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010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课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2
在我国,卒中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缺血性卒中(85%)
发病率:
120~180/10万人口
每年新发病例: >200万
死亡率:
80~130/10万人口
每年死亡病例: >150万
患病率:
400~700/10万人口
全国脑卒中存活者: 600~700
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中,UK溶栓治疗6
小时内急性缺血卒中的要求,血压在
185/100mmHg时才考虑降压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23
溶栓治疗对血压的要求:
对血压高但适合rtPA治疗的,可将血压降
至185/110mmHg以下,rtPA治疗后,应使
血压稳定维持在180/105mmHg以下至少
24h治疗(JNC7)
(3)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 ,CS),症状、
体征持续时间大于24小时,留有持久的后遗症
2、出血性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7
缺血性卒中定义与分类
定义:因为血液循环障碍(脑灌注不够或脑
动脉梗阻)导致的神经功能突然受损。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与体
万
无症状脑卒中是有症状的5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3
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日益攀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4
重要性-流行病学
目前现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
升(占卒中的85%),且有年轻化趋势
危害大: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
率、高致残率。抑郁症与血管性痴呆
缺血性卒中防治的综合效益大:针对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血管内治疗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一系列新的血管内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会。
本文将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新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的危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大脑血管突然发生栓子形成或者血栓栓塞,导致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暂时中断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大脑血管闭塞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程度常常取决于闭塞的位置和程度。
大血管闭塞的病情常常急剧恶化,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的治疗,亟需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除闭塞,恢复脑组织的供血,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避免不良后果。
二、经颅血管超声引导下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一种通过给予溶栓剂,溶解血栓来恢复脑血管通畅的治疗方法。
在过去的几年中,经颅血管超声引导下溶栓治疗逐渐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经颅血管超声技术,引导溶栓剂直接注入闭塞的血管内,加速血栓的溶解,恢复脑血流通畅性。
相比传统的溶栓治疗,经颅血管超声引导下溶栓治疗具有更高的溶栓效率和更低的出血风险,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血管壁和脑组织,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三、机械取栓术四、救援支架治疗救援支架治疗是一种通过介入手术,在闭塞的血管内植入支架,维持血管的通畅性的治疗方法。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的治疗中,救援支架治疗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特点在于可以在取栓失败或者血管再次闭塞的情况下,通过植入支架来维持血管的通畅性,预防血管再次闭塞,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
救援支架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脑功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它通常是由于大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缺氧和缺血性损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随着医学技术和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多样,但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大脑血管的闭塞。
在过去,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并不总是有效,尤其是对于一些大血管闭塞程度较重的患者而言,常规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并不高。
为了提高大血管闭塞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预后,血管内治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血管内治疗技术是指通过血管内介入手术的方式,将导管引入闭塞的血管内,通过各种手术技术和器械,尽可能地清除血管内的栓子或斑块,恢复血管通畅,以达到缓解脑组织缺血的目的。
随着医学技术和器械的不断进步,血管内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为大血管闭塞脑卒中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器械也逐渐被引入临床实践中。
机械取栓技术就是一种新型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它通过将导管引入闭塞的血管内,利用各种机械器械如支架、导丝、球囊等,将栓子或血栓从血管内取出,以恢复血管通畅。
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机械取栓技术在清除血栓的效果上更为直接和迅速,且对患者的颅内出血风险更低,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影像引导治疗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它通过结合影像学技术和导航系统,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定位闭塞的血管和栓子,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这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血管内治疗的精准度和成功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展自1995年〔1〕以来,静脉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成为首选。
