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及 安全性分析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PCI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IMI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TIMI III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康复,患者病情改善理想,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疗效;安全性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术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术后患者还是有可能因为支架的影响而再次发生血管堵塞[1]。
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 替罗非班作为静脉及冠状动脉用药,其药效相对稳定,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终环节, 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结合,被认为是迄今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
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替罗非班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应用广泛[2]。
因此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中也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
本文对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以上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2)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写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无认知能力;(2)精神疾病患者;(3)其他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90例。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血流TIMI分级、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7天内心电图ST 段回落情况,替罗非班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3级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STEMI介入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能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 血流、提高心脏射血分数而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临床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价值高。
标签: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Methods From May 2011to May 2014,180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7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wo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of ECG,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blood flow TIMI after operation and 30 day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In 7 days after operation,the ST segment of EC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etween 30 groups (TIMI).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IMI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yocardial reperfusion,improve the blood flow of infarction related blood vessels,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ac adverse events.【Key words】Tirofiban hydrochiorid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急性心肌梗死[1]分为急性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而急性STEMI为临床最常见、最严重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因: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基础上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持续、完全性闭塞;PCI[2]在治疗急性STEMI方面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种治疗方案的弊端在于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栓,所以,如何控制血栓就显得至关重要。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1期5投稿邮箱:sjzxyx88@·论著·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 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王磊(蓬莱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600)0 引言目前对于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治疗首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可使濒临坏死的心肌组织尽早恢复供血,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最大程度改善心功能和降低死亡率。
但如果行急诊PCI 术后冠脉内血栓仍较多、血流缓慢,常可造成心肌无复流(No-ReflowPhenomenon ),必然影响再灌注疗效[1]。
作者等对39例AMI 行PCI 治疗后合并冠脉内血栓形成患者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本院就诊的符合ST 段抬高型AMI 诊断标准并行急诊PCI 患者,选择其中冠脉造影显示均有冠脉内血栓形成,PCI 治疗后血栓未能消失,远端心肌梗死溶栓(TI-MI )血流工级或以下者共55例。
55例患者根据PCI 术中是否使用鲁南恒康及使用方式分为A 、B 、C 三组:A 组16例,B 组20例,C 组19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A 组:为早期患者,未使用鲁南恒康;B 组:单纯静脉应用鲁南恒康(山东新时代药业生产,国字号H20041.1651),术中先以10 μg/kg 的剂量3 min 静脉注射鲁南恒康,然后以0.15 g (/kg·min )的剂量维持静脉泵入36 h ;C 组:冠脉内+静脉内应用鲁南恒康:将10 μg/kg 的剂量间隔5 min 分1-3次冠脉内注射,继而静脉泵入,用量同B 组。
