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张竞
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

参 考 文瞳
以上 诸 品种 的组 方体 现 了祖 国医学 辩证 论 治 的 长处 , 出益 气养 阴、 肾 、 突 朴 健脾 、 热 、 清 活血 、 瘀 等 化
整体 观念 。
[] 绍 文 等 用 糖 屎 病 学 京 , 民 军 医 出 敝社 .9 8 1 . 1胡 实 北 ^ 19 .4
维普资讯
海峡 药学
20 0 2年
第 1 4卷 第 2期
气 虚 内 热 型 的有 : 金芪 降糖 胶 囊 、 苠 降 糖 颗 粒 ( 金 四 类 新 药 )适 用 于 气 阴 两 虚 挟瘀 型 的有 : 三 消 胶 囊 ; 愈 ( 类 新药 )芪 蛭 降糖 胶囊 ( 三 ; 三类新 药 )消 渴安 胶 囊 ;
【] 糖 尿 病 新 药 罗 格 列 酮 和 l格 列 酮 2抗 I £ 国外 医学 药 学 分册
( 5 . 1) 5
19 9年 3月 以后 上 市 的数 种 降糖 中药 新 药 制 9 剂 , 选药 、 其 治则 、 方 、 组 用药 大体 上与 上述 相仿 。 就 降糖 中药 新 药 的研 发 而言 , 有 品 种 以 古方 现 改进 提 高 为 主 , 乏 重 大 突 破 性 新 药 , 新 性 不 明 缺 创 显 , 后 应注 重 高科 技创 新性 一 、 今 二类 中药 新药 的 开
[] 法 平 等 .降 血 糖 药 物 的 市 场 分 析 与 新 品 种 开 发 . 东 医 药 工 5王 山
业 1 9 6 ( ) 5 . 9 7 l .4 :4
6 于竹 { 等 . 苠 降 糖 片 治 疗 2型 糖 尿 病 3 3台 临 床 观 察 , 药 新 ] { } 参 7 j 中
行 了 广 泛 而 深 入 的 筛 选 研 制 , 研 制 成 功 投 产 进 入 经
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李芹;王睿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年(卷),期】2005(002)002
【摘要】多糖通过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NK
细胞和补体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增强红细胞免疫等提高宿主免疫功能;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生长特性、影响肿瘤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抗自由基作用、诱导分化与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影响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癌基因、抗突变作用、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发挥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多糖的分子结构、给药
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联合应用等是影响多糖抗肿瘤作用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李芹;王睿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青岛,266003;解放军总医院药
材处,北京,1008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
【相关文献】
1.库拉索芦荟多糖和木立芦荟多糖体内抗肿瘤作用 [J], 朱坤杰;宋娟;沈云虹;邢焕焕;王洁
2.人参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J], 吴发玲;施小妹;钱华;单风平
3.灵芝多糖肽和小分子灵芝多糖肽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比较 [J], 李晶;游育红
4.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J], 李杰;张楚菁
5.植物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研究——Ⅲ、茯苓多糖(PPS)和刺五加多糖(ASPS)对S180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J], 佟丽;黄添友;吴波;梁谋;梁念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真菌多糖的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展望zaq摘要:真菌多糖因其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最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
本文从其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以及其真菌多糖的开发利用现状和研究前景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真菌多糖;提取纯化;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前言: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由10个以上的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多聚物。
大量的药理实验表明,真菌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增强与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衰老等作用,其中对多糖免疫增强作用机制的研究最为成熟,已深入到分子和受体水平[1]。
随着对真菌多糖功效的更深入的了解,真菌多糖必将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尤其是制药及保健品行业。
目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在真菌多糖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我国的真菌多糖研究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展,但对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药用多糖的提取、分离、精制、化学组成等方面,大多数品种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滋补品和饮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1 真菌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1.1 预处理为了提高多糖的溶出率以及去除干扰性成分,通常在正式提取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比如:减小样品粒度—对子实体进行粉碎、对菌丝体进行匀浆、研磨、对细胞或孢子进行超声波破碎和酶解等;用石油醚、乙醚等溶剂除去脂溶性杂质;用85%乙醇除去单糖、低聚糖及苷类[2,3]。
1.2 提取一般多糖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可以用冷水也可采用热水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具有多糖溶出率较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对多糖活性破坏小、操作简便和节约等优点。
水提取的多数是中性多糖,用碱提法可以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酸性条件往往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提取时应该尽量避免采用酸提法[4]。
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多糖进行分离。
对于蛋白多糖,可利用酶提取法提取多糖,如在提取液中加入果胶酶等单酶或双酶。
或者用复合酶法,在水溶液中先加入中性链蛋白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后提取多糖[5]。
药用真菌论文抗癌作用机制论文:灵芝多糖抗癌机制研究进展

药用真菌论文抗癌作用机制论文:灵芝多糖抗癌机制研究进展【摘要】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抗癌活性成分,其抗癌机理并不完全清楚。
现有的研究显示,灵芝多糖的抗癌作用与其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即免疫调节是灵芝多糖的抗癌机制之一。
