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优化

合集下载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公共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灾难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造成的威胁,其处理需要高效的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应具备高效性、协同性和透明度,以应对危机事件并保障公众的权益。

高效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

高效性意味着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或相应机构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为了实现高效性,决策机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决策机制应该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

政府或相关机构应设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危机爆发后能够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紧急会商和决策。

快速响应能够帮助政府及时得到事件的信息,了解危机的性质和规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和化解危机。

其次,决策机制应具备快速决策的能力。

在危机事件中,时间就是生命。

政府或相关机构应建立高效的决策流程,迅速确定决策的方式和过程。

在决策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

此外,决策机制中还应设立一定的决策权限,使相关部门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行动,而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

协同性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公共危机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因此需要各方的协作和协调。

为了实现协同性,决策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决策机制应建立起跨部门和跨机构的合作机制。

政府应设立危机管理指挥中心,集中汇聚各部门和机构的力量,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

同时,决策机制还应建立跨级别的合作关系,确保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协调与配合。

其次,决策机制应确保各部门和机构的协同行动。

政府应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使各部门能够根据危机事件的需要迅速行动。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起与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关系,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网络。

透明度是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公共危机涉及公众的利益和安全,因此需要决策机制具备透明度,以增强公众的信任和参与。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一、简介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的事件,可能对公众安全和福利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在面对公共危机时,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决策来应对危机,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是为了有效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程序和决策机制。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遭遇危机事件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管理决策制度,决策者可能会陷入混乱和无效的应对措施中,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对于提高应对危机的有效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三、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前提。

预警机制可以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共享、风险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风险,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 决策层级和责任分工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确定清晰的决策层级和责任分工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危机需要相应的决策层级和责任部门来负责应对,确保决策的及时和有效性。

3. 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

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资源调配、协调机制等内容,可以在危机发生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公共危机管理需要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公开透明机制。

及时准确地传播信息可以避免谣言和恐慌的蔓延,提高公众对决策的信任和理解,增强危机管理的公众参与性。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强化国际合作、加强危机应对能力建设等途径,提升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五、总结公共危机管理决策制度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制度可以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和效果,增强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决策制度,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挑战。

浅谈如何提高政府处理危机决策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政府处理危机决策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政府处理危机决策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突发性危机事件发生频率加大,严重威胁着人类安全和社会稳定。

及时有效地应对处理这些危机事件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适时、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危机管理的成败。

因此,加强对危机决策的研究,提高政府危机决策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政府危机决策的特点分析政府危机决策是指政府组织在有限的时间、信息和资源等约束条件下,以控制危机蔓延为目标,整合现有资源,快速认识和分析公共危机事件,迅速采取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与常规行政决策相比较,政府危机决策是一种非常规性的决策,在决策目标、决策条件、决策程序和决策效果等方面体现了特殊的性质和要求。

具体来说,政府危机决策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决策目标:控制危机蔓延。

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地控制,容易造成危机的升级,带来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因而,危机决策的首要目标就是控制危机蔓延,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决策条件:相当有限。

危机决策的外在环境复杂多变,决策条件相当有限。

主要表现在:一是时间紧迫。

公共危机突然爆发,演变迅速,形势急迫,只有有限的反应时间,因此,决策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决策,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是信息有限。

由于危机的突发性和危机决策的时效性,危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不及时和不准确的。

危机发生后,很多信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演变的,由于时间的紧迫性,决策者不可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和控制所有的事态发展信息。

而且,由于常规秩序被打乱,信息的获取和传递容易出现障碍,往往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信息失真。

三是资源紧缺。

一方面人力资源紧缺,危机事件涉及面广,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发展轨迹常常背离常规轨迹,由于决策人员都是有限理性人,不可能对每个方面的知识都了如指掌,此时,危机事件的现场管理者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往往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技术支持紧缺,危机情境下,决策者为实现控制危机事态的蔓延和有效救助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目标,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设备,但是危机发生后,一般的专业技术设备往往受到破坏而失灵,特别需要一些备用或其他高精尖的技术及设备。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修改)--7-2

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人力(1)班姓名学号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这些矛盾的集中体现。

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管理能力,有效顺利地解决危机,才能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在阐述政府危机公关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问题;对策一、政府危机公关的概述(一)危机公关的含义危机公关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危机公关对于国家、企业、个人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著名危机公关顾问李华先生提出的“危机创伤理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危机是指公众对我们的态度和印象的转变。

