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沂水春风》课堂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课课练 13《沂水春风》【学生版】
1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2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3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4
作使动
5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6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7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8
A.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风乎舞雩.(yú)浴乎沂.(yí)9
B.冠.(guān)者莫.(mù)春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10
C.愿为小相.(xiàng)因之以饥谨.(jǐn)夫子哂.(shěn)之千乘.(shèng)11
之国
12
D.曾皙.(xī)长.(zhǎng)乎尔以俟.(sì)君子鼓瑟.(sè)13
希
14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15
()
16
A.鼓瑟希,铿尔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17
求则非邦也与
18
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19
()
20
A.因之以饥馑
21
..,端章甫C.摄.乎大国之间D.异乎三子者之撰...B.如会同
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22
()
23
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B.风.乎舞雩C.冠.者五六人D.秦伯说,与24
郑人盟.
25
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26
()
27
A.风乎舞雩 B.异乎三子者之撰 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师旅
28
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29
()
30
A.如或知尔,则何以.(做)哉因.之以饥馑(接着)
31
B.子路率尔
32
..三年(等到)
..而对曰(飞快地)比及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33
D.舍瑟而作.(起身)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
35
7.选出加点“以”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36
()
37
例:毋吾以.也
38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素以.为绚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为国39
以.礼
40
8.选出加点“与”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41
()
42
例:失其所与.,不知
43
A.则与.之斗卮酒 B.客从外来,与.坐谈 C.吾与.点也 D.与.嬴而不助44
五国也
45
9.选出加点“知”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46
()
47
例: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
48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郑既知.亡矣 D.失49
其所与,不知.
50
10.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51
()
52
例:摄乎.大国之间
53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夫子之曰,不亦宜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风乎.54
舞雩
55
11.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56
例:宗庙之事,如.会同
58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如.59
有所立,卓尔
60
12.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61
()
62
例:为.国以礼
63
A.由也为.之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愿为.小相焉 D.为.击破沛公64
军
65
1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66
A.①宗庙之.事,如会同②千乘之.国 B.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67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68
C.①亦各言其.志也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
69
②唯赤则.非邦也与
70
14.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71
()
72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你们不要因为这样就不敢说了】
73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而起用你们),那么你们将打算74
做些什么事呢】
75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用礼乐来教化百姓)
76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赤却认为这职位太小了,那么谁能给他个大77
点的职位呢?)
78
15.选出下列对课文解说判断不当的一项79
A.本文以“言志”为线索,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三部81
曲,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82
想和态度。
83
B.对于子路的“治千乘之国”之雄心壮志,孔子深表赞同,报之以赞赏的一笑,84
而对于冉有、公西华之志,孔子都没有反应,暗示了他不以为然的态度。
85
C.曾皙之志不在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游图,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治”社86
会的最高境界,对此孔子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87
D.从文中可看出,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88
长,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而且彼此之间师89
生关系十分融洽民主。
90
E.孔子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善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述志后,他能将91
他们的志上升到“礼治”的高度,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体现92
了一个教育家的胸怀。
93
五、精段精练
94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
95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96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
97
..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
98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99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100
俟.君子。
”
101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102
为.小相焉。
”
103
1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04
①如或.知尔( ) ②比.及三年( ) ③如.五六十( ) ④夫子哂.之105
( )
106
17.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107
()
108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且知方.也④方.六七十
109
A.①②不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110
②同,③④也同
111
18.对文中加点的四个“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12
()
113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
114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 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115
②同,③④不同
116
19.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
117
①居则曰:“不吾知118
也!”:119。
120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21
122。
123
③非曰能之,愿学124
焉:125。
126
20.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哂”子路?
127。
128。
129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4题
130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131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132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33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134
矣!”
