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合集下载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比较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比较

1 . 1 资料
8 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 , 男4 6例 , 女
3 7 例; 年龄 7个月 ~1 3岁。合并神经损伤 6例。骨
折 类 型为 伸直 型 7 3例 , 屈 曲型 1 0例 。按 照 G a r l a n d
分型方法 , Ⅱ型 6 7例 、 Ⅲ型 l 6例。将 8 3例患儿 随
良率分别 为 9 2 . 5 %、 9 5 . 3 %, 两组优 良率 比较 , P> 0 . 0 5 。随访 期 间两 组均未 出现感染 及肘 内、 外 翻畸形 , 术后 3个 月神经症状均 消失 。结论 两种 手术 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功能恢复均较 好 , 但 闭合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术
位满意。充分止血后闭合 切 口, 针尾 由切 口周 围皮 肤穿出并剪短折弯。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 固定 。两 组术后将克 氏针尾部皮外部分剪短 、 折弯 , 无菌敷料
指 顶住 骨折 近 端 做屈 肘 动 作 , 骨 折 可 达 复位 。术 中 透视 , 骨折 复位 满 意 , 无 重叠 、 尺偏 畸形 , 可 打人两枚
3 0 %~ 4 0 %_ 1 ] 。多 由间接暴力所致。按照骨折移位 的方 向分 为 伸 直 型和 屈 曲 型, 伸直 型 多见 , 约占 9 0 %。在肱骨髁 的内、 前方有肱动脉及 正中神经通
过, 伸直型骨折断端易造成血管、 神经损伤。如处理 不 当, 会出现血管神经损伤 、 肘 内翻畸形 , 甚 至出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2 0 0 8年 l 2月 ~ 2 0 1 2年 6月 , 我们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 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患儿 8 3 例。现将二者 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或三枚克氏针予 以固定 。由肱骨髁 内侧进针时, 用 手触及尺神经沟 , 进针时避 免损伤尺神经。如无把 握, 可做一小切 口, 游离出尺神经 , 直视下避开尺神 经进针。剪短折弯针尾 , 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 固定 。 切开组 : 患者取仰卧位 , 全麻后患肢置于胸前 , 取肘 后侧正中入路。以尺骨鹰嘴为 中心 , 做一长约 8 e m 的s 形切 口, 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及深筋膜 , 钝性分 离肱三头肌腱膜 , 显露尺骨鹰嘴 、 尺神经 , 游离尺神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而其中髁上骨折占75%[1]。

多发于6~7岁的儿童。

若处理不当常可导致神经、血管损伤,Wolkmann缺血挛缩以及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治疗颇有争议。

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均较为普遍,在强调选择最佳治疗方法使骨折断端解剖复位的同时固定方法十分重要。

手术内固定方式多,有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克氏针内固定、骨片钉内固定、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

本文就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治疗及有关细节问题综述如下。

1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Swenson[2]1948年首次使用闭合复位经皮穿刺交叉克氏针固定技术以来,因该方法创伤小,复位效果好,固定时间短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但是其并发症较多:包括骨折再移位、肘内翻、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和针道感染等。

其中医源性尺神经损伤为较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0~8%不等[3]。

Charles等[4]报道这种治疗方法在降低感染率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

但在克氏针的最佳入路和配置方式上国内外学者存在有争议。

为避免此并发症,人们先后对克氏针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包括交叉克氏针固定、外侧2根平行克氏针固定和外侧2根克氏针交叉固定(交叉点不通过骨折线)。

对这3种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后发现外侧交叉在内外翻力学测试时稳定性强于外侧平行。

外侧交叉与交叉克氏针相比,在伸屈内翻、外翻稳定性相似;在轴向旋转测定中,交叉克氏针更稳定[5]。

国内潘立勇等[6]以儿童尸体上肢标本作生物力学试验,比较了3种克氏针固定方法(内外髁交叉克氏针、外侧交叉克氏针、外侧平行克氏针)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内外髁交叉克氏针组与外侧交叉克氏针组、外侧平行克氏针组相比,在抗旋转、抗侧弯、抗侧向移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越性(P<)。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正确的复位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复位方法、操作步骤、复位成功的评估以及注意事项。

一、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概述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主要依据骨折类型、患儿年龄和骨折部位进行判断。

