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

“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正是“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比如《背影》,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产生他们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学生的理解,可能不正确;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到位。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这一篇”课文,包含着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或者这样说,学生因语文经验的局限,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中作者所传递的生活经验。

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对课文,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这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矛盾。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就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看,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三条路径,殊途而同归。

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一篇课文,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原因之一,是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的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或者受制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而陷入“我向思维”①,或者没能将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与阅读这一篇课文发生真切的关联,种种状况往往交织在一起。

先看一个课例。(初中)《童年的馒头》(聂作平)第二段是交代背景: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这里有好几个词语,学生理解可能会有问题,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打猪草、空笼花、工分。所听的那堂课,就有小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工分’是什么意思?”马上有位同学自告奋勇:“我知道,‘工分’就是钱很少的意思。我爸爸妈妈挣工资,是‘元’,10元,100元。他妈妈挣得很少,只是几分钱。”不了解“工分”,也就不能明了“那时候”的具体所指,因而难以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

“六一儿童节”学校每人发三个馒头,“我”信誓旦旦“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却自己独吞,吃得“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怎么看这件事?”老师问,学生纷纷评价:“这孩子贪吃!”“不诚实!说话不算数!”学生的发言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不了解“那时候”这个大语境,也没明白“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这个小语境。这堂课是在上海听的,或许小朋友算得很快:五里等于两公里半,出租车起步价,好近哦。

不知“那时候”,不知五里羊肠小道的漫长,就无从体认“我”在吃后两个馒头时的激烈思想争斗;对妈妈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倾全家的白面,蒸“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也会莫名其妙。理解不了,也就感受不到,更别说欣赏。这篇散文的种种笔法,必被视而不见,“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这个刻意的认知性比喻,注定完全失效。

《竹影》(丰子恺)的第二段主要是写景: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这个独具丰子恺特色的比喻,显然是刻意而为之。它是这一段的点睛之笔:一处日常的景色,平添艺术的情调;又与后面的“画竹影”遥相呼应,成为课文前后两部分关联的扭结。然而,这个比喻,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可能视若无睹、听而不闻。

于是,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这有好多种办法。寻常的办法,是语文教师做“背景介绍”或“知识介绍”,比如“工分”。往往要借助于实物、图片的其他媒介,尤其是多媒体,比如,让学生看一看“暖色”,看一看“寒色”,想象“由暖色变成寒色”,给学生听一听“长音阶”,听一听“短音阶”,再听一听“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在想象中把音乐声转化为画面色彩。有时可插入体验性的活动,比如从“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回家的路上。

阅读教学中的“背景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拓展性资源”的运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②

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包含所学科目的知识不足,在中小学其他科目中也是常态,因此上述种种办法,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常用。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换言之,语文教师往往不满足就事论事地解决课文的这一处,而将这一处的解决,放置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背景中。或者这样说,借助于这一处的解决,或明或暗地让学生领略阅读方法、阅读策略。

比如上面的例子,仅仅介绍“工分”指什么,这恐怕不够,语文教师应该从这里看出学生阅读的问题来,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精读课文,遇到陌生的名词,应该查词典或请教别人。或者倒过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遇到名词,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用在语境中推测词义的办法。或者还可往上延伸:用一个标志性的事物,落实“那时候”的虚指,是一种有意味的笔法;标志性的名词,构成文本的语境。

上面两例均涉及认知性比喻,“空笼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可以看出,对认知性比喻的喻体缺乏感知,会造成理解、感受的严重缺损。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尤其在诗歌、散文,认知性比喻的越陌生越需要关注,必要时可借助实物、图片等辅助理解、感受。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对课文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主要是由于语文经验不足,即学生没能掌握与特定文本相呼应的阅读方法。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是缺乏相应的图式。正如语文教师常说的,“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路径。“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路径,教与学相对理性,教什么、学什么,比较明晰。看一个例子③:

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

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汪湖英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

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

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示例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