有关灵芝多糖的其它抗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药用真菌;多聚糖;抗肿瘤活性;抗癌作用机制【abstract】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ndes(glps) is one of the main anticancer constituents of g.1ucidum.until now,anticancer mechanisms of glps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studies impli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tumor of glps and it is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that is to say, immunity-mediated mechanis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anticancer action of glps,while other possible mechanisms would be further researched.【ey words】medicinal mushroom;polysacchandes;antitumor activity;mechanism of anticancer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fr) karst]是担子菌纲多孔科灵芝属真菌,包括赤芝、紫芝、薄树芝、白芝等品种,其中赤芝是最常用的灵芝属真菌之一。
灵芝是我国历代医药家视为滋补强身、扶正固本之传统良药。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真菌多糖的结构、提纯和应用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真菌多糖的结构、提纯和应用白岚
【期刊名称】《河北林果研究》
【年(卷),期】2009(24)4
【摘要】真菌多糖是从真菌的子实体、菌丝体和真菌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现代医学与药理学研究表明,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生理功效.综述了真菌多糖的化学组成,构效关系,提取与纯化,以及实际应用等现状与展望.
【总页数】4页(P445-448)
【作者】白岚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9.5
【相关文献】
1.真菌多糖提纯、组分分析及结构初步鉴定 [J], 赵玉萍;纪丽莲;朱晓庆
2.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尹显锋;胡建平;康珏;刘丹
3.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尹显锋;胡建平;康珏;刘丹
4.真菌多糖结构修饰及鉴定研究进展 [J], 葛青;张安强;孙培龙
5.真菌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尹显锋; 胡建平; 康珏; 刘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研究进展
李慧玲;程玉鹏;蒋倩倩;刘莉莉;高宁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1(24)1
【摘要】真菌多糖具有增加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刺激抗体产生,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抗肿瘤能力的目的.本文对灵芝、茯苓、金针菇和姬松茸等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李慧玲;程玉鹏;蒋倩倩;刘莉莉;高宁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R979.1
【相关文献】
1.复合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J], 王立娜;陈喜君;王辉;杨国力;孔祥辉
2.真菌多糖的提取、改性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J], 沈洁;刘昱均;胡学一
3.食用真菌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J], 张聪; 詹雪; 赵丹丹
4.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雨田; 练心洁
5.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的构效关系 [J], 杨云华;江南;罗霞;郑林用;曹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竞;潘琢;赵宝华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仪器》
【年(卷),期】2009(007)004
【摘要】真菌多糖是指那些真菌中水解时产生2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类.近年来,它的药效作用成为了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其抗肿瘤作用显著,毒性小.本文对灵芝多糖、香菇多糖、姬松茸多糖等几种常见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张竞;潘琢;赵宝华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真菌多糖的免疫效应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探讨 [J], 陈金烟;卢政辉
2.海洋真菌多糖YCP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J], 陈真;郭青龙;钱之玉;高向东;袁胜涛
3.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 [J], 陈丽芳;吴文光;陈国锐
4.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雨田; 练心洁
5.复合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 [J], 章荣华;傅剑云;徐彩菊;毛光明;陈玉满;郑云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

气虚内热型的有:金芪降糖胶囊、金芪降糖颗粒(四类新药);适用于气阴两虚挟瘀型的有:愈三消胶囊(三类新药);芪蛭降糖胶囊(三类新药);消渴安胶囊(三类新药)。
以上诸品种的组方体现了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的长处,突出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热、活血、化瘀等整体观念。
1999年3月以后上市的数种降糖中药新药制剂,其选药、治则、组方、用药大体上与上述相仿。
就降糖中药新药的研发而言,现有品种以古方改进提高为主,缺乏重大突破性新药,创新性不明显,今后应注重高科技创新性一、二类中药新药的开发,这是我国入世后面临的现实而又富挑战性的课题。
4 结语糖尿病至今不能根治,解决的办法还是立足于防,着眼于治,防治糖尿病应遵循饮食控制、心理治疗和运动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血糖检测。
在饮食控制方面,除了限制糖的摄入量,还应在烟、酒、茶、食盐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
(食盐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而导致血糖升高;吸烟能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20%;酒精加速降血糖药物的代谢,影响肝脏调节血糖的作用),否则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胡绍文等,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41〔2〕抗糖尿病新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2000127(1):551〔3〕糖尿病治疗新途径,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2000127(2):141〔4〕新的葡萄糖调节素的优势,中国医药工业信息11999111:71〔5〕王法平等1降血糖药物的市场分析与新品种开发,山东医药工业,19971161(4):541〔6〕于竹松等1参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373例临床观察,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4:211〔7〕陶忠华等1金芪降糖片的研究概述,中国新药杂志1199615(1):21〔8〕陈新谦,金有豫主编1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601〔9〕蔡德山1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综述,医药快讯,2001,20,271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探讨陈丽芳 吴文光 陈国锐(莆田市药品检验所莆田351100)摘要:简述药用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理,说明采用真菌多糖来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疗法即免疫疗法是防治恶性肿瘤的最佳疗法。