而公众的态度和印象之所以会转变,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了伤害。

因此,危机创伤理论认为,对公众造成创伤的事件,可以称之为危机事件。

而危机公关,就是对公众创伤的医治与恢复[1]。

(二)政府危机公关的涵义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政府危机公关则指政府在危机事件中通过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沟通与传播以实现塑造政府良好形象、建立政府与公众良好关系的目标[2]。

政府危机公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公共关系,它是指政府在危机背景下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时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减少危机影响而进行的传播沟通、协调关系和树立形象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救助意识不强,救助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虽然重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但是对于危机事件前的预警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危机救助体系,危机出现时往往不知如何应付,容易引起社会恐慌,这种恐慌引起的后果往往比危机本身更为严重,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是在于出现危机之后的及时处理。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政府公共关系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以服务社会和公众为目的,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的决策及其在危机事情中的执行。

本文从7.23甬温撞车事件中,来分析我国政府公共关在危机管理中的现状,它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关键词: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就是生命的奇迹”这是铁道路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被记者询问到为什么事故发生后掩埋事故动车车头时及在宣告救援工作结束后在7月24日下午5点,事故发生约21小时后,救援人员在损毁的d3115次列车车厢里发现了2岁半女童项炜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的语言,当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其不满。

目前中国的政府公关很难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职能开始重新定位,政府切实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服务性政府,这是新时期对政府职能的要求。

一、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组织为了维护、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利用现代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沟通方式,获取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为目的,对社会公众进行的宣传、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政府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管理活动或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争取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维持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充分运用科学手段,并在其他社会各级组织和公众的协助下,对威胁到环境,社会利益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和个人因素所引起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在以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疏缓、预防、决策、处理和评估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的威胁,提升政府应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处理能力,达到稳定社会,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的高发期,面临各种危机,建立和完善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继而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笔者提出提升我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现状能力对策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1.政府危机管理概述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认为,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者基本价值规范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的决策。

[1]当然,在危机界定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一般来说,危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突发性事件,例如洪涝灾害地震火灾等;二是由社会中的对抗群体统一组织而引起的社会冲突,从而导致社会混乱,这类危机是由一定的社会问题引起的,诸如战争、暴力事件、恐怖主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危机管理指的是政府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为应付这些危机情境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和措施制定、化解处理、动态调整、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具体措施。

危机管理的目的是变危机为契机,使政府管理超越危机瓶颈进入新的发展期。

危机管理是政府为了避免或减轻因危机情境带来的损害,所从事的一种长期性的规划、不断从中学习并适应的动态管理过程。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是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少损失或将危险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

政府危机管理分为预防阶段、反应阶段、恢复阶段。

危机管理能力是衡量政府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析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

析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

析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职能摘要:在我国构建职能政府的征途中,系统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其意义就更加凸显。

关键词:政府;公共危机职能在我国构建职能政府的征途中,系统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其意义就更加凸显。

一、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其根本指向在于为民众谋求利益。

1、能稳定公众的心理恐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公共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

它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公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会给广大的社会公众心理上造成极大的恐慌,从而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政府有效的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管理,确保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其意义就更显得非凡了。

2、能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公共危机巨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会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破坏正常经济运行秩序,如引起交易市场混乱,金融市场无序等,并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减缓。

如果对公共危机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会造成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面崩溃。

3、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强公众对政府信任度。

公共危机的爆发会危及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是统一的指挥者和组织者,面对危机,其态度积极,决策果断,措施得力,指挥有序无疑会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负职能政府”的良好形象,从而极大的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政府树立了“职能政府”、“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把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与力量聚集成一股巨大的能量。

这股能量是我们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全面胜利的最根本保障。

因此,在公共危机时期,政府得力的管理行为更能博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同。

政府对公共危机进行管理是社会民众的需求,是有效地保证民众利益,促使社会变得更美好的事情。

危机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运用和发展

危机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运用和发展

危机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运用和发展引言危机管理是指在面临重大风险、突发事件或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政府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和解决危机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政府机构在应对和管理危机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讨论危机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运用和发展。

危机管理的定义危机管理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它旨在预测、预防和减轻危机带来的损害。

它不仅仅关注于应对危机的过程,还包括在危机发生前的预警、危机的识别与评估、危机的应对和处理、以及危机后的评估和等环节。

政府机构中的危机管理政府机构作为一个具有公共责任和权力的组织,必须具备有效的危机管理能力。

在危机管理中,政府机构扮演着决策者、组织者、协调者、信息发布者等多重角色。

首先,政府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机构体系。

这包括明确危机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在遇到危机时能够快速反应和做出决策。

政府机构还应该建立危机管理的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指导各部门在危机中的行动。

其次,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危机预警和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和评估潜在的危机因素和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政府机构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和采取相应措施。

