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35kV变电站智能化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
![35kV变电站智能化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768ec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f.png)
35kV变电站智能化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显著的发展趋势。
对于35kV变电站来说,智能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进行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可以有效增加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增强变电站的故障应对效果,提升变电站的综合管理质量,延长变电站的使用周期。
基于此,本文立足当前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对35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方案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运维检修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35kV变电站;智能化;问题;方案引言在科学技术整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产业领域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紫金山变电站装机容量2×10MW二座,SD-8000综合自动化,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的“四遥”功能,并且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在电网实际运行与管理过程当中出现了相对较多的问题,而且由于这些问题处理的难度相对较大,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面临着相对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当前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传统变电站的运管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已经成为必须要探讨的关键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变电站智能化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
1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在整个电网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关于智能化的关键点必然是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
目前,国家电网提出了统一规划,计划至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总目标。
就智能化边间系统而言,其运行结构继承了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的优势,再加上新型传感器、智能操作箱技术以及IEC61850协议的利用,加速了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结构的变化。
现阶段,大致可以将自动化系统划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
其中,站控层又包括自动化的站级监控、站内控制、通信通讯、对时等子系统,拥有面向全站设备的监测、控制、告警及信息交互功能,可以完成数据收集、监视控制、操作闭锁、电能采集、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多种任务。
浅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遇到的问题及关键技术
![浅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遇到的问题及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0650b027d3240c8547ef4c.png)
浅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遇到的问题及关键技术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使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主要以变电智能化改造安装调试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现状问题定位具体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原则及要求,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及改造建议,以期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前言:智能化变电站主要采取电子式互感器作为核心设备,相较于传统互感器设备,电子式互感器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至少在抗电磁干扰方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积极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内容,利用数字信号应用优势,加强对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系统化管理,目的在于实现对电力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与实时交互目标。
根据当前应用现状来看,智能化变电站在日常变电运维过程中,主张采用先进、可靠的智能设备,并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等为技术标准,在监测、保护与共享方面得到了有效应用。
1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现状智能化变电站区别于普通变电站,在应对故障问题与突发事件方面具备较强的控制性与管理性,基本上可以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对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控作用,即便出现突发故障问题,智能化控制系统也会第一时间定位故障位置,并生成相应解决方案加以处理。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智能化变电站主要以设备层、间隔层以及控制层组成。
三层设备之间主要借助以太网技术实现信息交互与共享过程[1]。
其中,站控层与间隔层设备主要按照一体化监控系统要求,实现改造过程,目的在于加强对站内二次设备的保护力度。
目前,为进一步加强对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多数变电站选择采取智能化改造方式,借此实现上述目标。
根据当前改造情况来看,部分改造工程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在某些细节方面还是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
2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问题2.1 母差智能化改造问题常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一般需要一定条件才能够实现全站停电改造要求,因此,对于变电站内的运行设备,管理人员主张采取间隔一段时间再采取改造措施,防止对变电站运行设备造成不良影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7d53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4.png)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发展,变电站在整个电网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是当前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技术、管理、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和解决。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变电站设备的老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老旧的变电站,设备的技术水平滞后,运行效率低下,容易发生故障,给电力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2. 系统独立性:在过去的变电站建设中,各个系统之间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信息闭塞,互不通信,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困难。
3. 运行管理不便:传统的变电站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管理层面的信息不透明,导致了运行管理效率低下。
4. 安全隐患:传统变电站的安全管理体系相对薄弱,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影响面广,后果严重。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解决方案1. 设备更新改造:针对设备老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关键设备的更新改造来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和运行效率,避免由于老旧设备带来的故障隐患。
2. 系统集成建设:在新建变电站和改造老旧变电站时,应当优先考虑系统的集成建设,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和通信系统来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3. 运行管理智能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智能化,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实现智能化运行。
4. 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警和处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5. 管理人员培训: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化管理人员,提高其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要求。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意义1. 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浅谈35kV变电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方法