真菌多糖的研究范文

真菌多糖的研究范文真菌多糖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提取真菌中的多糖,使用色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
通过了解真菌多糖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构象特点,可以为后续的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其次,人们对真菌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真菌多糖具有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抗血管生成和增强免疫活性等多种抗肿瘤机制。
例如,多糖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增强肿瘤抗原的表达来实现抗肿瘤活性。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试图将真菌多糖作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进行开发。
此外,真菌多糖还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显示,多糖可以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同时,多糖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对于免疫系统失调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已有一些真菌多糖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免疫性疾病,如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
真菌多糖还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于抗炎和抗氧化研究。
研究发现,真菌多糖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同时,多糖还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和损伤。
这些发现表明,真菌多糖在炎症相关疾病和氧化应激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此外,真菌多糖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由于真菌多糖具有稳定性好、黏度高、胶凝能力强等特点,可以用于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同时,由于多糖具有保健功能,可以作为食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开发出具有抗氧化、降血脂、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的新型食品。
抗肿瘤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

抗肿瘤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综述)
赵和平;张心团;马振声;樊美珍;李增智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30)4
【摘要】本文综述真菌来源的不同有效成分如多糖、蛋白和一些小分子物质抗肿瘤作用机制,抑瘤效果和这些药物的开发现状等。
来源于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活性高低也不同,因此,从真菌中研究开发具有高效低毒且资源充分的抗肿瘤药物有着很好的前景。
【总页数】4页(P462-465)
【关键词】真菌;抗肿瘤;活性成分;真菌多糖;菌丝体糖蛋白;萜类;有机酸醋类
【作者】赵和平;张心团;马振声;樊美珍;李增智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虫生真菌研究中心;安徽石台县林业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抗真菌药物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综述 [J], 邓小玲;黄山鉴;谢依伶;
2.新型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J], 肖雪明;邹声泉
3.抗肿瘤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J], 陆一
4.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J], 叶陈伟
5.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若干进展(综述) [J], 罗斌;李若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0年第18卷第3期•综述*27Engl J Med,1997(336):243-250.[8]Lim WS,van der Eerden MM,Laing R,et al.Defning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severity on presentation to hospital: an international 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y[J].Torax, 2003,58(5):377-382.[9]Bauer TT,Ewig S,Marre R,et al.CRB-65predicts death from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J Intern Med,2006,260(1):93-101.[10]Ewig S,Welte T.CRB-65for the assessment of pneumoniaseverity:who could ask for more[J].Torax,2008,63(8):665-666.[11]Charles PG.Predicting CAP-related mortality with CRB-65[J].Torax,2011,66(3):262.[12]Chalmers JD,Singanayagam A,Akram AR,et al.Safetyand efficacy of CURB65-guided antibiotic therapy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1,66(2):416-423.[13]Chen JH,Chang SS,Liu JJ,et parison of clinical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pneumonia severity score and CURB-65among younger adults,elderly and very old subjects[J].Torax,2010,65(11):971-977.[14]Serisier DJ,Williams S,Bowler SD.Australasian respiratoryand emergency physicians do not use the 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Respirology,2013,18(2):291-296.[15]Sligl WI,Marrie TJ.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rit Care Clin,2013(29):563-601.[16]Liapikou A,Ferrer M,Polverino E,et al.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valid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guidelines to predict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J].Clin Infect Dis, 2009(48):377-385.[17]Charles PG,Wolfe R,Whitby M,et al.SMART-COP:a tool forpredicting the need for intensive respiratory or vasopressor support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lin Infect Dis, 2008(47):375-384.[18]Rello J,Rodriguez A,Lisboa T,et al.PIRO score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new prediction rule for assessment of sever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rit Care Med,2009(37):456-462. [19]Jorge I.F.Salluh MD,PhD,Cassia Righy Shinotsuka MD,et al.Cortisol levels and adrenal response in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10(25):541.