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铁路项目临时制梁存梁场建设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铁路项目临时制梁存梁场建设标准
(一)一般规定
1.制梁存梁场的建设要能满足梁场认证、局标准化管理、以及铁路混凝土拌和工厂建厂、施工技术、管理指南的基础上,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2.制梁存梁场的规模和位置选择,应根据项目建设的总工期、制梁能力、存梁时间、工程量和桥梁分布等诸多因素,结合工程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其中,制梁能力应根据架梁工期、架桥机数量以及单台架桥机日架梁能力等确定。

3.制梁存梁场的场址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力求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并减少拆迁。

(2)水文地质条件好,土石方工程和基础加固较少的平坦地域。

(3)有较好的交通条件。

(4)附近水源充足、电源可靠、通信良好,并靠近当地料源。

4.制梁存梁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场地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

(2)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层相应参数。

(3)地基和基础设计所需的其他资料。

(二)简支箱梁预制场
1.简支箱梁预制场选址时,除应符合一般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应半径不宜大于20km,并充分考虑合同工期及制架梁时间要求确定。

(2)布点应满足拟供应范围内控制工程的限界及工期要求。

(3)预制梁场位置应位于供梁范围的中部。

在桥梁集中地段,应选择在桥梁分布的重心附近。

(4)有条件时,选择通过运梁便道上线运梁的场地作为箱梁预制场。

2.简支箱梁预制场可根据地形条件采用横列式或纵列式布置,一般考虑横列式。

3.预制场搬移梁、提梁机类型应根据箱梁种类、制梁能力、存梁方式、桥梁上桥等因素,经综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场内搬移梁一般采用一台轮胎式搬梁机,并满足双层存梁条件,也可采用二台轮轨式搬梁机(考虑轮轨式搬梁机故障率较高,备用一台);制梁数量不多时可采用一台轮轨式搬梁机,或多台移梁台车搬移梁。

4.简支箱梁预制场内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预制场主要由制梁区、存梁区、保障区和提梁上桥区(装车区)等组成。

(2)预制场总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生产规模、工艺及设备等因素,力求工艺流程合理,结构紧凑。

(3)单层存梁或双层存梁方案应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尽量采用双层存梁方案。

(4)提梁上桥的梁场应预留架桥机调头条件。

5.制梁台座、存梁台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梁台座、存梁台位的数量原则上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工期安排确定,也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N1=η-T1
N2=η-T2-K1
式中N1-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数量(个);
η-每日预制箱梁数量(榀/日);
T1-预制每榀箱梁占用单个制梁台座时间(个-日/榀)。

N2-箱梁预制场存梁台位数量(个);
T2-每榀箱梁占用单个存梁台位时间(个-日/榀);
K1-存梁系数,单层存梁时取1,双层存梁时取0.6~0.7。

(2)制梁台座设计荷载包括箱梁结构自重、模板重量、台座自重以及施工荷载等,超载系数宜取1.1。

制梁台座结构及基础按以下工况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
1)浇注梁体完毕尚未张拉时,设计荷载均布于制梁台座上。

2)台座上混凝土梁张拉完毕尚未提梁时,箱梁结构自重荷载50%集中作用于制梁台座两端。

3)存梁台位设计荷载包括箱梁结构自重、台位自重等,静载试验台座荷载应根据静载试验方式确定。

存梁台位、静载试验台座应按两端承重设计,超载系数宜取1.1。

(3)制梁台座结构构造设计应满足箱梁施工作业及设置预拱度等要求,存梁台座的结构高度应根据移梁、搬梁方式和预应力作业条件确定。

(4)台座结构变形限值应满足桥梁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

(5)台座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相关规定,制梁台座、静载试验台座两端区域和中间区域,可根据各自受力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基础处理。

(6)简支箱梁制、存梁区平面布置时制梁台座的纵向净距不宜小于8.0m;横向净距不宜小于5.0m;预制梁顶侧面与龙门吊轨道侧向净距不宜小于4.0m。

存梁台位纵向净距应满足终张拉时作业空间以及搬梁机作业宽度要求,并宜与制梁区等宽;相邻梁顶边缘横向净距宜为0.4~0.6m。

6.混凝土拌和站及存料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和站的设计生产能力宜按一榀箱梁混凝土在6个小时内连续浇筑完毕确定,并按双机配置。

如其中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另一台设备供应能力基本满足在6小时内连续浇筑完毕。