政府机构可以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来进行危机预警和风险评估。

再次,政府机构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

危机管理需要政府机构与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各方共同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政府机构应该建立危机管理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公众发布准确、透明、权威的信息,避免谣言的传播。

最后,政府机构应该进行危机管理的演练和培训。

通过定期进行危机管理的演练和培训,政府机构能够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应对各种危机事件。

危机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发展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危机管理在政府机构中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首先,政府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危机的预防和减轻。

在过去,政府机构主要关注于危机应对和处理,但是这已经不够了。

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危机的预测和评估,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减轻危机的影响。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机制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机制

1 .危机 发 生 的 突然性 。危 机 事件 的突 然性 是 指
对危机 于什 么时 间 、 么地点 、 什 么样 的方 式暴 发 。 什 以
以及暴 发 的程度 等情 况 ,人 们大 多都 是始 料 未及 、 难 以准确 地把 握 。 它反 映 了危机 事件具 有极 大 的偶然性 和随机 性 。 这一 特征 要求 政府 在非 常有 限的 时间 内做
体 现 在 人 员 的 伤 亡 、 织 的 消 失 、 产 的 损 失 和 环 境 组 财
机为 主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危 机管 理 ” “ 一词 不 断被 赋 予新 的内 涵 , 泛运 用 于 政 府管 理 、 共 关 系 等 各个 广 公 领域 。近 年来 , 多 学者 对 “ 许 危机 ” 词从 不 同角 度进 一
造 成 的 破 坏 性 冲 击 , 进 而 渗 透 影 响 到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并
各 个 层 面
★作 者 : 官蕊 . 第二 炮兵 指挥 学院政 治理论教 研 室副主任 ; 刚 , 郑 第二炮 兵指挥 学院讲 师。
湖 楚 赣 鸯 领 导 科 学论 坛
2 1 年第 5期 0 0
4 9
相 对 于 政 府 的 常 规 性 决 策 环 境 而 言 , 机 事 件 往 往 处 危
于一 种 非 常态 的社会 情 境 , 各 种 不 利情 况 、 重威 是 严 胁、 不确 定性 因素 的高度积 聚 。从 其 内涵来 看 , 共危 公
机 主要 具有 以下 特征 :
的破 坏 , 而且也 体 现在 危机 对社 会 心理 和个 人心理 所
领身决策
一l
口官
蕊 郑 刚
、r 前 ,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社会结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治理模式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治理模式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治理模式在当今社会,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手段,其治理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显得尤为关键。

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模式是指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治理的方式和方法。

有效的治理模式能够提高危机应对的效率和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传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往往是以政府为单一主体,采取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方式。

这种模式在应对一些简单、局部的危机事件时可能较为有效,但在面对复杂、大规模的公共危机时,其局限性就逐渐显现出来。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资源和信息的获取能力有限,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危机的全貌和动态。

而且,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容易导致应对措施的单一化和僵化,无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流。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是发挥着主导和协调的作用。

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等各方力量也积极参与到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

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们通常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一些慈善组织能够迅速筹集物资和资金,为受灾群众提供紧急救助;专业的救援组织能够运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开展救援行动。

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捐赠物资、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为危机应对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需要在危机期间保持稳定,以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公众的参与也是公共危机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众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为危机应对贡献力量。

同时,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政府决策的有效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些公共危机事件中,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公众能够快速传播信息,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和警惕性。

行政决策中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行政决策中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行政决策中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公共危机是指突发事件或情况对社会公众产生重大影响和戏剧性震荡的事件。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政府行政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公共危机管理旨在通过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和行动,以应对和解决公共危机。

行政决策者在危机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需要应对危机本身,还需要保护公众利益和维护公共信任。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界定公共危机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与方法。

这项研究有助于行政决策者更好地应对公共危机,并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需要分析危机的特点和原因。

公共危机通常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这使得行政决策者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了解危机背后的原因以及危机可能导致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各种危机案例,可以对危机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有所了解,并从中总结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经验。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需要探讨管理策略和方法。

危机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危机预警、应急响应、舆情管理、资源调配、信息公开等。

行政决策者需要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行动。

危机管理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涵盖危机的防范、应对和后期处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危机,通常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与方法。