复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端整齐,无明显错位,骨折线呈线性。

2.骨折部位稳定:骨折部位无明显移位,固定后不易再移位。

3.关节功能恢复:复位后关节可正常活动,无明显疼痛。

二、复位方法及操作步骤1.麻醉: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体位:患儿取仰卧位,患肢外展,肩部用沙袋固定。

3.手法复位:术者双手握住骨折远端和近端,轻轻牵引,沿骨折线方向缓慢用力,使骨折端逐渐对位。

4.复位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骨折端对位情况,如有困难,可适当辅助器械。

5.复位成功后,进行固定。

常用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小夹板固定等。

三、复位成功评估与注意事项1.复位成功评估:复位后,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疼痛。

X光片检查显示骨折线呈线性,骨折端无明显移位。

2.注意事项:(1)复位过程中应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骨折端损伤。

(2)复位成功后,固定要牢固,确保骨折部位稳定。

(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通过以上阐述,相信大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好, 2例病例发 生轻度 的肘关节 内翻 畸形(< 。 , 7 ) 外观无畸形 , 未作矫 形处理。结论 闭合 复位 交叉 克氏针 内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上 骨折创伤 小, 出&9 , - 手术 时间短 , 固定可 靠, 能恢复 快 , 功 骨折愈 合快 , 一种理 想的手 术方 式, 是 值得 推

9 0‘ 4
Jun lfCii l n xem n。 MeiM o 9.No 1 J n 2 0 o ra l c dE pr etl dc V 1 o naa i i .2 u . 01

闭合 复 位 克 氏针 内 固定 治 疗 儿 童肱 骨髁 上 骨 折
盂光 强 ( 州省 道真 自治县 人 民 医院骨科 贵
均 时 间 4 5d . 。
定性较 好 , 时 未破 坏 骨 折 断 端 骨膜 的血 运 , 利 于骨 有 采用 臂 丛神 经 阻滞麻 醉 或 氯胺 酮基 础 折 的早 期愈 合 。 同时 , 氏针尾 端埋 于皮 下 , 克 可有 效 预
1 2 手术 方 法 .
麻醉 , 消毒 后在 C臂 x线 机透 视 下 进行 牵 引 闭合 复 位 , 防针 眼感染 , 并且 有 利 于 早 期屈 伸肘 关 节 活 动 , 于 关 利 用 c臂 x线 透 视 正侧 位检 查 断端 对 位对 线 情 况 , 位 节功 能尽早 康复 。 复
满 意后用 直径 2 的 克 氏针 ( 根 从 肱 骨 外 侧 髁 向 0mm 一 13 术后 处理 术 后使 用有 效 抗 生 素 预 防 感 染 , 需 . 无 石膏 外 固定 。术 后 第 2天 指 导 患儿 进 行 肘 关 节 屈 伸 功 能活 动 , 据不 同个体 确定 活 动频 率 、 根 强度 及 持续 时 间 ,

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

肱骨髁上闭合整复穿针内固定技术

5、穿针固定
复位准确后,术者 维持骨折对位, 一助 手以骨钻带动直径 1.5mm克氏针,自肱骨 外髁最高点略偏下约 0.5cm沿上臂外侧轴线 与肱骨干长轴呈约45 度角刺入,通过远骨 折端进入近骨折端, 进入约2-3cm(较大患
共用2枚克氏针固定,将克氏针尾弯折、剪短,留于皮外0.5cm。
影像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 穿针内固定技术
一、肱骨髁部解剖特点:
肱骨下端薄而宽,前 有冠 状窝,后有鹰嘴窝,骨质 薄弱。 内外髁前屈,形成30-50° 前 倾角。上臂纵轴与前臂纵 轴呈 10-15°提携角。
二、肱骨髁上骨折的流行病学
占肘关节损伤中首位,多见于10岁以下 儿童,尤以5-8岁多见。老年人因肱骨髁上骨 质强度下降也可发生类似小儿的肱骨髁上骨 折,青壮年多见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 折极少见。
典型病例4 男 14岁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4 男 14岁 术后1周
典型病例5 男 2岁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典型病例5 男 2岁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5 男 2岁 术后1周
典型病例6 男 2岁
典型病例6 男 2岁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7 男 7岁
典型病例7 男 7岁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7 男 7岁 术后10天
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2 男 8岁 术后第11天
典型病例3 男 12岁 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伤后3周)
典型病例3 男 12岁 左肱骨髁上陈旧骨折并桡神经损伤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4 男 10岁
典型病例4 男 10岁 术后第2天
典型病例4 男 10岁 术后2周