所有急诊PCI 患者术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 、口服氯吡格雷300 mg ,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及对症治疗,术中使用肝素1 mg/kg ,术后低分子肝素钙4000 U1/12h 皮下注射维持7 d ,继续口服氯吡格雷75 mg ,1次/日,阿司匹林100 mg1次/日等常规药物治疗[2]。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4~2014年64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16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罗非班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标签: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生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斑块出现破裂等引发,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AMI属于伴有冠状动脉急性的闭塞,为临床方面的综合征。
现阶段,治疗这类病症,一般采取抑制拮抗血小板的黏附情况,以及抑制聚集反应的方式进行治疗,降低血栓的形成。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62例,探究替罗非班介入治疗AMI 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
观察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6±12.94)岁。
对照组男54例,女27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2±13.1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首次给予阿司匹林(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119)300mg/d,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7)600mg/d进行治疗,之后每天的药物剂量控制在100mg、75mg/d。
患者实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需对动脉鞘管注射普通的肝素3000IU,然后,行PCI术前,添加肝素100IU/kg。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应, 从而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复流( I I TM 血流分级) 。大量单
个试 验观察表明 , PIb Ⅲa G I/ 受体抑 制剂 仅在 P I 前应 C之 用才有治疗效果 。在 P IU— L S R S P U 试验 , 替罗非班的治疗 效果 在那些 于 P I C 之前应用 的患者 中获益最 大 , 而药 物治
效 ” 。有效的方法是使 用更 强效 的抗 血 小板 药物血 小板 J
膜糖蛋 白 Ⅱb Ⅲa 体拮抗 剂 。糖 蛋 白( P Ib 1a受 / 受 G ) I /1 I
时, 虽经肝素 、 阿司匹林 、 吡格雷等 强化抗凝 、 治疗 , 氯 抗栓 但 支架 内血栓发生率却可达 29 , 内大量 血栓形成 、 .% 冠脉
件的发生率 , 临床应 用安全有效。
关键 词
替 罗非班 ; 急性心肌梗= ; f 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 巳 有效性 ; 安全性
文献标 识码 :B d i 0 3 6/.s .0 5—13 .0 11 .4 o :1.9 9 ji n 29 s 4 4 2 1 . 10 5
中图分 类号 :R 4 . 2 522
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 , 以评价盐酸 替罗非班在 A 急诊 MI
PI C 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0 0 09— 5—2 1 0 0 1— 5在我 院心 内科
P I 中由于球囊 、 C术 支架 以及其 他器械 的使用 导致冠 脉斑 破裂 , 使血小板 激 活 、 黏附 、 聚集 , 致血 栓形 成 。另 外粥 导 样斑 块中的脂 质碎 片、 基质成 分、 症细胞 、 炎 内皮 细胞 等黏 附聚集而损伤微血 管 , 造成 心肌 微循 环障 碍 , 肌再 灌注 心 不 良, 出现无复 流或慢 血 流现象 , 得再发 心绞 痛或 心肌 使
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观察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
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予基础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予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指标、ST段回落及安全性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LVEF、CTEC及cTnT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ST段回落>70%与心脏功能异常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介入治疗;替罗非班;基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活化,从而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1]。
本研究将对4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现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21,年龄63-77岁,平均(69.98±2.25)岁,发病时间1-13h,平均(5.74±1.25)h;研究组男女比例22:22,年龄65-82岁,平均(72.58±3.47)岁,发病时间1-12h,平均(4.98±1.12)h;梗死部位:前壁20例,后壁42例,下壁2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患者均予300mg阿司匹林+600mg氯吡格雷顿服,术后3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口服1次/d,皮下注射4000-6000IU低分子肝素,12h/次,5-7d,依据患者病情给予适量他汀类、β受体阻断剂对症治疗。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討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
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AMI患者,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口服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1000 U/h,持续36 h,观察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0.15 μg/(kg·min),持续36 h。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ST段下降、缺血导联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患者ST段下降、缺血导联数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12,P>0.05)。
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有效调节AMI患者心电图变化,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现代研究证实,其发病与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有很大关系[1-2]。
有文献报道,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血栓形成的最后通路,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表面的功能性GPⅡb/Ⅲa 受体,抑制血小板的粘附、活化、聚集,而替罗非班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3-4]。
本文以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替罗非班在AMI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9月接收的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制定的AMI诊断标准。
