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读书报告
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
![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a746204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8.png)
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第一篇: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7-16 字数:1748一提起我们中国的祖先,自豪、激动便溢于言表。
上下五千年的古文明,在整个世界都是屈指可数的。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耀眼的明珠,让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都为此骄傲。
自小孩子们就会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些千古名句更是跨越时空,留传至今。
如“何意百练刚,化为绕指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度被我们作为年度述职报告的总结句。
虽然从小到大也接触了不少古诗古文,但对于这些古文化,仍象藏在盒子里的宝贝一样,充满神秘的魅力。
怀着一种崇敬、好奇的心理,我阅读了自先秦到唐五代的部分文学作品,感触颇深。
在这里我品位了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感受了楚国诗人屈原悲愤忧郁,战国策士们纵横雄辩的气派,诸子散文,思想深刻,耐人寻味,百家争鸣,西汉司马迁行刑后发愤著书,完成了著作《史记》,魏晋南北朝时的建安七子,唐五代的王维,李白,杜甫,韩愈更把我国的古代文学推到了巅峰。
这么多的文学佳作,我不可能一一细说,只能撷取一枝半叶与大家共赏:在我的印象中,曹操是一位*雄,欣赏了他的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短歌行》之后,我不禁被他的文学才华所折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抒情诗,表达方式委婉曲折,前八句为感慨人生短促,中十六句表达了成就功业的急迫追求,其中有求贤不得的苦闷,也有礼贤下士的热忱。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书报告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37301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f.png)
沙僧——《西游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西游记》是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我国著名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取经为线索,以师徒合作、团结,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结束全书。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
从《西游记》全书可以看到:唐僧是取经队伍中的精神领袖,西游故事是围绕唐僧遇到八十一难进行的,取经队伍的真正统帅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是孙悟空的左右手,一个主要充当前锋—孙悟空降妖伏怪的帮手,一个主要担任后卫—唐僧的贴身随从,行李、白马的看护者。
师徒四人,虽有主次之分,但无论缺少谁,都是断然无法完成取经大业的。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沙僧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电视剧中给他安排了挑担的任务,主题曲中的“你挑着担”也就自然而然的让观众联想到沙僧。
更重要的是,在电视剧中沙僧的镜头也都大同小异,就可以看出他每日做的事应该也都差不多,剧中他的台词更是少之又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等等之类的。
从此,他挑着担子的敦实的背影、黝黑的面孔、粗大的手掌、木讷少言的表情、好脾气的憨笑,就成为他的招牌形象存在于老百姓心目中了;相比英雄形象,这个形象别有一种感染力。
实际上,原著中的沙僧并没挑担的任务。
唐僧收了沙僧为徒之后,他们仨是这样分工的:“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和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也就是说,猪八戒挑担,沙僧牵马。
《西游记》中取经团出发的常见表述是:请师父出了门,上了马,八戒挑着担,沙僧拢着马,径投西路而去。
最后佛祖的鉴定也是说猪八戒“挑担有功”,沙僧没有此功。
沙僧本是人,经过修行而得道,戍了仙,封为玉帝御前卷帘大将。
后来,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被贬到流沙河吃苦受罪。
经观音的开导,他饭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最后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古代文学名篇选读系列观后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采
![古代文学名篇选读系列观后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采](https://img.taocdn.com/s3/m/28b038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f.png)
古代文学名篇选读系列观后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采观后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风采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独特的风采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名篇选读系列,我深切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情感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我对古代文学的观后感与感受。
一、哲思博大,智慧张扬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哲思博大,充满智慧与启迪。
《论语》中的孔子言行,展示了深邃的思考与真知灼见。
他的语录如同金箍棒一般,敲开人们内心的大门,并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另外,儒家经典《大学》中讲述了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培养道德品质和充实人的知识层面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
这些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二、情感真挚,心灵触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真挚,深入人心。
从诗经的爱情诗到红楼梦的家族情感,中国古代文学的每一篇作品都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
《离骚》中的屈原倾诉了自己的忧愁和挣扎,诗歌中流淌着对家国之忧的深情。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则展现了情感的复杂和多变。
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爱、恨、哀、乐等丰富而真实的情感,与作者共鸣,仿佛身临其境。
三、文化瑰宝,历史追溯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特色。
