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规范

合集下载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指导意见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指导意见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指导意见一、引言本指导意见旨在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以确保高职教育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本指导意见涵盖了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质量保障等方面,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和策略。

二、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1. 职业导向: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职业需求,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 能力为本: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

3. 素质拓展: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

4. 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三、培养方案的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3.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四、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

2. 专业课程:根据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选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感兴趣的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和增强综合素质。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实践环节1. 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实践机会。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

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2021年3月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Marrh.2021第 2 期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Northwest Adult Education No.2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杨巧玉(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300)[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任务,科学制订与实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任务,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教”改革、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学院专业建设实际情况,通过全面制订和实施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开展“三延伸两融合”教学模式设计促进“三教”改革,构建“六位一体”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三全育人”机制建设,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为重点在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进行了创新实践,旨在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特色,促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实践;研究[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一、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背景和意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构建了 新时代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体系建设思路,赋 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内涵和任务,绘制了职业教育改 革发展的全新蓝图。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 导意见》)提出:“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 机制,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等,特别强调职业院校 在本次全面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时,要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内涵和特 征,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 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体系的落地实施为重点,科学规 范制订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职教育是指专门为生产和服务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体系,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行业需求、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因素,以确保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在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指导方针。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有效地制订培养方案,引导学生走出成功的职业发展之路。

二、合理设置课程在制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合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置应该根据行业需求和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

课程设置还应考虑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可以通过开设实训课程、实习实践、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他们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高职教育还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将学生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等作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设素质教育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的调研

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的调研

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的调研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高职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进行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1.1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现状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的用人需求,制定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

这些方案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是固定的,一般需要经过数年才能进行一次较大的修改。

1.2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的现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会根据社会的用人需求和专业教师的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整。

这些修改包括课程设置、实习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

1.3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不够贴合,导致毕业生很难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由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周期较长,导致了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的调研2.1调研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学生、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看法和建议;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过程;我们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对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

三、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修改的建议3.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概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是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供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基本原则•实践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实习实训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融合发展:结合工科与文科学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灵活性:课程设置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就业需求。

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工种的岗位要求。

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工作环境。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具备自我发展的潜力。

培养模式1.学院和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加强产学融合。

2.建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或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实习实训环节,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基地,提供实际工作体验。

培养课程1.专业基础课程:提供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

2.实践课程:开设实践项目课程,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综合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质量控制1.建立标准化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估。

2.设立实习实训质量监控小组,确保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3.定期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就业指导1.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

2.组织企业招聘会和校园招聘活动,提供求职信息和机会。

3.提供个人简历、面试技巧等就业辅导,并进行求职指导和跟踪服务。

以上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致内容,通过系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控制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设计,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适应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流程(精选7篇)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流程(精选7篇)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流程(精选7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流程篇1一、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及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高职院校目前的办学定位是一个争议较大的热门问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这是一种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的高等教育。

对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应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与中职教育的最大区别应是它的高等教育属性。

因此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满足以下的要求:(1)满足就业岗位(群)的技术能力(技能)与职业素质作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体现,应成为培养学生就业谋生的必需;(2)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是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3)满足合格的高等教育属性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规划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各院校虽有强烈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但究竟如何来规划自己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布局尚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造成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存在“名称多、设置乱”这一突出问题。

笔者认为这固然有由其职业培养特点与就业导向导致的因素,但根本上讲是由高职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决定的。

目前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既有面向市场灵活性一面,也造成了在培养环节和组织教学以及质量控制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给专业建设的长期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带来很大的困难,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技术的综合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要求不相适应。