分析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分析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谭传福(石门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石门415300)摘要:目的:探析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与观察组(54例,行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灌注分级(TMPG)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记录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68.52%(37/54)达到TMPG3级,对照组仅有42.59%(19/54)达到;观察组有5.56%(3/54)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有20.37%(11/54),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心血管介入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6-0164-02吸烟、暴饮暴食、寒冷刺激、过度劳累等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破裂斑块表面有较多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令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堵塞,最终导致疾病发生[1]。
抗血小板凝聚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采用介入术能够对血小板凝聚产生阻止作用,从而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
但是,在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存在的大量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阻塞远端血管,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不利于预后。
为了减少介入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我院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现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54例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为对照组,另54例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为观察组。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介入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手术治疗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PCI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术PCI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IRA血流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术后ST段回落情况。
结果观察组IRA 血流情况、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术后ST段改变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30 d内出现心绞痛3例、脑卒中2例,TVR1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7.6%;对照组出现心绞痛9例,脑卒中5例,TVR4例,非致命性再梗死1例,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5.9%。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效果,提高患者手术安全。
标签: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具有猝死率高、并发症多、临床治疗不及时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能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恢复心肌有效再灌注[1],从而提高AMI生存率。
但由于PCI手术时,易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脱落以及远端微循环栓塞[2],严重影响PCI疗效。
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对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PCI手术治疗方法,取得显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患者资料本组患者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
年龄41~79岁,平均60岁。
行PCI手术时机均为发病12 h内。
68例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及实验2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较3组PCI术中的梗死相关侵犯血管血流复流情况、心肌标志物检测情况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2组的TIMI3、TMPG3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2组的血小板活化度和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并且临床效果与给药量有关,高剂量应用不但没有起到治疗作用,反而增加出血风险,甚至血小板激活。
因此,盐酸替罗非班适时适量的使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内科的危重症之一,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均可堵塞冠状动脉从而引起AMI[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AMI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2]。
盐酸替罗非班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急诊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1组、实验2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51~78岁,平均(68±7.8)岁。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90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8例。
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普通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5%,显著优于对照组79.76%(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1.19%,对照组无出血。
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安全有效的,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塞【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72-02急性心肌梗塞是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形成血栓,其中炎症反应和血小板活化起到关键性作用。
盐酸替罗非班作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lIb/IIIa)受体拮抗剂,具有强大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笔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中抗血小板聚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其中男196例,女140例;年龄40-81岁,平均(60.2±5.6)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0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132例。