《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记录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而《红楼梦》、《西游记》等古代小说则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镜子,让我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四、艺术表达,启迪心灵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启迪了世人的心灵。
从杜甫的豪情壮志到李清照的柔情伤感,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以文字的魔力让我们进入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和美感的世界。
金韵银腔的古诗词和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力量。
通过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学会了欣赏美与真理的共通之处,被艺术感染与启迪。
中国古典文学读后感
![中国古典文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ee102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中国古典文学读后感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哲学、道德等丰富的内涵。
读完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敬佩和自豪。
以下是我读完中国古典文学后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中国古典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注重道德教育,强调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
其中《孟子》是我在阅读中特别喜爱的一本书。
在《孟子》中,孟子以观天下之道、察民情以昭道德的方式,告诫人们要重视教育、尊重父母、忠于国家,这些价值观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读古典文学,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加明白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其次,中国古典文学通过精湛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生活哲理。
例如《红楼梦》,这部作品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展示了人情冷暖、人生百态。
通过读这部作品,我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情的变迁,生活中的得与失都是无可避免的。
这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也让我明白了珍爱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文学也对我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敏感。
在《红楼梦》中,那些描写花鸟虫鱼的细致描绘,让我对自然界的美和生命的丰富性有了更深的体验。
而《史记》中的历史故事则让我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这些作品,我能够更加欣赏艺术,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另外,中国古典文学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勇敢无畏、聪明机智的形象让我深受鼓舞。
无论是遇到困难还是面对危险,孙悟空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通过这些作品,我学到了要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永不言败。
最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更是给了我审美的享受。
例如《诗经》,其中的诗歌以简洁、深入人心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友情和爱情的真挚热情。
诗词的妙语连珠,字里行间的意境让我感到了文学的魅力。
读完这些古代的诗词作品,我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技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选读后感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a7b5b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1.png)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选读后感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选读这些经典之作,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作者对人性、社会、命运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他们以饱满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人们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展现在纸面上。
在阅读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时,我体验到了作者们的思想情感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也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打动着人心。
《红楼梦》是其中一部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入微的写作技巧,描绘了清代贵族社会的兴衰沉浮。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命运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深深被其中的情感世界所感染,思考着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现实。
同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也是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压迫。
通过其中的英雄人物,我看到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和弱势群体的愤怒与反抗。
这部作品不仅提供了历史的写照,更让我们反思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并在当下寻找到对待社会问题的启示。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呈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更是我们学习为人处世的重要指南。
通过阅读《论语》,我了解到孔子的仁爱之道和治国理政的思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智慧和价值观念,不仅成为古代社会的精神支柱,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产生着积极的指引作用。
古代历史文学选读让我深刻领悟到文学的力量,它既是对历史的记录和反思,也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这些经典之作,我不仅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情感、审美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因为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的成长与启迪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读中国古代历史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体验到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和对人性、社会、命运等永恒主题的共同思考。
