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临床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DIC的诊断标准。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固紊乱疾病,通常是由于其他疾病或损伤引起的。

由于DIC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DIC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首先,DIC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

患者可能出现出血、血栓、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则包括凝血功能、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异常。

此外,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

其次,DIC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标准和实验室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器官功能障碍等表现,而实验室诊断标准则包括凝血功能指标的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因,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

另外,DIC的诊断还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的标准,DIC可分为非明显、亚临床和临床三个阶段。

非明显阶段指的是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而无临床表现的患者;亚临床阶段指的是实验室检查异常和轻度临床表现的患者;临床阶段指的是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的患者。

根据不同阶段的严重程度,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DIC的诊断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由于DIC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其他疾病有一定重叠,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常见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肝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等。

综上所述,DIC的诊断标准包括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同时需要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实验室诊断标准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最后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DIC,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DIC是一种严重的出血和凝血紊乱疾病,可导致内脏、皮肤和黏膜出血等严重疾病。

DIC是全身性疾病,可以由各种原因触发,包括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手术和创伤等。

因此,DIC的确诊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地治疗并降低死亡率。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小板计数DIC患者的血小板数量通常会明显下降。

在DIC初期,由于凝血过程的紊乱,血栓形成过程会消耗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

在DIC晚期,由于出血的发生,也会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

因此,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DIC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

在DIC患者中,由于凝血过程的紊乱,凝血酶原时间通常会延长。

因此,凝血酶原时间可用于DIC的早期诊断。

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试用于评估体内的凝血因子和抗凝血物质的活性。

在DIC患者中,APTT也会明显延长。

因此,APTT可以用作DIC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直接参与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形成等凝血过程。

在DIC患者中,纤维蛋白原会明显降低。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下降说明了DIC患者存在广泛的血管内凝血过程,这也是DIC的重要特征之一。

5. D-二聚体D-二聚体是一种血浆蛋白,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具有判断血管内凝血的潜在价值。

在DIC患者中,D-二聚体的水平会明显升高。

这是由于DIC患者存在大量的血管内凝血过程导致的。

因此,D-二聚体可以作为DIC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总之,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变化说明DIC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也是DIC诊断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综合利用这些指标可以有效地提高DIC的诊断准确性,及时进行治疗,降低死亡率。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DIC的诊断标准。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常常伴随着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出血倾向。

对DIC的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及时的干预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DIC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疾病。

1. 基础疾病的存在。

DIC通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妊娠并发症等。

因此,诊断DIC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的存在,这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 血液凝血功能检查。

DIC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凝血功能的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DIC的可能存在。

3.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

DIC患者常常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因此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也是诊断DIC的重要手段。

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出血时间延长是DIC的常见表现。

4.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IC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通常延长,这是由于凝血酶原在DIC过程中的消耗所致。

因此,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5. 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DIC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通常下降,这是由于纤维蛋白原在DIC过程中的消耗所致。

因此,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下降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6. D-二聚体水平升高。

DIC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通常升高,这是由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在DIC过程中的增加所致。

因此,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7. 临床表现。

DIC患者常常表现为出血倾向、多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等临床表现。

因此,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更好地诊断DIC。

综上所述,DIC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血液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才能更准确地诊断DIC,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DIC临床诊断标准

DIC临床诊断标准

简介DIC疾病(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得病理过程。

革兰阴性菌感染就是DIC得最常见得病因。

特点其特点就是微循环中发生血小板凝集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广泛得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与血小板,在病程中又出现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血栓、溶血与出血等临床表现。

往往危及生命。

病因造成DIC得病因很多。

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以感染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次之,两者占病因得2/3。

国外报告则以恶性肿瘤,尤其就是有转移病变得占首位、广泛组织创伤、体休克外循环及产科意外也就是DIC发病得常见病因、DIC得病因有涉及血液本身得及血液以外得因素,可以归纳如下: (一)血管内皮损伤与组织创伤1、感染各种严重得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毒性菌痢、伤寒等〉均可导致DIC。

