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中考历史复习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教案3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点拨导入】
1、提问:长城是谁下令修筑的?目的是什么?
2、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下令建筑了万里长城,遏制了匈奴的南下。秦末汉初,中原战乱,长城没有抵挡住匈奴南下的脚步,匈奴重新崛起。他们是怎样崛起?与汉朝的关系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二、新知探讨: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掌握】
第一目——草原帝国的兴起:
1、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
2、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史实加以说明。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
学习重点和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是本课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三、温故知新: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点拨导入】
1、提问:长城是谁下令修筑的?目的是什么?
2、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并下令建筑了万里长城,遏制了匈奴的南下。秦末汉初,中原战乱,长城没有抵挡住匈奴南下的脚步,匈奴重新崛起。他们是怎样崛起?与汉朝的关系怎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四、新知探讨: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掌握】
第一目——草原帝国的兴起
1、思考: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
2、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以史实加以说明。影响: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在汉族影响下学会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第二目——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
(教师巧设问题,引导探究)
问题:与当时匈奴强盛相比,西汉初年的经济是什么状况?
西汉刚刚建立,社会非常贫困,经济实力不足,导致军事上失败。
思考题:1.什么是和亲政策?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这个和亲政策是以皇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财礼来维持的。目的是为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但这种政策并没有阻止匈奴年年南下掠夺。
2.汉武帝时为什么能大规模反击匈奴?
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抗西汉的是什么战役?说说战役发生的时间、指挥者、作用。
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到武帝时已六七十年,汉武帝时代实行大一统的统治,使西汉王朝由弱渐强,中央集权制度也进一步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次战役。公元前119年的一
次,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破匈奴,可结合“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讲解。经过这次战役,匈奴主力向西北远徙,“漠南无王庭”,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百余年来,北方边境地区所受到的匈奴的威胁,至此基本解除。
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参与决策的大臣之一,面对主战派及主和派,你会建议君主采取哪方建议?为什么?
五、历史回眸: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大臣,请你依据课本所给材料写一份奏章,多方面阐述西汉必须出兵匈奴的原因。
材料一: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书·佚名·匈奴民歌》
材料二:
武帝时,汉朝虽大胜,损失也十分巨大,仅元狩四年,汉朝“两军士死者数万人”,马消耗了十几万,“天下马少,匹二十万”。武帝后期,为了应付长年战争“倾国殚货”,”百姓流离”,“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材料三:
在当时汉与匈奴的边境线上都发现了汉代的钱币和工艺品,这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阅读教材79-80页“昭君出塞”部分,讨论回答:昭君出塞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与匈奴哪个首领和亲?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王昭君是和平的使者,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有什么不同?
西汉初和亲:汉朝国力较弱,被迫采取的求和之策,换得暂时的安宁,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昭君出塞时:汉元帝时国力强盛呼韩邪单于主动归附汉朝提出和亲,双方是自愿的交往。通过和亲实现了民族的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东汉时期大败北匈奴,迫使匈奴西迁的汉朝英雄是谁?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