教师读书随笔 文学之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后
![教师读书随笔 文学之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后](https://img.taocdn.com/s3/m/a59a9b7bbe23482fb4da4c66.png)
教师读书随笔文学之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后假期,闲暇之余,翻阅案头小书,唐诗宋词,发现自己还是一如往常地被深深吸引,不忍罢卷的感觉。
安安静静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书香盈卷,心意惬然,似乎这种久违的感觉已经离我很远很远了,很多年以来,埋头于书卷之间,为了考试、为了论文、为了学位、为了职称,读书已经变成一种功利性很强、目的性很强的任务。
而今,当我随意翻起一本书,不是为了查资料,不是为了记知识,仅仅是随手翻看时,跃入眼帘的文字也变得温情脉脉。
重读经典,我以朱东润六卷本的《历代文学作品选》为地图,去实现一场穿越古昔的文学之旅——从洪荒的上古时代出发,历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经魏晋南北朝,越唐宋,至明清。
在洪荒的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成为我们追忆古老文明的线索,《山海经》中,女娲造人、盘古开天、黄帝蚩尤之战,依稀可以看到史前的记忆。
当再次重读时,从夸父“逐日而走”和精卫“以填东海”的神话中,探寻出的是远古神话背后的原型意义,追思神话的精神所在,在其精神与行为之间,有所取舍。
在歌以咏之的《诗经》年代,赋诗言志,是春秋时期士人及诸侯表达见解的方式。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言行中,体味一个青年男子的思慕之情;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咏叹中,细味“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心事;从“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中,领会诗歌的含蓄美、蕴藉美、音乐美,体味“企慕未遂愿”的情志;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对照中,体味几千年前的先民对战争的厌倦。
行至春秋战国,在“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经》里探索老子的“抱朴守素”、“小国寡民”,聆听道法自然的真諦;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逍遥游》里,体味庄子的天马行空,开启自由的心灵时空;在万世师表的孔子语录《论语》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景仰温润如玉的君子之行。
三国两晋,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兴替之中感慨着诸葛亮的遇与不遇;在“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的《咏怀》中,读懂阮籍的绝对孤独感;在“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雪夜访戴中,欣赏魏晋名士的潇洒放诞,窥见“魏晋风度”的真性情。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文档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9dd006dee06eff9aef80770.png)
2020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中国文学名著发夹知道多少呢?下文是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欢迎阅读!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一《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
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
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c000e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7.png)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名著这类书籍自从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一样的作用和意义。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可能不深入到这些经久不衰的典籍中。
下面是由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欢迎大家查阅,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后感篇1《红楼梦》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暑假中我读《红楼梦》有不一样的感受。
《红楼梦》为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上至朝廷,官场,下到市井、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惨状,金陵十二钗没有一个好下场: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远嫁、祥云贫病、妙玉失踪、迎春虐死、惜春为尼、熙凤惨死、巧姐为婢、李执守寡、可儿早夭,唯独宝钗还不错,不过自己嫁的那个人还不爱自己。
可比起其它人来讲,还算幸运。
红楼梦女儿的悲惨又有谁知?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有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有长。
空有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意,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虽说薛宝钗是幸运的,但她这一生是悲惨的。
虽说与贾宝玉结了大婚,但贾宝玉并不爱她,宝钗与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结了婚。
贾宝玉因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生,独守自己过一生。
《红楼梦》这本书令人赞叹不已!书的作者也令人赞叹不已!回想以前的旧社会、封建社会,就感觉现在我们的生活非常美好、幸福,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读后感篇2《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
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陈富强)
![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陈富强)](https://img.taocdn.com/s3/m/442f6dbc65ce050876321364.png)
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有感陈富强近来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偶有发现,古人特喜爱看窗外风景,由此也觅得许多佳句。
品读历代文人佳句,发现窗外之人看风景的心情不同、阅历不同,彰显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更是迥异。
借此谈些感悟:窗子里的人喜欢往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飘,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细雨中匆匆走过······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藩篱的渴望。
人在屋里憋闷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