![浅谈35kV变电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b91cd96c85ec3a86c2c558.png)
浅谈35kV变电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5kV变电站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使用。
作为变电系统的重要部分,35kV安全可靠的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影响。
文章主要分析了35kV变电站在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如设备异常故障、变电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最终希望通过文章分析研究提高变电运行效率和质量。
标签:35kV;变电站;变电运行35kV变电站是输变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远距离、大容量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供电需求,35kV变电站被大量推广。
然而,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关系整个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探讨分析35kV变电站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正确应对运行过程中突发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确保35kV 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
1 35kV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 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容电器、电压互感器发生损坏时,极易造成35kV变电运行过程的短路。
同時,如果低频设备和电流发生冲突、继电器和电压表在回流时,造成电流负荷。
影响整个35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2 真空断路器故障在35kV运行过程中,真空断路器出现故障的现象很常见。
其中还包括真空泡的真空度降低和真空断路器分闸的失灵。
由于真空状态下,气体的逐渐稀薄使真空度不断降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其使用寿命的缩短。
同时,真空断路器的分闸如果失灵会让整个事故的范围扩大,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
1.3 变电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影响整个变压系统正常运行,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
此外,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潜在的故障也属于安全隐患。
比如,变电设备陈旧、严重老化、不能及时更新等等,这些都是故障发生的原因。
1.4 管理机制不健全35kV变电运行系统存在较高的操作风险,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bb22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3.png)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解决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中的问题,成为了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展开讨论。
一、问题分析1. 旧设备更新换代问题变电站自动化改造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旧设备的更新换代。
由于许多变电站的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过时,无法满足现代化的要求。
而许多变电站又面临着资金有限的问题,无法全部更换设备,因此如何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了一个难题。
2. 系统集成问题在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时,往往需要将原有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包括保护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
然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对原有系统的兼容性和适配性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何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之协同工作,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安全和可靠性问题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安全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与稳定。
在进行自动化改造时,必须确保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现有的一些自动化设备往往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如何在保证现有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确保新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方案1. 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成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一个重要解决方案。
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从而解决了旧设备更新换代的问题。
2. 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在解决系统集成问题上,系统集成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通过系统集成技术,可以将原有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统一的协议和标准,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适配性,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协同工作。
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
![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4b7c0a5f0e7cd184253672.png)
善 的智能优化调整 , 操作上存在 漏洞 , 这 将会给后期变 电站投入 智能化运行埋下很大 的安全隐患 。 像机构箱 门、 端子箱、 接地线螺 丝等看似不起眼 的设备和元器件, 一旦在 改造过程 中没有做到位 就 会 给 变 电站 智 能 化 运 行 中造 成 安 全 隐 患 , 影 响着 供 电系 统 的 安
R e n W a n h u a
( I t s C h i n e s e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c o m p a n y p i n g y u a n c o u n t y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s u p p l y c o m p a n y
一
中人 员管理方面存在 的问题都会影 响着 变 电站智能 化改造工程 的进程 , 所 以为 了 更 好 的认 识 和 挖 掘 改 造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并
1 3 5 k V变 电站智能化改造现状
1 . 1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
变 电站智 能化 改造是 国家智 能 电网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也是 我 国众 多变 电站 以及供 电设备智 能化 改造的关键环 节。 目前, 已 经 有 一 些 新 建 的 智 能 变 电 站 项 目, 虽 然 智 能 变 电 站 在 建 设 设计 、 供 电设备性能研制和变 电站稳定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 对 于 变 电站 向智 能 化 方 向改 造 仍 然 有 一 定 的 困 难 , 因为 常规 的变 电站 由于 长 时 问 的 运 行 状 态 和 管 理 水 平 使 得 供 电系 统 多 而 杂 , 并
2 01 7 I Ol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bc3e6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c.png)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电网输配电和电能转换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探讨。
一、问题分析1. 技术陈旧:许多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技术老化严重,采用的控制设备和软件已经淘汰,不能满足现代变电站的要求。
2. 功能单一:传统的自动化系统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多功能的智能化控制。
3. 安全隐患:旧系统的安全性能和防护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当前电力系统的安全要求。
