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归去来兮辞》的原文、翻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渊明《归去来辞》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辞》翻译: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

归去来兮辞译文

归去来兮辞译文

归去来兮辞译文《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以下是它的译文: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还要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

院子里的小路已经长满了荒草,松树和菊花还长在那里。

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

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

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的一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

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术(3)。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脱然有怀(5),求之靡途(6)。

会有四方之事(7),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11)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13)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4)。

何则(15)?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15)。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7)。

尝从人事(18),皆口腹自役(19)。

于是怅然(20)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21),当敛裳宵逝(22)。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3),情在骏奔(24),自免去职。

仲秋(25)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26),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27)十一月也。

正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全诗解释

归去来兮辞全诗解释

归去来兮辞全诗解释哎呀呀,那可是一篇超棒的文章啊!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句话就好像是陶渊明在大声呼喊:嘿,回去吧回去吧,田园都要荒芜了,你咋还不回去呢?你想想,就好比你有个特别喜欢的地方,好久没去了,心里是不是痒痒的,就想赶紧回去呀!“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他这是在说自己啊,心都被身体束缚住了,还在那惆怅悲伤个啥呀!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纠结烦恼,多不值得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过去的就算啦,以后还能努力呀!就像你之前做错了一道题,那能咋办,赶紧抓住后面的机会呀!“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就像是你走在一条路上,突然发现走偏了一点,还好发现得早,能赶紧纠正回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那船轻快地行驶着,风呼呼地吹着衣服,哇,多惬意的画面呀!就像你在一个美好的天气里,出去游玩,心情那叫一个舒畅!“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着急地问路人前面的路,哎呀,就嫌天亮得太慢啦!这多像我们着急去做一件很期待的事情的时候呀!“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看到自己家啦,那高兴得呀,飞奔过去!这感觉就像你好久没回家,突然看到家门,那种兴奋激动简直没法形容!“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仆人开心地迎接,孩子在门口等着,多温馨的场景呀!这不就是我们回到家,家人迎接我们的样子嘛!“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小路都快荒了,但是松树菊花还在呢!这多像我们有些珍贵的东西,不管时间怎么流逝,依然还在呀!“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带着孩子进家门,还有满满的酒呢!这生活,多滋润呀!我觉得呀,陶渊明这篇写得真是太好了,把那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回到家的喜悦写得淋漓尽致。

他让我们知道,有时候我们追求的那些东西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就像他回到田园,虽然简单,但是却无比幸福。

我们也应该多找找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别总是被那些浮华的东西迷惑了双眼。

这就是我对全诗的理解啦!。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辞赋,这首诗的作者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嵇康。

嵇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首《归去来兮辞》是嵇康的代表作之一,它描述了嵇康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归的渴望。

这首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表现了人们对故乡的感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归去来兮辞》的原文以及它的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何惜乎死之早晚?投之所以事君也,虽身无富贵,义犹不容;心存报国云尔,何宁愿身为草?
且行即将有路,多歧路,今安在?奈何以心之忧,而身之虑;胡为乎哉保车之平?夫得躯免于轮毂之下,是为快;
人生若逢天似,一任蒼天飘泊去。

《归去来兮辞》翻译:
回归乡土啊,家园荒芜难道不想回?既然把自己的心志都坚定地投身到了为国家、社会事业服务的行列,又何必介意早晚死去的问题呢?我投身于为国家效力啊,即便身处贫寒之中,也会秉持着这份责任感和义务感;忘记报效国家吗,就算身处
绿草丛中,我也愿意。

现在虽然有许多岔路要走,我该走哪一条呢?我不禁为心中的忧虑和身体健康的忧虑感到不安。

此时我为车夫提供帮助,这都算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吗?免遭祸患才是幸福之所在啊!
人生若遇到这样的命运安排,只能若无其事地随波逐流,去飘荡吧!。

《归去来兮辞》译文及注释(通用9篇)

《归去来兮辞》译文及注释(通用9篇)

《归去来兮辞》译文及注释(通用9篇)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我曾一度迷失,追逐着浮华的名利,将自己的心灵囚禁于世俗的牢笼之中。

然而,当我身心俱疲,回首过往,才发现自己偏离了最初的航向,错失了生命中最宝贵的风景。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回到那片孕育我心灵的净土——田园。

“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 是啊,既然我的心灵已经被世俗的枷锁束缚,我又为何要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苦恼忧愁呢?我应该挣脱这些枷锁,让心灵回归自由,去感受生命本真的快乐和美好。

我深知过去的错误已无法挽回,但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我已踏上回归的路途,虽然起步较晚,但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一切都不算晚。

