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学案设计——周年史专题小结(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历史热点复习——周年史专题小结(一)

一、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1840—2020)

(一)知识链接

1.原因

(1)根本原因: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2)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英军沿海北犯,一度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政府对英宣战;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人民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自发抵抗英军侵略,表现了爱国精神。(整理自人民版)

(4)结束: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问题探究1] 你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4.影响: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失败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3)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4)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者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问题探究2] 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对外关系上: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国门被迫开放。

(3)思想文化上:封建传统思想受到冲击,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4)经济上: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5)社会生活上:外国的生活方式、习惯、衣着、饮食首先传入,西方的社会习俗也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问题探究3]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国情对比

1.(命题点:南京条约的内容)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协定关税B.勒索大量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D.割占香港岛

解析:A。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从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它有利于英国迫使中国降低税率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A项。勒索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些负担最终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反而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而不利于英国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若关税不降低,列强依然难以扩大商品输出,排除C项;割占香港岛,与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2.(命题点: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的对比)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

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

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

解析:B。根据材料“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在著作中被摧毁了”可知,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已在其大量文章、著作中充分认识到中国农业文明的落后性,并在论著中提出了战争方案,可见该学者强调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选B项。A、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鸦片战争中英国是以船坚炮利打败中国的,故D项错误。

3.(命题点: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其物充积于厦口’”可知,鸦片战争前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战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故C项正确;通商港口的增多促使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故A项错误;内河航运权的丧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即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以后,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4.(命题点:鸦片战争的影响)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这一做法是为了()

A.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D.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844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督抚……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面临财政危机,迫使清政府另谋出路,故A项正确;清政府此时还没有改变“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故B 项错误;鸦片战争之后,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此举是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不得已而为之,并非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即洋务运动期间才开始创办军事工业,故D项错误。

5.(命题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这说明耆英()

A.找到了中国战败的制度根源B.看清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看到了战败背后的基本问题D.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剧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