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Economic Geography
6.市场原则的克氏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⑴中心地具有等级性,各等级的 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⑵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 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 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⑶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 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见97页,表4-1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沃尔特•克里斯泰勒
Economic Geography
二、基本概念
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 是指向周围地区消费者提供各 种商品和服务的地方。 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或者一 个居民聚居点,或者一个商业或 服务业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conomic Geography
2.中心性
(二)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霍伍德和博伊斯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 具有代表性。 中心商业区的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即核心部和边缘部。见105页图4-6 核心部具有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 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职能布 局等特征。 边缘部土地面积相对广、土地利用密 度不高。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克氏还认为,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 的交通要求大。 因此,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 局,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作用 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 则解释比较合理。
Economic Geography
四、评价 主要贡献
1.促进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 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的研究。首次 将演绎法引入地理学。 2.克氏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 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 论基础之一。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费尔·威尔采克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最早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之一。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以城市为中心,随着城市的规模增大,其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一个中心地带的格局。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指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支配和影响,使其产生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1、中心地带中心地带是指由城市和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空间单元,城市是中心,周边地区是外围,中心地带是中心和外围的一个整体。
城市是中心,扮演着控制、支配周边地区的角色,周边地区是外围,扮演着为城市提供资源、劳动力的角色。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依存、互动关系紧密。
2、中心的经济活动中心的经济活动包括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文化等。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它集中了大量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
在中心地带里,城市不断吸引着周边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其聚集,从而扩大了周边地区的经济规模。
3、周边地区的空间组织周边地区是城市的外围,其空间组织主要是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和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面向城市的空间组织是指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如农业、工业、交通等等;面向自然环境的空间组织则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等方面的组织。
4、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中心地带的等级结构指的是不同城市规模所形成的等级结构。
即大城市会辐射和控制周围的小城市,而有些小城市则会依赖大城市的支持和影响,形成繁荣的小城市。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
先后出现了德国地理学派、英国地理学派、美国地理学派等,都是将中心地理论和其他知名学派的理论进行融合并发展。
中心地理论阐述了城市的重要性和中心地带的组织特点,并阐明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心地理论是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现代城市与其周边地区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地理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节克⾥斯塔勒的中⼼地理论⼀、中⼼地理论产⽣的背景与⽬的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斯泰勒在1930年完成其博⼠论⽂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书(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地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这⼀对地理学尤其是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影响的中⼼地理论。
背景:进⼊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业的聚集点。
⽬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中⼼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地、中⼼商品、中⼼地职能中⼼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地)⽣产、供给,⽽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地职能:供给中⼼商品的职能。
中⼼地:供给中⼼商品职能(中⼼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性中⼼性是指就中⼼地的周围地区⽽⾔,中⼼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地发挥中⼼职能的程度。
中⼼性⼀般可⽤下式表⽰:C=B1-B2式中: C中⼼地的中⼼性; B1中⼼地供给中⼼商品的总量;B2中⼼地供给中⼼地⾃⾝的中⼼商品的数量。
从上式可知,中⼼性即中⼼地供给⾃⾝中⼼商品后的剩余,也即从中⼼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地区域)以中⼼地为中⼼的区域称为中⼼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地区域。
具体说,是中⼼地的周围从中⼼地接受中⼼商品供给的区域。
在中⼼地,中⼼商品有剩余,⽽在中⼼地的周围区域中⼼商品不⾜。
中⼼地中⼼商品的剩余部分便⽤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商品的不⾜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由对中⼼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地的某种中⼼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中的空间边界。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ppt课件
PPT课件
2
二、中心地理论基础与模式
• 假设条件:研究区域地理条件均质;
• 中心地:是指能够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 服务的地点。
• 中心货物和服务: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它们 出售和服务的主要对象为期周围区域的居民,也称之为中心地
职能。它们是有等级的,高等级中心地提供高级别的服务;低 等级中心地提供低级别服务。
• (3)中心地市场 区体系为1,3,9, 27,81,…。从这一 数字排列关系可看 出,是按3的倍数 在变化。
13
三、中心地理论的实践与功能
• 中心地理论在各国区域开发、国土开发与整治、行政 区划、城市体系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965年至1975年原西德的《联邦空间整治法》、《空 间整治纲要》中得到应用,全国划分38个大空间,进 行中心地建设。
PPT课件
3
中心地理论的前提条件
