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的经验谈

合集下载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为什么要来发帖呢,因为我在这里收获很多,所以昨天连夜打的日志,打算奉献一点自己的经验吧。

个人觉得方法要适合自己的好,很多东西都考自己揣摩研究出自己的路,我的经验纯属借鉴,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吧。

说经验前我有两点想说一下,觉得很重要。

第一,决心的程度和成功率是同向比例关系的。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是我决心考研的时候吧。

我本是一个坚定的工作至上主义者,但是后来阴错阳差坚定的选择了考研,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怎么说呢,说到底,考研就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加上一点点对工作的恐惧。

因为怕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满意了,因为想要去梦寐以求的上海,为了尝试自己深藏心底的不自量力,总之我决定考研了。

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如此单纯而执着的人,其实有些决定不用想太多,既然决定了,就不顾一切去维护最初的想法,不要去想别的,反正觉得它是对的就好了。

成不成功都是后话,唯一值得后悔的就是没有去付出和努力。

就像有个很好的朋友,决定考本校,后来发现考上了也没意义。

后来连考得动力都没有了,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没有选错。

说回来,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一点,是决心,只有你自己决定要去考了,义无反顾,你才有机会。

所以,决心的程度和成功率是同向比例关系的。

最怕的是动摇,因为也有同学拿到offer,考研的热情瞬间减去大半,如果觉得工作也不错的,那考研的意义又在哪里呢?第二,要找个有正面影响的自习团或者说组织。

总之,氛围很重要。

如果你决心考研了,你一定还要找一个好的团队,可以一起奋斗,一起分享的一个组织。

这很重要,因为你需要一个寄托,也需要一个正向的影响,互相影响。

下面我来说说金融专硕经验吧,数学:数学放到最前面讲,是出于自己对于数学的尊敬以及执着吧。

怎么说呢。

数学考的是数三,140+的分数马马虎虎。

但是我一直觉得数学是很关键的。

因为一不小心你被拉分了,那其他三门很难拉回来。

错个大题就十来分,三门课要拉十多分真的还是不容易的。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金融考研越来越热!想考金融硕士的你是不是很焦灼呢?凯程静静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复旦大学高分学长的金融考研经验,希望在你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带来帮助。

在7月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内,除了专业课我就只看了数学。

去年我裸考英语一,72分。

所以我不担心英语,政治不需要准备的太早,都是背的东西,开始的太早反而会忘。

数学只看了数学全书,没有看任何教材,数学基础不是差得离谱看全书就足够。

9月中旬开始准备英语。

关于英语,主要说一说单词、语法、侧重备考项目。

我不喜欢背单词,9月开始我强迫自己背了一个月的单词,效果非常差,遂放弃。

最后单词也确实没有卡住我,关于单词量的结论是,只要有基本的六级词汇量就足够了,不需要去强记那5500个大纲单词。

关于语法,我觉得对于英语整体应试能力的提高还是很显著的。

我看了一本新东方的语法书,大约200多页,一个礼拜就看完了,不是很费时间,但是看完之后对阅读理解的提高很大,这一个礼拜值得花。

备考英语的侧重项目是阅读理解。

英语的备考中,阅读理解的练习占用了大约60%的比重,我的理由如下:1、阅读理解的分量最大2、阅读理解的单项分值高3、阅读理解的提高有利于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一点决定了阅读理解必然是重点,第二点决定了阅读理解必须要保证尽量全对,阅读理解错一题等于选择填空4题,错不起,第三点决定了阅读理解的性价比很高,阅读理解提高的同时扩大了词汇量、深化了对上下文逻辑联系的把握(针对选词填空),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针对作文)。

但是,不能一味的只练习阅读理解,选词填空也是需要练习的,毕竟是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考法。

从8月开始,建议专业基础不好的同学上辅导课程,花钱买老师的时间,把自己有限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此外,这个时候应该专业课的书起码过了一遍,对基本的概念都要了解,上课勤记笔记,问问题。

上完课之后,要立即整理上课的内容。

宏观的知识要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微观的知识要基本都熟悉。

9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比大多数人开始都早。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凯程金融专硕保录班,清华北大人大中财贸大复旦上交上财的黄埔军校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这篇文章算是自己一点心得吧。

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如果能帮到一点点之后考五道口的同道中人,,我就会很开心。

在开头在开头,,我想声明一下我想声明一下,,我是跨专业考我是跨专业考,,原来是工科生原来是工科生((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但数学只大一时学过高数),),所以我的复习方法所以我的复习方法,,包括看书的遍数包括看书的遍数,,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做题的遍数都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的,,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参考。

在这里在这里,,我想首先感谢凯程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我想首先感谢凯程考研辅导班的老师,,凯程考研在五道口金融这一块名气挺大道口金融这一块名气挺大,,我也是通过一位师兄介绍我也是通过一位师兄介绍,,报了凯程考研的辅导班报了凯程考研的辅导班,,结果让我很满意很满意。

虽是五道口虽是五道口,,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但我更想表达一些共通的东西。

方法虽然很重要方法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但我觉得不论哪种方法法,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字::践行践行。