4. 运维成本高:由于老化设备的维护困难和故障频繁,使得变电站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5. 信息孤岛:传统自动化系统之间信息交互困难,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二、解决方案1. 引入先进设备:通过引入先进的SCADA(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RTU(远动终端单元)、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设备,更新老化的控制设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构建智能化控制平台: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变电站控制系统平台,实现对变电站全过程的智能化监控与控制,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强化安全防护:引入先进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继电保护装置、遥测遥信设备等,提高变电站发生故障时的及时响应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 应用大数据分析: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测,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5. 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各个自动化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系统的一体化运行效率。
三、技术难点及对策1. 系统集成难度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全面更替和系统升级,整个系统的集成难度很大。
对策: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工业互联网技术,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模块化改造,逐步实现系统集成升级,降低整体系统集成的难度。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措施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4d895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3.png)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措施智能变电站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它能够自动运行,并且使用先进的技术控制整个电网。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智能变电站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常见问题,以及可能的提升措施。
1. 系统不稳定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是控制系统。
如果控制系统不稳定,智能变电站就不能正常工作。
这种不稳定可能导致系统错误,或者使变电站停止工作。
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控制系统稳定性有几种可能的措施。
首先,智能变电站需要进行全面测试,以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任何缺陷。
其次,可以使用模拟技术对智能变电站进行模拟测试,以评估其反应速度和系统稳定性。
最后,智能变电站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来提高其稳定性,例如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等算法。
2. 通讯错误智能变电站中的各个部分之间需要进行通讯,以协调其操作和功能。
如果通讯错误,智能变电站就无法执行其任务。
提高智能变电站通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整个智能变电站的通讯系统应备有备用系统,以便在主通讯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恢复备用系统。
其次,智能变电站应使用高质量的通讯设备,例如光线设备或无线网。
最后,应定期对通讯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3. 电网故障智能变电站还需要与电网进行交互,并在电网出现故障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将电网切除,防止电网中出现火花,并重新连接电网。
提高智能变电站与电网交互的可靠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项。
首先,智能变电站可以使用智能开关设备,以便更快更准确地检测和响应故障。
其次,智能变电站还可以使用先进的监控技术,以便更好地了解电网的实时状况和运行情况。
最后,应定期对智能变电站的交互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4. 能量效率问题智能变电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优化能源效率。
如果能源效率低,智能变电站就无法发挥其最大潜力。
可提升智能变电站能效的措施包括:首先,可以使用节能技术,例如高效节能变压器。
论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论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a1d7e24b35eefdc9d33332.png)
论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当下,智能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对35kv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有利于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当前社会愈加多元化的用电需求。
当前我国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还出与初级阶段,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等待优化与解决。
本文就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对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措施,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问题;优化措施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对于35kv变电站来说更是如此。
智能化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35kv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变电站对故障的处理效率与应对效果。
实现变电站综合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延长变电站使用周期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对35kv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举措。
1.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意义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对供电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更是成为国家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供电设备智能化改造的关键环节之一。
虽说当前我国已经建有一些智能变电站项目,但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数量还相对较少,难以对整个电网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
与智能变电站相比,常规的变电站因为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加之管理水平有限,导致其供电系统多而杂。
另外,常规变电站的功能比较分散,导致其在整体设计与技术方面都与智能化变电站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1】。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智能化改造。
对于35kV变电站来说,因其电压等体积较低,加之其变电规模较小,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所以,进一步加强对35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在更好的提高供电系统管理水平的同时,更是可以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供电的稳定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6ee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1.png)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调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变电站的规模不断扩大和复杂度增加,原有的自动化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变电站的运行需求,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设备老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部分设备已经使用多年,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
这些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已经不能满足变电站的运行需求,需要及时更换或升级。
2. 技术更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已经出现,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功能。
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经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步伐,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
3. 系统集成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着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问题,导致系统集成性能不佳,无法满足变电站的需要。
4. 安全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变电站的信息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威胁,原有的安全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变电站的安全需求。
5. 运维管理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着运维管理不便利的问题,导致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很高。