将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68例。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负荷量300mg,维持量100mg/d;氯吡格雷负荷量600mg,维持量75mg/d;肝素静脉注射,维持APTT50-70S,疗程48小时;治疗组:阿司匹林、氯吡咯雷、肝素用法和对照组相同,并且治疗组配合应用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替罗非班,给予静脉负荷量10ug/kg,3min内推注,而后予0.15ug/(kg•min)泵入,持续36h-48h。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研究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研究马雪原【摘要】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2月-2009年12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口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氯吡格雷75mg,1次/d,术中普通低分子肝素50~70U/kg,术后低分子肝素1次/12h,皮下注射3~5d.研究组术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 3min内推注完毕,随后0.15μg/(kg·min)静脉持续24h.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血小板聚集、主要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研究组心电图ST段抬高明显改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期刊名称】《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1(019)007【总页数】2页(P1111-1112)【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心电图;血小板【作者】马雪原【作者单位】101149,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栓形成。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公认最为有效的心肌再灌注疗法,也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措施。
然而介入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抬高的ST段回落不明显,甚至由于术后血小板聚集造成冠脉再狭窄。
替罗非班是一种小分子非肽类高选择性可逆性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1],可有效防止介入术后再狭窄。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肖艳招煦杰(广东省中医院ICU ,广东广州51012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使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住院期间进行了PCI 治疗以及静脉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的AMI 患者,根据替罗非班的剂量大小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比较两组PCI 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峰值、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发生率以及两组PCI 术后出血事件;同时分析替罗非班在PCI 术前、术中及术后开始使用时MACE 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PCI 术后CK-MB 高峰值和MACE 比较,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高剂量组发生出血事件反而低于低剂量组。
分析在PCI 术前、术中及术后开始使用替罗非班发现,术中冠脉内开始使用替罗非班的MACE 发生率较术前或术后静脉开始给药有降低趋势;术中冠脉内开始给药较术前或术后静脉开始给药也没有增加出血并发症。
结论高剂量替罗非班较低剂量能更好地降低MACE 发生率,更好地改善心肌灌注;术中冠脉内开始使用替罗非班的MACE 发生率可能较术前或术后静脉开始给药有降低趋势,而且也没有增加出血并发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8-1576-03;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8.010第一作者:肖艳(1974-),女,博士,主要从事心血管专业及急危重症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是重建冠状动脉灌注最有效的方法,但同时需强力的抗血小板治疗来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预防PCI 围术期和术后远期发生血栓事件。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仅抑制了血小板聚集的一条途径;血小板糖蛋白Ⅱb /Ⅲa (GP 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则阻断了血小板聚集和激活的最终途径,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其中盐酸替罗非班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中以强化抗栓力度。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和护理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 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但可造成血栓脱落、远端微循环栓塞和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有助于冠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恢复。
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特异性高的非肽类血小板Ⅱb/Ⅲa受体抑制剂,能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1]。
2008年1月至2010 年12 月, 我院心内科对6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并采用替罗非班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 例,男36 例,女24 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2岁;心肌梗死部位:前壁30 例,前间壁5例,下壁20 例,右室5 例;患者均无使用替罗非班禁忌证[ 2]。
患者伴有反复胸痛及典型的ST段改变和/或心肌酶标识物在正常值2倍以上,时间≤12小时。
1.2用药方法急诊PCI术前均给患者顿服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急诊PCI前30min开始用盐酸替罗非班静脉输入,起始推注剂量为10μg/(kg•min),药液在3min内推完,而后以0.15μg/(kg.min)的速率微泵推注,持续36h,确保输液通畅、用药量准确;急诊PCI术前动脉鞘内注射普通肝素100u/kg。
急诊PCI术后4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1次/12h,皮下注射5~7d。
1.3 结果本组60 例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PCI治疗, 植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1枚者34例,2枚者24例。
住院时间7~14d。