但其作用不理想,同时由于其较短的治疗时间窗和禁忌证、并发症,使得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选择范围较窄。
美国的许多地区,只有4%~15%的患者在AIS发病3 h内接受rt PA治疗。
这就要求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出现,扩大治疗时间窗。
随着对AIS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更深认识,急性期治疗药物的发展,AIS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静脉内溶栓1.1 AIS发作3 h内静脉内溶栓治疗AIS发作3 h内静脉内给予rt PA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已经被世界上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进行的很多临床随机试验或临床后试验证实〔1~3〕。
在NINDS研究中,发病始到给予rt PA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5 h,7%的患者可完全康复〔1〕。
但是症状性出血危险却由对照组0.6%到治疗组6%,即提高了10倍。
神经症状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二次症状性出血,但是这些患者如果不给予溶栓治疗,其预后更差。
多项研究显示越早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越好。
在发病3 h之后进行治疗的出血危险相对增高。
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赞成静脉内rt PA治疗AIS的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同时已建立相对成熟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使用指南。
1.2 静脉内溶栓的局限性rt PA和纤溶酶原很难到达大栓子的内部。
一些栓子有几个厘米长,静脉内给予的药物只能作用到其表面的头尾端。
血管造影的早期研究显示静脉内给予rt PA治疗的再通率与血栓栓塞的位置有关。
大栓子多存在于脑部血管树的近端。
颈动脉上段的再通成功率为10%,大脑中动脉(MCA)为25%,而MCA末梢为45%。
最近更多的研究在经颅多普勒(TCD)和MRI造影的帮助下证实有类似的发现〔4〕。
越是近端栓塞的患者其脑卒中的症状越严重。
一些通过静脉给予rt PA治疗的患者,其血流再通只是暂时的,在戏剧性的好转数小时后又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药物治疗进展中国指南中的推荐和限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药物治疗进展中国指南中的推荐和限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药物治疗进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动脉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疾病。
该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并且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许多新的药物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中国指南是在国内一流专家的指导下编写的,旨在提供全面的最新治疗进展和方案,以便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护理患者。
在最新的中国指南中,明确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药物治疗的推荐和限制。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药物治疗进展。
1. 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该治疗利用溶栓药物激活机体内的纤维蛋白溶酶系统,溶解脑动脉阻塞的血栓,使脑血流重新建立。
在中国指南中,静脉溶栓治疗被推荐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特定情况下。
然而,由于静脉溶栓治疗有一定的时间窗口限制和出血风险,医生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潜在的利益与风险。
2. 内膜下血肿清除药物治疗内膜下血肿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存在会进一步加重脑缺血损伤。
为了尽早清除内膜下血肿,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被引入临床实践。
在中国指南中,一些特定的内膜下血肿清除药物被推荐用于符合条件的患者。
然而,这些药物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3. 血栓取栓器械治疗血栓取栓器械治疗是一种通过机械器械将脑血管内的血栓取出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器械的改进,血栓取栓器械治疗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中国指南中推荐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血栓取栓器械进行治疗。
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有先进的器械设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谨慎评估和选择患者。
4. 抗凝治疗抗凝治疗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方法,也在中国指南中得到了一定的推荐。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脑血栓的形成和扩大,进而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进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进展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恢复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作用途径包括:促使闭塞动脉再开通、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注、缩小血栓或栓塞性闭塞造成的脑梗死范围、增强脑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防止再灌注损伤、防治合并症以及预防脑卒中复发。
治疗AIS的药物包括溶栓剂、抗凝剂、抗血小板剂、自由基清除剂和神经保护剂等〔1~3〕。
本文对这些药物治疗AIS的作用做一综述。
1 溶栓剂溶栓剂的作用在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使闭塞的动脉再开通,也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而降低血粘度,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但其也有引起出血性转变的危险。
主要的溶栓剂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等。
1.1 tPA:日本进行的1项随机对照研究,1小时完成静滴tPA,对98例患者治疗前后均即刻做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闭塞动脉完全或>50%的再通率,在治疗组(21%)明显高于对照组(4%),4周后半球卒中评分(HSS)tPA组显著为优〔4〕。
