵,摧残你自己的躯体,肆意,折磨你自己的灵魂,我总是在日落的时间里,身心疲惫,忧伤相伴,文字为伍。

24、悲伤逆流成河,蔓延了我那过往的曾经,侵蚀着那段远走的岁月。十月已不是十月,而是蚀月。视线渐渐模糊,记忆慢慢远去。这个十月,我依然未能拾起那久违的快乐,反而,蚀进了更多的伤悲。

15、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撕毁我的满腔热情,我是一个笨拙的舞者,独自迈步在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开始离去,最后剩下我孤寂一人靠在墙角,紧握青丝,无力的眼神不再憧憬,呼吸着社会肮脏的气息,

16、沉沦苍白了我美丽的幻梦,这是个多雨的秋天,天气也非常的寒冷,总接触到一些事物,不免睹物思人,引起泛滥成灾的那股洪流,淹没了这个伤情的季节。
"七三一"部队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疯狂研制鼠疫、伤寒、
赤痢、霍乱、炭疽、结核等各种病菌、并在至少5000名中、苏、
朝战俘和平民的健康人体上,进行过包括活体解剖和各种生物菌培
养在内的大量惨无人道的实验,但这十多年间被试验的具体人数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前预习和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课前预习和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目录知识点 (2)01交流平台 (2)02词句段运用 (2)03日积月累 (3)一、难读的字: (4)二、难写的字: (4)三、形近字组词: (5)四、多音字组词: (5)五、重点词语: (6)六、近义词: (6)七、反义词: (6)八、词语搭配: (7)九、积累好词 (7)十、词语解释: (9)十一、积累好句 (9)十二、课文重点理解: (10)十三、积累背诵 (11)十四、考试热点 (12)十五、“1+X”阅读 (13)知识点01交流平台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四个同学分别说了自己的方法,集中体现在以下八点:①集中注意力阅读;②连词成句,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③不回读;④带着问题阅读;⑤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忽略继续读;⑥一边读一边想;⑦圈划关键词句;⑧多加练习。

02词句段运用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光的速度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地道数量多,式样多,围广。

)读句子,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1)喋喋不休我要去参加考试,妈妈跟在身后不停地提示:“准考证、身份证带了没有?”铅笔削好没有?别忘了涂卡。

“认真看试卷,不要粗心。

”“考试时少喝水,中途上厕所会耽误时间”……听的我脑袋快炸了,走出家门,听到妈妈的声音从门缝里传出来“路上慢点,你的水杯带了没有?”“考试结束早点回来。

”(2)悠然自得星期天,一家人都在,爸爸半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妈妈脸上贴着面膜靠在床头听着歌,我坐在书柜前随手翻阅着漫画书《父与子》,弟弟则一屁股坐在地毯上摆弄他的玩具,小狗懒懒的蹲在旁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家里暖暖的。

03日积月累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晋】葛洪出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勖学卷第三》。

教育人们不要一天到晚吃饱了不做事,不要浪费一点时间放弃用功。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杂诗》八首之一,就是说时间很宝贵,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像早晨那样珍贵和旺盛的时间,时间不等人也不随人而改变,所以要自励自勉,珍惜时间。

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教案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识:平型关大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台儿庄战役、相持阶段的到来、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理解国共合作下的正面与敌后相结合的全民抗战、与世界各国共同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也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保证。

技能:阅读文献并以已知历史知识解读文献的技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抗战进程中关键战役的陈述、再现与探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以时间、地点等主要历史要素构建历史事件的认知方法。

通过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陈述、再现与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现代战争从国内、国际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认知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跨国合作对于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感受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与壮烈。

二、重点难点重点:敌后战场开辟的进程和意义,正面战场几大会战难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评价,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作用和意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平型关大捷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击日军。

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四次会战,共产党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在国民政府组织的太原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不久,八路军相继开辟了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在南方开辟了苏南等根据地,到1938年10月,根据地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公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二、徐州、武汉会战938年,日军从山东南下围攻军事重镇徐州。

在台儿庄被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课件(含课文朗读)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精品课件(含课文朗读)

造句:黄山上到处是悬崖峭壁。
kòu
不要写成支。

日寇:侵略中国的日本 军队。 组词:日寇 落草为寇
造句:日寇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词语解释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 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 力高度集中。
造句:我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表现了战士们崇高的牺牲精神。
新课导入
像王二小这样的抗日英雄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助学资料
沈重: 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
县人,中共党员。解放战争 期间担任《新张家口报》社 长,身体有残疾,一目失明。
背景资料
1941年,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 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 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 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寇集中兵 力,分三路向易县大举进犯。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 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 所以称他们为壮士
接受任务—见壮心
五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接受了什么任务?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 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 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 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连绵不断的样子。
三、判断对错。
1.“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3.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