术中透视

侧位
6、包扎与外固定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医学创新
21 7 — 7 00年 月 第 卷筮
!望! 望
些 : :QQ : :! 』 : 2

79 ・

临 床 研 究

闭合 复位 经 皮 克 氏针 内 固定 治 疗 儿 童肱 骨 髁 上 骨折
柴 明祥 马 立志 朴 占才
探讨 c型臂 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克 氏针 内 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 上骨折 的疗 效。方法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 , 费用低 , 固定可靠 , 可获得良好 的肘关节功能并减少 了肘 内翻畸形
等并发症。
【 关键词 】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 闭合复位 ; 克氏针
肱骨髁上骨折是 儿童肘 部常见 骨折 , 于骨折 不稳 定 , 对
复 位 或 固定 困难 者 早 期 治 疗 不 当会 发 生 肘 内外 翻 畸 形 , 臂 前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 2 0 0 6年 7月 ~20 08年 7月采用闭合 复位经皮克 氏针 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2例。 结果 随访 3 2例 , 随访 时间为 1 2~1 8个月 , 平均 l 5个月 , 2 优 6例 , 8 % , 占 1 良6例, 1% 。结论 占 9 采 用闭合复位
G rad I型骨折 , at n I l 首先 手法 复位后夹 板或石 膏托 固定。对 复位后不稳定 或复位后 复查 x线 再移 位及 G radⅢ型骨 at n l 折, 以往多采用切开复位 内固定 , 切开复位创 伤过大 , 但 软组
织 剥 离 广 泛 易 发 生 感 染 , 关 节 粘 连 等 并 发 症 。 随着 C型 臂 肘
32 医源性尺神经 损伤 是 内侧 进针 时 医生担 心的 问题 , . 其 发生往往是 因为 内侧进针时直接穿透 , 挫伤及 肘管 紧缩 间接 损伤等引起 , 者认 为内侧进针 时可肘关节适 当伸直 至屈肘 笔 5 。 , 尺神经 松弛后 移 , 指触摸 到 内上髁 , O位 使 拇 滑到下 方遮

闭合手法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少儿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少儿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钢针内固定治疗少儿肱骨髁上骨折王明千;杨泽晋;马长生;杜传宝;张彦【摘要】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childr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treat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three dimensional-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bs All of 1 200 cases of childr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were treated with closed reduction and three dimensional-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standard of Flynn, the results of f 090 cases were excellent, the percentage was 90. 83% ,the results of 80 cases were good,the percentage was 6. 67% ,the results of f8 cases were fair, the percentage was f. 5% , the results of 12 cases were poor, the percentage was 1. 0% ,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were 97.5%. Conclusions Closed manipulative reduction and three dimensional-Kirschner wire internal fixation is a good method to treat childr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The recovery of the function is satisfactory, it can effective prevent malformation.%目的探讨少儿各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手法复位后钢针三维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 200例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钢针三维内固定.结果疗效依据Flynn疗效标准评价:优秀1 090例(90.83%),良好80例(6.67%),可18例(1.5%),差12例(1%),优良率为97.5%.结论闭合手法复位后钢针三维内固定治疗少儿各种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使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并能有效预防肘部畸形的发生.【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2(015)006【总页数】3页(P601-603)【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骨折固定术,内【作者】王明千;杨泽晋;马长生;杜传宝;张彦【作者单位】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骨科三病区,广东,深圳,518010;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骨科三病区,广东,深圳,518010;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骨科三病区,广东,深圳,518010;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骨科三病区,广东,深圳,518010;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骨科三病区,广东,深圳,518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R687.321995年2月~2011年2月,我院对1 200例少儿肱髁上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钢针内固定,术后适当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叉克 氏针 固定与外侧交叉克 氏针 同定 、 外 侧平行 克氏针 同定 相 比 , 在抗 旋转 、 侧 抗 弯 、 侧 向移 位等 方 面均 有 明显 的优 越 抗 性 , 最 大 限度 地 预 防 由 于 复 位后 骨 折 远 能 端移位造 成 的肘 内 翻。这种 方法 治疗 儿 童肱骨髁 【 骨折 仪创伤小 , 避免 了开放 复 位 对 组 织 的损 伤 , 而且 最 大 限度 地 避 免 【骨折 移位 而 造成 的肘 内 酬, 其 适 合 大 I 尤
G ra d 1 、I 有 部 分 和 完 全 移 位 的 骨 a ln H型
( . % ) 无 差 的病 例 。优 良率 9 . % , 85 , 15
骨折 1 0~1 愈 合 。 2周
讨 论
20 0 0年 7 ~ 0 0年 4月 收 治 儿 童 21 肱 骨髁 f骨 折 患 儿 4 7例 , 3 男 9例 , 8 女 例 ; 龄 4 ~1 年 3岁 , 均 7 5岁 ; 侧 3 平 . 左 2 例, 右侧 1 。按 照 G ra d分 型 法 , 5例 at n l Ⅱ 1 9例 , 型 2 Ⅲ 8例 ; 直 尺 偏 2 伸 5 例 , 直桡偏型 2 伸 0例 , 曲型 2例 。 手 术 屈
而 牢 固 的 接 触 。 ( 对 1 肘 部 肿 胀 的 患 2 ) I 儿 在 内 上髁 部 穿 针 ,一 要 摸 清 尺 神 经 定 沟 , 开 尺 神 经 , 时 不 要 在 肘 关 节 删 曲 避 同 位 置 上 穿 针 , 为屈 f 时 尺 神 经前 移 。() f 『 I 3 早期 功 能锻 炼 , 进 静 脉 凹 流 , 肘 关 节 促 把