新近欧洲脑卒中溶栓研究(ECASS),对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静滴tPA 1.1 mg/kg(1小时完成),结果tPA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1%对29%),病死率及严重病残率则小于对照组(59%对71%);但大的出血事件tPA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9%对7%)〔5〕。
美国脑卒中溶栓研究(NINDS),对发病3小时内624例患者给予静滴tPA0.9 mg/kg(1小时完成)。
该研究分两阶段观察,第1阶段主要观察治疗的早期(24小时时)反应,第2阶段则观察远期(3个月时)效果,结果早期及远期效果tPA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tPA组39%,对照组26%,病死及严重病残率tPA组61%,对照组74%);而有症状颅内出血(ICH)tPA组(6.0%)明显高于对照组(0.3%)〔6〕。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大脑血管的阻塞引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脑卒中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包括血管内治疗手术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新进展。
血管内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向闭塞的血管注入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以挽救患者的脑组织。
近年来,随着溶栓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血管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一代的溶栓药物具有更高的溶栓效率和更短的溶栓时间,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将血管重新打开,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和脑组织损伤。
还有一些新的血管内溶栓技术不断涌现,如机械取栓联合溶栓治疗、超声辅助溶栓治疗等,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溶栓效率,还可以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量和治疗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并发症。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它通过在闭塞血管内放置血栓取栓器,直接将血栓拖出体外,恢复血流。
相比于传统的溶栓治疗,机械取栓治疗具有更高的成功 recanalization 率和更低的出血风险,特别适用于大血管闭塞。
随着内血管取栓器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如可调节式取栓器、可展示式取栓器等,机械取栓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些新的取栓器设计也使治疗更加简便和高效,如一次性取栓器、可重复使用的取栓器等,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应用的便利性。
三、术中影像技术的进步随着术中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闭塞的血管和血栓,使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
这些影像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血管的通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还有一些新的术中影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脑灌注显像技术、微血管显像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脑组织的灌注情况和微血管的通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参考依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新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血流受阻,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引起脑组
织的坏死和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大约85%的脑卒中患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约20%的患者是由于大血管闭塞所致。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进步,大血管闭塞及
其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血管闭塞的治疗手段从静脉溶栓治疗逐
渐转向血管内治疗。
目前,血管内治疗主要包括内动脉溶栓、机械性取栓和血管成形术三种方法。
内动脉
溶栓是指在血管内给予患者血栓溶解药物,通过血管直接作用于血栓,使血栓恢复通畅。
机械性取栓是在血管内放置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器械,通过器械抓取血栓并予以拨出达到
恢复血管通畅的目的。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介入手段,通过腔内放置导管及特殊的成形器材,扩张血管狭窄的部位,达到恢复血管通畅的目的。
在三种方法中,目前机械性取栓已成为主流的治疗手段。
然而,不同的医疗中心采用
不同的机械取栓装置。
一般来说,该装置主要由导管、血栓取出器、血栓固定器、球囊扩
张器等组成。
总而言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闭塞是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
针对这种疾病,血管内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机械性取栓已经成为主要的
治疗手段。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评估和及时的治疗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
键所在。
新技术的普及以及治疗策略的进一步改善,将有望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
闭塞的治疗效果,降低残留症状及死亡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ppt课件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展
在循证医学的最高证据分析评价中
目前有四种疗法对卒中有肯定的疗效
卒中单元
溶栓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目前认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有效的
既往无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维持在130-150/90-100mmHg水平。
动脉/静脉溶栓:6小时内,约21%到达
(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1-3周后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也称小卒中
脑血管病:全球第二位死因(1990)
病因
总死亡或寿命损失年 (YLLs)的百分比
0
5
