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障碍、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抑郁评分评定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的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降低抑郁评分,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运用。

标签:中西医;失眠;睡眠障碍;抑郁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失眠患者越来越多[1]。已往对于失眠患者主要采取西药治疗,但其临床效果并不显著。我院为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收治的50例失眠患者采取中西药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睡眠不足,入睡困哪,易醒。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6.8±3.5)岁,病程0.5~4年,平均病程(

2.5±0.6)年。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6.4±4.0)岁,病程0.6~4.2年,平均病程(2.7±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脑蛋白水解物13mg,3次/d,治疗周期大约4w。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前1w口服脑蛋白水解物13mg,3次/d。同时结合西医治疗,①针刺疗法:此方法应用广泛及久远,其应用毫针刺,可分为辩证取穴或特定取穴法。②推拿疗法:此類方法比较普遍,主要配合针刺疗法,对人体头部穴进行按摩。③耳穴疗法:主要用于耳穴贴或耳穴针刺法,按压4min/次,按压5次/d,睡前按压时间可稍长些。西医进行治疗4w。4w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抑郁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及抑郁情况。睡眠障碍及抑郁评分分别采取睡眠障碍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根据量表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障碍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5d、第10d、第15d评分分别为(10.2±5.6)分、(7.9±4.8)分、(8.2±6.0)分。对照组患者第5d、第10d、第15d评分分别为(1

3.7±6.3)分、(11.3±5.0)分、(12.4±6.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5d、第10d、第25d睡眠障碍评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抑郁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38.5±5.0)分,对照组患者评分为(45.5±4.3)分。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失眠主要与生理及心理因素有关,主要是指患者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持续的睡眠状态,导致的睡眠不足,不能达到正常的生理需要而影响日常生活的一种状态[2]。患者主要以难以入睡、易醒、多梦、疲倦及白天困倦等症状。以每周发生3次,以持续1个月以上即可确诊[3]。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长期服用药物,但相关研究发现,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其长期的临床效果并不显著,且易对该药物产生依赖性及耐受性,甚至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记忆力[4]。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与自身的情绪、饮食及心胆虚怯等其他因素有关。其主要是由于内脏功能失调,身体的阴阳失调,其发病部位主要是心肝[5]。在中医方面治疗失眠患者,其方法有很多种,如:针刺疗法、推拿疗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耳穴疗法、熏蒸疗法等等。其可以选择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的情况下改善患者是睡眠状态。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5d、第10d、第25d睡眠障碍评分别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的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降低抑郁评分,提高其治疗效果,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光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5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75.

f[2]王雷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46-57

[3]刘连续.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2):167-170.

[4]周艳丽,杜彩霞,高希言.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40例[J]中医研究,2009,22(4):56.

[5]蔡经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7):70-71.编辑/许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