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言”与“文”结合策略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美芳
现在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三类弊端:有“言”无“文”,有“文”无“言”,“言”与“文”的简单相加。有“言”无“文”,就是教师只注重文言字词的用法和文言语言归纳等“古代汉语”知识,而忽略了与文言文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古代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与之相反的是有“文”无“言”。“言”与“文”的简单相加,就是教师虽然注意到了文言文教学既要有“文”又要有“言”,但是在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存在僵化的现象,将两者割裂开来,而不能将两者合理地统一起来。这样的教学不能让学生达到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的目的,也不能授予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最终导致富有文学成就和文化色彩的古典文学作品被肢解得七零八落。
寓言类选文、写景类选文、传记类选文、咏物类选文这四类文言作品,可以通过以“言”带“文”、以“文”带“言”方式,采取“言”与“文”结合策略,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者统一起来。教师带领学生解读寓言选文的古代哲理文化,感受写景类选文的民风古景,探究传记类选文的形象写法,感悟咏物类选文的古人情怀。这样既授予学生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又让学生达到文学熏陶和文化浸染的目的。最终获得理想的文言文教学效果。
一、以“言”带“文”,“文”“言”结合解读寓言中的古代文化
初中文言文课文中的寓言有《塞翁失马》、《智子疑邻》、《愚公移山》等篇目,老师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带领学生以“言”带“文”,“言”“文”结合,理解寓言蕴含的哲理,并以此丰富学生的古文化知识,丰富课堂的趣味。
以《塞翁失马》为例。这篇寓言的“言”并不难,学生理解一个字词“吊”(吊,慰问)的意思,能翻译一个句子“此何遽不为……乎”,就能自行初步解决“言”的疑难。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披“言”入“文”,深入理解文章寓意,解读本文所包含的道家文化。这则寓言故事用一连串的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在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这个寓言故事简单短小,却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蕴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深刻玄妙的大道理。《塞翁失马》文章虽短小,但它却是“人间训”,是《淮南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从这一篇小文章入手,就可能领略《淮南子》中的道家文化思想。
以“言”带“文”,“言”“文”结合,学生既能深刻理解这些寓言蕴含的哲理,丰富古文化知识,也会从这课堂中获得求知的趣味。像《塞翁失马》,如果我们单单停留在“言”的层面上不引领学生由“言”入“文”,深入学习,学生怎能领略到《淮南子》中道家文化的精深呢?
二、以“文”带“言”,“文”“言”结合感受写景文的民风古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民俗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人名士,喜欢纵情山水,亲近自然,描山绘景,抒写爱山乐水的情感。教学时要带领学生以“文”带“言”,“言”“文”结合,抓住写景文所写景观、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运用的写法,去感受写景文的民风古景。
《满井游记》这篇游记中有:“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亦时时有。”这个句子描写的不仅仅是山水,还兼及陶醉于湖光山色中的游人及其游乐,着力渲染男女的声色情态,热情描写游览盛况,一幅幅晚明世俗游乐长卷。从这也能看到,明代市民的悠闲娱乐及生活时尚。老师用通俗的话语描述这段男女游览的景观,让学生抓住“泉(汲泉水)、茗(煮茶)、罍(端着酒杯)、红妆(穿着艳装)、蹇(骑驴)”这五个字词,推断它们的意思和这些词语活用作动词的用法,这样,学生就能由“文”到“言”,“言”“文”结合,在体验百姓出游这样具体的民俗活动情境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再以《观潮》为例。文章末段是这样的:“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
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这段写观潮的盛况,用物价的飞涨,显示游人之多,用观众之多,烘托海潮之美。从这我们也可以推知,观钱塘江潮之风俗习惯,古今皆为百姓所爱。这些场面描写也很震撼人,笔者也是让学生在笔者描述中想象、领会观潮的情境,然后再落实词语(“溢目”、“塞途”、“倍穹”)、句子的含义,这样学生在感受风俗文化过程中,由“文”到“言”,由轻松地理解词句的含义,进而领悟文章侧面烘托的写法。
三、以“言”带“文”,“文”“言”结合探究传记中的形象写法
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传记文,如《五柳先生传》、《公输》等等。学习文言传记文,要引导学生以“言”带“文”,抓住人物主要言行,“文”“言”结合探究传记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文章的主旨、写法。
《五柳先生传》这篇散行文,不讲对偶,不用典故,不讲辞藻,语言朴素精练,含义深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可从文章的几个句子入手,理解作者的形象及本文的主旨。文章开头说:
亦不详其姓氏。”给自己写传,怎么说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什么呢?这样说是有用意的。文章结尾说:“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是说,他不像是当时的人,倒像是原始社会中的人了。这与开头说他不知道是哪里人,不知道姓什么相呼应。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原始社会中的人,所以籍贯姓氏什么都用不到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他看不惯当时政治的恶俗虚伪,不愿同统治阶级合作,辞官回家,宁可在乡间参加劳动。因此,在质朴的语言里,含蕴着高尚的品质,深刻的意义,所以可贵。
这样设计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以“言”带“文”,理解文章主旨,进而把握人物品质,学生会对这样的课堂充满兴趣。
再者,陶渊明讲读书,提到“好”,就是喜欢;光喜欢还不够,还“会意”,能够体会书中的好处;光体会还不够,更是“欣然忘食”,高兴得忘掉吃饭,已经达到入迷的程度。但又说“不求甚解”,这说明他的读书,完全在于欣赏,欣赏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他不讲究考据,不花心思死抠一个典故的来历或者一个地名的沿革,因为把心思花在这方面,就不能好好地进行文学欣赏了。
抓住“好”、“会意”、“欣然忘食”这几个词语,从“言”入手,抓住人物主要言行,理解“文”的含义,把握人物形象,最后再回头理解“言”“不求甚解”的含义,以“文”会“言”,既领会了文章言简义丰的特点,又达到“文”“言”结合,融会理解,解读文本的目标。
四、以“文”带“言”,“文”“言”结合感悟咏物文的古人情怀
花木,千姿百态,其色彩、风韵不仅给人以美感,在人们心目中还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咏物文有托物言志的特点,如何才能做到以“文”带“言”,“文”“言”结合,感悟咏物文的古人情怀呢?应该说要抓住所托的物的特点,去联想它的象征含义,把象征含义综合起来,就是文章所言之志。在咏物文《爱莲说》中,作者把牡丹作为富贵的代表,而把菊作为清高的象征,把莲作为高洁的象征。那么,探究“莲”的特点,就可以明白它所象征的含义,能感悟周敦颐的志趣与情怀了。
学习这篇文章,先从“文”入手,即先讲讲文学常识、文体知识,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其生平,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象征的写法,再由“文”到“言”,讲析这篇文章的重点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象征生性高洁,不与世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莲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莲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综合起来,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把它作为一种高贵品格的象征,作者借莲花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这样以“文”带“言”,学生能将“言”“文”结合起来,较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含义,也能再回顾作者生平,为作者的“博学力行,遇事刚绝果断,为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的形象所感动,为作者的高洁情怀所打动,所感化。这样,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也就水到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