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
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
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是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具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
那种昂然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的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
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得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
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赏鉴。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表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
中国古典文学读后感
![中国古典文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83d80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b.png)
中国古典文学读后感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我读过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红楼梦》。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宏大的背景、丰富的人物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以及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悲欢离合。
作品以其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对封建伦理、婚姻制度、家族观念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人性的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贾宝玉的多愁善感、林黛玉的聪明伶俐、薛宝钗的温柔善良,这些形象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小说中的爱情题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说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
他们之间的爱情是如此纯真和坚贞,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圆满。
这种爱情的悲剧性让人感到深深的悲伤,也让我对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文学艺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风貌和人性的伟大作品。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来读这部作品,感受其中的魅力,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c6ce6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8.png)
中国古代文学读后感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在阅读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后,我深受其影响,对其传承与独特之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和启示。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融入,使我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性的探索。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情感,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差异,理解与包容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还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在《论语》中,孔子通过对学问、礼仪、忠诚等问题的讨论,传达了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和追求。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我们应该秉持正义、诚实、宽容的品德,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在《红与黑》中,鲁迅通过对农民起义的描写,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压迫。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呼唤,它具有改变社会的力量。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我不仅仅感受到了文学的艺术魅力,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思考,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它们不仅仅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更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读书心得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24cba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0.png)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是一本集中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读书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疑虑。
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首先,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多样。
从《诗经》到《红楼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了解到古代文学不仅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类型,还融入了哲学思想、历史典故、人物故事等元素。
这样的多样性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其次,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了解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智慧和哲理,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启迪和思考,而且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再次,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闪耀着璀璨的艺术光辉。
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了解到古代文学作品的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思想深刻。