•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 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质的分布,居民的收 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 第二,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切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 •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
PPT课件
5
初期
中心地形成的初期: 当某一种货物的供应点只 有少数几个时,为了避免 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 应点的距离不会太近,它 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 各自独立而不相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PT课件
6
中期
中心地形成的中期: 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 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 回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 的供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 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彼此 相切的。 各中心地争夺空间而平分。
中心地理论
二、理论要点 1、六边形网络的形成
(1)克里斯塔勒提出两个限制因素
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利润最
大化。 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 供或服务。
范围的影响
超额利润区域 继续营业所需的最小区域 (拥有平均利润)
均质性平原 R M T 尚有地区对同样商品与服务 的需求没有满足,结果如何 呢?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沃尔特•克里斯泰勒
1933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 里斯泰勒发表了“南德的中心 地”一书,他在此书中提出了 著名的“中心地理论”,此理 论是揭示现实中错综复杂地分 布的城市和商业网点的理论。 该理论作为地理学家提出的理 论,不仅为经济地理学(特别 是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做出贡 献,而且对其他学科也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2、假设条件 克里斯泰勒为了展开理论设定了若干假设
1)地表面是具有同等条件的均质表面。 2)区域内人口均匀分布,即人口密度均匀 3)区内居民购买力大体相同。 4)区内运输条件完全一样,向区域内任一方向的 交通可达性相等。 5)运费同中心地距离成正比关系。 6)区域内的人们活动是有理智的,即是合理的经 济人。 概括起来,就是均质平原和经济人两条。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则
A B B B A
B
问. 低一级别的B级中心 应该在哪里呢? 答. 在三个A级中心的中 点
B
B
A
B
B
A B
B
B
A
B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B B
克里斯泰勒的 K=3 (市场) 原 则
B A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
中心地理论名词解释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戈特利布·冯·弗鲁格斯提出的,他的主要著作是《中心地学》。
中心地理论是一种地理学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该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分布、功能和等级,来解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城市所承担的区域服务和中心功能。
中心地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定义:1. 中心地: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较高等级和较高级别功能的城市。
中心地通常具有商业、行政、文化等多样化的功能,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2. 中心地体系:指由多个中心地组成的系统。
中心地之间存在互相依存和互相支持的关系,形成由中心地和其周边地区构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网络。
3. 中心地等级:指根据城市的规模、功能和影响力等因素,将中心地划分为不同等级。
通常按照中心地人口规模、商业区域面积、经济主导产业等因素来划分等级。
4. 中心地服务:指中心地为其周边地区提供的各种商业和公共服务。
中心地服务包括商业物流、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可以满足周边地区的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5. 中心地影响范围:指中心地对其周边地区产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中心地的影响范围通常按照距离、交通网络等因素来界定,影响范围内的地区通常与中心地存在一定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心地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可以帮助政府和规划者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中心地理论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
05 经济地理 第四章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货物的供给范围 上限:中心地供给货物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 界——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 中心地内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 下限: 需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心地的特点 中心地的等级由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级 别所决定 中心地的等级决定了中心地的数量、分布和服务 范围 中心地的数量和分布与中心地的等级高低成反比,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与等级高低成正比 一定等级的中心地不仅提供相应级别的商品和服 务,还提供所有低于这一等级的商品和服务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于 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形成中心 地系统。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
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 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 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 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二、基本概念
中心地: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中心性: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教师 王晓玲
(二) 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
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
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 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弗·魏变明(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基于一种假设,即人们在购买日常商品和服务时倾向于选择距离更近的地方。
它主要研究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商业和经济发展。
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包括:1.1 中心地(Central Place)中心地是指具有较高水平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能够满足周边社区的需求的地点。
中心地可以是城市、市镇或村庄等。
在理论中,中心地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中心,周边地区是其商业辐射范围。
1.2 中心地层次(Central Place Hierarchy)中心地层次是指根据地理位置、功能和规模将中心地分类并排列的等级系统。
根据中心地层次,中心地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例如主要中心地、次要中心地和小中心地等。
主要中心地通常面积较大,服务范围广,提供高级商品和服务;而小中心地面积较小,服务范围有限,提供一些基本商品和服务。
1.3 中心地间隔(Central Place Distance)中心地间隔是指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间隔有一个固定的最佳距离,也即最适宜的经济半径。
经济半径是指在该距离内,一个中心地能够提供商品和服务满足其周围社区的需求。
超过经济半径的距离内,人们更有可能选择其他更近的中心地。
2. 应用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和经济地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中心地理论的一些应用领域:2.1 零售业布局规划零售业通常依赖于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需求。
中心地理论可以帮助零售商确定最佳的店铺布局。
根据中心地理论,零售商可以将主要中心地和次要中心地作为零售店铺的选址依据。