10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病
下呼吸道感染
腹泻性疾病
新生儿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结核
麻疹
交通事故
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肿瘤
疟疾
先天性疾病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死亡
寿命损失年
在我国,卒中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缺血性卒中(85%)
2.5 mmol/L以上
除外 血液病及出血倾向
住院期间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大量研究已证实对有卒中危险
因素的患者行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
预防中风。对TIA尤其是反复发生
TIA的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抗血小板
药物。
抗血小板治疗应用
药物:
阿司匹林
50~325mg /d
Ticlid
0.25/d
氯吡格雷
④ 血压的监测:溶栓的最初2h内1次/15
min,随后6h内为1次/30 min,此后,1次/60
min,直至24h。如果收缩压≥185mmHg或者
舒张压≥105mmHg,更应多次检查血压。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
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治疗进展,提供关键信息和实用建议,以改善 患者的诊断和康复。
定义和流行病学
脑卒中概述
了解脑卒中的定义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本质。
缺血性脑卒中
探索缺血性脑卒中的起因、风险和常见类型,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流行病学
了解脑卒中的全球和本地区的流行病学数据,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因
危险因素
详细解析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各种病因和机制。 探讨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密切相关的各种 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建议。
临床表现
症状
详细描述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和临床表现,以便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体征
介绍缺血性脑卒中可能引起的体征和体检发现,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
了解收集病史和进行体 格检查的重要性,以便 更好地指导诊断过程。
影像学检查
介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技术,以帮助医生确定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解释实验室检查对缺血 性脑卒中的诊断和评估 的作用和意义。
治疗
非药物治疗
• 急救处理 • 早期康复治疗 • 心理咨询
药物治疗
• 溶栓治疗 • 抗凝治疗 • 抗血小板治疗 • 扩血管药物治疗 • 输注血浆治疗
外科治疗
介绍针对一些特定情况的 外科治疗选项,以期提供 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评估和预后
评估
讨论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指 标,为治疗和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预后
描述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状况,包括康复 和再发风险,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
预防和管理
饮食和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频繁发作TIA时,可选用静脉滴注的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
精选课件
45
w 治疗建议(脑梗塞) ♀ 大多数病人卒中发病24-48小时内开始给阿斯匹
林(A)。
♀ 溶栓24小时内不使用阿斯匹林(A)。 ♀ 阿斯匹林不能替代其他静脉治疗,尤其是rtPA
(A)。
♀ 不推荐急性期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C)。
l 两次降压治疗后血压仍高于185/110mmHg
l 治疗前CT检查发现有出血、占位效应、水肿、肿瘤、AVM
l 在过去14天内有大手术和创伤
l 活动性内出血
l 7天内进行过动脉穿刺
l
病史中有血液学异常以及任何原因的凝血、抗凝血疾病(
PT>15sec,INR>1.4,PTT>40sec,血小板<100×109/L)
精选课件
31
w ⑤ 静脉溶栓后,继续综合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 方案
w ⑥ 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一般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 24小时后无禁忌证者可用阿司匹林300mg/d,共10天, 以后改为维持量50~150mg/d
w ⑦ 不要太早放置鼻胃管、导尿管或动脉内测压导管
精选课件
32
⑧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时间窗和 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rtPA溶栓,剂量为0.9mg/kg, 最大剂量90mg。
精选课件
26
国内尿激酶溶栓治疗
剂量及方法
● UK100~150万U30分钟内静脉滴注 ● 溶栓后立即给予静滴甘露醇和低右
● 24小时后开始口服阿司匹林
精选课件
27
动脉溶栓
w 动脉内溶栓治疗可使药物直接放到血栓部位, 且还能通过导管对血栓做机械处理,血管成 形术和血管扩张剂也可与溶栓治疗一起应用。
精选课件
8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展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0
在循证医学的最高证据分析评价中 目前有四种疗法对卒中有肯定的疗效
卒中单元 溶栓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精选课件
11
w 目前认为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有效的 治疗方法,首先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其次是溶栓治疗。但是,绝大多 数患者就诊时间已超过6h。因此,预防 卒中比治疗更重要。
精选课件
34
溶栓治疗关键
1. 时间窗的掌握
可靠末次TIA发作时间 或首次定位体征出现时间 年龄?
精选课件
35
溶栓治疗关键
2. 血管条件的判断
有无高血压,有多少年? 有无糖尿病? 年龄?
精选课件
36
溶栓治疗关键
3. 溶栓后再灌流组织条件的判断
体征提示的阻塞血管大、小? 有无TIA间期? 两次发作间恢复是否完全?
精选课件
46
不能进行溶栓治疗者,在排除 脑出血性疾病的前提下,应尽快给 予阿斯匹林(300mg/d)(A级推 荐),推荐剂量范围(50-325mg)。
精选课件
47
推荐使用阿司匹林(50-325mg) 持续至二级预防措施制定。可以减少 早期再缺血的危险,而无早期出血并 发症的大危险,并可改善长期预后。
w 因此,动脉内溶栓治疗较静脉内溶栓治疗有 非常明显的优势。
w 但其优点被耽误的时间所抵消。
精选课件
28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
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兼有静 脉内溶栓治疗的快速和动脉内溶 栓治疗的较高血管再通率。