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和习惯的过程,,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的意见只是参考或者指明大致方向,,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细节的工作还是要自己做。

在这篇帖子最前面在这篇帖子最前面,,我想分享三句话分享三句话::.当你幻想你想要的未来时,先问问自己现在的努力是否配得上你幻想的未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 下面进入正题。

一、初试 我想先说一下参考书的问题。

不管哪一门,我觉得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很重要,不需要多少书,但每一本都要吃透,相信很多人都说过这一点。

很多研友在最初会纠结用哪一本书,其实用大家通常用的就不会太错,因为这是经过考试检验的。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及复习顺序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及复习顺序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及复习顺序回首考研这两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下面,分享一下我自己和我所听到看到的考研经验与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与经验(一)、以200%的努力去拼100%的目标在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当天,不确定因素都很多。

想稳操胜券,只有付出双倍的努力,把目标定的高一点,给自己留下余地。

若是报名专硕,就以学硕的强度复习。

(二)、想清楚动机才有动力考试的路很长,需要相当的坚持,先把动机和动力想清楚,才能应对一路上的彷徨、悲观、懒惰、恐惧。

(三)、作长期计划,但要有意识的反思和调整复习是动态的过程,新问题不断出现,要及时的调整复习内容和方法。

首先有几个月的粗略计划,然后每周回顾,总结经验,调整计划。

要不断的有意识的做测试和反思。

(四)、边际效益递减,不要偏科高分的同学,一定每门都是高分,但不一定数学都是满分。

数学从145提高到150的努力,放在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上,很可能可以提高10分。

正常情况,大家都喜欢学自己擅长的那一科,但是千万不要偏科,按照自己的基础,平均用力。

(五)、关于信息获取如前所述,信息的获取非常关键。

辅导班信息量最大,这也是辅导班最大的意义所在;学长和老师的信息最准确;相关的论坛上信息时效性较强。

至于具体的经验,我着重讲一下专业课方面,公共课大家可以参考考研论坛上学长学姐的帖子。

二、专业课复习规划总体来说,复习路径应当是先宏观金融,再微观金融。

(一)宏观金融(货银&国金):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复习顺序应该是: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

尽管431不考宏微观,但是货银和国金是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

在复习这两门课之前,如果没有一个宏观经济的理解框架,对于宏观金融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货银是最简单的一门课,也是占考试权重最低的。

分章节来看,这本书的第三章金融市场可以留在微观金融之后复习;利率与利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理论是重点,金融抑制(利率市场化)、通货膨胀是热点。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复习经验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自己在考研路上的一些经验,算是尽我一些绵薄之力吧。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本科专业是会计,大二大三期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完成了金融的跨校辅修。

今年报考的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金融专硕。

准备考研的时间大约为半年,初试分数为395分。

目标篇:我于去年五月中旬决定要报考复旦的金融专硕。

我自己总结了两条考研的理由:第一,对复旦大学一贯的向往;第二,大三下在复旦辅修时学的金融工程,彻底激发了我对金融的兴趣。

由于当时距离考研也就半年多一点了,在同学的推荐下,金融专硕就成为了我要奋斗的目标。

我的建议是,大家选择走上考研之路前,必须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考研”这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将在整个考研道路上陪伴你,它会作为一个信念支撑你前进。

复习之数学篇:(134分)我从七月份假期里开始慢慢把数学捡起来,个人觉得我数学基础不算差但也谈不上好。

我买了《复习全书》(橙色的二李版)、同济大学出版社的《高等数学》。

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就用了自己本校的教材。

由于放假在家,没有全力投入,再加上还要准备其他的资格考试,大概到九月底才把全书和教材过了一遍。

进入十月份,把全书又过了一遍,这一遍把全书后的习题也认真做了一遍。

十一月份买了《历年试题解析》(也是橙色的二李版)和李永乐的660题,每个单数日早上花三小时做一套历年卷,双数日则做《660题》的40题。

这样一个月下来,几乎做完了所有的历年卷,但是《660题》却没有按预期完成,也为后来考试中填空选择埋下不少隐患。

进入十二月的冲刺阶段,也许是由于做模拟卷做的信心满满,在数学上花的心思没以前多了,偶尔抽空背背公式或是从网上下一套模拟考卷做一下。

今年的数三总体的难度也不算高,但是由于最后冲刺阶段练习的不够,看到考题还是有些生疏感,有几道填空选择题卡壳了。

幸好我在考场中保持冷静,先把大题全答好了,保住了130的底线,几道没有思路的填空选择就瞎猜了。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的经验谈.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的经验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1页共1页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的经验谈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财经类院校二流,综合就全国三流院校。

今年年初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390+,考复旦金融落败,幸好有管理学院两个项目可以调剂,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调剂复试最终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金融与投资方向录取,该专业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合作办学,毕业时颁发复旦大学学位、毕业证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证明书,类似于交换生证明。

下面进入正文。

复旦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分布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这两个学院也是复旦三大院之二,还有一个是新闻学院。

