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管理核算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公司会计工作秩序,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会计监督, 完善会计核算工作体系, 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计核算定义1.本制度所招指会计核算, 是指财务中心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对会计工作过程以及各项具体的操作原则和方法作出的规定。
2.会计核算采用公历年制, 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半年度、季度、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3、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采用借贷记账法, 记账文字为简体中文。
4、对每一项经济业务的记录, 使用一分法记账方式, 只填制记账凭证, 凭证字“记”字。
5.会计科目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工业企业会计科目。
二级科目、三级科目由集团财务中心统一制定。
第三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收入与其他相关的成本、费用必须相互配比。
2、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准确、及时、真实、全面地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及其他经营业务事项, 定期反映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
3、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四条会计机构设置1.公司设财务管理中心, 直属集团总部。
2.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集中核算管理下属公司以及分机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3.集团总裁是会计机构和会计核算的第一负责人。
第五条会计人员及职责1.集团设有财务总监一名, 财务管理中心日常工作向财务总监汇报2、集团财务总监应履行以下职责:(1)做好企业会计建设管理工作。
(2)建立和完善财务中心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监控体系, 有效的进行内部控制。
(3)组织并制定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
(4)负责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为企业的决策、评价和监督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组成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财务预算制度:规定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主体和流程,确保企业经济活动按照预算进行管理。
2. 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规定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账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报告制度,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成本会计核算制度:规定企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核算程序,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的准确性。
4. 税务会计核算制度:规定企业税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确保企业依法纳税并及时、准确地申报税款。
5. 资产负债管理制度:规定企业资产负债的核算和管理办法,确保企业资产负债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6. 财务报表编报制度:规定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程序,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规范性。
7.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和程序,确保企业经济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二、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意义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企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规范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处理,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形象,有利于企业的融资和投资。
3.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益和安全性。
4. 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5. 便于企业的监督和评价,有利于外部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监管和服务。
三、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企业建立和实施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作为制度制定的基本依据。
会计核算基本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基本管理制度一、概述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技术活动。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建立会计核算体系,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基础。
本文档将从制度的基本内容、执行原则和流程等方面对会计核算基本管理制度进行论述。
二、制度的基本内容1.科目设置:根据企业的特定需要,设立相应的会计科目方便会计核算。
企业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科目框架设置会计科目,科目设置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核算质量。
2.凭证管理:企业应设立健全完善的凭证管理制度,确保凭证真实、准确、合法。
凭证管理记录应包括所属账户、日期、凭证字号、会计科目、金额、出入账、制单人、复核人等信息。
3.账务处理:账务处理应符合会计核算原则和规定,围绕企业业务活动地点组织成多个核算中心并确立成本对象。
在处理账务时,要根据业务性质和财务特点,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4.报表编制:报表编制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
企业必须依照财务报告规范要求编制完整真实的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遵循规范要求,认真核对报表内容和数据,做到准确、完整和防止误差。
三、执行原则1.规范性原则:会计核算工作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2.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真实、准确、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3.稳健性原则:会计核算应重视资产负债关系, 对企业应进行合理计量,计提拨备、减值、折旧、摊销等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4.实用性原则:会计核算应依据业务实际情况, 采用应用灵活的会计核算方法和制度管理。
四、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包括: 1. 收集凭证:相关人员汇总各类单据,还原业务系统情景,生成会计凭证。
2. 分录处理:按照会计科目归置,合并会计科目后形成会计账簿。
3. 报表汇总:财务人员汇总各个账簿,运用专业会计软件辅助编制财务报表。
4. 归档备案: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工作文件按时间归档,方便财务监管及审计。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会计核算工作,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明确会计核算流程、职责和权限,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第四条企业应配备足够的具有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第二章会计核算流程第五条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原始凭证管理制度,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七条会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账务处理程序,明确账务处理流程和权限,确保账务处理的及时、准确。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进行会计期末结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报表编制和审查制度,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三章会计档案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查阅、销毁等程序和要求。
第十二条会计档案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期限进行归档,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安全。
第十三条会计档案的查阅和销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会计档案的信息不被泄露、损毁。
第四章内部控制与审计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内部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审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五章责任与考核第十六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会计核算责任制度,明确会计核算各环节的责任人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企业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级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第三条会计核算应遵循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相关性。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使用货币计量,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进行。