著 ・临பைடு நூலகம்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治疗方法
儿童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等。

1. 手法复位外固定:对于影像学提示稳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学界公认手法复位是首选方案。

复位后,应使用石膏、支具或夹板等外固定于屈肘旋后位,一般屈肘于约90°,对屈曲型屈肘角度适当减小约70°有利于骨折恢复。

手法复位后应拍摄X光片,了解骨折复位是否成功。

如果骨折对位良好,应定期复查X线,石膏或夹板等外固定保留4~6周。

2.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部分稳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3.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于不稳定性的骨折,或者经手法复位失败及某些新鲜的骨折,可以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酮洛芬和双氯芬酸钠,这些药物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可以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情况,如患肢远端血运、腕指关节活动、桡动脉搏动、有无异常疼痛和前臂肿胀及皮肤颜色等,以便尽早发现异常情况,避免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

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家长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密切关注孩子的康复情况。

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复位继 发神经及 血管损伤 、 o m n 肌 肉挛缩等各种并发症 。 V l an k
4 讨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 童肘 部常见 骨折 , 治疗 不 当易造
自 20 — 06 , 采用 C型臂 x线机透 视下急症 闭合复 03 20 年 作者
位交叉克 氏针 内固定 治疗 CradH al 1型儿 童肱 骨髁 上骨折 3 tn 4 例, 均无并发症发生 , 获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22 术后处理及功 能锻 炼 . 石 膏托 固定息肘 关节屈 曲 9 ̄ 0、 前臂旋前位 , 角 巾悬吊于胸 前。术后 常规应用抗生 素 5天 , 三
重, 骨断端骨膜及软组织损伤重 , 失去对 断端 的绞链式稳 定作 用, 断端不稳定 。Ⅲ型骨 折 内出血多 , 部肿 胀 明显 , 易造 局 容 成张力性水泡 及皮肤 溃破 、 经及 血管 受 压、 神 疼痛 、 o m n V l an k
来 诊经 X线 片确 诊
管损 伤。伤后至手术时间 2 8 ~1 小时 , 平均 46 .小时 。
中医正 骨 20 年 l 月第 2 08 1 o卷第 l 期 1
( 89 总 6 )・ 5 ・ 5
闭合 复 位 克 氏针 固定 治 疗儿 童 Ⅲ型肱 骨髁 上 骨折
山 东省章 丘 市 中医医院 (520 200 )
邢攸 军
主题 词 肱 骨髁上骨折/ 疗 治 骨 折 固定 术
韩 照江
黄瑞超
苏 运 良
岁 。摔跌伤 2 例 , 5 坠落伤 7例 , 车祸伤 2 。伸直型 3 , 例 2例 屈 曲型 2 。本组 均为 闭合性 C rad 型骨折 , 例 atn l l H 未合并神经、 血
因采用上 法多 数失败 或 造成 各种 后遗 症 。Ⅲ型骨 折 移位 明 显, 周围软组织易嵌插其 中阻碍 复位 , 复位 困难。Ⅲ型骨 造成 折即使首诊复位成功 , 也会很容易出现再移位 , 此型骨折 移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
肱骨髁上骨折占儿童骨折的17%。