135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136
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137
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38
2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139
①鼓.瑟希( ) ②舍瑟而作. ( ) ③为国以.礼140
( )
141
④其言不让.( ) ⑤唯.求则非邦也与( ) ⑥安.见方六七142
十…( )
143
22.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
144
①异乎三子者之145
撰:146。
147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148
也!”:。
149
③唯赤则非邦也150
与?:151。
152
23.孔子为何要“与点”?
153
答:154。
155
24.孔子对冉求、公西赤是怎么评价的?
156
答:157。
158
六、名句背诵检测
159
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160
人,,,。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论语>选读》课课练 13《沂水春风》【教师版】
185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186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187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188
作使动
189
三、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190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91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192
A.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风乎舞雩.(yú)浴乎沂.(yí)193
B.冠.(guān)者莫.(mù)春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194
C.愿为小相.(xiàng)因之以饥谨.(jǐn)夫子哂.(shěn)之千乘.(shèng)195
之国
196
D.曾皙.(xī)长.(zhǎng)乎尔以俟.(sì)君子鼓瑟.(sè)197
希
198
答案:冠(guàn)者
199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00
()
201
A.鼓瑟希,铿尔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莫春者,春服既成 D.唯202
求则非邦也与
203
2.(B)【A希—稀C莫—暮D与—欤】
204
3.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205
()
206
A.因之以饥馑
207
..,端章甫C.摄.乎大国之间D.异乎三子者之撰...B.如会同
3.(A)【饥馑:(古今同义)饥饿;B会同:(古)诸侯会盟,(今)会合连同;C 208
摄:(古)夹,(今)拍摄D撰:(古)讲述,(今)写】
209
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210
()
211
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B.风.乎舞雩C.冠.者五六人D.秦伯说,与212
郑人盟.
213
4.(A)【形作使动,BCD均为名作动】
214
5.选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215
()
216
A.风乎舞雩 B.异乎三子者之撰 C.不吾知也 D.加之以师旅
217
5.(C)【否宾前,ABD为状后】
218
6.选出加点词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219
()
220
A.如或知尔,则何以.(做)哉因.之以饥馑(接着)
221
B.子路率尔
222
..三年(等到)
..而对曰(飞快地)比及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223
(陪侍)
224
D.舍瑟而作.(起身)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225
6.(B)【率尔
226
..(轻率地)】
7.选出加点“以”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227
()
228
例:毋吾以.也
229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素以.为绚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为国230
以.礼
231
7.(A)【例与A均为“因为”;B用,介词;C做,动词;D用,介词】
232
8.选出加点“与”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233
()
234
例:失其所与.,不知
235
A.则与.之斗卮酒 B.客从外来,与.坐谈 C.吾与.点也 D.与.嬴而不助236
五国也
237
8.(D)【D与例句均为“结交,亲附”;A给,动词;B跟,同,介词;C赞成,动238
词】
239
9.选出加点“知”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240
()
241
例: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
242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郑既知.亡矣 D.失243
其所与,不知.
244
9.(D)【D与例句均通“智”;A管理,统治;B了解;C知道】
245
10.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相同的一项246
()
247
例:摄乎.大国之间
248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夫子之曰,不亦宜乎.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风乎.249
舞雩
250
10.(D)【A于,比;B吗;C于,跟,同;D于,在】
251
11.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与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252
()
253
例:宗庙之事,如.会同
254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如.255
有所立,卓尔
256
11.(B)【A连词,如果;B连词,或者;C连词,若,至于;D连词,如果】
257
12.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例句加点字完全相同的一项258
()
259
例:为.国以礼
260
A.由也为.之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C.愿为.小相焉 D.为.击破沛公261
军
262
12.(A)【A动词,治理;B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C动词,做,担任;D介词,263
给,替】
264
1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65
A.①宗庙之.事,如会同②千乘之.国 B.①以吾一日长乎尔.266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267
C.①亦各言其.志也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268
②唯赤则.非邦也与
269
13.(B)【B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们②助词,相当于“然”,…的样子;A结构助词,270
的;C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D副词,就】
271
14.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272
()
273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你们不要因为这样就不敢说了】
274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而起用你们),那么你们将打算275
做些什么事呢】
276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用礼乐来教化百姓)
277
D.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赤却认为这职位太小了,那么谁能给他个大278
点的职位呢?)