第二章会计核算组织和职责第六条公司应设立会计机构,负责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会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七条会计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一)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和执行公司的会计制度;(二)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三)监督和管理公司的财务活动;(四)参与公司的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支持;(五)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
第八条会计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章会计核算内容和要求第九条会计核算内容包括:(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四)资本的增减;(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七)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第十条会计核算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会计分录,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
第十一条会计核算应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不得虚构或者隐瞒经济业务。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应正确划分会计期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费用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第十三条会计核算应正确计算利润,反映公司的经营第四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第十四条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应真实、合法、完整、清晰,具备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应具备基本内容,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
第十五条会计账簿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设置,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账簿。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财务部门的所有会计核算工作。
第三条公司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合法、谨慎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四条公司会计核算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以借贷记账法为记账方法,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
第二章会计年度与会计期间第五条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第六条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期间均按照公历计算,分别为1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第七条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
第八条财务部门应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相应的账户,并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第四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第九条会计凭证是记录公司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
财务部门应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和保管会计凭证。
第十条会计账簿是登记公司经济业务、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财务部门应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相应的账簿,并按照会计制度进行登记。
第五章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第十一条财务部门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二条财务部门应编制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并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
第六章会计档案管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第十三条财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档案进行归档、保管和销毁。
第十四条财务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要求,对外披露会计信息,包括财务报告、会计核算数据等。
第七章会计人员管理第十五条财务部门应配备具备专业资格和素质的会计人员,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核算科目管理制度(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会计核算工作,规范会计核算科目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会计核算工作,包括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使用、变更和监督等。
第三条会计核算科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会计制度规定;2. 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3. 便于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4. 便于信息查询和分析。
第二章会计核算科目设置第四条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应遵循以下程序:1. 收集资料:收集国家会计制度、行业标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2. 确定科目体系:根据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确定会计核算科目体系;3. 编制科目表:根据科目体系,编制会计核算科目表;4. 审批:会计核算科目表经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五条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应包括以下内容:1. 科目名称:科目名称应准确、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记忆;2. 科目编号:科目编号应具有唯一性,便于查询和管理;3. 科目性质:科目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4. 核算内容:科目核算内容应明确,便于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5. 核算方法:科目核算方法应规范,便于信息查询和分析。
第三章会计核算科目使用第六条会计核算科目使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 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科目表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科目名称、编号、性质和核算内容;2. 会计核算科目应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使用;3. 会计核算科目使用应与公司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相一致;4. 会计核算科目使用应便于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
第七条会计核算科目使用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科目,应经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四章会计核算科目变更第八条会计核算科目变更应遵循以下程序:1. 提出变更申请:提出变更申请的部门或个人应详细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影响等;2. 审批:会计核算科目变更申请经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公司总经理批准;3. 修订科目表:根据变更内容,修订会计核算科目表;4. 实施变更:按修订后的会计核算科目表执行。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完整版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而制定的一套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会计核算的一系列规范、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归属明确、合法合规,并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与决策支持。
一、会计政策与准则:制定会计政策和准则,明确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和原则,并随着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相关规定和政策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二、会计核算岗位职责:明确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责和权限,包括负责会计凭证的录入、账簿的建立与记账、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损益的计算和分析等,确保工作的责任明确、工作流程畅通。
三、会计制度与流程:确定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流程,包括财务会计核算的步骤、报表的编制与审查程序、财务档案管理的规范等,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流程清晰。
四、会计凭证与账簿管理:规定会计凭证的填制与管理制度,明确凭证内容、编号、份数控制等要求;规定账簿的建立与记账规则,包括原始凭证的转入与填制、各类账簿的设置与核算规则等,以确保会计记录的完整、准确。
五、财务报表编制:确定各类财务报表编制的标准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确保报表编制符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并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给企业内外部。