因此如何积极探索形成既相对稳定又具灵活性的专业设置与布局,以促进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水平的提高,就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6.05•【文号】教职成〔2019〕13号•【施行日期】2019.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工作标准和要求
(一)社会调查
调查范围: 调查对象: 以学院的服务区域为主。
(1)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2)相关行业企业的有关人士; (3)人才市场上有关企业的招聘人员; (4)历届毕业生。
调查某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 状况,以及高职该专业的教学现状,以便寻找到其间的 差距,从而为该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原则建议。 (2)调查面要宽一些,调查数量要多一些;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
学以 致用
工作标准和要求
(五)课程结构分析
职业能力确定后,需要完成的任务是 课程门类划分、课程安排等。课程的设 置可以有多种结构:
学以 致用
华东师大职成所
徐国庆
普通 文化课 高 职 课 程 专业课
项目课程
综合实 践课程
目的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整合通过 项目课程获得的单项职业能力, 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学以 致用
高职高专课程建设高级研修班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制订的原则和方法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刘佳环
学以 致用
主要内容
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三、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流程和
工作标准
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与编制说明
学以 致用
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将学习过程、工作过 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学以 致用
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以职业生涯为目标
重视与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毅力、自 信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 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愿望的培养。

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方案制订流程

高职院校人才 培养方案制订流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流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因此,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经过以下流程:一、明确目标和任务首先,需要明确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任务。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了解学校的发展战略、专业设置、教学资源等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任务。

二、调研分析在明确目标和任务之后,需要进行调研分析。

这个阶段主要是了解当前教育市场环境,以及国内外同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情况。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为后续步骤提供参考依据。

三、确定课程体系在完成调研分析之后,需要开始确定课程体系。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学科特点、教学资源及社会需求等因素,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或重新设计。

同时,需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性。

四、制订教学大纲在确定课程体系之后,需要开始制订教学大纲。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课程体系,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

同时,需要注意教学大纲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尽可能地与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相符合。

五、编写教材在完成教学大纲之后,需要开始编写教材。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内容,编写符合实际需求的教材,并且保证其质量和可用性。

同时,需要注意选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形式结构,并充分考虑读者群体的特点。

六、开展试点在完成教材编写之后,需要进行试点工作。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新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试点,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方案内容。

同时,也可以通过试点工作来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并为后续推广做好准备。

七、推广应用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推广应用。

这个阶段主要是将新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广到全校范围内,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同时,也需要与社会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市场需求并适时调整方案内容。

总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流程需要经过明确目标和任务、调研分析、确定课程体系、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开展试点和推广应用等七个阶段。

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制定了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交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置
本人才培养方案将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和跨学科拓展课程的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同时,鼓励学生选修跨专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人才培养方案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提倡小班授课和互动式教学。

教师将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激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

四、评价体系
本人才培养方案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评价方式将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五、实施机制
本人才培养方案将实行教学、学习和评价的全程跟踪制度,建立健全的督导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方案实施效果。

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

总之,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未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全校师生积极配合,共同落实好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2023湖南高职院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在2023年,湖南省的高职院校将继续致力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是一份优秀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湖南省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2.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产学研结合:将产业发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现代学徒制:推行现代学徒制,发挥企业导师作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三、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文化素养、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设置模块化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学生评价体系1.改革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相结合。

2.引入企业评价,以企业满意度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

3.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

六、就业与创业指导1.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3.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七、保障措施1.完善政策支持,为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培养方案的实施。

3.强化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的理念、特点和要求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的理念、特点和要求

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的理念、特点和要求作者:马万全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0年第12期【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是规范五年制高职管理、彰显五年制高职特色、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引领性工作。

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促进就业导向,把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遵循规律,把深化五年一贯培养、校企合作办学、理实一体教学作为重要特色;坚持标准引领,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落实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立德树人;就业导向;标准引领【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2-0008-05【作者简介】马万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24)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

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提高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水平,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多年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把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工作作为规范五年制高职管理、彰显五年制高职特色、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引领性工作。

2019年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指导意见后不久,学院就研究制定了《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对各分院、办学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并启动和完成了55个专业的五年制高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

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工作凝聚着各专业协作委员会和广大一线教师的汗水和智慧,得到了兄弟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必将对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情况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情况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情况报告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学校于2022年5月启动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论证及审议工作,并在学校官网建设专题网站进行公开。

现将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公开、实施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情况2020级开设30个三年制专业;2021级开设27个三年制专业;2022级开设32个三年制专业、3个二年制专业。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一)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指导思想,明确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实施意见,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明确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1 .广泛开展社会和市场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形成相关的调研报告,作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