[20]Christ-Crain M,Stolz D,Jutla S,et al.Free and total cortisollevels as Predictors of severity and outcome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9):913-920.[21]Salluh JI,Bozza FA,Soares M,et al.Adrenal response in severe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impact on outcomes and disease severity[J].Chest,2008,134(5):947-954.[22]Huang DT,Angus DC,Kellum JA,et al.Midregionalproadrenomedullin as a prognostic tool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hest,2009,136(3):823-831.[23]Christ-Crain M,Morgenthaler NG,Stolz D,et al.Pro-adrenomedullin to predict severity and outcome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rit Care,2006,10(3):96. [24]Shilon Y,Shitrit AB,Rudensky B,et al.rapid quantitativeD-dimer assay at admission correlates with the severity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J].Blood Coagul Fibrinolys is,2003,14(8):745-748.[25]Wunderink RG,Waterer GW.Update in pulmonary infections2010[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184(2):186-190. [26]Schuetz P,Stolz D,Mueller B,et al.Endothelin-1precursorpeptides correlate with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J].BMC Infect Dis,2008(8):22.[27]Muller B,S口ess E,Schuetz P,et al.Circulating levels of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J Intern Med,2006,260(6):568-576.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雨田1,练心洁2(1.成都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成都610106;2.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106)[摘要]药用真菌多糖是一类从药用真菌子实体、菌丝体或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出来的高分子活性多糖。
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袁会成;齐玉秀;赵良存【摘要】通过文献调研,以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依据,针对多糖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及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多糖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促进细胞活性,免疫调节等功能,并且毒副作用小.本文详细综述了多糖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为多糖产品研究开发提供借鉴.【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9(035)013【总页数】5页(P107-111)【关键词】多糖;免疫系统;免疫细胞;临床应用【作者】袁会成;齐玉秀;赵良存【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武威 733000;凉州区卫生健康局,甘肃武威 733000;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武威 7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8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尽管各种西药、中成药以及新的治疗手段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如:放疗、热疗、补充疗法等),这些常规疗法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导致继发性并发症、肿瘤转移、免疫力下降、肿瘤复发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等[1]。
目前,特别是非癌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及肿瘤的耐受性增长已然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主要问题,在肿瘤治疗中最有希望的替代方法之一是使用免疫调节剂来增强宿主免疫力。
然而,许多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免疫调节剂,对免疫系统有不利影响。
因此,全世界很大一部分人口使用替代和补充药物来治疗和预防肿瘤[2]。
在补充和替代医学中,传统中药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例如,许多不同种类的肿瘤已经单独或联合使用中药治疗[3]。
近年来,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在细胞黏附、免疫系统的分子识别、细胞间通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研究发现多糖化学结构多样性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抗病毒,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4,5],而且相对于其他免疫调节剂比较安全。
这为寻找免疫替代疗法找到了新思路,对中药的开发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三种真菌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二、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是从担子菌纲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具有抗肿
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
细胞的活性,使 IL-1、TNF-α 的分泌增强,并使 IL-2 的释放
增加,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少肿瘤的发生。 灵芝多
糖还可通过抑制肿瘤的转移和提高肿瘤细胞 MHC 及共刺激
作者简介:
吕艳秋,付月,梁雪,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为生物制药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真菌;多糖;抗肿瘤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提取分离
出的一种高分子多聚物,由 10 个以上的单糖通过 α- 糖苷
键或 β- 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能够调节细胞生长与衰老、控制
细胞分裂分化的活性多糖。
真菌多糖大多具有抗肿瘤活性。 据有关文献报道,真
菌多糖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体内与体外两方面,在体内
是通过恢复和提高宿主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在体外对肿
瘤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性,可直接杀死癌细胞,而对机体正
常细胞没有杀伤危害,这是真菌多糖优于其他细胞毒类抗
肿瘤药物的方面之一。 有研究发现,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和
金针菇多糖等真菌多糖都具有抗肿瘤作用和增强免疫力的
[6] BOJANA B, MARIN B, ZHANG JS, et al. Ganoderma
lucidum and its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 J ] .