六、固定资产与存货管理:确立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管理政策与流程,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折旧与摊销的核算与处理、存货的采购与入库、库存盘点的管理等,以确保资产、负债及利润核算的准确与完整。
七、费用与成本管理:确定费用与成本的核算原则和管理方法,包括费用的分类与分摊、成本的核算与分析、费用与成本的控制与优化等,以确保费用与成本的合理控制和利润的最大化。
八、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建立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体系,包括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财务报表的解读与评价、财务规划和预测分析等,为企业高层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和决策支持。
以上是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完整版的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制度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会计核算制度方案。
二、制度目的1.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会计成本。
3. 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适应国家政策法规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会计核算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财务部门、成本部门、审计部门等。
四、制度内容(一)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 依法核算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2. 实事求是原则:以实际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 会计分期原则:按照会计年度、季度、月份分期进行会计核算。
4. 权责发生制原则: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为依据,确认收入和费用。
5. 配比原则:收入与费用应相互配比,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6. 清晰性原则:会计信息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二)会计核算流程1. 会计凭证管理: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所有会计凭证必须真实、完整、合法,并经过审批手续。
2. 会计账簿管理: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会计账簿应按月、按季度、按年度进行核对,确保账实相符。
3. 会计报表编制:根据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编制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4. 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安全。
(三)会计核算科目设置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等。
2. 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合法性、实用性、清晰性原则,便于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范本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财务部门所有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
第三条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原则。
第四条企业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
第二章会计年度与会计科目第五条会计年度采用历年制,自公历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第六条会计科目设置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执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第七条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重要依据,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
第八条财务工作人员办理会计事项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根据审核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会计、出纳记账,都必须在记账凭证上签字。
第九条企业应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确保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章会计报表第十条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财务文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时间要求编制。
第十一条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五章会计核算的具体规定第十二条收入确认:企业应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按照收入金额和收入性质进行分类。
第十三条费用确认:企业应在费用发生时确认费用,按照费用金额和费用性质进行分类。
第十四条资产确认:企业应在资产取得时确认资产,按照资产性质和资产用途进行分类。
第十五条负债确认:企业应在负债发生时确认负债,按照负债性质和负债期限进行分类。
第六章会计档案管理第十六条会计档案是企业重要的历史资料和证据,应按照规定的保存期限和方式进行保管。
第十七条会计档案保管期内,不得随意销毁或借阅。
如有需要,须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七章会计人员管理第十八条会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会计核算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和规则。
该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核算政策、核算程序、核算方法、核算准则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内容,旨在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连续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收益确认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完整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将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假设其业务活动将持续进行;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做出合理的估计,保守地对待经济业务;收益确认原则要求企业在经济利益实现时确认收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行。
二、核算政策核算政策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原则。
核算政策具体包括会计核算的货币计量单位、会计核算周期、计提预计负债和预计损益、存货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计量方法、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等。
三、核算程序核算程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步骤。
核算程序包括日常会计核算、月度会计核算和年度会计核算等。
日常会计核算主要包括收款、付款、记账、备查账、编制财务报表等操作;月度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进行月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核实和调整、编制资金状况表和利润表等;年度会计核算主要包括进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核实和调整、编制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四、核算方法核算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采用的计量、计算和评价方法。
核算方法主要包括现金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
现金法核算是指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方面,按照现金流量进行核算;权益法核算是指在股权投资中,按照投资者在所投资企业所占股权的比例进行核算。
五、核算准则核算准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核算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准则和地方财政会计制度等。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公司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凭证和帐簿、内部审计和财产清查、成本清查等事项的规定。
采用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按有关的规定办理睬计事务。
记帐方法采用借贷记帐法。
记帐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
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人民币同其他货币折算,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规定办理。
外币折合成本位币记帐和编制财务报表。
公司采用的会计解决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非总经办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
一、存货涉及各种原材料、配件、包装物、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
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方法,核算原则:1、购入:按照买价加运送费、装卸费、保险费、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等计价。
2、自制:按照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计价。
3、委外加工:按照实际发出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加运送费、装卸费、保险费和加工费计价。
二、低值易耗品涉及辅料库、油品库、工装库。
公司使用一次性摊销方法。
三、公司对资产实行实地、实物盘点,各部门每月末进行盘点,每年6月和12月进行两次停产静态盘点清查,财务部负责监督盘点工作,对于盘盈、盘亏、毁损以及报废的存货,要及时查明因素,解决方法:1、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2、盘亏、损毁和报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的补偿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管理费用。
