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
一、基本概念:
1、水土保持:
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
2、水土流失:
土壤及其其它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
按外营力性质分为:水蚀、风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
★只要发生点的位移就叫水土流失。
3、土壤侵蚀强度:
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4、土壤侵蚀模数:
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土壤侵蚀量,其单位为t/km2.a)。土壤侵蚀模数是计算水土流失的基础,该模数的确定一般是通过调查和现场实测、分析得到的。
5、土壤容许流失量:
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
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国标确定的水土流失量化防治目标主要为六个: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面积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7、水土保持设施:
根据各地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括工程设施,如水库、塘坝、堤堰、挡土墙、截水沟、水平梯田和梯地等;水土保持植物,如人工种植或野生的林草植被,以及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自然地形地貌。
8、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包括是业主管辖的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租赁土地等建设征占地面积。
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以外,因施工建设等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的区域。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的基本知识
★管理范围:凡是开发建设项目(交通、电力、矿业、水利、城建、农林等)都要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
★水土保持方案的分类:
方案报告书:凡征占地面积在1hm2以上或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0000m3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方案报告表:其他开发建设项目应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编制阶段:
根据《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在可研阶段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施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相应的编制深度应符合其所属阶段的内容与设计深度的要求。)
★编制单位资格和业务范围:
编制资格分为甲、乙和丙三级,各编制单位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并对所编制的方案负责。
甲级:大中小型开发建设项目;
乙级:中型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
丙级:小型以下的开发建设项目。
★审批权限:
中央立项的开发建设项目或者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地方立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下技术改造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由相应级别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开发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跨地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由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方案变更要求
经审批的项目,如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时,项目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照本规定的程序报原批准单位审批。
主要防治措施发生变化或水土保持措施总投资变化超过10%的,由下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变更手续。
一般的防治措施发生变化或水土保持措施投资变化不超过10%,属不同设计阶段的正常变更,不需办理专门的报批手续。可由设计单位提出,由监理单位认可。
★审批手续
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向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者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各一式三份。其中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审批,还需同步提交技术评审单位出具的评审意见或会议意见。
技术评审单位在收到委托报告书后,需组织不同相关专业的专家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组织审查,并出具技术评审意见或会议意见。
★方案报送
方案送审稿直接行文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技术评审单位,送审单位也可为部门或分支机构。
建设单位应于评审会议前3~5天将方案送达有关专家和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方案报批稿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行文(与印章对应,不能为分支机构),并说明何时委托何单位开展编制工作,何时通过技术评审或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审查,何时完成报批稿,现报请审批。并将方案报批稿作为附件。报批单位必须为独立法人。
建设单位还应于批复后将方案(报批稿)送达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基本内容和技术要点
(一)、方案报告书编制格式和要求
1、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
版面格式:用A4幅面(210mm×297mm),插图(表)可适当加大。
图件格式:各类图件要求用CAD制作,制图格式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方案封面的要求
颜色:方案及所有附件的封面均应为彩色皮纹纸印制,送审稿为墨绿色,报批稿为浅湖蓝色。
版式:封面左上角为设计单位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资质证号和工程设计证书号,右上角为工程编号,用3号或4号宋体字印制。
封面上方为文件标题,第一行为工程名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第二行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用初号或小初号黑体字;第三行标明送审稿或报批稿,用括号表出,用2号或3号宋体字。
封面下方为建设单位及编制单位全称,用2号或3号宋体字。上行为建设单位,下行为编制单位,左方盖建设单位印章,右方盖编制单位印章。
再下为出版年月,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用2号或3号宋体字。
扉页的要求
扉页中上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资质证书和工程设计证书的彩色复印件,注意有效期。
扉页下部:逐项列出设计单位地址、设计单位邮编、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内容,用3号或4号黑体或宋体字。
方案责任页
批准:应为证书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分管领导;
核定:方案编制单位证书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审查:处室的技术负责人;
校核:编制小组成员;
编写:编制小组成员,主要执笔人;
审查、校核、编写和参加人员须有编制方案上岗证书,并注明证书号;
注:姓名须先用4号字印刷,后为签名。
2、方案附件
•方案特性表
•方案编制委托书
•方案送审稿技术评审意见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保持设施的确认函
•说明项目可行性的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协议书
•说明防治责任转移的说明书
•开展水土保持监理的合同、协议书或承诺书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合同、协议书或承诺书
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技术要求
•章节安排要合理,不能缺项漏项,文字表达简练流畅,前后逻辑关系处理好,数字、图文不能前后矛盾,设计原则、设计标准,计算公式正确应用得当计算准确无误。
概估算符合要求,经济合理,附图附表符合规范。且准确清晰
•切忌以下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