在一个中心地周围的经济半径内,只需要一个主要中心地,这可以确保该中心地的稳定销售并吸引周边顾客。
而在其他中心地间隔内,可以开设一些次要中心地,以便更好地服务周边社区。
2.2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四章
图 4-12 等概率线与购买行为
这样,下列模型可成立。
A d P = ∑( A d
j ij ij n j =1 j
b
b ij
)
Pij 表示在 i 地区居住的消费者选择 j 消费中心的概率。 Aj 表示 j 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一般用商店的规模来表示。 dij 表示 i 地区到 j 消费中心的距离 b 表示距离指数(是经验测定的指数) n 表示消费中心的数量 赫夫模型是从个人的选择行为的现实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不同于赖利的经验 法则。该模型对商店选择和零售商圈推定模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模型 中的 b 值是一个经验值,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才可获得[3]。
图 4-5 地价与零售业区位关系 3
二、零售业区位模型
1.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1)普劳德福特(M.J. Proudfood)划分法 他在 1 937 年研究了美国的零售业空间,将零售业空间划分为五种类型,即 中心商业区、外围商业区、主要商业街、近邻商业街和孤立商店群等。他的划分 主要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位置条件和特征。 (2)美国学者迈耶(Mayer)在 1942 年同样以美国的城市为对象进行了零售业 空间类型划分,但他侧重于零售业活动的规模和形态的研究。 (3)贝利划分法 在普氏和迈氏研究的基础上,1963 年以芝加哥为例,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 了零售业空间类型。他把零售业空间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在中心部存在 一个核心的商业设施,以此为中心商业职能呈同心圆分布,按照商业集聚的规模 进一步可分为 CBD、区域中心地、社区中心地和近邻中心地。第二种类型是沿道 路和街道呈带状分布的零售业空间,根据其位置和规模差异,又可分成传统的购 物街、沿主要干线分布的零售业空间、在郊区形成新的带状零售业空间和高速公 路指向的零售业活动集聚空间。第三种类型是追求类似零售业活动集聚利益和接 触利益在某一地点集中而形成的专业化空间。按照集聚的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种类 可分为汽车街、印刷区、娱乐区、输入品市场、家具区和医疗中心等。专业化空 间与第一和第二种类型并非是无关独立存在的,有些类型在区域中心地或沿干线 分布的空间也能找到。 同样传统的购物街能看到的零售业在近邻中心地中分布着, 总之,三者的类型划分具有相对性。 2.中心商业区的内部结构 (1)霍伍德(Horwood)和博伊斯(Boyce)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型。 如图 4-6 所示,中心商业区的空间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核心部(core)和边 缘部(frame)。核心部具有高度的土地利用、空间垂直发展、白天人口集中和特殊 职能布局等特征。与其他零售业空间不同,中心商业区的核心部除商业职能外, 也是各种办公机构、金融和行政机关的聚集地。围绕核心部的边缘部土地面积相 对广、土地利用密度也不高,郝氏和鲍氏认为该区域的最大特征是职能的空间分 化。在周边部分布着轻工业、交通站点、具备仓库的批发业、汽车销售和修理业、 特殊服务业(如医疗)以及住宅区,各自不仅相互联系,而且每一个部分与核心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泰勒是德国的经济地理学家,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开创了中心地理论。
他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
1.中心地是分布在具有同等土壤肥力、资源均匀分布、没有边界的平原上。
在这个平原上,人口是均匀分布的,人们的收入、消费方式以及对货物的需求都是一致的。
2.平原上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规模所有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朝各个方向的移动都可行。
3.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
即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寻求尽可能大的市场区,致使生产者之间的相隔距离尽可能的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商店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
4.消费者到离他们居住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他们所需的货物和服务,他们为此付出的实际价格等于货物的销售价格加上来往的交通费用。
克里斯泰勒认为,在这个理想的平原上,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服务范围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可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1.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3,即由三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
这正如教材中所说,每一个较大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总是低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3倍,所以,市场原则下的服务范围系列是:1,3,9,27,81,243,……由于每个中心地包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高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低级乃至更低级的中心地,所以,在市场原则下,不同规模中心地出现的等级序列是:1,2,6,18,……(从次高级开始,中心地数目恰好是该级服务范围数与高一级服务范围数之差,也即1,3-1,9-3,27-9,……)2.按照交通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位于联结两个较高等级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每一个完整的基本六边形和周围6个基本六边形的1/2,即由四个基本六边形,共同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六边形。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经济活动区位-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第4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4.1 复习笔记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1.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1)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商业、贸易和服务业的聚集点。
(2)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把研究的焦点对准了城市。
在城市社会和经济行为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的形态、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也开始了研究。
(3)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2.基本概念(1)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2)中心性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
(3)货物的供给范围货物供给范围是指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
(4)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
3.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是建立中心地系统模型的基础。
在构建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时,克氏首先假定了以下前提条件:①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②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③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④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⑤人口也是均匀地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2)中心地的形成①在上述前提假定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同,且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域都为半径相等的圆形区域。
②任何一个中心地都与6个和自己相同等级的中心地为邻。
各中心地不断竞争,同时组成一个有规律递减的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所有中心地达到空间均衡。
③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规模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变化的。
经济地理学--中心地理论
概述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首先使用的。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提出的,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