细菌本身及其毒素均可损伤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及缓激肽,由此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后者还有强烈得舒血管作用,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休克、激肽系统对凝血过程有强化作用。

补体与凝血、纤溶及血浆激肽系统也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血栓形成得因素之一。

最近发现,白细胞在激活凝血得机理中也占重要地位,它受内毒素影响,可释放组织因子,与因子Ⅶ合在一起能激活因子X促进凝血。

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重症乙型脑炎等)、恶性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及立克次体感染也均可引起DIC。

其发病得机理与细菌感染大致相似、 2.抗原-抗体复合物得形成各种免疫反应及免疫性疾病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补体,也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反应,激活凝血机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物排斥反应或其她免疫性疾病。

3.其她如体温升高、酸中毒、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缺氧等均可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

DIC的诊断与评价

DIC的诊断与评价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查和观察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存在DIC的典型症状。
临床评估
实验室检查
特殊检查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确定凝血障碍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如纤溶活性检测、凝血因子消耗试验等,有助于进一步确诊DIC。
03
02
01
03
CHAPTER
DIC的评价
包括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
dic的诊断与评价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DIC概述DIC的诊断DIC的评价DIC的预防与治疗DIC的预后与随访
01
CHAPTER
DIC概述
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于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导致全身各部位出血、微血栓形成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DIC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受到严重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因素的刺激,导致组织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形成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最终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和出血。
CHAPTER
DIC的预后与随访
病情严重度评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DIC的预后。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
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血栓栓塞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关注症状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03
04
包括补充血容量、稳定内环境、纠正酸碱平衡等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针对引起DIC的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肿瘤、抗免疫等。
在DIC的不同阶段,根据凝血状态和病情严重程度,可采用不同的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紊乱性疾病,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DIC表现为异常活化的凝血过程导致全身性小血管中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引起出血的倾向。

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需要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DIC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凝血异常和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紫癜、黏膜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降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的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碎片(schistocytes)的存在,都有助于DIC的诊断。

此外,了解患者的病因也对诊断DIC至关重要,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

DIC的治疗主要分为治疗病因、控制凝血和防治出血等方面。

首先,需及时识别和处理DIC的病因,如治疗感染、手术或化疗等。

其次,通过控制凝血,减慢或停止凝血过程的进行,防止血栓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

这可以通过静脉给予肝素、凝血酶抑制剂等药物来实现。

对于出血倾向,需要进行积极的出血控制。

在血小板计数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来解决。

对于DIC伴有广泛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

此外,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纤维蛋白原浓缩液。

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和控制凝血外,还应提供支持性治疗。

这包括维持液体平衡、促进组织修复、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等。

此外,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在诊断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学进行评估。

治疗上,需要同时治疗病因、控制凝血和防治出血等方面。

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按照其具体情况来制定,并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简述dic及其诊断标准

简述dic及其诊断标准

简述dic及其诊断标准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文名为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综合症候群,通过一系列血液检测和临床观察来诊断。

DIC的诊断标准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
1. 血液检测:DIC患者常常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
维蛋白原减少等。

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和红细胞破碎,并释放出红细胞破片。

2. 凝血酶活性:DIC患者虽然血液中同时存在凝血和抗凝反应,但凝血酶活性通常会增强。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凝血酶活性来支持DIC的诊断。

3. 血小板计数:DIC患者的血小板常常减少,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完全消失。

因此,血小板计数的下降也被视为DIC的
指标之一。

4. 其他临床表现:DIC患者常常会出现出血倾向、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也可以作为DIC的诊
断依据之一。

除了以上可测量和观察的指标外,DIC的诊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排除,以确保准确的诊断。

dic哦诊断标准

dic哦诊断标准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综合征,它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患者存在引起DIC的原发病:如感染、肿瘤、创伤等。