2 .各专业要成立有企业、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和岗位职业特点妥善安排。

3 .各专业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特色。

(二)按照教育部、教育厅要求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论证、审议工作1 .有序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教学科研部拟定《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并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审议同意,于2022年5月下旬印发了《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指导意见》,组织会议对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
重视。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制
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院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
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各类实践技术人才而制定的教育教学方案。


方案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以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

通过此方式,
学生可以获得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
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估等。

其中,培养目
标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它明确了高职高专学生应该具
备的能力和素质。

培养计划则包括有关学年制度、基础课程和专业
课程设置、选修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的具体规划。

教学内容则是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具体
规定。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
教学,高职高专学生可以获得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
方法则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授课
方式,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教学质量评估则是衡量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重要方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本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范本一、方案背景和目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为此,本方案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描述,确保学生获得全面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方案内容1. 课程设置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和选修课。

基础课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科知识基础,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实践课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选修课则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关课程。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

注重实际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开展团队合作。

3. 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纳入方案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实训课和实践课程。

4. 实习实训安排实习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机会。

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提供实习实训岗位,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创新创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可以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并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和创业孵化平台。

6. 综合评价采用综合评价方式,综合考虑课程成绩、实践成绩、实习成绩、创新创业成果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确保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三、方案实施1. 方案制定人员制定方案的人员应包括教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专业教师以及相关行业专家。

2. 方案备案方案制定完成后,应提交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与高职院校进行沟通和协商。

3. 方案宣传方案制定后,应向学生和教师进行宣传,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并参与其中。

4. 方案评估定期对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人才培育方案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工学结合为模式,依托校企互补的实训条件,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人才,要求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面对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工程施工和运营第一线,并且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高速轨道施工技术和维护、管理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工学结合一、坚持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培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的全过程。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制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人说人才应该具备四种能力,即:“实践能力、制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要求是很高的,其中“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是关键,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制造;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就业;而至于创业能力,对于工科高职学生而言,显然很高,因为创业伴随着管理的要素,而工科高职学生是以特定岗位或岗位群的操作技能为看家本领,对于运筹帷幄,打拼市场,从事经营,实在是弱项;但对于不同的学生又要因人而异的进行引导和培育,为其将来的创业能力打造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有54%的学生喜欢学习专业技能课,28%的学生喜欢文化、历史等人文课,15%的学生喜欢音乐、体育等素质课,只有3%的学生喜欢专业理论课,这说明学生非常重视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和基础理论知识。

因此,有必要对他们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改变这种状况。

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很多高职学生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科学,因而导致综合素质较差。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只有接近28%的学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调查数据显示,这部分学生主要是一班级的新生。

有39%的学生愿意自学,而另外33%的学生喜欢与同学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规范
(2020版)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
注:文管类专业群为财经、商务、旅游、法律;理工类专业群为电子信息、信息通信、土木建筑、机械设计制造、设计与制造。

四、教学体系课时和课程设置原则
(一)课时学分设置
1.文管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为2500-2600,总学分130-140。

A类
课程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25%,C类课程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
的30%。

实践教学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50%。

2.理工类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为2600-2700,总学分135-145。

A类
课程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20%, C类课程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
的30%。

实践教学学时不得低于总学时的55%。

3.按实践项目服务课程的原则,应独立设置实践学时。

(二)课时学分标准
(1)课程学时原则上按1学分16学时计算(按教学进程核算)。

(2)主要集中实践学分学时标准
注:1. 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校内实践专周、顶岗实习等课程按1周1学分30学时计算(校外集中实践0.5天按0.1学分3学时计算,1天按0.3学分6学时计算)。

2.认知实习、贴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按1周1学分24学时计算(课程
认知)按0.5天0.1学分2学时计算,1天按0.3学分4学时计算)。

(三)课程设置
1.职业基本能力课程
(1)职业基本能力课程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群)限选课程,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由学统一开设。

(2)专业(群)限选课应在国家规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课程中,紧扣职业标准开设相应的课程。

2.行业通用能力课程
行业(技术)通用能力课程为专业群共享课程和通用技术技能课程。

3.职业特定能力课程
职业特定能力按照专业群所确定的职业群分职业分别设置相应课程,原则上一个专业对应一个职业。

4.职业领域(岗位)工作能力课程
(1)职业领域(岗位)工作能力课程包括职业领域课、专项训练(竞赛)、订单班、现代学制、专项班等课程,每个专业群的职业领域设置不超过5个。

