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学案设计——周年史专题小结(一)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历史 周年热点解读(一)

2020年中考历史 周年热点解读(一)

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解读(一)周年纪念是历史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为了备战2020年中考,笔者特推出2020年历史周年纪念热点解读专题,供广大同行借鉴,欢迎同行点评矫正,以资交流补益。

热点一:《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1842—2020年)1.考点预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鸦片战争的爆发及深远影响等。

2、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分析《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角度二:中外历史结合,主要考查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角度三: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比分析,认识这三大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不同影响。

角度四:通过列强的侵华战争的结果,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趋势,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社会制度的落后与经济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

热点二清帝退位,中国结束帝制、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

1、考点预览: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程及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后在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化如剪发、服饰、称呼等。

2、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以民国成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我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起步。

角度二结合世界史上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以思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角度三中华民国成立与孙中山其他的活动结合考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角度四从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入手,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热点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创立85周年1.考点预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2.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及苏俄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合十月革命传播到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共产主义在中国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艰辛历程。

角度二联系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垮台,证明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2020年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学教案(精品)(收藏版)

2020年202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学教案(精品)(收藏版)

2018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学教案(精品)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一)何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涌现及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意为数量多,有儒、墨、道、法、阴阳、杂、纵横、兵家、等。

所谓“争鸣”指各家各派从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出发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宇宙和社会的看法。

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专题三、四中国的思想近代化▲关于“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须知的几点1、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四方面争论(1)观念之争(是否学):早期抵抗派(林、魏);洋务派;顽固派。

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双百”方针(1)提出背景①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口号②社会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③目的: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3)含义:(4)实质:政治民主化在科学文化事业上的反映(5)意义:正确方针根本保证推动了……时空定位教学过程:人文精神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起源(一)时间、地点: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希腊(二)背景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成熟;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直接原因)(三)内容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放弃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四)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1、代表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时空定位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达尔文进化论(一)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2、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4、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5、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索(二)著作:1859年《物种起源》(三)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重大事件周年纪念》精品教案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重大事件周年纪念》精品教案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重大事件周年纪念》精品教案[新课标解读](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建立)(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武昌起义;2.中华民国的成立;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高考大纲分析](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建立)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黄花岗起义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了解国民大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党“一大”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2)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及其影响(3)了解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史实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4)了解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日军侵华罪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地位(5)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内战爆发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主干知识整合]◆2011年重大周年问题举隅(1)麦哲伦逝世490周年(1521年)。

(2)太平天国运动160周年(1851年)。

(3)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40周年(1871年)。

(4)巴黎公社140周年(1871年)。

(5)《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1901年)。

(6)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年)。

(7)新经济政策实行90周年(1921年)。

(8)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21年)。

(9)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80周年(1931年)。

高考历史周年史知识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周年史知识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历史周年知识归纳总结纵观近几年全国卷及各省市的高考历史试卷,周年史是一个受命题者青睐的命题点,周年史事件既包括逢“10”周年的,又包括逢“5”周年的。

现依据《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对2024年周年历史事件(末尾是4或9的)做一总结,供广大师生高考复习时使用。

一、中国古代史1.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2.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4.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5.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6.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7.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元大都从容就义。

8.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9.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0.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二、中国近代史11.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12.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3.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

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

1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15.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

同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的带领下,严密布防,多次击退法军。

16.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周年热点:2020中考历史周年热点

周年热点:2020中考历史周年热点

周年热点:2020中考历史周年热点周年专题的事件是历史热点,热点也是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

通过周年热点的复习,把历史和时政热点紧密联系起来。

同学们看这些周年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来把热点和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整体看历史,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要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了解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历史。

(三)历史知识点是固定的,但历史方法是活的,是动态的,复习时要动态看历史,活学活用。

【“逢五大事”】【“逢十大事”】【中国历史·部分热点】1. 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年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25周年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内容:割三岛、赔两亿、增开四口、开设工厂。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120周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光绪帝。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赔款最多,禁止反帝,拆毁炮台、驻兵要地,划使馆界、设外务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2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资料图:2019年4月4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最新热点解读:高考历史周年大事记及范例[讲解 典题]

最新热点解读:高考历史周年大事记及范例[讲解 典题]

2014年高考周年大事记及范例扬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傅同荣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愈益突出对“周年热点”问题的考查。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无论是文科综合卷还是历史单科卷,都无一例外地重视考查历史学科与周年热点相关的知识点。