好发于5-7岁年龄段的儿童。

大约97%的肱骨髁上骨折为伸直型,并且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属于不稳定型。

目前外科治疗倾向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技术。

技术简介如下:
患儿取仰卧位,床旁安置C臂,C臂宽的接收器部分可作为手术操作床。

先轴向牵引,在正位上恢复内、外侧柱的力线,同时纠正尺偏及桡偏。

随后肘关节逐渐屈曲,术者于患儿尺骨鹰嘴两侧用拇指施加向前的力量进行复位。

正侧位及前后位确定复位后,将肘关节固定于过屈位置。

随后进行克氏针的固定。

目前有两种有效的克氏针固定技术:外侧进针技术及交叉进针技术。

外侧进针技术的目标是两个克氏针从外侧进针,并且尽量分开以便同时照顾到内外侧柱。

对于极不稳定的骨折,可采用交叉针技术。

由于肘关节过屈时,尺神经会前移。

所以内侧髁进针时避免损伤到尺神经。

术后石膏固定3周,一般3至4周时拔除克氏针。

拔针后开始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6至8周后完全恢复正常的活动。

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分析

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分析

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分析引言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常发生于10-14岁的男孩,常常由于运动、跌倒等突然受力而引起。

此类骨折治疗难度大,由于骨折部位皮下组织少、皮薄,易于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骨折未得到妥善的治疗,容易造成残疾等后果。

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优点是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皮肤创口小,能够较好地保护神经和血管,并且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本文通过对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一、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操作技术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不需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操作步骤如下:(1)麻醉。

麻醉可采用局部麻醉或全麻,视年龄、体质及骨折情况而定。

(2)手法复位。

将患儿躺在手术台上,用胶布或其他固定器将患肢固定,利用手法将骨折复位。

(3)扩创及置入克氏针。

在肱骨髁上方约1cm处,做出一小切口,用钳子夹住肱骨髁,取出穿骨针,在传统开放式手术中,可能需要扩大皮肤切口,而在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中,不需扩创,可以通过穿刺的方式将克氏针置入肱骨髁内。

(4)术后护理。

手术后应用绷带固定患肢,并定期复查。

二、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因素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

肱骨髁上骨折常常发生在10-14岁的男孩,因此年龄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年龄越小,皮肤皮下组织越薄,皮下血管和神经易受到损伤,对疼痛的耐受性也较差,同时骨折愈合期也较长。

(2)骨折位移程度。

骨折位移程度越大,愈合时间就越长,固定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术前麻醉和手法复位准确性。

术前麻醉可能影响手法复位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手法复位应尽可能准确,以便于内固定的稳定性。

三、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固定更牢固、术后出现感染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小等优点,有效地避免了术后感染、非骨性愈合、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肱骨髁上骨折愈合率可高达98%以上。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课件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课件
• 查体:左肘部明显肿胀,后凸畸形,皮肤完整无张力水疱, 左肘周围压痛阳性,可触及骨擦感,肘关节主动屈伸及旋 转活动受限,被动活动疼痛加剧,左手末梢血运感觉、正 常。
• 入院诊断: 左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III型)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术前X线片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大兴医院骨科 王延军 妙定坤 姚永锋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概 述:
❖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 与肱骨髁交界部位发生骨 折,一般为肱骨远端内外 髁上方 2-3cm的骨折,多 由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 ,产生的过伸或者屈曲暴 力传导至薄弱的鹰嘴窝所 致。
❖ 约占儿童全身骨折的 26.7%。其中,伸直型占 97.7%,屈曲型占 2.3%, 多数发生于男孩,年龄 5-8 岁。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观 点:
• 1.内侧1枚,外侧2枚克氏针稳固性好; • 2.三等分最好,交叉点避过骨折线; • 3.肩关节外展外旋90度投照标准侧位; • 4.旋前位固定; • 3.四周去石膏,六周拔钢针; • 4.禁忌过度被动锻炼;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谢谢!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复位标准:
• 1.正位:Baumann角小于81度;鲍曼角改变2度相当携带角改变5 度;
• 2.侧位:肱骨干前皮质通过肱骨小头中1/3; • 3.侧位:前倾角40度;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病 例1:
• 患儿,男,6岁9月,幼儿
• 主诉:摔伤致左肘部疼痛,活动受限3小时(代诉)
• 既往史:体健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年争好;张中礼;孙军;唐淼;许康永;刘长征【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24(27)2【摘要】目的探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