2.患者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①多发性的出血倾向;②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③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状态;④抗凝治疗是有效的。

3.上述两条存在的基础上,患者实验室检查有以下三项以上的异常:①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持续快速下降;②纤维蛋白原小于1.5g/L或持续快速下降,或是升高(大于
4.0g/L);③PT为缩短或者延长(3秒以上)或呈持续动态变化,或是APTT延长(10秒以上);④3P试验为阳性或FDP升高(大于20mg/L)或D-二聚体水平为升高。

新生儿dic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dic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dic的诊断标准新生儿DIC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一种严重的出血和凝血障碍疾病,临床上常见于早产儿或出生体重过低的婴儿。

新生儿DIC的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对新生儿DIC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DIC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1. 临床表现。

新生儿DIC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出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贫血等。

出血表现可以是皮肤瘀斑、黏膜出血、脑出血等。

血小板减少可导致出血时间延长、皮肤瘀斑等。

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等。

贫血则可引起皮肤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新生儿DIC的重要手段。

常规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等。

血小板计数常常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3. 病因诊断。

新生儿DIC的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缺氧、休克、创伤、输血反应等因素有关。

在诊断新生儿DIC时,需要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母亲的孕期疾病史、分娩情况、新生儿的出生情况等,以帮助确定病因。

4. 分类诊断。

根据新生儿DIC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新生儿DIC常见于严重感染、休克等情况下,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新生儿DIC常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病情进展相对缓慢,预后一般较好。

5. 诊断标准。

根据新生儿DI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诊断,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纤维蛋白原水平、病因诊断等。

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确定新生儿DIC的诊断。

综上所述,新生儿DIC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因诊断和分类诊断等方面。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积分诊断准则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积分诊断准则

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积分诊断准则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积分诊断准则是一种用于诊断DIC的方法。

DIC是一种复杂的血液凝结和止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常见于严重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疾病或病情恶化时。

DIC积分诊断准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因等多个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断是否存在DIC。

以下是DIC积分诊断准则的主要指标和评分方法:1.血小板计数(PLT)评分:-≥100×10^9/L:0分-50-100×10^9/L:1分-<50×10^9/L:2分2.凝血酶原时间(PT)评分:-<3s延长:0分-3-6s延长:1分->6s延长:2分3.凝血酶时间(TT)评分:-<3s延长:0分-3-6s延长:1分->6s延长:2分4.纤维蛋白原(FIB)评分:->1.5g/L:0分-1.0-1.5g/L:1分-<1.0g/L:2分5.D-二聚体(D-DI)评分:- <500 ng/ml:0分- 500-1000 ng/ml:1分- >1000 ng/ml:2分6.微血栓评分:-未见或轻:0分-中等:1分-重:2分7.病因评分:-无或非DIC原因:0分-高度可疑有DIC病因:3分-DIC病因明确:5分根据以上评分指标,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如果总分≥5分,则诊断为DIC;如果总分<5分,则排除DIC的可能性。

DIC积分诊断准则的目的是帮助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DIC,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然而,DI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各异,且存在很多争议性问题。

因此,DIC积分诊断准则并不是唯一的诊断方法,医生还需综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DIC积分诊断准则是一种辅助诊断DIC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紊乱,导致血液在全身血管内凝结和纤溶的过程中出现异常。

DI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妊娠等情况下。

准确诊断DIC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DIC的诊断方法、机制以及治疗策略。

一、实验室诊断标准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判断DIC发生程度和预测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血管内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血小板聚集和消耗增加,因此常伴随着血小板计数下降。

根据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对比之前测定值可判断出DIC发生。

2.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因此,PT延长是DIC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

3.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评估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纤溶系统激活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增加,因此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

测定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可以帮助判断DIC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4. D-二聚体D-二聚体是评估体内血栓形成和溶解状态的指标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体内广泛形成小血栓和微小栓子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测定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诊断DIC以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5. 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是纤溶系统激活的标志物之一。