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体系包括:①中心地的数目;②互补区域(即中心地所服务的地区)的数目;③互补区域的半径;④互补区域的面积;⑤提供中心财货种类及其数量;⑥中心地的标准人口数;⑦互补区域的标准人口数等。
中心地理论模式将随人口数、生活习惯、技术等的改变而变化;同时也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的不同,或中心财货价格的差异而表现互补区域大小的不同。
中心地体系可分别根据市场、交通和行政最优原则而形成。
中心地有等级、层次之分,一个较大的中心地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每个较高级的中心地概括了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并将南德中心地分为七级。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景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
1960年在国际地理代表大会和国际城市地理讨论会上得到高度评价。
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有:其性质是静止的,没有考虑城市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它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小系统成分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间,以及同一个小系统中同级居民点间横向职能(功能)联系。
另外,其假设的城镇空间分布及其他条件也都脱离现实。
由于理论以许多假设条件为前提,实际又不可能达到,城镇体系布局就不可能完全依照理论,城镇的规模、数量、距离、比例也不可能是严格的、机械的数学关系。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第一章:序论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彼此关系的学科。
2.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进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转变。
从偏重于对区域内的单体企业(农场、工厂、商业点)的微观分析,转变到对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和谐进展的分析。
50年代以后研究区域尺度再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研究区域之间的进展问题。
最后再进展到研究经济活动的全世界化。
(2)研究企业组织的转变。
战后以来,作为经济地理学要紧研究客体的企业组织,加速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世界性经营进展。
(3)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变。
标准性分析:从某一大体命题动身演绎推理出结果到实证分分: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式探讨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到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到结构主义分析: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阻碍经济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在区别4.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有哪些?(1)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联合国里约热内卢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在经济进展中人们加倍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人们对进展经济和爱惜资源环境的关系的熟悉,已从本世纪上半叶的“环境决定论”,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经济“零增加”以爱惜地球生态环境的思想,转移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和谐进展上来。
(2)全世界与地址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进展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①效率至上②威廉逊的倒“U”型曲线论③胡鞍钢主张二者兼顾但偏向于公平。
(4)企业与区域经济进展的关系直接阻碍(技术、治理、产业关联)间接阻碍企业利益与区域利益之间并非完全重合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阻碍因素6.区位:要紧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现代区位理论把区位概念为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7.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其大体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主体:指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
(完整版)经济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1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性1.1 研究对象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研究任务从“人地关系”角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关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a。
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b。
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3)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它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规律。
从经济活动组织过程角度:经济地理学也可表述为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研究如何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也就是确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和关系强调的是组织的原理、过程与方式。
位置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中占据的位置(区位)。
强度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分布的范围大小和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强度,包括密度。
关系指的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及各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环境要素)的关系。
研究任务(续)其研究任务可概括为:(1)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2)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3)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也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4)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的组织,更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1。
2 学科特性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地理学必须与地域条件结合,研究各种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地理学的灵魂,离开了地域性或地域性不强,实际上是失去了地理性,或是地理性不强。
经济活动的区位(用地)选择、活动(功能)分区、区域分工与协作、不平衡区域发展模式,都是体现地域分异的,即体现地域性。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目录•内容提要•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二、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二、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二、胡佛的区位理论•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第四章中心地理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二、中心地的等级性•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第一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二、企业的空间扩张•第二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第三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一、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第二节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第三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一、农村工业化的特征•二、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与管理•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 - 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 - 