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度,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

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

术后均无针道感染、肘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环、小指麻木,不能完全伸直,于术后第2天拔除尺侧克氏针后症状逐渐消失。

35例骨折均愈合,时间4~6周。

末次随访时,患儿均无明显疼痛不适;肘关节伸直0°~8°、屈曲115°~145°,前臂旋前75°~85°、旋后70°~80°,腕关节背伸35°~60°、掌屈50°~60°,患侧活动度均与健侧无明显区别;采用Flynn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2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3%。

结论单人急诊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及时减轻患儿痛苦,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总页数】4页(P226-229)【作者】年争好;张中礼;孙军;唐淼;许康永;刘长征【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骨科;天津市天津医院小儿骨科;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184.1;R726.873.2【相关文献】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2.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3.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4.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多平面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 Ⅱ和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闭合复位经皮3枚克氏针内外侧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型肱骨課上骨折范斌钟红发毛玉琳陈鸿民医341000)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皿型SCHF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骨科收治的82例儿童Gartland皿型SCHF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41例)和B组(41例),A组给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疗效。

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A组治疗优良率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儿童Gartland皿型SCHF的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儿童Gartland皿型SCHF;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B学科分类代码:32027文章编码:1001-8131(2020)04-0348-02肱骨課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 umerus, SCHF为一种肘部常见骨折,好发于儿童群体,且主要是10岁以下学龄期男童叭SCHF中伸直型骨折占了绝大数,且伸直型SCHF又分为Gar-land l、"、#共3种分型。

其中,儿童Gartland皿型肱骨課上骨折主要给予手术疗法,且常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2#。

以往儿童Gartland皿型SCHF手术治疗主要采切开位克氏针内固术,但该术创伤大,岀易损伤肘关和,对预生位克氏针内中重新处理,属于卵巢癌相关抗原;即当前临床通过检测该指标水平判断卵巢癌发生较为普遍,但其针对早期卵巢癌检测水平也偏低,且部分卵巢癌良性肿瘤也会引起该指标水平上升,易岀现误诊情况兀为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需其指标。

CA199为低抗原肿瘤中普遍应用,主要于检黏液性卵巢癌和透明细癌%CEA为结性,主要于性肿瘤检测中。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总结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经验和疗效。

方法: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7例,均采用C型臂下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术后3~4周祛除石膏,4~6周门诊移除克氏针。

结果:随访47例,随访时间3~18個月。

治疗效果满意,根据Flymenn评分,优35例(74.5%),良8例(17%),可4例(8.5%)。

结论: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经皮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费用低廉、方法简单。

关键词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多见,占肘部骨折的30%~40%[1],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伸直型97.7%,屈曲型2.2%。

该类骨折早期若治疗不当易发生V olkmann挛缩畸形,关节功能障碍及肘内翻等并发症。

各级医院的临床治疗方法差异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儿童有较大的意义。

2000年4月以来,采用手法复位闭合交叉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0年7月~2010年4月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7例,男39例,女8例;年龄4~13岁,平均7.5岁;左侧32例,右侧15例。

按照Gartland分型法[2],Ⅱ型19例,Ⅲ型28例;伸直尺偏型25例,伸直桡偏型20例,屈曲型2例。

手术均在10天内完成。

手术方法:①根据患儿配合情况选用复合静脉麻醉或基础+臂丛麻醉,麻醉成功后,患儿仰卧位,患肢外展暴露,身体其他部位给予铅衣保护,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②将C型臂X线机备好,无菌单包绕机头部分。