Biotechnol Annu Rev,2007,13:265 -301.
[7] 李赓,徐涛,王平.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
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多糖。 而恶性肿瘤作为健康的头号杀
云芝多糖对机体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_张俊

263第13卷第10期 2011 年 10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10 Oct . ,2011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icolor Polysaccharides,CVPS是从担子菌亚门杂色云芝菌[Polystictusversicolor(L.Fr]中提出的多糖,也可以从人工培养的菌丝体中分离得。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有云芝糖肽(polysaccharopeptide,PSP和PSK(Coriolus versicolor polysaccharide它们都是从培养的云芝深层菌丝体中提取出来的蛋白结合多糖[1],化学组成上很相似,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发现其发挥作用与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密切相关,本文就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造血系统、免疫系统或炎症反应过程中的活化细胞产生的,能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诱导细胞发挥功能的多肽类、蛋白质或糖蛋白。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在低浓度下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如抗肿瘤、抗病毒、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刺激造血等作用。
细胞因子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6大类。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云芝多糖对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报道简要综述如下。
1 白细胞介素1.1 对IL-2的作用IL-2是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的,主要作用是参与T 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过程。
Hirobumi Asai 等[2]研究发现蛋白多糖PSK 通过调节T 细胞信号受体(TCR,增加鼠肠系膜淋巴结CD 4+T 细胞IL-2的分泌及IL-2mRNA 的表达。
真菌多糖的抗癌作用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情况

真菌多糖的抗癌作用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情况
徐铮奎
【期刊名称】《中国制药信息》
【年(卷),期】2018(034)002
【摘要】众所周知,菌菇类真菌含大量多糖物质,其中包括:几丁质,α葡聚糖和β葡聚糖,甘露聚糖,木聚糖与半乳聚糖等等。
这些多糖物质均可作为潜在的“益生元”(prebiotics)来源。
在形形色色的真菌多糖里,β1→3-D-葡聚糖及其肽/蛋白质衍生物(即多糖与肽/蛋白质的络合物)“蛋白聚糖”是最基本的益生元。
现已发现:这些物质(蛋白聚糖)具有关键性免疫调节作用与抗肿瘤作用。
研究证实:这些益生元物质所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抗癌作用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执行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T细胞,树突细胞与天然杀手细胞NK等)相似,故真菌多糖类益生元物质所起作用与人类免疫细胞的作用大体相似(即内源性适应性免疫调节作用)。
科研人员发现:若干种葡聚糖,杂聚糖具有出色的免疫调节作用,即激活巨噬细胞,脾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生成。
本文宗旨是:探讨茵菇来源的多糖作为益生元的抗癌与免疫调节作用,以便在今后将其开发成为新型保健食品或药物。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徐铮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中药蛇六谷相关中药品种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2.灰树花多糖抗癌作用及相关产品开发进展
3.真菌多糖的辐射防护作用研究
4.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5.ECGC抗癌作用相关的细胞内蛋白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舒宁
【期刊名称】《福建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9(31)3
【摘要】真菌多糖是主要存在于菌丝体细胞壁内、分泌于细胞外的高分子糖类化合物,一般都由10个分子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多聚物.真菌多糖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通过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增加这些细胞的数量,增强其细胞活性,促使其发挥作用.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王舒宁
【作者单位】福建省畜牧总站,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真菌多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J], 欧阳天贽;李小定;荣建华
2.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真菌多糖的结构、提纯和应用 [J], 白岚
3.真菌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J], 郭春沅
4.食用真菌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J], 王思芦;汪开毓;陈德芳