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二节区际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发展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一、技术进步•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四、国际经济协调•第三节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第四节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第一节车工业•一、汽车及汽车工业•二、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变化•第二节电子工业•一、生产格局的全球化•二、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三、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是重要区位因子•第三节服务业•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二、现代服务业特征•三、邮电通信业及其布局•四、国际服务贸易及其布局•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节全球化与当地化•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二、不同地区全球化效益的差异•三、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的关系•四、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五、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启示•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一、企业问卷调查及定量分析•二、企业案例调查及定性分析•第二节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一、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方法•二、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三、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第三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二、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新产业区研究•一、新产业区概念由来•二、新产业区研究的主要问题•三、研究新产业区的意义•第二节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二、福利地理学( Welfare Geography )研究•第三节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一、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二、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三、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四、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前言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经济地理学课件NO4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五、克氏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back
图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back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ahead
图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back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 下关系,即: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
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
的中心地系统。
back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 心 商 品 ( 含 服 务 ) —— 在 少 数 的 地 点 (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 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 能)的布局场所。
back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 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 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 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 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ahead
图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back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克里斯塔勒计算了德国南部中心地的 中心性。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 P,G,B,K,A,M)。 测定了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发现最 低一级的中心地(M)间的距离为7 km, 高级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次一级中心 地间距离的31/2倍。
经济地理学(第3版)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a:高级商品店; b:妇女服装店; c:宝石店 d:家具店; e:食品店; f:鞋店; g:西装店
A:最高地价点; B1,B2:街角
二、零售业空间类型与结构
(一)零售业空间类型划分 中心商业区
外围商业区
普劳德福特划分法
侧重零售 业位置与
特征
主要商业街 临近商业街 孤立商店群
图4-9 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总体来说,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和行政原则则可看 作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 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大交通发展时期,以及新开 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 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的区域,交通原则 比市场原则作用大;
来源:牛亚菲,1989
图4-12 江苏省灌云县中心地体系 结构示意图
来源:牛亚菲,1989
(三)区域规划与城市建设
成功地应用了中心地理 论,但并没有完全按六 边形嵌套的模式布置。
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 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 则布置在较低级居民点 的中间。
图4-13 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规划图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区位选择特征。
本章要点
中心地、中心性、货物的供给范围、中心地的等级等基本 概念的内涵理解。
在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 系统的各自特征和差别。
对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要素的把握和分析;对零售业区位 模型的理解与零售引力模型的应用。
对现代服务业的区位特征、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系统的变化。 忽视了集聚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4章-1中心地理论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1930年完成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一书(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对地理学尤其是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心地理论。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
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交通的集中点,商业、贸易和服务行业的聚集点。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商品(含服务):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二)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
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B1-B2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从上式可知,中心性即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也即从中心地供给其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数量。
(三)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心地的补充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
具体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