诸如《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瑰丽的写景描绘,给人一种沉浸其中的艺术享受。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透露出作者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些艺术特点让古代文学作品成为艺术殿堂中的瑰宝,让人们留连忘返。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疑虑。
首先,这本书的介绍内容过于简略。
中国古代文学那么广泛丰富,一个名著的介绍只有几页,对于这样的名著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即便是对于一本厚重的名著如《红楼梦》来说,也只有十几页的介绍,很多内容都只是简单的概述,没有深入到作品的内在精神和艺术特点。
其次,这本书的介绍过于功利化。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选读后感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选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99476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6.png)
中国古代历史小说选读后感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风貌,更能够展示古代人物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
在阅读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过程中,我深感这些作品的丰富性和魅力,以下是我对部分作品的个人感受。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塑造形象鲜明的三国名将,如刘备、关羽和张飞等,展现了他们的忠诚、智勇和仁义之心。
在读《三国演义》时,我被小说中人物的坚韧品质和智慧所深深吸引。
无论是刘备的仁德,还是赵云的忠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部小说,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红楼梦》是一部以清代封建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众多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虚华和人性的复杂。
在读《红楼梦》时,我被小说中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所吸引。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贾母和黛玉的纠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触动。
通过这部小说,我不仅了解了封建社会的悲剧性,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除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还有许多其他的古代历史小说同样赢得了我的赞赏。
比如《水浒传》描写了宋朝的抗争历程,通过塑造了一批令人敬佩的英雄形象,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西游记》则通过对孙悟空等众多神仙人物的描写,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磨难的故事。
这些小说都有着深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节,让人读后陶醉其中。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无数读者。
这些小说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古代历史的底蕴,更能够引发人们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小说的选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小说,进一步探寻其中的智慧和价值。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 中国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 中国文学名著](https://img.taocdn.com/s3/m/a7f3804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b.png)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中国文学名著。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了启发和感动。
首先,《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我。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古代贵族家庭的兴衰史,通过描述宝黛、黛玉、宝钗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小说中情感的纠葛、亲情的牵绊、友谊的真挚,都让人产生共鸣。
同时,作者运用大量的诗词歌赋来表达人物内心的世界,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音乐感。
其次,《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揭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残酷和人性的险恶。
小说中的贾宝玉被贾母、贾政等一系列大人物纠葛,最终导致他的青春和幸福荡然无存。
这种剖析社会现实的方式,使我深思贾宝玉的遭遇是否只是作者的随意安排,还是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压迫的普遍现象。
最后,《红楼梦》对我的启发也是巨大的。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真理。
比如,才情和美貌并不是幸福的保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爱恨情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小说中的黛玉和宝钗以及众多女性角色也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剧命运,这让我对女性权益的重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我深深地被《红楼梦》所吸引和感动。
通过这部小说,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揭示也让我从中汲取了许多启发。
我相信,《红楼梦》会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导。
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带来的收获
![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带来的收获](https://img.taocdn.com/s3/m/2dd2e4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c.png)
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带来的收获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人文内涵。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收获。
首先,阅读古代文学名著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比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荣与堕落;《水浒传》则通过对宋江等英雄豪杰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民间英雄的崛起与抗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对中国历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阅读古代文学名著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这些经典之作往往以优美的语言、精妙的结构和深刻的思想打动读者。