正如船只在平静的水面轻快前行,微风吹拂着衣襟,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我向路人询问着回家的路,恨不得立刻就能看到家园熟悉的模样。

终于,我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充满了喜悦,迫不及待地奔向它的怀抱。

家僮们欢快地迎接我的归来,孩子们则早早地在家门口等候。

虽然小路已近荒芜,但松菊依然傲然挺立,似乎在诉说着家的温暖和宁静。

我牵着孩子们的手走进屋内,早已备好的美酒散发着清香,仿佛在为我的归来庆祝。

我举起酒杯,细细品味着这久违的甘醇,目光扫过庭院中的树木,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喜悦。

我倚靠着南窗,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心中充满了傲然自得。

我终于明白,简陋的房屋也能带来心灵的满足,只要心中充满爱和希望,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吃出幸福的味道。

我喜欢在院子里漫步,感受着微风拂过脸庞的温柔;我喜欢在田间劳作,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和生命的活力;我喜欢在傍晚时分,拄着拐杖,抬头仰望星空,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自由。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 我要远离那些虚伪的交际,那些尔虞我诈的争斗。

我要与亲人朋友们谈心,用琴声和歌声来排解忧愁。

我要像农夫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感受着自然的 rhythm,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兔于南冥也,鸟矣于北极。

日月所照耀,令世人一笑。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的《归去来兮辞》,早在公元767年“西魏
文苑”中就有古诗的记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抒情诗词之一。

此诗以中国传统的观点描绘动物的归栖景象,两个特别美丽的句子描
绘出来:“兔于南冥也,鸟矣于北极”,引人遐思。

诗人像讲述一个故事,一种叙述手法,将在南方的兔子和北方的鸟儿作为反差,使读者有一种它
们穿越千里,而又有相同目的地,又回到原处的哀怨感受。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译文《归去来兮辞》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被誉为“百代之经典”。

这篇诗歌作品以婉约清新的文艺风格,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期望,体现了先人们羁旅漂泊的心情。

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归去来兮辞》的原文及注释译文,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四大皆空,气魄干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焉知二五而十三,宋玉留致其如烟。

棠棣华菀,白露横江;笛在江户,清风常娟。

水云间,山不盈尺,何知道之不祥!石中有画马,如转如飞,凌波微步,谨益尔灵验。

二、注释译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返回故乡,回归家园,可家园已荒芜,何不回归?这里是表达思乡思归之情。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我把我的心灵送给了生活,却寂寞落寞,感到孤独和悲伤。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对过去的事情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去改变和许诺,但对未来还可以有所期望和追求。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身处在迷失的道路上,虽然距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但是我们要认清今天所在的位置,不要对昨天不够了解,遗憾昨天。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小船轻轻地漂流着,风儿轻柔悠扬地吹拂着船帆和衣角。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征夫”是指军人,意为“问路”,但在这里则可以理解为在艰难的旅途中求问迷路的方向,一种对旅途的反思和思考。

四大皆空,气魄干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指人的精神胎力非常旺盛,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显得格外神秘。

焉知二五而十三,宋玉留致其如烟:二五是指当前的年龄,十三是指他离家的时间。

大意为社会变幻的速度太快,一年不如一年,时光变迁,改变甚至快如风。

时过境迁,一切都变得朦胧不清。

棠棣华菀,白露横江;笛在江户,清风常娟:想象故乡的美景即境,感受到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注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注释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注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注释《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全文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随世俗的精神情操。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归去来兮辞》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陶渊明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一、本篇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二、文章翻译: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白话文:归来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何还不归去?既然自己的心灵已被躯壳所束缚,为何还要惆怅而独自悲伤?醒悟过去的行为已无法挽回,明白未来的日子尚可把握。

归去来兮辞(原文对照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对照翻译)

我拿过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庭院中的树木使我很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傲然自得的情怀,知道这狭小之地反而容易使我心安。小园有门却经常关闭着,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向着远方眺望。云气悠闲自在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手扶着孤松,徘徊流连,不忍离去。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节选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听朗诵,感受音韵美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
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
③六字句为主,一般每句三拍。
文体简介
文体简介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但二者仍有显著的区别: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常用关联词语,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而辞仍然是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译文回归来兮辞王维辞归去来兮,路非常岐。