(2)职业领域(岗位)工作能力课程设置3个模块,依据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

5.职场工作发展能力课程
(1)职场工作发展能力由两个模块组成,第一个模块为企业运营能力训练、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发展Ⅰ;第二个模块为创新创业、营销能力训练、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专项班、专业发展Ⅱ。

(四)课程进程
春秋每学期平均周学时在24-28学时之间,学期最高周学时不得超过32学时。

1.公共必修课教学进程表
2.公共限选课教学进程列表
4/ 10
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含入学教育1学分、职业领域选修教育0.5学分、顶岗实习教育0.5学分、就业指导1学分、毕业教育0.5学分、安全与生命教育。

3.公共选修课进程列表
5/ 10
4.集中实践课程进程安排
(1)认知实习在第一、二、三学期内安排,跟岗实习在第四、五、六学期内安排。

(2)《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安排在第一期,《军事理论》《职场发展II模块》《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

《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安排在第九学期。

(五)考核评价
1.课程考核类型
考核类型分为考试与考查,公共选修课为考查课,其它课程为考试课程。

2.课程考核方式
(1)A类课程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或闭卷机试。

(2)B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依据实训项目学习成果形式采用实践操作过程性考核、项目设计、作品设计与制作、论文、调研报告、产品生产等多样考核方式,理论部分可采用闭卷笔试、闭卷机试、开卷笔试、开卷机试。

(3)C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依据实践成果形式可采用项目设计、作品设计与制作、论文、调研报告、产品生产等多样考核方式。

3.课程成绩结构
(1)A类课的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笔试(机试)成绩;
(2)B类课的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项目训练成果成绩+笔试(机试)成绩;
(3)C类课的成绩结构为:平时成绩+项目过程训练成绩+学习成果成绩。

五、教育体系项目学分标准
(一)创新创业体系项目学分计算标准(课外)
(二)职业素质体系项目学分计算标准(课外)1.素养教育训练
2.职业竞赛项目
3.职业技术训练项目
六、学制与毕业标准
(一)学制
学制3年
(二)毕业标准
1.教学体系文管类最低毕业学分比专业标准学分少5学分,理工类最低学分比专业标准学分少学8分。

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0学分,职业素质教育体系20学分。

七、课程(项目)编码规则
课程(项目)编码分校内线下教学课程、线上教学课程、产教融合项目和创新创业教育项目、职业素质教育项目。

(一)校内线下教学课程
代码结构:课程类型(1位)+开课专业(3位)+基层教学组织(1位)+证书衔接(1位)+流水(2位),共8位。

(1)课程类型代码
(2)开课专业代码
(3)基础教学组织代码
(4)证书衔接代码
(5)流水
流水按专业群拉通编码。

(四)线上教学课程
代码结构:课程来源(1位)+开课平台(3位)+课程模块(1位)+流水(3位),共8位。

(1)课程来源代码为D。

(2)线上教学课程代码由教务处按建设进程进行统一编码,编码流水按开课平台拉通编制。

(五)产教融合项目
代码结构:项目来源(1位)+合作企业(3位)+教学单位编码(1位)+流水(3位),共计8位。

(1)项目来源代码为E。

(2)合作企业由校企合作处将全校合作企业拉通编码。

(3)产教融合项目代码由教务处按合作项目统一编码,项目流水按合作企业拉通编制。

(六)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代码结构:课程来源(1位)+课程模块(1位)+项目来源(2位)+流水(4位)。

(1)课程来源代码为F。

(2)课程模块代码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项目模块进行编码。

(3)项目来源按教师所属专业群代码、学生所属专业群代码、校友、企业进行编码。

(4)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由教务处进行统一编码,流水按项目来源拉通编制。

(七)职业素质教育项目
代码结构:课程来源(1位)+课程模块(1位)+项目来源(2位)+流水(4位)。

(1)课程来源代码为G。

(2)课程模块代码按职业素质教育体系项目模块进行编码。

(3)项目来源编码规则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项目来源规则。

(4)素养教育训练模块项目由学生处统一编码,其它模块由教务处进行统一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