经济学院最著名的专业当然是金融学了,不过这个金融学分两块,一块是公费金融,就是09年以前联考的金融,每年保送一大半,对外招生20个左右,今年12人,复试线402分;另一块就是基金管理方向,也是联考专业课,去年招生50,今年60+,据说一志愿复试线352分,二志愿380+,这个专业与公费金融不同的是自费,三年十万,4+4+2,而且还是双导师,一个复旦经院老师一个上海基金公司高层。

当然,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和公费金融大部分是差不多的,就业未知,因为尚未有毕业生。

经院其次就是世界经济是最有名的,这个专业实力非常强大,大家可以去复旦经院网站上查查相关老师。

然后就是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欧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总得来说,就业当然是公费金融最厉害,每年美资投资有几个,咨询公司几个,一大批国内有名的券商,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总行,一小批国家级公务员。

基金管理专业尚不知怎么样,不过该专业研三可以由复旦出面联系陆家嘴基金公司实习,住在陆家嘴并带补助实习,估计找工作是不愁,就是应届毕业生去基金公司比较难,现在基金公司招人都注重实践经验的。

经院除了这两个专业其它就业差别不大,往往国内外名企网申的时候院校下拉菜单里往往只有院校名称,不会具体到什么专业。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历的一切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历的一切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历的一切很多人对复旦金融不太了解,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复旦考研经验,希望对2020同学有所帮助。

1、读复旦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对于不同人来说,复旦在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

可以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我来说,之所以来复旦有两个原因。

其一我从高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复旦,随着后来在本科,在专业性比较强的财经学校。

我就越发的渴望读这样的一流的综合学校。

其二,以前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同学,后来我就一直以为他作为我的榜样,他本科就来到了复旦。

(当然最后我发现,当我来的时候,他已经出国留学)。

所以我觉得复旦对于我个人来说就意味着,我想读综合院校,想了解综合学校的一种诉求。

同时也是满足高中的一个愿望。

当然从复旦的历史看来,复旦的地位在很多人心中是非常高的,这个原因就是因为无数优秀的复旦学长学姐,他们已经走过一条非常艰辛的路,用他们自己的行为来证明复旦的学生非常优秀。

另外我觉得,读复旦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就意味着你可以接触一群非常优秀的人,获得很多的任何资源(包括课外的实务界人士,包括很多数据库,包括校内的其他专业的老师);你可以被别人当成一群非常优秀的人之一,当然这也有前提,自己就必须需要非常的优秀。

2 、我在复旦的读研时光(学生非常想知道,很向往)专硕从时间上来两年真的非常的短,学硕有一年时间可以出国交流。

但是我们只有一年时间在复旦学习,然后另外一年基本上就要面临找工作了。

读研的时光主要分为两部分把: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习的。

学习方面,从课程知识上来说,以经院来说,授课其实是比较传统的。

课程设计从宏观的金融理论、国际金融、高级宏观,到微观的投资学、公司金融。

还有一些其他可供大家选择的课,比如兼并与收购、固定收益等。

虽然课程明天起来好像比较传统,但是老师上课的方式基本上都不按照课本讲,而是把自己很多年来的知识整合起来。

课本是死的,但是经过老师讲之后就会发现很多点非常精彩的。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就和咸鱼没有区别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就和咸鱼没有区别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就和咸鱼没有区别一、自我介绍2017年跨专业报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专硕,暑假开始备考,总分390+。

基本素质:在具体说备考信息之前,先说一下其他我认为需要了解的东西。

第一个是如何查信息。

考研的时候会加一些群,然后群里经常会有一些不明来源又说的好像确有其事的消息,比如经常会遇到有人说,啊,去年有3000多人报名,按以前的上升趋势来看,今年会有多少多少人,说的你各种慌;然后你考完了,加了个分数统计群,因为复旦没有出排名,又会有人在成绩统计群里说,400分一下的都不用指望了,赶紧该干嘛干嘛去。

都说整个考研的过程是一项大工程,你一直只努力学习是不行的,信息获取同样的重要,但是我觉得需要强调的是获取一手信息的搜索能力和理性思考的原则。

考研帮以及一些论坛上面会有别人整理过的信息,但是我还是觉得官方信息最可靠。

各种考研的信息都可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面查到,比如复旦今年某个专业总共招多少人,保研了多少人,还有多少名额给考研的人,成绩出来之后就可以根据经院的留给考研的名额乘以1.2大概地推算出今年的分数线是多少,还有去年的各种信息,比如每个院分数线是多少,校线是多少,哪些院接受校内调剂,还有往年的各种信息等,更加具体的信息一般在每个院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找到,等你把这些信息都查明白之后,你就会对群里的某些小道消息呵呵哒。

得到信息之后就是理性解读信息的能力了,比如报考人数每年都在创新高,那又怎样呢,真正和你在同一战线算得上对手的人数才重要,而且很多时候其实自己去努力了,尽全力了就不会后悔了,管它多少人报了这个专业呢。