279
14.(D)【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个小小的司仪员,那么谁能给诸侯做大司仪280
呢?】
281
15.选出下列对课文解说判断不当的一项282
()
283
A.本文以“言志”为线索,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三部284
曲,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285
想和态度。
286
B.对于子路的“治千乘之国”之雄心壮志,孔子深表赞同,报之以赞赏的一笑,287
而对于冉有、公西华之志,孔子都没有反应,暗示了他不以为然的态度。
288
C.曾皙之志不在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游图,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治”社289
会的最高境界,对此孔子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290
D.从文中可看出,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291
长,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而且彼此之间师292
生关系十分融洽民主。
293
E.孔子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善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述志后,他能将294
他们的志上升到“礼治”的高度,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体现295
了一个教育家的胸怀。
296
15.(B)【错在“深表赞同,报之以赞赏的一笑”,“孔子都没有反应,暗示了他不297
以为然的态度”】
298
五、精段精练
299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
300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301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
302
..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
303
..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304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305
俟.君子。
”
306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307
为.小相焉。
”
308
1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309
①如或.知尔( ) ②比.及三年( ) ③如.五六十( ) ④夫子哂.之310
( )
311
16.【①或 (有人) ②比 (等到) ③如 (或者) ④哂(微笑)】
312
17.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313
()
314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且知方.也④方.六七十
315
A.①②不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316
②同,③④也同
317
17.(B)【乎:①介词,于,比;乎:②介词,于,在;③方:义,名词;④方:318
纵横,方圆,动词】
319
18.对文中加点的四个“以”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20
()
321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则何以.哉④加之以.师旅
322
A.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B.①②③④全相同 C.①③同,②④不同 D.①323
②同,③④不同
324
18.(D)【①②连词,因为;③动词,用,做;④介词,用,拿】
325
19.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
326
①居则曰:“不吾知327
也!”:328。
329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330
331。
332
③非曰能之,愿学333
焉:334。
335
19.①【你们平时总是说:“世上没人了解我呀!”】
336
②【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337
就可以使它的老百姓富足起来】
338
③【我不敢说我一定能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
339
20.这段文字中,孔子表现出什么样的形象?他为何“哂”子路?
340。
341。
342
20.孔子是一个平易和蔼、思想开明、胸怀开阔、教育有方的师长,他关心学生,343
爱护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
/因为孔子主张“为国以礼”,而子344
路的回答未注重“礼”,轻率而且毫不谦让。
345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4题
346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347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348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49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350
矣!”
351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352
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353
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54
2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355
①鼓.瑟希( ) ②舍瑟而作. ( ) ③为国以.礼356
( )
357
④其言不让.( ) ⑤唯.求则非邦也与( ) ⑥安.见方六七358
十…( )
359
21.①鼓.(弹奏) ②作. (站起) ③以.(用) ④让.(谦让) ⑤唯.( 难道) ⑥安.( 怎么,360
哪里)
361
22.翻译文中划线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
362
①异乎三子者之363
撰:364。
365
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366
也!”:。
367
③唯赤则非邦也368
与?:369。
370
22.①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
②孔子不由得长叹一声道:“我赞成曾点的想371
法呀!”
372
③难道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373
23.孔子为何要“与点”?
374
答:375。
376
23.因为曾皙之志虽不在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乐图,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377
治”社会的最高境界,是“为国以礼”的结果对此孔子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
378
24.孔子对冉求、公西赤是怎么评价的?
379
答:380。
381
24.认为他们太过谦让,并且看问题不够深刻、全面,委婉地批评他们看不到自382
己所选择的理想与治国大事的内在联系。
383
六、名句背诵检测
384
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385
人,,,。
386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