2. 技术升级对于原有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和硬件升级的方式进行改造。
采用最新的自动化技术,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功能性能。
3. 系统集成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解决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问题。
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提高系统的集成性能和整体运行效率。
4. 安全防护加强变电站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变电站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 运维管理利用先进的运维管理软件和设备,提高变电站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效率。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降低运维管理成本,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建设经验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变电站的实际运行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和设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方案,确保改造的效果和效益。
浅析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
![浅析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d827f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d.png)
浅析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摘要】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从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部分,主要介绍了设备故障的种类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而在改进措施部分,主要探讨了如何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维人员更好地了解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故障特点,有效地改进设备运行管理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关键词】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改进措施、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测、控制和保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随着设备的日常运行,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停运,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了解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常见故障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电力系统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总结,能够有效地解决35kV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正文2.1 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1.通信故障:通信是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通信故障可能导致各个设备之间无法正常通信,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信故障可能是由于通信线路故障、设备设置错误等原因引起的。
2.软件故障:自动化设备中的软件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如果软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软件故障可能是由于软件程序错误、升级不及时等原因引起的。
3.电力故障: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力故障可能是造成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59ae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7.png)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旧设备老化:许多变电站的设备都是早期安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备已经逐渐老化,容易出现故障,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人工操作不便:传统的变电站设备需要人工操作,操作复杂,需要人员长时间待在变电站内进行监控和控制,工作效率低下。
3. 智能化水平低:目前许多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支持,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对于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
4. 数据采集难题:传统变电站的数据采集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系统对于数据的需求,造成数据采集不全面、不准确。
5. 安全隐患:传统变电站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火灾、电击等,影响员工的工作安全。
二、解决方案1. 设备更新:对于老化的设备,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选择先进的、可靠的设备替换旧设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 智能化技术应用: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的监测、控制和运维过程中,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4. 数据采集系统升级:升级数据采集系统,引入多种数据采集方式,例如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保证数据的全面、准确采集。
5. 安全系统改进:对变电站的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加强安全检查和监控,保证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员工安全。
三、实施步骤1. 现状分析:对变电站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设备状况、操作流程、数据采集方式、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分析,为改造方案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2. 技术选择: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方案,包括设备更新、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升级和安全系统改进等方面的技术方案。
35kV配电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35kV配电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4763904a1b0717ed5dd45.png)
35kV配电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摘要:电力系统对配电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实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更要注重其经济性,变电站作为一个基层的管理系统,无论是在设计方面和功能的实现方面都要进行改进和完善,变电站的管理系统也正在向多功能、高可靠和大数据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变电站出现问题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必须要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人们生活的质量,主要阐述了对35kV配电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的方案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运维检修人员有所启示关键词:故障分析;变电站的管理;解决方案导言随着电力行业发展越来越迅猛,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变电站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民生,其庞大复杂的体系使得变电站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必须引入高新科技方便管理才能应对外界压力,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综合评定之后做出相应的紧急处理,避免了整理工作中的时间耗费和高频率的出错,使得电力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稳定。
1、35kV配电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分析35kV配电化变电站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将35kV配电化变电站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1.1产品不成熟引发的问题在35kV配电化变电站过程中,对于各类智能化产品的依赖是很强的,一旦产品不成熟,就会马上导致35kV智能化改造随之停滞。
高级应用功能不成熟。
由于集成商技术力量的薄弱,导致顺序控制要求不达标,一体化五防设备出厂调试不到位,现场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改测控装置的程序,严重影响到了35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进度。