基于此,笔者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和《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搜集了部分跟2014年有关的周年大事记并整合一些典型例题加以巩固。

一、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问世200周年(1814年)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人瓦特对传统的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将人类社会带人了“蒸汽时代”。

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交通工具。

如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了第一辆蒸汽机车并试运行成功,这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考试说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例1 (2013·潍坊二模)1900年,在法国举行第五届巴黎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世纪回眸”——展示了19世纪的科技成就。

其展品不可能有( )【解析】本题考查了三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

A项为蒸汽机车,出现于19世纪早期的工业革命期间;B、C两项分别为汽车和留声机,均出现于19世纪末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项为计算机,出现于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

[答案]D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1894年)19世纪末,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迅速崛起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为了克服国内市场狭小和原料不足等闲难,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于1894年发动了侵略清王朝的甲午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考试说明】: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例2 (2013·长春一模)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热点聚焦 学以致用-第3讲 周年热点——2020年高考周年历史大事切入点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热点聚焦 学以致用-第3讲 周年热点——2020年高考周年历史大事切入点
第4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通史版·教案
1830 年,司汤达的《红与黑》出版,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诞生 1840 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 1860 年,赫胥黎与英国主教辩论,宣传进化论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 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1860 年,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割中国东北 40 万平方公里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 国 1870 年,普法战争
第10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通史版·教案
1990 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90 年代初,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0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2000 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0 年,江泽民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000 年,普京上台执政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一般高考周年热点事件的考查并非考查事件本身,而是主干事件的延伸。因 此在复习中对历史周年大事不要只是简单地重复,而要注意知识的重构和拓展。
约前 2070,禹建立夏朝。禹传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天下为家”取 代“天下为公”
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春秋时期开始 前 770 年至前 476 年,春秋时期 前 490 至前 410 年,普罗泰格拉在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7页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考前顶层设计·历史通史版·教案
1940 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创立 1940 年,八路军在华北开展百团大战 1940 年,国民政府组织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1940 年,汪精卫伪政权在南京成立 1940 年,德军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 1940 年 6 月,法国投降 1940 年,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 年,德军进攻英国,不列颠之战开始 1950 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 1950 年,中国开始抗美援朝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热点解析专题复习.doc复习课程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热点解析专题复习.doc复习课程

2019-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热点解析专题复习.d o c2019-2020年中考历史周年纪念热点解析专题复习1、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75周年)(1)考点预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鸦片战争的爆发及深远影响等。

(2)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分析《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角度二:中外历史结合,主要考查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角度三: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比分析,认识这三大条约对中国民危机全面加深的不同影响。

角度四:通过列强的侵华战争的结果,结合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趋势,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社会制度的落后与经济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

2、1862年,在北京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55周年)(1)考点预览: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内容、结束标志、及深远影响等。

角度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对比分析,认识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角度二:旧中国教育的变迁: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1905年废除科举制。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

4、1912年,推翻清朝统治,中国结束两千年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成立(105周年)。

(1)考点预览: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程及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后在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化如剪发、服饰、称呼等。

(2)命题角度猜想角度一:以民国成立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我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起步。

角度二:结合世界史上的启蒙运动的影响,以思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角度三:中华民国成立与孙中山其他的活动结合考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角度四:从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入手,证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一 课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一 课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

课题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拓]秦汉以来大一统秦始皇在版图上一统中国,并通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以及建设道路、驿站等强化统一;汉武帝在思想上一统华夏,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正式形成。

历代通过怀柔、同化、吸纳异族的政策强化大一统,增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注]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皇帝独尊:权威不可世俗。

[辩]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上已不再进行分封,而是改为设置郡、县;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各地。

因此,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

[拓]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1)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表现: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2.秦朝统一(1)条件:各诸侯国力图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日益强大。

(2)经过: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3)巩固:北击匈奴,修“直道”、长城;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开辟“五尺道”,征服“西南夷”。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

2.中央官制3.郡县制(1)确立: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2)内容: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二者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3)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分裂和维护统一,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制度基础,政令能顺利贯彻到基层。

其废除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影响1.军政大事先朝议再由皇帝最后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高三历史学科复习计划总结

高三历史学科复习计划总结

高三历史学科复习计划总结高三历史学科复习计划总结篇1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本届高三历史复习以新课程标准与20xx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狠抓基础知识,注意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规律和正确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在20xx 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目标1.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狠抓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复习效率,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