5.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雨田; 练心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种真菌粗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4种真菌粗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吕金超;宋慧;苏玲;刘小腊;王雪【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13【摘要】[目的]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发酵液多糖.[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真菌粗多糖,蒽酮-硫酸法测定糖浓度,MTT法测定多糖对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测试浓度范围内,树舌发酵液多糖对人大肠癌细胞SWWC116、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腺癌细胞NCI-446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80.3%、74.1%、78.5%;榆耳发酵液多糖对NCI-446、SWWC-116、Hela细胞,小刺猴头发酵液多糖对NCI-446细胞的最高抑制率达50%;其余多糖抗肿瘤活性不明显.[结论]树舌发酵液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总页数】2页(P7160-7161)【作者】吕金超;宋慧;苏玲;刘小腊;王雪【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3【相关文献】1.翅鳞伞AS5.245胞内粗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J], 赵海珍;王娟;吕凤霞;别小妹;陆兆新2.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张竞;潘琢;赵宝华3.猴头菌不同生长发育期粗蛋白、粗多糖含量及水溶性粗多糖体外免疫活性 [J], 李巧珍;刘朝贵;于海龙;蒋俊;刘艳芳;张劲松;唐庆九;杨焱4.对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雨田; 练心洁5.药用真菌桑黄菌丝体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J], 杨全;胡旭光;王琦;王文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真菌多糖在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抗病毒、抗氧化、抗白血病等药理学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真菌多糖,药理活性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一般将多于20个糖基的糖链则称为多糖。
近年来,糖类结构测定和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大量实验事实揭示糖类是重要信息分子,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研究已渗诱到生物学各个领域[1]。
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等多种功能。
1 免疫调节功能1.1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多糖可以增加T、B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
张秀娟等[2]报道灵芝多糖对T细胞及其亚群有明显的影响,它可增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细胞的回收量,在增加Lyt2+和L3T4+细胞回收量的同时,还可增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功能。
张伟云[3]等用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纯化出胞外多糖(PEP)实验,得出PEP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增殖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浓度为6.25mg/L时即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的结论。
可以增加树突状细胞(DC)细胞前体细胞的数量。
DC细胞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它能摄取各类抗原,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控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何彦丽等[4]分析得出枸杞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多种中药多糖(主要由β-1,3糖苷键为主链的葡聚糖或杂聚糖组成)可增加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CSF(集落刺激因子)活力,促进骨髓有核细胞数和粒/ 巨噬细胞集落数量的增加(CFU-GM),而DC细胞与单核、粒细胞、T、NK等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有可能同时增加DC前体细胞数量。
可以提高巨噬细胞(MΦ)的活性。
MΦ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免疫细胞,可通过处理抗原和释放可溶性因子对免疫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于多糖激活MΦ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绝大多数中药多糖都能促进MΦ的吞噬功能。
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钱宇;乔辉;郑天军;唐晨豪;孙佳愉;刘文洪【摘要】药用真菌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且有副作用小或食药同源等特点.但目前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而复杂,尚未完全阐述清楚.该文主要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用真菌种类、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年(卷),期】2018(013)002【总页数】5页(P124-128)【关键词】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机制【作者】钱宇;乔辉;郑天军;唐晨豪;孙佳愉;刘文洪【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肿瘤作为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平均寿命。
其发病率呈多年持续上升趋势,因此开发研制能预防、治疗肿瘤的药物迫在眉睫。
药用真菌作为中药的主要类别,我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其进行了应用。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多种药用真菌,而真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其产生药理活性的物质,其活性物质主要包含有黄酮、多糖、萜类、生物碱、氨基酸等。
药用真菌在抗肿瘤方面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已成为当今开发新型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的重点研究对象。
该文对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药用真菌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抗肿瘤药用真菌的研究现状1.1 桑黄桑黄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刺革菌目,刺革菌科,是硬质多孔菌。
桑黄多糖是桑黄类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增强免疫力,具有抗肿瘤活性。
而在已知药用真菌中,仅有桑黄及其类似菌中含有黄酮。