因此,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找到针对不同危机的最佳管理策略和方法。

第三,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需要强调危机传播与舆情管理。

公共危机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前所未见地迅速,舆论影响力巨大。

行政决策者需要善于处理危机信息,及时反馈信息,积极引导舆论,以维护社会稳定。

因此,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应该关注如何有效进行危机传播与舆情管理,具备危机应对的信息技术与媒体管理能力。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还需要关注危机后的快速恢复与归纳经验。

公共危机一旦发生,通常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危机解决之后,行政决策者需要及时评估危机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社会迅速恢复正常。

同时,还需要归纳总结危机管理经验,为未来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范文现代公共危机与传统公共危机相比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这些特点和变化给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范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论文范文下载篇1谈社会资本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摘要: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政府的主导力量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社会资本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将社会资本放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讨论,对于危机的处置和修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充足了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社会资本的运用更是强化了政府对公民的影响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与合作的主动性。

关键词:社会资本公共危机作用一社会资本1.社会资本概念社会资本最初是在经济学领域中使用,直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用英语发表《社会资本随笔》的论文正式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后,此概念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布尔迪厄认为,个人或团体通过占有资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作为资本的三种形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一,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质化关系网络”占有而获得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个人占有社会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行动者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联系的网络规模,而是网络中每个成员所占有的各种形式的资本数量。

不同的学者从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互惠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各个不同的侧面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而关于社会资本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学者们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网络资源、相互信任与合作行为。

社会资本就是基于网络过程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人们之间的信任,它们能促成产生好的社会和经济结果。

2.社会资本的构成第一,紧密联系型社会资本将家庭成员、邻居、密友联系在一起的很强纽带。

第二,连接型社会资本将不同民族、职业背景的人联系在一起的较强纽带。

第三,联系型社会资本正式组织中的穷人和处于有影响位置的垂直关系。

3.社会资本的属性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比共性在于:第一,通过积累而成;第二,具有规模效应;第三,需要不断更新;第四,具有生产性。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 府责任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 府责任

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在当今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危机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政府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首要责任是预防和预警。

预防是公共危机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政府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加强对各类潜在危机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引发危机的隐患。

例如,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政府应加强对地质、气象等方面的监测,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组织群众进行防灾演练,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在危机发生时,政府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至关重要。

政府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展开救援和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就需要政府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资源的合理调配。

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当疫情爆发时,政府要迅速组织医疗力量进行救治,采取隔离、封控等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同时保障物资的供应和市场的稳定。

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也是政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责任。

在危机期间,公众往往处于恐慌和焦虑之中,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公开可以消除公众的疑虑,增强公众的信心。

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危机的相关信息,包括危机的性质、危害程度、应对措施等,让公众了解真实情况,避免谣言和恐慌的传播。

同时,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公共危机治理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政府有责任保障资源的充足供应。

这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

政府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调配所需物资。

同时,要加大对危机治理的财政投入,支持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

此外,政府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危机治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共同应对危机的强大合力。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3年11月22日11:17 来源:人民网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26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制度系统不断发生变迁,利益和权力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着重新分配,导致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出现。

洪涝灾害、地震、空难、SARS、禽流感、矿难等天灾人祸频发,我国已经进入危机高发时期,在这种情势下,加强并完善政府的危机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概述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能够产生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大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危机具有结构不良、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使人们无法在短期内确定危机性事件的演变趋势。

危机既能起到社会安全阀的积极作用,又有破坏性、消极性的一面,而从社会现实来看,危机往往对经济和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危机从发生到消亡,一般要经历潜伏期、暴发期、持续期和解决期四个时期,因此,建立危机的预警机制,在危机潜伏期及时发现并遏制,是危机管理的第一要义。

对应于危机的四个阶段,危机管理也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危机前的预防、危机前的准备、危机暴发期的应对、危机结束期的恢复,这四个阶段通常简称为PPRR,即指预防(Prevention)、准备(Preparation)、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

尽管危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复杂工程,但仍应遵循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原则,包括第一时间原则、全局性原则、主动面对原则、科学合法原则、预防第一原则等。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时的自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政府危机管理是与企业危机管理相对应的概念,但与企业危机管理在管理主体方面不同,政府危机管理面对的利益关系和危机影响的范围更为广泛。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的策略〔摘要〕危机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但危机有其规律性,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采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策略,建立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和善后评估机制,变危机为机遇。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同各种危机斗争中成长的历史。