在DIC发生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增加,导致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升高。

测定患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可以帮助判断DIC发生和严重程度。

二、DIC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和体征DIC常常伴随着出血、血栓、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和体征。

DIC及前DIC诊断标准

DIC及前DIC诊断标准
实用文档
(5)AT-Ⅲ活性小于60%(不适用于肝病) (6)血浆因子Ⅷ:C活性小于50%(肝病必备) (7)DIC相关分子标志物异常:
A.激血激活分子标志物:F1+2,TAT,FPA, SFMC。
B.纤溶分子标志物:D-D二聚体,PAP。 C.血小板激活分子标志物:B-TG,PF-4,
TXB2,P-选择素。 D.TF升高,TFPI 水平下降。
实用文档
二、前DIC
1、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一项以上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栓塞。 (2)不易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障碍。 (3)不明原因的轻度或可逆性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实用文档
3、有下列3项以上实验异常:
(1)血标本易凝固或PT、APTT缩短5s以上。 (2)血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增加:β-TG,
实用文档
致 谢!
实用文档
(1)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3P阳性 或D-dimer阳性(升高)。
(2)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APTT延 长,PTR升高(>1.25),SFMC升高。
(3)血小板减少,F1+2或TAT或FPA升高,D二聚体升高。
实用文档
(4)血小板减少;AT-Ⅲ或PC活性降低,纤维 蛋白原降低,3P阳性或D-二聚体升高。
3实验室检查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小于10010l或呈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小于5010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低于15gl或进行性下降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低于18gl肝病低于10gl
DIC及前DIC诊断标准之一(供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研所 宋善俊 胡 豫
实用文档
一、DIC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2项以上临床表现: (1)多发性出血倾向。 (2)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 (3)广泛性皮肤、粘膜栓塞,多脏器功

DIC的诊断与治疗

DIC的诊断与治疗
人类卵黄囊旋回培养中造血岛
四、临床体现
DIC特殊体征
出血点 紫癜 血泡 周围性紫癜 暴发性坏疽
外科伤口出血 外伤伤口出血 静脉穿刺部位出血 动脉渗血 皮下血肿
人骨髓CD34+ c-Kit low 细胞(LTC-IC)
DIC微血栓所致旳终末器官功能紊乱
器官系统
皮肤 肺 肾 垂体后叶 肝脏 肾上腺 心脏
4)PT↑/↓>3S(肝病>5S);APTT↑/↓>10S
5)AT-III活性<60%或蛋白C活性↓
6)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200mg/L) 7)因子VIII:C<50%(肝病必备) 8)FT-1>80ng/L/凝血酶调整蛋白(TM)>正常2倍
2 疑难或特殊病例应有下列2项以上异常
1) 血浆凝血酶原碎片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 复合物(TAT)或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
正常
正常或↓
正常 +
明显缩短
正常
八、治疗原则(急性DIC)
1、原发病治疗、抗感染、休克、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2、抗血小板汇集及疏通微循环——潘生丁及低右 3、抗凝治疗——首选肝素 4、非抗凝疗法——蛋白酶克制剂、蛋白C、
Ketoconazole|、 Nafamostat mesilate等 5、凝血因子补充——洗涤浓缩RBC、PLT、新鲜冰冻血 浆、冷沉淀(国外强调肝素治疗开始时补充AT-III),达
PLT降 低消耗
广泛血管内凝血
继发性 纤亢进
消耗凝血因子 (I II VIII X XII )
凝血机制障碍
低纤维蛋 白质血症
Fib降解 FDP↑

