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真题(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真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题号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XXX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XXX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XXX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XXX的《史记》也确如XXX、XXX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XXX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XXX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激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活动”促使中国的汗青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评,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材料的极端贫乏;二是汗青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
2019年全国一卷文言文阅读解析译文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下面是一篇文言文,共有四道题目,完成题目后可以得到19分。
XXX是洛阳人,年仅十八岁,因为能够诵读诗歌并且写作能力突出,声名在郡中传开。
XXX是河南的守护官,听闻了XXX的才华,就召见他并且宠爱他。
XXX被召入门下,受到了很高的待遇。
当时汉朝的皇帝XXX登基继位,听闻河南守XXX治理国家平稳,于是与XXX一起前往研究。
之后,XXX征召XXX为廷尉。
廷尉认为XXX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后来,XXX皇帝任命XXX为博士。
当时XXX年纪最小,但是每次诏令下来时,他总是能够与老一辈的博士一起商议。
XXX认为汉朝已经安定,应该改正朔、改变服色、制定制度和官名、振兴礼乐。
他起草了相关的仪式和法规,崇尚黄色,采用五行之说,改变秦朝的法律。
XXX即位后,他采纳了XXX的建议,修改了律令,将列侯都归国。
绛、灌、东阳侯、XXX之等人都嫉妒XXX,短他是年轻人,想独揽大权,使各种事情混乱。
XXX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不再采纳XXX的建议,但还是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XXX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XXX。
为长沙XXX三年。
后岁余,XXX见。
XXX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XXX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XXX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XXX,自以为过之,今不及。
居顷之,拜XXX为XXX太傅。
”XXX,XXX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XXX。
XXX复封XXX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XXX,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XXX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XXX不听。
居数年,XXX骑,堕马而死,无后。
XXX自伤为XXX,哭泣岁余,亦死。
2019全国卷一文言文
• 草具1.粗劣的饭食。 • 2.初步制定,草拟。 • 3.用草编制的器具。
• 未遑:没有时间顾及,来不及。 • 就国: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
领地后,这个人就必须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这 个前往领地久住(更正确的说是从此在该处定居) 并执行管理的动作便称为“就国”。
•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 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 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 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 (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 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 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 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 语应是“这种状况”。
2019全国卷一文言文
张剑平
•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
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
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
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
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
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 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 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 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 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2019年全国3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汇编)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语文使用地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
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
2019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7套含答案及解析)
2019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7套含答案及解析)1.【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负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
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藩落。
属有岛寇事⑥,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
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
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
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
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含答案翻译)
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含答案翻译)B.___是秦朝的重要官员,被誉为“法家之祖”,主张法治和集权统治。
C.___皇帝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明君,主张宽政、___、改革,被誉为“孝文治世”。
D.___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后,曾多次上疏谏言诸侯削权,但未被采纳。
12.下列关于___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___年轻时就以能诵诗属书闻名于郡中,后被___召为门下客。
B.___被___皇帝任命为博士后,每次诏令议下,他都能为之对答如流。
C.___曾被任命为长沙___和___太傅,但因反对封建割据而多次上疏。
D.___为了纪念长沙王,写了一篇吊___的赋文,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13.下列对文中“___自伤为___,哭泣岁余,亦死”这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___因为长沙王的死而感到内疚和悲伤,认为自己作为___没有尽到责任。
B.___因为长沙王的死而感到绝望和失落,一直哭泣了一年之久。
C.___因为长沙王的死而感到愧疚和自责,最终也选择了自杀。
D.___因为长沙王的死而感到悲痛和不舍,一直哀悼了一年之久,最终也离世了。
B.诏令是指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各种命令和文告。
C.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A.___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年仅二十余岁,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让诸生自觉不如。
不久得到___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___热心政事,遭到权贵忌恨。
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全盘改变秦朝法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___后来也疏远了他。
C.___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___询问鬼神之事,对___的回答很满意,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___的太傅,表示自己也比不上___。
D.___劝止封候,___未予采纳。
___封淮南___四个儿子为候,___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___死,___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12分,每小题3分)(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
祖脩,有名魏世。
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
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
”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
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
”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或有助之者,不听。
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
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
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
”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
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
”因执手涕泣而去。
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
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
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
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12分,每小题3分)(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
祖脩,有名魏世。
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
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
”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
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
”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或有助之者,不听。
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
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
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
”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
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
”因执手涕泣而去。
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
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
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
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
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2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2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列小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三)(含答案和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本题涉及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 文言知识点。(1)“此……也”,判断句。“所以”,……的原因。“弗如”, 不如,比不上。(2)“及”,等到。“走”,逃跑。“之”,到。“伏”,面 向下俯卧。
解析10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吴起)率领军队攻打 齐国,大败齐军。有鲁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战胜国的名声,诸侯各国就 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 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侍 奉他。魏文侯就任用吴起为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将领, 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与士兵一起分担劳苦。有个生 了毒疮的士兵,吴起替他吮吸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了,说:“往 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的父亲作战时勇往直前,最后死在敌人手里。 吴将军现在又给我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魏文侯因为吴
答案
解析8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文:
答案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 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 在尸体上。
解析4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 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 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 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 国的军政大权。
全国统一2019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Ⅱ)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五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
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
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
(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2019年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题目和翻译
(2019年全国Ⅰ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属书(写作)秀才(优异的才能。
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
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幸爱(宠爱)孝文皇帝(即汉文帝刘恒,后世史家将其与景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文景之治”。
2019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7套含答案及解析)
2019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7套含答案及解析)1.【来源】2019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负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
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藩落。
属有岛寇事⑥,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
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
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
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
2019年全国3卷语文文言文
2019年全国乙卷(全国卷II)语文考试文言文阅读题是《送孟浩然之广陵》,文言文阅读题选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现存的文学风格,是上古时期至清朝中期(公元1911年左右)的文学体裁,其文字使用古代的汉字和古代的文学风格,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考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察点。
在《送孟浩然之广陵》文言文阅读题中,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古代文言文文章,理解文中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汇,从而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
在阅读中,考生需要注意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题,理解作者通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文学分析和评论。
在阅读文章时,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1. 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法和用词,把握文章的语境和含义。
2. 理解古代文言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 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风格,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
4. 在阅读中,考生要多做阅读理解的练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考生可以通过多读经典古代文言文作品,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考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语文培训班和模拟考试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多做阅读理解的练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考试中,考生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做到深入理解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圆满完成语文考试。
文言文阅读能力是考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察点。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考生可以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做到深入理解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应试要求。
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做到科学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一)(2019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
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
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
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一)(全国一卷)一10.C 11.A 12.C13.(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二)(2019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
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
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二)(2019全国卷)10.B 11.B 12.C13.(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三)(2019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
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
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