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就能从容应对,并且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

这次“非典”,让人们意识到建立政府危机管理体制是如何的重要。

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控制与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危机处理的能力,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有序地管理起来,使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无疑是政府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处理危机维护社会秩序是政府的职责危机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

从基本动因的角度,危机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事件,前者如水灾、地震、台风、干旱,后者如核泄漏、火灾、质量事故。

其二是由社会中对抗的统一体引发社会冲突行为而导致的社会失衡和混乱,该类危机由一定的社会问题诱发,诸如战争、暴力对抗、恐怖主义事件。

[1 ] (7) 无论哪种危机的爆发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对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心理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影响,社会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人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

而现代社会中,危机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一个国家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危机挑战。

因此如何面对这些危机,能否迅速地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政府的能力的重要标准。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秩序,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也就必然要承担危机管理的职责。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

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方式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方式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方式摘要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用于应对突发事件、危机和灾害。

在处理公共危机过程中,决策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策方式,包括制定决策流程、参与决策者的角色以及决策过程中的挑战。

引言公共危机是指可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或情况。

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决策者需调动各方资源,制定相应决策以应对危机。

本文将围绕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策方式展开讨论。

决策流程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决策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公共危机的决策流程可分为预防、应对和恢复三个阶段。

在预防阶段,决策者需通过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等措施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在应对阶段,决策者需快速做出应对措施,包括救援和处置。

在恢复阶段,决策者需要制定复原计划,恢复受影响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参与决策者的角色公共危机管理中,参与决策者的角色至关重要。

决策者通常包括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民众等多方面人士。

政府官员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主导角色,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制定决策方案。

专家学者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企业代表则负责协助政府开展救灾工作。

民众作为灾区的主体,也应参与决策过程,提供意见和建议。

决策过程中的挑战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决策者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问题,决策者面临着短时间内需要做出决策的压力,但信息不全面,决策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其次是多方利益相关方的冲突,不同利益相关方可能有不同的诉求,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成为了一个难题。

此外,资源分配和效率问题也是决策过程中的挑战,决策者需要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确保最大化效益。

结论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决策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决策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流程,明确参与决策者的角色,克服决策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引导公共危机的解决,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

希望本文能够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决策方式有所启发,促进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危机无处不在,可能涉及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疫情爆发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危机处理者,承担着管理和协调各种资源,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

本文将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危机发生时,政府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存在着不对称。

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权威性,但往往在处理信息时存在着保密、控制信息的倾向。

这使得公众无法了解真实的危机情况,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政府和媒体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导致危机信息传播受阻。

2. 决策不透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缺乏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影响政府在危机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资源不足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政府可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金、人力、物资等资源不足会影响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使得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危机的风险和影响范围。

4. 应急能力不足危机管理需要政府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和机制,但在现实中,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着不足和薄弱。

缺乏完善的预案、不足的人员培训和演练,使得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显得不够强大和有力。

二、对策提出1. 加强信息透明度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危机信息,确保公众了解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传言。

政府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与公众、媒体建立更紧密的沟通联系,让信息传播更加顺畅和透明。

2.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危机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优化摘要:文章剖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决策的关系,认为政府不仅需要确立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决策的目标、原则,变革危机决策的方式,更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在其中的作用,进而有效解决公共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决策优化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才逐渐兴起的。

2003年初春,在我国发生的“非典”事件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对政府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使我们对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和路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概念界定
关于“公共危机”,目前国内有不少称谓,如“突发性危机”、“突发事件”、“紧急事件”等;为了区别企业等私部门的危机,又有了“公共危机”、“公共部门危机”、“突发性公共事件”及“政府危机”等概念。

对于什么是公共危机,我国学界讨论的并不多,大多是借用国外学者对“公共危机”的定义,其中普遍倾向于采用美国著名学者罗森塔尔的观点:即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构架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

所谓的“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2]。


着全球范围内公共部门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相对于私部门危机管理而言,学者们将更多的笔墨转向了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与此相关的还有“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等两个经常出现的概念。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外延上有所差异。

近年来我国学者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除了少数以“企业公共管理”或“企业危机公关”等为关键词外,其它冠以各种名称的有关危机管理的研究,一般都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危机管理。

2 政府决策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关系
由于公共危机所特有的破坏性、公共性、紧迫性等特点,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对政府全面治理能力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的决策与处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政府的责任使政府成为公共危机管理最主要的承担者,而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途径,其制定与执行决定着公共危机化解的成败。