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商品服务范围(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外侧界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从理论上说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为补充区域的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内侧界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
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下限为中心地内该最小限度的消费者的空间范围。
(五)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商品是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比如高档消费品、名牌服装、宝石等;低级中心商品则是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比如,小百货、副食品、蔬菜等。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比如专营某名牌服装的专卖店和经营宝石的宝石店是高级中心地职能,而经营小百货的便民商店则是低级中心地职能。
(六)中心地的等级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中心地。
比如有宝石店的中心地是高级中心地,而仅有便民商店的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
低级中心地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也少。
而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也多。
在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级中心地,其供应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介于两者之间。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在低级中心地就可满足,但如购买较高级的商品和寻求高档次的服务必须去中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才能满足。
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是中心地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克里斯塔勒实地调查了德国南部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数量、服务范围、提供的商品种类和中心地人口等。
他把在德国南部可以找到的村镇按其地位次序进行分级,再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充,并用各级村镇和城市的级别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代表不同级别的村镇和城市中心,最终形成了一个从M到L级别依次升高的有7个级别的中心地等级系统(见表4-1)。
表4-1: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级别划分级别简称名称名称含义M Marktlecken 基本市场区位,最低一级的中心地A Amtsstadchen 设有镇级官方机构的村镇K Kreisstadtchen 县级镇B Bezirkshauptorte 地区主要中心G Gaubezirkshauptorte 地区高级中心,地位超过B级中心P Provinzialhauptorte 省首府L Lendeszentralen 跨区域首要城市中心表4-2市场原理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中心地等级中心地数服务区数服务半径/km服务范围/km2提供商品种类数中心地人口数服务区人口数M 486 729 4.0 44 40 1000 3500 A 162 243 6.9 134 90 2000 11000 K 54 81 12.0 400 180 4000 35000 B 18 27 20.7 1200 330 10000 100000 G 6 9 36.0 3600 600 30000 350000 P 2 3 62.1 10800 1000 100000 1000000 L 1 1 108.0 32400 2000 500000 3500000合计 729 ………………克里斯塔勒发现最低等级的村镇级中心地M数量最多,达486个,服务半径仅4km,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为40种,中心地的人口及其服务区人口也较少。
随着中心地等级提高,中心地数量也愈来愈少,服务半径却逐渐增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也随之增加(见表4-2)。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是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
最低等级的中心地具有最低的中心职能,而比其高一级的中心地不仅具有自己固有的职能,同时也兼有最低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依次类推,最高级的中心地具备所有等级的中心职能。
同时,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以一定的间隔布局。
(七)经济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
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3要素所决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因此,交通发达程度如何对于中心地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其中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1.基本前提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
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
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
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的中心地集聚。
2.各级中心地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的形成在满足上述的前提条件下,初始时某一区域的任何地点的消费者都可接受均匀分布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服务半径相同(克里斯塔勒设定为21km)的商品服务。
根据前提条件第五条的规定,初始状态的中心地(B级中心地)分布将呈如图4-1所示的六边形结构。
六边形结构从数学来看,其面积是仅次于圆的最优结构。
图4-1 单一中心商品构成的中心地分布结构但对于中心地区域内的消费者而言,还需要其它商品的服务。
比如商品服务半径为20km的商品时,若仍然只靠原有的中心地供应,在每3个相邻中心地(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之间都将存在着一个空白区(图4-2的阴影部分),空白区得不到该级中心地的服务或者说没有包含在该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中。
这时就会在空白区出现一个次一级中心地(图4—2中的K级中心地),以满足空白区居民的需要。
而这个次一级的中心地一定位于这一空白区的中心,也即上级(B级)中心地市场区域的顶点上。
这是因为只有在这点上供应服务范围的运距最短。
由K级中心地可以供应区域内消费者商品服务半径20~12km的所有商品。
图4-2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形成原理示意图但当消费者进一步需求11km的商品时,若仍仅由K级中心地供应,则在K级中心地中间,也会出现一个空白区,这样比K级中心地低一级的A中心地就会在此布局。
以此类推,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就逐渐形成。
各级中心地从上到下组成一个有规模递减的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此时所有中心地达到了空间均衡(图4-3)。
图4-3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3.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如图4-3所示,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包括着1个完整的K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中心部),在其周围还有6个K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1/3部分。
这样1个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等于1+1/3×6 = 3个K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
依此类推,可以得出各等级中心地间的区域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
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市场原则下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由图4-3可见,每个m-1级中心地(如K级中心地)包含在3个等距离的m级中心地中。
这样,每个m级中心地(如B级中心地)共包含着6个类似的m-1中心地。
也就是说,m级中心地在自己的市场区域内包含着1/3×6 = 2个m-1级中心地。
而一个m级中心地内包含了6个m-2级(图中为A级中心地)中心地。
由图4-3还可看到,一个m级中心地内完整地包含了12个m-3级(图中的M级中心地);并且与自己同一等级的中心地的每一条边界线上共同拥有2个m-3级中心地(6条边界线共同拥有12个,每个m级中心地拥有6个)。
这样一个m级中心地拥有18个m-3级中心地。
由此可得到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5.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各中心地间的距离的关系也有固定的关系,如图4-4所示,上一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下级中心地距离的图4-4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综上所述,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其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