所以总体上来说就是不要慌,根据官方的准确消息去理性地思考和勇敢地付出努力,心态要好。

第二,时间安排。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照搬别人的时间安排和计划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人复习半年,有些人复习一年,还有二战三战,每个人的基础也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去做这种对比。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专心备考,放平心态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专心备考,放平心态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专心备考,放平心态一、个人介绍虽然成绩不是特别靠前,但是觉得自己还是有一些关于复习好的观点及做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的。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一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硕士,初试成绩405+(政治60+、英语85+、数学125+、专业课130+),复试专业课成绩较高提升了最后的排名。

二、时间安排我是从2017年2月中旬开始正式准备的,在这之前也是看了很多经验帖,搜集了很多信息。

从2月中旬开始到考研一共十个多月的时间,中间基本没有休息过一个整天,但是每周日的下午会雷打不动地睡一下午再吃顿好的。

每天的复习时间是:前期(2月-9月)早上6:00起床,7:00开始背单词或专业课8:00到11:30学习数学11:30到13:30吃午饭、午休13:30到17:00学习英语18:00到22:00学习专业课后期(10月到考试)早上7:00起床(实在起不了那么早了,晨读也取消了)8:00到11:30学习数学11:30到13:30吃午饭、午休13:30到15:00学习英语15:00到17:00学习专业课18:00到20:00学习专业课20:00到22:00学习政治所以,平均下来前期的日有效学习时间在11小时左右(其中数学3.5h、英语3.5h、专业课4h);后期的日有效学习时间在10h左右(其中数学3.5h、英语1.5h、专业课4h、政治2h)。

对于各科的时间安排,我觉得数学和专业课是要从头到尾保证够时间的,在前期英语要适当多花些时间,到了后期单词熟练了,做题有了感觉后,每天只要花些时间做做题保持感觉就行,把一部分时间匀给政治。

政治大概在八九月份开始就可以。

三、初试经验(一)政治政治64分算低的了,我就不多说了,同学们可以找别的高分经验帖好好看看。

我是从8月份看凯程政治课程开始复习的,刚开始每天分给政治的时间很短,慢慢地把时间加上去,全程使用的X老师的书,到考前又做了做凯程的预测卷的选择题。

复旦大学金融学硕801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学硕801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学硕801考研经验分享现在回过头来看考研,给影响考研结果的因素排个序,我觉得第一位当属心态,而后是方法,接着是努力,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诸如有时候也要靠一点点运气。

心态篇我认为心态是影响考研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要摆好心态,首先得知道为什么要考复旦金融,或致力于学术研究,或希望能借此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单纯是实现一个复旦金融的梦。

什么原因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要坚定,能够支持你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说到这里,最近也看到一些没考上复旦金融,然后就说复旦金融不好啊什么的人,就简单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吧:我觉得这个更多的还是一个失败者为自己找寻解脱的借口而已,大家不必太在意。

假如是抱着找更好工作的心态考复旦,事实上,研究生的竞争力总体而言必然比本科生要强,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总归有个例的,即使是复旦金融相信也有混的不好的人,即使很有些小学文凭的,也有风生水起的,个例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我们只能去概率上把握。

所以说,能考得上研尤其是复旦的研,你得到的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成功的机会,当然最后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那最终还要取决于个人了,复旦能提供的那是一个宝贵的很好的平台。

然后对自己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要面对现实,摆好自己的位置。

要多少考虑自己的基础,基础差一点也没关系,这个不重要,因为只要多花点时间还是可以补回来的,但是你心态必须得端正,得认识到这点,要敢于承受住最初的打击,敢于正视自己基础薄弱,然后找寻正确的方法去弥补。

不要因为最初做了几份卷子分数很低,然后自暴自弃,感觉自己不行啊什么的,这个就乱了。

坦白地说,一开始让我做真题,估计50分都不一定拿得到,无论哪科。

分数是慢慢积累出来的。

我觉得考复旦金融,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大概六个月时间还是要保证的,每天10小时左右的工作量。

基础比较薄弱的,或者凯程的同学,我觉得9个月时间应该至少要的。

考研是一个持久的事情,好的心态要求要能耐得住寂寞,能够贵在坚持。

复旦大学金融学术硕士考研经验

复旦大学金融学术硕士考研经验

复旦大学金融学术硕士考研经验时间:2013-05-08 22:58点击:139次本人2013年考复旦金融学硕,初试总分401(英语76,政治74,数学149,专业课102)。

比不上之前发经验贴的爽哥,但也希望分享自己的心得。

文笔不好,喜欢简洁,若有地方没说清楚,望各位见谅。

考前需要了解的一、为什么考复旦金融学硕?在奋斗之前,各位必须知道是为了什么在奋斗。

有人为了梦想,有人为了喜好,有人为了挣钱,有人为了装。

我可以向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我比较上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过上好生活。

阴差阳错来了上海读金融,了解到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润滑剂+发动机般的作用,尤其是感到信用这么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竟能作为现代金融的基础,觉得很神奇。

我喜欢金融学,也喜欢复旦(虽然说不上为什么,从小就对这学校有好感),但这不全是我考复旦的原因,具体来说,原因如下:1、感觉本科学的金融知识太皮毛了,不足一斑,希望通过读研了解更多金融知识。