比如《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西游记》中的对联和《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形象,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通过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的眼光。
同时,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哲理也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和社会。
另外,阅读古代文学名著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性的探索。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对师父的忠诚和友情,都让人动容。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同理心。
这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后,阅读古代文学名著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关系,需要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同时,这些作品也可以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我们对文字表达的热情。
通过模仿和借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中国古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
![中国古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f47f8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0.png)
中国古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中国古名著读后感(精选篇1)在的敦煌石窟,西方探险家斯坦因错过了一幅意义重大的壁画。
这张壁画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公元7世纪之初,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盗匪横行,尸横遍野。
亚洲东部,一个称作“大唐”的王朝刚刚建立,常年战乱致民不聊生,饥荒遍地。
一位勇敢的僧人奘从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一大唐的长安城出发,独自踏上了西边取经的冒险旅程,开始了一段史无前例的乱世孤旅……《西游记》说起来都不陌生了。
里面三个徒弟一个师傅历劫成仙。
我最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了,他不仅勇敢还会七十二变。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认识到我以前的错误。
我原以为这本书的开头就是孙悟空被压在了五指山下,唐僧来救他,可原来是孙悟空和观音大师的赌约输了,才被压在五指山下的。
愿赌服输讲诚信。
唐僧的心太善了,妖怪变成了人。
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出来了。
唐僧要孙悟空帮忙,孙悟空不帮。
孙悟空真是总不听唐僧的话。
但他头上的头环是拿不掉的。
就像老师教育同学一样。
孙悟空之后很听话,可能是明白了,唐僧的良心用苦吧!帮助人是好事,但妖也是分好妖和坏妖的呀!可是我们班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总是讲话,我们也太糟糕了。
老师说“跟着我走,一定没有错。
”我相信,因为陈老师的教育方式的确很好。
猪八戒就像成绩不好的同学,虽然什么事都做不好,但他还是在源源不断地努力啊!他之后不还是成仙了吗?所以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情不可能,我们要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不管事情有多难,也要努力。
我们不可能连猪八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没有。
一位老师也希望你能考好,这样不仅父母、老师光荣自己也有很大的成就,老师不会害你的。
老师对你的教育都是为了你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中国古名著读后感(精选篇2)这个寒假,我阅读了《孙子兵法》。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佩服苏子的才能,竟然能在战争时期写出这么好的兵法书籍!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些历史战役中的将帅们都是运用什么样的战略取胜的。
孙子是想要告诉将帅们:“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73786ac8d376eeaeaa31d8.png)
中国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文学名著发夹知道多少呢下文是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欢迎阅读!文学名著读书心得报告一《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
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
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
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
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
中华古典必读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
![中华古典必读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1a9e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3.png)
中华古典必读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中华古典必读名著读后感【篇1】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
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为什么我最佩服他呢?因为他十分机智,就拿《草船借箭》那个故事来说吧那个故事中,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
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鲁肃十分担心。
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接二十条船给他。
,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
两天过去了,到第三天四更时,诸葛亮突然派人来请周瑜了,说他一定要同去取箭,周瑜将信将疑地和诸葛亮一起出发了。
五更时分,船队接近曹军水寨。
孔明令船只一字排开。
军士擂鼓呐喊。
曹军水军都督听到战鼓声和呐喊声,心想一定会有埋伏,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在江边一字排开,向江中放箭。
当稻草人上的箭插满时。
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只调头迅速离开了。
到了营寨,周瑜有点不相信。
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数了数,的确有十万多只。
从此以后,周瑜再也不为难诸葛亮了。
诸葛亮用他的才智取得了心胸狭窄的周瑜的信任。
这就是我最敬佩诸葛亮的原因了。
中华古典必读名著读后感【篇2】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四大名著读书报告