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对结肠癌细胞SW480[1]、乳腺癌细胞MCF-7[2]、脑胶质瘤U251[3]、肝癌细胞HepG2[4]等均有非常好的抗肿瘤作用,同时有研究统计,桑黄的药理学功能除了抗肿瘤外还有20多种,包括抑菌、消炎、抗氧化、加强机体免疫、保肝护肝、降血糖、降血脂、抗肺炎等[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仪器 2009 第 7 卷 /4 月刊
真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 竞 潘琢 赵宝华 *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16)
摘要 真菌多糖是指那些真菌中水解时产生 20 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类。近年来,它的药效作用成为了中外学者关注 的热点,其抗肿瘤作用显著,毒性小。本文对灵芝多糖、香菇多糖、姬松茸多糖等几种常见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 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真菌多糖;抗肿瘤;免疫
然而,未经化学改造的茯苓多糖抗肿瘤活性很低, 用化学方法处理β - 茯苓聚糖后,才能使之转化成为具 有抗肿瘤活性的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l pachymaran,CMP)。CMP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CMP 抗 小鼠白血病凋亡药理学研究表明[17]:CMP 能使荷瘤小鼠 生命延长 35.9%,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合用后 可使小鼠的生存期延长 70.1%,CMP 可通过下调 bcl-2 基因诱导癌细胞凋亡。因此,CMP 有很好的抗白血病 作用,与 CTX 合用后可产生协同抗癌作用。CMP 制备 方法简单,抗癌效果显著,因此具有亚群在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更是 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CD4+细胞亚群能够正性调节细胞 免疫的功能,CD8+ 细胞亚群起负性调节细胞免疫作用, CD4/CD8 比值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王欣对服 用香菇多糖并化疗的44 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研究,他 们的 CD4,CD4/CD8,NK 活性分别为 38192+8191, 1151+0157,6198+5162。而单纯化疗组的各项指标分别 为 33102+9176,1121+0166,3185+3142,因此香菇组明 显优于单化疗组[7]。李保庆等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患 者同手术期应用注射用香菇多糖对 T 淋巴细胞亚群的 影响和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NORs 变化可提高肿瘤病 人的 CD4+/CD8+ 比值而逆转免疫抑制状态,主要是 CDa+ 值增高。且可以提高外周 T 淋巴细胞 Ag-NOR 含 量,认为与 T 淋巴细胞被香菇多糖活化有关。同时活性 T细胞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可激活其他活性细胞从而发 挥免疫调节作用[8]。
LNT 的抗肿瘤作用并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是 在体内诱导和增强T细胞,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的 作用,激活宿主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使宿主细胞对 淋巴因子、激素和其它生理活性因子的反应性由低下 恢复到接近于正常能力,使肿瘤受抑制,从而发挥抗 癌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如下:
(1 )激活淋巴细胞。在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 疫监视和抗肿瘤的过程中,淋巴细胞担负非常重要的
5.云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云芝多糖(polysaccharide of Coriolus versicolor,PSK) 是由担子菌纲云芝菌丝体中提取的蛋白多糖,也可以 从人工培养的菌丝体中分离得到。云芝多糖对抗肿瘤 免疫反应有调节作用,云芝多糖对黑色素瘤B16的抑瘤 率达 84.4%,对人体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株 K562 和 人体大肠腺癌细胞株 SW620 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药物 浓度为 200μg/mL 时,抑制率超过 60%;500μg/mL 时, 抑制率达 90%[18]。在日本,PSK 作为生物调节剂,也 早已被用于临床防治肿瘤。
崔红霞[12]等的研究发现,姬松茸多糖对肝癌细胞 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不是直接的细胞 毒作用,而是通过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诱导肿瘤 细胞凋亡实现的。姬松茸多糖能通过增强小鼠脾细胞 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 Bel-7402 凋亡。ABP 还能抑制 H22 小鼠在体肿瘤的生长,抑瘤率可以达到 45.83%,且 动物在用药期间具有很好的状态,体重明显增加。席 孝贤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胃癌大鼠模型与正常组比 较,IL-1 含量、Mφ吞噬功能均显著降低(P<0.01), 瘤块明显减少。结果很好地表明:姬松茸多糖促进胃 癌大鼠免疫功能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以增强大鼠 的 Mφ吞噬功能,促进 IL-1 的分泌,抑制肿瘤生长, 提高胃癌大鼠的生存质量。
(2)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巨 噬细胞是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其作为免疫效应细胞参 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多糖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合成和 释放 NO、IL-1、TNF-a 等细胞因子,活化 T、B 淋 巴细胞,从而激活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LNT 能够使 大多数由巨噬细胞诱导的生物活性血清因子立刻出现, 其中包括急性相蛋白诱导因子(APPIF),血管扩张和出血 诱导因子(VDHIF),白介素 -1 产生诱导因子(IL-IPE), 白介素 -3(IL-3)和菌落刺激因子(SFs)等。在 LNT 给药 后几小时后,这些血清因子达到高峰。它们作用于淋巴 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或关节成纤维细胞,导致 与免疫和炎症有关的许多宿主防卫反应产生。根据王慧 铭等报道香菇多糖能明显减小S180荷瘤小鼠的瘤重和瘤 体比(P<0105),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非特异性免 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P<0105), 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 37%、46%、 49%;明显增强 S180 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 能(P<0105);明显提高 S180 荷瘤小鼠脾细胞的转化 功能和 NK 细胞的活性(P<0105)[9]。