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讲义复习—物质构成篇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件 (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件 (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04d438482fb4daa58d4b7c.png)
原子构成的规律:
⑴、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为核电荷数
⑵、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⑶、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⑷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 ⑸、不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都不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 ; 质子数、中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 质子数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___________ ;
典型例题解析
1 、我国计划在 2007 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 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 —— 氦 3 。氦 3 原子核是由一个 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B ) A.1 B.2 C.3 D.6 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13 2 8 错误的是 ( c ) A.该微粒为稳定结构 B.该微粒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 C.该微粒属于原子 D.该微粒带3个单位正电荷 ,下列说法中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分子、 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结构
决定
质子 原子核
(+)
决定
元素种类 原子质量
原 子
( +)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 在原子中,由于正电荷数=负电荷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而 形成的,所以正电荷数≠负电荷数
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核电荷数 原子核
决定 元素 种类
原子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1、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最外层为第 一层时为2个电子,如He为2个)达到相对稳定结 构,化学性质稳定; 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只有一层为2) 的结构。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449d67eb6bec0975f565e25b.png)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一物质的形成与微粒、元素一、物质与微粒、元素的关系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二、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三、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Na+、Cl-、OH-、SO42-等),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如Na+),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如Cl-)。
2、形成过程: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3、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4、常见的原子团:OH-、NO3-、SO42-、CO32-、NH4+5、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以钠和氯为例)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Cl Na+Cl-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电中性带正电带负电联系【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D )A、铜B、氧气C、金刚石D、氯化钠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B向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红色消失OH-和H+结合成水分子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向塑料袋中滴加少量酒精,挤瘪密封,放在热水中,塑料袋很快鼓起酒精分子受热后体积变大4.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会改变5.“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此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B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7.如图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c57813b9f3f90f77c61b8e.png)
横行(周期):将 电子层数 相同的
元素,按 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的
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氢H
氦H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表格信息
3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16
S
硫
32.06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练一练
(2019天水)静静发现炒菜所用的食盐为加碘食盐。
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下图所示信息。
为遥 有知 暗不 香是 来雪 。,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态
练一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 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C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D 海绵能吸水
练一练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
的解释,合理的是( C )
A如.:质不子能数讲不氢同、氧两个元素B.相对原又子讲质个量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如外:层1电个子氧数原不子同
书写
大写 一大二小 F N Na Ca
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所有元素符号都有)
3、表示该元素的单质(金属元素、稀有气体 和 C Si P S)
3、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
有自己热爱的事, 是一种幸运。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① 5个氧原子 5O ② 2个铜原子 2Cu
③ 氮元素 N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eabf71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3.png)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通 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纯净物。
元素的分类
01
02
03
金属元素
如铁、铜、铝等,在自然 界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其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成为 阳离子。
微观层次
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 子所组成的层次,需要通过科
学仪器才能观察到。
原子结构层次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分子结构层次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 成,分子的形状和性质由化学
键的类型和数量决定。
0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 形成的化合物。
2. 点燃氢气,观察燃烧现象。
实验二:氢气燃烧实验
3. 收集燃烧产物,检测是否为水。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三: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及验证其反应原理。
实验原理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通过观察反应现象及产物检测,探究反应原理。
实验三:钠与水的反应实验
较小。
离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食盐
氯化钠(NaCl)是一种常见的离 子化合物,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用于调味和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
能。
硫酸钠
硫酸钠(Na₂SO₄)是一种常见的 盐类物质,用于制造玻璃、肥皂和 洗涤剂等。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 用于制造纸浆、纺织品、肥皂和石 油加工等。
【最新】中考化学 第二节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复习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课件
![【最新】中考化学 第二节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复习课件-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4509162cc58bd63186bdfa.png)
目录 contents
课前过关
课前过关
1.(2016泰安)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 不正确的是( C )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 增大
D 固体点收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大
课前过关
2.(2016遵义)市场上有“锌硒茶”“含氟牙膏”等 商品,这里的“锌、硒、氟”指的是( D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2)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
没有
);
中子
考点梳理2 原子
(3)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
外 电子 数;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取整数时)=
质+子数 中;子数
(5)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忽略不写。
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小圈表示
3.(2016巴中改编)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 镁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 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Mg2+
课前过关
4.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失易去
_____电子,化学
性质活泼
大于
原得子到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4,易
_____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 个),结构稳定(稳定结构:①最 外层8个电子;②电子层数为1 的是2个电子),性质稳定
初中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 课件(人教九上)
![初中化学: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 课件(人教九上)](https://img.taocdn.com/s3/m/e75cdebe6c175f0e7dd13785.png)
;在纯净物中,化合
①③②⑥③,⑦⑧单质
(2)在纯净物中,由分子①直⑥接构⑦成的物质
有 ④⑩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由离子直接构成
的
31
物质有
。
12.此表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根据此表,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含碘量/Kg 分装日期 储藏方法 使用方法
精制海盐、碘酸钾 20g~40g 见封底 密封、避光、防潮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Al2。O3
2.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
A.硫酸亚铁(FeSO4)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SO4) D.氯化铜(CuCl)
19
根据正负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化 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1.干燥多风的季节里,夜晚人们走在荒野中,有时会看
到“鬼火”现象,其实它是一种类似于氨气组成的气体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7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
)B
A.石灰石 冰
B.金刚石 干冰
C.液氧 高锰酸钾
D.水银 碘酒
4.一瓶气体经化验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该气体是
( D)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一种纯净物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
混合物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C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复习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ppt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f4c5bff524ccbff0218403.png)
返回
离子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粒子性质: 1、粒子很小 2、粒子不断运动
原子结构
质子
决定
元素种类
决定
原 子
原子核 (+) (+) 中子
(不带电)
原子质量