![四大名著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06c6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7.png)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
机智勇敢、忠诚善良、嫉恶如仇。他 具有超凡的武艺和神通,是故事的核 心人物。
唐僧
慈悲为怀、意志坚定、勇往直前。他 是取经的主要人物,经历了无数的磨 难和考验。
猪八戒
憨厚老实、贪吃懒惰、有时也显得狡 猾。他的人物形象丰满,具有一定的 喜剧色彩。
沙僧
忠诚老实、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他 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为取经之路付 出了巨大的努力。
刘备
仁德之君,以恢复汉室为己任 ,但也有虚伪、权谋的一面。
关羽
忠义之将,勇猛善战,为人正 直,但也有骄傲、轻敌的一面
。
诸葛亮
智谋之士,神机妙算,为刘备 出谋划策,但也有过于谨慎、
保守的一面。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艺术特色
以历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三国时 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语言简练、质朴,具有很高的文 学价值。
《水浒传》
《三国演义》
以北宋时期为背景,通过梁山好汉的起义 故事,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矛盾。
以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 曹操、刘备、孙权等豪杰争霸的故事,展 现了战争与政治的残酷以及人性的复杂。
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
深刻的思想内涵
四大名著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 、爱情、友情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04 《三国演义》读书报告
《三国演义》的背景与主题
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政权割据、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主题思想
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权力的腐蚀性,展现了忠诚、义气、权谋等主题。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01
02
03
04
曹操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b5a535998fcc22bdd10d73.png)
中国古典名著读后感(精选多篇)篇:中国古典名著百部中国章回小说百部论语尚书李商隐集浮生六本人左传白居易集随园诗话孽海花东周列国志杜牧辑古观止礼本人诗经晏子春秋孟子唐诗三百首国语诗品李白集老残游本人幽梦影三略官场现形本人孝经红楼梦吕氏春秋周易族聚落宋词三百首战国策心雕龙杜甫集包案菜根谭西游本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大学陶庵梦忆汉书荀子花庵词选人间词话我国古典名著百部201*-02-20 07:49、儒学类《周易》(上古·伏羲)《论语》(春秋·孔子)《孟子》(战国·孟轲)《大学》(西汉·戴圣)《中庸》(西汉·戴sun’s art of war黄帝内经: 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emperor史本人: records of historian战国策:stratagems of the warring states资治通鉴:history as a mirror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封神榜:apotheosis of heroes 离骚: the lament 聊斋志异:strangescholar’s studiotales of a四篇:中国古典名著赏析游士所辅用之国,为之策谋——《战国策》最先接触《战国策》的时候是在初中,当时是在同学家看到有本白话的,出于奇,借来看了段时间。
但由于当时知识围和兴趣的充裕有限,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并不是很深。
到最近,报了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后,竟然又可以用学、历史等多个角度读它,然后我在本人圣戈当县上接了原和介绍看了下,使我对它又多了解了些。
《战国策》是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本人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主要包括政治主张和经营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极其重要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古书。
汉朝末刘向本人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扬雄所拟定。
主要本人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僧——《西游记》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西游记》是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我国著名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品,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取经为线索,以师徒合作、团结,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结束全书。
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
从《西游记》全书可以看到:唐僧是取经队伍中的精神领袖,西游故事是围绕唐僧遇到八十一难进行的,取经队伍的真正统帅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是孙悟空的左右手,一个主要充当前锋—孙悟空降妖伏怪的帮手,一个主要担任后卫—唐僧的贴身随从,行李、白马的看护者。
师徒四人,虽有主次之分,但无论缺少谁,都是断然无法完成取经大业的。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观众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沙僧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电视剧中给他安排了挑担的任务,主题曲中的“你挑着担”也就自然而然的让观众联想到沙僧。
更重要的是,在电视剧中沙僧的镜头也都大同小异,就可以看出他每日做的事应该也都差不多,剧中他的台词更是少之又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等等之类的。
从此,他挑着担子的敦实的背影、黝黑的面孔、粗大的手掌、木讷少言的表情、好脾气的憨笑,就成为他的招牌形象存在于老百姓心目中了;相比英雄形象,这个形象别有一种感染力。
实际上,原著中的沙僧并没挑担的任务。
唐僧收了沙僧为徒之后,他们仨是这样分工的:“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和沙僧,专管行李、马匹”——也就是说,猪八戒挑担,沙僧牵马。
《西游记》中取经团出发的常见表述是:请师父出了门,上了马,八戒挑着担,沙僧拢着马,径投西路而去。
最后佛祖的鉴定也是说猪八戒“挑担有功”,沙僧没有此功。
沙僧本是人,经过修行而得道,戍了仙,封为玉帝御前卷帘大将。
后来,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被贬到流沙河吃苦受罪。
经观音的开导,他饭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最后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沙僧在《西游记》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虽然他没有孙悟空那样本领高强,也没有猪八戒那样好色、嘴馋而性格分明,同样,更比不上唐僧那样在取经集团中的核心作用。