反之,通过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亦能对政府决策有所促进。

2.1 公共危机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非常规化的决策过程现代民主社会中,政府是民众选举的产物,政府的权利是民众赋予的公共权力,现代民主政治程序使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既能体现民众意愿又能受到民众监督。

因此,现代国家的政策普遍被称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就是一种社会的公共选择的过程。

而公共危机决策则是典型的非常规化决策,具有明显的不可逆转性,需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和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做出重大决定和快速反
应。

2.2 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决策的促进公共危机管理往往要求
政府采取非常态的政策手段,来应对和解决危机。

面对以处理公共危机为内容的决策,政府在其政策制定的程序设置上必需做出调整,如:在传统的政策议程基础上辅以公众议程、媒体议程等,形成多元良性互动,以增强公众对政府决策及其执行的认同和支持,扩大决策者的注意力资源,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度。

同时,政府需要实时监控政策实施的效力和效果,并根据公共危机的发展态势,及时做出政策回应以增强其针对性。

2.3 政府决策关乎“危”、“机”转化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既要果断应对难以预料的“危”害,又要敏锐发现非常状态下蕴藏的“机”遇,理性认识危机事件中“危”、“机”并存的双重效果性、相互依赖和转化的辩证关系。

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现时的和长远的之分,如果决策者能正视危机并措施得力,危机便可能促进制度的革新和环境的变革。

因此,政府决策需考虑如何转“危”为“机”,促进公共危机之后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

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决策优化
3.1 政府决策的目标确定确定决策目标是有效化解公共危机
事件的关键。

对于公共危机情境下的决策,其目标应当是尽量使决策者能够摆脱被动,掌握主动,取得公共危机管理力,以控制和化解公共危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使得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因此,政府在决策之前应该先掌握危机性质、时间、原因、规模、发生地等有关信息并加以准确分析和认定;要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组织开放化、网络化的特征,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政策制定体制,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信息公布机制,拓展公民的多种参与渠道。

3.2 政府决策的原则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要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的生命安全为重、以人的生存环境为要,用最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尽最大的努力拯救人的生命,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出发点。

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和一切活动,必须以此为基础和旨归。

决策时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忠心拥护,才能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在提升政府决策合法性与效率的同时,增强社会的协调性与稳定性。

3.3 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在公共危机发生的特殊时期,部分政策或制度出台仓促,很容易出于公共安全的目的而损害部分群体的利益。

多元主体(即政府、利益集团、公众、媒体舆论等)的政治互动就可以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以影响,促进政府权力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化,有效遏制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违规和侵权行为。

为此,政府要及时公开、披露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信息,运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将政府组织制定和修正政策的过程与公众沟通,保障其能够充分参与决策过程,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和营
造良好的决策社会环境。

3.4 政府决策的“外脑”运用公共危机情境下,决策环境瞬息万变,政府部门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决策,如何充分发挥专家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关键。

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学科互补和综合优势以及在信息分析、科学预测、制定方案等方面的强强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理性程度,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5 政府决策的复杂化问题处置急剧的社会转型,深刻的社会变迁,各类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及其连锁反应,考验着政府处理复杂化问题的能力。

首先,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配套建设,弥补公共危机决策的制度缺陷。

其次,需不断提高决策者的素质,提高决策者的群体能力,优化决策群体的人员构成,强调群体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配合与协调,增强决策群体对危机的感应、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3.6 政府决策的公民社会作用发挥政府需要具有整合动员公
民社会的能力。

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行动主体是各种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能够弥补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失灵”的缺陷,增强全社会承受风险的能力。

让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应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监督者和反馈者。

“任何旨在预防和解决公共争议的措施的执行,其基础必然是拥有一个充分知情的群体”[4]。

首先,公共危机发生之后,公众作为直接的接触者,成为最可靠的危机信息提供者与反
馈者,有助于政府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危机的决策。

其次,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由于牵涉相关利益者众多,为避免争议和保证政府行为的公平、正义,公众及公民社会组织的介入和监督就十分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道德风险和政府寻租行为。

最后,公民及公民社会组织能够向政府提供最为客观和准确的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信息,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客观总结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防止出现互相推诿、隐瞒事实和淡化影响的倾向。

参考文献:
[1]杨安华.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江海学刊,2005(1):75.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7-9.
[3]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5):20-22.
[4](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
本文为2011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批准号:hz201140)的研究成果之一。

聂丽君(1978-),女,云南昆明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