DIC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DIC的诊断标准ppt课件

方 和 法 古 古 怪 怪
44 22 4 22
觩馔潨琿蜒鴭蟎礶霎皥值圆跱 崺婀
4444444 444440440411011112
4444444444444
444444444
媄廆庼烊兜窿潡氨載赞瘡友喣 駸妪
54545454 哥vnv 合格和韩
国国
和环境和交换机及环 境和交换机 歼击机
版本vnbngnvng
馽錢酩聭懙轐砷奷声龡竵淡絸 架阔逹柰歽悭籿韒揌貀牼勚虄 哳鷷慡周湽鍏献巰鹵碵汩镮韇 姹聧冔驭薤毭鹩輏晌尚鎠綮伝 具燯
111111111 看看
骂悿睐鞬鶋孕部铦羈饺逰栲怎 濧総
1 2 3 4 5 6男女男男女 7古古怪怪古古怪怪个 8vvvvvvv 9
銢霾肋琝郶挊險錉歑钰艛坯悝 璌煗
古古怪怪广告和叫姐 姐 和呵呵呵呵呵呵斤斤 计较斤斤计较 化工古古怪怪古古怪 怪个 Ccggffghfhhhf Ghhhhhhhhhh 1111111111 2222222222 555555555555 8887933 Hhjjkkk 浏览量力浏览量了
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则<1.8g/L,肝病则 <1.0g/L )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时
FDP>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
4、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肝病者延长5秒以上), 或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疑难或特殊病例应行下列相关检查,应有下 列一项以上异常:
①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②AT含量、活性及vWF水平降低(不适用于肝病) ③血浆FVIII:C活性<50%(需与严重肝病所致的 出血鉴别时有价值) ④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或凝血酶 原碎片1+2(F1+2)水平升高 ⑤血浆纤溶酶 - 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PIC )浓度 升高 ⑥血(尿)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升高

DIC的诊断标准

DIC的诊断标准
L/O/G/O
DIC的诊断标准
定义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多种原因致弥 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解亢进而发 生的出血综合征。本征亦称消耗性凝血病或 去纤维蛋白综合征
1、 临床表现
• (1) 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① 妊娠并发症:羊水栓塞,先兆子宫破裂 ② 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出疹性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的华佛氏综合征,恶性疟疾 ③ 大量组织损伤与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的复合性外伤, 体外循环,胸部,盆腔及前列腺手术等 ④ 肿瘤及血液病:前列腺癌,肺癌,消化道各种粘液腺癌, 各种急性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 血 ⑤ 心、肺、肾、肝等内脏疾患: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 天性心脏病、严重的心力衰竭、肝硬化、急性或亚急性 肝坏死、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出血坏 死性小肠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糖尿病酸中毒、系统 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结缔组织病。
1、 临床表现
• (2) 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 ①多发性出血倾向; 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 皮下、黏膜栓塞性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肺、肾、 脑等脏器功能衰竭; ④抗凝治疗有效。
• 2、 实验检查指标 (1)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①血小板<100×10 9/L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 血病患者血小板<50×10 9/L。 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或>4g/L,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g/L,肝 病<1.0g/L。 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FDP> 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 ④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肝病延长5秒以上,或 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在实验室诊断中,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有效地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凝血功能检测。

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在DIC患者中,PT和APTT通常会延长,反映了凝血功能的异常。

2.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

PTA的下降也是DIC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值的降低反映了凝血功能的受损。

3. 凝血酶原复合物(TAT)水平升高。

TAT是DIC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DIC的发生。

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

1. FDP水平升高。

FDP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DIC的存在。

2. D二聚体(D-Dimer)水平升高。

D-Dimer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其水平的升高也可以提示DIC的发生。

三、血小板功能检测。

1. 血小板计数下降。

在DIC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通常会下降,反映了血小板的功能异常。

2. 血小板形态异常。

血小板在DIC患者中可能出现形态异常,这也是DIC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红细胞功能检测。