2、复旦金融有实力,名声响,让我觉得自己在其中能学到东西。

原因不复杂,但也没字面那么简单。

接下来谈谈为何学硕而非专硕:希望毕业后从高处开始职业生涯,因此基础很重要,选学硕可以让我在金融方面的研究能力相对更强。

二、自身情况要先分析出自己有几分水平。

四川人,本科上海211,金融专业,GPA 3.58/4。

英语基础较好,四六级6+。

数学底子不差,但很不稳定,主要是粗心。

本科高数上92,高数下71,线代94,概率76还是75忘了。

专业课,本科专业必修课绩点3.85。

政治木基础。

考前我就觉得自己是有实力的,尽管数学成绩波动很大。

三、动力来源不少学弟学妹问我学习动力来自哪里,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要弄清楚自己能使多大力。

之前谈过选复旦金融的原因,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就来自内心,兴趣+上进最重要的是内因,但外因也很有用,尤其是在有时内因不起作用的时候,要主动用外因刺激自己。

四、小结思考了许多,了解了自己的水平以及想法,分析出自身缺陷与优势。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谈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谈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谈和女友一道考了两年的研,其中经院管院数院都有接触到,最后都录取在数院,对复旦经管数院都有一些了解。

对想考复旦金融的各位,一定有对你重要的信息。

两年下来,关于考研有很多感触。

关于如何复习,如何规划,论坛上有不少好帖子,除了复习,我想更多聊聊考研其他的事儿。

为什么考研?我选择复旦时,一是想在上海工作,二是想换到金融专业。

很多人都是为了考研而考研,都觉得本科不好找工作啊,甚至想逃避社会多读两年书的,于是考研。

若只想到这一层,你考上研究生很可能还得为工作犯愁,因为读研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读凯程都是提供一个平台,若想找一份好工作,更需要你的专业素养,个人品性,还是工作经验。

与一些学长聊天,听到往往你的实习好与否,就决定你毕业后工作好与否。

关于职业规划,推荐一本书《发掘你的竞争力》。

选择适合你的专业、学校第一年我报考的管院,女友是经院,悲催的是都因为一门课给卡了。

俺英语没过线啊,女友专业课没过线(复旦专业课自主命题第一年,很多信息都不清楚,没多少人过线)。

到了今年,管院报录上涨到比近40:1,缩招一半;经院学硕、专硕今年分倒是降了点。

我从管院调剂到了数院,女友第一志愿是数院。

每年报考信息都有变化,你很难预测,你能做的就是多做点准备工作,多认识些本专业的人,万一没考上又该怎么办,调剂?工作?继续考?插一句,一个好的本科背景往往能为你的调剂助力不少。

数院当时接收调剂生,基本都是985及本校生。

像是考经院学硕,分数差一些,也能调剂到经院专硕。

考研不单是好好学,其他这些准备往往能救你的命。

还有,金融啊,计算机啊,医学啊,这些年年都是热门中的热门,你要再选一个热门的学校,竞争可想而知。

我是一个支持寻找自己喜欢工作的人,与其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拼死拼活的竞争,为何不考虑读自己喜欢点的,冷门点的专业?热门专业有更多就业岗位,冷门专业竞争更少,大多也能获得不错甚至高昂的收入。

越来越多的好学校喜欢保送的学生,对那些高分被刷背景又好的学生,有的专业会将其与一志愿的学生一视同仁的复试(我还看到福建某学校一专业故意压分,一志愿过线人数不到录取人数一半,大量招收调剂的例子)抱怨这些事儿没一点意思,换位思考,学校当然想要更好的学生。

复旦金融专硕状元经验分享

复旦金融专硕状元经验分享

复旦金融专硕状元经验分享
我是一名复旦金融专硕状元,今天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首先,复旦金融专硕是一个非常重视数学和经济学基础的专业,所以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些基础掌握好。

我在备考期间主要是通过做题加强自己的基础能力,不断地练习才让我在考试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其次,考试中的时间管理很重要。

考试时间很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规划,将时间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题目中,不要浪费时间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

我在考试中也是按照时间规划来做的,这样才能保证每一题都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思考和解答。

最后,个人认为在备考过程中心态很重要。

要保持一个积极、自信的心态,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在备考期间也曾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通过调整心态和持续努力,最终成功地成为了复旦金融专硕状元。

总之,准备复旦金融专硕考试需要有坚实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合理的时间规划和积极的心态,相信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就能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 1 -。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凯程静静老师带大家一起看一下学长是如何准备的!!!我是2012年考进复旦金融学学硕的,初试395分,政治77,英语69,数学三149,专业课100。

我是10月26日开始准备考研的,到1月8日共75天。

这是这篇经历的标题的由来。

75天只是真正用来看与考研有关的书的时间长度,大一大二学高数线代概率和专业课的时间不在里面,而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不会比75天不重要。