但是,沙僧用他的本分勤劳,用他的坚定执着,在取经事业上,发挥出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取经路上,沙僧是唐僧的挑夫和护卫,一路上一心一意,小心翼翼,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沙僧老成持重,忠于职守,舍命保唐僧的性格特征,却主要是通过他留守“后方”这种典型环境表现出来的。
尽管沙僧没有孙悟空那无边的法力,打败仗多,打胜仗少,单枪匹马往往敌不过武艺高强的魔王妖精,但对交给他的任务,他总是勤勤恳恳,竭力尽心去完成。
他留守“后方”前后有二三十次之多,每一次他都是听从盼咐,身不离唐僧左右。
有一次,猪八戒去取水化斋未回,如果不是唐僧饥渴难忍,他不会轻易离开唐僧半步。
就在他去寻找猪八戒之前,还先“稳了行囊,拴牢了白马”,和师父交侍了一句才走。
可见,他是多么细心周到,和猪八戒毛毛躁躁,不负责任,没有坐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遇敌情,尽管他力薄势孤,却置生死于度外,毫不迟疑,掣宝杖朝妖魔当头便打,尽到他保护唐僧的微薄之力。
当假行者把唐僧打昏在地,抢走了青毡包袱时,他又不怕疲劳,日夜兼程,几经周折去讨回包袱,所有这些情节,都恰如其分地突出了沙僧所独具的个性。
沙僧是西游四人中最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没有唐僧亲受观音册封的荣誉,没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伟绩,甚至当猪八戒身为天篷元帅统领八十万水军时,他也只是区区一个站殿的卷帘将军。
沙僧一直踏踏实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象悟空那样好名,也不象八戒那样具有不泯的贪欲。
当悟空去化缘,八戒倒地大睡的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师傅的身边,随时听候着师傅的指派;当遇到妖魔鬼怪时,他不能像大师兄那样降妖除怪,也不像二师兄那样圆滑世故和偶尔的灵光乍现,他只是守在师傅和行李的旁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师傅遇难,悟空和八戒互相埋怨时,他则心急如焚、诚心劝告、竭尽所能帮助二位师兄救护师傅,当妖怪来袭,自己明知本领低微,也要挺身而上,一旦直接参加战斗,就绝不象八戒那样临阵脱逃。
取经故事里,沙僧与悟空、八戒前身都是妖仙,后又同皈依佛门、西去取经,同成正果,但性情却与两位师兄大不相同:老孙不改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秉性,见恶即除,逢妖必剪,虽服法门,依然无所畏惧,若不是观音暗授唐僧真言,勒之以紧箍咒,他何以会安稳地保唐僧去西天!花和尚八戒则是“五戒”不持,“六度”不守;取经路上牢骚满腹、心猿意马,每遇女色、富贵必丑态百出。
而沙僧却任劳任怨地牵马挑担,不似悟空桀骜,也不象八戒耍滑;尤其是取经队伍内部矛盾尖锐时刻,他寡言少语、不贬不褒,仿佛是个没有性格的空灵人。
他在取经全程几乎很少主动出手,总是甘心退后。
但他的实际能力未必真低,自我意识更不见得那么菲薄。
还是上面提到的真假美猴王这一回,沙僧看到六耳猕猴弄出冒牌取经团,他恶从胆边生,挥手就打死了假沙僧,这也是《西游记》中明确提到沙僧打死妖怪的唯一一次。
须知“假行者”就是六耳猕猴,连孙悟空都打不过他,他率众猴来围,都能被沙僧冲出重围,可见沙僧功夫并不低。
由此可见,沙僧为人谦卑,低调谦逊。
如果说悟空的取经图名不图利,八戒则图利不重名,而沙僧才是不为名利,一心皈依佛门。
指望取经成功后能成为正果以赎前罪,因此不但毫无退悔,还曾三度劝说八戒。
一次是师徒离开火云洞以后一个多月,三藏思乡心切,八戒深恐魔障凶高,灵山难达。
他就勉励八戒: “且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另一次是在四众离开比丘国后,三藏又兴思家之念,八戒亦觉路远难到,沙僧便劝八戒“只把工夫捱他,终须有个到之之日”;最后一次是当诸圣取得真经,来到通天河西岸,八戒再生退意,沙僧又劝他“休抱怨”。
可见,沙僧对取经事业的执着和坚定一点不逊色于唐僧。
取经队伍最终能够顺利到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沙僧的功劳。
每当路遇高山,唐僧心惊肉跳之际,他都巧言安慰;当悟空降妖遇挫之时,他会帮助出些主意;当取经队伍的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时,作为好好先生的沙僧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润滑作用。
沙僧话少,给人讷言的印象。
但只要形势所需,他的口才并不差,这一点,唐僧心里是有数的。
孙悟空第二次被驱逐之后,唐僧遭假猴王抢去行李关文,猪八戒要去花果山找人,唐僧劝阻了,说猪八戒不会说话,还是让沙僧去吧。
取经人中他最理解也最体谅猪八戒的。
他从行动上团结好耍小心眼的猪八戒。
针对猪八戒的动辄闹“散伙”,他总是抓住猪八戒愚笨呆直而又自尊心很强的特点劝说。
沙僧也曾这样劝猪八戒:“我说教你莫多话,多话的要先蒸吃哩!”“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且自换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
”取经人中他最尊重也最爱护孙悟空。
取经人中最尊重也最爱护孙悟空的,也是沙僧。
他知道孙悟空的横扫妖魔是为了保护唐僧与取得真经,所以,他总是想方设法协调好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
每当唐僧要念“紧箍儿咒”他就“苦劝”。
沙僧一贯支持大师兄,又尽量不与二师兄摩擦,并且经常调解两个师兄的矛盾。
他曾多次劝解两个师兄“莫斗口”(五十四回),“莫争讲”(五十六回)。
他劝八戒少是非,多苦千,“不要惹大哥热擦”。
(四十三回)在通天河水下百十里处,八戒故意把行者一投,还要沙僧“莫管他死活’,沙僧却坚持:“不好,还得他来……若无他来,我不与你去”.孙悟空要八戒和沙僧抱黄袍怪的孩子去宝象城“激那怪来”,猪八戒不肯,埋怨大师兄“你但干事,就左我们。
”沙僧认为“大哥说得有理”,邀八戒同往,八戒才和沙僧一起依计而行。
(三十一回)猪八戒对取经失去信心,沙僧要他:“莫胡谈叉只管跟着大哥走。
”(八十回)所以,沙僧并不是真的寡言少语、不善言辞,他更多的是懂得为人之道,可以说他的情商无疑在师徒四人中是最高的,这与他修炼的经历和工作经历密不可分。
沙僧的天性也是比较谨慎的。
他自己讲他年轻学道的经验,就自称“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被流放流沙河的经历,又加倍地加深了他谨慎的性格特点。
很多人都注意到那出名的情节: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遭唐僧驱逐,眼见着孙悟空的脑袋被紧箍咒勒得像个“亚腰儿葫芦”,滚来滚去告饶。
猪八戒在旁边唆嘴也就罢了,沙僧呢?也站立一边,一声不吭。
这也说明的沙僧见机行事的本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师父唐僧的尊重。
沙僧性格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他是个十足的善良人。
他的善良跟唐僧又不同,唐僧的善良多从佛教的教条出发,常常是非不分,甚至人妖不辨,总给人做作的感觉。
而沙僧的善良,却是发自性情的真情实感。
一心要成就正果的沙僧办事稳重而细心,决不会顾此失彼。
如第五十七回,把被打昏的师父安排停当才去寻找肇事者;又如第九十八回,取回的经书散落尘埃,三个徒弟中唯沙僧发现书中“并无半点字迹”。
三人跟随唐僧十四年,行程十万八千里,好我行我素的孙悟空固然常被咒念紧箍,喜卖乖弄巧的猪八戒也常遭厉颜斥责,唯默而侍之的沙和尚却始终未落一辞。
第一百回,唐三藏取回真经向唐王汇报一路上情况,赞悟空、八戒,表扬小白龙,可从没责骂过悟净的师父却偏偏“漏”了沙僧,不提一字。
这样看来,沙僧似乎没有过错,但也没有得到褒奖,这样的结局也正是他不追名逐利的映照。
在师徒四人当中,唐僧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僧,孙悟空是本领高强的神仙,猪八戒也是天蓬元帅下凡,沙僧形象则具有更多普通人特征,跟世俗的人区别不大。
沙僧形象从一开始的深沙大神,逐渐深化成最具普通人特征的取经人物。
虽然他无法与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相提并论,也比不上猪八戒的个性鲜明,但在《西游记》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沙僧是《西游记》取经集团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因为他的坚定和执着,因为他的本分勤劳,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取经事业甚至有他才能最后成功,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