奔流到处兮,何处寄思?心所求兮,莫若寐寐。

山有木兮,其可仰观;路有景兮,其可蹊走;欲临帝兮,灵台远拜,尔心何慕兮?端若清晨。

回归来兮辞王维我回归家乡,仍是一条不成形的路。

我奔流到各地,哪里来寄托深情?山川有繁花,令人欣喜仰望;河流有湛蓝,令人畅快跃跃。

渴望见过帝王,去到灵台向之叩首恭敬,你的心境何其美妙?宁静如清晨之光。

今天回到了家乡,想起了不少往事。

当年出门在外,在素昧平生的我面对异域的美景,燃起了走遍这天下的梦。

见到过的山川草木,流淌着的河水,在心底留下了一抹青翠,仿佛那就是我心中归乡的美景。

从无垠的大漠,到雄伟的云霄,苍茫的高山,宁静的水乡,在这一幅幅山河美景间,走走停停,总有一处,隐约感觉到有文脉的传承,一路行走着,一段记忆便在我的回忆里了。

沿途看见了许多不同的美景,也给我以鼓励,让我明白想要走进帝王之堂必须从苦苦修行开始。

无量的爬山和走水,磨砺着我的意志,纵使体力消耗殆尽,也总能勇往直前,终于看到了关系到我至宝之殿,这时,一种深沉而令人肃穆的宁静感充斥着心田,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回归温暖,把素昧平生的纠结全部融入着这崇高的情怀。

归乡的岁月里,我去探视过祖屋,坐过家庭聚餐,还收集了许多异域的风土民俗,融入到家乡的生活里,客途冬春终于感到,有一种熟悉和亲切,这就是温暖的家园,这就是最伟大而宏大的心灵港湾,留住了我在这自由的原野上,释放自由的心灵。

回归的旅途,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经历,不论是旷野的沙漠,温暖的大地,绿茵的牧场,犹如一首风起云涌的诗句,融入到心里,延。

《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精选全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原文与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喽!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归!既然自己使心灵受形体的奴役,为什么还要独自惆怅伤悲?我明白了,以往的不能挽救;我知道了,靠将来还可以补回。

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

船儿轻轻地摇荡着前进,风儿飘飘地吹着我的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晨光还是这样隐约依稀。

终于看到了家里的屋檐,一边奔跑着一边怀着满腔的欢欣。

僮仆跑出来迎接,小儿子等候在家门。

园子里象征隐土生活的“三径”已经荒废,可是我心爱的松菊却还幸存。

拉着幼子的手走进屋门,已准备了美酒盛满酒樽。

高高地举起酒壶和酒觞自酌自饮,悠闲地看着庭园的树枝露出了笑颜。

依靠着南窗(窗外有傲天的孤松)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确实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使人心安。

每天在庭园散步已经养成乐趣,虽然安了家门却常常把它闭关。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翻译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志受到形体的役使,那又为什么还要如此伤感失意而独自悲哀呢?我认识到过去所做错的已经无法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弥补。我确实已走入迷途但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船在水中轻快地漂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只恨晨光朦胧,天还不亮。
正文注释
(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
(2)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胡,同“何”。
(3)以心为形役:让心神为形体所役使。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但为了免于饥寒,违背本意做了官。心,意愿。形,形体,指身体。役,奴役。
(4)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惆怅,失意的样子。
(43)登东皋[gāo]以舒啸:登上东面的高地放声长啸,皋,高地。啸,撮口发出的长而清越的一种声音。
(44)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聊:姑且。乘化,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到死。尽,指死亡。
(45)乐夫天命复奚疑:复:还有。疑:疑虑。
归去来兮辞并序 【翻译】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0)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前:前面的。
(11)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恨:遗憾。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宝刀而藏之。

泛滟溱洧,楣列太阿。

以蔽王旅,弟君遂宴。

赏神灵,毛骨悚然。

何日息以盈虚!洞庭湖阔,人亦云悲。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千行之下,莫如母仪。

守矢勿失,节用[佚馬]宜先王之志。

归去来兮辞中文翻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宝刀而藏之。

泛滟溱洧,楣列太阿。

以蔽王旅,弟君遂宴。

赏神灵,毛骨悚然。

何日息以盈虚!洞庭湖阔,人亦云悲。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千行之下,莫如母仪。

守矢勿失,节用宜先王之志。

归去来兮,我为何不回到田园?既已将自己的心奴役,为何如此忧愁独自悲伤!我悟到过去不能述说,明白未来可以追寻。

实际上,我在迷途中距离尚不遥远,才觉得今天如此而昨天又非此。

船在远处轻轻摇晃,风在吹拂衣衫。

询问前方的征夫,懊恼黎明微弱的光芒。

我仰望高大的房屋,满心欢喜地奔赴。

仆人欢迎,孩子等候在门口。

三径都已荒芜,松树和菊花依然存在。

我携带孩子进入屋内,有酒满满的酒瓮。

举起壶觞自饮,目送宝刀藏匿起来。

水面泛起涟漪,楣柱排列如太阿山。

用这座房屋为王旅提供庇护,兄弟们快乐地宴饮。

赏赐神灵,毛骨悚然。

何时才能达到充实与空虚的平衡!洞庭湖广阔无垠,人们也因此而悲伤。

归去来兮,我为何不回到田园?既已将自己的心奴役,为何如此忧愁独自悲伤!在千行万步之下,没有比母亲的规范更为重要。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赏析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赏析