我的75天是将自己会的东西改造成考研所需,一点都不会的同学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我把这篇经历分成七个部分:一、总体思路:走什么路,举什么旗二、复习材料:看什么书,做什么题三、复习过程四、考场实录五、复试简介六、大幕即将拉合七、大结局一、总体思路:走什么路,举什么旗考研是应付一次考试,四门课。

先要搞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干什么。

核心是“根据教材,对着考纲,认真复习(学习)”。

一个GRE牛人的六篇文章对我的帮助很大:《kizenliang 的07年6G总结》考研的同学不要去看了。

她成功的精髓就在于真正搞清了考什么。

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搞清楚到底考什么,一定要搞清楚。

考研复习(学习)过程要努力提高总分,或者说,在已经满足单科过线的条件下,最大化总分。

所以在考研前一天,四门课的边际学习成效应该要相等,往容易提高的科目上花时间,而不是只看拿手或喜欢的科目,也不是根据分值多少分配时间。

有人讲,复旦金融学硕考录比很低,那我告诉你,不低。

这个没人对你说过吧!没听说过听我说!今年招11个,报名七百多个,就算770个,70:1,估计有人吓怕了。

我在光华楼西辅楼210教室考试,应到52人,实到35人,符合法定人数!比例是67.3%。

乘以770,等于518,这时候比例考录比是47:1,大跌33.7%!47:1,还有人说高,那只是你没见识过来考试的人的水平。

我没看过他们的试卷,但我在考场上能观察他们(和自己),我考完了和监考老师进行了交流,有一个提早一小时完成数学的人,基本是乱写或空着的,那些没提早交卷的,也不怎么样,某考生(在209考的,不是我考场的)考英语,第一小时睡觉,第二小时吃巧克力,第三小时胡乱涂答题卡,你说能考几分?我考场里还有一人,数学没考,专业课来考,监考老师问之,答曰:来模拟考,为明年做准备。

复旦金融专硕两次考研的心得及其比对

复旦金融专硕两次考研的心得及其比对

复旦金融专硕两次考研的心得及其比对我于2013、2014参加两次考研,考的都是复旦431金融专硕。

第一年报的是经院金专,从12年二三月就开始准备,可是到了后来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渐渐内心放弃了希望,也就不好好复习,最后考了356(政治59英语二73数学三128专业课96),当时校线都要380,算是无缘了。

14年管院金专首次由考860改为考431,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报了管院金专(财管方向)。

从13年七月我毕业以后开始准备,最终分数是390(政治74英语二81数学三138专业课97),初试成绩并列第四。

今年金专校线360,管院金专复试线也是360,于是顺利进入复试,后来又顺利通过了复试。

顺带说一下,14年管院金专两个方向总共本来应该是要招30人左右,但最后只有17人达到了360的校线。

尽管如此,复试之后管院还是刷人了。

金工方向刷人比较厉害,10进6还是5我不太清楚,财管方向进复试7个人,目前还没听说有谁被刷。

但13年则是金工9进7,财管12进4,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考研的时候我看过不少经验贴,帮助不是一点半点,如今为了给后来的考研人铺个路,也算为我两年考研的岁月作个交代,还是在被大牛们环绕的情况下,斗胆写了这篇东西。

因为我向来比较啰嗦,想要写的东西太多,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就凑合看看吧。

先说一下我的起点:我本科就读于全国排名30多的理工科学校,专业是工商管理,成绩中等,从没拿过奖学金。

数学从高中开始就比较烂,大学里从高数到概率论考试平均水平70来分。

作为一个高中的理科生和非D 员,没什么political 觉悟,背书的能力也特差。

虽然本科好歹算读的商科,学过一点经济学,但是我学得不认真,在考研之前金融基础几乎是没有。

只有英语好一些,本科修了英语第二专业,六级630+,专八也过了,但其实这些在考研英语面前真的不算什么大的优势,在后面我会说到。

所以我的起点不管是从学校背景的硬件上,还是从我学习能力的软件上来看,都绝对不算好。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复旦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我专业前两遍主要是主要看课本,进度非常慢,主要就是理解+记忆+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注释,一开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把这四本书看一遍。

所以进度慢的同学不用太慌张,前期看的慢是个必须的过程。

在暑假这个黄金复习阶段中,我针对自己不太擅长的微观金融部分搭配看了罗斯的《公司理财》还有厦大张亦春教授的《金融市场学》,并将相关的配套练习搭配使用,张的书感觉写的很好,对于投资学这一科目的主干知识都有涉及而且讲得很透,非常值得一看。

罗斯的书就更不用说了,非常经典,课后题目也非常有针对性,值得一做。

到了九月份就可以开始针对专业课进行强化记忆,我每天大概会花一个下午来背诵专业课,背诵的部分主要是国金还有货银,一开始非常头疼,尤其是货币银行学,因为知识点太碎太细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联系记忆。

这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

但是你必须坚持下去。

到了晚上,我也会抽出两个小时时间来看投资学或者公司金融。

除了看书之外,还需要针对大块的知识点进行集中的理解,最好搭配着以前做的习题,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二次复习。

