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楫( yī) 曳兵( yè) 跬步(guǐ) 鸡豚狗彘(tún)
B、强谏(qiáng ) 骐骥(jì ) 逡巡(qūn ) 金石可镂( lòu)
C、屏息(bǐng) 纤腰(xiān ) 爪牙( zhuǎ) 亡矢遗镞(cú)
D、鞭笞(chī) 劲弩(nǔ) 藩篱(fān ) 万乘之势(chéng)
答案:1. B(A楫jí跬kuǐC爪zhǎo 镞zú D弩nú 乘shèng)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颓圮修葺脍灸人口青出于兰而胜于兰
B.寒喧饿俘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C.孝悌犒赏计日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 .赝品挑衅捉襟见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答案:2. D(A脍炙人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寒暄饿殍C计日程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振之以威怒
D. 句读之不知
答案:3.。D(A.“不”通“否” B.“受”通“授” C. “振”通“震”)
4、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 )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用心一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④⑤⑧
答案:4 。D (④“走”古义为逃,今义为步行⑤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某一方面有专才的人⑧“博学”古义为广泛学习,今义为学识渊博)
5、下列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忌不自信
C.大王来何操?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答案:5 。B(均为宾语前置)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且庸人尚羞之
D.非能水也
答案:6.。C(ABD都是名词用作动词C是形容词意动用法)
7、下面句中的“其”,全都用作副词的一组是()
A.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①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其可怪也欤!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7. D (A项全用作代词,①他那些;③他们,复指“古之圣人”。项,
代词,其中;②副词,表反问语气,同“岂”,难道;③代词,他们的。项,代词,
他的;②副词,表惊叹的语气;③代词,他们。D项全用作副词,表揣测语气,同“岂”,大概、也许副词,表反问的语气,同“岂”,难道;③表祈使的语气,应当,一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4题(28分)
(一)课内部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答案:8 。A(“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
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答案:9 。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比较/介词,相当于“向”;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1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答案:10.C(“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
(二)课外阅读
袁州州学记[宋]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zhī)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①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shēn),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舍菜②且有日,旴江李觏谂(shěn)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