发生不良反应10例,其中牙龈出血3例、血尿4例、穿刺部位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立即局部压迫止血或停用盐酸替罗非班微泵注入,密切观察病情,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0例均好转出院。
随访1~6月,无死亡、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微泵注射替罗非班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微泵注射替罗非班的观察和护理发布时间:2021-10-22T02:48:15.751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7期作者:邹健陈倩[导读] 替罗非班是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膜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结合邹健陈倩云南省中医医院 650021摘要:替罗非班是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膜GPIIb/IIIa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止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结合,可阻断血小板交联、聚集,有助于减少血栓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发挥显著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术后,使用微泵注射替罗班的效果,对治疗过程中患者具体反应进行了观察,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健康提供保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微泵注射替罗非班;护理前言: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症状,在45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
通过冠脉介入手术(PCI)治疗与盐酸替罗非班对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效果较为理想。
替罗非班的适应症为非Q波心肌梗塞或不稳定心绞痛。
该药物具有较短的血浆半衰期,撤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迅速的应用优势,在临床中得到认可。
本文主要对微泵注射替罗非班效果进行观察,研究内容如下:1急性心肌梗死与PCI术1.1心肌梗死病因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考虑自身供血渠道阻塞,心肌耗氧量不断增加,导致供氧和需氧不平衡,诱发心肌坏死。
此外,也与患者既往心脏病史、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合理饮食和情绪激动存在直接关系。
因此,在疾病治疗中,应对上述病因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心肌梗死的前兆明显,患者发病前数日存在严重乏力、胸部不适、气促、烦躁和心前区疼痛等常见症状,少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和咳嗽等心衰症状,同时可伴有意识模糊、皮肤苍白、全身出汗[1]。
1.2PCI术的应用优势目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为PCI、PTCA等措施,其中PCI是一组经皮介入的治疗手术,具体包括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和粥样斑块消蚀术。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 s a t jcie T b ev ee c c n a t o ltl mba egyo rti bevt nm d I / - Abt c]Obet : oo sret f a ya dsf y f ae t r v h i e p e me rn lcpoe o srai a e IbⅢar n o e
【 关键 词】急性 S T段 抬 高急性 心肌 梗 死 ; 急诊 经皮 冠状 动脉介 入 治疗 ; 盐酸替 罗非 班 ; 效 疗
【 中图分 类 号】R 7 92 【 献标 识码】B 文 【 文章 编号] 1 7 — 7 1 2 1 ) 8 a) 0 6 0 6 4 4 2 (0 0 ( 一 5 — 2 1
g o p t e r t n wh c h a i a e c e MI 3 wa in f a t i h rt a o to o p h r sn i i c n r u , h a e i i h t e r t h d r a h d TI s sg i c n l h g e h n c n r lg u .T e e wa o sg f a t o i y r n i
t n o io b n h d o h o i e o a e h f c c n ae y o h wo g o p .Re u t :Co a e t h o t l i f t f a y r c l rd ,c mp r d t e e a y a d s f t f t e t r u s o ri i s ls mp r d wi t e c n r h o
Tio ba dr c 0 i n S s g e lv to c t y c r a n a c in r f n hy 0 hlrde i T- e m ntee a in a u e m o a dilif r to i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疗效心肌梗死(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阻塞而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坏死。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心肌梗死的最严重类型,通常需要紧急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是一种用于急性MI治疗的药物,它可以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缩短恢复时间。
本文将探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在STEMI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替罗非班的疗效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来减少心肌损伤。
在急性MI后,心肌缺血和坏死会释放出炎症介质和肌钙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在体内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集。
替罗非班能够阻断这些生理反应,并减少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机会。
替罗非班通常用于快速的静脉注射和通常给药剂量是180mg。
具体剂量可能根据情况而定。
对于一些患有肝功能受损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替罗非班剂量。
替罗非班会导致血小板抑制,使血小板活化因子减少,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
另外,替罗非班通过透过细胞膜,引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再加上钙通道阻塞,也有利于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心肌损伤。
替罗非班在服务STEMI介入治疗中的作用STEM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严重形式之一,需要紧急介入治疗来恢复血流。
急性心肌梗死时,减轻心肌损伤尤为重要。
替罗非班在STEMI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STEMI介入治疗一般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包括溶栓和血管成形术等。
介入治疗可以在心肌缺血后尽可能快地使阻塞的冠状动脉通畅。
替罗非班在STEMI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提高冠脉再通率替罗非班在STEMI介入手术时,可以促进冠脉再通率,有利于快速恢复心肌血流,从而保护心肌。
2.减少PCI操作时间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再通的时间和介入操作的时间。