设备调试把关不严导致合并单元核心插件需要频繁更换,35kV配电化变电站现场调试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大大增加,母线单元合并单元插件更换达到了三次之多。
厂家设备版本管理混乱,配置文件存在非常大的随意性,可参考性很低,导致母差在调试中出口不对应,智能终端以及合成单元配置文件出现错误。
站控层后台机程序版本落后,设备送电前,光字牌无法正常熄灭,电缆光纤不易排放,光纤整理困难。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13e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d.png)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课题。
在变电站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老旧设备、系统不兼容、数据碎片化等,这些问题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问题分析1.老旧设备许多变电站的设备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老旧设备的故障率较高,运行成本较大,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系统不兼容在变电站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系统的更新换代,不同厂家的设备和系统之间存在着兼容性问题,这给自动化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数据碎片化原有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往往存在数据碎片化的现象,各个部分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互联存在困难,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效果和成效。
二、解决方案1.更新设备针对老旧设备的问题,应及时更新设备,选择性能更优越,功能更完善的新一代设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率,降低运行成本。
2.系统整合在变电站自动化改造的过程中,应对原有系统进行全面整合,统一协议和接口,保障系统的兼容性和通信性,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
3.数据集中针对数据碎片化的问题,可以建立数据中心,对变电站的各个部分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运行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4.智能控制在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过程中,应加强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综合讨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更新、系统整合、数据集中和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改造效果。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充分考虑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优化改造方案,确保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措施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426f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d.png)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提升措施智能变电站是一种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变电站,它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高效管理和运行。
在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提升措施来解决。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和提升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设备故障问题。
智能变电站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例如开关设备、保护设备、通信设备等,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
设备故障会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2. 数据准确性问题。
智能变电站通过采集和处理各种信息数据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管理,如果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错误和偏差,就会影响对电力系统的准确监测和分析,进而影响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果。
3. 安全隐患问题。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设备运行不稳定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等事故,通信系统的漏洞可能被黑客攻击,信息数据的泄露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等。
这些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4. 运维效率问题。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如果运维工作效率低下,就会造成设备故障的积累和延误,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提升措施,包括:1. 强化设备维护管理。
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维护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包括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保养等,以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和可靠。
还应建立设备故障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设备故障隐患。
2. 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需要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等专业设备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同时应加强对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的研究和优化,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果。
3.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包括设备安全管理、通信系统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
可以采用网络安全技术和加密等手段来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同时应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监测和防范。
分析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分析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c753faaea998fcc220ee8.png)
电力科技2017年7期︱213︱ 分析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鲜光裕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南部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南充 637300摘要: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不断升级优化,智能化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实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是愈加的成熟和普遍,其中对电力系统的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后,大大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的管理水平以及变电站自身应对电力故障的能力,加快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增强了电力系统综合的管理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发现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让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更加优化,使35kV 变电站的运行性能更加的稳定、可靠以及安全。
关键词:电力系统;35kV 变电站;智能化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7-0213-01面对着国家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国家经济生产发展对电力供能的需求不断的加大,传统的电力电网的电力传输供应已经慢慢的满足不了人民群众与国家的需求,国家电力电网系统逐步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而作为国家智能化电力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变电站是主要智能化改造的重点部分。
尽管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已经取得不少的成绩,并且在应用上也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但是还存在一些改造上的问题有待优化,让变电站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1 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重要性 变电站主要是改变电压的场所,是将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通过改变电压的方式输送到所需用电的地方,是整体电力电网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根据输送电压的等级将变电站分为35kV 类型的变压站。