需要出具报告,并上报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解决,按国家规定程序办理。
3、存货毁损属于非正常损失的部分,扣除保险公司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四、成本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及成本核算1、生产成本:涉及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人工(生产工人工资、补贴)、制造费用(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期末如有余额则表达公司尚未加工完毕的在产品成本。
2、制造费用: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成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财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

财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司财务核算管理行为,保障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合法合规,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财务核算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资金管理、会计凭证管理、财务报表编制、内部控制等方面。
三、财务核算管理职责1. 财务人员应当具有必要的会计、审计知识和操作技能;2. 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现金管理制度、财务报告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3. 财务人员要安排好内部审核、稽核和风险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资金管理1. 资金收付必须及时、准确地入账,并备存有票据,以备查核;2. 资金收付应按照公司制定的资金计划进行,不得越权使用资金;3. 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操作实行多级审核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
五、会计凭证管理1. 凭证必须真实准确、合法合规,内容应简明清晰;2. 凭证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制作、审核、签字、归档;3. 凭证要按照时间顺序归档,确保发现问题时可及时查询、核对。
六、财务报表编制1. 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得夸大或隐瞒;2. 财务报表编制应当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准确计算各项数据;3. 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时应遵循“四重审核”原则。
七、内部控制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参照COSO框架进行设置、执行和监控;2. 内部控制制度要适应公司实际情况,形成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 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并解决内部控制问题。
八、违反规定的处理对于发现的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责令改正、暂停职务、降职或辞退。
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完善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特制定本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二、会计核算组织1. 公司的财务核算部门设置在总经理办公室下属,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2. 财务核算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3. 公司的会计核算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会计核算准确。
4. 财务核算部门应根据公司的规模和经营情况,及时更新会计核算制度,确保其与公司的运营实际相适应。
三、会计核算制度1. 会计核算应严格按照国家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
2. 公司的会计科目应根据公司的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需求设置。
3. 财务核算部门应建立健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制度。
4. 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及时、准确,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
5. 财务核算部门应建立健全日常会计核算的流程和制度,确保公司的各项财务业务有序进行。
四、管理制度1. 公司的财务核算部门应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及时、准确。
2. 财务核算部门应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和审计工作,确保公司的财务控制。
3. 财务核算部门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应根据公司的经济情况,合理分配职责,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进行。
5. 财务核算部门应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定期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审计制度1. 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专职审计人员,对公司的各项财务业务进行审计。
3. 财务核算部门应配合内部审计工作,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
4. 公司应定期进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问题。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对于特殊情况,公司有权对本制度进行相应修改。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一、总则为规范公司会计核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保障企业财务安全,维护股东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 财务信息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反映公司的真实经济业务,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构信息。
2. 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公司在会计核算中应当以真实性和公允性为原则进行核算。
3. 会计主体一致性原则:公司的会计核算应当体现统一的会计主体,不得将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利润等混同于其他主体。
4. 长期持有投资计量基本原则:公司长期持有的投资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不得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进行折算。
5. 成本基础计量原则: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利润等应当以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
三、会计核算管理组织1. 设立会计核算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按照公司章程和财务制度履行职责。
2. 会计核算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公司的年度预算和会计报告,并按时提交给上级管理部门和股东大会。
四、会计核算核算制度1. 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公司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2. 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公司应根据实际经营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核算制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管理信息。
五、会计核算管理流程1. 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包括:业务凭证的录入、汇总和审核;财务报表的编制、审定和发布等环节。
2. 会计核算管理应当严格遵循会计核算程序,确保每一笔业务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不得有违规操作。
3. 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六、会计核算监督检查1.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
2. 公司应当聘请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外部审计,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定,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3. 公司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计核算监督检查,按时提交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和检查。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完整版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完整版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它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获取和正确表达,是企业实现内外部财务监管和管理的基础。
下面是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完整版,详细介绍了其内容。
一、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应基于交易本质和经济实际进行,确保财务信息反映真实情况。
2.条理清晰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科学的分类、计量和揭示原则,使财务信息易于理解和使用。
3.持续性原则:会计核算应连续不间断进行,确保各期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4.积极性原则:会计核算应主动掌握和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全部情况,及时提供有关信息。