1. 红细胞计数下降。

DIC患者中,红细胞计数也会下降,反映了红细胞的功能异常。

2. 红细胞形态异常。

红细胞在DIC患者中可能出现形态异常,这也是DIC的重要表现之一。

以上就是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通过对凝血功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血小板功能和红细胞功能的检测,可以准确诊断DIC,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根据这些标准,提高对DIC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目前诊断DIC的实验室金标准

目前诊断DIC的实验室金标准

目前诊断DIC的实验室金标准
目前诊断DIC的实验室金标准主要包括血清学指标、血凝指标、血小板指标等。

首先,在血清学指标,检查DIC患者血清fibrinogen活性(or fibrinogen分解产物)明显减少,并且血清凝血酶原活性(PT)和部分末梢凝血酶活性(aPTT)明显延长。

其次,在血凝指标,检查DIC患者抗Xa活性减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血浆凝血
酶时间明显延长,血清D-二聚体(D-dimer)明显升高。

再者,在血小板指标,检查DIC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血小板酶原原活力(MPV)
也表明血小板正在被逐渐消耗。

最后,在凝血及溶血检查,可以发现DIC患者凝血因子全套测定显示无脉管细胞增生,溶血指数明显升高。

总之,目前诊断DIC的实验室金标准主要包括血清学指标、血凝指标、血小板指标等,可以通过测定抗Xa活性、fibrinogen活性、PT、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血
小板计数、MPV、凝血因子全套测定和溶血指数等,从而准确诊断病人是否患有DIC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DIC疾病(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革兰阴性菌感染是DIC的最常见的病因。

特点其特点是微循环中发生血小板凝集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病程中又出现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血栓、溶血和出血等临床表现。

往往危及生命。

病因造成DIC的病因很多。

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以感染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急性白血病)次之,两者占病因的2/3。

国外报告则以恶性肿瘤,尤其是有转移病变的占首位。

广泛组织创伤、体休克外循环及产科意外也是DIC发病的常见病因。

DIC的病因有涉及血液本身的及血液以外的因素,可以归纳如下:(一)血管内皮损伤和组织创伤1.感染各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毒性菌痢、伤寒等〉均可导致DIC。

细菌本身及其毒素均可损伤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及缓激肽,由此进一步激活凝血系统,后者还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能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激肽系统对凝血过程有强化作用。

补体与凝血、纤溶及血浆激肽系统也有密切关系,也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最近发现,白细胞在激活凝血的机理中也占重要地位,它受内毒素影响,可释放组织因子,与因子Ⅶ合在一起能激活因子X促进凝血。

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重症乙型脑炎等)、恶性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病及立克次体感染也均可引起DIC。

其发病的机理与细菌感染大致相似。

2.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各种免疫反应及免疫性疾病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补体,也能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反应,激活凝血机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移植物排斥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3.其他如体温升高、酸中毒、休克或持续性低血压、缺氧等均可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

二)大量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常见于产科意外,如羊水栓塞、胎盘早期剥离、死胎滞留等病例。

由于羊水、胎盘等释放的组织因子大量进入血循环,诱发DIC。

严重创伤也是常见的DIC病因,如严重烧伤、广泛性外科手术、挤压综合征、毒蛇咬伤等均可由受损的组织中释放出大量组织因子进入血液,促发凝血。

此外,在癌肿广泛转移及组织坏死〈尤其是胰、胃、前列腺及支气管癌〉,肿瘤细胞含有的组织凝血活性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大量凝血酶而促发凝血。

肿瘤细胞中的蛋白酶类物质也可以激活凝血因子,起促凝作用。

化疗及放疗杀灭肿瘤细胞释出其中促凝物质,DIC更容易发生。

(三)大量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的破坏或损伤红细胞及血小板破坏后释放类似组织因子的磷脂类物质,红细胞破坏后还释出红细胞素,有类似组织凝血活酶活性,血小板破坏后也可释出一系列促凝活性物质。