而随着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工作中对电器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电网建设和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变电站已经难以满足其生活、工作和生产建设的需求,35kV 变电站主要应用的范围在于农村的电网和工况厂区,而无法满足城市电网的发展需求,对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科学数字化的将变电站进行升级和发展,使得满足我国特高压的输电网架的要求,因此对于电力电网的输送量以及输送效率都大大的提高,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工作以及国家生产建设的需求。
浅析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
![浅析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567b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b.png)
浅析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及改进措施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原因,自动化设备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以及改进措施方面进行浅析。
一、常见故障类型1. 通信故障35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模块是与上级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关键设备,一旦发生通信故障,就可能造成数据传输中断,影响监控系统获取数据,进而影响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通信故障可能是由于通信模块硬件故障、通信线路故障或者软件配置问题所导致。
2. 保护故障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的保护装置是用来保障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的,一旦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对电网设备的误动作或者误保护,进而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保护故障可能是由于保护装置软件设置错误、硬件故障或者传感器故障所导致。
二、改进措施1. 定期维护针对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一项非常有效的改进措施是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对于通信模块、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等关键设备,要定期检查其硬件部分的工作状态,对于软件部分,要定期检查其配置参数和程序逻辑,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完善监测系统在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中,完善的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远程监测装置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少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3. 提高设备质量在选择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时,要注重设备的质量,选择有一定信誉和技术实力的厂家和产品,尽量避免选择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提高设备的质量可以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
4. 完善故障处理机制遇到35kV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故障时,要建立健全的故障处理机制,根据故障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故障处理措施。
对于常见故障,可以事先制定故障处理方案,并进行人员培训,以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探究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探究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29c33f61fb7360a4c6519.png)
探究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摘要:在我国35kV变电站改造工作中还存在产品不成熟、GIS设备出厂把关不严、设计图纸和现场设备不一致等问题,难以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质量,无法优化其发展体系,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相关机构需要制定完善的智能化改造方案,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成效,满足现代化变电站的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关键词: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问题;优化方案引言在我国35kV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处理,减少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优化其工作体系,遵循通信标准、建设专门的管理系统,科学应用电子互感器等。
一、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一)产品不成熟引发的问题在电力系统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还没有开发较为成熟的产品。
首先,相关部门无法开发与创新高级应用功能,无法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导致出现集成技术不成熟的现象,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在实际改造与创新期间,无法按照相关顺序对其进行控制,难以提升设备的一体化程度,导致变电站改造工作质量降低。
其次,一些设备在调控期间,电力系统管理部门不能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控制,难以做好把关工作,无法提升其工作成效,导致在智能化改造期间,相关人员对其核心插件进行频繁的更换处理,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质量。
最后,产品生产厂家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版本混乱的现象,难以提升文件配置工作质量,导致可参考性降低,无法提高系统的运行成效。
另外,在设备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版本滞后的现象,很难将其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相互衔接[1]。
(二)GIS设备出厂把关不严引发的问题GIS设备的应用较为重要,然而,生产厂家在对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控设备的生产质量,难以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导致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于GIS一次设备集成接线号码筒而言,经常会出现系统混乱的现象,且对于智能终端信号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出现信号动作错误的现象,难以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
探析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孙科
![探析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孙科](https://img.taocdn.com/s3/m/fbe91ad8844769eae109ed0a.png)
探析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孙科发表时间:2018-01-06T19:17:11.5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作者:孙科1 熊亚帅2[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显著的发展趋势。
对于35kV变电站来说,智能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进行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可以有效增加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增强变电站的故障应对效果,提升变电站的综合管理质量,延长变电站的使用周期。
(1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河南新乡 453000;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获嘉县供电公司河南获嘉 4538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显著的发展趋势。
对于35kV变电站来说,智能化也是其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进行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可以有效增加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增强变电站的故障应对效果,提升变电站的综合管理质量,延长变电站的使用周期。
关键词:智能化;改造;问题;优化方案早在2011年8月份,国家电网公司就发布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从技术层面给予了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以明确的指导。
但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涉及很多技术问题和设备问题,需要切实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寻找出科学的优化方案。
为了有效提高我国电力事业,变电站运行的安全高效是必须保证的,同时还需提高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改造调试技术,确保其质量的可靠性。