(2)粉料罐配备最低必须满足混凝土拌和站单机独立完成一榀箱梁的所有粉料储备。

(3)砂石料存放场应按待检区和已检区设置,砂石料的储备量宜满足连续10~15
日生产的需求。

受冬雨季影响供应砂石料的梁场应另外增加备料场。

7.场内搬移梁轨道和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轮胎式搬梁机走行通道宜设在平道上,如设置坡道,应小于设备额定坡度的60%,且经梁场单位和设备使用单位双方签字确认,梁场设计方案必须上报局(子/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并经局(子/分公司)组织评审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梁场平立面布置应满足提梁、移梁、落梁等作业和机械设备性能要求。

轮胎式搬梁机走行通道基础设计荷载应根据提梁走行、接地转向两种工况,按通道内不同区域的最不利工况设计。

(2)轮轨式提梁机轨道应设在平道上,平面布置应满足偏载提梁、偏载移梁、偏载落梁等作业和机械设备性能要求。

轮轨式搬梁机轨道基础设计荷载应根据空载走行、重载搬梁走行和空载变轨时液压千斤顶接地三种工况,按轨道内不同区域的最不利工况设计。

(3)移梁台车轨道应设在平道上,平面布置应满足顶升梁、移梁、顶落梁等作业和机械设备性能要求。

移梁台车轨道基础设计荷载应根据重载移动、顶落梁两种工况,按轨道内不同区域的最不利工况设计。

8.提梁上桥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提梁机走行轨长度应根据拼装架桥机、运梁车及作业空间的要求确定,一般不应小于130m。

(2)提梁机轨道基础设计荷载应根据偏载提梁、偏载移梁、偏载落梁三种工况,按轨道内不同区域的最不利工况设计。

注意:轮轨式搬提梁机轮轨对轨道基础有向内侧水平荷载,大小由计算确定。

9.简支箱梁预制场场区排水可参照《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中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10.场区运输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场区运输道路的布置应满足设备、材料运输需求,并优先利用场内移梁通道。

(2)场区运输道路可参照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四级公路标准的有关规定设计。

(3)道路边缘至相邻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11.冬、雨、夏季应采取相应季节性施工措施,冬季停工前宜完成张拉注浆、封锚,且注浆强度、封锚强度应满足设计。

停工后,监控量测应按相应要求及规定进行。

(三)T梁制、存梁场
1.T梁制(存)场的选址除应符合一般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应半径双线不宜大于200km,单线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宜与铺轨基地合并设置;
(3)岔线平面布置应满足运梁列车进出方便、对既有运营线路干扰小的要求。

2.T梁预制场主要由制梁区、存梁区、保障区、铁路岔线和场内线路等组成,其平面可按横列式或纵列式布置。

制梁台座宜采用横向并排、纵向错列布置。

3.制梁台座、存梁台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梁台座、存梁台位数量原则上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工期安排确定。

(2)制梁台座设计荷载包括T梁结构自重、模板重量、台座自重以及施工荷载等,超载系数宜取1.1。

制梁台座结构及基础按以下工况的最不利情况进行设计:
1)浇注梁体完毕尚未张拉时,设计荷载均布于制梁台座上;
2)台座上混凝土梁张拉完毕尚未提梁时,T梁结构自重荷载50%集中作用于制梁台座两端(因初张拉后已经移梁)。

存梁台位设计荷载包括T梁结构自重、台位自重等,静载试验台座荷载应根据静载试验方式确定。

存梁台位、静载试验台座应按两端承重设计,超载系数宜取1.1。

(3)制梁台座结构构造设计应满足T梁施工作业及设置预拱度等要求,存梁台位的结构高度应根据移梁设备和作业需求确定。

(4)台座结构变形限值应满足桥梁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

(5)台座基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相关规定,制梁台座、静载试验台座两端区域和中间区域可根据各自受力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基础处理。

(6)简支T梁制、存梁平面布置时,制梁台座纵向净距后张梁不宜小于4.0m,先张梁不宜小于0.8m;横向净距不宜小于4.0m;预制梁顶侧面与龙门吊轨道侧向净距不宜小于1.5m。

存梁台位纵向净距应满足终张拉时作业空间要求以及移梁作业宽度要求,并宜与制梁区等宽布置,相邻梁顶边缘横向净距宜为0.4~0.6m。

4.混凝土拌和站及存料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和站的设计生产能力宜按一片T梁混凝土在4个小时内连续浇筑完毕
确定,并按双机配置。

如其中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另一台设备供应能力基本满足在4小时内连续浇筑完毕。

(2)砂石料存放场应按待检区和已检区设置,砂石料的储备量宜满足连续10~15
日生产的需求。

5.场内移梁设施宜选用提梁机,梁数量较少时可选用滑道式。

双层存梁时,应按轮轨式提梁机场内移梁进行考虑。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