最近发现中性粒细胞的损伤也是DIC发病机理中重要一环,还可能是形成微血栓的必要条件。

中性粒细胞参与DIC的发生可能与因子Ⅻa激活补体的作用有关。

补体被激活后可损伤粒细胞,从中释出蛋白酶类凝血活性物质,促进血液凝固。

四)其他因素1.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损可促进DIC的发生。

在正常情况下,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肝脏的枯否氏细胞能吞噬或清除进入血液中的促凝物质,如凝血酶、纤维蛋白颗粒及内毒素等。

急性肝坏死或肝硬化等病有肝功能损害,其吞噬及清除功能减弱,易发生DIC。

长期使用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DIC这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阻有关。

2.原健康状态患者原来的健康状态也有重要影响,如妊娠妇女常有高凝倾向,营养不良尤其是糖代谢紊乱,容易发生DIC。

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受抑制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纤溶药物,如6-氨基己酸、止血环酸、对羧基苄胺,可诱发DIC。

还有血流瘀滞、体内酸碱不平衡、电解质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等,均与DIC的发生有关。

发病机理当人体受到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时,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的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活性增高,在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播散性微血栓。

本征也称为:①去纤维蛋白综合征;②消耗性凝血病;③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

目前统称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常人体内有完整的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凝血及抗凝,既对立又统一,保持着动态平衡。

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如果有少量活性凝血中间产物形成,就迅速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消除,或被血液中的抗凝物质中和。

纤溶系统能不断溶解在小血管破损处所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

DIC的发生是由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循环内出现了促动和激活凝血的过程,产生过量的凝血酶。

血液的凝固性过高,破坏了体内凝血与抗凝的平衡。

其病理变化包括:①全身微血管内有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微血栓,造成微循环障碍、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及溶血;②当微循环内发生凝血时,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从而使高凝状态转变为低凝状态;③体内的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大量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原裂解为X和A、B、C裂片,再进一步裂解为Y、D、E裂片。

这些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抗凝作用可加重出血。

除大量出血外,微循环内的血栓可引起微循环阻塞,导致肺、肾、肝、脑、心等器官的功能衰竭。

病理约90%的DIC病例尸解时可发现血管内有微血栓形成或纤维蛋白沉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中可见纤维素性微血栓肺、肾、胃肠道、肾上腺等较常见。

在一组52例的尸解结果中,肺栓塞的发生率为54.6%,肾脏36.5%,胃肠道34.6%,较小的微血栓在苏木素-伊红染色时易被忽略,需要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等染色或用电镜检查加以证实。

微血栓有时可仅在某些局部器官中见到,而在循环血液中则不被发现,也有一些临床上证实为DIC的病例,尸检中却无血栓形成,可能是死亡后发生纤维蛋白溶解所致。

如用电镜,结合特殊染色则仍可发现血管内皮表面有纤维蛋白沉着。

肾脏的病变可表现为局限性肾小管坏死或两侧严重肾皮质坏死,少数病例的肺部有非栓塞性内膜炎或肺部透明样病变。

分类及分期根据血管内凝血发病快慢和病程长短,可分为3型1.急性型其特点为:①突发性起病,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天;②病情凶险,可呈暴发型;③出血倾向严重;④常伴有休克;⑤常见于暴发型流脑、流行型出血热、病理产科、败血症等。

2.亚急性型其特点为:①急性起病,在数天或数周内发病;②进展较缓慢,常见于恶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肿瘤转移,死胎滞留及局部血栓成。

3.慢性型临床上少见:①起病缓慢;②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③高凝期明显,出血不重,可仅有淤点或淤斑。

根据血液凝固性,出血和纤溶,DIC可分3期: 1.高凝血期仅在抽血时凝固性增高,多见慢性型,也可见于亚急性型,急性型不明显。

2.消耗性低凝血期由于血浆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血液凝固性降低,出血症状明显。

3.继发性纤溶期由于血管内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造成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出血症状更明显。

临床表现DIC的发病原因虽然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均相似,除原发病的征象外,主要有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四方面的表现。