一、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国家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众多变电站以及供电设备智能化改造的关键环节。
目前,已经有一些新建的智能变电站项目,虽然智能变电站在建设设计、供电设备性能研制和变电站稳定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变电站向智能化方向改造仍然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常规的变电站由于长时间的运行状态和管理水平使得供电系统多而杂,并且常规变电站的功能也比较分散,整体设计和技术方面都与智能化有所差距,智能改造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发表时间:2017-09-25T11:42:58.1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吕国华
[导读] 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相关机构需要制定完善的智能化改造方案,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成效,满足现代化变电站的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永昌县供电公司)
摘要:在我国35kV变电站改造工作中还存在产品不成熟、GIS设备出厂把关不严、设计图纸和现场设备不一致等问题,难以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作质量,无法优化其发展体系,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相关机构需要制定完善的智能化改造方案,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保证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与成效,满足现代化变电站的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关键词: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问题;优化方案
引言
在我国35kV变电站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处理,减少传统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优化其工作体系,遵循通信标准、建设专门的管理系统,科学应用电子互感器等。
一、35kV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产品不成熟引发的问题
在电力系统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还没有开发较为成熟的产品。
首先,相关部门无法开发与创新高级应用功能,无法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导致出现集成技术不成熟的现象,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在实际改造与创新期间,无法按照相关顺序对其进行控制,难以提升设备的一体化程度,导致变电站改造工作质量降低。
其次,一些设备在调控期间,电力系统管理部门不能对其质量进行全面控制,难以做好把关工作,无法提升其工作成效,导致在智能化改造期间,相关人员对其核心插件进行频繁的更换处理,影响着系统的运行质量。
最后,产品生产厂家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备版本混乱的现象,难以提升文件配置工作质量,导致可参考性降低,无法提高系统的运行成效。
另外,在设备运行中,经常会出现版本滞后的现象,很难将其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相互衔接[1]。
(二)GIS设备出厂把关不严引发的问题
GIS设备的应用较为重要,然而,生产厂家在对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控设备的生产质量,难以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导致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首先,对于GIS一次设备集成接线号码筒而言,经常会出现系统混乱的现象,且对于智能终端信号会造成一定的干扰,导致出现信号动作错误的现象,难以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
一些生产厂家不重视绝缘装置的建设,无法提升其安全性,甚至会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其次,系统在电流电压回路接入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难以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接入处理,无法保证设备使用质量。
最后,一些GIS智能终端柜在建设中,出现辅助设备装配不科学的现象,无法对加热器进行全面的安装,难以提升安装工作质量,甚至会导致间隔光纤出现烧毁等问题,只能对其进行重新安装处理才能解决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2]。
(三)设计图纸和现场设备不一致引发的问题
经常会出现设计图纸与现场设备不一致的现象,相关部门无法提升改造工作质量。
首先,一些集成商方提供的设备原理图出现绘制混乱的现象,无法保证与施工现场中的设备一致,导致装配接点不正确,无法满足现场安装要求,施工人员难以按照设计图纸开展安装工作,降低了设备的安装质量。
其次,在实际施工期间,企业没有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难以保证其工作严谨性,无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设计问题,例如:在施工场内联调SCD配置期间,施工企业没有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核对处理,导致出现工程施工随意性,在后期施工中,出现各类智能化改造问题,要对其进行返工处理,导致施工进度延后。
最后,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没有做好施工现场勘察工作,无法按照施工现场水文地质等情况开展设计工作,导致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3]。
二、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优化方案分析
(一)通信标准的应用
相关电力企业在对其进行智能化改造期间,需要科学应用我国IEC61850通信标准,保证可以提升智能化改造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与规范化程度,提升信息数据的共享成效。
在应用此类通信标准期间,需要根据35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系统,设置统一的运行协议,建设专门的数据模型,保证线路接口的兼容性符合相关要求,提升数据交换工作可靠性。
为了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的要求,需要建设完善的网络通信平台,设立统一的国际标准,保证可以促进变电站电子设备与系统之间通信标准性,明确通信方式,提升通信衔接成效,增强智能化改造工作的便利性与开放性程度,以此提高其工作质量[4]。
如图1所示,施工企业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计算各类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流信息,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造处理。
如图2所示,需要对各类设备进行全面的建设,提高其施工质量。
(二)电子互感器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应用电子互感器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玻璃纤维改造方式,在提升信号传输质量的情况下,增强其绝缘性能。
企业可以将电子互感器与智能化系统融合在一起,直接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将其输入计量与保护装置,形成系统的集成机制,以此提高其自动化程度。
(三)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施工企业在应用在线监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35kV变电站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在线监测方案,科学应用先进技术,对GIS 系统、变压器系统、CT系统、PT系统等进行监测处理,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运行质量。
同时,需要建设独立的状态监测单元,例如:在35kV变电站智能化系统运行中,可以利用在线监测技术对变压器的油色谱与PASS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放电问题、介质消耗问题等,提高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正确的监测结论,并利用停电检修等方式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避免对各类线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四)一体化平台体系及智能化辅助系统建设
在对35kV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应用一体化平台体系,对智能化运行进行辅助建设,提升其工作成效。
首先,需要建设统一的软件与硬件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实现现场变成与系统调整等工作,提升系统的灵活度与可靠性。
同时,还能降低调控工作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其次,需要利用光纤代替传统的电缆,利用电子互感器代替常规的互感器,除了可以改善其运行环境之外,还能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经常会出现设计图纸和现场设备不一致等问题,因此,企业需要创新工作形式,科学应用电子互感器,建设专门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创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工作方式,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在提升其智能化水平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顾工川.35kV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D].南昌大学,2012.
[2]郭映歧.35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探究[J].通讯世界,2017(1):194-195.
[3]彭地卓.35kV智能化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