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情景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高中物理情景教学
摘要:“教以生为本。”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快乐才能极致!本文探讨高中物理情景教学五种方法:①口诀情景法;②问题情景法;③视觉情景法;
④情感情景法;⑤实践情景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形象的情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使他们乐于学习。近年来,我对“物理情景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总结如下。
一、口诀情景法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中较为顽固的思维定势或反复多次出现的错误,运用口诀情景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口诀1:学生开始学习“加速度”时,在解答和分析问题中往往受到初中“平衡力”思维定势的干扰,为此,我在教学中编了八句口诀:“加速度真神秘,有它没有平衡力;水平方向有了它,左右两力不等了;竖直方向有了它,上下两力不等了;加速减速有正负,牢记这点不会错。”较好地排除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口诀2:学生在用作图法画“透镜成像”的光路图时,特别是对“逆问题”(已知物像和主轴,用作图法确定透镜凸凹、光心和焦点)重复出现错误的几率较大,对此,我在教学中编了如下口诀:
“过光心不弯折,连接物像就可得;过焦点平行射,先作平行光线就明确;平行入射过焦点,要找焦点连像点。”——“凸透镜有虚有实且为大虚;凹透镜只虚不实且为小虚。”(对主轴来讲:物像同侧为虚像,物像异侧为实像。)
二、问题情景法
1.用“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在学习光的折射定律时,我设置了问题情景:“有人在海边游泳时突然发生意外,向海岸上的救生员呼救,请同学们为救生员设计一条最短时间的路径。”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热烈的讨论,有的提出:“最短的路径应是直线。”有的反驳说:“沿直线救人,在岸上跑的时间虽短但在海上游泳的时间将增加,因此沿直线救人所用的时间不一定最短。”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数学所学过的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得出了“沿折射定律光线所传播的路径救人,所用的时间最短”的结论,这一结论使学生惊讶不止!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光真聪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几何光学”部分记忆最深,其原因是对“沿光路所用的时间最短”的印象深刻所激发的学习兴趣。
2.用“问题情景”编制试题
在学完“磁场”部分后,我们在期中考试试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新情景”的物理试题:有一种新的“热电材料”问世,当这种材料的上下两面存在温度差时,在它的两侧将产生电势差。我校物
理兴趣小组利用这种新型材料开发了一种新式“磁疗保健眼镜”产品。该产品的构造和原理如下:将“热电材料”做成眼镜的鼻梁托架,材料的两侧与眼镜的圆形金属框连接成闭合回路,当“托架”的一面与人皮肤接触另一面与空气接触时,就会在这两面产生温度差,“托架”的两侧面就会产生电压,从而在眼镜的金属框回路中形成电流,该电流在眼睛周围产生磁场,在一定的磁通量的范围内对眼睛起到磁疗保健作用。由于受季节和地区的影响,为保证磁通量不超过人眼承受的安全范围,必须生产系列产品。当温度差增加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a.眼镜的金属框可采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
b.眼镜的金属框可采用电阻率大的金属材料;
c.增大眼镜金属框的面积;
d.增大“热电材料”的厚度
通过对试卷分析,我们发现凡是“背公式、记题型”的学生得分率较低,而平时思想活跃、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得分率较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并要有“问题”的哲学观: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问题越多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问题越少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三、视觉情景法
1.多媒体视觉情景
利用多媒体(如ppt软件)制作动画片,通过“视觉情景”对物理学中比较抽象和无法“视觉”的知识提供“可视”画面,从而
使学生易于接受。如在讲授“光的波粒二像性”,“氢原子的轨道量子化、能量量子化”等抽象和不可见的内容时,我采用“势觉情景”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实物视觉情景
通过物理实验、图片演示、实物模拟等手段,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情景渲染,通过“真实的情景”强化视觉效果,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如光的干涉(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和衍射(圆孔衍射、圆板衍射、单缝衍射);特别是在讲授“光的色散”时,通过“图像情景”教学提供的视觉信息,使学生平时难以接受的“频率、折射率和光速之间的关系”,在一次教学中就得到较好的解决。通过多次的测试,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遗忘率较其他内容低得多。
四、情感情景法
从开发学生的潜能来看,教学过程应存在两种“场”,一是“知识场”,二是“情感场”,只有当这两种“场”产生“共振”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1.动态调节“情感场”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喜悦、快乐的心情,积极、热情的情绪,对学生采用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采用“情景吸引法”(无声或有声,无形或有形)。通过动态调节“情感场”,使“两场”产生“干涉和衍射”,达到“波动场”的能量合理分配,而不是均匀分配。
2.周期性营造“情感场”
自然规律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周期性才表现出丰富多彩性,音乐讲究旋律的变化,书画讲究虚实结合,曲直和谐,没有变化(定数)就没有审美体验,更谈不上审美冲动。因此,在教学中的“情感场”一定要有“变数”,如“有声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动与静”,“情绪语言”的“高与低”,“表情语言”的“爱与恨”等。
五、实践情景法
教学中通过讲练结合、讨论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叫“参与情景训练法”。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发现研究性学习过程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我们的具体作法:①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②是师生共同参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③是进行研究性实践(理论分析或实验验证),④是形成论文。如学生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后,一方面为它的故事情节所感动,另一方面也为庞大、坚固、豪华的泰坦尼克号触冰而沉没的悲剧而困惑。我们带着这一问题组织了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和研究,学生得到了如下的收获:一是对“力的合成与分解”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二是发现了“冰海沉船”之谜:当船舷对竖直线的倾斜角大于1.15°时,冰块就会长时间地压在船舷上,最终将会把船舷压破,从而导致“冰海沉船”,导致“冰海沉船”的船舷对竖直线的倾斜角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