3. 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共八个班376人选修历史,其中2班、4班中有陆建江、张杰、吴晓琴、陈红等几名学生基础好一点,其余基础都较差。

从整体看,由于生源的因素,历史分析问题能力整体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只能分层教学,重点辅导。

力争完成学校和上级领导给我们分配的指标。

四、具体措施1. 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20xx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积极关注广东、海南地的课改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

2. 认真备课、上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提高45分钟效率,认真批改作业练习,做到“有做必批”。

3. 备课组分工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集思广益,以不断完善。

4. 加强个别辅导与答题,针对性的辅导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有基础学习认真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消化,多鼓励他们,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基础差,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进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听好每节课,掌握基础知识。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一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讲考前回扣——大猜想圈定十五大高频考点高考是国家权威性的选拔考试,既有明确的考试大纲,又有潜在的命题规律和习惯。

随着高考临近,认真研究高考,把脉高考命题趋向,大猜想圈定十五大必考热点,回扣教材,预测押题,以不变应万变,使应考更有针对性。

考试是一门科学,增分就是硬道理。

考场如赛场,越接近成功,就越要保持冲刺的状态。

无论你基础是好还是差,实力是强还是弱,你都必须坚持不懈,全力跑到终点,去获得成功!必考热点一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以“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演变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是本必考热点的主体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

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而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高考命题多是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权力的制衡及差异比较,反映高考命题中蕴含的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思想。

其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1 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1.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西周宗法制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宗法制在政治上表现为君臣关系,不论血缘关系的亲疏,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君主,因而宗法制下君臣关系削弱了血缘关系,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选B项。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权力的继承问题,排除C 项;D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但与材料无关,排除。

高中历史教案总结2020

高中历史教案总结2020

高中历史教案总结2020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教案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教案(一)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6课课程标准要求1793年9月14日,星期六,一个重要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率领的使团在这一天将要受到大清王朝乾隆帝的接见。

英国为了这次接见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带来了600箱礼物,包括钟表、地球仪、各种珍宝以及一些机械用品,使团成员有哲学家、文学家、医生、工程师以及一支卫队,浩浩荡荡800多人。

他们在这天凌晨4点抵达皇宫,苦等了3个小时后,终于可以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但它们与清廷在觐见礼节上产生严重的分歧——是按大清王朝的礼仪行三拜九叩之礼呢,还是按谒见英王的单腿跪的礼节进行……也不知道最终跪了没有,跪了哪条腿,但有一点可以跟定,乾隆对他们提出的“自由贸易,协定关税”等六项要求一律予以回绝。

乾隆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鸡同鸭讲,云里雾里。

不过当时乾隆倒是很看重使团最小的一个成员——11岁的斯通,曾把这个金发碧眼的西崽唤上龙膝抚弄,惊诧不已。

48年后,斯通参加英国议会有关是否对中国开战的投票,毫不犹豫投下了赞成票。

他的理由是: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听得懂炮舰的语言。

从此有了令中国屈辱不已的鸦片战争。

学习“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明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新现象,培养概括归纳阶段特征的能力。

●通过分析17~18世纪中西方的不同社会状况,提高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易位,历史的悲剧告诉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周年纪念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周年纪念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周年纪念复习课》教学设计【知识要点】1、公元前138 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2155 周年)七上p82-842、208 年赤壁之战(1810 周年)七上p103-1043、383 年淝水之战(1635 周年)七上p110-1114、618 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1400 周年)七下p7开元盛世(713-741)(1305 周年)七下p12-155、1368 年明朝建立。

(650 周年)七下p886、1405-1433 年郑和下西洋(585 周年)七下p93-957、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465 周年)七下p978、1683 年清朝统一台湾(335 周年)七下p104【复习目标】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知道赤壁之战;3、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知道明朝的建立;5、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6、了解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思路】1.结合学案,引领学生对与相关的史实进行纵横归纳与梳理,从而让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成为体系。

2.围绕课标,联系时政热点,设计练习题,进行试题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及解题方法与技巧。

3.引导学生阅读史料,通过资料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审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导入】师:这段美轮美奂的乐舞,就是源于唐朝的《千手观音》,唐朝那段辉煌的历史就是这节课的复习重点之一。