DIC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其中急性占大多数,常见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产科意外、急性溶血、输血血型不合、毒蛇咬伤、广泛大手术、体外循环、重度挤压伤及复合创伤,病势凶险。

亚急性DIC 见于白血病、各种癌肿及癌转移或死胎滞留,病情较缓和。

慢性者少见,临床表现可为原发性疾病所掩盖,容易漏诊或误诊,常在尸解中发现,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卵巢癌肿,巨大血管瘤,晚期糖尿病等。

(一)出血出血是急性DIC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其特点是突发的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部位大量出血,仅少数为隐匿性。

出血的发生率为80~90%,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出血部位视原发病变而异,最常见于皮肤,呈一处或多处大片瘀斑及血肿。

产科意外时有大量阴道流血,手术时则伤口渗血不止或血液不凝固,局部注射可有持续的针孔渗血。

急性DIC也可伴有严重的胃肠道、肺或泌尿道等出血。

根据国内一组病例报道,出血部位中皮肤占85.1%,牙龈出血、鼻衄、伤口及注射部位出血60.1%,消化道46.8%、呼吸道23.4%,泌尿道19.1%,颅内13.8%,阴道6.4%,多部位占62.8%。

血液可完全不凝。

暴发性紫癜病例的出血以两下肢及臀部为主,且伴有皮肤坏死及下肢坏疽慢性DIC的出血不如急性的严重,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瘀斑或血肿,用一般的止血药无效。

少数轻型或早期的DIC可无出血。

出血的机理是:①血管内广泛凝血后消耗大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引起凝血障碍;②纤维蛋白大量降解;③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有多方面的抗凝作用;④休克、栓塞、缺氧、酸中毒等使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高。

(二)微血管栓塞症状在少数急性病例中,微血管栓塞可为突出的表现,但多数在较晚期发生。

慢性的可有反复发作。

如微血管内有广泛血栓时,血循发生障碍,导致组织器官的缺血性损伤、缺氧、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根据受累的不同部位而异。

表浅部位的皮肤栓塞引起干性坏死,出现于指、足趾、鼻、颊及耳部紫绀。

内脏栓塞以肺及肾脏最为常见。

肾小球循环内有广泛血栓时,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腰痛、少尿、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甚至无尿及尿毒症。

肺内微循环栓塞可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呼吸困难、胸闷、紫绀等呼吸窘迫综合征。

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引起消化道出血。

肝有灶性坏死。

脑栓塞者可有头痛、抽搐、昏迷、瞳孔大小不等。

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栓塞形成,则发生功能减退。

(三)低血压及休克多见于急性型,休克的程度不一,与出血量不成比例。

常发生于血管内皮损伤所引起的DIC,以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最常见。

国内几组报道发生率达50%。

休克常突然发生,病情迅速恶化,出现昏迷,肾、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

组织损伤及白血病等引起的很少发生休克。

休克的发生机理主要由于肝、肺等内脏及周围小血管栓塞后,导致肺动脉及门静脉压力升高,回心血量减少,以致心排血量和组织血流灌注量减少。

此外,内源性凝血系统促动时,激活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者使缓激肽原转变为缓激肽,引起血管扩张,也是血压下降的原因。

一旦发生休克,又会加重DIC,形成恶性循环。

(四)溶血DIC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常较轻微,早期往往不易察觉。

并发微血管病理改变时,因红细胞强行通过血管网状蛋白结构,受到机械损伤,可出现明显的溶血症状。

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寒战、高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红细胞计数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周围血内有大量红细胞碎片及盔形、三角形、多角形或球形等各种畸形红细胞。

原发病的症状可与DIC的相混淆,上述四类表现可同时或相继出现。

急性者常有上述任何的两种临床表现。

在DIC发病早期时,以休克及微血栓引起的脏器功能障碍为主;而在晚期,则以出血为突出的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