大鼠使用 LNT 后, 可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和乳 酸脱氢酶活性,从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1.灵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 Karst]是担子 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具有抗血栓、抗氧化、抗 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而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 分之一。灵芝多糖(Ganoderma Lueudim polysaceharide, GLP)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其本身并无直接细胞毒性,在 体外不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其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 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活性,使 IL-1、TNF 多糖 的分泌增强,并使 IL-2 的释放增加,提高机体的免疫 监视功能,从而减少肿瘤的发生。此外,GLP 还具有 清除体内自由基和减少诱导物对细胞的伤害的作用[4]。
4.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茯苓[Poriacocos(Schw.)Wolf]为多孔菌科真菌 茯苓的干燥菌核,是传统中药的“四君八珍”之一,具 有健脾益胃,安神守心,利水渗温等功能[15]。茯苓还 是一味较好的扶正抗癌药,临床试用在治疗鼻咽癌、 胃癌、肝癌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通 过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等 免疫增强作用,激活免疫监视系统来实现的。除此之 外,其还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目前姬松茸多糖研究较多,高分子多糖成分具 有显著抗癌活性,其抗癌活性在患有 Sareoca180 的小 鼠身上用 ip/po 给药法被测定,并且其化学结构也已 经被阐明,但对分子量 10 万以下的多糖研究却很少。 刘吉成、孙建宁等[14]对姬松茸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 到 4 种低分子量多糖:ABM Ⅰ、ABM Ⅱ、ABM Ⅲ和 ABM Ⅳ。结果表明,ABM Ⅱ对 ConA 诱导的脾淋巴细 胞增殖有抑制作用。由于低分子量多糖更容易进行结 构修饰,这一结果预示着对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的深 层次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2005DKA21203) 作者简介:张 竞,女,硕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赵宝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Tel: (0311)86268434 E-mail: zhaobaohua86178@sohu.com
28
生命科学仪器 2009 第 7 卷 /4 月刊
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 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它 在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及微生物细胞壁中广泛存在, 是生命有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真菌多糖由 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 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和恢复患者的 免疫功能来实现的,真菌多糖毒性小,抗肿瘤作用强, 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2]。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表明:灵 芝、香菇、姬松茸等大型食用或药用真菌中的某些多糖 组分,特别是β -D- 葡聚糖衍生物,具有激活人体内 免疫活性细胞活性的功能,增加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 中型粒细胞的作用,刺激抗体产生,从而达到提高人体 免疫力,增强人体抗肿瘤能力的目的[3]。
此外,香菇多糖的结构对其抗肿瘤作用也有影 响。香菇多糖具有三股螺旋构象,这一构象在增加抗 癌效应中演绎了重要角色[10]。
3.姬松茸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姬松茸(AgaricusblazeiMurili)又名巴西蘑菇,属担
子菌亚门,层菌纲,伞目,蘑菇科,蘑菇属,学 名柏氏蘑菇,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真菌[11],其抗 癌作用被认为居抗癌真菌之首。姬松茸多糖(Agaricus blazeiMurrill Polysaccharides,ABP)是姬松茸发挥抗肿 瘤作用的主要成分,其对不同的瘤株其抑瘤作用有一 定的差异。它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活化 T 淋巴 细胞、巨噬细胞(Mφ)、天然杀伤细胞,诱发促进干 扰素的产生等对肿瘤细胞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对 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抑制肿瘤生长增殖,减少 其细胞数量,从而达到消灭癌肿的目的。
2.香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香菇多糖( L e n t i n a n ,L N T ) 是从真菌香菇 (Lentinusedodes)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一种β -1,3- 葡聚 糖,它具有高纯度、高分子结构,分子式为(C6H10 O5)n, 其相对分子量为五十道尔顿,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剂。 它具有抗肿瘤作用,尤其对胃癌、肺癌、肝癌、血液系 统肿瘤、鼻咽癌、直肠癌和乳腺癌等具有抑制和防止术 后微转移的作用。
29
综述
生命科学仪器 2009 第 7 卷 /4 月刊
茯苓多糖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起到抗肿瘤作用[16:] (1)依赖宿主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对肿瘤免疫监视 系统,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是 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2 ) 通过抑制基因转录活性, 抑制肿瘤细胞 DNA,RNA 的合成而实现其对肿瘤细 胞的直接杀伤作用。(3)茯苓多糖升高肿瘤细胞膜上的 唾液酸(SA)含量可能是其抗肿瘤机制之一。(4)茯苓多 糖能增强肝脏活性而清除氧自由基,这也是其抗肿 瘤机制之一。