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励理论综述

摘要:激励理论是当代多门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并成熟完善。本文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接着对近年来激励理论的部分前沿进展进行介绍;最后,我们对激励理论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激励理论;历史演进;前沿进展;未来展望

引言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其基本原理是:个体由自身需要引起内部紧张感,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行行为选择,以实现个体目标,满足需要。之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不断循环。

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应用于管理,激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

在20世纪初期以前,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探讨,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进入20世纪,伴随着伟大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对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激励理论。笔者结合学者吴云(1996)有关激励理论历史演进的研究,认为其历史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改变:从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

早在20世纪初,西方的管理界流行着一种普遍的看法, 即把人看成是“经济人”, 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 只要有可能便会逃避工作。因此, 要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必须从他们追求金钱的心理和获取自身最大利益的愿望出发, 只能靠金钱的刺激和经济上的惩罚。这就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所概括的“X 理论”。这种激励思想, 在被喻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推行的“胡罗卜加大棒”式的管理中体现得很明显。泰勒所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以及他的助手亨利·甘特进一步设计的“任务奖金制度”, 都是通过金钱刺激进行激励的典型措施。

郝辽钢,刘健西学者(2003)认为这种激励方式隐含着对人性的一种假设,“经济人假设”。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经济诱因和强制性的监督、惩罚措施。这种激励方式的运用,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 单纯以金钱刺激来激励积极性, 实质上无视人的社会性。这种极端主义的片面观点无疑会使激励效果受到很大局限, 难以普遍地和持久地激发调动起人的生产积极性。

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的“霍桑试验”是行为科学上的一大进步。1933 年, 他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总结了实验结果, 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他认为, 传统管理把人看成是“经济人”是错误的,人应该是“社会人”。在激励中,金钱只能满足人的一部分需要, 除此而外, 人还有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承认、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等一系列社会需要, 而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来源于社会需要的满足。“霍桑试验”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经济人假设”,行为主义学者开始对人性进一步探索。

1943 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人类需要的深入研究, 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一

文中, 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逐级增强,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才可能产生较高级的需要。此外,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存在优势需要。

在马斯诺研究的基础上,奥德佛的ERG理论就此产生,他认为,人有三中最基本的需要:生存、关系和成长需要。这三种需要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按照等级层次增长满足的。越是不容意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他们的需求欲望就越强烈。人在追求满足成长的需要遇到挫折时,后两种需要的重要性就会提高。

而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及行为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经过大量调研和实验,尤其是对企业家们的成就激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后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主要需要有三种:权力需要、归属后交互联系的需要和成就需要。其中个人对成就的追求激励的主要内容,成就需要是展示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熟度的标志。

这样, 西方激励理论以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为开端,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完成, 在激励手段上就实现了由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的改变。从人性假设来说,也是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重大转变。

(二)深化:从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因素明晰

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之后的激励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人性的假设有了重大的转变:人并非天生懒惰, 而是勤奋的, 愿意把工作做好, 并且会主动承担责任, 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麦格雷戈将这种与“X 理论”相对立的观点称为“Y 理论”, 在20世纪40~ 50 年代,这种激励思想成为西方管理界的共识。

很显然, 这种激励思想比起把人看成“经济人”前进了一大步。但是, 这种激励理论中包含着一种把激励条件泛化的倾向, 似乎无论哪种需要, 只要给予满足, 都可以激发积极性。于是, 从50 年代末期开始, 西方激励理论在对激励因素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个深化过程。

50 年代末期,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使人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1959 年, 他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双因素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把影响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实质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并不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都能够调动积极性, 只有满足工作范围之内的需要, 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这就使得对激励条件的认识进入了明晰化阶段。

(三)延伸:由激励基础研究到激励过程的延伸

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还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都还是针对激励行为起点所作的研究, 也就是主要是回答了“是什么激发和驱动行为”的问题。但是在整个激励过程中, 人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激励基点正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只有正视并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 才能真正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于是,从60 年代中期开始, 西方管理界对激励问题的研究, 出现了由激励基础向激励过程的延伸。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等。

1964 年,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节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 这是关于如何根据需要设置目标并引发出工作动机的一种激励理论。弗鲁姆认为, 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目标效价, 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 人的积极性就高; 反之, 积极性则低。而效价高低的实质, 在于该目标能否满足人最迫切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二是期望值, 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 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