精选课件
29
溶栓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w ① 将患者收到ICU或者卒中单元进行监测 w ②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在静脉点滴溶栓药
精选课件
14
院前处理
w 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静脉溶栓:3小时内,约11%到达 动脉/静脉溶栓:6小时内,约21%到达
w 院前处理的关键:缩短到院时间 w 及时送至有条件的医院(有急诊CT、神
经专业人员、DSA)
精选课件
15
急诊处理
精选课件
16
住院期间治疗
溶栓治疗
精选课件
17
溶栓治疗
w 我国陈清棠教授牵头所做国产UK静脉溶栓 治疗急性脑梗死1027例,结论提出6小时 以内应用UK100-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效果满意,相对安全,在严格 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值得推广应用。
精选课件
40
溶栓治疗关键
范围 症状体征范围不超过大脑的1/4 小于脑干全平面的1/2
CT 可见局部轻度水肿或部分脑沟变浅 血糖 8-10 mmol/L以下
2.5 mmol/L以上 除外 血液病及出血倾向
精选课件
41
住院期间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精选课件
42
w 大量研究已证实对有卒中危险
因素的患者行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 预防中风。对TIA尤其是反复发生 TIA的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抗血小板
物过程中1次/15 min;随后6h内,1次/30 min; 此后1次/60 min,直至24h w ③ 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增高、恶心 或呕吐,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紧急进行头颅 CT检查
精选课件
30
④ 血压的监测:溶栓的最初2h内1次 /15 min,随后6h内为1次/30 min,此后,1 次/60 min,直至24h。如果收缩压 ≥185mmHg或者舒张压≥105mmHg,更应多次 检查血压。可酌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 拉贝洛尔、亚宁定等。若收缩压>230mmHg或 舒张压>140mmHg,可静滴硝普钠
精选课件
49
w 2)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 缓释型双嘧达莫以及氯吡格雷都是安全的。根 据直接比较试验,建议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缓 释型双嘧达莫替代单用阿司匹林(Ⅱα级推荐, A级证据),可考虑用氯吡格雷替代单用阿司匹 林(Ⅱb级推荐,B级证据)。还没有充分的证 据对阿司匹林之外抗血小板药之间的选择做出 循证推荐。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耐受性和 其他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抗血小板药
药物。
精选课件
43
抗血小板治疗应用
药物:
阿司匹林 50~325mg /d
Ticlid
0.25/d
氯吡格雷 75md/d
缓释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
精选课件
44
w 治疗建议(TIA)
大多数TIA患者首选阿司匹林治疗,推荐剂量为 50~150mg/d
有条件时,也可选用ASA25mg和DPA缓释剂 200mg的复合制剂,2次/d,或氯吡格雷75mg/d
l 正在使用抗凝剂或卒中发作前48小时内应用肝素者
精选课件
22
溶栓治疗对血压的要求
w 我国十五攻关项目,黄一宁教授所做 脑血管病规范化治疗中,UK溶栓治疗6 小时内急性缺血卒中的要求,血压在 185/100mmHg时才考虑降压治疗。
精选课件
23
溶栓治疗对血压的要求:
w 对血压高但适合rtPA治疗的,可将血压降 至185/110mmHg以下,rtPA治疗后,应使 血压稳定维持在180/105mmHg以下至少 24h治疗(JNC7)
精选课件
37
溶栓治疗关键
4. 栓子的结构判断
有没有房颤? TCD和超声颈动脉情况 有无肺栓塞或静脉血栓病史? 有无高凝状态等。
精选课件
38
溶栓治疗关键
5. 药物剂量的选择
年龄? 体重和体形 时间窗内的时间早晚 UK、SK、tPA?
精选课件
39
溶栓治疗关键 - 掌握适应症
时间窗:3—6 小时内发病患者 年龄: 70岁以下(原则上) 血压: 收缩压 <180 mmHg 舒张压 <100 mmHg 平均压 <120 mmHg (1/3收缩压+2/3舒张压) 意识: 清醒, 可有失语, 最好无凝视瘫
3
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日益攀升
精选课件
4
重要性-流行病学
w 目前现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 升(占卒中的85%),且有年轻化趋势
w 危害大: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 率、高致残率。抑郁症与血管性痴呆
w 缺血性卒中防治的综合效益大:针对缺 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 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等的综合防 治,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大有益处
精选课件
48
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w 1)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 TIA患者,推荐应用抗血小板药而不是 口服抗凝药降低复发性卒中和其他心血 管事件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阿 司匹林(50~325mg/d)、应用阿司匹 林+缓释型双嘧达莫以及氯吡格雷都是 公认的初始治疗选择(Ⅱα级推荐,A级 证据)
2、出血性 w 脑出血 w 蛛网膜下腔出血
精选课件
7
缺血性卒中定义与分类
定义:因为血液循环障碍(脑灌注不够或脑 动脉梗阻)导致的神经功能突然受损。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与体 征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
(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 1-3周后,症状、体征恢复正常
(3)完全性卒中(CS):症状与体征持续 时间大于24小时
w 溶栓前血压控制在180/110mmHg以下,溶 栓中保持在180/95mmHg以下(China)
精选课件
24
静脉溶栓
w 发病3小时内的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 临床上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标 准治疗方法。
w 但对严重脑卒中患者,静脉内溶栓治 疗的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
w 提高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疗效是目前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精选课件
5
识别脑卒中的症状
多为突发的下列症状 :
w 肢体麻木或无力、瘫痪者 w 不能讲话或吐字不清 w 视物成双、行走不稳 w 头晕、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 w 尤其是伴有肢体感觉和或功能障碍者 w 口角歪斜 w 尤其是伴有肢体感觉和或功能障碍者 w 意识障碍 w 中老年人无诱因的突发精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