术者及助手穿铅衣。

③根据术前X线片,确定骨折手法复位的方法和步骤。

按照先纠正缩短,再纠正旋转移位和侧方移位,最后纠正前后方移位的方法进行复位,并在C臂X线机下检查复位结果,基本达到解剖复位即可。

检查正侧位时,旋转C臂机头,不可旋转患肢。

④复位满意后,两名手术助手维持牵引,术者于肱骨外上髁确定经皮进针点,在C臂监视下与肱骨干纵轴45°角方向将1.5~2.0克氏针钻入,穿过骨折线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约2mm。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1 手 术方 法 . 2
手 术 均 在全 麻 下进 行 . C臂 机 透视
带。 更换 合 适 的 夹板 , 时手 术 松解 [, 经功 能 均 及 3神 1
得 到完 全恢复
下牵 引 . 闭合 复位 . 分别 纠正侧方 和前 方移 位 。复位
满意后 透视 下 闭合行 克 氏针 内 固定 ,自内外侧 行 2
后石 膏 固定 。 其优 点是损 伤小 、 出血少 、 复快 , 恢 有利
于早 期功 能锻炼 经精 心 护理 、 后指 导康 复训 练 , 术
取得 较好 的疗 效 现 总结护 理经 验报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察仔 细 、 理及 时 . 组除 1 处 本 例患 儿在外 院延 误病 情 20 0 3年 1 2月一2 0 0 6年 1 1月在 我 入 院时 已出现早 期缺 血性 肌挛缩 症状 外 。其余 患儿
2111 肱骨髁 上骨折 常伴 血管 、 ... 神经损 伤 。肱动 脉 损伤 或受压 处理 不及 时前臂 肌 肉缺 血 ( 主要是 屈 肌
群) 可造 成坏 死 而纤 维 化 . 生缺 血 性 肌挛缩 , 发 因而 早期 发现 、 及时处 理尤 显重要 缺血性 肌挛缩 的早期 症状 为桡 动 脉搏 动减 弱 或 消失 , 指 发绀 、 手 发凉 、 发 麻。 早期被 动伸 直手指 时 , 出现 剧烈疼 痛 。 由于观 可
切 开 复位 内固定 治 疗 . 在 创 伤 大 、 程 长 、 用 存 疗 费
例, 一般 2例 , 良率为 9 %。 优 8
2 护 理
21 术前 护理 .
211 注 意观察 和预 防早期并 发症 ..
高 等缺 点 2 O 0 3年始 , 我科 采 用 C臂透视 下 闭合 复 位 克 氏针 内 固定 的方 法治 疗 肱 骨髁 上 骨折 患儿 , 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入院诊断: 左肱骨髁上骨折( 型)
术前线片
术前准备
铅衣保 护
术中透视
术后外观照
术后复查
术后周
术后周
病例 患儿 男岁 型
术后
术后六周
复查
外观
病例 患儿 男 岁 型
闭合复位内固定优势:
• .无切口,创伤小,术后骨化性肌炎及肘关节粘连发生少; • .不损伤骨折断端血运,保护软组织铰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 .减少患儿痛苦,减少感染机会,缩短住院时间,经济实用;
• 伸直型 屈曲型
分 型:
• Ⅰ 骨折无移位
•Ⅱ • •
骨折移位,后侧皮质连续 Ⅱ型 远端无旋转 Ⅱ型 远端有旋转
• Ⅲ 骨折完全移位
•ⅠΒιβλιοθήκη 治疗方式选择:保守治疗,石膏固定
•Ⅱ •Ⅲ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 对开放性骨折或确定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应 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建议:对于儿童的Ⅱ、Ⅲ型和移位的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均行闭 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大兴医院骨科 王延军 妙定坤 姚永锋
概 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 干与肱骨髁交界部位发 生骨折,一般为肱骨远 端内外髁上方 的骨折, 多由跌倒时手掌或肘部 着地,产生的过伸或者 屈曲暴力传导至薄弱的 鹰嘴窝所致。
约占儿童全身骨折的 。 其中,伸直型占 ,屈曲 型占 ,多数发生于男孩 ,年龄 岁。
复位标准:
• .正位:角小于度;鲍曼角改变度相当携带角改变度; • .侧位:肱骨干前皮质通过肱骨小头中; • .侧位:前倾角度;
病 例:
• 患儿,男,岁月,幼儿
• 主诉:摔伤致左肘部疼痛,活动受限小时(代诉)
• 既往史:体健
• 查体:左肘部明显肿胀,后凸畸形,皮肤完整无张力水疱, 左肘周围压痛阳性,可触及骨擦感,肘关节主动屈伸及旋 转活动受限,被动活动疼痛加剧,左手末梢血运感觉、正 常。
观 点:
• .内侧枚,外侧枚克氏针稳固性好; • .三等分最好,交叉点避过骨折线; • .肩关节外展外旋度投照标准侧位; • .旋前位固定; • .四周去石膏,六周拔钢针; • .禁忌过度被动锻炼;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