二、会计核算流程管理:1.业务凭证管理:规定了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号、填制和审核程序,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原始凭证管理:明确了原始凭证的保存、归档和查验要求,确保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3.分类账簿管理:规定了会计账簿的设置、记账和查账程序,确保会计账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会计报表编制管理:明确了各类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5.会计核算软件管理:规定了会计核算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程序,确保财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资产管理制度:1.固定资产管理:明确了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和处置程序,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价值。
2.存货管理:规定了采购、入库、出库和盘点程序,确保存货的准确计量和防止盗窃和损毁。
3.无形资产管理:明确了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要求,确保无形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保值增值。
四、财务预算管理制度:1.年度预算编制:规定了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要求,确保财务目标和经营计划的一致性。
2.预算执行控制:明确了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要求,确保预算的合理执行和结果的评估。
五、财务风险管理制度:1.财务风险识别:明确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方法,确保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及时预警。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

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最全) 目录1范围2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职责5会计核算原则6资产7负债8所有者权益9收入10成本和费用11会计差错更正12附录13附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统一核算方法,为公司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提供明确依据,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财务部及其他部门专职或兼职相关会计核算岗位。
2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制度:3.1 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3.2前期:上一个或几个会计年度。
3.3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4职责4.1 财务部经理:负责会计核算制度的审核并报总经理审批4.2财务部:负责《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修订和维护5会计核算的原则5.1 记账本位币:人民币,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
5.2会计期间:本公司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起止日期按公历日期确定。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5.3 统一核算的原则:是指公司各部门要遵循相同的会计政策,统一会计核算方法,统一报表口径,统一会计核算科目。
5.4 坏账损失核算方法: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5.5存货记价方法:存货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库存商品进、销、存采用个别计价法计价。
5.6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预计净残值率为3%5.8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年限平均法,无残值。
5.9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一次转销法。
5.10 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直线法。
5.11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
5.12固定资产计价:历史成本法。
5.13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应以公司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公司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核算会计管理制度

核算会计管理制度1. 简介核算会计管理制度是公司内部会计管理的一种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方式。
该制度把公司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等业务流程规范化,并明确了财务部门的职责以及各级负责人的权利义务,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2. 核算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核算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会计核算公司的各种经济业务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采取专业的会计方法按一定的分类规则计量、分类和记录。
该制度规定了公司的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结构、会计档案等各方面内容。
通过规范化的会计核算流程,保证了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2.2 财务管理核算会计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责和权限,如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该制度建立了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严格控制财务风险,保证公司的资金安全和良好的财务业绩。
2.3 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一种全面记录公司财务状况的工具,提供给公司内部管理层、投资者、政府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面使用。
核算会计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的财务报告制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规范性管理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全面。
2.4 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公司内部管理层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核算会计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流程,以及评估、判断和决策的要求。
通过规范化的财务分析,帮助企业领导层更加清晰地认识公司的财务情况,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3. 实施核算会计管理制度的意义实施核算会计管理制度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3.1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建立财务管理规范,规范和明确财务管理流程,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为企业提供更精密、更稳健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财务控制的最大化。
3.2 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规范化的会计核算流程,保证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确保公司的财务数据符合国家相关财务的会计准则,保证财务数据的精准汇总和及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范围2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职责5会计核算原则6资产7负债8所有者权益9收入10成本和费用11会计差错更正12附录13附表精品会计核算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围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统一核算方法,为公司财务部进行账务处理提供明确依据,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财务部及其他部门专职或兼职相关会计核算岗位。
2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制度:3.1 期末: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3.2 前期:上一个或几个会计年度。
3.3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4 职责4.1 财务部经理:负责会计核算制度的审核并报总经理审批4.2 财务部:负责《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修订和维护5 会计核算的原则5.1 记账本位币:人民币,采用借贷复式记账法。
5.2 会计期间:本公司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起止日期按公历日期确定。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5.3 统一核算的原则:是指公司各部门要遵循相同的会计政策,统一会计核算方法,统一报表口径,统一会计核算科目。
5.4 坏账损失核算方法: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5.5 存货记价方法:存货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库存商品进、销、存采用个别计价法计价。
5.6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预计净残值率为3%5.8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年限平均法,无残值。
5.9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一次转销法。
5.10 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直线法。
5.11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
5.12 固定资产计价:历史成本法。