这种药物可以加速PCI的恢复时间并提高操作效率。
3.减少血栓再堵塞STEMI介入手术后,血栓可能会再次形成,导致血流再次中断。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30天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4.9%,术后即刻IRA的IMI3级血流获得率95%,严重出血发生率0%, 轻微出血发生率7.4%。
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资料和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急诊冠脉造影结束后入选),其中男55例,女26例,年龄39~81岁(62.2±14.7岁)。
基础临床特征见表1。
给药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给予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按10μg/kg在3分钟内推注完,对年龄>70岁或肾功能不全者首次负荷量减半,继而以0.15μg/(kg·分)由微量泵持续泵入24~36小时。
术后均入监护室监护,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7天。
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①任何原因的死亡;②新近心肌梗死:再发胸痛≥30分钟,伴有新的S-改变,持续时间≥24小时,或新的Q波(≥2个导联,>0.03秒);血清肌酸激酶CK≥正常值上限2倍;③顽固缺血状态:伴S-缺血改变(S段升高或下移0.1mV,波倒置)。
观察PCI术前、术后IRA IMI血流情况;IMI血流情况判定依据IMI试验。
观察术后各种原因的出血倾向。
结果PCI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情况:81例AMI急诊行PCI应用替罗非班后24小时及1个月总的心脏MACE发生率4.9%,轻微出血的发生率7.4%,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血尿及鼻出血。
PCI术前、术后IMI血流情况:81例AMI急诊行PCI术后即刻IMI3级血流获得率95%,术中慢血流发生率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 9
论 著
替 罗 非 班 治 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的疗 效 和 安 全 性 观 察
干 志红 , 苟华 良, 向 阳 孙
梗死血 管再
通率 治疗组 比对照组显 著提 高, 0 O , P< .5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出血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 0 0 。M C P> .5 A E治疗组 比
对照组显著 降低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0 0 ) P< .5 。结论 替 罗非班在治疗 A 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是安全有效的。 MI
t e t ame to c t o a d a n ac in h e t n fa u e my c r il fr t .M e h d 1 2 p t n swi c t o ad a n a cin w r a d ml i ie n o r i o tos 2 ai t t a u e my r i if r t e r o y dv d d i t e h c l o e n
t o g o p .6 r n t i a r u n 2 i a i h r p r u .P t n si oh g o p o t v n u h o oy i g t — w r u s 0 we i mf n g o p a d6 b sct e a y go p e i b n ai t n b t r u st k i r e o st r mb lsst eh e o n a o
Da h u, z o z o Da h u,S h n 6 5 0 c a i n 3 0 0,C ia hn
【 bt c】 O jcv T ss t c ny n fyf tvnu yamn ttno u k a dtobnf A s at r be i t e o s s h e i c ads e r n eos isao f r i s a r a r a e e f e i a t o ir a l d iri o n en if i o
t n G N Z i og G u -ag, U in — n .TeIt n l d ie adoacl eat eto et l o i lo i . A h- n , OU H al n S N Xa gy g h ne a in— ri su rD p r n f Cnr s t o h i a r Me c c v a m eH p a f
( 达州市 中心医院心 内科 , 四川 达州 6 50 ) 3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 梗死 ( M ) A I与尿激 酶静 脉溶栓合 用的安全性及 疗效。方法
对 12 2 例
A 患者 随机 分为治疗组 6 MI O例 , 对照组 6 2例。两组患者均给 予静脉溶 拴、 酸甘 油、 硝 培哚普利/ 氯沙坦、 或 美托洛 尔、 拜
Hale Waihona Puke m dctn o pt n i r bngop t i a a adt nl d iirt yit vn u cop pwt 0 4 g ( g・ eia o .Fr a e ̄ nto a ru ,mf n W d i a yam nsae b r eos r—u h . 1 / k i i if i i b s i o l t d na mi m i  ̄ ' m n or 0m ntsad0 1 ( g・ i)f a t ac f rt o o s .D vlp e t fi a t nrl e r r r u i)f iue .5 3 n k m n o m i e n ea e rmbl i ee m n r i e tda e e — r nn t h ys o o n co f a ty f s n e oraea dma r de ecri vnsw r o sre n eod d eut T ei aco l e r r rfs n i ,hm r g j vm a a eet e bevdadrcre.R sl h rt nr a d aty e i o h n oa dc e s f n i e t e uo rt i rf a r pw s i ic t i e a ai teaygop ( 0 0 ) hr w sn a rdfrnei teic a to b g u a g f a l h hrt bs rp ru P> .5 .T e a om j ie c ni e n iin o s n in y g h n ch e o e nh — dneo e o hg e entog u s( < . 5 .T edvl met f ao vr ada vns a gicn yl e ee f m r aeb t e r p P 0 0 ) h ee p n o m jr des criceet W s n at w rn h w w o o a e s i f l o i i
e i i o l c r e,p rn o r r l s r ,me o rl l a p rn co i o rl ao v t t acu , e o a ai t . a a i rw t n t gy e i h r n e d p l o o a t i i n a tp oo , s i , l p d g e , t ra ai c im i s n l n x p r ec s b sc n
【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 ; 罗非班 ; 替 静脉溶栓 【 中图分类 号】 R 522 2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4 5121)5 79 2 0 - 0 (020 - 9- 00 0 0
Efi n y a d s f t o t a e o sy a mi it a i n o r k n s n r fb n i r a i g a u e my c r a _ r - f de c n a ey f r i r v n u l d n sr to fu g i a e a d f o a te t c t o a dili f e n l l n n na
阿司匹林 、 氯吡格 雷、 阿托 伐他 汀钙 、 诺肝 素等作 为基 础 治 疗。治 疗组在 溶栓后 静脉 泵入 替 罗非班 , 0 4 / k 依 先 . g ( g・
mn 3 r n 后 0 1 t / k mi) i)x 0 i , .5r ( g・ n 。观察梗死血管再通、 a g 出血并发症 、 主要 心脏 不 良事件 ( C 。结果 M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