归去来兮辞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送,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与,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参考译文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单独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

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恨晨光朦胧天不亮。

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快乐地向前飞奔。

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欣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单独〕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跟乡里故人谈心何等可乐,弹琴读书来将愁颜破;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注释及鉴赏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注释及鉴赏

《归去来兮辞》原文、注释、注释及鉴赏[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①,胡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③,奚④惆怅⑤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⑥。

实⑦迷途其⑧未远,觉今是⑨而昨非⑩。

舟遥遥(11)以(12)轻飏(13),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14)以前路,恨晨光之(15)熹微(16)。

乃(17)瞻衡宇,载欣载奔(19)。

僮仆欢迎,稚子(20)候门(21)。

三径(22)就荒(23),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24)。

引(25)壶觞以(26)自酌,眄(27)庭柯(28)以怡颜(29)。

倚南窗以寄傲(30),审(31)容膝(32)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35),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36)以流憩(37),时矫首(37)而遐观(39)。

云无心(40)以出岫(41),鸟倦飞而知还。

景(42)翳翳(43)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4)。

归去来兮,请(45)息交以绝游(46)。

世(47)与我而相违(48),复驾言(49)兮焉求(50)?悦亲戚之情话(51),乐琴书以(52)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53),将有事(54)于西畴(55)。

或命(56)巾车(57),或棹(58)孤舟。

既窈窕(59)以寻壑(60),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61万)物之得时(62),感吾生之(63)行休(64)!已矣乎(65)!寓形宇内(66)复几时,曷不(67)委心(68)任去留(69)?胡为遑遑(70)欲何之(71)?富贵非吾愿,帝乡(72)不可期(73)。

怀(74)良辰(75)以孤往,或植杖(76)而耘耔(38)。

登东皋(77)以舒啸(78),临清流而赋诗。

聊(79)乘化(80)以归尽(81),乐夫天命(82)复奚疑(83)?[注释]①芜:荒芜。

②胡:何,为什么。

③心:指心灵。

④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身体所役使。

意思是本心不愿出仕,为免于饥寒,却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了官。

心,意愿。

形,形体,指身体。

役,奴役。

④奚:何,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
归去来兮辞
课次
5
授课时间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授课方法
教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授课时数
2
教具
基本教具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1、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2、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审批意见
教学重点
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序文,了解陶潜辞官归隐的原因
明确三点理由: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
3、“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
(3)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与乡邻交往之乐;
(4)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板书设计
20’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2、诵读第2段,思考:作者辞官回乡时的心情如何?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一诗一赋,表达了相同的心境,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3、诵读第3段,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悦亲戚之情话
——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
(2)乐琴书以消忧
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设计
附记
归去来兮辞
一、导入课文
在1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是他隐士情怀的最好表白。
20’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尾页)续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五、总结
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慨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是属于时代的,正如苏东坡所云:“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这种“委心任去留”的任真自得之意,他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10’
20’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续页)续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确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归隐以后,对农村生活有所体验,写出了不少描述美好的田园风光和抒发自己恬静闲适心情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弃官场生活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写了一些抒发政治理想和关心政局的作品,说明他对政治始终没有忘怀。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有《陶渊明集》。
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诵读第4段,思考: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又有何表现?
讨论: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二、了解作者及解题
1、学生读注解①,明确虽要识记的内容。学生读印发资料,详细了解陶渊明的追求及情感。
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吏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
三、诵读及整体把握
说明:诗歌、辞赋一定要强调读,在读中积词会意、读中感悟、读中辨析、读中融会贯通,文言诗歌、辞赋,尤要强调如此。
(一)朗读常规指导: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六字句:按三拍读,3、3顿或1、2、1、2顿。如“舟遥遥/以/轻甩,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三字句2、1顿;五字句2、3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柯》《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2、【题解】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二)教师范读一遍。提醒注意听语顿的特点。
(三)学生诵读
四、具体赏析,体会感情:
1、诵读第1段,思考: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思考:结合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