第2课  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

B 太原会战与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 (1)太原会战:1937年9月 山西 • 1)主要战役:平型关大捷 • 2)结果:1)日军占领太原,2)八路军建立 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 (2)平型关大捷: 1)时间、地点、交战双方:1937年太原会战期间 八路军 在山西平型关 伏击日军 2)意义:歼敌千余人,获得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 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 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3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
1会议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 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 2时间、地点: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3七大的中心任务: 1)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2)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 4.七大的内容: • (1)毛泽东做《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 报告指出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前途:由 于国民党继续法西斯独裁统治,坚持反人 民立场,在日本被打败后,中国仍可能发 生内战。这是黑暗的前途。我们要努力实 现光明的前途(建立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和平民主)。 • 报告还指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中国 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只有废除国民党的 一党专政,才能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达 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5中共七大的意义:七大使全党在思想上、 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 为中共在毛泽东旗帜下,领导人民夺取抗 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 定基础。
二、日本投降
• • • • 1.日本投降的背景: 1)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后 反法西斯盟国加强了对日本的进攻。 2)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向广岛、长 崎投下原子弹 3)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 国东北。 4)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 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 对日寇展开反攻。 2.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 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语文书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笔记

语文书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笔记

语文书第二单元六年级上册笔记1. 诗歌背景。

毛主席写这首诗就像是在给红军战士们打气,也是在记录这伟大的征程。

2. 诗句解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看,红军战士多牛,他们根本不怕长征的艰难困苦。

“万水千山”那可都是很险峻的,像五岭山脉啊,乌蒙山啊,金沙江、大渡河这些河流。

但是红军把这些艰难险阻都当成很平常的事儿,就像咱们平时散步似的。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弯弯曲曲的,绵延不绝,可是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么雄伟磅礴,红军却觉得它就像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红军的大无畏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的江水拍打着高耸入云的山崖,为啥说“暖”呢?那是因为红军在这里巧渡金沙江,打了个胜仗,心里高兴、暖和。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就吓人了,只有十三根铁索横在那里,桥下是湍急的河水。

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过桥,这“寒”字既写出了环境的险恶,也能感受到战斗的惊心动魄。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那可是有千里的积雪呢,但是红军战士更高兴能越过它。

“三军”可不是现在说的海、陆、空三军哦,在古代是指全军。

红军全军翻过岷山之后,一个个都笑逐颜开,因为胜利就在眼前啦。

3. 诗歌的意义。

这首诗高度概括了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就像一盏明灯,一直鼓舞着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呢。

1. 文章内容概括。

这篇文章讲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壮士接受任务,在狼牙山阻击敌人的故事。

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歼敌,最后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毅然把敌人引上绝路,然后在山顶英勇跳崖的壮举。

这五位壮士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2. 人物描写。

从他们的动作描写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英勇。

比如“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这个“沉着”就写出了班长的冷静、临危不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2课抗日战争【学法指导】课程标准内容: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了解日本侵略中国具体史实,主要抓住日本按既定的大陆政策,于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几次事变为开始,逐步侵略中国,继而发动全面侵华的罪行。

2.学习中国人民的抗日英雄事迹,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说明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开展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战争。

紧紧围绕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与支援。

3.掌握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认识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并体验中华民族的英勇斗争精神和高尚爱国主义的精神。

4.要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并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由此明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知识网络构建】1、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①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 ”,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方针。

②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侵略中国东北。

第二年成立,建立傀儡政权,中国东北三省成为日本殖民地。

③1932年,日本侵略军袭击上海,制造了。

④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华北蓄意制造了一系列事件,总称为,危及平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⑤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进攻和卢沟桥,制造了,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⑥1937年12月,日军攻陷,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内残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屠杀手段极其残忍,如、、、等。

⑦1941年初,日军把河北省丰润县的村民赶到村西大坑,逼问八路军去向无果的情况下,丧心病狂地用、等手段进行残酷屠杀。

⑧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 ”,用中国做试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民达人以上。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①1935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发表“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同时国民政府也开始整军备战,确实为国防基地。

②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1936年12月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迫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主张。

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发表,蒋介石发表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⑤1937年8月,八一三事变后,西北的中共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