就这样大约进行了有三轮吧。

就到了十二月,到了这个阶段真的是听天命尽人事了,专业课我已经不会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了,主要针对不太熟悉的章节翻看课本,还有就是针对相关的金融热点进行总结,并将其与课本相联系,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解释。

以上就是我大致的专业课复习历程,也许写的较为简略,但是每一行字背后,我都付出了很多。

想想从九月份开始每到下午,我都会到一个无人的角落,翻开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进行背诵,真的是感觉到有付出才有收获。

关于专业课,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节点,那就是找一个或者几个考入复旦的学长或者学姐对你进行指导,我去年有位直系学长,在考入复旦后将其复习的笔记以及相关的资料留给了我,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资料的宝贵,直到自己遇到了专业的复习瓶颈,才发现学长留下来的资料就像是敲门砖一样帮助了我。

最终也很有幸能跟那位学长考了一样的专业课分数--121。

复旦金融学考研考生经验深谈

复旦金融学考研考生经验深谈

复旦金融学考研考生经验深谈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摘要:对于考研来说,专业课一直是比重很大的一部分,对于复旦大学金融专业来说就更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本文着重介绍了专业课的复习方法以及重点。

与论坛研友交流获取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考研论坛考完之后一直想写点什么,拖到现在才动笔。

自己考研之前一直觉得缺少就是关于专业课方面的信息,在这个论坛上也从前辈们那里受益颇多,所以今年考完了以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希望能给以后考的同学们一些帮助。

也要攒攒人品,希望可以顺利进入金融学硕复试。

总体来看,复旦的专业课偏向宏观,偏向论述,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整体意识,把握每门学科框架,才能顺利答题,另外书要多看,看熟,在拿到卷子的时刻,看到题目一分钟之内整理出思路开始答题,以今年的题量,如果在思考上花费过多时间,是来不及答完卷子的,所以知识一定掌握熟练。

从各门的重要性来看,我认为宏观〉微观〉国金〉政经〉投资〉货银。

大家要结合自己对各科的熟练程度安排复习时间。

下面来分学科讲一下。

一、宏观:论述与计算并重,论述题的基础从近三年的真题来看,复旦不仅仅考论述,而且考证明和计算,考过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证明,考过IS,LM偏导证明,说明复旦很注重简单的数理和相关的经济意义,但是几年内又没有出现一样的考题,所以大家可以对着书看看此类题型还有什么可考,在考前我把两个经济增长模型和IS,LM有关的书上的数理证明推导了一遍,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通货膨胀也是宏观里的重点,考前我也准备了与之相关的非常详细的专题,虽然今年没有考,但这个还是重中之重,而且要结合一些经济热点准备,在答论述题时经常可以用到。

今年宏观的考题确实考到了经济增长模型和IS,LM,AD,AS,这些都是宏观中比较突出的重点。

二、微观:计算的重点,消费者理论的重点复旦的微观还是出的比较常规,难度也低于宏观国金,大家好好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在答题时这部分应该不太会失分。

微观是六门中比较需要做题的一门,通过适量的做题才能够知道如何运用知识,所以绿皮书上的典型例题要多看几遍。

复旦金融801考研心得分析

复旦金融801考研心得分析

单纯的执着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11年中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毕业那年考五道口金融,未进复试。

后参加工作,准备二战。

第二年准备考复旦金融学硕,没考上。

12年9月份离职准备13年复旦金融学考试,现在已通过复试。

复试那天,天气很冷,很多准备考14年复旦经院的同学早早到那,很多人等候一天,只想从我们过来人这边取点经验,那份用心让我感动。

记得那天我和很多同学说了话,也重复回答很多问题,到后来嗓子都有点哑了,我也答应一些同学复试成绩出来后我会写点东西,让大家看看。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最初原因。

这些天一直在酝酿这篇文章该如何去写,中间也有一些纠结,担心自己想写的不是你们想要的,你们想要的我不想写。

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写这篇文章,也是对自己这些年的一个回忆与纪念吧。

望能惠于有缘人。

由于好久没写过东西了,文字可能有点晦涩,望见谅。

另外有些东西不是文章能写出来,也不是能通过看文章能体会的,所以我的很多想法也只能止于文字,更深的东西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去体会,我自己也要继续修行。

本文的第一段写的很简单,但其中很多很多事我无法细说,只能说我的经历和经验有很大的特殊性,我的经验对于大家的可参考性有限,我也不希望大家能完全参考,三战本身不应该成为膜拜的对象。

写到这,我决定将本文的题目定为单纯的执着,以下是正文。

关于历程先说说这些年我的经历吧,可能有点说来话长了,大家可略过不看。

从小到大我的数学一直不错,也很喜欢,高考时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南大学(我也是高考填志愿时才知道母校的)统计学,生物技术是填在后面(听生物老师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呵呵),但最终还是被调剂到了生物技术专业。

高考结束时我偶然(纯属偶然,也没有人推荐,主要是看那本书顺眼)买了一本书《伟大的博弈》(the great game),那可以说是我金融的启蒙读物吧,开始对于金融经济有了一些淡淡的冲动吧。

入大学后,第一学期是真心好好学习了,结果也很不错,当时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好好继续学习,争取保研出国之类的吧。