电子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二、物质的组成
地壳中: O、Si、Al、Fe 自然界中分布 海洋中: O 人体中: O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化学式 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1.干燥多风的季节里,夜晚人们走在荒野中,有 时会看到“鬼火”现象,其实它是一种类似于氨 气组成的气体(PH3)在空气中自燃的现象。PH3中 B ) P的化合价是 ( A.+3 B.-3 C.+1 D.+5 2. 下列的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则空格内的 物质应是( D )
掌握 三种 基本 题型
1.求相对分子质量 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物质的分类
物 质
按物质 种类分
(如空气、海水、澄清石灰水、石灰石等) (不同种物质组成) 金属(Fe、Cu等) 单质 按性质分 稀有气体(He、Ne等) (同种元素组成) C Si S P O2 H2 N2 Cl2 等
化合价2
Na2SO4
+6
H2SO3
+4
H2S
-2
A.H2SO4
B .Na2S
C.SO2
D.S
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 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 称。 ⑴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汞原子 构成的; 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⑵人工降雨用的干冰是由 ⑶食盐中的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氯离子 构成的。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化学九年级上册PPT课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化学九年级上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08faf4b90d6c85ec3ac6da.png)
如四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P2O5
3.离子先写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符号, 然后在右上角先 写数字再写正负, 数字为“1”要略写。如钠离子: Na+
几个离子只要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即可。 如两个钠离子: 2Na+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___A_C_____;
金属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 容易失去最外层电
子, 达到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
元
Na
Mg
Al 1~3个
素 非金属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 容
分 类
易得到电子, 达到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4~7个
O
S
Cl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
⑶ “加碘盐”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纯净物) ⑷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
配料
含碘量
氯化钠 (20mg~40mg)
碘酸钾
/kg18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贮藏指南
勿长时间炖炒 避光避热密封
有关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一)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3)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 如: 同一行中, 从左到右元素的核 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
___同__一_列__中__最_外__层_电__子_数__相__同_…________________
的 表 示 符 号
1.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钠原子: Na 几个原子只要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即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6039b20b1c59eef9c7b41a.png)
知识点二:原子与离子 1.原子的概念:_化__学__变__化__中的最小粒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 (1)原子的构成
___质__子__(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___中__子__(不带电) ___核__外__电__子___(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质__子__数___=___核__外__电__子__数___。
分子间隔减小)
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
分子性质
可解释的现象举例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 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而 氢气具有可燃性
(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①实验装置图:
②实验现象:图Ⅱ:烧杯中溶液无色;图Ⅲ:A烧杯中溶液变红色; B烧杯中溶液无色;图Ⅳ试管内溶液变红色。 ③分析图Ⅲ现象: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气分子运动到A中与水 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④图Ⅳ的作用:对比验证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规律总结 (1)元素种类不同的最根本原因是质子数不同。元素属于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一定相同,如Na和 Na+;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元素,如Na+ 和NH。 (3)同种元素的不同离子,性质也不相同,如Fe2+和Fe3+。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在一定条件下,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 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 的原子不同
12.(2018·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初三九年级化学 复习专题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课件
![初三九年级化学 复习专题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10d62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4d.png)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体积变大 间隔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D
6 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2. 某同学为验证“分子是运动的”,设计了甲、乙、丙、丁四个实验。 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1.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图中信息解释 不正确是( ) A.质子数为16 B.原子序数为16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3. 如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学习目标
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能区分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分子的特征、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 识,能够识别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
3. 理解元素的含义,能应用元素含义解决有关问题;认识元素 周期表,能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取相关信息。
4.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种类
原子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区
粒子结构
质子数 _=_ 电子
数
质子数 _>_ 电子
数
别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 _正_ 电性
质子数 _<_ 电子
数
显 负__电性
相互转化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失电子
阴离子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共34张PPT)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e9d114a6bec0975f565e2ba.png)
14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1234567
3.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B H2O2 能杀菌消毒,而 H2O 不能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 不同
C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50 mL 水与 5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 于 100 mL
基础自主导学
123
规律方法探究
4567
解析:有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①说 法错误;原子和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着,所以②说法正确;化学变化中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说原子是化学变 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③说法正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所以④说法正确;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所 以⑤说法错误。 答案:A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一二
一、物质的构成
1.分子 (1)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 动越快。③分子之间有间隔。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4)分子观点的应用。 ①运用分子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可用分子来解释物 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等现象;用分子间的间隙解释物质的 “三态”变化等。
2
考点梳理 自主测试
基础自主导学
一二
规律方法探究
②运用分子观点解释某些概念。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发生化学变 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 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这是物理变化;水通 直流电,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这是化学变化。 b.纯净物和混合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它的 组成和性质是固定的;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如空气是 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构成的,它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 质仍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
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
![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06004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5.png)
2020初三化学复习——基础知识答案版第一部分:物质的构成和组成1.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CuSO4·5H2O(含结晶水物质)是纯净物。
稀有气体是混合物。
水是否属于氧化物?是KMnO4是氧化物吗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一定,请举例说明O2和O3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2.默写1-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所有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对吗?不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才对4.气体压缩为液体,是分子的体积变小了,对吗不对。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不对。
5.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④ ④O2 ④2H ④N ④Ca6.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是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7.在原子中有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是否等中子数?不一定;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有些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 与第二周期的Mg性质是否相似?不相似!原因是因为He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
8.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对吗?举例。
不对,因为普通氢原子就没有中子。
9.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C-12原子质量1/12的比值,没有单位;在数值上≈质子数+中子数10.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对吗?举例。
不对,如H2O与Ne不是同种元素。
11.第二周期的金属元素有:锂,铍(“硼”不是金属!)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元素是O,Si,Al,Fe,Ca ,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Al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