5.13 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会计核算应以公司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公司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公司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确须变更的,变更后的会计处理方法必须符合现行会计制度,并在附注中说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原因、变更后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
——除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外,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均按照实际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入账。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公司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5.14 会计核算信息化——公司会计核算采用电算化形式,会计核算软件选用用友U8+系统。
——公司进销存采用时空ERP系统核算。
——时空ERP系统产生的财务数据通过数据接口导入至财务软件用友U8+系统。
——设置的会计科目,根据需要可通过“部门、供应商、客户、项目”等进行辅助核算。
5.15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会计报表的编制——公司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
——财务人员应定期对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账款等进行核对,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财务人员应按规定定期结账,结算方法正确,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银行存款与银行对账单及时核对,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公司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要求,定期编制财务报告。
——公司会计报表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
——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数字应相互衔接。
——公司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应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并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对外报送的对象包括:上级集团公司、政府机关、行业组织等。
——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对外报送财务报告。
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有错误,应及时办理更正手续。
——除编报国家规定的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外,公司财务人员还应该按公司管理需求编制管理类明细报表。
5.16 会计科目设置: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统一会计科目的编号,建立会计科目。
详细科目见附表1。
6 资产6.1 货币资金6.1.1 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6.1.2 “现金”科目核算公司的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应设置“出纳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6.1.3 “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公司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应当与银行对账单每月核对,并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6.1.4 “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办理全额、敞口银承票所存入专户的保证金等的其他货币资金。
本科目应设置“银行承兑保证金”等明细科目,核算公司办理承兑汇票所缴纳的保证金。
6.2 交易性金融资产6.2.1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公司打算通过积极管理和交易以获取利润的债权证券和权益证券。
企业通常会频繁买卖这类证券以期在短期价格变化中获取利润。
我公司主要核算理财产品。
6.2.2 设置两个二级科目“保本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核算内容包括保本保收益(收益固定)及保本但收益不固定(或浮动)两类。
6.3 应收及预付款项6.3.1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应收票据”科目核算公司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该科目应按客户单位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公司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订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该科目应按客户单位设置明细账。
——“预付账款或预付款”科目核算按照合同规定预先向供应商或者其他单位预支付的货款或者其他款项。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公司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它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不设“备用金”科目的公司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本科目应按其它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置明细账。
6.3.2 “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公司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的坏账准备金额,计提比例如表1所示。
公司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该科目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表1:坏账计提比例6.7 存货6.7.1 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资等。
6.7.2 公司存货的范围:存货包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材料物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入账,购入的商品,按照进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品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6.7.3 “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公司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
该科目应该分税率核算,分别设置药品、中药材及饮片、生物制品、抗癌药品、免税药品和赠品等明细科目核算。
6.7.4 “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达不到固定资产核算标准,但使用年限较长,确有必要建立台帐进行实物管理的各类工具、器具、仪器,家具、通讯器材等。
使用时间较长的应设置待摊科目分期摊销。
6.7.5 公司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已确认跌价损失的存货价值又得以恢复时,应在原已确认的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内转回。
6.7.6 存货应当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定期分日盘、周盘、月盘。
财务会同仓管部门制作盘盈盘亏表,据以作账。
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并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
盘盈的存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存货,在减去过失人或第三方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6.8 “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公司已经发生支出,但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装修费、审计费、租赁费,房租等。
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单独核算。
待摊费用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6.9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固定资产清理6.9.1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具体概述为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的账务核算:通过U8财务管理软件的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卡片明细管理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分类: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可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办公设备、其他设备和5000以下固定资产六类。
6.9.2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
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运输和保险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购入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输费、安装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记账。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在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记账。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
——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发生的支出,减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记账。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关联公司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