复旦金融学硕考研:目的、心得及感悟

复旦金融学硕考研:目的、心得及感悟

复旦金融学硕考研:目的、心得及感悟第一篇:复旦金融学硕考研:目的、心得及感悟复旦金融学硕考研:目的、心得及感悟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一、为什么考复旦金融学硕?在奋斗之前,各位必须知道是为了什么在奋斗。

有人为了梦想,有人为了喜好,有人为了挣钱,有人为了装。

我可以向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我比较上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过上好生活。

阴差阳错来了上海读金融,了解到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润滑剂+发动机般的作用,尤其是感到信用这么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竟能作为现代金融的基础,觉得很神奇。

我喜欢金融学,也喜欢复旦(虽然说不上为什么,从小就对这学校有好感),但这不全是我考复旦的原因,具体来说,原因如下:1.感觉本科学的金融知识太皮毛了,不足一斑,希望通过读研了解更多金融知识。

2.复旦金融有实力,名声响,让我觉得自己在其中能学到东西。

原因不复杂,但也没字面那么简单。

接下来谈谈为何学硕而非专硕:希望毕业后从高处开始职业生涯,因此基础很重要,选学硕可以让我在金融方面的研究能力相对更强。

二、自身情况要先分析出自己有几分水平。

四川人,本科上海211,金融专业,GPA 3.58/4。

英语基础较好,四六级6+。

数学底子不差,但很不稳定,主要是粗心。

本科高数上92,高数下71,线代94,概率76还是75忘了。

专业课,本科专业必修课绩点3.85。

政治木基础。

考前我就觉得自己是有实力的,尽管数学成绩波动很大。

三、动力来源不少学弟学妹问我学习动力来自哪里,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要弄清楚自己能使多大力。

之前谈过选复旦金融的原因,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就来自内心,兴趣加上进。

最重要的是内因,但外因也很有用,尤其是在有时内因不起作用的时候,要主动用外因刺激自己。

四、小结思考了许多,了解了自己的水平以及想法,分析出自身缺陷与优势。

尽管知道对手很强大,但我从大三下学期一开学就迅速进入状态了。

我给自己订了个目标,说出来不怕贻笑大方:英语和政治75,数学150,专业课120,总分4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的经验谈
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财经类院校二流,综合就全国三流院校。

今年年初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 390+,考复旦金融落败,幸好有管理学院两个项目可以调剂, 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调剂复试最终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 (金融与投资方向录取, 该专业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合作办学, 毕业时颁发复旦大学学位、毕业证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习证明书, 类似于交换生证明。

下面进入正文。

复旦大学的经管类专业分布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这两个学院也是复旦三大院之二, 还有一个是新闻学院。

经济学院最著名的专业当然是金融学了, 不过这个金融学分两块, 一块是公费金融,就是 09年以前联考的金融,每年保送一大半,对外招生 20个左右,今年 12人, 复试线 402分; 另一块就是基金管理方向, 也是联考专业课, 去年招生 50, 今年 60+, 据说一志愿复试线 352分,二志愿 380+,这个专业与公费金融不同的是自费,三年十万, 4+4+2,而且还是双导师,一个复旦经院老师一个上海基金公司高层。

当然,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和公费金融大部分是差不多的, 就业未知, 因为尚未有毕业生。

经院其次就是世界经济是最有名的, 这个专业实力非常强大, 大家可以去复旦经院网站上查查相关老师。

然后就是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欧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总得来说, 就业当然是公费金融最厉害, 每年美资投资有几个,咨询公司几个,一大批国内有名的券商, 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总行, 一小批国家级公务员。

基金管理专业尚不知怎么样, 不过该专业研三可以由复旦出面联系陆家嘴基金公司实习, 住在陆家嘴并带补助实习, 估计找工作是不愁, 就是应届毕业生去基金公司比较难, 现在基金公司招人都注重实践经验的。

经院除了这两个专业其它就业差别不大, 往往国内外名企网申的时候院校下拉菜单里往往只有院校名称, 不会具体到什么专业。

所以这也是名校的一个优势, 可以靠牌子占先机,考研同学们可以放弃成见,如果为了就业不妨试试经院其它容易点的专业。

接下来说说管院专业,该院系很多,招生很少,本来今年财务金融系都不招生,可是 3月份突然挂出招生说明, 着实救我一命。

管院大部分考数一, 难度较大。

专业就业方面也非常厉害,校友资源
管院做得比较好,很多 MBA 、 EMBA 、 IEMBA 等校友经常回来交流经验、招聘学弟、妹。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 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 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 会遇到不少困难, 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 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 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节省复习时间,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 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

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 因为任何一门课程, 都不是由一、两个教
师包到底的, 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

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

凯程考研名师云集, 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

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 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

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 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 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 10人,人大金融硕士 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 20人,北师大教育学 7人, 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 30人,翻译硕士接近 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 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

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 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 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

对于如此高的成绩, 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 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 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 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 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 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 竞争激烈, 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

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 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 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 自习, 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 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

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

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