【明确中考复习方向:】师:1、常规要点:第一位、第一次、转折性、标志性的事件等;2、周年纪念的历史事件(逢五、逢十);3、时政热点能够切入的历史知识点;临沂市中考考试,从周年纪念的事件切入的试题,比例越来越高,是中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明确目标】师:本节课我们复习四个主题(一)、历史盛世: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1400 周年)、开元盛世(713-741)(130 周年)。

高中 历史备考应注意周年问题专题辅导

高中 历史备考应注意周年问题专题辅导

word历史备考应注意周年问题“周年”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如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万隆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中分别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巩固的过程”设计了三道选择题和以“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的相关问答题。

“周年”问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真正体现了学习历史是以“以史为鉴”的真正目的,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中要重视这类问题。

中国古代史: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76年元灭南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中国近现代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太平天国天京变乱150周年;袁世凯复辟失败9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北伐战争开始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某事变70周年;某某政治协商会议召开60周年;人民解放战争内战全面爆发60周年;某某和平解放55周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50周年;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50周年;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35周年;孙某某先生诞辰140周年;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

在2005年恰逢周年的大事也应注意:X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马关条约》签订110周年;同盟会建立100周年;孙某某逝世80周年;一二九运动发生70周年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某某自治区成立50周年;某某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30周年;美国内战结束140周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10周年;联合国建立60周年。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近年来高考文综测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反映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如2005年是X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而此问题在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37题和高考历史某某卷第26题已经间接或直接考查了。

依此同学们在备考2006年高考时也不能忽视2007 年达到周年的历史事件,如1927年“八七会议”召开是80周年;1927年中共领导的“某某起义”、“秋收起义”、“某某起义”80周年,这之后中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80周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周年史专题小结(一)一、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一)知识链接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英军沿海北犯,一度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政府对英宣战;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人民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军侵略,表现了爱国精神。

(整理自人民版)(4)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

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问题探究1] 你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4.影响: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失败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3)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4)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问题探究2] 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

(3)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经济上: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5)社会生活上: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的社会习俗也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问题探究3]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1.(命题点:南京条约的内容)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

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A.协定关税B.勒索大量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割占香港岛解析:A。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从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它有利于英国迫使中国降低税率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A项。

勒索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些负担最终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反而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而不利于英国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若关税不降低,列强依然难以扩大商品输出,排除C项;割占香港岛,与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2.(命题点: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对比)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

”该学者强调()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解析:B。

根据材料“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在著作中被摧毁了”可知,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已在其大量文章、著作中充分认识到中国农业文明的落后性,并在论著中提出了战争方案,可见该学者强调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选B项。

A、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以船坚炮利打败中国的,故D项错误。

3.(命题点: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

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

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其物充积于厦口’”可知,鸦片战争前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

战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故C项正确;通商港口的增多促使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故A项错误;内河航运权的丧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即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以后,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4.(命题点:鸦片战争的影响)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

这一做法是为了()A.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C.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督抚……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迫使清政府另谋出路,故A项正确;清政府此时还没有改变“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故B 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此举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即洋务运动期间才开始创办军事工业,故D项错误。

5.(命题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

这说明耆英()A.找到了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B.看清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C.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D.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解析:选C。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是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中耆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耆英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即国民与政府的矛盾尖锐,故C项正确;B、D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6.(2018·天津高考,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

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

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解析:A。

依据材料中“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良歹分明,情甘帖服”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官员对夹带鸦片的人依法加以惩处,对夹带鸦片的船货尽数没收,体现了清政府禁止鸦片流毒,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的具结承诺,无法得出得到各国政府的公认,故B项排除;材料中禁止外国商人带鸦片来华,可得出鸦片贸易在当时是不合法的,故C项排除;是否“享有治外法权”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7.(2017·江苏高考,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解析:D。

由材料中的“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所致,故D项正确。

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60周年(1860—2020)(一)知识链接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争爆发。

(2)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1)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二)考题预测与真题再现1.(命题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文翰为提出修订《南京条约》问题作准备,要求中国应毫无保留地向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在谈判中要严格避免使用武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侵华方式发生改变B.中国未能履行条约规定C.英国极力扩大在华权益D.中国军事实力占据优势解析:选C。

列强侵华方式转变是在甲午战争后,故A项错误;B项描述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853年,英国……提出修订《南京条约》问题,要求中国应毫无保留地向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想通过修约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中国武器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西方船坚炮利,故D项错误。

2.(2018·山东德州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陷后,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粤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