⑥1937年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全民族抗战及最终的胜利①1932年,日本侵略军袭击上海,驻守淞沪的国民党军奋起抵抗。

②面对日本全面侵华,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

共产党军队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总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③ 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国民党西撤,以陪都,西南地区成为大后方。

④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在下面战场先后组织了、、、、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

⑤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坚守宝山县城的五百多名官兵,在营长率领下,激战两昼夜,至死不退,最后在肉搏巷战中全部壮烈牺牲。

日军攻入上海市区后,副团长率领800名官兵,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孤军奋战四昼夜,歼灭敌军200多人。

⑥在中国军民的坚决抗战之下,抗战初期取得和的胜利。

⑦1940年下半年,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⑧在国外战场上,1942年初,为确保国际交通线,中国派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救出了被包围在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军队的配合下,击败了侵缅日军。

⑨1945年月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经过年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4、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的完全胜利。

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它为世界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得到提高。

【重难点导析】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的原因九一八事变的背景:①侵华是日本既定的国策,中国东北是日本重要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地,农业和重工业原料供应地,东方会议确立了先占领中国东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政策。

②日本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③国际上欧美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④国内蒋介石集中兵力围攻红军,发动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七七事变发生的原因:①华北事变后,日本大力进行以征服中国和称雄亚洲为主要目标的扩军备占,实行国民经济的全面军事化和广泛的战争动员。

②1936年,日本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方案,一方面要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③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扩大它在中国大陆的殖民统治,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

【例证】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这表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A.在东北三省建立独立的国家 B.把东北三省变成日本的殖民地C.更好地促进东北三省的发展 D.实现东三省的自治【解析】正确答案是B。

“置日本势力之下”,充分表明了日本把东北三省从中国分裂出去,是要把东北三省变成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地。

2.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和特点背景: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日本大举进攻上海;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相对下降。

②随着日军侵略的加剧,中共及社会各阶层不断掀起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除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

②主要以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为特色。

③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④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但英美等国在较长的时间对日绥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集团对日妥协的倾向,对是中国抗日十分不利。

【例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不包括A.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B.国共各自拥有独立的政权C.没有统一组织形式 D.国共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解析】正确答案:D。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国共两党采取的是党外合作的方式,这次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没有建立统一的政权。

3.关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正面战场:在国民政府统治区域分为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以大兵团作战,进行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在抗战防御阶段,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在日伪占领区创建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以游击战和有利条件的运动战为主。

在抗战防御阶段主要起战略配合作用。

在抗战相持阶段,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

关系:两个战场是国共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联系,共同的总目标是抗击日本侵略军,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被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持久战,并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

【例证】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A.积极动员和组织民抗战 B.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C.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D.都进行了积极的抵抗【解析】正确答案:D。

本题旨在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关键是明确两个战场的基本情况。

通过比较可知A、B、C三项是不同点,D是相同点。

4.有关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中日战争在欧洲战争爆发后,不再是单纯的亚洲局部战争,而成为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大战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中国战场的存在,极大地牵制和消耗着日本的军事、经济力量,并在战略上制约日本的侵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艰苦抗争,影响和鼓舞了东南来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国战场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有利地迁制了日本和德国法西斯不能实现欧亚配合作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证】(2003年,上海文综)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以上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亡人数的70% 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④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D。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识记辨别能力。

四个组合项都符合题意。

5.有关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抗战时期是中华民族反帝斗争由失败到胜利的转折时期,对外民族革命取得的巨大胜利,推进了对内的民主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诸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因此,打倒帝国主义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百年来,中国人为完成这个革命任务进行了艰苦的英勇的斗争,但是每一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从全局上说都是失败了的。

这种情况直到抗日战争才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收回了被日本侵占的国土和各种权利。

同时,由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也为了利用中国的力量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以减轻本国的压力和损失,美英等国废除了过去同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这虽然不是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那样的方法取得的,但也和抗日战争密切相关。

废除不平等条约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

此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虽有反复,但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的实力,是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年来中国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巨大胜利。

这次战争改变了过去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局面。

此后的反帝斗争是胜利的斗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反帝斗争的伟大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中国反帝斗争的转变关键,从而也缩短了整个民主革命的过程。

【例证】“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说明①以住的反侵略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②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③以往的反侵略斗争没有取得任何成就④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正确答案是B。

抗日战争以前的反侵略斗争,也曾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在北代斗争中汉口九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等基本史实,故③说法不确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